台外交大突破日交流協會正名加「台灣」
1 :
GS(14)@2016-12-30 02:57:15兩岸外交角力持續,當大陸力圖減少台灣的邦交國,台方亦加強與其他國家的關係。被視為日本對台準外交代表機構「公益財團法人交流協會」,昨宣佈自下周日(1月1日)起,名字加上「日本台灣」,變為「公益財團法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對於交流協會得以正名,台灣外交部指,新名稱印證台日關係朝正面發展,但大陸外交部則表示強烈不滿。
華春瑩︰堅決反對一中一台
公益財團法人交流協會昨在官網發表聲明,指將於下周日正名,據日方表示,決定改名是因為「時代已經變了」,因為在八、九十年代台日的實際業務關係並不頻繁,但近來兩地互訪人次每年多達600萬人,其他領域的來往也非常密切,另外,最近一個在台灣進行的民調顯示,知道「交流協會」是甚麼組織的民眾只有一成,不知道的卻高達八成,加上現在不少駐台的外國機構都已陸續正名,例如英國的已改為英國代表處,所以現在是一個對的時間點改名。台灣外交部指,新名稱明確反映交流協會在台的實質工作,亦印證雙方關係往好發展,又表示雙方共享民主、自由及法治等普世價值,相信台日能繼續深化在各領域互利互惠的合作關係。但大陸則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指,「我們堅決反對任何製造『一中一台』或者『兩個中國』的企圖。對於日方在台灣問題上採取消極舉措,我們表示強烈的不滿。」她又指已經為此向日方提出交涉。外界普遍認為今次改名是日本對台關係提升,民進黨立法委員羅致政指,這是重要並正面的一步,籲大陸不要過度反應。而台媒亦稱,這是自1972年台日斷交後,交流協會最大的突破。日本媒體對此亦廣泛報道,《讀賣新聞》以「日本對台灣窗口改名,顯示出關係強化」作標題來報道。台灣《自由時報》/《蘋果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29/19879980
長實「正名」 李澤鉅:無意棄地產本業 暫不會再重組或集資
1 :
GS(14)@2017-08-29 01:33:02【明報專訊】近年有關長實「撤資」、「放棄地產業務」的說法不少。長實地產(1113)昨日召開股東特別大會,以大比數通過重新「正名」長江實業。集團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李澤鉅昨日在股東會上回應股東提問時指,集團無意離開地產本業,在今次正名後,亦不再搞重組。但凡日後物色非地產業務投資,旨在讓集團有空間看得更細及更準,毋須因為只經營一門生意,而受到地產周期變化影響買地的決定。
明報記者 陳偉燊
李澤鉅昨日對股東及傳媒均表示,沒有離開地產本業的打算。副董事總經理葉德銓則補充,集團的總資產中,有70%為地產業務。根據長實在中期業績給予投資者的簡報資料顯示,目前該集團有73%收入來自地產業務。
李澤鉅又稱,集團正名後,不再搞重組,原因是此前已經做了很多功課,長實與長江基建(1038)的業務又相輔相成,未見混淆,長實此後亦不會降低派息,兼有穩定收入。同時,長實與姊妹公司長和(0001)的業務上亦沒有重疊,長實將來投資新項目時,亦不會限於某一些國家,並形容「路得一條」,就是要替股東賺錢。
投資非地產 避地產周期影響
他稱,長實沒有離開地產本業的打算,參與地產以外投資項目,則可提供空間予集團看得更細及更準,不會受到地產周期影響買地的決定。無論如何,他們在參與非地產項目投資時,務求爭取中長期能夠在每年取從雙位數字回報。當中他亦看好最近落實投資加拿大建築設備商Reliance。
在收購Reliance方面,李澤鉅更認為,這項交易可以優先配合系內公司長處。若只是由長實獨力收購單一項目風險較大,長江基建又未必夠資金應付,因此兩間公司合作,可相輔相成。目前Reliance在加拿大安大略佔近半市場份額,業務性質介乎基建及樓宇間,因此兩間公司合作可互補不足,協同效應大,兼可分攤風險,及方便夾份參與自行提出的收購項目。
競投地產項目先看回報率
即使長實未來繼續以地產為主業,但是李澤鉅稱,地產業務畢竟受周期影響,因此他日競投地產項目前會先看回報率才決定是否去馬。他舉例,若然在去年買地,回報率難免低些。當被問及長江基建遇到大項目,日後需否集資增加資金水平時,他強調,目前未有打算集資。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433&issue=20170825
湯文亮﹕郊野公園正名是土地儲備
1 :
GS(14)@2017-09-10 14:55:00【明報專訊】別號「棧道兵」的搵地小組開始見傳媒,已經談及郊野公園,我嚇了一跳,搵地小組講什麼也可以,就是不可以談及郊野公園。全香港人都知道,政府是劍指郊野公園,但這是特首林太的工作,搵地小組是掩護政府,做完一輪調查之後對外公布「真的是沒有土地」,政府不得不動用郊野公園土地,這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搵地小組成員應該知道,他們的首要任務是搵唔到地,如果唔係,又點會叫他們做棧道兵。
外國城市周邊郊野 隨時改用途
郊野公園其實是一個外號,正名是土地儲備。當日,政府以開發郊野公園為由收地或者拓展土地,受質疑的程度就會減至很低,但如果話開拓的土地是作為未來房屋發展,一定會被不同團體以各種理由反對。其實,全世界都是一樣,公園有兩種:一是城市內的叫中央公園,那些公園一定不夠改變用途,好似紐約的中央公園,香港的香港公園及維多利亞公園,那些公園土地掂都唔可以掂,圍繞城市的叫郊野公園,那些公園隨時會改變用途。所以,反對郊野公園興建住宅的人其實是不識形勢,在18個月後,當搵地小組表示搵唔到地,政府便有大條道理開拓郊野公園,如果唔係,等上樓的人要等多幾年,新樓盤的納米單位會愈來愈多;當然,一定會有不少環保以及什麼什麼團體反對,不過反對還反對,也不會改變政府劍指郊野公園的決心。
成功開發郊野公園 供應將大增
如果真的不能夠開發郊野公園,香港的發展就到此為止,唔好再講做什麼世界金融中心,香港就好似玩圍棋一樣被郊野公園圍死。其實,現在政府已經有一個折衷方案,就是用了幾多郊野公園土地,就開拓同等面積的郊野公園,亦可說給予反對人士一個下台階,不過各位業主要小心,當政府成功開發郊野公園土地,表示供應會大幅增加,樓市就會有下跌危機。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290&issue=2017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