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呃o靚仔傳銷借錢一條龍
1 :
GS(14)@2010-08-08 16:56:252010-8-5 NM
上週三下午,旺角道一間財務公司,收到一封裝有白色粉末及寫有「內有炭疽」文句的恐嚇信。
看似惡作劇的恐嚇案,經警員調查後,懷疑事件可能與同一商廈內的一間傳銷商有關。
原來,一間專氹青少年入局的傳銷商為推銷產品,經常游說他們主動到財務公司借款,警員不排除有人以惡作劇方式報復。
財務公司報警後,警方大為緊張,除派出爆炸品處理專家到場檢查藏有粉末的信件外,消防更派出一輛核生化事故車到場戒備。
最後,虛驚一場,信件內白色粉末發現未帶毒性,而案件由旺角反黑組接手調查。
經警方深入調查後,暫時雖未有人被捕,但案件調查方向,包括同一商廈的傳銷商。
恐嚇案背後
據一名警員表示,懷疑事件涉及有人不甘受傳銷商騙財及被誘到財務公司借貸,憤而寄出假炭疽粉信件恐嚇。
每日約下午二時許,大批青少年開始出出入入旺角道一號商業大廈,他們全是到樓上一間傳銷公司聽講座,及介紹親友幫襯各種課程及美容療程等。
記者曾嘗試上門查看,卻被內裡職員以年齡太大為由拒絕,據知該公司主要以青少年作對象,貪他們夠單純。
現年廿歲的阿Wing便曾在這裡被洗腦,自中五畢業後,她一直未找到工作,只偶爾做些part time。今年三月,她收到中學女同學阿Ann的電話,說有工介紹,就這樣,阿Wing便跟了舊同學「見工」,「入到去至知唔係正式見工,阿Ann話要先聽聽講座及公司簡介,心諗一場嚟到,聽吓無妨……
「先係一大班人,聽台上講者猛講要讀好英文之類,又話英文好咗,自信心返晒嚟……之後,就係小組討論,一班新人圍住組長坐,組長會猛sell自己成功經驗,話上咗英文課程後,即刻搵到份唔錯嘅工,而每個新人背後,坐咗一位職員,當組長講賺幾多錢時,佢哋唔單只即刻大聲附和叫『好』、『好啱』,仲舉高晒手拍掌支持,仲要班新人一齊跟住咁做。」
洗腦式銷售方法
阿Wing承認,在現場環境氣氛感染及舊同學的游說下,她漸漸覺得英文課程很有用,「開頭第一、二日未講錢,到第三日,見我信晒佢哋,組長就話我要報一個一萬六千八百蚊嘅英文課程,我見又唔係買啲無謂唔等使貨品,讀多啲書對自己又有用,咪問媽咪借錢交學費囉。」但當阿Wing到旺角一間進修中心上堂後,她已覺被騙,「課程好流,只係教一般普通英文會話,仲衰過平時返學上英文堂,上課時間又唔可以改,所以好多人返了幾堂都無返。」
感覺被騙後,阿Wing便沒到上址聽其他推銷講座,但上月頭,阿Ann又來電,將阿Wing再拉入「迷魂局」。「佢誓神劈願話,呢次真係可以搵到份好工,叫我再上去聽;話介紹親友報讀課程有佣抽,係雙贏局面,幫到親友之餘,自己又賺錢……」不懂如何拒絕的阿Wing,又糊裡糊塗受騙。
初時立定決心不再掏錢的阿Wing,最終仍被說服,今次她參加了一個近三萬元的美容療程,「組長叫我用紙筆寫低晒親友名及電話,仲叫我call佢哋上嚟聽 talk,話幫到人,又幫到自己。仲話我成功開到一張單,就有一成佣抽,越多單,就抽佣越高……點知,講講吓,組長轉sell美容護膚品,仲叫我買美容療程,話唔親身試用產品,第日點向客人sell……」阿Wing結果再被騙多一次,她發現美容療程比平時自己花幾千元買的美容中心療程更「求其」,明顯上當,一次又一次被騙了四萬多元,她除了怨自己愚蠢外,也覺這間傳銷商專騙她這種無知青年,實在太可惡,即使多番投訴及追討,均沒獲任何理睬。
「我算好彩,只係問屋企借錢,我當場見唔少新人,被氹去樓上即時借財務公司。唉!點解呢類公司可以一直响度係咁呃人o架?」阿Wing投訴無門,結果在網上發現一大堆同樣的受害者,大家爭相公開自己經歷,希望其他人不再被騙。
「好多人好嬲,被呃咁多錢做傻仔,有人諗唔開,我覺得一啲都唔奇。」
奸商手法投訴無門
據李國銓大律師表示,以講座形式來轉介課程及美容療程等服務,並因此而介紹他人向財務公司借貸,這樣並沒違法。「英文課程或美容療程是否貨不對辦或物無所值,當中涉及好多爭拗,顧客最多只可以去消委會投訴。」
銅鑼灣一間「有名」的香薰傳銷商,同樣利用相類似手法,除售賣香薰產品外,還主動鼓勵會員向財務公司借貸來買貨,雖然同樣被人投訴多次,甚至有會員以自殺來控訴及遊行到立法會請願等,但該香薰傳銷商依然屹立不倒,因懂走法律罅。
2 :
oneirocriticism(809)@2010-08-08 18:06:50我有上過去,其實佢地手法真係唔太高明只係上去既人大多無所事事,成日覺得自己懷才不遇但係就好有希望咁
比人讚幾句就覺得自己有機會翻身
3 :
亞力士(1473)@2010-08-08 21:48:04十年前老蕭間天網都有叫人借錢種金,當然係佢定下面搞出來就唔知。對靚仔來講,又有人讚,又有女溝,傳銷條橋真係殺之不盡。
4 :
自動波人(1313)@2010-08-09 12:39:54算啦,唔跌過唔識大
5 :
GS(14)@2010-08-09 20:53:263樓提及
十年前老蕭間天網都有叫人借錢種金,當然係佢定下面搞出來就唔知。對靚仔來講,又有人讚,又有女溝,傳銷條橋真係殺之不盡。
都有聽過下,前六七年有個朋友去聽,主持話某人靠此賺了好多錢
6 :
teawater(1794)@2010-08-10 14:01:36有得成十皮野,不如上大陸搞"純資本"
"香薰"其實都係小型版
呢d野一日仲有個彩池,一日都仲會有人落搭
就好似六合彩一樣
7 :
GS(14)@2010-08-10 21:38:336樓提及
有得成十皮野,不如上大陸搞"純資本"
"香薰"其實都係小型版
呢d野一日仲有個彩池,一日都仲會有人落搭
就好似六合彩一樣
愈早的人愈易贏。
8 :
teawater(1794)@2010-08-11 00:28:187樓提及
6樓提及
有得成十皮野,不如上大陸搞"純資本"
"香薰"其實都係小型版
呢d野一日仲有個彩池,一日都仲會有人落搭
就好似六合彩一樣
愈早的人愈易贏。
有人加入先有得派彩.....好搵笨O者
小弟有幸北上增廣見聞一次,可惜太窮及人脈太少,沒資格參與
上面仲有書教人點玩,真是又長知識了.....
全城熱煲骨灰龕 長生店一條龍服務 泡沬一觸即爆
1 :
GS(14)@2010-08-26 22:23:052010-8-26 NM
自從去年九月屯門青松觀千人搶購骨灰龕位引起混亂,骨灰龕短缺問題突然「蒲面」,不少投資者、投機者被這「商機」吸引一擁而上。
骨灰龕政策檢討的公眾諮詢,將於九月底截止,各路人馬都趁着政府規管方案未出台前,四出籌建骨灰龕,造成既成事實。家族在沙田寶福山投資中食髓知味的何超瓊,也沾手殯儀業,與其信德集團在澳門氹仔骨灰龕建立一條龍服務;而早前宣布籌辦電台,素有「煲呔針」稱號的鄭經翰,也參與這場熱潮;而其他上市公司、鄉紳、黑幫等亦積極插手,炮製了一股骨灰龕泡沫。長生店一條龍服務
一向被視為本地殯儀業根據地的紅磡,近日行家們都議論紛紛,因為區內的核心地帶多了一股外來勢力進駐。這個正密鑼緊鼓裝修的連閣樓地鋪,位於必嘉街二十八號,投資者並非什麼殯儀老字號,而是何超瓊掌舵的上市公司信德集團。該鋪以殯儀及骨灰龕代理形式經營,旨在推銷明年第二季落成、於澳門氹仔先人紀念堂的五萬個骨灰龕位,實行祭祖、旅遊一條龍;行家稱鋪頭名為「德信」,以慈善為名做殯儀業,並給予信德集團員工家屬優先權辦理喪事。
信德去年在業績報告中曾提及,集團擁有七成九權益的氹仔骨灰龕項目,為買家提供一站式服務,部署在這股骨灰龕炒風之中挖一筆,骨灰龕現正興建中,並由新世界旗下的協興承建。不過,這項投資信德集團董事總經理何超瓊並無親自出面,而是交由英皇集團主席楊受成胞妹楊寶莉(Polly)在前線「打骰」。 Polly曾協助哥哥打理英皇珠寶生意,如今轉戰骨灰龕市場,並不時在紅磡必嘉街出入。經營長生店逾五十年的周先生指,紅磡是唯一發出殯儀業牌照的地方,所以要入行,先要在該區租一個鋪位,並得到立案法團批准,而信德這鋪位,前身亦是一間長生店,自然免卻不少麻煩。
五十億龕位待銷
其實何鴻燊家族並非首次染指殯儀業,本港大型紀念館沙田寶福山便可謂其代表作。公司大股東一直由海外公司持有,並由馮成出面經營,但公司另有兩名董事蘇樹輝及禤永明,都是何鴻燊的馬仔。九十年代開始發展的寶福山,到○五年政府龕位零供應後,一些「靚位」價錢曾一度升至四十萬,「當時有好幾個炒家用十二萬左右入貨,打埋律師費等成本都係十六萬,炒高咗倍幾,不過這些靚位,當然係同何家有關係的人士先攞到啦。」一位業內人士透露。而今次氹仔的項目共五萬個龕位若以目前平均市價十萬完賣出,未計連帶旅遊收益,保守估計涉及金額亦達五十億元!以呎價計算回報更甚於「天匯」的投資。
骨灰龕的淘金者,名單上還出現綽號「煲呔針」的鄭經翰。政府目前正着手立法規管全港的骨灰場,要規管,自然有部分被取締,那些違規灰樓原有的先人骨灰便難逃一次「大遷徙」。據了解,政府一直為此物色適合用地,其中西貢外島鹽田仔(又稱鹽田梓)是其中一個考慮。業內人士爆料,鄭經翰的如意算盤是在鹽田仔搞骨灰龕場,部分用以接收被取締的先人骨灰,從而要求政府免補地價,替政府解決問題,自己又豬籠入水。
灰位豪宅兩相宜
鹽田仔位於西頁橋咀島以東的一個外島,有堤壩連接滘西洲,水清沙幼,風景宜人,還有現代罕見的海水曬鹽田,以及紅樹林等。原居於此的客家村民篤信天主教,但後來村民大部分移民英國及搬出西貢,村落已荒廢二十多年,直至近數年重新開闢作保育景點,發展生態文化旅遊。北部有四十萬呎土地仍屬樹林,最大機會發展成骨灰龕場便是這一塊。二千年,這幅地由一間名為沛潤發展公司購入,但○五年遭到法庭清盤,遂於○七年以一千三百多萬售予華明企業。
來往鹽田仔的街渡船家指鄭經翰半年前曾兩度到當地視察,並與一名擁有地皮部分地權的姓曾男子接觸,不過有村民表示這名曾先生是「超級經紀」,經常自誇認識多名高官,又聲稱曾與美國副總統食飯,但其實已經破產,言下之意有人被騙。記者為此向大班查詢,他推說:「有人話想起豪宅,叫我入去睇下之嘛,最終都傾唔成,其實我係去運吉。」他多次叮囑記者為他強調「最憎人做骨灰龕」,自己亦無興趣無錢做。但問到有關地段建骨灰龕場的可能性,他則頗有見解,認為地皮太小,亦無陸路,並不適合,建議在迪士尼旁邊的陰澳興建,「陰澳連個名都啱埋」。
鹽田仔是本港罕有的客家天主教村落,吸引不少天主教徒朝聖,無獨有偶,與鄭經翰關係密切的特首曾蔭權兩年前亦曾私訪當地。由於這幅土地未納入規劃大綱圖,亦未納入發展審批地區圖,土地規劃未有定案,彈性極大。正致力發展旅遊的村長陳忠賢亦認為建骨灰龕可行性不大,將美麗小島變成骨灰龕場,難以通過區議會及原居民,不過若不影響生態環境,他的立場還是可以研究的。
骨灰龕這商機,甚至引起金融界人士拿來借殼上市。工程師林衛邦、會計師潘禮賢及劉志光亦看中此機會,○八年買入四十三幅新界舊屋地,並打算改裝成骨灰龕場,去年十月以十億八千五百萬元作價(其中八千五百萬元屬現金,八億五千萬元是可換股債券,一點五億元是票據),注入問博控股(8212)上市,大炒骨灰龕概念,三人隨即成為問博管理層。股價在消息公布時由兩毫六仙炒至四毫七仙。直至今年七月問博才公布其中七幅位於元朗新圍村的地皮位置,該地注入問博前,由林衛邦、潘禮賢及劉志光於二○○八年五月以一千萬元買入,去年年底動工改裝為骨灰龕,其中一幅地是門牌為新圍村六十號的青磚屋,並命名為明月山。
各路人馬搶攻骨灰龕
特價賣「龕花」
明月山無論外部及內部都尚未完工,工人仍在挖水池、鋪地磚、修外牆,但靠近門口的大堂已匆匆擺上三千個龕位。上週四上午,本刊記者目睹銷售員帶着一行五人的客人先到內部參觀,其後亦帶他們到附近的地方參觀近十分鐘,儼如睇樓團。上週五,年近三十歲的銷售經理郭子健出動專車接送客人。到達現場後,銷售經理郭子健謂:「呢個係Phase one(第一期),有兩萬個位,我哋有六個Phase,打橫一路起過去。遲啲會有基督教、天主教,共有六萬幾個龕位。我哋係上市公司,資金雄厚,你唔使擔心。」見記者未感興趣,郭子健再加一把:「而家未起好,最便宜的只要三萬多元,最貴十幾萬元。九月中第一批上位後,價錢會再加百分之十五,而家係做緊 promotion(推廣)。」事實上,明月山第一批的三千個龕位只賣出最便宜的一千個,每個約兩萬元。銷售經理賣「龕花」的手法就如賣樓花,當問到龕場是否合法經營時,郭子健稱:「合法!不過未有牌,全港都未有發牌制度。」
骨灰龕場借殼上市
村民後悔賣地
明月山以上市公司之名高調招攬生意,但村民卻大力反對。住在隔壁的七十七歲謝婆婆說該舊屋是全村第一間屋:「間屋有八十年歷史,去年年尾開始鋪晒網,五月拆網時我先知原來係骨灰龕!」問博控股能如此輕易購入大批土地,因為土地的業權並非由一個家族擁有,其中一幅地的業權由七人持有,五名為加拿大籍人,謝婆婆說自己的太爺被「賣豬仔」到美國,故相信該屋業主的後人也在外國。有份把地皮售予問博控股做骨灰龕的村民洪振文十分生氣,謂自己全不知情,而他媽媽則說:「我個仔只係去簽個字,唔知賣咗俾咩人,價錢係二百萬左右。五月知道做骨灰龕場之後,好後悔,影響條村的風水。」
骨灰龕規管無法
現時,香港並沒有法例監管經營骨灰龕,政府只可以透過規劃、地政或消防等條例去規管。在規劃方面,城規會有法定圖則去管理土地的用途及發展,如規劃為靈灰安置所,則此類龕場全屬合法。如顯示土地可以興建宗祠,興建骨灰龕亦未有違反法定大綱圖,屬灰色地帶。部分屬鄉村或綠化地帶,甚至是住宅,業主可以向城規會申請更改土地用途,但需要補地價。
但城規會的執行權力只限於被納入發展審批圖的鄉郊土地,而一些新市鎮及市區,雖然有法定大綱圖,但城規會並無執法權,只能透過地政署監察有否違反地契。而舊屋地在地契上「彈性」最大,這些「舊屋地」是根據1905年批出的集體政府租契內的地段,多數在鄉村範圍內,政府批出土地時並無訂明條款,如註明為屋地者,只要業主沒有在土地上僭建或加建,甚少會違反土地用途,亦無補地價問題。如在六十年代後,以獨立合約批出的新批地,每份合約都列明批地條款,只要無違反合約,政府亦無符。
淫業大王爭地搶廟
骨灰龕概念全城熱炒,連撈偏門的江湖中人也為之垂涎,有人甚至不惜使出種種恐嚇手段來掠奪寺院,建立骨灰龕王國。在油尖區名堂甚響的桑拿大王柳明心,七十年代與親弟柳漢強以搞「魚蛋檔」色情場所起家,八十年代時轉戰旺角砵蘭街馬檻,從淫業賺到第一桶金後,兩兄弟分開經營不同生意。其中柳明心於八七年成立江庫地產,主力新界村屋地的發展及買賣,近年便銳意變身為骨灰龕大王。他首先在○五年入主大嶼山延慶寺董事局,據延慶寺舊主持釋智誠透露,當時獲准柳加入董事局,全因他許下承諾出錢維修寺院的斜坡,「邊個做董事,係睇佢有冇佛心,唔係睇有冇錢。」
柳明心以「善心」入主延慶寺後,開始逐步實踐他的發財大計,○五年十一月,他以二百五十萬購入延慶寺附近的一間小廟慧蓮寺及附近地皮,開始搞骨灰龕生意,至○九年又以三百五十萬元,再買入附近的悟徹寺院,打算擴展骨灰龕規模。
近半年骨灰龕生意炒得大熱,近月他終於大舉出手,全面洽談收購附近其他用地,有人更不惜以種種手段來吞併。延慶寺一帶的鹿湖禪林,歷年都是和尚及尼姑靜修之地,禪林區共有大小禪院及靜室三十八間,柳明心正有意納入自己旗下,建立比沙田寶福山更大的骨灰龕王國。
狠招嚇怕出家人
曾拒絕延慶寺收購建議的毘梨淨院,近月便離奇發生多宗怪事,如數度被爆竊,半夜時電話像「午夜凶鈴」般響個不停,更不時有身份不明的大漢在禪院徘徊,並語帶恐嚇地查問,連禪院看門口的小狗也不能倖免,一夜間兩度被來歷不明的惡狗咬至重傷。
由於釋永聰法師堅拒禪院被收購,之後怪事便有增無減,如禪院門前樹下,無故被埋放一堆骨頭。最近,有人還將鹿湖上游水源截斷,令鹿湖一帶的寺院缺水,造成生活上不便。連串恐嚇後,部分在鹿湖寺院禪修的善信及主持等,為免麻煩及惹禍,均紛紛搬離。上週記者到鹿湖的寺院採訪,一眾法師均三緘其口,不敢多言。不過有尼姑私下向記者申訴,指出延慶寺未搞骨灰龕生意前,鹿湖一帶本是天下太平,自從延慶寺變身骨灰龕場後,鹿湖就此永無寧日,「延慶寺法師及尼姑都係假,佢哋夜晚會穿回便服離開延慶寺,最離譜係班尼姑,將紅色胸圍底褲掛出窗口曬晾,寺院係莊嚴地,點可以咁樣o架。」該尼姑咬牙切齒地說。
鹿湖村村長黎孟豪透露,他曾向地政總署投訴延慶寺非法霸佔另一寺院智積林,但地政總署回覆說,因收不到業權人的投訴,故暫不跟進此事,「都離晒譜,延慶寺啲人話,見智積林冇人用,所以將佛像擺放入去,之前延慶寺已霸佔好多公家地擺放佛像,擺擺吓又當係佢地方,智積林個業權人長居外國,咁點叫佢老人家返香港投訴?而且依家有啲寺院已被搞到十室九空,屆時唔知又會唔會被人霸佔。」黎也承認,自延慶寺向周圍輻射性地併購寺院及地皮後,鹿湖的治安就大不如前。
四成佣搶客
隨着各路人馬進佔骨灰龕生意,合法、非法、游走灰色地帶都有,這看似遍地黃金的行業生態近年亦起了變化,這傳統被視為偏門甚至門外漢不敢入行的邪門行業,在前幾年經濟不穩尤其多人入行,行內更不乏從律師、會計師、警察、消防員、保險經紀等轉行的人士,其中灰位經紀大量出現。
「以前做殯儀係一條龍服務,由買位、做文件、儀式到上位都要陪住個客,但依家好多人只係為咗賺個佣,全無職業道德可言。」一名業內人士透露,近一、兩年大量私人骨灰龕場推出,但事實上並非外界想像般好市,龕場為了吸引買家,不惜以高佣金制招攬代理促銷龕位,一般佣金高逾兩成,最高更可高達四成,以一個二十萬元的龕位為例,每單代理佣金八萬元,難怪人人轉行。
除了以銀彈籠絡代理,不少龕場亦以豪宅包裝出售,一於陰宅當豪宅賣,以往常見的園林景色之外,還推銷環保物料、引入天然光等近年的樓盤賣點,就連以往較簡單的小冊子現在亦設計成售樓書一樣,附有平面圖、設計師介紹等。不過這些厚疊疊的「龕書」,一般代理都不會隨身攜帶,因為只要一個電話,灰樓便會有專車接載到現場參觀,極盡氣派。
離世化身鑽石
人離世,塵歸塵,土歸土,只要豁得開,是否還需要佔一個盒子大小的位置,其實值得商榷。香港基督教殯儀服務處陳振哲指,火化後除了放在龕位予後人供奉,隨着近年加強宣傳,海葬、撒灰等「較瀟灑」的方式亦開始流行,「政府每個月都有船提供海葬服務,但依家好多人都自己訂船出海,因為可以多啲親友上船,限制亦較少。」
市民思想逐漸開放,市場上亦開始出現衍生產品。「政府海葬淨係有條管俾你倒落個海,外國就出咗呢種再造紙貝殼,將啲灰放入去,佢會响海面浮十分鐘,親友旁邊撒花瓣,跟住隻船圍住繞一圈泛起漩渦,貝殼慢慢下沉,成件事就莊重好多。」浩園石坊有限公司近年引入多種新穎的殮葬產品,負責人翁愛恩表示,外國講求環保,即使火化後,亦鼓勵埋在地下後骨灰要自然溶入泥土,所以骨灰盅亦會選用天然易分解的物料。
除了「塵歸塵,土歸土」系列,還有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另類選擇。有些人會將部分親人的骨灰鑲嵌作吊墜等飾物作留念,本港近日有公司推出將骨灰加入其他物質造成類似石膏質感的擺設放家中,但仍以寵物骨灰較多。近年人造鑽石技術漸趨成熟,瑞士一間公司就專幫人在骨灰中抽取碳來種鑽石,除了有出廠證明書,還會取得GIA證書評定顏色及級數,「種一粒鑽石四分一至一卡拉,價錢由三萬至十五萬元,比真鑽石還要貴,所以推出以來只做成一單生意。」翁愛恩稱,韓國近來還新推出以骨灰提煉彩色的琉璃珠,會待技術成熟再引入。
炒燶市成「龕蟹」
隨着骨灰龕供應源源不絕,以及另類骨灰處理漸流行,龕位便不再只落到用家手,骨灰龕泡沫有見頂回落一觸即破之勢。「個市被人煲到好似好緊張,當年寶福山有得炒係天時地利人和,依家無呢支歌唱啦,好多人入咗貨依家坐緊艇!」這名業內人士透露,市場的需求一向有七成來自福壽位買家(即為自己或家人預留龕位),但自從龕位價格被炒高,這類買家已轉觀望。私營灰樓務求盡快「填滿」部分龕位,以在政府規管私營骨灰龕前,造成既定事實,有場主不惜以平價龕位作招徠。位於荃灣老圍三疊潭的永盛園,被滿山骨灰龕場包圍,去年中老闆以三千萬買下鍾氏大宅,原計劃改建成私人別墅出售。去年底,骨灰龕鬧得熱哄哄,即花三千萬元改建成骨灰龕場,永盛園其中一個老闆梁兆基坦言,起初遇到零星村民反對,遂將其中一成龕位以「慈善形式」發售予村民,只賣五千元,其餘九成龕位將以市價(二萬元以上)出售。此舉成功贏得大部分村民支持,原反對的村民亦「唔好意思與全村為敵」,他又免費送贈龕位予長生店多年無人認領的骨灰,令這競爭更趨白熱化。
香港福位商會副會長黎孝仁估計,目前全港有數以十萬計先人骨灰等候上位,單是紅磡有逾五萬個,未來兩年和合石及華人永遠墳場的近十萬個龕位供應,雖然未必完全趕及每年約四萬的死亡率,但相信加上私人市場供應,價格將很快回落。他又推算,目前全港有超過五百間大小廟宇,既符合土地用途,本身亦可能一直有存放骨灰,只要納入規管,可用龕位隨時高達一百萬個。私人骨灰龕在市場短缺之前,一般一萬元有交易,相信屆時被炒高的龕位價格,隨時比當年「八萬五」跌得更慘烈。
另類選擇
1. 土葬:本港食環署及華人永遠墳場等一直有墓地供應,後者數量更可在網站查詢,未如想像般短缺。
2. 海葬:政府每月有包船到東龍州以東提供海葬服務,收費二千元,包祭品、鮮花等,七名家屬可免費上船。
3. 花園撒灰:南丫島、歌連臣角等八個紀念花園供人撒放骨灰,由食環署管理,費用全免。
4. 製成擺件飾物:有生產商抽取骨灰部分物質製成人造鑽石、琉璃珠、擺件等,亦有將骨灰鑲入飾物當中。
港資高檔幼稚園 獨孩商機一條龍
1 :
GS(14)@2011-03-11 21:54:442011-3-5 iM
教育不應為了賺錢,但教育倒是一門很賺錢的事業。
一孩社會下的中國家長,為了家中只得一個的心肝寶貝,不但高價搶購香港奶粉,連港資教育機構也成了搶手名牌。
多間香港的大學北上開課開學,尖子精英爭着報讀;早前湖南長沙一家港資幼稚園,月學費7,000元(人民幣,下同)仍大排長龍。
從沒在港辦過幼兒園、家住麗港城的港商謝燕川,十多年來斥資過億到內地興建貴價幼稚園,帶着「港資」旗幟展開她的教育集團,如今在全國有逾50間幼兒園,學生人數逾1.3萬,料想她必賺得盤滿缽滿,她卻說︰「我們目標不是賺孩子的學費錢」,以為她只是說句陳腔濫調的客套話,怎料她的目標原來更遠大︰「我們希望建立一個有逾30萬學生消費群的教育品牌,提供一條龍的玩具、文具、教具,賺更長遠的錢。」
記者認識經營逾50間內地幼稚園的港人謝燕川,是在福建省會福州一個由貿發局主辦的洽商會,當時她正在那裏尋求對投資幼稚園有興趣的投資者,雄心勃勃。
原籍福建的她,在當地師範畢業後曾做幼兒園老師,及後移居香港,跟丈夫從事鐘錶首飾生意,收入豐厚,直至1999年興起念頭「重操故業」,到福建廈門辦了第一間幼兒園「小金星」。
港資吃香 每3人收1個
「我本身讀幼兒教育,其後在香港做生意和品牌管理,所以很想用香港的經商經驗,回來內地做幼兒園。」說話時仍帶着一口濃濃福建口音的謝燕川指,「港資」兩字的確成為幼兒園賣點之一,收生推廣時都會說明自己是港資幼兒園,「因為港人素來精密,講求服務質量,香港這國際城市,教育理念先進。」姑勿論港人對香港本身教育制度有多少牢騷,港資興辦的幼稚園在內地總是吃香。
小金星目前全國有51間,主要在福州、廈門一帶,亦擴展到北京、武漢、江西等城市;最近又與天津市政府簽訂合同,未來數年在當地多開20間幼兒園。謝燕川說,至今總投資已過億元,每間幼稚園投資由最低200萬,至最貴試過逾千萬。有時與土地供應者(主要是地方政府)合作共同投資,對方出地建校,小金星負責營運管理,屬連鎖經營的教育集團。
各地小金星的學費不同,北京學費每月逾2,000元,拍得住香港幼稚園,且沒有學券優惠;廈門則約1,300元,九江約900元。
「訂學費是這樣考慮的,廈門最低工資現是1,100,我們收1,300,等於是一個多月的工資,所以大多是中上收入的父母才能送孩子入讀。」謝說,學童父母大多是老師、律師、白領、公務員、生意人等中上階層,而且學位搶手,部分學校約每3人報名才收生1個。
融合教學法 雙語學習
走中高檔路綫的小金星,每間校園約收生200至500人,校舍都有數層樓高,面積超大,外形建得像一個小小主題公園。校園內,游泳池、大花園、組合遊戲架都是必備設施,部分校舍還有兒童攀石、小農場。「香港的幼兒園一般地方很細,小朋友很少機會到農田和戶外活動,但內地面積大,不但可以有大花園和泳池,小朋友可以自己種豆種瓜。」
至於教學內容,當然標榜雙語。「雙語是中檔幼稚園必備的,但好多幼稚園只是形式化做,請個西人、搞搞噱頭就算。」謝稱,他們不但請外籍老師,跟孩子玩遊戲和唱歌,在日常生活和遊戲中學習英文,更稱融合了中、美、英、日式的教學法。
中美英日的融合教學法,驟聽好像有點超現實,謝燕川自豪地一一細說︰「我們要學生3歲讀《弟子規》、《道德經》,學好中國五千年文化;又用了西式的蒙特梭利法教學。有日式注重團隊合作、勇敢忠誠;又融入美式注重開發小孩潛質,個性培養;還有英式注重公德禮儀,好像我們要學生說『Ladies first』,教他們紳士風氣。」
原來不單香港家長,內地家長一樣要獨生孩子「贏在起跑綫上」,小金星搜羅導師不同興趣班的導師,為小小學子們提供芭蕾舞、功夫、棋藝等課程,務求令孩子文武雙全。
「內地家長得一個孩子,人人希望付出一份,得到一百分,更要求物超所值。」父母對獨孩緊張,要求也很奄尖,好像內地奶有三聚氰氨時,學校便立即改用荳奶,之後又周圍找可靠的當地農場,提供奶產品,平時茶點午飯的食物,都要有健康檢查和認證。
搞教育生意的壓力和責任,她說比以前做鐘錶首飾大得多,而且飾品生意更好賺,「一單都賺過一百萬,但一間學校一年也未必能賺一百萬。」她捨棄鐘錶生意,改做教育事業,背後原本有一盤生意大計。
目標:幼兒界沃爾瑪
「我要做幼兒界的沃爾瑪!」謝燕川說,她的目標不是做新東方(內地最大型補習社),而是要學沃爾瑪的商業模式︰「用最大眾化價錢,賣最優秀產品,產品利潤不超過30%,但可以做到全球500強。」
為此,她把小金星定在中高檔路綫,學費是一般內地中產可接受範圍,回報率一般約為15%至30%,「很多人說我們幼稚園收得便宜,但我告訴你一個故事。」接着謝燕川眉毛一揚說︰「一件孩子用品在百貨公司出售,銷售成功率約10%;但若由幼稚園推介,成功率是99%。」
因此她目前把利潤全投放在擴展校舍,以吸納更多學生。「我們未來20年想做一千間幼稚園,有30萬消費群體。」她改口說「消費群體」而非學生,因為她計劃未來的小金星,是一條兒童用品產業鏈,以自己的品牌生產一系列文具、教具、玩具、教育軟件、培訓、飾品、服裝等,透過學校網絡出售。「教育是長綫投資,所以我們不想從小孩身上賺錢,而是打造有質量的教育品牌,才可以長遠賺錢。」
----------------------------------
小金星教育生意經
開辦年份︰1999年
規模︰51間
分佈地點︰北京、天津、廈門、福州、泉州、武漢、蘇州等
學生人數︰約1.3萬
目前回報率︰15%至30%(視乎校舍地點)
長遠策略︰擴展校舍數目,建立品牌後,生產一條龍幼兒教育產品,透過校園網絡出售
部分學校學費
北京(3間)︰約¥2,000
廈門(10間)︰約¥1,300
福州(20間)︰約¥1,000
武漢(1間)︰約¥1,000至¥1,300
江西(5間)︰約¥800至¥900
﹏﹏﹏﹏﹏﹏﹏﹏﹏﹏﹏﹏﹏﹏﹏﹏﹏﹏
知識庫
公辦少位 民辦價貴
內地幼兒園現時分為公辦和民辦兩種,公辦幼兒園大部分開支都來自國家,學費較便宜,一般每月數百元,但學位不多;民辦幼兒園數量比公辦多,但學費的標準和加幅都沒有設限,但過去兩年民辦幼兒園大幅漲價,北京普遍加價兩成,廣州加三成至七成不等,已成為困擾民生的問題之一。
要開辦一間民營幼兒園,除了要自籌資金外,也要符合國家及地方對幼兒園規格的要求。例如部分地方會要求辦學規模不能低於100人、戶外活動面積不能少於人均1.5平方米、教職員和學生比例不能低於1︰20等等。
星人結婚生仔養老 房策一條龍
1 :
GS(14)@2012-09-18 23:23:14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918/News/ec_gba1.htm

麥先生(後左)一家四口現時暫居於親友於屯門的單位,面積約400方呎,較他早前賣出的700呎村屋單位為小。麥太(後右)坦言,樓價持續高企,現不敢入市,但為求大兒子能進駐較好校網,或會降低要求,物色較小或樓齡較高的市區單位。(葉家豪攝)

星人一生可買兩次政府新組屋
在當地,只要是國民(citizen),一生人會有兩次機會購買政府供應的新組屋,供結婚置業及生育後換屋的需要,組屋供應量一直與國民結婚數字、即每年約2.4萬至2.7萬相若,去年和今年都推出約2.5萬個預購組屋單位,供求大致平衡。
星人均住300呎 港資助房屋137呎
多達74%新加坡自置居所家庭是住4房、約800平方呎以上單位,人均居住面積約300平方呎,至於港人一家幾口擠住的ṃ房,當地人更形容之為「棺材房」。相對而言,本港已置業者,僅約8%能住逾700方呎大單位,資助房屋的人均居住面積僅137平方呎,私樓則無數據。
記者早前到新加坡建屋局總部,了解當地人申請買賣組屋情。新組屋單位由450平方呎的1廳1房細樓(售價約62萬港元起),至3房2廳2廁的1100平方呎大單位(售價約195萬港元起)不等,總部亦有計劃讓國民因應人生不同階段需要,申請換大樓或轉購長者屋養老。
被派駐新加坡工作3年多的銀行界高層港人袁先生不諱言,雖然他並非當地國民,但新加坡政府對組織家庭的人所提供房屋配套實較香港優勝,「因為有多一點stepping stone(踏腳石)」。
政府剛成立的「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要在下月初才展開工作,但當局表示,有關研究報告要待明年下半年才完成,之後才啟動正式諮詢工作。
港學者倡效星推「外國人稅」
委員會成員理大建築及房地產學系教授許智文認為,港府長遠可策劃不同惠及港人的買樓政策,除早前推出的「港人港地」,新加坡實施的「外國人稅」(見另稿)亦可作參考。港人港地限制所有外來買家,未必可長期推行,反而「外國人稅」既可提供空間讓非香港市民入市,亦可透過稅收作出規劃。
他表示,政府應評估本港家庭組合及主要買樓人士身分,以評估市場需求,再制訂供應的單位租合,如私樓和公營房屋比例,否則若有家庭希望置業,亦只會一直「買貴樓」或無法入市;政府未必需要協助家庭「細樓換大樓」,換大樓應靠個人供款能力。
明報記者 陳佩儀、毛婷婷、鄭穎瑩
2 :
GS(14)@2012-09-18 23:24:1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918/News/ec_gba4.htm
外國人買樓 額印10%
「大陸人來買單位,不用特別選樓,一買可以兩三個,不用借貸,現金付款!」
新加坡的物業代理說,徵收額外印花稅後,外國人要考慮樓價能否升超過一成,而且,若4年內轉售物業,更要按持有物業年期長短,繳交4%至16%的賣家印花稅。
第一太平戴維斯(新加坡)研究與諮詢部董事張敏璋表示,於2000年至2004年,新加坡每年外籍人士淨增長約2.85萬,其間星洲樓價大致平穩;自2005年初起,在新加坡居住的外籍人士每年淨增長激增至13.4萬,當地樓價由07年起顯著上升。
張續稱,現時新加坡每3個在職人士,便有1個為非公民,當地政府去年底推出額外印花稅政策後,令外籍人買樓比例由去年下半年約30%,降至今年上半年的20%。但政府招數的影響短暫且小,外圍經濟才是真正左右獅城樓價的主因,外籍人士在新加坡置業的比例亦於今年第三季回升至24%。
3 :
mannishmark(26310)@2012-09-18 23:43:16香港肯唔要個名都無用,問題在於政府同地產商一D BARGAINING POWER都無
百老匯兼賣藥 售牛黃丸 迎合自由行一條龍消費
1 :
GS(14)@2013-07-17 22:37:44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717/news/ea_eaa1.htm

旺角多間百老匯分店新開設專賣保健食品及中成藥的專櫃,其中一個牌子更是有百年老字號之稱的北京同仁堂。圖中店員則在向客戶介紹平板電腦功能。(余俊亮攝)
百老匯出售同仁堂產品不一定違反《中醫藥條例》,但店員推銷手法一旦涉及產品效用的虛假陳述,便可能觸犯《商品說明條例》。圖為百老匯職員在介紹同仁堂產品功效。(明報記者攝)
記者昨日走訪了位於旺角西洋菜南街及亞皆老街一帶的百老匯分店,發現店中均加設了售賣保健產品櫃位「Broadway Care」,專賣北京同仁堂、綠養坊及百成堂合共約20多款產品,當中不乏安宮牛黃丸、白鳳丸等內地客喜愛的產品;加上去年新推出的手表專區,百老匯儼如由電器店變身成小型百貨公司。
雖然新增了售藥專區,但公司似乎未有特設專業人員負責推銷工作。當記者走到售藥櫃位時,一名本來負責手機櫃位的店員馬上「變身」成為藥物推銷員,告訴記者哪個產品受客戶歡迎、自己及家人服用過後又覺得哪個產品特別有效。他介紹一款蟲草產品時更誇張地說︰「吃了這個產品,像我們一天要站覑工作11個小時也不會腳軟。」
近兩月旺角銅鑼灣分店推出
該店員表示,所有產品均以公價出售,但近日部分產品有特別折扣,售價比其他藥房便宜,勸記者趁機多買。不過,記者及後到了萬寧及北京同仁堂「格價」後,發現百老匯的售價未見特別優惠(見圖)。以安宮牛黃丸6粒裝禮盒為例,百老匯與同仁堂門店均售4140元一盒,不過同仁堂門店現時有95折優惠,故實售3933元。
依照店員說法,百老匯是在最近兩個月才增設售藥專區,目前只在旺角及銅鑼灣部分的分店推出。本報曾向公司方面就此作出查詢,惟截稿前尚未得到答覆。
記者前往百老匯附近西洋菜街的北京同仁堂門店,店員則直言不知道百老匯為什麼會有同仁堂的產品出售,更笑稱:「會不會是水貨呀」,又指「百老匯賣牛黃丸,同仁堂都可以賣iPhone啦」。
遊客:只要不是假藥就可以
百老匯店員給予記者產品宣傳冊子上,寫明所發售的北京同仁堂產品來自其香港總代理「泉昌有限公司」,而非直接向同仁堂取貨。本報致電泉昌查詢,負責人證實2至3個月前開始批發產品予百老匯。
對於百老匯「踩界」兼售藥物,港人陳先生直言「不會幫襯」,「現在百老匯開到周圍都係,連藥也賣豈不是壟斷?」至於內地旅客則對這種一條龍服務頗為受落,遊客白小姐認為,只要有需要,願意在百老匯買藥,非一定要到藥房買,「只要不是假藥就可以」。
為搶攻自由行生意,除了百老匯賣手表、藥物外,去年起不少商戶已開始轉賣日常用品吸客,例如莎莎賣藥油、奶粉,卓悅甚至連酒類亦有售。至於專售內地禁書的「人民公社」,更為旅客提供全國奶粉速遞服務。
明報記者 陳悅、陳子凌
2 :
GS(14)@2013-07-17 22:38:14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717/news/ea_eaa2.htm
【明報專訊】除金舖外,電器商可算是另一類最受惠於自由行效應的零售商。每當有新電子產品面世時,大型電器連鎖商更是門庭若市。不過,百老匯須出動到賣藥搶客,反映市或不如外界所見風光。有學者指出,近年市場競爭愈趨激烈,商戶利潤不斷壓縮,逼得商戶各出其謀來開源。
學者:賣保健品與電器互補
經濟學家關焯照指出,在市場需求主導下,近年不少商戶已開始「轉型」。像百老匯開拓非電器類型產品,可能反映這些產品的需求更高,而電器市場的利潤空間已見頂,「近年賣電器的商戶甚多,除百老匯外還有豐澤、蘇寧、中原等,競爭相當大,或者就要靠賣健康產品幫補利潤」。
關焯照又認為,百老匯推出「安宮牛黃丸」等高檔保健品,應該頗有市場,除了內地遊客外,亦漸多本地消費者購買及服用這類產品;加上不少保健品標榜需經常服用才見效,而電子產品為耐用品,消費者不會頻密更換,相信售賣保健品可帶來互補。
蘇寧:專注電子產品領域
不過,蘇寧雲商集團香港區總經理龔震宇卻不認同電器行業「見頂」之說,他認為行業仍具有很大發展空間,加上若要開拓新業務,亦須花工夫在人力及後台做好多方面配合工作,故蘇寧暫時希望專注於發展家電及電子產品領域,不作別想。
3 :
GS(14)@2013-07-17 22:38:51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717/news/ea_eaa3.htm
【明報專訊】百老匯賣安宮牛黃丸,驟聽之下可能感覺詭異,但就像便利店也會售必理痛一樣並沒違規。
港九藥房總商會理事長劉愛國指出,只要不是出售需要處方成藥即沒有問題,但店員推銷時卻隨時違反商品說明條例。
衛生署:賣中成藥須守相關法例
另一方面,衛生署回覆本報查詢表示,根據香港法例第549章《中醫藥條例》(條例),任何人不可銷售、進口或管有未經註冊的中成藥,最高刑罰為罰款10萬元和監禁兩年;而零售註冊中成藥,條例並沒有特別規管;但售賣者仍須遵守其他相關法例,如《商品說明條例》等。
劉愛國亦稱,從朋友口中得悉百老匯在發售同仁堂產品及其他保健食品,他認為賣保健食品明顯是游走於法律的灰色地帶,至於同仁堂產品「如果屬於治療用藥物便肯定不容許」,他表示會向衛生署進一步了解。
不過,正如衛生署所指,就算百老匯銷售上述產品並無違反《中醫藥條例》,但店員銷售手法卻隨時可能違規,劉愛國解釋,根據商品條例,「你不可以說這種藥可以醫什麼病,例如心臟病、糖尿、高血壓,或者聲稱多少個月便痊癒,因為店員不是合資格註冊醫師,顧客如果使用後有副作用和沒有所謂的治療效果,那店員便算是虛假陳述,無論是他個人或店舖都要負上法律責任;不過,像一般的小感冒那些小病痛就沒什麼問題」。
4 :
GS(14)@2013-07-17 22:39:11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717/news/ea_eaa4.htm

【明報專訊】百老匯攝影器材有限公司,是香港老牌電器零售連鎖店,早於1949年由李波創辦,首間店舖於旺角彌敦道,最初只售賣菲林、出租相機及相片畄曬服務,其後發展成多元化的電子及家庭電器零售店。百老匯現任主席李子良(圖)為李波之子,現年59歲,同時也是稻香(0573)獨立非執董;公職方面,去年獲選為新一屆港區全國政協委員。
雖然以攝影及電子器材起家,但李子良家族成員亦投資物業,且以豪宅新盤為主,有指李家成員過去5年多動用至少8.4億元購入18項物業,最矚目要數去年百老匯「太子女」李惠貞及相關人士豪擲2.2億元,向長實(0001)購入中半山君珀3個單位,其中最貴是該廈16樓A室,成交價8326.1萬元,建築呎價3.36萬元。
家族鍾情物業投資
另外,新地(0016)於2011年推售奧運站瓏璽,李氏家族以約1.1億元連購4伙。據悉,李子良家族現持有物業分佈於九龍站凱旋門、跑馬地禮頓山及薄扶林貝沙灣等。除住宅物業外,李亦有投資工廈,早於2008年李子良及相關人士,便透過瀚林集團以2.1億元購入荃灣萬利工業大廈全幢。
5 :
ng caddy(36072)@2013-07-17 22:42:44有沒有攪錯...178/653/759,開始轉營..直得留意,有少少似當年許留生
6 :
GS(14)@2013-07-17 23:47:335樓提及
有沒有攪錯...178/653/759,開始轉營..直得留意,有少少似當年許留生
生意唔通一路縮咩
股壇服務一條龍 幫租槍接贓著草 周顯
1 :
GS(14)@2014-07-22 09:43:53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股壇中人都知道,香港有一家至兩家公司,提供了全面的支援服務,從租槍到飛車,以至於接贓、著草等等,嗯!我比喻的是炒股票上提供上市殼、借錢、注資項目、人頭、接貨基金、幫手偷錢等等,無一不備,也正因為它的服務實在太過齊全、太過優良,所以客戶眾多,有足足幾十家上市公司,都採用了其全套服務,甚至連藍籌股,也都要幫襯。
當然了,最大的那位大賊,好比「葉繼歡」,也即是證監會的頭號通緝犯,也是它的客戶,而且還是長期客戶。然而,做「葉繼歡」的生意,會惹來很多的麻煩,證監也會常常來查數,又或者是盤問其人頭,哪怎麼辦才好呢?
答案是﹕加loading囉。據知,這位大賊要付的利息,高達35厘,借錢給他,3年已經歸本兼有賺了。喂!如果他問我借,我打崩頭都借給他,咁好利息,證監問就問啦!只可惜,我肯借出他也不肯借入,因為我並沒有全套服務可以提供。
馬航兩空難 應尋找關連點
馬航的第二宗空難,外界一致認為是被導彈擊中的,最大嫌疑犯是烏克蘭的親俄武裝分子。我卻認為,空難是很罕有的事情,只有幾十萬分之一的機會,如果在4個月之內,同一家馬航連續發生了兩宗空難,這在統計學上的機會率,是千億分之一的級數。這種情,是完全沒有任何疑點的(這裏指的是兩宗空難是獨立事件),但在統計學上卻幾乎不可能發生,我們應該相信統計學,還是應該相信事實的描述?
如果我們相信統計學,那只有相信,這其中必然有一個原因,把兩宗事件串連起來,而不是兩宗個別事件。總不成第一宗空難也是親俄武裝分子射下來的吧?簡單一點說,我認為,應該調查一下這一次空難的機師背景,看看有沒有什麼奇怪的地方。
[周顯 投資二三事]
MoneyHero 捕捉格價心態 一條龍式比較金融服務
1 :
GS(14)@2014-09-22 22:09:13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db_edba1.htm
【明報專訊】香港首個金融格價網站MoneyHero,概念偷師歐洲同類網站MoneySuperMarket。從愛爾蘭殺入香港的創辦人Alister Musgrave說,網上比較金融服務在歐洲已經相當成熟,香港作為金融中心卻未有格價網站,遂看好MoneyHero可填補市場空白。Musgrave投行出身,懂得捉投資者心理,而MoneyHero整個計劃由賺錢模式、成本控制到其他部署均有清晰規劃,加上團隊有經驗,成功取得投資者信賴,短短1年已吸引300萬美元(約2,340萬港元)的天使投資。MoneyHero現時有15萬用戶,目標是到今年底做到100萬用戶。
在香港,你是否會常常面對一大堆五花八門的信用卡而患上「選擇困難癥」,MoneyHero則可以解決這一難題。MoneyHero與銀行合作,蒐集了本港超過50張信用卡,從飛行里數到現金回贈的全方位「著數」資訊,消費者可以在此篩選出最適合自己的一張。除信用卡,MoneyHero還提供貸款、醫療保險等各類與生活息息相關的金融產品比較。
歐洲普及 將成功經驗搬到香港
其實這一服務並不新奇,Musgrave說,「在歐洲,每個國家都有20多個金融格價網站,我們只是照搬歐洲最成功的MoneySuperMarket模式到香港」。2007年上市的英國MoneySuperMarket網站,目前市值達20億美元。Musgrave看準香港金融產品發達,「港人愛格價」的商機,故來港填補空白。
去年創辦 年底即獲2300萬天使投資
去年4月才籌建的MoneyHero,於去年底迅速獲得300萬美元的天使投資,A輪融資最近也基本敲定。「當我們和投資者交談,他們張大嘴不相信香港竟然沒有金融格價網站,我們是第一個,」Musgrave說,「這個模式在歐美已經成功,他們知道能賺錢」。
此外,Musgrave認為自己在摩根士丹利工作的經驗亦對融資幫助不少,不僅結識到金融界人脈,也學到如何管理成本和效率。「我們會把錢花在刀刃上,在香港做事很貴,我們很小心,不會把成本浪費在亂坐的士之類的事情上」。
不給金融機構賣廣告 做到專業客觀
MoneyHero屬於一隻頗具實力的團隊CompareAsia。現時團隊在馬來西亞、泰國等亞洲6個地區開設金融格價網站,香港無疑是其中成長最快的一個。「團隊裏有來自MoneySuperMarket和澳洲上市格價網iSelect的高層。他們很有錢,來亞洲就是為了挑戰,」Musgrave說,「當我有煩惱時,他們會告訴我,12年前我也有同樣的煩惱。這些經驗對我們的成長很重要。」
Musgrave強調,MoneyHero的原則是不為金融機構打廣告,力爭做一個公正透明的信息平台。他告訴記者,接下來還將推出按揭、寬頻、車險等更多格價信息。Musgrave志向遠大,盼望MoneyHero可以助港人在理財時拿回主動權。「香港有130萬人在貧困線下,其實有很多錢可以省下來,用在更需要的地方,」Musgrav說。
明報記者 甄佳佳
2 :
GS(14)@2014-09-22 22:09:40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db_edba2.htm
游說銀行合作 擊中對方需要
2014年9月22日
【明報專訊】做線上金融平台,能否找到金融機構授權,對接服務是關鍵。MoneyHero現時已與全港包括匯豐、恒生、中銀在內的13間主要發卡行,及13間大型保險商建立合作。創辦人Musgrave回憶當初上門找銀行的經歷仍慨歎不易,他說達成合作的關鍵是真正解決對方需求,達成win-win,讓他們無法說No。
抓住銀行難吸新客弱點
Musgrave坦言不是所有銀行都歡迎互聯網,有些中小銀行對互聯網推廣仍抗拒,「說No是最容易的,不會有風險,也不會有新的工作量」。為說服這些保守機構,MoneyHero煞費苦心,分析銀行真正需求。Musgrave說,最重要的是提供No Not Option,讓對方無法說No。Musgrave的團隊分析後發現,全港現時已發行1800萬張信用卡,即人均持卡2.5張,市場飽和,銀行要吸新客相當吃力。「又要開分店、請人、還要送禮品,找一個新客戶的成本就要上千元,」Musgrave說,銀行需要節省成本,我們能幫到它。
為銀行消費者解決問題 達致「三贏」
不僅如此,Musgrave的團隊走多一步,發現銀行頭疼的另一個問題,即線下推廣的弊端。Musgrave說,很多港人開新卡是貪迎新禮品,之後便不再使用,對銀行來說,客戶價值很低。我們會告訴銀行,「我們可以幫你找到最合適的客戶和最合適他的卡,對客戶、銀行及我們都是好事,是三贏。」
去年10月上線的MoneyHero,在上線1個月後順利簽下了第一家銀行巨頭。 Musgrave說,創業者需要學習的是,總有人告訴你不能做,香港沒這個習慣。但你要有自信,你需要的是激起他的需求,讓他說出Yes。
3 :
GS(14)@2014-09-22 22:09:58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db_edba3.htm
寫慳錢Tips不敢怠慢
2014年9月22日
【明報專訊】網站上線不到一年,已成功吸引15萬用戶,每月平均超過1萬個新申請。Musgrave卻不滿足,他說,要讓消費者相信MoneyHero能幫到他們,且100%免費仍需時,目前網站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和消費者建立信任。
開博客fb帳戶 建立粉絲群
為與網友拉近距離,MoneyHero不僅在網站上開設博客,亦開設facebook粉絲頁。其中facebook保持每日更新,已經吸引過千個Like。「我們會寫一些省錢tips,也會介紹一些信用卡優惠,比如某張卡有無上限的1%現金回贈,其實很少人知道,」Musgrave說。
除此以外,Musgrave和他的團隊還在網站撰寫了金融產品的使用指南,每間銀行的銀行指南等等。儘管每天都工作到凌晨一點,Musgrave卻不敢怠慢「寫作」。他告訴記者,「我和我的團隊都要寫,在這過程中我們也更熟悉產品,這讓我很自豪」。
女警放蛇稱要隆胸 搗整容中介一條龍辦機票酒店 涉無牌經營旅社
1 :
GS(14)@2016-03-24 08:51:17■IPS美容中心廣告宣傳以韓國最新肌膚整形技術作招徠。張培生攝
【本報訊】警方根據市民舉報,昨午派出便衣女警訛稱要隆胸,在尖沙嘴一家美容中心放蛇,成功以涉嫌無牌經營旅行社罪名,搗破這家為客人提供機票、酒店、接待、繙譯等一條龍服務到韓國整容的中介公司。警方在行動中拘捕一名女職員,目前正聯絡負責人,及追查過往有多少顧客被人用無牌旅行團的方式,安排去韓國整容。記者:張培生今次是警方首次以涉嫌無牌經營旅行社罪名,打擊充當韓國整容中介的本港美容公司。捲入該案的IPS美容中心設在尖沙嘴樂道樂輝商業大廈內佔用全層,於2007年在港開業,約兩年前遷至上址,中心領有美容牌,也做一般美容,但主業是安排客人到韓國整容,透過網站宣傳、廣告單張及經人介紹招攬生意。廣告宣傳以公司是全港唯一引進韓國最新肌膚整形手術,及一站式訂制赴韓整容服務等作招徠。尖沙嘴分區警署雜項調查組主管陳志強稱,該美容中心之前在區內其他地方經營,警方一直留意其運作,直至今年1月有市民向警方舉報,指該間美容中心在沒領取旅行社牌照下,涉嫌以一條龍服務手法,安排客人到韓國整容,服務收費包括機票、住宿、接待、繙譯及手術費。由於美容公司並無外遊旅行社牌照,若代客訂購機票及酒店業務,涉嫌違反旅行代理商註冊條例。警方派員追查,經調查後,昨中午12時許安排一名女警喬裝顧客到美容中心,一名女職員向女警推銷80,500元的5日4夜韓國旅遊隆胸套餐,並稱會提供全套服務,包括代訂機票及酒店住宿。女警見時機成熟即表露身份,裏應外合拘捕該名姓黃26歲女職員,但中心負責人不在。警員在中心撿獲一批證物,包括宣傳單張、目錄文件及手提電腦等。陳志強說,那個價錢只是單一以隆胸計算,若需要做整面、整鼻等手術則要逐一加錢,而初步調查顯示,該中心客人年齡多樣化,至於過去有多少顧客及支付了多少金錢,透過該公司一條龍服務去韓國整容,有待翻查資料及進一步調查。
■涉案美容中心女職員被探員帶走調查。
與韓整容名醫合作
IPS美容中心於1999年創立,是一間在港、台、日、新、馬等地均有辦事處的跨國公司,官方網頁指公司是韓國整形中介老字號。IPS與韓國整容名醫高益秀有合作關係,公司常介紹客人去韓國整容,該公司去年更增設本地醫學美容中心及聘本地醫生,跟進在韓國整容後返港客人的需要。公司註冊紀錄顯示,與IPS有關連兩間公司的股東及董事大多不是港人,當中包括持韓國、日本或台灣護照人士。公司網站顯示全身任何一個部位都可整容,並說明可替客人預約酒店、手術項目及到韓國後的接待及到當地整容等。該公司全球行銷總監Joan Lee因曾赴韓做過抽脂及割雙眼皮手術,成為公司生招牌;但有港女3年前透過該公司到韓國整容後,據悉事主不滿意效果要求重做被拒。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324/19542671
寰亞一條龍簽韓星攻內地河智苑拍《追捕》打頭炮
1 :
GS(14)@2016-05-08 01:44:13林建岳旗下的寰亞公司一直很重視韓國市場,兩年前拉攏韓國娛樂公司SM合作,將SM旗下的組合如Super Junior、EXO與少女時代等當紅組合帶到大中華區發展,但雙方合作在去年底結束。寰亞今年初索性自己在首爾開設寰亞首爾娛樂,在當地開設經理人部外,還會投資拍電視劇和電影,寰亞現時已簽下河智苑、申敏兒和池珍熙,據聞李秉憲與崔始源也在洽談加盟。作為剛成立的過江龍公司,能夠吸引一線當紅藝人加盟,據指是因林建岳重金禮聘當地一批猛料高層助陣,再加上這批藝人都一心想進軍內地市場,希望可以拍到一些通往海外市場的大電影,所以願意把大中華區的經理人合約給予寰亞。事實上,吳宇森下月開拍的電影《追捕》就安排了李秉憲與河智苑當主角。
■吳宇森為寰亞執導筒,帶領眾韓星進軍內地市場。資料圖片
■寰亞證實池珍熙(左)加盟新公司,崔始源亦有商談合作。《赤道》劇照
■李秉憲將夥拍河智苑,為吳宇森執導的《追捕》擔任男女主角。資料圖片
拉中港台星合作
除了簽當紅韓國藝人到內地發展外,寰亞同時希望在當地開訓練班,簽一批有潛質的韓國和大中華區新人,然後透過韓娛著名導師加以培訓,為公司未來發展做得更全面和爭取對藝人的更大主導權。另一方面,寰亞會加緊與當地製作團隊合作拍韓劇和電影,將安排旗下的中港台藝人參與,藉此替旗下藝人打開韓國市場。昨日寰亞娛樂宣傳部發言人梁小姐受訪時承認,寰亞已於韓國開設娛樂公司:「間公司已運作緊,的確係簽咗池珍熙、河智苑、申敏兒,至於李秉憲只係傾緊合作,未有落實答案。公司未來發展的確好重視開拓韓國市場,希望可以陸續簽到更多當地藝人喺大中華區發展。」採訪:鍾國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506/19599402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