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版李小龍」阿根廷教功夫
1 :
GS(14)@2015-03-22 22:30:52
■陳敏醉心武術並曾入選國家隊。
中國武術源遠流長,蘊含傳統文化及美德。為了弘揚國粹,三十歲的陳敏隻身遠赴阿根廷開武館,推廣功夫文化(圖),經過多年努力,加上在電視節目的精湛表演,終於達成夢想,還獲得「女版李小龍」美譽。
陳敏在浙江省出生,五歲立志習武。憑天賦及努力,她入選國家隊,開始職業武術運動員生涯,屢獲獎項,更在東亞運動會摘金。她這股對武術的熱情,沒有因運動員生涯終結而減退。二○○七年退役後,她到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推廣功夫,翌年乘北京奧運會舉行,開設功夫學校,但只得一人報讀,比導師數目還少,令她心灰不已。惟陳敏沒有放棄,繼續努力,終於取得回報。學校目前有逾九百名學生,不少學生學成後,更在各地開班授徒。而陳敏也因在電視節目中展露身手而走紅,獲封為「女版李小龍」。新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322/19085125
【追源尋味】李小龍家鄉 尋原隻柴火蒸豬
1 :
GS(14)@2016-02-11 10:25:01均安蒸豬是當地名菜,去年底被選為十大順德菜之一。
均安有一道名菜叫均安蒸豬,去年底被選為十大順德菜之一,曾因《舌尖上的中國》播出而爆紅。
在香港沒有餐廳提供這道名菜,要吃得親身上一趟均安。均安是順德的一個鎮,由大良出發約需45分鐘車程,是演員李小龍的家鄉。當地每逢有農曆新年或有喜事,所有人都會聚集到祠堂一起吃蒸豬。蒸豬最大特色是一次蒸整頭豬,一般用50至60公斤的豬,非常講究宰割刀工,光醃製就要花上6個小時,醃製後將全豬放入木製的盆中以柴火蒸熟,豬的油脂在蒸製過程中化去,由木盒吸收水蒸氣。大板橋農莊師傅李國標說:「蒸的過程要替豬出油又要沖涼,所以豬不會太肥膩,特色是皮爽肉滑,肥而不膩。」奉客通常切件上,撒上芝麻增加香氣,肥脂質感變得通透,吃下去頗為爽口,的確,沒想像中肥膩。
師傅李國標得老父真傳,開農莊主打蒸豬。
均安蒸豬因《舌尖上的中國》播出而爆紅,曾引起一陣熱潮。
均安蒸豬,肥脂轉為半透明狀,口感爽口。
均安是演員李小龍的家鄉。
記者:何嘉茵攝影:林栢鈞大板橋農莊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鎮南浦大板橋平均消費:50元人民幣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211/19486404
演藝世家:父馮峰捧紅李小龍
1 :
GS(14)@2016-03-05 01:12:08馮克安的父親馮峰是著名粵劇小生,十一名兄弟姊妹馮克安排第七,大姊馮素波和八弟馮吉隆同樣是著名演員及電視製作人,妹妹馮寶寶則是天才童星。
馮峰
50至70年代著名粵語片導演及演員,之後自組電影公司,1950年身兼導演及演出的《細路祥》,捧紅了李小龍,拍攝的電影逾百。馮峰1953年健身時弄傷左眼致肌肉萎縮破相,1970年退休,至2000年在家於睡夢中逝世,享年85歲。
姊馮素波(為七公主)
家中長女,香港粵語片時代「七公主」中排行最大,1986年加入亞洲電視,90年簽約無綫,至2012年約滿後轉投王維基旗下的香港電視,去年重返無綫,是著名甘草。
■馮吉隆與薛家燕(左二)和王愛明(右一)都是識於微時。資料圖片
弟馮吉隆(無綫高層)
馮峰的第八子,為無綫前大型節目監製兼高層,早已移民美國,1977年與韓馬利結婚,但兩年後離婚。
妹馮寶寶(多產童星)
並非馮峰親生的寶寶,兩歲半開始於銀幕亮相,六歲便主演父親執導的作品,至今拍過逾二百部電影,是世界華人電影史上產量最多的童星。獎項方面,曾於93及94年分別以《92黑玫瑰對黑玫瑰》及《新不了情》奪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303/19513460
【熄燈倒數】龍粉現李小龍會俱樂部 最後懷緬
1 :
GS(14)@2016-09-04 18:04:16有15年歷史的「李小龍會俱樂部」不敵貴租關門在即,會長黃耀強心感遺憾,但仍會爭取香港建李小龍永久記念館。
開館15年終不敵貴租的「李小龍會俱樂部」,將於明天熄燈,撤走油麻地商場。當年為偶像設館的李小龍會會長黃耀強心感遺憾,坦言長期虧蝕已影響李小龍會運作,故要忍痛離場,如有適當場地才考慮重開。聽到關門消息,不少李小龍會會員與龍迷紛紛來作最後懷緬。
「那時很多活動很多會員,很熱鬧。除了李小龍生死忌有飯局外,每年更有李小龍繪畫和模仿比賽,我每次都有參加,很幸運每次我都勝出。」超級龍粉Alan Ho是李小龍會最早一批會員,他迷戀李小龍甚至偶然機會加入了嘉禾電影,一做便三十多年,早幾年才離職。聽到俱樂部撤走,Alan特意來訪與黃耀強細數那些年。「懷緬一下而矣,沒有什麼想買,現在已很少買東西,其實家裏有關李小龍的書和海報已很多了。」「這裏是海內外龍迷在港尋龍之地。」黃耀強嘆喟,並沒有當俱樂部是生意,期望香港有一處地方可供龍迷聚腳,更希望外國龍迷來港,可以有地方碰面聊天。「講真一句,我們沒有一年不虧蝕,我們很被動,因為李小龍貨品不多,我們在世界各地搜羅給我們會員或龍迷市場的新貨,其實很少,甚至不足以交租養員工,但過往一年真的慘絕人寰。」年半內累積虧損六位數字,俱樂部無奈要熄燈。
聞俱樂部即將熄燈,會員與龍迷紛紛來懷緬,Alan昔日年年模仿李小龍,年年獲獎。
《龍爭虎鬥》劇照於9月3日進行拍賣。
黃耀強嘆喟,沒有俱樂部後,外國龍迷來港再沒有聚首碰面的地方了。
他說,15年來商場出現很大轉變,當年他們獲這「著名死場」以憂惠每月一元租金承租,慢慢捱過來,「守了很久,店舖沒生意便愈快關門,這幾年賣Lego賺到錢,很多人入行賣Lego,現在整個商場都租滿了,也加租了,我們也要離去。」黃耀強調。9月3日俱樂部會舉行小型拍賣會清貨,也為部分藏品找新主人。黃耀強澄清,俱樂部要關門並不表示小龍會都執笠,他有生之年仍會維繫這個會,但未來俱樂部是否會重關他並不樂觀。「就算有免租,我們都要考慮是否重開,因為人工也是成本,但不抹殺所有可能性。但李小龍會終極目標不變,希望香港成立一個永久記念館。」記者:鄭天儀 攝影: 伍慶泉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904/19759215
李小龍迷洋男教詠春破格教學開5分校收400生
1 :
GS(14)@2016-10-01 13:19:48「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傳統華人師徒倫理關係中,師命不可違是天經地義。不過,紐約居民韋陀(Alex Richter)卻以破格教學方式,打破師生隔膜,成為紐約最受歡迎的詠春師父。這名「鬼佬」接受專訪坦言,時代已經逆轉,教授功夫不能再高高在上,「如果我付了學費,還要討好師父,一早便退學了」。駐紐約記者:鄭柏齡自小沉迷武打巨星李小龍的韋陀,2002年在紐約開設首間詠春學校,「開學時只有數名學生,擠在跳舞室上堂」,但短短15年間,他的學生數量迅速增加,單計曼哈頓內兩層高的武術學校,已收生逾400人;韋陀又創立詠春體育會,五間分校遍佈康州、德州等地,一舉成為美國東岸最大型的詠春學校之一。韋陀接受《蘋果》專訪坦言,當初從未想過詠春學校會如此成功,笑說:「可能學校網頁做得好」。事實上,他的西方輕鬆教學方法,打破師徒隔膜,才是吸引大量學生的主因。有別於傳統武術學校,韋陀自稱「服務供應商(service provider)」,「我收了學費,自然要教曉你所有東西,在西方這是十分正常的」。韋陀舉例,他曾經在香港跟隨多名著名詠春師父學習,包括獲葉問徒孫梁挺私人教授長達九年,對於傳統師徒關係有深刻體會。「作為徒弟,行事總要小心翼翼,時刻讓師父感到高興,期望他有朝一日,願意教你一招半式」,韋陀坦言時代已經逆轉,學生付錢上課,自然希望有所得着,「如果要我一邊付學費,還一邊在等,那我一早退學了」。不過,與學生們融洽相處的教學模式,卻使他受到來自香港、專程到美國考察的師伯指責。韋陀憶述,那天剛好撞見一名學生,兩人自然地打招呼、握手及擁抱,「師伯看到後,對我批評說:『師父怎麼可以擁抱徒師?』」。儘管傳統武術界對韋陀的教學方式略有微言,但他表示,當師伯們看到其創辦的學校成績理想,大多「無聲出」。韋陀強調,對傳統中國文化充滿敬意,課堂上還會教導學生有關詠春背後的故事,「不只是來練習打架」。傳統拜師學藝之所以嚴守師徒名分,韋陀認為是導師不把教授功夫看成維生職業所致,「以香港為例,很多『師父』只是兼職授徒,社會上對武功師父這門專業,沒有足夠重視」。緊貼選情即睇【美國大選】專頁:
http://hk.apple.nextmedia.com/uselection2016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01/19787821
泰達睇李小龍電影長大
1 :
GS(14)@2016-10-26 08:03:06■班尼狄與兩位女拍檔出席倫敦首映禮。
超級英雄電影《奇異博士》(Doctor Strange)昨日假倫敦舉行首映禮,主角班尼狄甘巴貝治(Benedict Cumberbatch)獲愛妻陪同現身,還有泰達史雲頓(Tilda Swinton)、麗素麥雅當絲(Rachel McAdams)等拍檔出席。
■泰達與導演史葛日前來港受訪,自言是功夫電影迷。
泰達與導演史葛迪歷克遜(Scott Derrickson)早前來港時接受《蘋果》專訪,透露非常熟悉香港電影,導演還即場展示身上的李小龍T恤!電影很多動作都滲透功夫味道,他們說是參考香港動作片。史葛最愛《龍爭虎鬥》,並補充:「我還喜歡吳宇森及90年代動作片如《英雄本色》、《喋血雙雄》。」泰達自言:「我是看李小龍電影長大。從沒想過自己會拍武打片。」泰達與張曼玉私交甚篤,可惜今次來港期間對方卻身在倫敦。採訪:黃芷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026/19812032
李小龍唯一實戰片高清修復版曝光
1 :
GS(14)@2017-06-16 01:58:41網上近日流傳聲稱是李小龍與徒弟實戰的僅存高清修復版片段。片段攝於1967年美國加州長灘國際空手道錦標賽,過往只有黑白片段,最近網上出現聲稱是彩色高清修復版。當中,李小龍先後與徒弟黃錦銘和木村武之對戰。李小龍功力之深厚,出手如何快得令對手迅雷不及掩耳,都可在片中重溫。上傳者在文字介紹中,形容片段是李小龍唯一的MMA實戰片段。他說李小龍和黃錦銘當時皆穿起保護裝備,是因為要依照當時加州的規定,但無阻觀眾認出誰是李小龍。英國《每日郵報》/《太陽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15/20056915
【李小龍風pizza】火山番茄辣肉腸菠蘿 撈埋做MMA式薄餅
1 :
GS(14)@2018-02-05 00:02:04Ricky說:「如果李小龍是綜合格鬥的話,我就是將這兩樣最好的融合在一起。」
銅鑼灣有間薄餅店很特別,特別在它並非做一般美式薄餅,但又不完完全全是拿坡里式的薄餅,「如果李小龍是MMA(綜合格鬥)的話,我就是將這兩樣最好的融合在一起。」Mother of Pizzas創辦人袁鎮滔(Ricky)說。
Queen Margeherita13吋$158水牛芝士、番茄、羅勒葉、橄欖油
Meat de Cavemen13吋$188水牛芝士、番茄、Capicola、意大利肉腸、美式肉腸、紅洋葱
他們的薄餅是拿坡里式的餅底,但同時又有美國式的配料。皆因Ricky兩年前在溫哥華的Commercial Drive(又稱小意大利)學師,輾轉做了四五間薄餅店,發現了拿坡里薄餅,精粹其實在於餅底及醬汁,於是他專做拿坡里式的餅底,用36小時發酵麵糰,再用意大利的San Marzano番茄做成醬汁,這款番茄生長在拿坡里附近的火山區,因為火山土壤充滿養份,所以種出來的番茄味道濃郁,更幾乎只得甜味,絲毫不酸。不過,他發現美式薄餅也有可取之處,例如美式薄餅可以很大塊,所以可以逐塊賣,而且配料也更多元化沒限制,可以加很多芝士、辣肉腸,甚至是菠蘿,於是他就嘗試將兩者的優點加在一起,做成現在這款「MMA式薄餅」。
San Marzano番茄生長在拿坡里附近的維蘇威火山腳下。
店內牆壁海報也貼着李小龍的名言。
「學李小龍話齋:be water my friend。」Ricky笑着說,「要融合所有最好及最有用的,然後再加自己的元素,這樣才是最好的。」說到底,他也只是遵從着一個原則:最重要是看好不好吃。拿坡里式?美國式?不用分得那麼細吧。
Mother of Pizzas銅鑼灣禮頓道13-19號地舖記者:黃子卓攝影:鄧鴻欣、張志孟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
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204/20294611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