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利字當頭:有型有價一定有市

1 : GS(14)@2017-10-22 17:47:13

十九大開幕,相信最多香港人留意到的是:「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不過,對香港人,甚至世界各地的人,地產卻又實實在在是一種有型有價的資產。無型有價,像Crytocurrencies,尚且有投機炒賣活動;有型有價有實用價值的資產,就一定有市,但牽連到社會環節,就是另一個層面的問題。今年施政報告,房屋是重中之重,相信行政長官身邊早有人提點提點。有人說將重心移向置業,有違房屋福利的意義,我想這是不同觀點與角度的問題。在參選行政長官之前,我記得林鄭月娥不只一次強調,其實她對控制政府施政的成本,甚有心得;她甚至說自己不是社會主義者。從這個角度看,她處理公共行政的資源分配,確有一手。心水清的朋友一定想到,出租公共房屋對政府財政,必然是長遠負擔,所謂的完善階梯,正是一個以土地資源換取社會和諧的方向。房委會對政府來說,可以是一個財政負擔,也可以是收入來源。當年的居屋,就是一條同時處理收入和置業問題的絕世好橋。亞洲金融風暴之後,政府九招之一就是停售居屋,但也令到房委會入不敷支。結果房委會要將旗下非住宅項目打包套現。有理由相信,就算當年房委會沒有將領展(823)上市,最終可能會比領展更領展。俱往矣。領展上了市,就像居屋賣了出去。最近領展標售資產,有人要阻止,甚至連REIT Code也拿出來做理由。不過,難道一切推倒重來,由房委會去管,真的會更好?油塘大本營,不就是比領展更領展嗎?利世民
http://fb.com/leesimon.hk本欄逢周二、四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19/2018774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150

財經評論:優質資訊有價有市

1 : GS(14)@2017-10-30 00:10:28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免費資訊俯拾皆是。近年開始有媒體反其道而行,倡議資訊有價,有價值的內容值得用戶付費。譬如說,《端傳媒》及內地《財新網》都轉為收費模式,又譬如,「知乎」、「分答」這種主打付費獲取信息的平台在國內亦備受追捧。連一向被視為「附加服務」的大行報告及與分析員的會面及諮詢等服務,亦將於明年起獨立收費。過去大行撰寫的報告、與分析員的會面及諮詢等服務,是以綑綁形式售予基金等買方,只要基金向投行承諾達到一定的交易量即可取得,等同免費。據《彭博》報道,歐盟將於明年一月起實施的新例《金融工具市場法規2》(MiFID2),新例下,所有服務不可再以綑綁形式出售,而是獨立計算費用,目前新例只適用於歐洲市場。新例惹來投行哀嚎聲連連,畢竟以往一筆過包起所有費用,可以「側側膊唔多覺」,現時要明碼實價標明報告費用,精明的消費者自然會貨比三家。由於新例尚未實行,現時難言具體影響。據《端傳媒》總編輯張潔平月前撰寫的文章透露,該網自今年7月起落實深度內容收費,截至8月中,已有超過7,000名付費訂戶,其中7成是繳納年費。落實收費後兩周與收費前兩周相比,總流量只下降了約16%。此外,諸如「分答」及「知乎」這些主打付費獲取信息的平台亦大受歡迎,分別取得數以千萬美元計的融資金額,投資方包括騰訊(700)等大集團。筆者認為,市場向來是殘酷的,但只要有好內容,定能經得起挑戰,資訊有價,不分行業,共勉。記者:溫婉婷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026/2019515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419

中環中心買家蔡志忠:港島核心區寫字樓 有市有價

1 : GS(14)@2018-01-11 10:36:29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9593&issue=20180111
【明報專訊】亞洲地產主席蔡志忠去年11月伙拍國企及4名本港資深投資者,斥資402億元向長實(1113)買入中環中心75%樓面,創本港歷來最大額物業成交紀錄。他在接受訪問時解釋,幾年前他投資荃灣銀座購物中心及內地東莞住宅均勁賺近倍,兩年多前則留意到中資機構積極來港進駐中環核心區甲級寫字樓,料將推高有關物業的租金及價值,故積極投資區內商廈,並且具備相關買賣的賺錢經驗,有信心今次投資中環中心也能夠取得理想回報。

去年11月初向長實購買中環中心75%樓面的財團,以中國國儲能源化工集團股份公司佔55%,其餘45%為一班本地資深投資者,包括「物流張」張順宜、「小巴大王」馬亞木、「磁帶大王」陳秉志、亞洲地產主席蔡志忠及中華總商會永遠榮譽會長盧文端。

廣告


交易公布兩個多月,恒基(0012)本月初向有中資背景的中科創資本及太平信託財團,以99.5億元出售北角京華道18號全新商廈,每方呎價約3萬元,是次訪問在位於北角的亞洲地產總部進行,記者以上述交易打開話匣子,蔡志忠回應說,他與拍檔是次購入中環中心,若不計商場及車位,只計寫字樓面積呎價亦僅3.15萬元,「當然是覺得『抵』才會買」。他又強調,自己並非財團的控股股東,只是其中一名投資者,希望藉着是次接受訪問,與讀者分享自己為何看好中環核心區寫字樓市場。

甲廈租金回報勝豪宅 價格可追落後

除了將中環中心與北角寫字樓的成交價作對比外,蔡志忠認為,甲廈與其它種類的物業,例如豪宅比較亦屬落後,是他與拍檔購入中環中心的另一原因,「目前山頂豪宅每呎售價逾10萬元,但其每呎月租僅100元;作為比較,中環頂級甲廈呎價約5萬元,但每呎月租可達150至200元,租金回報率明顯較吸引,呎價因此也有條件可追落後」。

根據蔡志忠的分析,隨着內地及本港經濟融合,內地資金已成為本港樓市的新興力量,他坦言,近年內地經濟向好,資金持續湧港,對本港樓市十分正面。他續說,中國恒大(3333)於2015年11月以125億元向華人置業(0127)購入灣仔告士打道的美國萬通大廈(今已易名恒大中心)後,可視為中資企業加快收購及進駐本港甲級寫字樓的分水嶺,故他在當時已開始將投資焦點由商舖轉為商廈。

中環中心租金有上升空間

蔡志忠認為,中資機構來港購買商廈,以港島核心區(即中環、金鐘至灣仔告士打道以北)為首選。他解釋,由於區內主要的物業都是甲級寫字樓,類似紐約及倫敦的中心商務區(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CBD),具備匯聚效應,而且供應有限,故有關寫字樓的租金長期看漲,支持價格屢創新高,「投資任何物業也好,一定要考慮一旦價格下跌時,你能否承擔有關風險,如果你買入物業後無法收租,供樓就會好辛苦,故此有租金支持十分重要。中環核心區寫字樓租金近年不斷破頂,目前國金2期的每月呎租達200元,交易廣場是160元,置地廣場是150元,水漲船高,有關寫字樓價格跟隨租金破頂實屬正常」。至於中環中心現時每呎月租則介乎60至80元,他相信有上升空間,當中40樓以上的海景單位呎租日後可挑戰100元。

事實上,蔡志忠於去年3月已斥1.08億元購入中環遠東發展大廈23樓全層,現正以1.5億元放售,若能夠成功出售便可於短短1年內勁賺四成,他認為自己的叫價合理,「去年3月買入遠東發展大廈23樓,原因是該物業位於德輔道中,就在恒生銀行總行附近,位於甲級地段,即使買不到甲級地段的甲廈,我也要買甲級地段的乙廈,因為甲級地段本身便屬罕有。目前我以1.5億元、呎價2萬元放售,雖然較我的買入價有可觀升幅,但考慮到金鐘指標甲廈遠東金融中心最近成交呎價達5萬元,叫價達6萬元,而遠東發展大廈本身有重建潛力,我成功出售也是有可能的,因為投資者即使以呎價2萬元購入,一旦重建,不排除將來呎價可升到2.5萬至3萬元」。

短炒灣仔甲廈 半年賺逾兩成

另外,蔡志忠透露,他於去年5月以4570萬元買入灣仔安盛商業中心面積2570方呎寫字樓單位,亦已於11月以5680萬元出售,半年內勁賺兩成,可見核心區商廈有價有市,升值潛力頗大。

在中環核心區商廈以外,蔡志忠在2015年底以7.9億元,向鵬里資產管理買入荃灣川龍街118號百悅坊銀座式商廈。他在訪問中透露,由於調整租戶組合得宜,目前該物業每月租金收入已由接手時的200萬元大幅增加至逾370萬元,估值亦增加到16億至18億元;如上述往績,蔡志忠希望是次與拍檔聯手購入中環中心,也可以取得理想回報。

明報記者 葉創成

[名人樓市論壇]
2 : GS(14)@2018-01-11 10:37:32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0420&issue=20180111
【明報專訊】在2013年12月主講《明報》舉辦的樓市研討會時,蔡志忠已指出:「全世界凡有內地人買樓的地區,樓市都會興旺,那最多內地人買樓的地方,當然是中國國內,那為何不直接投資內地房產?」他當時分析,由於內地經濟向好,人均收入大幅上漲,住宅樓價近年已錄得可觀升幅,而一線城市如深圳、上海、北京均價已達每呎4000元人民幣或以上。

惟二線城市如廣東省東莞、中山或福建省泉州等,樓價仍在每呎1000元人民幣以下,非常吸引,故他擬在這些城市買地起樓做發展商。

廣告


蔡志忠在是次訪問中則透露,他與友人跟着亦的確投資1億元(人民幣‧下同),購入東莞市中心一幅地皮興建為2幢物業,於前年底及去年初期間出售,賣樓收益達3億元,扣除稅務開支及其他成本後,實收2億元,投資回報率達100%,「我們樓盤的住宅單位面積平均約400多方呎,每方呎售價約1300元,每套平均售價僅50萬至60萬元。當地居民拿十多萬元做首期後,餘下款項向銀行貸款,每月按揭供款低於2000元,很多人可以負擔,故銷情亦十分理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53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