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新速度!中國中車牽頭啟動時速600公里磁浮列車研發

據中國中車官方微博,日前包括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時速400公里跨國聯運高速列車等項目在內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先進軌道交通重點專項首批三個項目在京舉行啟動會。這是我國首個由企業牽頭組織實施的國家重點專項。

此次率先啟動的“軌道交通系統安全保障技術”、“時速400公里及以上高速客運裝備關鍵技術”和“磁浮交通系統關鍵技術”三個項目,是中國中車負責組織實施的7個專項中的一部分。

搭建中國磁浮交通體系

此次啟動的磁浮交通系統關鍵技術項目其主要目的是攻克中、高速磁浮交通系統懸浮、牽引與控制核心技術,形成我國自主並具有國際普遍適應性的新一代中、高速磁浮交通系統核心技術體系及標準規範體系,具備中、高速磁浮交通系統和裝備的完全自主化與產業化能力。

該項目具體包括時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項目與時速200公里的中速磁浮項目。其中時速600公里磁浮項目由中車四方股份公司牽頭,要建設一條長度不小於5公里的高速磁浮試驗線並研制一列高速磁浮試驗列車。項目要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最高設計時速600公里以上的高速磁浮運輸工程化系統,並進行線路集成示範和試驗驗證,構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速磁浮運輸系統協同創新與集成化試驗平臺,形成國際領先的標準規範體系和綜合評估及評價方法,研制新型永磁電磁混合懸浮系統,與國外同類高速磁浮相比,懸浮能耗降低35%、電磁鐵溫升降低40℃、單位有效載荷車輛減重6%以上。

時速200公里的中速磁浮項目由中車株機公司牽頭,將研制一列時速200公里的中速磁浮列車,以及配套的多分區牽引供電系統和運輸組織與控制保障系統成套裝備,建設一條長度不小於3公里的中速磁浮試驗線路,完成最高速度時速200公里的集成試驗;建立中速磁浮交通系統技術體系,並形成行業標準。

時速400公里跨國聯運高速列車

​該項目將研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不同軌距、不同電壓制式、不同環境溫度、不同技術標準、不同信號控制的運用需求,按照統一的技術平臺、不同的技術路線研制具有產品平臺特征的時速400公里跨國聯運高速列車。

據悉,該項目由中車長客股份公司牽頭,推出的高速列車設計時速400公里,采用6動2拖8輛編組模式。中車長客股份公司、中車四方股份公司、中車唐山公司將各研制一列動車組,其中中車長客股份公司與中車四方股份公司研制的列車,能夠適應40攝氏度至零下50攝氏度運營環境,中車唐山公司研制的列車則能夠適應50攝氏度至零下25攝氏度運營環境。

在完善和健全既有相關試驗驗證手段與平臺的基礎上,該項目將有助於初步建成高速列車裝備領域具備面向全球創新資源凝聚、技術輻射、產業轉移和創新過程協同功能的創新能力網絡化平臺,並能夠形成高速列車多效應耦合及智能牽引控制技術,實現能耗降低10%。

提高軌道交通安全保障技術水平

軌道交通系統安全保障技術項目主要在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兩個領域開展主動安全保障技術和裝備本構安全技術研究。項目的總體考核目標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是實現運營安全預警完備率提升30%;第二是因技術原因導致的軌道交通運營安全事故率降低50%;第三是,具備時速36公里及以上整車碰撞試驗的技術能力。

該項目將圍繞軌道交通系統全局行為形成/致害機理、風險鏈構建與解耦、以及列車系統本構安全行為機理與改性等重大科學問題;攻克軌道交通系統運營狀態全息化智能感知、快速辨識、風險評估、預警和應急處置,複雜環境下基於系統解耦的軌道交通系統安全控制與保障等重大技術瓶頸;形成包括軌道交通安全預測評估與本構安全分析設計理論方法體系、主動安全與本構安全成套技術標準規範、主動安全保障系統裝備在內的適應我國複雜惡劣運營環境的軌道交通主動安全保障、應急管理與裝備本構一體化技術體系,顯著提高軌道裝備本構安全水平,實現向主動安全保障模式的轉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986

中國高速磁懸浮列車已提上日程:時速600公里

近日,隨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先進軌道交通”重點專項“磁浮交通系統關鍵技術”項目啟動,我國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研發正式拉開序幕。

10月21號,我國軌道交通設備制造商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將啟動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項目的研發。近日,科技部認證微博再次發文稱,該項目由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牽頭組織實施,將建成一條長度不少於5公里高速磁浮的試驗線,研制一列設計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試驗列車。與國外同類高速磁浮相比,懸浮能耗降低35%、電磁鐵溫升降低40℃、單位有效載荷車輛減重6%以上,最終建成具有影響力的高速磁浮運輸系統協同創新與集成化試驗平臺。形成國際領先的標準規範體系和綜合評估及評價方法。

據了解,目前世界上在磁浮方面領先的是日本和德國。日本采用超導磁浮,最高試驗時速603公里;德國采用常導磁浮,最高試驗時速505公里。上海的磁浮線路采用德國技術,運營時速430公里。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科技部表示,這個項目的實施,將使磁浮交通運營的速度達到一個新高度,更進一步提升磁浮交通的舒適度,降低運行能耗,為後高鐵時代做好前沿技術的儲備。

盡管中國鐵路網尤其是高鐵網的運營和再建規模、系統很大,但地域廣、人口多、中東部地區城市密集的特點,使得中國的點對點大容量高速旅客的運輸需求很大,比如上海到北京,成都和重慶之間。北京交通大學教授賈利民認為,磁懸浮技術是一種點對點大容量的運輸技術,可以作為現在高速和城際鐵路路網系統的有益補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412

有史以來最快的民用飛機亮相!時速超2千公里票價5千美元

11月16日消息,據《每日郵報》報道,XB-1超音速演示樣機今日在美國丹佛百年機場亮相,這架由航空航天公司BOOM研制的噴氣式飛機將達到時速1451英里(2335公里),比協和超音速飛機快100英里(160公里),從紐約到倫敦只需要3.5個小時。

這架號稱是“有史以來最快的民用飛機”將在2017年下半年首次試飛,將有45個座位,票價為5000美元(約34341元人民幣)。維珍集團的創始人理查德·布蘭森說:“我一直熱衷於航空航天的創新和高速商業航班的發展。”

理查德·布蘭森的維珍航空將購買10架超音速噴氣機。

XB-1采用了通用電氣開發的發動機,霍尼韋爾航空電子設備和Tencate的碳纖維外殼,由在NASA,SpaceX和波音工作的頂尖航空專家制造。這架原型機已經進行了1000多次模擬風洞試驗,並具有錐形碳纖維機身和高效渦輪噴氣發動機。

為了減輕重量,XB-1的座椅使用了世界一流的材料,沒有設計躺椅,而是每排分成兩個單座,每個人都可以享受窗口的風景和過道的方便。

Boom前執行長兼首席執行官和創始人布萊克-舒爾(BlakeScholl)說:“在噴氣機時代到來之後的60年里,我們仍然以1960年代的速度飛行。協和公司的設計師沒有這種經濟的超音速旅行的技術,但現在我們做到了。今天,我為我們第一架飛機的發布感到自豪,讓我們共同期待明年年底的第一次飛行。”

與協和式超音速飛機不同,Boom的設計不需要後燃器,因此可以顯著提高燃油效率。BOOM公司表示,這架飛機的技術將會被應用到公司今後三分之一的飛機制造中。

為了減少飛行時間,Boom的飛機將以每小時1451英里(2335公里)的速度飛行,乘客將能夠看到地球的曲率,同時比其他客機飛快2.6倍。舒爾說,未來這款飛機將會投入約500條路線,從舊金山到東京將只需要五小時的飛行,從洛杉磯到悉尼只要六小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714

世界首條新能源空鐵在成都試運行 時速60公里

11月21日下午,世界首條新能源空鐵試驗線在四川成都投入正式運行,標誌著新能源空鐵從夢想到現實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在不久的將來即將走進大眾生活,改善中國公共交通擁堵、高能耗的困境。這條試驗線由西南交大牽頭,聯合中國中車等7家大型企業協同研制。它有著萌萌的外表——熊貓模樣的車廂。還比地鐵、輕軌便宜,噪音極小,運行很平穩。

該試驗線設計總長1461米,整個系統由乘客車站、正線軌道箱梁(含橋墩)、右線軌道箱梁(含橋墩)、彎道段(最小轉彎半徑30米)、上下坡段(最大坡度60‰)、客車車廂、靜調庫(充電裝置)、大功率鋰電池動力包等單元組成。首列試驗列車已於今年9月30日正式掛線。據介紹,該車設計時速為60公里,單節車廂長18米,寬2.3米,定員120人。

新能源空鐵總設計師、中科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學教授翟婉明院士今日宣布:世界首條新能源空鐵試驗線成功投入運行。據人民網報道,翟婉明表示,此舉標誌整個空鐵運行系統進入全面測試階段,進而為下一步制定相關技術標準和示範線建設奠定基礎。

懸掛式空中軌道交通系統是用支柱將軌道支撐在空中,列車以懸掛的方式運行。此次貫通的試驗線由中唐空鐵集團發起研發並投資,由西南交大、中鐵六院、中車浦鎮、中鐵寶橋、富欣智控等多家科研單位和企業組成的項目組聯合研制,並在世界上首次采用電池包代替高壓電用於列車牽引,相關技術具有完全自主知產權,是我國軌道交通領域的重大創新。

翟婉明表示,試驗線貫通後,項目協作各方將組織專家團隊,對包括軌道系統、車身系統、牽引系統、信號系統等在內的整個空鐵運行系統進行全方位測試,經過上萬公里的試驗運行,嚴格檢驗其技術可靠性和經濟效能。

以車身系統為例,翟婉明說,測試內容包括轉向架系統、車體減震隔震系統、車體自身剛度等,研究車輛在不同運行速度下經過平直、彎道、上下坡等不同軌道線形時,車體的橫向晃動、上下震動及過伸縮縫時的平順性等動力性能,從而獲得人體乘坐舒適度、車體對梁的動力作用、梁自身剛度對車體振動的影響等系列參數。

專家表示,由於具備綠色環保、占地面積小、建造成本低、建造周期短、適應性強等特點,待試驗成功後,該系統將來可為城市公共軌道交通、傳統交通樞紐連接線和景區交通接駁線等提供新的選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165

中國要造時速400公里真空管道列車?專家稱2017年建成試驗線

可以如過山車般翻轉行駛的磁浮軌道交通模型、在透明真空管道中飛速行駛的試驗列車、高溫超導磁懸浮列車環形試驗線……11月27日,在湖南株洲舉辦的“2016軌道交通產業國際峰會專題報告會”上,現場觀眾目不轉睛地看著西南交通大學首席教授張衛華展示的高速軌道交通的新科技。

這些新科技是軌道交通領域最新的科研成果。張衛華表示,目前這些技術尚處於實驗階段,但是在不久的將來很有可能變為現實,從而為人們提供更加安全、快速、便捷的出行方式。

張衛華認為,速度將引領軌道交通技術的發展,下一代高速列車、高速磁懸浮軌道交通、真空管道軌道交通將成為未來軌道交通技術在高速方向重點發展的三個領域。

據現場專家介紹,我國下一代高速列車和時速可達600公里的高速磁懸浮列車正處於緊鑼密鼓的研發之中;2017年將建成真空管道高速(400公里/小時)試驗線。

“我國首條自主研發的中低速磁懸浮線路在長沙運行得很好,這給磁懸浮技術在全國範圍的推廣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現在我們正在積極研發高速磁懸浮列車。”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清泉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170

渝萬高鐵正式開通運營 設計時速250公里

11月28日消息,據新華社報道,今日7時6分,隨著C6402次列車從重慶北站駛出,鄭渝高速鐵路萬州至重慶段(即渝萬高鐵)正式開通運營。這是長江三峽庫區的首條高速鐵路,三峽庫區中心城市萬州與重慶和成都的時空距離分別由4小時和7小時,縮短至1.5小時和3.5小時。

渝萬高鐵全長約247公里,設計時速250公里,從重慶北站出發後,經複盛站、長壽北站、長壽湖站、墊江站、梁平站,抵達萬州北站。這條高速鐵路橫貫三峽庫區的高山地帶,不良地質較多,橋隧比高達71%。

記者28日跟隨渝萬高鐵首發列車體驗發現,列車高速穿行於崇山峻嶺之間,平均車速保持在200公里/小時左右,全程運行比較平穩。

據了解,渝萬高鐵於2013年開工建設,今年7月開始聯調聯試,其開通運營初期,將在成都、重慶、萬州之間每天開行21對動車組。

成都鐵路局重慶機務段黨委副書記劉政介紹,渝萬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之京鄭渝昆高鐵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開通運營將有利於打通西南地區連接中原、華北地區的快速通道,對三峽庫區的振興發展,以及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均具有重要意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176

深圳時速 100公里撼的士 駐港解放軍醉駕

1 : GS(14)@2012-04-24 23:29:0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276476

【本報訊】一輛掛有駐港解放軍車牌的四驅車,前日在深圳福田區行駛時,與一輛的士相撞。事件中幸無人受傷,四驅車上身穿便服的司機酒精測試超標逾 1倍,涉嫌醉酒駕駛。原本承認事發前喝過酒的他,事後改稱因感冒喝了止咳糖漿,引致酒精測試異常,交通警已抽取其血液樣本作進一步調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922

《狂野時速7》收78億破紀錄

1 : GS(14)@2015-04-19 23:54:47

已故美國影星保羅獲加(Paul Walker)有份演出的遺作《狂野時速7》(Furious7),雖於4月頭已上映,但口碑極佳依然氣勢如虹,於世界各地的票房均大收,全球票房已達到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打破了《復仇者聯盟》(The Avengers)及《阿凡達》(Avatar)等片19天衝上10億美元的舊紀錄,只用了短短17天便過10億,認真厲害!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419/191173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685

時速603km 日磁浮列車破紀錄東京去大阪僅1小時

1 : GS(14)@2015-04-23 02:14:31

■日本最新磁浮列車昨日試行,造出時速603公里全球最快紀錄。美聯社



日本東海旅客鐵道(JR東海)昨天在山梨縣進行磁浮列車測試,破天荒錄得時速達603公里的車速,打破世界最快紀錄,將來由東京到大阪只需1小時7分鐘,比現時的車程快一倍。


共有七個車卡的新型「L0系」列車測試路程長42.8公里,先以噴射推進系統用時速160公里行駛,之後啟動磁浮系統,令車速慢慢升至時速500公里。列車在路軌上10厘米懸浮運行,其間有近11秒時速逾600公里,最高更達603公里,打破JR東海上周四創下時速590公里的紀錄。


■車廂內的屏幕顯示列車造出最快時速。

省時一半 2045年開通

JR東海預計列車來往東京到名古屋線服務2027年開通,車速為時速500公里,每程只需40分鐘,比現時的新幹線快逾一倍;來往東京和大阪就需時1小時7分鐘,比現在節省一半時間,預計2045年開通。
JR東海12月開始興建來往東京至名古屋的路線,但估計單是名古屋延線路段就需1,000億美元(7,800億港元)建築費,當中80%路段要經過隧道,牽涉高昂成本。日本的新幹線子彈火車及磁浮列車技術聞名,首相安倍晉三一直希望透過出口基建設施振興經濟,分析料安倍今周稍後出訪美國時,會推銷來往紐約及華盛頓的高速列車技術。法新社/Japan Today網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422/1912074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840

第7集內地勁收17億人仔《狂野時速8》食住上 來港取景

1 : GS(14)@2015-04-25 09:04:50

■在內地大收17億的《狂野時速7》再添食拍第8集,並會在香港取景,打正旗號攻入內地吸人仔。設計圖片


正在各地公映的荷李活電影《狂野時速7》(Fast& Furious7)在內地上映12日票房已達17.8億人民幣,肯定能成為內地最賣座的電影。《狂野》系列演員兼監製雲迪素前日在美國宣佈,下一集的《狂野時速8》將移師香港拍攝。相對內地嚴苛的條例,來港取景既有中國元素,又較易申請,相信是《狂野8》來港取景的原因。



荷李活演員雲迪素(Vin Diesel)前日現身拉斯維加斯活動時,宣佈開拍《狂野時速8》,並擬來港取景,電影定於2017年4月14日在美國上映。他透露新一集除紐約外,中國或香港會是新一集的另一舞台,雲迪素上月在北京宣傳時已爆料:「我們將與內地會有緊密關係,在《狂野時速6》已提到香港,之後的故事會呼應這點,亦意味着我們將會到香港取景。」據內地傳媒指,《狂野8》於香港及紐約作為主要取景地,相信上映時能進一步刺激內地票房。今次《狂野8》應會加入華人演員,雖然保羅獲加(Paul Walker)身故無緣再拍,不過會加入卻羅素(Kurt Russell)外,電影將重召伊娃文迪絲(Eva Mendes)歸隊,預計電影至少會拍到第10集。



內地拍攝掣肘多

荷李活電影之所以熱衷內地元素,相信是出於票房考慮,《狂野7》在內地上映12日已累計達17.8億人民幣票房,過了五一黃金周後可輕易衝破20億人仔,打破《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去年以19.7億人仔創下的內地票房冠軍地位。《狂野7》的驚人收益,令《狂野》系列所屬的環球電影公司虎視內地這塊肥肉,不過在內地取景要通過多重及繁複的申請手續,同時亦有很多掣肘。反而香港政府對荷李活片商一直採取無任歡迎態度,之前就連政總亦可以提供取景,因此香港成為不少荷李活電影取景的勝地。《狂野7》在各地引起熱潮,電影仍在上映全球總票房累積達約90億元,香港截至前日票房已收6,000萬元。而另一部賽車片《極速激戰2》(Need for Speed2)也計劃到內地拍攝,希望可以再一步喪吸人民幣。



■雲迪素在L.A.宣佈會開拍第8集並且到香港取景。美聯社

■《狂野7》是已故影星保羅獲加(左)的遺作。

■《狂野7》導演溫子仁(中)表示不會執導拍《狂野8》。資料圖片



羅禮賢有望加入

羅禮賢近年先後替《變形金剛:殲滅世紀》及《黑客特攻》兩部荷李活片在香港拍飛車場面,他昨在電話被問到如何設計時,他笑說:「假設性嘅嘢唔答喇。」問是否《狂野8》已與他接洽時,羅禮賢只表示很多工作都有保密協議,而且未落實仍有變數。另外,有「香港飄移王」之稱的吳海棠,近年與錢嘉樂合作拍電影飛車場面,鄭寶瑞導演作品《車手》尾場的停車場8,000轉兩咪車,就是他有份設計及親自落場處理。吳海棠昨接受電話訪問,被問到假如由他設計有香港特色的《狂野8》飛車場面時,他說:「會安排一場喺外國人好有興趣嘅彌敦道拍街飛,喺車群之間追逐,喺好多車之間穿插,之後仲會衝上行人路加對頭逆線行車。可以嘅話會有場爆車戲加jump車穿越一啲好有地標嘅招牌。」吳海棠亦會想設計一場在港島區飛車,他說:「喺淺水灣一帶飛山路,嗰區嘅建築好有特色,例如大潭嘅霸都好有特色。」採訪:何永寧、哥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425/1912463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91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