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囤油商沉寂:好日子到頭了

http://www.eeo.com.cn/2013/0413/242597.shtml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嚴凱 自從新成品油定價機制公佈之後,郝強(化名)基本上沒活可干了。郝強是河北滄州的一名油品貿易商,主要的業務就是通過低價買入成品油,然後再高價賣出,賺取差價。

3月27日,發改委公佈了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將「22個工作日+4%漲幅」的舊機制改成了每10個工作日調整一次,並且取消4%漲幅,油價該降就降,該升就升。

接近發改委的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發改委做出這個調整的初衷就是要打擊油品投機和囤積居奇,防止市場上出現「油荒」現象。

對於成品油貿易商來說,新機制已經讓他們很難做出判斷。「以前,22個工作日還能做出判斷,在油價上調之前買入,然後在上調價格之後賣出,能掙不少錢。」郝強說。

像郝強這樣的貿易商在全國數不勝數。據隆眾石化商務網分析師冉曉睿估計,僅河南、河北兩省的大小貿易商就達數千家。

多位接受經濟觀察報採訪的貿易商均表示,在新機制下,他們已經不敢做大單,走長線。「好日子已經到頭了。」

觀望

郝強在這個行當裡已經混了近10年了。當年他從當地一家國有企業辭職後,和朋友一起開了現在這家公司,開始一起做囤油的買賣。

這幾年來,郝強大多時間都在外地跑,主要的任務就是去找油。「去山東最多,因為那邊的民營煉廠多,從那邊購油,會比直接從中石油、中石化那裡便宜不少。」郝強說。

最初,郝強和他兩個合夥人只是東一鎯頭西一棒子,能囤點掙點。慢慢地,與山東的民營煉廠的關係越來越熟後,生意也慢慢地做大了。

從業至今,在郝強的印象中,只有在爆發經濟危機的2008年虧過錢,此外,基本上都在掙錢。「這個行當,除了資源外,還要靠自己的判斷,畢竟是掙差價的嘛。」

2009年5月,我國公佈了「22個工作日+4%漲幅」的定價機制,即當布倫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現貨價格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漲幅或跌幅超過4%時,可相應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

這個定價機制對於貿易商來說實際上提供了便利。接近發改委的人士稱,這個機制過於透明,只要按照發改委給的條件就很容易算出來。

隆眾石化商務網分析師冉曉睿表示,在舊機制下,像隆眾這樣的諮詢機構很容易計算出漲跌幅,貿易商只要根據這種預測囤貨就行。

自從「22個工作日+4%漲幅」公佈以來,國際油價漲多跌少,國內的成品油價格也是上調次數大大多於下調次數。

郝強也認同這個說法。他說,在新機制下,做出判斷是很容易的,因為會有很多機構幫你算出來,大概什麼時候會漲,然後想辦法去多囤點油。「膽子大點的,會等到第二次上調的時候再往外賣,這樣上調了兩次價格後能夠掙的更多。」郝強說。

據河南商丘的一位貿易商透露,大的貿易商擁有幾萬噸的油庫,多的時候,一噸油能掙個七八百元,這樣倒一次油就能夠掙幾千萬。

3月27日,國內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每噸分別降低310元和300元,測算到零售價格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全國平均)每升分別降低0.23元和0.26元。

與此同時,發改委也公佈了新的機制,即成品油價格每10個工作日會調整一次,該降就降,該升就升,但當汽、柴油的漲價或降價幅度低於50元/噸,折合每升調價金額不足5分錢時,暫不做調整,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沖抵。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稱,新機制影響最大的肯定是油品貿易商,10個工作日的調整增加了囤油的成本和風險。

如今,和郝強一樣的貿易商們均在觀望,希望市場在將來會有所變化。「現在同行們都很謹慎,誰也不敢輕易入市。」郝強說。

後市難料

卓創資訊分析師陳晴稱,在油價下調過後,貿易商們一般都會比較活躍,但今年貿易商們都很沉寂,只有少數貿易商還做做短線投資,基本上沒有人會去做大單了。

過去,郝強會根據機構的預測結果,提前半個月,甚至一個月前往山東菏澤,找當地煉廠購油,然後囤積起來,坐等發改委上調價格。

如果需要量大,地煉又滿足不了的話,貿易商們還會去中石油、中石化買油。根據國家規定,中石化、中石油的批發價一般比零售價會低300元/噸左右。

發改委上調價格後,郝強再根據自己的判斷決定是否繼續持有,或者把這些油賣給周邊的礦山、煤礦以及當地的民營加油站。

但新機制並沒有公佈具體的掛靠油種和詳細的計算公式,這讓油價調整更加難以琢磨。「現在連機構也沒有把握,很難預測準。」冉曉睿說。

4月10日,原本是新成品油定價機制下的首個調價日,包括卓創資訊、隆眾石化商務網及生意社等資訊機構都沒有把握油價是否會下調。

冉曉睿說,當時多數機構其實都預測是會下調的,因為根據三地原油價格測算的話,國內成品油會應該下調一定幅度。

但最終,發改委並沒有下調,理由是「由於國內成品油價格應調金額低於每噸50元,此次汽、柴油價格暫不調整,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沖抵」。

林伯強稱,沒有公佈三地原油和計算公式,這油價就沒法算。接近發改委的人士則稱,發改委此舉也是旨在打擊囤積居奇。「過去市場上鬧油荒,其實都是貿易商鬧的,他們把大量成品油買走了,然後放在倉庫裡囤著,等到油價上調了,再賣了。」接近發改委的人士說。

由於河南、河北當地幾乎沒有煉廠,當地礦山及民營加油站直接從山東地煉購入成品油的成本可能比從貿易商手中買入更貴,因而這兩地貿易商聚集。

如今,郝強也不清楚自己下一步該怎麼辦。「也許時間長了,實際情況可能不會那麼糟。」

林伯強認為,新機制會提高囤油商的成本和風險,但並不能徹底遏制囤油行為。比如說,當國際油價連續多天上漲的時候,依舊可以預判油價會上調,還是有利可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531

中國瘋狂囤油 油輪運費飆升至6年新高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535

中國趁國際油價暴跌之機大舉購買石油,油輪運費相應水漲船高。中東至日本線路的基準海運費本月月中創六年新高。

全球唯一的獨立海運信息發布機構波羅的海交易所(Baltic Exchange)數據顯示,中東至日本海運線油輪的每日收入增至9.7489萬美元,為2008年以來最高水平。僅僅六個月前,這一海運費還不足2萬美元,無法達到油輪運營的盈虧平衡。

今年6月以來,國際油價跌幅接近50%,自2009年5月以來首次跌破每桶60美元。油價大跌吸引了中國等逢低吸納的大買家,成為油輪運費上漲的催化劑,也給近些年持續不景氣的海運行業帶來利好。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券商Canaccord Genuity的分析師Noah Parquette這樣評價火爆的油輪海運業:“有人稱這是救火隊,因為油輪市場真的火了。”

布倫特原油,油價,石油,海運,中國

今年10月下旬彭博報道稱,大批巨型油輪源源不斷的駛向中國港口,數量觸及9個月來高點。僅10月18日當天就有80艘平均運能為200萬桶原油的巨型郵輪駛向中國,而過去兩年平均每天向中國運油的郵輪數量僅為63艘。

華爾街見聞上月文章提到,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稱,過去三個月,中國用作戰略儲備的石油庫存增加了3500萬桶。彭博統計估算,假如國際油價保持每桶60美元左右,通過海路增加進口原油每年就會為中國節省將近200億美元。能源數據供應商Argus Media統計,今年1-11月,中國日均進口石油600萬桶,遠高於去年同期50萬桶的日均進口量。

分析師和油輪運輸公司均感到樂觀,因為油輪的訂單數量較少,未來數年每日運費都將高於4萬美元。《金融時報》預計,今後幾個月海運業盈利還會隨著石油期貨溢價增加而進一步增長。由於近月期油合約價格低於遠期價格,交易者會希望利用油輪囤積更多的石油,以圖未來獲利。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473

無風險套利卷土重來 原油貿易巨頭大舉海上囤油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917

在國際原油期貨大幅升水之時,一些全球最大石油貿易商預訂租用巨型油輪海上囤積原油。時隔六年,大量利用原油期貨升水價差“無風險”套利的交易動向再度出現。

路透由船運業人士處獲悉,Vitol、Trafigura等貿易商和英荷皇家殼牌這類主要生產商都已預訂未來12個月租用油輪。其中全球最大獨立石油貿易商Vitol定下兩艘裝運量分別為200萬桶和300萬桶原油的巨輪。按載重噸位算,300萬桶裝運量的TI級超級油輪屬於全球最大的海運油輪。瑞士貿易商Trafigura至少租用了一艘超大型油輪(VLCC),殼牌租用了兩艘超大型油輪。

上述消息人士認為,這類大批長期訂單非比尋常。這意味著交易者可能利用油輪在海上囤積供應過剩的原油,直到油價反彈為止。此情此景有如2009年油價崩盤時火爆的“無風險”升水套利交易重演。

路透報道還提到,迄今為止,1200-1500萬桶原油的海上儲存容量已經全部預訂。這意味著囤積規模已達1200-1500萬桶,和2009年的囤積量相比還有差距。

期貨市場的“升水”是指遠期價格高於近期價格。2009年12月VS1月的期貨升水達到了驚人的每桶25美元。“前無古人”的套利機會導致對沖基金、銀行和其他投機者蜂擁而至,囤積了超過1億桶原油。

去年下半年國際油價跌約50%,近期油價與較遠期期貨價格差距擴大。上月24日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今年2月交割的布倫特原油期貨較五個月後交割的期價便宜近每桶3.95美元,為2010年以來最大價差。業內消息人士預計,全球石油交易商今年可能用油輪儲存原油,因為期貨溢價擴大使海上大規模儲油變得有利可圖。

彭博《商業周刊》報道援引法國興業銀行石油市場研究主管Mike Wittner上月底的評論稱:

“我們預計明年上半年會有大量原油囤積,每日囤積量超過150萬桶。在可預見的未來,期貨市場會保持升水。我們可能上半年目睹極高升水,這將催生各類方式儲油,既有陸上的還有海上的。”

油價,石油,升水,布倫特原油,期貨

華爾街見聞上月底文章提到,由於中國趁國際油價暴跌之機大舉購買石油,中東至日本線路油輪的基準海運費增至每日9.7489萬美元,為2008年以來最高水平。僅僅六個月前,這一海運費還不足2萬美元。預計今後幾個月海運業盈利還會隨著石油期貨溢價增加而進一步增長。由於近月期油合約價格低於遠期價格,交易者會希望利用油輪囤積更多的石油,以圖未來獲利。

上述路透報道提到,目前現租現用油輪費用接近每日9.7萬美元,而如果像以上貿易商那樣預訂今後租用超級油輪,每日費用還不足4萬美元。

對此租費差距,油輪公司Teekay的市場研究經理Christian Waldegrave指出,2009年的運費極低,油輪船主願意出租,可現在運費越來越高,除非預計運費將要下跌,否則船主會猶豫是否簽預定油輪的租約。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786

原油“無風險”套利指南:何時租用超大型油輪囤油?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971

Crude_oil_tanker_-_main

華爾街見聞本周指出,在國際原油期貨升水之際,原油無風險套利似乎卷土重來。那麽,作為其中的關鍵環節,何時才是租用超大型油輪(VLCC)囤油的最佳時機呢?

按照航運業分析師的介紹,作為原油存儲容器的超大油輪利用率取決於原油期貨升水幅度、油輪即期運價和財務費用,而這些費用的增速可以削弱運費方面的任何有利影響。

截至目前,國際油價已持續下跌6個月,累計跌幅超過50%。上一次油價跌勢如此之慘烈是在2009年年中至2010年年初。美國Evercore ISI的航運分析師Jonathan Chappell回憶道,當年,浮式儲油對國際油輪市場有著重要的積極影響。

Evercore ISI向英國航運數據服務商IHS Maritime介紹:

2010年上半年,即使當時原油市場供需基本面非常糟糕,但在浮式儲油量達到峰值的時候,超大油輪平均運費仍高達每天5.4萬美元左右,同比增幅達40%,也是隨後四個年度上半年均價總和的至少兩倍。

在油輪市場相對火熱的2015年初,我們相信,再度加速擴增的浮式儲油需求可以將超大油輪運費推升至2014年年末創下的階段性新高水平。

在Evercore ISI分析師看來,由於這種無風險套利交易可能帶來回報,在期貨升水加深之際,油輪市場越來越有可能進一步火熱起來。這或許是個未知數——油輪運費波動性可能加大,超大油輪運費近期甚至可能刷新記錄。

但如今的現實與當年不同。2009年末、2010年初的原油期貨升水達到了驚人的每桶25美元,目前僅為每桶3美元。有業內人士指出,當前的期貨升水幅度可能令超大型油輪儲油無利可圖。

IHS Maritime援引挪威船舶金融銀行DNB航運分析師Oyvind Berle、Nicolay Dyvik、Petter Haugen的觀點稱:

我們估算,以當前每天6萬美元的超大油輪的費用計算,利用超大型油輪儲油並沒有利潤,除非財務成本低到Libor那種水平。

假設財務成本就是Libor水平,那麽使用超大型油輪的利潤約為每天1596美元,或者說,儲存90天的利潤大概是15萬美元。若以Libor + 1%的利率計算,那麽損失就可能達到每天1169美元。若為Libor + 2%計價,就相當於每天損失3933美元。

換句話說,原油市場的期貨升水幅度需要擴大,或者浮式儲油的運費下降,這樣才能對油輪市場平衡產生實際影響,並降低噸位供應。

然而,風險在於:浮式儲油積極的市場影響可能被加速湧現的油輪噸位供應所侵蝕。我們認為,超大油輪運費若為每天5萬-10萬美元,則很可能刺激更多船舶加速湧入市場。

路透社在昨日文章中也援引油輪公司Teekay市場研究經理Christian Waldegrave的觀點指出:2009年的運費極低,油輪船主願意出租。可現在運費越來越高,除非預計運費將要下跌,否則船主會猶豫是否預定超大型油輪。

按照倫敦船舶經紀公司E.A.Gibson的預估,期貨升水需要為每桶6.5美元才能使海上儲油保本。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874

中石化滿倉囤油 成2014年最大原油船租家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131

據美國油輪經紀商Poten & Partners數據,中國國際石油化工聯合有限責任公司成為2014年最大的原油船租家,也是截至目前全球最大的超大型油輪(VLCC)租家。聯合石化是中石化總公司和中國化工進出口總公司合資組建的大型對外貿易股份制公司。

Poten & Partners數據顯示2014年聯合石化共簽訂了815筆原油船租約,占現貨市場上原油船租船交易的比例為7.8%,簽租數量穩居第一。排名第二的殼牌,共簽租758筆原油船租約;第三為Vitol;第四為英國石油;第五為雪佛龍。

超大型油輪(VLCC)租約上,聯合石化2014年在現貨市場上共簽訂566筆,占據現貨市場VLCC租船交易比例的28.4%,簽租數量位居第一,甚至超過了排名第二到第六位的5家公司租約數量的總和。

海關總署昨日發布數據顯示,2014年12月我國原油進口量為3037萬噸,創單月進口量最高紀錄。

華爾街見聞此前曾報道,由於原油期貨價格出現大幅升水,因此諸多原油公司紛紛開始海上囤油策略。其中全球最大獨立石油貿易商Vitol定下兩艘裝運量分別為200萬桶和300萬桶原油的巨輪。按載重噸位算,300萬桶裝運量的TI級超級油輪屬於全球最大的海運油輪。瑞士貿易商Trafigura至少租用了一艘超大型油輪,殼牌租用了兩艘超大型油輪。

而根據路透的最新數據,海上囤油量可能至少達到2500萬桶。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397

囤油等反彈?高盛不看好油價V型反轉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410

esb ti europe

原油價格持續低迷所帶來的期貨升水已經讓許多知名原油公司開始采取囤油策略。過去幾次類似的情況出現都曾幫助油價出現明顯反彈。不過高盛認為,本次油價很難出現“V型反轉”,緩慢的“U型反彈”概率將更大。

此前華爾街見聞曾報道,Vitol、Trafigura等貿易商和英荷皇家殼牌這類主要生產商都已預訂未來12個月租用油輪。而一些經驗老道的交易員也相信“無風險”期貨升水交易又回來了。

交易員和原油公司這麽做的理由是,在需求不變的情況下,足夠大的溢價和合適的存儲價格將讓他們最終從油價反彈中受益,他們所需要做的只是耐心等待而已。一旦市場的儲能達到滿負荷,原油公司將被迫削減產能,這也將推動油價走高。

不過高盛認為本次油價很難出現“V型反轉”,緩慢的“U型反彈”概率將更大。理由在於,不僅美國原油儲能已經大幅增加,歐洲原油公司的提煉設備也可以作為儲油工具。此外,自2008年以來,海上儲油的儲能增幅達到1億載重噸。高盛因此預計市場在一年內,至少可以承受額外的100萬桶/日的供大於求,隨後市場才可能出現轉機。

screen shot 2015-01-20 at 1.23.48 pm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3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