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集團藉一帶一路攻港
1 :
GS(14)@2015-05-21 12:15:28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521/news/eb_ebb1.htm
【明報專訊】在深圳上市的中國重型機械龍頭徐工集團,昨日舉行港澳台地區產品推介會,該集團董事長王民在會上表示,過去徐工集團較少涉足香港業務,而今次藉國家推動「一帶一路」機遇,也大力拓展港澳台及東南亞市場,利用香港的地緣優勢帶領公司「走出去」。
現深圳上市 從事重工機械
王民指,徐工在港推出的重型機械產品經過刻意挑選,適合香港環境,其於元朗將設產品展覽場及組裝配件工廠,料10月開始運作;產品可採用銀行進行融資租賃或直接購買,目前徐工集團與中銀香港(2388)等正進行相關合作探討。
邁向國際化 港上市必然
王民又指,公司產品與歐美日同類產品比較有10%的價格優勢,相信可吸引港企,而香港重型機械市場每年有100億規模,他希望2年內可爭取到10%份額。
徐工曾於2011年打算來港上市,但最終因當時市況及內地重型機械行業遇冷而擱置,王民表示,料產能過剩格局今年難有突破,故短期內未必考慮來港上市,但他強調,配合國務院的製造業2025年計劃,集團要爭取10年內躋身全球同行三甲之一,故立足香港金融市場,來港上市,協助集團國際化是必定會做的事。
GENERATIONS惡補中文攻港
1 :
GS(14)@2015-07-03 08:26:52日本男子組合GENERATIONS成為香港觀光親善大使,由於上任大使正是同門師兄組合EXILE,故他們來港前有獲師兄們教路,當中EXILE成員KENCHI除推薦香港美食外,更稱香港人相當友善,令七位成員未出發先興奮。成軍3年的GENERATIONS今年衝出日本,問到組合還有甚麼地方需要改善?他們就希望在語言上再加努力,而今次又順道舉行香港及台灣演唱會。七子留港期間有到處觀光及取景,在台灣也有逛當地鬧市,能夠品嚐海參就最難忘。採訪:吳家偉攝影:陳俊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703/19206418
UNIQLO姊妹品牌 貨品更平無懼零售轉弱 GU搵舖攻港
1 :
GS(14)@2015-10-13 07:29:22【本報訊】儘管零售市道轉弱,不少國際時裝品牌仍然排隊進軍香港。港人熟悉的日本服裝牌子UNIQLO,其大中華區行政總裁潘寧首次證實,將引入姊妹品牌、價格更便宜的「GU」到港,正物色合適舖位。他又指,UNIQLO區內生意理想,未有感受到「零售寒冬」的影響。記者:鄭柏齡
快速時裝(fast fashion)品牌UNIQLO進軍香港剛滿10年,潘寧昨接受訪問透露,母公司迅銷集團(6288)正計劃引入系內另一個品牌GU到港,「市場上有很多傳聞,我只能說我們正在找地方(開舖),其他細節要由GU正式發表」。
GU難言會否今年開舖
雖然UNIQLO以「平價」見稱,惟GU平均售價較UNIQLO還便宜30%至40%,顧客對象相對年輕。參考網上商店天貓,UNIQLO新款女裝針織長袖上衣,每件售249元人民幣(約305港元)。而GU熱賣的女裝針織長袖上衣,款式簡單,每件僅售99元人民幣(約121港元),兩者價錢相差逾倍。2005年UNIQLO首次攻港,第一間分店於尖沙嘴美麗華商場開幕。潘寧表示,希望首間GU亦能在「非常合適」地段開業,以配合品牌形象及推廣;他又指,除物色舖位外,亦研究GU在港開店數量及店舖規模,惟不願正面回應能否在年內落實。
■GU女裝針織長袖上衣為熱賣貨;圖為日本代言人香椎由宇。 公司網頁
UNIQLO港擴張趨保守
創立於2006年的GU,成立初期以「990日圓(約64港元)牛仔褲」一炮而紅。該品牌分別於2013年、2014年進軍中國及台灣,後者於一年半內開設5間分店。據迅銷2015年業績顯示,GU收入按年升31.6%至1,415億日圓(約91.3億港元),經營溢利增長逾倍至164億日圓(10.6億港元),雙雙創出歷史新高。與GU比較,UNIQLO在港擴張轉趨保守,惟潘寧強調:「很多人說是(零售)『寒冬』,但我們香港的生意卻非常理想。」潘寧表示,有很多商場邀請UNIQLO進駐,但香港地方有限,不像中國般「可無限擴張」,故公司年內目標主力提升目前24間分店的營運效率,「我們很積極,但不要把焦點放到開店上」。由於日圓貶值,UNIQLO去年分別在香港及日本,將部份產品價格調高3%至5%。迅銷全球高級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岡崎健指,預期今年日圓持續偏弱,對生產成本構成壓力,會視乎產品、有需要時再次提高售價。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1013/19330804
Apple Pay明年攻港僅AE卡主可用
1 :
GS(14)@2015-10-29 07:31:46■Apple Pay將夥拍美國運通,明年於香港登場。
【本報訊】Apple Pay明年殺入香港!蘋果公司行政總裁庫克(Tim Cook)於分析員會議上透露,流動支付系統Apple Pay將夥拍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今年在澳洲和加拿大推出,明年將於香港及新加坡等地登場,但銀行界認為短期難改變本港消費者支付習慣。現時iPhone6、iPhone6s及Apple Watch已含有Apple Pay技術,但須等待至明年才會正式開放使用。舊款iPhone例如iPhone5、iPhone5c或iPhone5s用家,則要有Apple Watch才可連接Apple Pay。未來用家只要在iPhone輸入美國運通信用卡資料,透過近場通訊(NFC)技術,到安裝NFC支付感應裝置商戶,即可支付購買產品或服務。不過,未來Apple Pay會否在港開放予Visa、MasterCard及銀聯等平台,則未有透露。
銀行界:影響有限
有不願具名的銀行信用卡主管認為,Apple Pay對本港帶來的影響有限,「現時整個市場新式支付方法五花八門,沒有一樣工具暫時佔絕對優勢」。該銀行主管提到Apple Pay若果夥拍美國運通推出,將會有三大缺點,「首先是持有含NFC功能iPhone的人並不算多,舊iPhone未必支援NFC技術」,在客戶層面上,他指出「美國運通卡通常不豁免年費,而且對卡主收入有一定要求,使用者相當有限;第三,現時美國運通本港市佔率為第4名,合作商戶並不多,因收費較Visa及MasterCard等貴」。上海商業銀行產品拓展處總監陳志偉則較為樂觀,他認為Apple Pay推出將會為本港支付市場帶來衝擊,因為始終iPhone在香港使用率相當高,使用手機付款亦屬未來趨勢。■記者周家誠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1029/19351942
鑽石品牌ASHOKA攻港
1 :
GS(14)@2015-11-02 00:05:35【本報訊】本港大型鑽石批發商及零售商利興鑽石集團宣佈,引入美國高端鑽石品牌ASHOKA來港,為該品牌首次在亞洲市場發售。該品牌行政總裁Saul Goldberg指,可透過香港市場,把品牌介紹至其他亞洲地區顧客。利興行政總裁、MaBelle創辦人馬墉宜透露,消費氣氛欠佳,惟未有感受到鑽石零售生意轉差。他指金舖客群多為中國旅客,受影響較大,鑽石零售對象多數為本地消費者,店舖生意額與去年相若。然而,他相信整體零售市道或需半年至一年,才完成調整。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1031/19354690
居港比利時一族 美食創業攻港
1 :
GS(14)@2016-02-03 14:35:562016-01-30 iM
自從歐債危機之後,歐洲經濟一沉不起,歐元由昔日最高一歐元兌近15.5港元,持續貶值至近日兌8.5港元,近月又遇上難民潮危機,導致不少人對當地經濟感灰心。其實這股低迷的氣氛,已令部分人決定出走發掘新機會。翻查本港入境處數據,申請工作簽證的歐洲人數,在過去6年一直上升,當中不乏來港創業人士。本刊將一連三期,找來在香港創業的歐洲人,講述他們的出國故事。
位處德國、法國和荷蘭三大國之間的歐洲小國比利時,人口只有1,100多萬人,香港人對該國的認識,大都圍繞朱古力和啤酒,來港創業的比利時人,不少是開展與食有關的事業,相比英國和法國,比利時人過往較少與香港,甚至是亞洲往來,難得他們說得坦白,離開比利時來港,與歐洲經濟死氣沉沉有直接關係,亦不利有意創業的年輕人。
傳統雜菜湯 為打工仔送暖
中國人傳統愛飲老火湯,原來比利時人都喜歡飲湯,家中灶頭少不了一煲暖胃菜湯,隨時隨地可以舀一碗,撿塊麵包,寒天之下更夠滋味,來自比利時的Stijn也不知道這從小的習慣從何而來,「或者是歐洲偏北部的地方天氣比較凍吧!」
覷準優質外賣市場
5年多前來到香港工作,想飲一碗家常西湯,結果不是紅湯就是白湯,多個選擇都沒有,現31歲的Stijn兩年多前在灣仔利東街附近,開設一間「小湯館」,以比利時方言「Tallore」為名,意指湯碗,「5年前來香港工作,公司就在附近,我和其他打工仔一樣,每日趕住食午餐,食的都是不健康的食物,所以我見到有健康外賣午餐的市場。」Stijn一直想做生意,在比利時曾經買賣度假屋,後來因歐洲經濟轉差而倒閉,遠道往四川讀MBA,再來香港打工,靜待創業機會,但飲食業從來不在他的考慮之列,「但當你住在一個城市,你便見到當中的需要。」
開設Tallore可說是一個偶然,2013年底的某一日,Stijn路過現在的舖位,原來的日本餐廳正要遷出,他向地產代理查問,數天後簽下5年租約,沒有店名,沒有店Logo,沒有想過店內設計,只做過簡單預算,「我不是急於開舖,來香港時也沒有想過開店,但有時候做事就是要那一點推力。」Stijn辭去工作後,全身投入鑽研菜單和廚藝,「我唯一會造的只有湯。」他的湯每天以蔬菜和香草煮成,純「住家湯」口味,共有4至5款,堅持不用忌廉、味精等不健康的調味,「不過為客人口味,有時有一款湯會用上芝士」,另有各類型沙律、主食和麵包類配搭,價格由38元至88元不等。
在港創業必須計數
小小的店面只有400多呎,租金大約5萬元,是比利時的5倍,更要顧及香港的法例、找供應商等他不熟悉的瑣碎事,但他說不可能在比利時開同樣的店舖,「文化上,很多歐洲人不喜歡在外食飯,屋企比香港大很多,可以在家煮食,加上現在的歐洲經濟一潭死水,更多人不願意出外食飯。」他說香港的餐廳特別多,正因為香港的居住環境細小、密度高,香港人亦喜歡出外食飯、試新事物。
選擇以西式湯為主打,除了是Stijn對家常湯水的感情,也是他的市場策略,「如果我沒有龐大資金,我必須做到獨特,我想成為別人找這種產品的唯一地方,亦可因此得到不少傳媒報道,為我節省一筆宣傳費。」但記者告訴他,香港人只有三分鐘熱度,不怕熱潮過後無以為繼嗎?「我不是要做一個熱潮,好似早前的蜂巢雪糕,我想之後可以維持穩定,現在我很多客人每日都來,或者一星期來3、4日的。」
擁有經濟學位的Stijn認為,在香港做飲食要成功,不需要有相關背景,更重要是財務背景,「因為租金很高,開業之前你必須計掂數,最終每個月尾,你都要面對交租、交貨款、出糧等。」小店開業至今兩年,Stijn說早於首半年後已達收支平衡,現在每月的收入已頗為可觀。
老外最怕食雞腳內臟
香港人在辦公室、商場等冷氣地方的時間,隨時多過在街上,Stijn以前在辦公室見不少「病君」,「香港人食很多好味但不健康的食物,放假做甚麼?喜歡在家中睡覺,醒來去食、去Shopping,都不願意到戶外走走。」Stijn放下工作後,最喜歡與女朋友放狗,到郊外、沙灘去,不是傾盆大雨,他都不願意花太多時間在室內「hea」。
聽起來有點似賣花讚花香,但其實不無道理,Stijn說有客人經常飲他的「住家湯」,看醫生的次數都大大減少,「因為我的湯全都是蔬菜,提供充足的維他命。」
在香港已有一段時間,現在更是從事飲食,但Stijn仍未接受到香港人食雞腳、內臟的習慣,他甚至不會踏入那些食店,香港人的急性子,他亦未能完全習慣,「我不是不尊重你們的文化,我來香港是客人,我便要適應,尊重在這些發生的所有事物,如果有人來比利時居住,我也希望他尊重我們的文化。」
舉家遷港賣「國寶」
提起比利時,香港人第一時間想起啤酒和朱古力,以這兩種「國寶」打入香港市場,理所當然。位於香港仔工業區的「The Artist」,賣的正是比利時手工啤酒和朱古力,並可在啤酒的招紙上和朱古力上印自己想要的圖像,最快翌日可取貨,公司活動、婚禮等也可以邀他們到場,即場為賓客特製紀念品。
來到辦公室門外,打上煲呔的表兄弟Olivier和Benjamin出來迎接,Benjamin先急急澄清:「不是因為訪問我們才這樣穿,平日返工都這樣,因我們本身是品牌的一部分,在街上曾經有人因此認出我們。」從辦公室走到樓下咖啡室訪問,Olivier一直用手銬將自己和一個鐵製手提箱扣起來,甫坐下來,他解開手銬,打開手提箱,入面放了3枝不同味道的手工啤酒,上面印了本刊的標誌,「每次與客人開會,我們都會這樣做,希望給對方驚喜,也顯出誠意。」二人更用上「藝名」,Benjamin自稱Mr Temptation,Olivier是Mr Generous,再看產品包裝,過往的推廣活動,他們花費在形象工程上的成本可真不少,單是開業初期已投放逾百萬元,之後再投放逾200萬元營運費。
香港「甚麼都可能發生」
開業的首3個月內,已獲得不止一位本地投資者注資,雖然金額不多,但Benjamin說新投資者中有朱古力品牌高層,亦有企業主管,正好為品牌提供他倆欠缺的人脈,開業一年,已參與不少品牌的推廣活動,為自己打響名堂。
在香港出生、生活了8年的Benjamin大學畢業後,在英國從事金融工作5年,感覺生活刻板,之後回國參與家庭聚會,才第一次見到在當地經營近10年健康飲食餐廳的表哥Olivier,碰巧兩人都有意到香港來尋找新機會,已成家立室的Olivier當時已準備舉家來港,「我已38歲,在比利時經營的餐廳生意很好,我可以繼續下去,但生活只會不停重複,而且歐洲的氣氛很差,報紙上全都是失業、遊行的壞消息,無人想工作,因為失業可以領救濟金,有工作的卻要交很多稅,所以我賣了兩間餐廳,帶着老婆和一歲多的女兒遊亞洲4個月,最後選定香港,因為在這裏,甚麼事都可能發生。」
皇室朱古力師首來亞洲
籌備整整一年,Benjamin和Olivier分別找來相熟的比利時釀酒師和朱古力師,他們都是當地有名的「手工藝師」,這亦解釋了品牌的命名,「在產品上印圖像是吸引別人的賣點,令產品更好玩,但最重要是產品的品質,或者兩三年後,我們會換另一種包裝手法。」The Artist的朱古力師Lionel是Olivier的朋友,曾兩度獲選代表比利時參加世界博覽會,亦為皇室製作朱古力,但產品是首次在亞洲出售,「藝術家很緊張自己的產品,不輕易與他人合作。」
在香港開設公司容易聽得多,但Olivier說作為外國投資者有一定難度,也有文化差異,包括要向入境處詳述生意如何對香港有利、與物流公司溝通等,需要本地員工協助,但他認為香港人要求高,對外國創業者是挑戰,亦是商機所在。
居港比利時人口倍升 年輕人多
根據比利時駐港總領事館的數字,這人口只有1,100多萬的歐洲小國,約有1,200人在香港居住,與鄰近的新加坡相若,駐港副總領事Jeroen Deberdt認為按該國的人口比例,數目算多,「以現時的環境,亞洲比歐洲有更多發展機會」,當中有不少是剛畢業的年輕人和年輕家庭,逐漸擴大在港的比利時社區。
一年多前來港的Jeroen,曾駐新加坡和印尼雅加達,相比之下,他說香港比其他亞洲地區具優勢,「法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是住在香港或比利時的先進地方,你或者不察覺,我曾經在雅加達住過,看到做生意可以遇到甚麼風險。」他說中國和印尼市場商機處處,卻並非沒有風險,他沒有詳述風險是甚麼,只說:「在香港,你見到的,你都可以得到。」
在旁的比利時商會主席Jean-Paul Cuvelier來港逾30年,他說香港無疑是進入中國市場的大門,「但我不會直接投資到中國。」他說近3、4年,在港的比利時人口增加近倍,由數百人升至現時千多人,有別他來港的年代,比利時人多從事貿易生意,但現在一個電話,甚至上網已得到很多價目資訊。
歐洲的稅率一向偏高,加上近年經濟下滑,Jean-Paul說很多歐洲年輕人擁有很好的構想,在當地卻未能好好發展,正好吸引他們來香港,「更好的是,港元與美元掛鈎,有利屬於歐元國的比利時。」
日本婚戒品牌攻港 逆市擴張 按「親日」程度開拓市場 主打本地客
1 :
GS(14)@2016-02-10 13:30:18【明報專訊】內地訪港旅客數目下滑,本港零售業步入寒冬,珠寶業銷售表現更大不如前。正當本地珠寶業巨擘如周大福(1929)、謝瑞麟(0417)計劃調整店舖數目,撤離旅遊區時,日本婚戒品牌I-PRIMO卻選擇逆市擴張。公司副總經理谷本有輝典表示,香港業務一向專攻本地婚戒市場,近98%顧客為香港人,故港分店生意未有受訪港旅客減少影響。
明報記者 邱曉欣
作為婚戒品牌,公司專營結婚及訂婚鑽戒生意,惟產品單一難以與珠寶同業競爭。谷本有輝典承認,經營婚戒生意是一個狹窄市場,或會限制生意額,惟該市場亦相對穩定,「經濟好壞都有人結婚」,臨近浪漫節日是購買婚戒高峰期,鑽戒購買率亦維持約90%至95%。對於港人在挑選婚戒有何偏好,谷本有輝典表示,香港顧客較喜歡直身的簡單款式,男士較喜歡粗身款式,而日本則偏愛幼身波浪型鑽戒。
經濟好壞也有人結婚
雖然婚戒市場生意相對穩定,但受日本少子高齡化及晚婚現象持續影響,日本已有63間分店的I-PRIMO亦要為公司未來謀出路,向海外擴展業務。谷本有輝典表示,公司拓展日本以外市場時,首要考慮當地的「親日」成分,即接受日本文化的程度及其GDP增長。公司分別於2007年及2012年進駐台灣及香港,現時港台兩地合共有14間分店。現時香港銷售額約佔整體銷售收入5.8%,惟隨?本港零售市道疲弱,則認為對公司來說是商機,因本港租金有下調空間,谷本有輝典表示,目前已在九龍區及新界區物色合適店舖,預計最遲於2017年初開設第4間分店。
港購物方便 不擬增設網店
網上購物大勢所趨,公司於日本及台灣均設有網上商店,惟未有考慮於港增設網購平台。谷本有輝典稱,日本地域廣闊,對離分店遠的顧客而言,網店是一個購物的理想渠道,現時日本網購平台佔整體銷售約1%,但香港購物便利,加上分店以獨特的招待作賣點,網店反而未能令顧客親身體驗服務。
注重服務體驗 迎合當地文化
因此,公司著重培訓員工的接待技巧,如員工每天做角色扮演練習。對於港人是否特別「難湊」,谷本有輝典坦言,曾有員工表示難與顧客展開話題,一些顧客對被售貨員「吊尾」感到抗拒,故此,員工會研究與顧客之間的最適當距離及對話時間,務求配合不同文化背景,令顧客感到舒適。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210/news/eb_eba1.htm
租金跌 海外品牌或伺機攻港
1 :
GS(14)@2016-05-08 01:20:06【明報專訊】核心旅遊地區街舖租金回落,不少海外品牌如SKECHERS、Adidas均伺機擴張版圖,加快開店步伐。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鄭偉雄認為,由於全球服裝潮流正逐漸轉向休閒運動風格,加上以往街舖多被奢侈品牌攻佔,現時租金回落,有助運動品牌於港擴張,藉以鞏固形象。他又表示,不排除未來會有更多海外品牌伺機來港發展,「以前想?螺ㄔ憧絃q你開到舖」,惟現時街舖租金下調可令更多海外品牌受惠。
鄭偉雄稱,近來不少商場增設「快閃店(臨時舖位)」,反映商場希望引入更多不同品牌,「曾聽過有商場希望引入更多生活休閒店舖,完善店舖組合」,相信如有海外品牌進駐,將以中價及生活休閒為主題的店舖為主。不過,他認為,如海外品牌以代理形式進駐則較因難,因零售市道欠佳,零售商普通都「不敢接受新品牌」。
商場設「快閃店」吸商戶
中大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則認為,其實一直有海外品牌有意來港發展,因本港旅遊熱點如銅鑼灣及尖沙嘴等,在國際上都有一定名氣,能代表香港,現時租金回落成了經濟誘因,更吸引海外品牌進軍本港市場。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06/news/ea_eaa2.htm
【扮靚籽】40分鐘等於跑10K? 爆汗岩盤浴攻港
1 :
GS(14)@2016-06-01 11:38:11黃砭石燃脂房 $676(40分鐘,a)爆汗度:★★★★☆功效:含逾40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及礦物質,聲稱能活化人體細胞、排出體內多餘的水份及鹽份。坐在黃砭石燃脂房內,溫度慢慢提升,有助排汗清毒素。
【扮靚籽:潮界開眼】OL在辦公室日坐夜坐,多有水腫或肥胖問題。近年坊間出現不少類似韓國汗蒸幕的日式「岩盤浴」,聲稱當中的遠紅外線能排毒兼瘦身,引來大批絲打放工焗焗鬆一鬆,就連日本天后濱崎步和倖田來未等都大力追捧。有部份岩盤浴店指單焗40分鐘就有跑10K的爆汗效果,我們除了親身實試,還找來中、西醫分析,要瘦真係咁着數?
40℃發熱礦石助排汗
岩盤浴起源於日本,有說是在江戶時代,日本秋田縣的玉川溫泉附近居民發現有受傷動物,在溫泉附近的溫暖岩石上休息,結果傷口迅速痊癒而流行起來。近年因日本天后濱崎步和倖田來未等都大力追捧而在當地掀起熱潮,單單在東京已有超過60間岩盤浴專門店。雖名「浴」,但岩盤浴非浸浴,而是躺在加熱至約40℃至45℃的礦石上,讓皮膚接觸發熱礦石而大量排汗,當中最聞名的礦石就是來自距離鹿兒島市僅四公里的櫻島火山石。
養生甕 $676(40分鐘,a)爆汗度:★★★★★功效:由708電氣石製造,負離子含量極高,有助調理體質,利用蒸的方法令皮膚排走毒素,同時瘦身去水腫。
全身蒸氣與汗水混和,濕得如洗澡般,溫度比岩盤浴房高,更爆汗,感覺岩盤浴房比較舒適。
進行岩盤浴前,先喝一杯酵素液,幫助排汗排尿,加速排毒,沒有味道的。
大部份房間均鋪有岩鹽牆,記者偷偷試過,真是鹹的!
喜瑪拉雅水晶房 $396(共用房80分鐘,a)爆汗度:★★★☆☆功效:水晶鹽能吸收濕氣,達到淨化空氣的效果,能紓緩鼻敏感、哮喘和慢性支氣管炎不適。
綜合能量球房 $376(40分鐘,a)爆汗度:★★★☆☆功效:岩床鋪滿綠、紅瑪瑙球、電氣石球及活性麥飯石球等,深層排毒同時按摩疲勞肌肉,達到放鬆效果。
西藏蒸腳 去濕清毒
由於人體有曲線,特別是雙腳不能全面接觸岩盤浴的發熱礦石床,所以很多人都愛再做蒸腳,於OL界特別流行。蒸腳相傳是5,000年前西藏醫學流傳下來的精粹,靠蒸氣促進血氣循環,去濕熱清毒素。註冊中醫古鎧綸指出,古代有文獻記載薰蒸確對健康有益,對通經絡和紓緩痛症有幫助。至於效用方面,他則指薰蒸其實沒浸泡法的直接,但藥包透過薰蒸能釋放出香氣,有助放鬆壓力。
西藏蒸腳 $268(30分鐘,b)爆汗度:★★★☆☆功效:以蒸氣加速足部血液循環,加入中藥包,去濕清毒。
雙腿佈滿蒸氣和汗水,而且甫蒸完略紅,熱得鼻頭都標汗。
藥包為圓柏葉、黃花杜鵑葉、水柏枝、麻黃和黃菊,能去濕熱清毒素。
蒸腳桶內有穴位按摩腳踏,下方擺放中藥包,由外置蒸氣機輸入蒸氣。
Panasonic EH-2862P蒸腳機約$2,530@樂天市場購物網
遊日必買 家用版蒸腳機
想安在家中蒸腳輕鬆一下,可惜香港有售的蒸腳機絕大部份為中國製造。原來Panasonic也推出了蒸腳機,像熨斗般在藍色小膠瓶注水後開機即可,不過只在日本有售,樂天市場購物網也有售。
(a)璞˙精緻養生館 北角馬寶道28號華匯中心11樓全層(b)Amigo Spa& Beauty 尖沙嘴堪富利士道12號宏貿發展大廈9樓全層
記者:羅祖兒攝影:許先煜、伍慶泉、徐振國編輯:黃仲兒美術:利英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601/19635290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