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咪蒙,曾在南方都市報當了 12 年編輯,出了 3 本書。2014年底,咪蒙跳出傳統媒體,創辦影視傳媒公司。10 個月後,她花光了 400 萬,公司垮了。

本文轉載自峰瑞資本(ID:freesvc),已獲作者授權,轉載請聯系原發。

咪蒙,曾在南方都市報當了 12 年編輯,出了 3 本書。2014年底,咪蒙跳出傳統媒體,創辦影視傳媒公司。10 個月後,她花光了 400 萬,公司垮了。

“這艘船沈了,馬上得搭下一條船啊,” 咪蒙說。

緊接著,她開微信公號寫文章,4 個月的時間里,公號粉絲超過 200 萬,多篇文章閱讀量 100 萬+ 。她還註冊了新公司,組建編劇團隊打造新的影視作品。

下面是她的故事。

640

反面教材也是教材

@December:大多數人創業失敗都不會拿出來公開講,你卻洋洋灑灑寫了篇文章來講你是怎麽把一家公司做垮的,當時怎麽想的?

咪蒙:因為寫成功經驗的人很多,寫失敗經驗的人少。我反而覺得成功很難複制,相對來說失敗比較容易避免。所以我想寫出自己的失敗經驗,給創業狗們一點兒參考。反面教材也是教材啊。

寫成功經驗的多,寫失敗經驗的少

@峰小瑞:在你那篇《我是如何成功地把一家公司開垮的》文章里,你概括地提到了一些你跌過的坑。能詳細說一說上一段創業,從找錢、找人、找方向這 3 個方面,你分別有什麽樣的經驗和教訓?

咪蒙:找錢上,在天使這輪,我很順利,好朋友二話不說,往我賬號上打了一大筆錢。而在 PRE-A 這一輪,我犯了很大的錯誤。當時國內兩家一線風投對我的公司很感興趣,但是我對商業不懂,公司估值過高,導致錯過了融資的機會,後續資金跟不上。我的感受就是,融資不需要一步到位,寧願多做幾輪,但是公司的發展機會,稍縱即逝。

找人上,我有先天優勢,因為我出過 3 本書,微博粉絲有 100 多萬,博客點擊量過千萬,所以粉絲很多,招聘很容易。但是我招到錯的人,很不幹脆,不忍心開掉不對的人。我的經驗就是,遇到錯的人,尤其是跟企業價值觀高度不匹配的人,並且有負能量傳染力的人,開掉他,立刻!馬上!

融資不需要一步到位

找方向上,我犯了太多錯誤,首先不夠聚焦,我同時做了幾個項目;其次我沒有把團隊的核心優勢最大化,把一個產品做到極致。獵豹網傅盛就說,要把創業情懷簡化為具體問題。創業團隊只能有一個目標,這個目標要極度簡單,要高度聚焦,設立了目標一步步去完成。而我從《從 0 到 1 》中學到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如果你把讓自己的專利技術做到比替代品好 10 倍,你才能真正在競爭中變得強大和牛逼。

@夢珧art:上一段創業的經驗,對你現在的創業(做公號)有什麽直接和間接的幫助?

咪蒙:最直接的幫助就是我有了痛點,有了軟肋。痛點就是受了挫折,軟肋就是有了夢想。創業經歷讓我受了挫折,有了痛感,寫文章的時候不會像以前那麽飄,更接地氣了。一方面,文章憎命達,就是說文章要寫得好,最好命運多舛啊。我以前的經歷很順,這一年才感受到什麽叫跌宕起伏。另一方面因為有了失敗,才更有鬥誌,順便治愈了我的拖延癥。

作品會說話,它承認你的努力

@sarah04155427:作為前輩和過來人,能跟影視行業的創業者和想在這個領域的創業者講講開一篇影視公司有哪些門道嗎?

咪蒙:我在影視行業完全是新人,最老的新人,年紀最大資歷最淺。都說影視行業複雜、浮躁,我卻覺得特別安心。就像我寫過的《我喜歡這個功利的世界》,這行業確實根紅頂白、急功近利,但功利的背後,它的遊戲規則很透明,它有一個最好的點:作品說話。它承認你的努力。所以我用最簡單的方式去做影視公司,我今年的目標就是做好一部作品。

電影行業遊戲規則很透明,它用作品說話,它承認你的努力

@qyz:影視行業傳統巨頭不少,現在 BAT 也都開始發力,在這個領域創業,還有哪些機會?

咪蒙:我的感覺是,不管行業怎麽變,內容是永恒的。不管什麽規格的公司,內容永遠是稀缺的。某種程度上,影視公司靠的依然是作品(以互聯網投資為主的影視公司是另一回事)。

Netflix ,一個在線影片租賃提供商,它靠什麽崛起?《紙牌屋》。

HBO 那麽屌,互聯網的沖擊下一度也陷入危機,靠什麽活過來?《權利的遊戲》《行屍走肉》。

中國的影視公司,更是每年投 10 部,只要有兩三部是賺錢的,就能良性運營下去。

新麗傳媒去年靠啥?《虎媽貓爸》《煎餅俠》和《夏洛特煩惱》。

慈文傳媒去年靠啥?《花千骨》。

儒意影業靠什麽估值高達 27 億?電影上投了《致青春》《小時代 3 》,電視上投了《北平無戰事》《瑯琊榜》。

我想說的就是,雖然有資本運作、發行、營銷等一系列問題,但最終都可以簡化為:作品。

@Kit:都說微信紅利期已經過了,但你的微信好運營得很好。你的運營之道是什麽?請從標題、設計、社群運營等各個方面談談?

咪蒙:內容上的經驗我在《如何寫出 100 萬+的微信爆款文章》那篇文章中講透了。簡而言之,你的選題要緊跟熱點;你的切入點要獨到;你的標題要能引發好奇,要簡單粗暴;你的觀點能顛覆常識;你能表達情感共鳴;你能輸出價值觀;你的文章跟“我”有關,對“我”有用;你的文風足夠有趣;你給大家一種不看就有損失的感覺;你的文章最好有點逼格。

運營公號要突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文字,就突出文字

設計上,我覺得這取決於你公號的定位。很多公號我沒有看懂它們的定位。定位是:你是誰?你要對誰說話?這兩個問題解決好了,再去圍繞它們來確定你的視覺風格。同時要註意,你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麽?你是文字,就突出文字;你是插畫,就突出插畫……我在南方都市報做了 12 年編輯,對版式、圖片都有自己的審美。所以我的公號就有鮮明的視覺辨識度。我很少在文字中插圖片。因為我的優勢就是文字。同時我的文字比較情緒激烈(我就是情緒性寫作,改不了),所以我選的圖片都是小清新的,視覺上舒緩的,和文字形成節奏上的互補,讓大家看了不至於那麽躁郁。

社群運營上我還在研究,目前談不上運營之道。

@跳跳虎jx:你的公號文章閱讀量每篇都數十萬上百萬的,怎麽做到的?

咪蒙:我本來就是媒體出身。我做了 12 年編輯,做的版面涉及各個領域,文化、教育、城市、時尚、家居、旅遊,等等。我本來就是選題上很強的編輯,我專門做過演講《如何在吃喝玩樂中尋找新聞選題》。

我寫了 10 年的專欄,出了 3 本書,我寫過的內容,跨越歷史、愛情、親子、劇評、書評等各種領域。我每周看兩本書,我遇到的好句子都隨時會記下來,背下來。我電腦中整理出來的書摘都有幾十萬字。

所以,我想說的是,在自媒體這一塊,我最大的競爭力,在於積累。因為我夠老(這特麽值得炫耀麽)、資歷夠多、對話題足夠敏感,同時我在博客、微博、豆瓣都有粉絲積累,所以我的起點是不一樣的。

@Seven :這中間你有沒有做一些策略調整?

咪蒙:至於策略調整,我開了公號才 4 個月,之前一直是老老實實吭哧吭哧地寫。最近我想說,都 200 萬粉絲了,我是不是可以看心情了?!於是,我有一篇文章的標題,就不按之前我寫的《如何寫出 100 萬+ 的微信爆款文章》來寫,我就想任性:

我不用跟熱點了,我就是熱點。

我不用按規矩了,我就是規矩。

這是讓少男尖叫的 SNH48 ,粉絲經濟締造了許多神話

於是,數據給了我一個極大的教訓。那篇文章的閱讀量是我平常閱讀量的一半(平常我的推送平均閱讀量都是七八十萬,這一篇只有 40 萬,聽上去很像炫耀,但是粉絲做到一定量級,標準是不同的,我反而比剛開公號的時候更焦慮了。)因為這事,助理狠狠地批評了我,讓我以後不要再任性了。還有一點,粉絲過了 200 萬,漲速真的很慢,最近我確實在考慮文字上有更多突破。公號是很容易讓人審美疲勞的,怎麽提供持續的新鮮感,這一點很重要,我正在思考。

“我也是一年賠過400萬的人了”

@missmantou63:你的這一段創業,心態和狀態與之前一段創業時有什麽不同?

咪蒙:最大不同就是以前覺得自己很牛逼。現在覺得自己是個傻逼。當你覺得自己是個傻逼的時候,很多事就豁然開朗了。我不浮躁了,不著急了,給自己設定的目標和計劃都很寬松,慢慢來。比如我的編劇團隊,加上我 8 個編劇,我們一年最多只做兩個項目,慢慢來,慢慢打磨。這種從容和耐心,是我之前沒有的。

@峰小瑞:你可以有很多選擇,為什麽要連續創業?怎麽看待自己作為連續創業者這個身份?有沒有特別欣賞的連續創業者?

咪蒙:創業不就是上了賊船嗎?這艘船沈了,馬上得搭下一條船啊,不然就會淹死。我都沒想過還有上岸這個選項。因為創業了,就會對投資人有責任,對團隊有責任。我這種不靠譜的人都長出責任感了哎。

連續創業者這個身份,我大概是臉皮厚吧,總覺得自己開垮過一個公司還蠻酷的,我也是一年賠過 400 萬的人了。

2015 年全民創業熱情高漲,好多人上了創業的“賊船”

我欣賞的連續創業者很多,比如雷軍,我剛創業就反複看《參與感》,很受啟發。

@地理劄劄:有人說,咪蒙已經成為現象?是否會擔心成為現象級?怎麽維持當下這種極具爆炸力的傳播?

咪蒙:我不知道我是不是現象,我周圍的人該羞辱我,照樣羞辱我啊。他們能尊重一下我這個網紅嗎?長得醜的網紅也是網紅啊。維持當下這種爆炸力的傳播,我也沒有什麽牛逼的方法,唯有老老實實多看書,積累更多幹貨,以後寫出更有趣的文章吧。

@TomerHZ:你是怎麽定義創業成功的?上一次沒做成,這次有多大把握?

咪蒙:創業是否成功,在於是否實現了你的目標。我在北京註冊了新的影視傳媒公司,公司還沒註冊完,就已經開始賺錢了。現金流還不錯。

太多風投找我要投資了,我都拒絕了。我終於感受到了傳說中被風投追著投資的爽感。如果這事放到一年前,我會覺得自己屌爆了。但是,正因為失敗過一次,我更明白這些都特麽什麽都不算。

因為創業的有趣就在於它夠刺激。你永遠不知道下一步會遇到什麽挑戰。我的焦慮感一點兒也沒緩解。低谷的時候焦慮,現在順利一些了,還是焦慮。所以,我沒什麽把握,把核心競爭力再提高,加大競爭壁壘,慢慢來唄。

不過,最後我想說的是,焦慮只是一種危機感。但創業還是為了快樂,我每天快樂的時間還是比焦慮的時間多得多。去年 8 月,我的公司倒閉那天,我們集體去歡樂谷遊玩。這種事是人幹得出來的麽?所以不管公司居於什麽位置,快樂才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