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以來,央行第三次降息。
昨日,央行通知稱,自2015年5月11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25bp,同時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3倍調整為1.5倍,以繼續引導社會融資成本下行,支持經濟發展。
至於降息對銀行的影響,恒豐銀行戰略與創新部總經理婁麗麗分析認為,本次調整後的存款上浮區間上限為3.375%,較調整前高出12.5個bp,但鑒於存款利率“一浮到頂”銀行機構數量已經減少,預計本次降息後銀行存款利率可能不會全部執行上限水平,而會根據銀行自身實際情況提高定價水平和定價能力。
婁麗麗還預計,本次存貸款下調同步,與上次貸款利率降幅大於存款利率不同,弱化了對銀行利差收窄的壓力,對銀行利潤影響不會很大。
民生證券宏觀研究團隊同樣認為,存款利率定價範圍繼續擴大,一年期定存最高浮動可至3.3%~3.4%之間,利率市場化再進一步。但實體經濟下行,可匹配的高收益資產供給收縮,預計銀行尋找高成本負債來源動力不強,將存款利率上浮到頂意願不大。
中信建投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黃文濤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利率市場化接近尾聲,在降息降準周期中,銀行資金成本是下降而不是上升。”
在經濟增速下行風險增大的背景下,國內商業銀行利潤增速有所趨緩。銀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當年累計實現凈利潤4436億元,同比增長3.73%。2015年一季度商業銀行平均資產利潤率為1.29%,同比下降0.11個百分點;平均資本利潤率17.76%,同比下降3.04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不良貸款卻在持續“雙升”。一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9825億元,較上季末增加1399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39%,較上季末上升0.15個百分點。
本次降息對於商業銀行資產質量的影響,有分析人士表示,本次降息對銀行盈利偏負面,預計會拉低凈利潤增速,但對資產質量偏正面,緩解了對不良貸款的擔憂。
就貸款撥備率而言,2015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余額為20826億元,較上季末增加1274億元;撥備覆蓋率為211.98%,較上季末下降20.08個百分點;貸款撥備率為2.96%,較上季末下降0.06個百分點。
銀監會在近日召開的2015年一季度經濟金融形勢分析會議上也指出,要加大不良資產處置核銷力度,用足貸款核銷等政策,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積極采用市場化手段,多渠道、批量化處置不良資產,為新增貸款騰出空間;要在加強風險防控的前提下,通過回收再貸、貸款重組,以及發放並購貸款推動低效企業兼並重組等方式,充分盤活沈澱在低效領域的信貸資源。
連續降息很有可能導致銀行傳統信貸業務利潤空間進一步收窄,婁麗麗昨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指出,商業銀行需要加強自身資產負債和風險管理水平,並積極發展資產管理、投資銀行等輕資產業務,以獲得新的增長點。
國家外匯管理局周三公布數據顯示,2015年10月,銀行結售匯逆差1279億元人民幣(等值201億美元)。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10月份,人民幣匯率走勢相對穩定,市場對人民幣持續貶值的恐慌情緒緩解,致使結售匯逆差大幅收窄。
其中,銀行自身結售匯順差630億元人民幣,代客結售匯逆差1909億元人民幣。
溫彬稱,這與當月央行口徑外匯占款增加和商業銀行口徑外匯占款減少的變動方向一致;同時,境內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逆差620億元人民幣,遠低於銀行代客結售匯逆差,說明境內企業和居民部門繼續進行本外幣資產負債結構調整。
10月份,銀行代客遠期凈售匯109億元人民幣,截至10月末,累計未到期凈售匯5666億元人民幣,“反映遠期對外支付以及償還外幣貸款的需求。”溫彬認為。
外匯局數據顯示,1~10月,累計結售匯逆差20106億元人民幣(等值3216億美元)。
境內銀行代客累計涉外收付款逆差4759億元人民幣(等值734億美元)
溫彬表示:“今年底前,人民幣能否納入SDR貨幣籃子以及美聯儲是否加息將成為影響人民幣匯率走勢的主要因素,外匯占款、結售匯等數據也會發生相應變化,需要密切關註。”
去哪兒網(QUNR. NASDAQ)11月25日公布了截至2015年9月30日的2015年第三季度未經審計財務報告顯示,去哪兒2015年第三季度毛利潤為8.26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7.8%。第三季度總營收為13.251億元人民幣(2.085億美元),同比增長164.4%。但依舊虧損,虧損環比收窄。
第三季度去哪兒的無線收入為9.755億元人民幣(1.535億美元),同比增長381.3%,占總營收的73.6%,2014年同期該占比為40.4%。總機票量和酒店間夜總數分別為3,390萬張和2,200萬間夜,較2014年同期分別實現了49.4%和119.8%的增長。
各類成本費用依舊有所上升。三季度產品研發費用為4.088億元人民幣(6,430萬美元),同比增長78.1%,該增長主要源於產品研發團隊擴大而產生的薪資、福利以及其他人員相關費用的同比增長。除員工股權支出以外的產品研發費用為3.570億元人民幣(5,620萬美元),同比增長65.5%,占總營收的26.9%。2014年同期該占比為43.1%,第二季度該占比為37.5%。產品渠道費用為1.871億元人民幣(2,940萬美元),同比增長87.5%,主要源於地推團隊人員數量的同比增長。除員工股權支出以外的產品渠道費用為1.842億元人民幣(2,900萬美元),同比增長85.7%,占總營收的13.9%。2014年同期該占比為19.8%,第二季度該占比為15.0%。銷售及市場推廣費用為7.683億元人民幣(1.209億美元),同比增長188.6%,該增長主要源於線下渠道拓展新移動用戶的支出迅速增長,其次是線上推廣費用的增長,以及銷售及市場團隊擴大而導致的薪資和福利費用的增長。
費用上升也導致虧損。去哪兒第三季度運營虧損為6.611億元人民幣(1.040億美元),2014年同期運營虧損為5.751億元人民幣,第二季度運營虧損為6.952億元人民幣。第三季度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運營虧損,其中剔除1.134億元人民幣(1,780萬美元)員工股權支出,為5.476億元人民幣(8,620萬美元),2014年同期為2.736億元人民幣。
運營虧損的同比擴大主要源於以投資回報率為核心的、積極的市場戰略,以及為加速擴大市場份額,尤其是酒店直銷業務的增長,在產品研發和產品渠道方面的持續投資。運營虧損的環比縮小主要得益於總營收和毛利潤的強勁增長,以及運營成本的控制。
第三季度歸屬於去哪兒網股東的凈虧損為7.348億元人民幣(1.156億美元),2014年同期歸屬於去哪兒網股東的凈虧損為5.662億元人民幣,第二季度歸屬於去哪兒網股東的凈虧損為8.157億元人民幣。歸屬於去哪兒網股東的凈虧損縮小主要源於上述原因。
“2015年第三季度去哪兒營收同比增速達到164%,毛利潤同比增速達到128%,這是我們連續第六個季度營收同比增速超過100%。業務基本面和增長勢頭繼續表現強勁。”去哪兒網CEO兼聯合創始人莊辰超表示。
“三季度無線收入同比增長381%,酒店間夜量同比增長120%,得益於毛利潤增長和合理的支出控制,虧損率大幅收窄。”去哪兒網CFO趙軼璐表示。
10月26日,去哪兒網宣布公司最大股東百度(BIDU.NASDAQ)將持有的178,702,519股A類普通股和11,450,000股B類普通股出售給攜程(CTRP.NASDAQ)。置換比例為1股去哪兒網美國存托憑證置換0.725股攜程美國存托憑證。置換完成後,攜程持有190,152,519股去哪兒網B類普通股。
2015年第四季度,去哪兒網預期總營收同比增長約105%~125%,毛利潤同比增長約85%~105%。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國家統計局6月9日發布的5月份CPI和PPI數據顯示,CPI環比下降0.5%,同比上漲2.0%;PPI環比上漲0.5%,同比下降2.8%。
CPI回落靠鮮菜帶動但豬肉環比仍在漲
從環比看,CPI環比下降0.5%,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認為,主要是受鮮菜價格下降較多的影響。
余秋梅稱,年初寒潮天氣襲擊我國大部分地區,影響了鮮菜的生產和運輸,鮮菜價格高位運行,較往年同期上漲較多。隨著應季鮮菜上市,市場供應逐步增加,鮮菜價格趨於正常。5月份鮮菜價格環比下降21.5%,影響CPI環比下降約0.64個百分點,超過CPI環比總降幅。
從50個城市主要食品價格旬報監測看,蔬菜價格回落幅度較大,部分鮮菜價格下降幅度甚至超過三成。
不過,5月份豬肉價格環比繼續上漲,漲幅為2.3%,影響CPI環比上漲約0.07個百分點。
另外,隨著國內成品油價格兩次提價,汽油、柴油價格環比分別上漲3.7%和3.8%,合計影響CPI環比上漲約0.06個百分點。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認為,本輪通脹上行主要動力之一的蔬菜價格繼續下跌,供給改善帶動蔬菜價格顯著調整。4月生豬和能繁母豬存欄量環比均出現正增長,顯示供給已經開始調整,未來豬肉價格上漲空間有限。結合基數因素,通脹將逐步進入下行通道。
但海通證券姜超此前則提示,由於豬價和油價仍在繼續上漲,意味著短期物價仍有上行動力,未來通脹風險未消。
原材料價格回升帶動PPI環比上漲
5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環比上漲0.5%,漲幅比上月縮小0.2個百分點。
對於PPI的環比變動特點,余秋梅認為,一是部分工業行業價格漲幅縮小,其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價格環比分別上漲2.5%和12.3%,漲幅比上月分別縮小5.9和0.5個百分點;二是石油加工業價格環比上漲4.1%,漲幅比上月擴大3.1個百分點;三是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價格環比止跌回升,由上月下降0.3%轉為本月上漲1.8%。
同比方面,5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2.8%,降幅比上月收窄0.6個百分點。
分行業看,石油和天然氣開采、石油加工、煤炭開采和洗選、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價格同比分別下降21.5%、15.6%、10.2%、7.7%和5.4%,合計影響當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總水平同比下降約1.7個百分點,占總降幅的60%左右。
PPI的環比上升顯示國內“三去一降一補”繼續取得成效。由於美國近期加息概率因為非農數據疲軟的影響變小以及國際油價再度回升,國外價格變化有望繼續推動國內原材料價格恢複。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表示,鑒於決策層收緊了資本外流管制、國內部門海外負債已經大幅下降,且央行改善了與市場的溝通,未來美聯儲加息對人民幣的影響會小於去年12月。
CPI和PPI顯示中國經濟仍處於平穩發展態勢之中,從現有的經濟和調控需求來看,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院長黃劍輝建議,一是貨幣政策在強調“穩健”的同時,也應避免“急剎車”和“矯枉過正”,並引導資金進入實體經濟,有效降低融資成本;二是供給側改革應做好預期引導,提升民企的“安全感”,推動民間投資相關政策盡快落地實施;三是推動強化市場的相關制度改革,使股市、匯市、樓市回歸到各自的功能定位。
近日,國家外匯管理局(下稱“外匯局”)公布3月末的外債數據,總體來看,我國外債總規模降幅放緩,償債風險可控。
首先,外債余額降速大幅放緩。截至2016年3月末,我國全口徑外債余額為等值13645億美元,較2015年末減少517億美元,降幅為3.6%,較2015年第四季度降幅減少3.8個百分點。
外匯局國際收支司原司長、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高級研究員管濤對本報表示,這是企業對市場的價格機制做出的正常反應。“現在人民幣有貶值預期,恰恰是應該去杠桿,減少外債。”他說。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認為,造成外債余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歐美等發達國家之間經濟和貨幣政策分化,這導致美元匯率持續走強,利率關系紊亂,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加劇,外債的匯率和利率風險上升,使得經濟主體選擇加快償還外債進程。
企業借外債的首要前提是看成本,過去人民幣升值,外債的利息又低,外債的實際成本甚至可能為負。而現在的情況恰恰相反,自2014年人民幣出現貶值以來,外債余額就開始大幅減少。不過根據2016年一季度末的數據來看,外債減少的幅度已經放緩。
建設銀行總行金融市場部韓會師認為,一方面經過近兩年的調整,外債償還壓力減小;另一方面,外匯局也加強了外債提前償還方面的監管。
外匯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外債規模下降與我國進出口貿易下降密切相關。2016年第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5.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5.9%。受此影響,3月末貿易信貸與預付款余額相應下降,占總外債規模下降的66%。
通過數據還可以看出,外債期限結構進一步優化。2016年3月末短期外債余額較2015年末下降8%,而中長期外債余額則較2015年末上升4%。
不過,隨著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部分企業經過前期債務去杠桿化後,公司間貸款等外債數據開始止跌回升。2016年3月末,公司間貸款余額較2015年末增長149億美元,增幅為7%。
根據《關於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的通知》(銀發〔2016〕132號),自2016年5月3日起,本外幣一體化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試點擴大至全國範圍內的金融機構和企業。對金融機構和企業,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不實行外債事前審批,而是由金融機構和企業在與其資本或凈資產掛鉤的跨境融資上限內,自主開展本外幣跨境融資。
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預計我國外債規模將趨於平穩。根據目前外債數據變動的趨勢,加上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政策的落地實施,預計我國外債規模將趨於平穩。下一步,外匯局將繼續積極構建和完善宏觀審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債和資本流動管理體系,加強事中事後監測分析,防範異常跨境資金流動風險。
隨著增收節支各項措施逐步落地,國資委14日對外公布,中央企業效益水平明顯回升。
其中,二季度實現利潤總額3702.2億元,月度利潤平均1234.1億元,比一季度月均利潤增加389.9億元。
6月份中央企業當月實現利潤1419億元,是上半年的最好水平。有38家企業上半年效益同比增幅超過10%, 16家企業效益增幅超過30%。
同時,虧損企業實現扭虧減虧。
今年一季度,有18家中央企業整體虧損,虧損額137.8億元。為此,國資委組織開展困難企業改革脫困專項治理工作,逐戶確定扭虧目標和落實工作責任,各項工作措施逐步到位,經過二季度的積極努力,有6家中央企業扭虧為盈,其他12家企業實現大幅減虧,比一季度減虧70. 6億元。
企業收入降幅逐月收窄。受石油、煤炭、鋼鐵、有色、電力等大宗商品價格下躍或政策性下調影響,1-6月中央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0. 8萬億元,同比減少1981億元,下降1.8%, 但降幅逐月收窄。
6月份當月實現營業收入2.2萬億元,高於近兩年中央企業月均收入(2萬億元)水平。營業收入仍處於小幅下滑狀態,同時,國資委組織中央企業開展融資性貿易業務清理,低毛利、高風險的貿易業務大幅削減,收入質量得到進一步夯實。
由於連日強降雨襲擊,河北邢臺七里河發生洪水漫堤,致使開發區12個村進水。對此,水利專家表示泄洪不能控制。因為七里河在大賢橋迅速收窄,通過能力只有40m3/s左右,造成洪水漫過河堤決口,使開發區12個村進水。
小編查找了百度地圖和谷歌地球,從衛星圖中驗證這一原因。
水庫與泄洪處位置分布
此處為七里河景觀段開始
此處是景觀段結束,後面突然收窄的背面就是大賢村
午後開盤,大盤跌幅逐漸收窄,隨後維持震蕩整理狀態。截至目前,滬指報2950.06點,跌幅收窄至0.98%,創業板報2100.77點,跌幅收窄至1.02%,10187.08點,跌幅收窄至1.38%。
板塊方面,黃金概念股領漲,銀行、煤炭與破凈資產上漲,其余板塊全線下跌。地熱能與次新股領跌。
商務部17日召開例行發布會,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據海關統計,1-7月,全國進出口13.21萬億元,同比下降3%。其中,出口7.6萬億元,下降1.6%;進口5.61萬億元,下降4.8%;順差1.99萬億元, 增長8.7%。(以美元計,1-7月,全國進出口20278億美元,下降8.7%。其中,出口11676億美元,下降7.4%;進口8601億美元,下降10.5%;順差3075億美元,增長2.6%。)從1-7月外貿運行情況看,我國外貿繼續保持回穩向好的態勢。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從外貿發展態勢看,外貿出口累計降幅已連續5個月收窄。3月份以來,我國外貿出口累計降幅已連續5個月收窄,外貿出口好於美、日、韓、俄、印等世界主要經濟體。我國外貿回穩向好的態勢沒有改變。
二是從企業主體看,民營企業仍然是出口主力軍。1-7月,民營企業出口增長3.6%,占全國外貿出口的46.8%,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6個百分點。民營企業出口占比超過外資企業、國有企業,繼續保持我國第一大出口主體地位。國有和外資企業出口分別下降6.8%和5.6%,
三是從國際市場看,對部分“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出口好於總體水平。1-7月,我對菲律賓、俄羅斯、泰國和印度等“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出口分別增長26.1%、14.5%、9.4%和7.3%。對歐盟出口增長1.7%,對日本出口下降0.2%,分別快於出口整體增速3.3和1.4個百分點。
四是從貿易方式看,一般貿易占比不斷提升。1-7月,一般貿易出口增長0.8%,占全國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55.7%,同比提高1.3個百分點。加工貿易下降7.8%,已連續17個月下降,拉低整體出口增速2.7個百分點。
五是從商品結構看,大型成套和高附加值產品出口保持正增長。1-7月,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分別下降1.9%和1.6%,但大型成套設備出口增長3%,集成電路等高附加值產品出口增長2.9%。七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增長0.2%,其中,玩具、塑料制品、紡織品分別增長14.5%、4.4%和3.9%。
六是從區域布局看,東部地區進出口好於全國。1-7月,東部地區進出口11.33萬億元,下降2.4%。中部地區進出口9392億元,下降4.5%。西部地區進出口9427億元,下降7.8%。
七是從進口看,部分大宗商品進口數量保持增長。1-7月,原油、鐵礦砂、銅精礦等10種大宗商品量增價跌,數量增長3.1%-36.2%,價格下降9.6%-33.9%,合計減少付匯577.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800億元),有利於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9月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8月CPI、PPI數據。
中國8月CPI同比1.3%,預期1.7%,前值1.8%。
中國8月CPI環比0.1%,前值0.2%。
中國8月PPI同比-0.8%,預期-0.9%,前值-1.7%。
中國7月PPI環比0.2%,前值0.2%。
此前,據業內人士預計,8月CPI同比增速將比上月小幅回落,在1.7%左右,PPI跌幅則有望繼續收窄。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此前表示,在不出現強刺激貨幣政策的情況下,流動性充裕再次整體推高CPI的可能性不大,但供求關系偏緊的食品價格仍有可能在市場投機炒作的推動下出現快速上漲,應予以關註,“CPI翹尾因素在10月和11月有所上升,可能對物價企穩起到擡升作用,不過總體看,未來CPI運行基本平穩,不存在明顯的通脹或者通縮壓力”。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對8月CPI、PPI數據進行了解讀。
一、居民消費價格環比略有上漲,同比漲幅有所回落
從環比看,8月份食品價格環比上漲0.4%,非食品價格環比持平。食品中,鮮菜價格環比繼續上漲,蛋價格環比由降轉漲,環比漲幅分別為7.9%和3.5%,合計影響CPI環比上漲0.19個百分點;鮮果、水產品價格環比分別下降2.6%和0.6%,豬肉價格環比繼續下降,降幅為1.2%,三項合計影響CPI環比下降0.09個百分點。非食品中,受國內成品油調價影響,汽油、柴油價格環比分別下降3.0%和3.1%;租賃房房租價格連續第7個月上漲,環比漲幅為0.4%。
從同比看,CPI同比漲幅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主要是由於食品價格同比漲幅回落較多。去年8月份,食品價格環比上漲1.6%,是2011年以來同期最高環比漲幅,擡高了今年8月份的對比基數,本月食品價格同比漲幅僅為1.3%,比上月回落2.0個百分點,直接影響CPI同比漲幅比上月回落0.38個百分點。從具體項目看,豬肉價格同比上漲6.4%,比上月回落9.7個百分點;蛋價格同比下降7.4%,降幅比上月擴大5.4個百分點;鮮果價格從上月同比上漲0.5%轉為下降0.6%。
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環比繼續回升,同比降幅進一步收窄
8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環比上漲0.2%,漲幅與上月相同。環比變動的特點:一是部分工業行業價格漲幅明顯擴大,其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價格環比分別上漲3.1%和1.5%,漲幅比上月分別擴大2.9和0.9個百分點,分別影響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總水平上漲0.21和0.03個百分點;二是部分工業行業價格由降轉升,其中非金屬礦物制品、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價格環比分別上漲0.3%和0.1%;三是石油和天然氣開采、石油加工業價格環比由上月上漲轉為本月分別下降6.2%和1.9%。
8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0.8%,降幅比上月收窄0.9個百分點。今年以來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降幅逐月收窄,7、8月份受去年基數較低影響收窄幅度較大。從重要大類行業看: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同比繼7月份由降轉升以後,8月份漲幅明顯擴大至6.5%;此外,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同比也由降轉升,上漲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