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息股 CKM001 Blog
http://blog.yahoo.com/_IRRMPRNNPACUOC3ZNGHSWJPXME/articles/114994/index

近 幾個月,香港股市超跌,無論是藍籌或是中細價股,股價一律跌到低殘,近日港股從低位回升,昨日恆指收18968點,往績市盈率只有10倍,以昨日收市價 計,往績股息超過4厘的藍籌股一共有11隻,這一組股票包括匯豐(0005)、恆生(0011)、中銀香港(2388)、建行(0939)、工行 (1398)、中行(3988)、招商局(0144)、國泰(0293)、中遠太平洋(1199)、思捷(0330)、中石油(0857),首6隻都是銀 行股,前3間是本地銀行,後3間是內銀,在前3間之中,我主要持有中銀香港,時異勢易,上世紀英治時代的匯豐是香港龍頭銀行,但在回歸後廿一世紀的今天, 中銀香港已經取代匯豐,成為香港首間人民幣結算銀行,中銀香港有明顯之經營優勢,股息每年都穩定增長,是收息股的好選擇,現在我已經放棄匯豐,以前匯豐銀 行的擁護者們,可以考慮換馬到較穩健的子公司恆生銀行,恆生主要是本地銀行業務,起碼沒有國外銀行業務之風險,以超過5厘息計,派息非常吸引,其次,以收 息股而言,內銀3行也是長揸的好選擇,招商局業務太雜,國泰與中遠是周期股,盈利不穩,思捷已經是強弩之末,未來派息存疑,這4間公司我都不建議,中石油 是國內石油與天然氣上游行業壟斷經營之龍頭,未來能源有價,隨着通脹升溫,油價只會有升無跌,不過油價再高,中央會抽暴利稅,以收息股而言,中石油不過不 失。
如果看一下過去數十年之股票投資回報,起碼有1/3來自股息,如果實行長線股息再投資之法,回報必然豐厚,我之前已經發表過大量文章 分析,不贅。大家現在打份工,都是希望穩穩定定,每年有固定的收入,如果持有足夠數量的收息股,能夠提供你穩定的現金流,那麼你可以選擇工作與退休,以後 享受財務自由之樂趣,所以我經常講,增長股與收息股,持股比例50/50,就是這個道理。
長期收息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E5%B7%A6%E4%B8%81%E5%B1%B1/art/20120506/16310676
一年幾之前,一位老友賣咗樓,揸住幾百萬現金,問左丁山有乜好投資,左丁山叫佢若以穩陣收息計,最好用來買
Reit(地產信託投資基金),例如823、2778、778、405之類,尤以823(領匯)為主,至於佢買咗幾多,左丁山當然不便詢問。呢日碰到曾淵
滄博士,講起最近頻頻見報嘅領匯,曾博士話:「舊年老友退休,攞咗一筆退休金,問我點辦,我叫佢全部買晒領匯等收息,依家佢多謝我呀!」曾博士藝高人膽
大,領匯上市時買咗一啲,因配額唔夠多,後來在市場上陸續吸入,依家股價(其實單位價)升到32元左右,直情「財息兼收」啦。
不過曾博士話買領
匯,主要目的係長期收息,唔係賺股價,正如你二十年前用三百萬元買咗層樓,依家升到三千萬,仍然係住在層樓裏面,資本增值只係給你心靈快慰。故此曾博士話
買咗領匯,最好鎖埋不理單位價上升或下跌。但係升到32元以上,周息率得番3.4%左右,仲少過太古之7%,新地3.6%,低唔低呀?曾博士話有點不同,
因為新地等收租股轄下商場普遍已收足市值租金,租金跟着市場循環可升可跌,但領匯有一百幾十個商場,到目前為止,翻新商場比例甚少,而過往房委會管理時
期,商場租值大幅度偏低,與市值租金相差好遠,領匯即使接手後加咗租,仍未追上市值,更何況還有大把商場未翻新,即是未「挖潛」,將來領匯商場之租金總收
入,幾難下跌,即係長期派息有晒保證。
有人講房委會管商場有人情味,保留舊風情喎,曾博士點睇?曾博士話佢做過深水埗委任區議員,視察過距離城市大學不遠嘅南山邨商場街市,睇到冇嘢好講,直情
係上佳房委會管理嘅示範單位,如果大家要懷念房委會舊商場,不妨親自去行吓睇吓,領教三十年不變之破舊。房委會本來可以將啲商場賣俾領匯嘅,但鑑於目前政
治局面,邊度敢賣吖,既然舊商場一切照舊,了無生氣,房委會搵個新商場玩吓,就係油塘「大本型」,聽講內裏絕大部份以市值租金租俾連鎖集團開超級零售店,
留番大約七千幾平方呎租俾中小商戶,以投標方式出租,但建議書佔70%,租金只佔30%,若有意思創業,不妨博一博,分分鐘靠份建議書攞足70分,以二萬
元租金力壓他人出十萬元租金!
收息用債券、賺價靠股票 Home Blogger
http://www.homebloggerhk.com/?p=5039 諗兄,您好,很高興看到閣下的BLOG中張貼及替各讀者解答的文章,令到我獲益良多。客套說話不多說了,現有一些問題想徵詢您的意見…
本人家庭狀況如下:我(40歲)及太太(32歲)有2名小孩(2歲及剛出生),兩人均為公務員,現住宿舍,並無物業, 2人收入共約$73,000,現有資料如下:1) 流動資金$1,100,0002) 股票約值$1,300,000 (內銀股及匯豐銀行佔七成,因唸住靠股息作現金流)3) 暫儲有$400,000給子女教育需要4) 每月必要性開支約為$30,000 (已包括每月$2,000的匯豐銀行月供股票)
我和太太近來均有外出睇樓,目的是希望買一層不過4百萬的樓宇作出租之用,希望在我倆2人退休後,出租樓宇的租金可作退休後的現金流或我們家人退休後的居所…但有感現市樓價及市況,故現時只作睇樓(暫只看過將軍澳中心及灣仔區的舊樓),現有下列問題想問唸兄:1) 請問現市況是不是不值得入市?2) 將軍澳或灣仔區那一個值得投資?請問有沒有其他建議?3) 其他增加我們財務上或置業安排的建議?最後,祝您及讀者財務自由,身體健康,謝謝SEF
收息用債券、賺價靠股票
其實靠大笨象股票收息真係唔妥,有幾慘烈問下大笨象既投資者就知,內銀股亦唔係隻隻派得疏爽。唔用感觀判斷,係數字上5號仔beta值唔係高,息只係比較吸引,投資人應可搵更佳投資工具取代靠5號仔收息。
你買大笨象可能因佢信譽超卓加上透明度較高既派息政策,可惜派幾多息根本任佢講,到不如買入幾隻房託加上ETF收息,免除大笨象之公司風險,或唔講5號總括而言,你買一隻股票去收息,要受公司之風險,有消息令你大升固然好,但係一日跌10%你收成年息都補唔返。所以要有股票般買賣既方便,又唔想掣錢大上大落只要收息,咁買交易所買賣基金、房託比利用單一公司既股票收息好。
另外都有基金做呢類野,佢地買一堆同地區或同國家既股票而每月或季派息比你。買該種基金幫你去除大部份公司風險更可每月收息,已知市場上有年息六厘選擇提供(每月派出)。最後梗係要講下諗樣成日提既債券,因你想筆錢收息,其實債券就係不二既理想公司。股票係幫你賺價既,應該利用股票對消息既敏感性去爆作從而炒作。
講左咁耐,建議S先生再審視現有portfolio,係總流動資金入面幾多錢想用黎收息,幾多錢願意用去追逐股票30%既上落。如果你答案係一半半,well,咁你咪一半放入債券收息,一半用黎趁低就入下建設銀行,咁分比較好。如果買股票資金願意接受更大波幅,買下中國建材係好選擇! 切記唔好再打電話上電台話自己買中建材係長線,自己係長線投資者! 最差既心態就係貪心想博短線,自己又唔認。
S先生係穩當投資人,不是諗樣上段個種。只要理順自己股債分佈後,耐心等待時機入市買樓。由於S先生有宿舍,所以不會正面受樓市大升打擊,比人猛加租。頂多出面既野貴哂,受通賬所累而銀紙冇咁好使而矣。入市區域宜參考諗樣前文: 一路向西論樓市,荃灣東涌一帶將受新基建而跑贏大市。將軍澳供應太多而灣仔區大多數舊樓,按揭未必做得長。但係舊樓尋寶係不少樓市老手既玩意,宜等經驗累積後而作之。
不計你現時所擁有投資及現金,保守去估你的借貸力約為9.65mil,在淡市出擊買兩間優質屋苑貨都可以了。現在你適宜得閒去睇下樓,除非個市跌到零三年咁反艇,否則筍貨係要靠自己先預備同勤力先搵到出黎。估計樓市像一個搖擺的鐘,2003年由特首加力向跌一方擺,到曾時代自然大力升向另一邊。往後波幅均不會超出2003年及往後高位所創的升跌百分比幅度。
另外請勿一注獨贏,有子彈都拆幾間樓買。因為之前住開宿舍,可能你要比人多睇樓先了解到座向、交通及居民質素對一個屋苑呎價走勢上影響。
收息用債券、賺價靠股票(答) Home Blogger
http://www.homebloggerhk.com/?p=5452其實靠大笨象股票收息真係唔妥,有幾慘烈問下大笨象既投資者就知,內銀股亦唔係隻隻派得疏爽。唔用感觀判斷,係數字上5號仔beta值唔係高,息只係比較吸引,投資人應可搵更佳投資工具取代靠5號仔收息。你買大笨象可能因佢信譽超卓加上透明度較高既派息政策,可惜派幾多息根本任佢講,到不如買入幾隻房託加上ETF收息,免除大笨象之公司風險,或唔講5號總括而言,你買一隻股票去收息,要受公司之風險,有消息令你大升固然好,但係一日跌10%你收成年息都補唔返。所以要有股票般買賣既方便,又唔想掣錢大上大落只要收息,咁買交易所買賣基金、房託比利用單一公司既股票收息好。
另外都有基金做呢類野,佢地買一堆同地區或同國家既股票而每月或季派息比你。買該種基金幫你去除大部份公司風險更可每月收息,已知市場上有年息六厘選擇提供(每月派出)。最後梗係要講下諗樣成日提既債券,因你想筆錢收息,其實債券就係不二既理想公司。股票係幫你賺價既,應該利用股票對消息既敏感性去爆作從而炒作。
講左咁耐,建議S先生再審視現有portfolio,係總流動資金入面幾多錢想用黎收息,幾多錢願意用去追逐股票30%既上落。如果你答案係一半半,well,咁你咪一半放入債券收息,一半用黎趁低就入下建設銀行,咁分比較好。如果買股票資金願意接受更大波幅,買下中國建材係好選擇! 切記唔好再打電話上電台話自己買中建材係長線,自己係長線投資者! 最差既心態就係貪心想博短線,自己又唔認。
S先生係穩當投資人,不是諗樣上段個種。只要理順自己股債分佈後,耐心等待時機入市買樓。由於S先生有宿舍,所以不會正面受樓市大升打擊,比人猛加租。頂多出面既野貴哂,受通賬所累而銀紙冇咁好使而矣。入市區域宜參考諗樣前文: 一路向西論樓市,荃灣東涌一帶將受新基建而跑贏大市。將軍澳供應太多而灣仔區大多數舊樓,按揭未必做得長。但係舊樓尋寶係不少樓市老手既玩意,宜等經驗累積後而作之。
不計你現時所擁有投資及現金,保守去估你的借貸力約為9.65mil,在淡市出擊買兩間優質屋苑貨都可以了。現在你適宜得閒去睇下樓,除非個市跌到零三年咁反艇,否則筍貨係要靠自己先預備同勤力先搵到出黎。估計樓市像一個搖擺的鐘,2003年由特首加力向跌一方擺,到曾時代自然大力升向另一邊。往後波幅均不會超出2003年及往後高位所創的升跌百分比幅度。
另外請勿一注獨贏,有子彈都拆幾間樓買。因為之前住開宿舍,可能你要比人多睇樓先了解到座向、交通及居民質素對一個屋苑呎價走勢上影響。
收息股精選之一:恆生銀行 市場先生自語
http://mrmarketofhk.blogspot.hk/2013/06/blog-post_18.html年初筆者已經定下今年的目標是增持現金, 因此, 年頭至今基本上主要的策略和實際操作是逄高減磅, 並於2月份將部分沽股票套現的資金轉為人民幣, 然後在內地銀行做定期存款, 利率超過4%. 目前筆者的現金水平可以說是自金融海以來最高的, 上星期四恆生指數最多下跌701點, 如果發生在以前, 筆者有錢便身痕, 一定忍不住要出手買貨, 但今時今日筆者心態已經改變了, 可以好有耐性地繼續持有現金, 仍然無意於現水平增持股票, 當然, 也不心急進一步沽貨, 只是維持不買不賣. 筆者小時候居住的地方, 如果想去海灘游泳, 需要計算潮漲潮退的時間, 如果計錯時間去到海灘只能望石輕嘆, 但筆者知道潮退之後就是潮漲, 同樣地, 在潮漲游泳時筆者知道潮水最終也會退去, 要在潮退前回家.
最近, 隨著美國國庫債券孳息率持續上升, 一眾收息股普遍從高位回落, 不過, 筆者認為優質收息股永遠都有投資價值, 問題只是在什麼價格進埸而已. 2012年恆生股東淨利潤為194.26億元或每股10.16元, 按年增長15%. 看恆生年報有1個經營指標令筆者印象深刻, 就是高達1.9%的平均總資產回報率(ROA), 總覽全世界的銀行這是很高的水平, 美國一哥摩根大通的ROA為0.98%, 內銀一哥工行的ROA為1.45%. 從恆生的資產負債表可以看到兩大最重要的資產, 分別是高達5,361.62億元的客戶貸款, 佔總資產的49.8%, 和2,534.08億元的證券投資, 佔總資產的23.5%.
貸款資產質素和貸款減值準備是筆者重視的項目. 減值貸款是指有客觀證據顯示將無法全數收回本金或利息的貸款. 2012年底恆生總減值貸款為13.4億元, 表示總減值貸款對總客戶貸款比率為0.25%, 顯示貸款質素非常良好. 恆生會逐一評估所有大額的貸款, 相關減值準備稱為個別評估減值準備, 至於信貸風險特質類似的貸款組合則作綜合評估, 相關減值準備稱為綜合評估減值準備. 2012年底恆生個別評估減值準備為6.81億元, 而綜合評估減值準備則為7.28億元, 表示總貸款減值準備對總客戶貸款比率為0.26%. 證券投資組合有2,530.74億元為債務證券, 當中, 99.02%獲評級機構給予投資評級, AA-至AAA級別和A-至A+級別分別佔72.48%和24.1%. 債務證券當中有60.15%是由中央政府或銀行以及其他公共機構發行. 顯示集團穩健審慎的作風.
執筆之時美國30年期國債升至3.3%, 筆者認為恆生是最優質的收息股之一, 不過, 1.7%的風險溢價是最起碼的要求, 表示最低的股息回報率要達到5%, 2012年恆生派息達到每股5.3元, 表示股價要跌至106元才值得考慮, 較理想的買入價是100元, 相當於5.3%股息率.
穩定收息揀中銀 市場先生自語
http://mrmarketofhk.blogspot.hk/2013/09/blog-post.html上星期投資市場受到美國有意攻擊敍利亞的消息而波動, 但多間上升公司陸續公佈上半年業績, 令投資者忙不暇及. 筆者當然不放過分析值得投資的目標. 中銀香港上半年股東淨利潤112.52億元, 按年微增0.08%, 每股基本盈利為1.0642元, 派中期股息54.5仙. 平均資產回報率(ROA)為1.27%, 較去年同期下跌0.08個百分點, 但比去年底回升0.03個百分點. 平均股東權益回報率(ROE)為14.87%, 較去年同期和去年底分別下跌1.76個百分點和0.04個百分點. 同其他本地銀行比較, 表現不及恆生(ROA : 1.7%, ROE: 19%), 但較東亞(ROA : 1.0%, ROE : 11.6%)優勝.
生息資產平均餘額較2012年底增長665.63億元或4.32%, 不過, 無息資產大增15.14%, 導致生息資產佔總資產比率由88.55%下降至87.52%. 正面因素包括客戶貸款平均餘額增長6.38%和客戶貸款平均收益率提升7個基點, 以及債務證券投資平均餘額增長2.44%和債務證券投資平均收益率提升9個基點, 帶動生息資產平均收益率提升5個基點至2.32%. 筆者留意到上半年公司貸款較2012年底增加8.16%, 但受到政府實施進一步壓抑樓市措施令交易量顯著下跌, 個人貸款增速只有3.55%, 公司貸款佔總客戶貸款比重因而由69.33%上升至70.25%, 幸好, 期內公司貸款定價上升. 另一方面, 無息負債(包括無息存款和股東資金)平均餘額較2012年底增長358.37億元或8.73%, 無息負債佔總負債比率由23.6%上升至24.31%, 加上客戶存款和銀行同業存款平均付息率分別下跌7個和15個基點, 總付息負債平均付息率下降9個基點至0.74%, 帶動淨利差由2012年底的1.44%提升至1.58%, 淨息差(Net Interest Margin)因而上升11個基點至1.67%, 在量價齊升的有利情況下, 淨利息收入較2012年底增加12.42億元或10.3%.
10.3%,
至於市場關注的貸款質量方面. 期內減值準備淨撥備按年大增2.44倍至3.71億元. 當中, 按個別評估客戶貸款減值準備淨撥回0.93億元, 按組合評估客戶貸款減值準備則有淨撥備支出4.61億元, 主要原因包括個別企業貸款的評級被調低, 以及對組合評估模型中的參數進行定期更新. 特定分類或減值貸款比率維持在0.26%的低水平, 但總減值準備及監管準備則上升7.03%, 導致總準備佔客戶貸款的比率由2012年底的0.48%上升至0.5%. 此外, 住宅按揭貸款拖欠及經重組貸款比率由2012年底的0.02%上升至0.03%, 而信用卡貸款拖欠比率則由2012年底的0.17%上升至0.26%, 情況有所惡化.
2009年至2012年金融市場飽受美國金融海嘯,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 內地經濟結構調整等影響, 中銀香港於4年期間共派股息425.3仙(每股), 平均每年派息106.325仙(每股), 而且派息比率維持在60%至65%之間, 顯示派息穩定而且可持續性高, 屬於長期收息的優質藍籌, 52週高低位分別為28元和22.85元, 相差只有5.15元, 表示即使把握到最低位買和最高位賣也只能賺到22.5%, 因此投資中銀香港應該以收息為主要目標, 預期今年派息每股134仙, 以現價24.45計算, 預期股息率為5.48%, 是月供股票的好選擇.
股市分析(19):收息股竟然暗藏高增長玄機? 梁隼
http://notcomment.com/wp/?p=14908
公用股、REITS等收息股係2013年上半年升勢凌勵,雖然無科網股或者濠賭股升得咁多,但係買一隻本來諗住每年執幾厘股息穩穩陣陣既股票突然一年內升兩三成,都幾喜出望外架,可惜自從美國話準備退市之後,就即刻出黎行,預左要還,好似電能、置富REITS等跌番兩三成,股價還原基本步。
呢類收息股表面上業務都好似缺乏增長因素,公用股受到政府利潤管制制衡著,REITS隨著地產市場冷卻而缺乏加租理由,就算美國之後話左長期維持低息環境,市場上利潤更高的投資項目都大把,國內有餘額寶、微信理財等高息儲蓄產品,香港股市有濠賭股、科網股等,有概念、有走勢!收息股兩樣都無,吸引力梗係大打折扣。
根據「息率 = 股息 / 股價」呢條方程式,股息無增長,想增加息率去增加吸引力,唯有股價下跌。
前段說「呢類收息股表面上……」咁實際上又如何?先講公用股,利潤管制只在香港,不過眾所周知兩電一煤早已國際化同埋多元化,好似中電有大量海外業務同埋有賣樓收入,電能就集中海外業務,並且將港燈分拆上市,煤氣也透過持有港華燃氣投資大量國內項目。
另外上市的載通(九巴的控股公司)同埋港鐵的車務收入都係佔集團整體一小部份,中巴、香港小輪更加係掛名公用股,因為兩者業務都集中地產發展了。
至於REITS例如置富,泓富等本身只係獲注入二線商場同寫字樓,接手後可以重新裝修同規劃轉型,例如置富旗下的商場經轉型後格局同感覺都好左好多,咁樣租金收入就自然有上升空間。
無論係透過投資海外抑或upgrade自己資產,都係投資期長回報期更長的項目,所以資金就算洞悉呢個機會都寧願炒多兩轉高增長野先會考慮,咁樣就即係製造機會俾大家趁低分段吸納,有錢不妨開始月供呢類收息股,中長期必定有驚喜。
公用股、REITS等收息股係2013年上半年升勢凌勵,雖然無科網股或者濠賭股升得咁多,但係買一隻本來諗住每年執幾厘股息穩穩陣陣既股票突然一年內升兩三成,都幾喜出望外架,可惜自從美國話準備退市之後,就即刻出黎行,預左要還,好似電能、置富REITS等跌番兩三成,股價還原基本步。呢類收息股表面上業務都好似缺乏增長因素,公用股受到政府利潤管制制衡著,REITS隨著地產市場冷卻而缺乏加租理由,就算美國之後話左長期維持低息環境,市場上利潤更高的投資項目都大把,國內有餘額寶、微信理財等高息儲蓄產品,香港股市有濠賭股、科網股等,有概念、有走勢!收息股兩樣都無,吸引力梗係大打折扣。根據「息率 = 股息 / 股價」呢條方程式,股息無增長,想增加息率去增加吸引力,唯有股價下跌。前段說「呢類收息股表面上……」咁實際上又如何?先講公用股,利潤管制只在香港,不過眾所周知兩電一煤早已國際化同埋多元化,好似中電有大量海外業務同埋有賣樓收入,電能就集中海外業務,並且將港燈分拆上市,煤氣也透過持有港華燃氣投資大量國內項目。另外上市的載通(九巴的控股公司)同埋港鐵的車務收入都係佔集團整體一小部份,中巴、香港小輪更加係掛名公用股,因為兩者業務都集中地產發展了。至於REITS例如置富,泓富等本身只係獲注入二線商場同寫字樓,接手後可以重新裝修同規劃轉型,例如置富旗下的商場經轉型後格局同感覺都好左好多,咁樣租金收入就自然有上升空間。無論係透過投資海外抑或upgrade自己資產,都係投資期長回報期更長的項目,所以資金就算洞悉呢個機會都寧願炒多兩轉高增長野先會考慮,咁樣就即係製造機會俾大家趁低分段吸納,有錢不妨開始月供呢類收息股,中長期必定有驚喜。
股市分析(19):收息股竟然暗藏高增長玄機? | 筆與置評 noTcomment
繼續收息 市場先生自語
http://mrmarketofhk.blogspot.hk/2014/03/blog-post_7.html26中華汽車(即中華巴士)2013至2014年度中期股息連特別股息每股共60仙, 3月11日除淨, 6月17日派發, 筆者將會收到2.88K, 估計全年派息每股2.3元, 每年為筆者提供11.04K被動收入. 以現價62元計算, 股息率為3.7%, 不算特別高, 不過中巴的好處包括:
1. 無任何借貸
2. 現金水平高, 每股淨現金(淨現金 = 現金 - 所有負債)高達56.52元, 相當於股價的91.16%, 未來市場利率向上對持有多現金的企業有利.
3. 業務簡單, 持有投資物業收租
4. 管理層保守, 但仍然有少少發展潛力. 有人不喜歡管理層太保守, 不過, 其實保守有保守的好, 很少上市公司持有咁多現金卻不炒股票, 中巴的資產負債表你幾乎看不過有證券組合. 未來的發展包括香港仔黃竹坑興建一座28層高的甲級寫字樓, 落成後將為集團提供穩定的現金流, 未來有機會因此增加派息. 此外, 柴灣舊巴士廠及毗鄰巴士總站住宅項目將興建780個住宅單位, 相信可為股東賺取利潤.
5. 派息穩定而且可持續.
截至2013年底中巴每股資產淨值為156元, 現價PB為0.3974倍.
6/11 明報訪問:八十後「交易經理」盧誌威:買債收息租樓住更靈活 by 盧志威
來源: http://www.hunghuk.com/2014/11/07/611-%E6%98%8E%E5%A0%B1%E8%A8%AA%E5%95%8F%EF%BC%9A%E5%85%AB%E5%8D%81%E5%BE%8C%E3%80%8C%E4%BA%A4%E6%98%93%E7%B6%93%E7%90%86%E3%80%8D%E7%9B%A7%E5%BF%97%E5%A8%81%EF%BC%9A%E8%B2%B7%E5%82%B5%E6%94%B6/

一個80後告訴你『他』為什麼是有錢人
假如你是一位「八十後」,出來工作後仍與家人同住,事業順利,已儲得數百萬元而即將結婚,會有何打算?相信大部分人都會選擇置業,和另一半享受二人世界。從事金融投資的豐盛資產管理組合交易經理盧誌威,正是上述的「八十後」,他雖早有足夠資金買樓,卻另有打算,計劃將投資組合中約200 萬元撥出來買入高息債,實行用收到的債息租樓住,理由是覺得這樣更靈活,更有利尋找或等待其他投資機會,賺取更高的回報。
提供現金流足以支付租金
盧誌威坦言,他十七歲已開始炒股,之後入讀理工大學的工商管理學位,在學期間認識了知名基金經理黃國英,獲其賞識而幫他兼職做分析工作,及畢業後加入黃國英剛成立的資產管理公司,成為該公司第一位非後勤員工,除了負責分析工作,及後更獲分派一定金額「操盤」。
「其實我算是好彩,畢業正式出來工作是2008 年,已過了雷曼事件,正值全球股市低位,之後邊做邊學,並開始獨立操盤,也令自己的投資日趨成熟。」
置業計值博率現水平唔抵買
他說,將會短期內結婚,自然要搬出來住,雖有能力,但不打算買樓。「對我來說,樓主要作居住用途,租樓也可以,要投資有其他方法和工具,我的計劃是將擁有的投資金額,撥出約200 萬元買高息債或相關工具,提供的現金流便足以租樓住。」
盧誌威指出, 現在一些內房債如雅居樂(3383) 的孳息接近11 厘, 他便有興趣吸納,再配合其他一些較短期的高息債以平衡風險,平均派息一定遠高於住宅平均2 厘多的租金回報率,這樣既不用供樓,也足可抵消租樓支出,餘下的資金便可更靈活作投資。
讀書時收入已超申公屋資格
「買樓與否,除了自用,肯定有投資成分,如此便一定要計算值博率,以現時的樓價水平,再升空間肯定有限,並不適合大手落註。」雖然現時一些大學生在讀書已開始申請公屋,盧誌威說從沒此意, 「一來申請公屋,便等如將註碼放在升值有限的工具,二來自己在讀書時的兼職收入,一早已高於申請公屋的收入上限,除非打算瞞騙政府,這又何必呢。」
盧誌威的個案,或可反映一些年輕人指沒辦法買樓,便沒有出路的說法極有問題。「只要有寬廣視野,處處是投資機會,最重要是肯學習,多看世界,自已最近賺得最多的一筆投資,便是交易歐羅兌捷克克朗的交叉盤,對一般人而言可能從未聽過有這種工具,但多看多發掘,機會多的是。」
事實上,慮誌威剛出了一本新書《一個80後告訴你『他』為什麼是有錢人》,書名中的「他」,是指已賺得大筆金錢的富豪,而書中指出,這批富豪可分為八大範疇,當中靠買樓或投資物業發達的只佔其中之一,證明買樓並不是致富的唯一出路。
著書分析有錢人致富未必靠樓
那置富的八大範疇是什麼? 「一是自己做老闆, 即創業者。二是做企業領導人或當CEO。三是慧眼識英雄, 當猛人的『二把手』如巴菲特的拍檔芒格或李嘉誠的『頭馬』霍建寧。四是以名氣換財富,當名人或明星。五是用別人的錢賺錢,比如做基金經理。六是做發明家,用想像力改變一切。七則是最多香港人希望的靠買樓致富,其實是利用槓桿。而最後則是藉長線投資股票,利用複式增值效應。」
買樓發達 其實在利用槓桿
沒有研究,便沒有發言權。盧誌威雖然不打算買樓自住或投資,卻也有深入研究物業市場,並在新書特闢一章專論樓市。
書中述及,靠投資物業發達,尤其是要做大富豪,一定曾利用極高的槓桿,而買樓最有趣的地方,便是可以只付首期,然後透過按揭,如樓價急速上升的話,利潤可以極其驚人。
量力而為 以「神童輝」為鑑
不過,運用槓桿是「雙刃劍」,順風順水可以快速置富,但當一旦市況逆轉而樓價大跌,又不能及時出貨,便會變成負資產。盧在書中指出,因香港樓市而令身家大上大落的表表者,當數有「神童輝」稱號的羅兆輝,由一名普通經紀,短時間內因炒賣物業而獲得數以億元,甚至十億元以上的身家,但貪勝不知輸,九七年後樓市大跌因炒過龍不及走避,最終要破產甚至潦倒得客死異鄉,無疑給予大家投資時要量力而為的教訓。
養成儲蓄習慣 吼低入市
盧誌威在新書中指出,其實香港現時樓價已偏高,因現時就算月入3萬元,大約每月只可供1.2萬元的樓價,這樣大概可買一層在新界或新市鎮約330萬元的樓。「不過,根據政府數據,每月就業收入有3萬元以上人口,只有58.7萬人,即是說只有8.2%的人口,能負擔獨自在新市鎮置業(不靠父母或另一半的資助)……當買樓成為只有8.2%人可以獨自負擔的事,更別說香港人到底要預備多少錢才能退休?這個社會真的能安定繁榮?」
盧認為,「地產作為一項商品,會遵從自身的周期運行,除非香港的發展可以永遠欣欣向榮,否則總會有回落向下周期。」所以勸喻年輕人不要因買不到樓而灰心,如力有不逮,可以等待,但更重要是有持之以恒的儲蓄習慣,以待樓價回落時也有首期可以上車,不會白白錯過。
明報記者 陸振球
攝影 劉焌陶
《鴻鵠財誌》創辨人盧誌威,現任豐盛資產管理組合交易經理,證監會持牌人,Yahoo財經欄名《鴻鵠經誌》出自史記「燕雀安知鴻鵠之誌」,鴻鵠於古中國是白色鳳凰,善高飛,寓意,燕雀身小深信貧富不問出身,只憑誌氣決心。
Posted in
人生哲學 and tagged
一個80後告訴你『他』為什麼是有錢人,
盧誌威.
AEON信贷 攻守兼备, 收息佳选 香港市場先生
http://xueqiu.com/6611504859/46306727
$Aeon信贷财务(00900)$
AEON信贷 攻守兼备, 收息佳选
既然笔者的全年利润目标已提前达到, 目前的投资策略转为稳守突击, 选股以攻守兼备为目标. 今次介绍 $Aeon信贷财务(00900)$, 由于2013/14年度每股盈利下跌24.83%, 股价也由2013年的高位8.6元徐徐下跌. 集团业绩已经有企稳回升迹象, 2014/15年度每股盈利增长27.25%至67.44仙.
集团从事提供消费信贷融资服务, 包括簽发信用卡, 提供私人贷款融资及汽车, 家庭用品及其他消费品的租购融资, 以及保险顾问和代理业务, 在内地深圳, 天津及沈阳共有3间小额贷款附属公司. 集团在香港持牌放债人市场排名第3.
信
用卡消费信贷的盈利模式大致是这样的. 发卡公司向信用卡持有人收取年费, 这是持卡人向发卡公司支付获得信用额以及使用信用卡权利的费用,
但近年香港发卡公司由于市场竞争剧烈, 通常会豁免持卡人的年费. 持卡人以信用卡消费, 发卡公司向商户收取交易金额一定百分比的费用,
这是非利息收入. 由于发卡公司会代持卡人支付交易金额, 因此交易金额成为发卡公司的应付帐. 另一方面, 发卡公司会给予持卡人一段免息期,
交易金额成为发卡公司的应收帐. 一旦持卡人不能在到期日缴清应付金额, 未清偿的金额便成为贷款. 此外,
发卡公司也会向持卡人提供现金透支以及无抵押私人高息贷款. 根据香港放债人条例, 最高实际利率可以高达年息60%.
信用卡消费信贷公司的生意规模受制于资金, 而最便宜的资金之一是客户存款.
香港实行存款机构三级制, 分別为:
(1) 持牌银行: 可以接受公众任何数额与期限的存款.
(2) 有限制牌照银行: 可接受50万港元或以上任何期限的存款.
(3) 接受存款公司: 只可接受10万港元或以上, 最初存款期最少为3个月的存款.
AEON并非认可存款机构, 业务所需资金来源主要靠3个途径:
(1) 44.3%来自股东资金, 有24.47亿元.
(2) 33.1%来自银行借贷, 有18.3亿元.
(3) 22.6%来自资产担保借款, 有12.5亿元.
从
资金的结构可以看到, 保留盈利对集团的重要性, 但过去10年集团派息持续增加, 由2005年的每股18仙增加至2014年的36仙,
10年股息番一倍, 反映集团愿意同股东分享经营成果, 绝对是长期持有收息的好选择. 另一方面, 管理层给予自己的酬金非常克制,
10名董事酬金总数只有634.4万元, 佔净利润2.25%.

这类没有存款牌照的财务公司的经营表现, 主要看3方面: 资金成本, 贷款收益和贷款质量.
1)
资金成本: 集团银行贷款有18.3亿元, 当中16.4%为固定息率, 78.5%利用利率掉期衍生工具由浮动息率转为固定息率. 另外,
资产担保借款有12.5亿元, 浮动利率为年息香港银行同业拆息加0.35厘至0.55厘, 为避免承受现金流量和利率风险,
集团也以利率掉期衍生工具将浮动利率贷款的年息转为由年息3.2厘 至3.9厘的固定息率, 业绩期内实际利率为年息3.7厘, 较上年度下降0.1厘.
期内总利息支出增加2.5%至9,806.4万元, 平均融资成本由3%下降至2.9%.
2) 贷款收益:
截至2015年2月底集团客户贷款及应收款项总额微增0.56%至53.29亿元, 当中, 应收信用卡账款,
应收分期贷款和应收租购款项分別为35.55亿元, 17.72亿元和151.4万元. 期内利息收入增加11.64%至11.54亿元,
平均利息收益率大约为21.7%.
3) 贷款质量: 截至2015年2月底集团逾期客户贷款有2.61亿元,
较去年同期下跌13.62%, 逾期贷款比率因而由5.6%下降至4.8%. 2014年香港经济增长由2.9%下降至2.3%,
低于过去10年平均增长率3.9%, 根据破产管理署资料, 2014年个人申请破产总数由9,449宗增加至10,027宗, 在此背景下,
期内减值亏损及减值準备支出增加10.8%至3.49亿元, 坏帐撇销3.48亿元, 期未贷款减值储蓄余额为1.48亿元.
期内坏帐回拨为5,460万元.
集团收入分类分析: 信用卡业务收入佔集团总收入68%, 贡献总稅前利润88.2%,
利润率由33.5%提升至36.23%. 分期贷款业务收入佔集团总收入29.5%, 只贡献总稅前利润10.1%, 利润率由4.3%提升至8.8%.
可以看到主要业务的经营效益正在提升.
集团信用卡总发卡量为120万张,
相关征收费用及佣金收入以及手续费及逾期收费按年增长16.87%至1.1亿元, 这是低资本消耗而每年收入稳定有双位计数字增长.
集团约有58%客户是介乎40岁至60岁之间, 约69%客户是女性, 这些都是相对消息能力较高的客户群, 集团会继续推行针对性行销策略,
集团的竞争优势包括有姊妹公司AEON百货为合作伙伴, 以推广及推出新产品. 此外, 集团约8成融资成本是长期定息贷款,
即使美国未来1至2年加息, 对融资成本也影响不大.
2015年2月底集团每股资产净值5.844元, 以现价6.44元计算,
市盈率9.55倍, 市帐率1.1倍, 股息率5.59%, 业绩回稳加上内地小额贷款业务有望成为未來增长动力, 盈利增长可以带动估值提升,
加上稳健可靠的渐增派息记录, 实属进可攻退可守的投资对象. 今年适逄集团上市廿周年, 不排除有特別派送.恒指一再冲击近年高位,
但AEON股价却在近2年的低端徘徊, 造就价值投资的机会.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