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澳門博彩收益按年減2.5%

1 : GS(14)@2015-10-11 02:01:37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10/news/ec_eca3.htm


【明報專訊】澳門統計暨普查局發表最新博彩業調查數據顯示,由於去年6月起博彩毛收入下跌,導致全年博彩行業總收益按年減少2.5%至只有3540.6億元(澳門元.下同);行業盈利只有2062.8億元,按年跌1.6%。盈利下跌同期,經營費用卻增加16%,支付外地的市場推廣及調查費用更按年大升80.3%。這反映內地豪客減少訪澳後,當地博彩公司及相關企業,需要加大力度宣傳拉客。

增宣傳拉客推廣費升逾八成

根據有關調查,2014年度博彩行業的經營費用達245.59億元,增加16%。當中要為客人提供的免費商品及服務開支增加18.7%,高達114.2億元,佔整體經營費用達46.5%。

用於酒店房間的經營費用亦高達60.9億元,按年增加27.1%;用於食品及飲品亦增加15.1%,達到40.7億元。另支付外地的市場推廣及調查支出,亦大升80.3%,達到6.4億元。這顯示到,在淡市時,博彩企業及中介人,均增加了費用去加強推廣及服務,特別力谷海外宣傳,藉此吸客過來。

數據亦顯示,企業在添置電子博彩設備方面的支出,亦增加24.9%,達到4.54億元,意味去年博彩企業增加設備自動化,減省部分營運成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039

內地樓價續升 深圳按年飈58% 一線城市泡沫顯著 內房股全線漲

1 : GS(14)@2016-03-19 21:33:3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319/news/eb_eba1.htm


【明報專訊】今年以來內地樓市持續升溫,城市地區差別進一步加劇。國家統計局昨日發布70個大中城市2月份房價統計數據,和去年同期比較,一線和二線共6個城市樓價漲幅突破雙位數,遠高於其他城市,其中深圳連續兩個月漲幅超過50%,上海亦維持20%以上升幅。內房股昨日做好,北京開發商遠洋地產(3377)大升7%,深圳控股(0604)亦升2.3%。

錄得升幅城市 有增加趨勢

統計局數據顯示,70個大中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不包括保障房),按月錄得價格上漲的城市有47個,按年錄得價格上漲的城市有32個,分別較1月增加9個和7個。一線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持續錄得按年及按月升幅,其中深圳按月上漲3.5%,按年上漲57.8%,兩項均雄踞榜首,亦是連續第二個月按年漲幅超過50%。上海緊隨其後,按月和按年漲幅分別為2.9%和25.1%。

另外,北京和廣州按月分別上漲2.3%和1.6%,按年上漲14.2%和11.9%。兩個二線城市南京和廈門按年漲幅亦超過10%,分別漲14.1%和10.2%。

除新建商品住宅外,二手房樓價亦水漲船高,按年上漲的城市有41個,其中34個城市漲幅較上月擴大。深圳和上海二手房價格按年上漲54.2%和20.4%,按月亦分別漲3.3%和5.3%。

三線城市下跌 幅度收窄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劉建偉表示,儘管2月適逢春節假期,大部分城市成交量明顯下降,但按月來看,一二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平均價格均呈現上漲,漲幅分別比1月擴大0.5、0.1和0.1個百分點。按年來看,一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平均價格上漲,漲幅較1月擴大;三線城市平均價格下降,降幅繼續縮小。

易居:房策料下半年收緊

易居中國克而瑞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洪聖奇指出,深圳有其特殊性,因供應太少,導致樓價被推高,而其他房價上漲城市相對安全,還沒有泡沫爆破的危險。但他認為,此輪上漲到4、5月份就會趨於平靜,下半年政策將有收緊的可能,一線城市房價亦會隨之調整。不過因一線和一些二線城市需求還是較大,因此預計房價最多下跌10%至20%。至於由於房企利潤大部分都靠房價上漲維持,故相信當調整來臨,其利潤率將進一步受到擠壓。

明報記者 武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421

財年首季補價17億 按年跌69%

1 : GS(14)@2016-07-17 15:24:53

【明報專訊】受到政府大力推出官地影響,發展商進行補地價大幅下跌。地政總署公布,今年4至6月(即財年首季)土地註冊處共註冊11宗契約修訂個案,涉及補地價總額約為17.17億元,較去年同期錄得56.1億元下跌近七成。另資料亦顯示,今年4至6月的11宗契約修訂個案中,其中6宗為不涉及補地價金額的技術性契約修訂,契約修訂個案較去年同期錄得16宗契約修訂下跌31%。

屯門青霞里住宅地下周五推

昨日地政總署亦公布,將於下周五(7月22日)推出屯門第20區青霞里的屯門市地段第516號用地招標,截標日期為下月19日。資料顯示,地盤面積57232方呎,指定作私人住宅發展,可建樓面20,6034方呎。資料顯示,該地原定今年首季推出,後因地政總署需時解決用地技術問題延後招標,預計提供310伙。市場估值介乎6.8億至11.8億元,每方呎樓面地價3300至5727元。

億京楊屋道項目部分申轉商廈

另外,億京2014年以39.4億元投得的荃灣楊屋道商住地,最新向城規會申請作綜合住宅發展及放寬建築物高度限制,由原來計劃興建3幢住宅及1幢商場連酒店,提供845個住宅單位及920個酒店房間,最新改為計劃把酒店部分改為寫字樓,擬建840個住宅單位、面積31.7萬寫字樓及32.59萬方呎商店服務行業及食肆。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981&issue=201607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878

7月廣告開支按年跌15%

1 : GS(14)@2016-09-02 05:20:33

【明報專訊】根據admanGo的廣告資料服務報告,2016年7月的本地整體廣告開支為34億元(假設媒體給予的折扣為4折,下同),與2015年同期的39億元相比,按年下跌約15%。這已是本地整體廣告開支連續6個月出現雙位數字的按年跌幅(1月份的按年跌幅則是9%)。

若與6月份的本地整體廣告開支33億元相比,7月份的本地整體廣告開支則有3%的升幅。

葛蘭素廣告開支增近4倍

7月份廣告開支最高的十大品牌集團中,跨國藥廠葛蘭素史克(GSK)近年首次重奪第一位。牛奶國際集團和寶潔集團(P & G)則分別排名第2和第3。而匯豐集團則排名第4,旅遊網站Expedia排名第5。去年同期,葛蘭素史克僅排名第44位。今年第一季和第二季,該公司已回升至第6位。

若以廣告開支增長率計算,葛蘭素史克亦是十大廣告商之中最高者,按年升幅高達387%,即大增3.87倍。據悉,葛蘭素史克的廣告費增幅,主要是來自旗下兩個品牌「必理痛」及Stiefel Laboratories,兩者都主要透過電視廣告來大事宣傳。其中,「必理痛」主要推廣「特效必理痛」、「必理痛特強傷風感冒熱飲」與「必理痛特強傷風感冒丸」。而Stiefel Laboratories則大力宣傳Physiogel輕柔保濕日霜。

廣告費增長率第二高的是Expedia,按年增長52%,可說是旅遊業內的奇葩。去年同期,Expedia的廣告開支僅排名第17位。

教育及培訓行業廣告開支升38%

至於廣告開支最高的十大行業,銀行、信用卡及投資服務業繼續排在第1位,但其廣告開支亦按年下跌了31%,乃十大行業中跌幅第二大者,僅次於化粧及護膚用品行業的45%跌幅。

而廣告開支增長率最高的,則是教育及培訓行業,按年增幅達38%。這主要是因為高等教育及專業培訓的廣告開支按年大增57%,比往年更進取地吸納中學文憑試學生等。據悉,高等教育及專業培訓的廣告開支,佔了該行業廣告開支的三分之二。

[八貓小姐]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808&issue=201609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107

Alphabet盈利按年飈27%

1 : GS(14)@2016-10-29 12:48:15

【明報專訊】因智能手機用戶上網搜尋及瀏覽廣告的時間增加,Google母公司Alphabet第三季度廣告點擊量按年增長33%,是4年來最大升幅。在廣告業務帶動下,Alphabet的季內營業額按年上升20%,至224.5億美元(約1751億港元);季內盈利由上年同期的39.8億美元(約309億港元)飈升到50.6億美元(約392億港元),增幅達27%,超過市場預期。

上季廣告點擊量大升33%

Alphabet表示,用戶花費愈來愈多的時間在智能手機上,故廣告客戶亦投放更多資金在手機推廣告。不過,由於移動裝置,如智能手機,及YouTube 上觀看的廣告,價格通常比桌上型裝置上的廣告便宜,令Alphabet 需壓低廣告費用,Alphabet補充,季內平均每次廣告點擊的費用下滑了11%,反觀第二季亦下跌 7%。

雖然Alphabet 的廣告收入可觀,但其他項目(Other Bets)仍然錄得營運虧損,由去年同期的9.8億美元(約76億港元)輕微下跌至8.65億美元(約67億港元)。Alphabet財務總監Ruth Porat認為其他項目收入波動較大,但Google的非廣告收入仍按年增長39%,到24.3億美元。

此外,內地搜尋引擎百度昨日亦公布第三季業績,受到醫療廣告醜聞及內地實施更嚴格的廣告監管影響,季內收入輕微按年下跌0.7%至182.5億元人民幣(約208億港元),低於市場預期,季內盈利錄得31億元人民幣(約35億港元),高於去年同期的28.4億元人民幣(約32億港元)。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569&issue=201610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885

第3季廣告開支 按年跌13%

1 : GS(14)@2016-11-11 08:02:56

【明報專訊】根據admanGo的廣告資料服務報告,2016年第3季的本地整體廣告開支約為100億元(假設媒體給予的折扣為四折‧下同),與2015年同期相比,下跌了13%。其中,7月、8月及9月的跌幅分別是15%、10%、14%。

在第3季的廣告開支最高十大品牌集團中,首四名依次為牛奶國際集團、葛蘭素史克(GSK)、寶潔集團(P & G)、達能(Danone)。在十大廣告商之中,廣告開支增幅最大的是葛蘭素史克,按年上升達160%;其次是達能,按年增長75%。此外,Expedia的廣告開支亦按年增長38%。而廣告開支跌幅最大的是匯豐銀行,按年跌33%;其次是恒生銀行,按年跌31%。

教育培訓 逆市增廣告開支

廣告開支最高的十大行業方面,銀行、信用卡及投資服務業繼續排在第1位,但其廣告開支按年跌19%;私人貸款服務的廣告開支按年跌27%,信用卡服務的廣告開支亦跌15%,惟按揭服務的廣告開支則按年升26%。

十大行業當中,有9個行業的廣告開支都出現跌幅,只有教育及培訓業的廣告開支逆市增長31%。據悉,這主要是因為高等教育及專業培訓機構的廣告開支按年增加44%;這兩類機構的廣告開支,佔了教育及培訓業的廣告開支的57%。

廣告開支跌幅最大的行業,是化妝及護膚用品業,按年跌46%;據悉,不論是滋潤面部用品、潔面及爽膚水、底霜及粉底,還是眼部化妝品,其廣告開支都比去年同期下跌一半。

另外,在今年首3季,數碼媒體的廣告收入(互聯網及流動廣告)為36.7億元,按年跌18%,令人意外。主因是TVB.com和myTV在今年初將其廣告價目大幅下調50%至86%。若扣除兩者,其他數碼媒體的廣告收入實際仍有7%增長。

[八貓小姐]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824&issue=201611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973

國債認購金額按年下跌

1 : GS(14)@2016-12-24 10:40:35

【本報訊】財政部昨完成2年期20億元(人民幣.下同)零售國債,當局一如以往未有公佈認購總額等資料,但包括安排行中銀香港(2388)在內不少配售銀行,均指今年整體認購金額較去年下降,估計與開售期間人幣貶值持續,及銀行定存息率飆升,影響國債銷情有關。市場傳聞,中資銀行在銷售後期致力「call客」催谷,故估計是次發售仍會獲足額認購,惟是否屬實無法證實。中銀發言人表示,該行零售國債整體每人平均認購金額,較往年增長約3成,平均金額為5萬元,最高的一宗認購金額約為400萬元,惟整體認購金額則較去年下跌。她指今年零售國債銷售期較去年遲了近兩周,加上預期人幣貶值,故影響銷情。上商執行副總裁兼產品拓展處總監陳志偉亦說,該行零售國債總認購人數,較去年下跌,平均認購金額則由去年的6萬元增至約10萬元,但整體認購總額仍較去年下跌約1成。他指開售至一半後反應較去年遜色,估計與商務部預測明年人幣貶值5%有關。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23/1987447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814

Burberry上季銷售佳 中國標青 按年增15%

1 : GS(14)@2017-01-19 07:59:49

【明報專訊】英國奢侈品牌Burberry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止第三季度營業數據,受惠英鎊持續疲弱,英國銷售額按年勁升約四成。集團投資者關係總監Charlotte Cowley昨日在電話會議上透露,去年11月英國門店已上調大部分產品價格,以收窄世界各地商品價差,惟仍無礙赴英旅客及當地消費者的購物意欲。

港「齋睇唔買」客減

英國以外,集團亞太區銷售額錄低單位數增長,尤以中國地區銷售額增長較為凌厲。Cowley表示,撇除中國最大市場北京門店翻新工程,中國同店銷售額按年增長15%,主要由於集團設立了中國地區網頁,成功帶動網購表現,加上農曆新年系列產品表現造好,令中國同店銷售額錄進一步升幅;Cowley又透露,雖然香港期內客流量仍錄雙位數跌幅,惟客戶轉化率抵消客流量的下降,即「齋睇唔買」客人有所減少,季內本港同店銷售額降幅由上半年跌雙位數收窄至跌低單位數。集團預期2017財年除稅前溢利符合市場預期,此前彭博分析師預測該數據約為4.29億英鎊。

六福銷售跌幅收窄

另外,六福截至去年12月底止3個月第三季度銷售表現錄顯著改善,受去年同期基數較低影響,集團整體同店銷售跌幅由第2季跌37%,大幅收窄至僅跌一成。中國地區的黃金及珠寶首飾同店銷售表現均轉跌為升,期內中國黃金銷售由第二季跌三成,轉為升5%;珠寶首飾更錄20%增長,帶動整體同店銷售升5%;港澳同店銷售仍跌11%,惟已較第二季跌近四成有明顯改善。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246&issue=201701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117

新春前一手樓市爆發小陽春 新盤沽1100伙 按年飈4倍

1 : GS(14)@2017-01-23 10:44:23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323&issue=20170123

【明報專訊】快將送猴迎雞,隨着市場逐漸消化「加辣」措施後,多個新盤相繼於猴年將盡前開售,一手樓市亦提早於新春前爆發小陽春。本報統計,本月已錄約1100宗新盤成交(見圖),較去年同期大升4倍。其中新世界(0017)荃灣柏傲灣、中海外(0688)東九龍啟德1號II及新地(0016)元朗Grand YOHO二期充當「火車頭」,3盤合計的成交宗數已佔總數約八成。

明報記者 方可兒

政府於去年11月初突擊加辣後,發展商按兵不動,使一手市况沉寂。該月新盤成交量按月勁挫七成,跌至僅約650宗。不過,隨着市場逐漸消化加辣消息,發展商重整推盤步伐。本月三大焦點新盤接連開售,截至昨日已錄約1100宗一手成交,較上月錄約500宗升逾1倍,同時較去年1月同期錄約220宗大升4倍。

中原地產亞太區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過去數月受港府加辣及美國加息等負面因素影響,買家多觀望,累積多時的購買力於本月爆發,一手樓市小陽春提早來臨,料全月可錄約1500宗一手成交,逐漸重返至政府加辣前交投量。他預料,新盤熱銷可持續至次季。

3新盤佔本月成交80%

傳統而言,買家多於新春期間外遊,一般要待新春過後,購買力才會回流市場,爆發樓市小陽春。不過,近4年的1月份一手市况除去年較為淡靜外,2014、2015年小陽春均提前爆發。資料顯示,2014年及2015年分別受新地(0016)屯門瓏門II及同系東涌東環開售帶動,該兩年1月份全月各錄約1600宗及2000宗一手成交。

今年1月同受新盤開售帶動,且市場已逐漸消化加辣措施,本月新春前一手成交量已錄約1100宗。當中新世界荃灣柏傲灣於上周五展開首輪銷售,即日沽清400伙,成本月成交量最多的新盤;中海外東九龍啟德1號II兩輪銷售沽清310伙,緊隨其後。至於新地元朗Grand YOHO二期連同昨天沽出46伙,三輪銷售共沽164伙。

Grand YOHO二期不乏新高成交,如定價最貴一伙、3座49樓實用面積2038方呎D室(另連248方呎平台及705方呎天台)昨以4381.9萬元售出,實呎約2.15萬元,成交價打破同系Grand YOHO首期4076萬元紀錄,再度蟬聯區內分層樓王。另消息指,有買家斥資近4000萬元購入兩伙特色戶。

Grand YOHO二期樓王4381萬 破區內紀錄

近日市况熾熱,柏傲灣將於明天展開次輪199伙銷售。市場消息稱,項目昨截票,兩天累收逾3000票,超額認購14倍。事實上,多個新盤部署新春過後列隊登場(見表),包括東九啟德嘉華(0173)嘉匯料於新春後登場,項目提供900伙,主打1房、2房單位;另一焦點新盤新地南昌站匯璽同樣有望新春後推售,項目提供1050伙,涵蓋開放式至4房戶。另恒地(0012)粉嶺高爾夫.御苑及長實地產(1113)牛潭尾意花園,最快本周公布樓書。

過去兩天一手錄約189宗成交,其中啟德1號II首錄撻訂個案。成交紀錄冊顯示,有關單位為3座36樓C室,屬實用面積375方呎的1房戶,本月14日以744.7萬元售出、實呎19,859元,惟及後未有完成交易,料買家遭殺訂約37萬元;上述單位為港人港地項目首宗撻訂個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711

九倉電訊EBITDA按年增8%創新高

1 : GS(14)@2017-01-25 07:30:20

【明報專訊】九倉電訊去年易主,由私募基金TPG和MBK Partners接手,九倉電訊行政總裁馬惟善稱,已經聘請品牌顧問為公司構思新名字和Logo(標誌),6月會正式告別「九倉」,以新形象示人。

擬6月改名改標誌

對於被香港寬頻(1310)視其為競爭對手,放言要搶商業寬頻客戶,他笑言對方「好畀面」,直言公司一直只向「百年老店」(指香港電訊(6823))看齊,而向後看所謂的追趕者「連車頭燈都未見」。

馬惟善表示,公司去年營收為20.37億元,EBITDA(未計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為8.34億元,按年增長8%,創歷史新高,EBITDA利潤率為41%,跑贏同行。而基金股東進入後,並無改變公司經營模式,而且加大投資,要求公司「增速加快少少」。他稱,今年會大幅增強銷售網絡,計劃增聘20%銷售人員,希望業績有雙位數字增長。

料增聘兩成銷售人員

他又表示,未來會擴展業務類型,包括已和美國通訊商Avaya簽約,代理對方的硬件產品,而Avaya正是新股東投資的企業,未來還會和其他國外同行合作。

至於移動業務,他表示內部有研究,但僅限於輔助既有的商業寬頻業務,而非單獨進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549&issue=201701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88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