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艾佳生活CEO潘定國: “大家居互聯網生態”,讓我一年就做到10個億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808/158003.shtml

艾佳生活CEO潘定國: “大家居互聯網生態”,讓我一年就做到10個億
i黑馬 i黑馬

艾佳生活CEO潘定國: “大家居互聯網生態”,讓我一年就做到10個億

我們這一代人特別幸福,能夠用移動互聯網、互聯網+的思維對整個行業進行重塑,這是非常好的機會。

i黑馬訊 8月7日消息,由創業黑馬與達晨創投聯合主辦、邢帥教育戰略合作的第二屆黑馬創交會今日繼續舉行,艾佳生活CEO潘定國出席活動並做主題《打造大家居時代的互聯網生態》的演講,他的“用共享經濟打造大家居生態圈”的理念,得到了參會嘉賓的共鳴與高度關註。

344999576

潘定國在演講中表示:生態戰略和用戶戰略、平臺戰略、商品戰略的區別是,前者能夠做到重構產業鏈條。艾佳生活通過打造互聯網家居生態圈,充分整合對用戶有意義的家居服務資源,並形成多方共贏的新局面,對未來大家居產業的進步與互聯網思維在升級傳統產業中的應用,具有一定的借鑒價值與意義。

以下是經i黑馬編輯的演講精選:

提起潘定國,黑馬會中熟悉他的人了解更多是五格貨棧與首席粉絲官。在多年的創業中,總是勇於嘗試新鮮的事物,並著力實現發展。在2015年我和一些夥伴們創建了一家新公司,叫做艾佳生活。在家居這個傳統領域,艾佳生活運用全新的商業邏輯,僅用一年的時間,就從剛開始的2個人發展成為將近200人的團隊,銷售額已經破7億訂單,預計今年能夠實現10個億的目標。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怎如何把互聯網思維嫁接在大家居這個行業里面,實現大跨越式的發展,以及我們在這個領域內的實踐經驗。

用生態戰略重構產業鏈條

我先說一下我為什麽選擇大家居這個行業。

262207174

第一,我認為如果說現在(商業)還是“農耕文明”的時代,我有能力把它變成“工業文明”,所以我快速地用互聯網文明把它進行顛覆,這是我最基本的理論。

第二,我做了幾家公司,大家都在問你怎麽管理這些公司。我認為公司的創始人只要完成了從零到一,負責好戰略就可以了,現在很多人都在談用戶戰略、商品戰略、平臺戰略,如何解釋他們?

1408052930

用戶戰略:五格貨棧是做粉絲經濟,粉絲經濟戰略的核心是用戶戰略,更強調的是用戶跟我們之間的(互動)頻率和關系。

商品戰略:強調的是生產制造,強調快周轉、高毛利、低存儲。

平臺戰略:當你有更多的流量之後,就可以強調GMV、客單價、轉化率。

我們做大家居這個行業,想不用前面三種戰略,而是用更高緯度的戰略——生態戰略。我認為生態戰略跟前面三個戰略最大的區別是,它能夠做到重構產業鏈條。

我們是做什麽呢?我們在新建的樓盤里面將房產公司匹配起來,為用戶提供服務,硬裝、軟裝等等全都包括了。

我當時在想我自己開一個工廠不太現實,這不是我們的強項,所以我用粉絲經濟去做這個事。我發現這個行業太重,需要體驗、需要設計,所以我認為需要有一個非常好的場景。

利益共享與重構

買樓這個環節是最好的場景,我怎麽給他進行價值鏈重構呢?以前賣家居是3000塊錢的生產制造成本,經銷商用5000塊錢從它這邊買,最後在傳統的大賣場里面按照1.5萬塊錢標價,最終以1.2萬來進行賣。

2052868792

艾佳生活的做法實際上是把它直接放到樓盤里面來。具體來說是把30-40%在房地產樓盤當中(收益)切分,第一,我切分10%給房產公司,也就是說你不幹活,艾佳生活進來之後,你可以分配10%。第二,我切分5%給銷售人員,他來幫助我賣,我可以幫他提成,我再把設計師進行分配。

也就是說,我把傳統的經銷方式、利益分配方式,放到樓盤里面重新構建分配方式,其實也就是打土豪分田地的方式。

一個飼養“獨角獸”的生態

樂視和蘋果帶給我們的借鑒是“硬件標準化、軟件個性化”。所以我將硬裝標準化,軟裝個性化。

艾佳生活並不是想讓自己成為一個獨角獸的企業,而是希望通過大家居生態培育一批獨角獸的公司。通過大家居生態,我們反向地把家居公司、裝修公司進行整合,聚焦樓盤的批量訂單,讓他們進行搶單。

1411479505

艾佳生活在做的是用共享經濟打造大家居生態圈,而生態圈最核心的是利益鏈的重構,用什麽方式重構呢?

用共享經濟的方式去做。艾佳生活並不是所有的事都是自己幹,而是接到訂單之後反向地給各個領域的廠家,讓他來進行搶單。

所以我們第一個階段是聚焦新建樓盤,我們叫做BBC,第二個階段是構建C2C的生態圈。艾佳生活做生態戰略,想跟齊家網、土巴兔、愛空間這樣的公司合作。艾佳生活接到訂單之後會分配給他們,重新構建一套規則,為的是把用戶服務好。

今年6月30號之前我們已經完成了從零到一的過程,今後,我們更多做的從1到100的事。在市場影響力的建設上,我們今年的目標是10個億,明年目標是100個億。

如果你還在問我艾佳生活到底是什麽?我說:艾佳生活就是讓你在交房當天,就能開火做飯!這就是用共享經濟打造大家居生態圈。互聯網已經在我們的衣食住行等多個方面的服務升級中都發揮了重要的價值,在居住服務中,艾佳生活願意用互聯網的共享經濟價值來積極推進這個領域。

我們這一代人特別幸福,能夠用移動互聯網、互聯網+的思維對整個行業進行重塑,這是非常好的機會。我希望我們能夠從互聯網的本質去理解和應用,艾佳生活正在做的“大家居互聯網生態圈”,就是一次非常有益的嘗試和探索。

黑馬創交會 潘定國 大家居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265

買房的賽道上 終於只剩我一個人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28/162184.shtml

買房的賽道上 終於只剩我一個人了
花兒街參考 花兒街參考

買房的賽道上 終於只剩我一個人了

自己聽了一個生死契闊、與子成說的愛情故事。

本文由花兒街參考(微信ID:zaraghost)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林默

1  周遊終於看好了一套房,在半個月前。

在北京呆的時間久了,雲南人周遊逐漸有了新的身份。他先是被重新進行了種族劃分,現在沒什麽人會再提到他是苗族,但人們知道他是北漂族。此後,他又被進行了物種的重新歸類,關於他是個人的信息漸漸變得黯淡,他被歸為程序猿、單身狗等新的物種序列。

但狗得有個窩,猿得在樹上占個地兒睡覺,周遊想有個家。

周遊沒有北京戶口,站在鏡子前頭仔細端詳了自己一會兒,也斷了找個北京女朋友的念想。

當上帝關上了前後門之後,他一定會為你打開一扇窗。

周遊看到了自己的那扇窗——在北京納稅滿五年,外地人就擁有了在北京購房的資格。

周遊覺得,上帝確實給他打開了一扇窗,不過tm是扇天窗,他得上竄下跳地爬上去。

2  終於,周遊納稅滿五年了。

五年時間,父母湊起來的首付加上他的積蓄,能買的房子越來越小,越來越遠,越來越老。

不過,這些抱怨在北京沒有任何意義,你在北京街頭抓住的任何一只常駐民,都能給你講幾段錯失買房良機的血淚往事。

周遊看過一段心靈雞湯說,現在過的每一天,都是我們余下生命中最年輕的一天。他覺得這樣的雞湯用在北京的房價上也具有同樣的真理性,現在過的每一天,都是我們余下生命中,北京房價最便宜的的一天。

02

大概是1500年前,一只被壓在五行山下500年的猴子,被解開了封印後,他指天畫地地宣布了這個大新聞。2017年,一只納稅滿五年的程序猿,被激活了買房資格後,他立刻下載了滿屏的看房APP。

半個月前的某個周日下午,周遊看了這套房。在五環外,61平,賣495萬。旁邊有個年初剛被升級為某重點小學分校的小學,由此沾上了學區房的光。

房主在房屋介紹里寫著,“告別鬧市喧囂 獨享靜謐人生;交通便利,四通八達;城市森林公園,告別十面霾伏,享受北歐的空氣質量”。

周遊看著看著,就動了心。

3  房子在五環外,不通地鐵,下了公交車還要再走十幾分鐘,一條隆隆的鐵路穿過小區的後身,舉目四望也沒見到傳說中的城市森林公園。看房那天剛好霧霾臨城,周遊站在樓下,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一個疑問湧上心頭,北歐的空氣就跟北京城區的一個味?

不過,周遊也勉強看上了。原因很純粹,算算自己能拿出來的首付款,這還算個性價比尚可的選擇。

選擇自由這事兒,大部分不在遠方,而在錢包里。

房主是個五十來歲的北京阿姨,抱著一條毛稀疏的吉娃娃。見了周遊張口就說“要買趕快下訂金,還有兩方買主對這房子很感興趣。一方是周遊一樣的北漂;另一方是一對夫妻,倆人在三環邊上的老小區有套房,眼看著學區房價格飆漲,就打算再添置一套做投資配置。以後可以落孩子的戶口,也可以賣了給孩子換更牛掰的學區房”。

周遊勉力露出八顆牙齒,展現出一只老鮮肉的諂媚“阿姨,您看我一北漂族、單身狗,沒什麽積蓄,價格能不能讓點兒”。

大概是周遊說的懇切,阿姨目光灼灼地看了他半晌,講了一套人生哲理,“小夥子啊,人家那對夫妻,已經背著一套房子的貸款了,這套房也就勉強能拿出兩百來萬的首付,還在到處借另外幾十萬,非常堅定地要買。年輕人,膽子要大一些,多向銀行借些錢嘛”。

周遊只能繼續保持齜出八顆牙的笑容,“阿姨,您說的太有道理了,我回去好好思考下”。回家路上,他看了看手機,那天是3月12日。

4  那天晚上,周遊做了個夢,夢里他撿到了阿拉丁神燈。他摩擦著神燈許願“神燈神燈,我的第一個願望是其他人不再跟我爭買這套房,我的第二個願望是......”

神燈說“等會兒,你的這第一個願望啊,就得分三步走”。

鬧鐘響,周遊睜眼、洗臉,跑到樓下買個雞蛋灌餅,邊走邊吃,到地鐵站的時候,剛好把裝餅的塑料袋扔進垃圾箱。裝餅的塑料袋格外薄,上面沾滿了油,里面盛著的雞蛋灌餅卻醬汁濃郁。

這大概就是北漂周遊的人生,微薄、油漬,上面卻要開出夢想。

周遊心不在焉地上了五天班,期間兩度被中介通知,那對夫妻已經快湊足房款一半的首付了,他要趕快決定了。

周遊沒想好,他想房主再降降價,又惱怒自己不能果敢地直接打訂金過去。

周五下午,3月17日,他甚至開始逡巡新的房源,忽然辦公室里有人喊,“北京出臺新的限購政策了”。周遊點開鏈接,新的限購政策下,居民家庭名下在本市已擁有1套住房,以及在本市無住房但有商業性住房貸款記錄或公積金住房貸款記錄的,購買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於60%,購買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於80%。

03

周遊看著手機屏幕,差點兒樂出聲,他這小半輩子,也沒為了誰的不幸而這麽高興過,但現在他的內心只有一句幸災樂禍的臺詞“那對要買二套房的夫妻,你們湊的首付不夠了吧”。

周日,房產中介又聯系他了,周遊聲音慵懶“我得再考慮考慮,反正那對夫妻再去借個小50萬,也需要時間”。

中介急急地說“哥你想啥呢,他們第一套房是丈夫申請的貸款,現在人家準備離婚,前一套房歸丈夫,由妻子出面買這套房。他們之前二套房要付的首付比例是50%,現在這麽操作,首付比例只要30%了”。

周遊覺得,自己聽了一個生死契闊、與子成說的愛情故事。

那天晚上,周遊沒能夢見神燈,他也不知道那分三步走,算不算數。

在心亂如麻地吃了兩天雞蛋灌餅後,周三,中介電話打來急急地問他,“哥,你的納稅,是連續60個月每個月都有繳納吧?”,原來購房資格審核的政策又變了,此前的政策要求是“5年期間,每年至少一次納稅記錄即可北京購房”,這一年,政策升級為“向前推算60個月在本市連續繳納個人所得稅”。另一個跟周遊看中了同一套房的北漂,瞬間被洗出了買房者的隊列。周遊很開心,競爭者少了一個。

周四,中介電話通知他,那對夫妻已經辦好了離婚手續。周遊有些沮喪。

周五,他媽給他打了個電話,說“別上火,這套買不上就再看下一套唄”。對於一只北漂,來自老家的關懷,常常是那麽溫暖卻無力。

周五下午,央媽發通知說“對離婚一年內的貸款人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商貸和公積金貸款均按二套房信貸政策執行”。

周遊覺得,有時候央媽真地比親媽親。

他幸災樂禍的心情又刷出了新高度“叫你們當著央媽秀信任、秀恩愛,央媽就看你們能不能堅持秀一年”。

周日,有媒體曝出,為抑制學區房價格畸高,北京市教委向部分媒體披露,2017年,北京幼升小將繼續擴大多校劃片,並將通過“隨機搖號”的方式確定具體學校學位。

已經買的學區房,瞬間失去了學區的加持。

周遊真想隔著屏幕給阿拉丁神燈磕個頭。

周日下午,房產中介的電話又打過來了,周遊聲音暗喜地表示了遺憾“這政策,一天一變的,人家這離婚不白離了嘛,怎麽樣,他們現在不好湊首付款了吧,現在符合買房資格的人很少了吧,學區房也不好說了吧,房價是不是該降降了”。

中介倒是很平靜,大概是這麽多年,關於房子的喜悲與癲狂見的太多了,中介建議,晚上再帶他去跟房主聊聊,如果價格能談攏,今晚就交一部分定金。

時隔兩周,周遊再次站到了50多歲的阿姨,和那條脫發的吉娃娃面前,但他覺得自己的底氣前所未有地足。“阿姨,現在這麽個情況,您該降降價了吧”。

“降什麽降,我這房子又不愁賣。大家都有經驗的,北京的限購,最長不過一年,之後是要報複性上漲的”。

“可是這房子沒有您說的那麽好,您廣告里的信息也都不真實,小區後面的鐵路很吵,根本不是遠離都市喧囂;這里到地鐵站要很久,也說不上交通便利,四通八達;城市森林公園,您說的可是旁邊那5分鐘能轉一圈的街心花園?至於告別十面霾伏,享受北歐的空氣質量,阿姨您去過北歐嘛”,周遊有些急。

阿姨不慌不忙“這里這麽遠,當然是遠離都市喧囂;背後就是鐵路,還不夠四通八達?交通便利,這里叫神州專車很方便的。至於北歐空氣質量嘛,你不知道神州打造的無霾專車麽,車上的空氣凈化器8分鐘過濾PM2.5,這出趟門可不就是說走就走的北歐自由行麽”。

04

周遊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他的腦子一片混沌,像霧霾一樣白茫茫的混沌。他的呼吸變得有點急促,像這個城市曾經的房價上漲一樣急促,像過去的兩周緊鑼密鼓出臺的政策一樣急促。

周遊特意叫了一輛神州專車回家了,他得在北歐的空氣里養養肺,他怕肺被氣炸了。

買房 北京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202

在我甚至對電影都產生懷疑的時候 「岡仁波齊」反過來給了我一種可能性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814/164595.shtml

在我甚至對電影都產生懷疑的時候 「岡仁波齊」反過來給了我一種可能性
一席 一席

在我甚至對電影都產生懷疑的時候 「岡仁波齊」反過來給了我一種可能性

為什麽拍電影?電影到底對我意味著一些什麽?我要拍什麽樣的電影?怎麽拍電影?這些問題變得非常嚴肅也非常緊迫。

來源 | 一席(ID:yixiclub)

文 | 張楊 

大家好。我是電影《岡仁波齊》的導演張楊。

這個題目《通往岡仁波齊的路》,其實是我寫的一本書。可能在下一部電影《皮繩上的魂》上映的時候,書也會同時出版。今天主要就是聊一聊這兩個電影是怎麽拍出來的。

真正的緣起可能是1991年,我上大學四年級。那時候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是五年制,四年級的時候,我們有三個月的時間實習。我自己就決定去做一次一個人的背包旅行。

那時候父母還是非常支持,給了3000塊錢。我一個人就背著個大包,從青海到新疆,從新疆南疆一直坐車到西藏。那次旅行對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改變了我很多人生態度。

那3000塊錢,我用了1200塊買了各種紀念品回來,實際上真正花在路上的可能是1800塊錢。這1800塊錢,每天基本上就是住在最便宜的小旅店里面,那時候可能就是四人間、五人間這樣的小旅店。

除了長途汽車以外,主要就是搭各種順風車,比如運糧食的車、運鹽的車、收棉花的車。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變成你最主要的旅行的方式,當然徒步也是一個常態。

其實這個過程給了我一個非常好的感覺。我帶了幾本小說和十幾盤磁帶。那個年代流行的是walkman,我以前比較喜歡搖滾樂,所以就帶了十幾盤磁帶。每天基本上坐在長途車里面,聽著walkman開始想自己內心的一些事。

我覺得一個人的旅行給我的一個最大的感受,是你有非常多的時間去和自己對話。所以會提出那樣非常大的問題:我到底要選擇什麽樣的生活?我到底是一個什麽人?我將來要怎麽樣?

在城市里的時候,有時候你也許沒時間去想這些事,但反過來在那一條真正的旅行的路上,這樣的問題就會不斷地出現在自己的腦子里邊,也會真的試圖去解答這樣的問題。當然這個問題肯定是沒有答案的,你自己根本不知道該往哪兒走。

同時,一個人的旅行它確實開闊了人的眼界。因為我上小學、中學,一直到大學都在北京,就一個西城區加一個東城區,就這麽一個小範圍,你的生活軌跡好像也都沒離開過這個城市。當你突然走到這樣一個廣闊的天地里邊,給你的感觸震撼是非常大的。

1991年這次真正的旅行之後,離畢業還有一年多的時間可以去拍紀錄片。那時候其實最有意思的就是你可以去選材選題,沒有人規定你拍什麽。

我那時候選的所有題材基本上都是以藏區為主,比如甘南的藏區、青海的藏區、黃河源頭、長江源頭這樣的地方,包括雲南的怒江,甚至緬甸的佤邦,它就變成了你個人的興趣和愛好。實際上我那時候拍這些紀錄片的時候就知道,可能早晚有一天,我會去像西藏這樣的地方拍攝我自己的電影。

後來到了1998年,我拍了電影《洗澡》。

0

《洗澡》是四個關於洗澡的故事,其中的一個故事是跟西藏有關系的。

1

《洗澡》西藏部分劇照

我們是1998年11月去的納木錯湖,11月份在西藏已經很冷了。那時候我自己覺得還是有經驗的,因為之前去過很多次藏區,知道生病,包括感冒,在這樣的高原還是非常危險的。

我到拉薩的時候就感冒了,當時的想法是趕快休整。我們在拉薩待了三天,然後再去納木錯,我覺得那時候感冒基本上已經好了。到了納木錯,馬上開始選擇第一天要拍攝的演員,第二天要來拍攝。

0 (1)

拍攝主要是在海拔五千多米的埡口進行,要拍一整天。實際上,當地人也很少在五千多米的地方待一天,一般都是經過。因為人的承受力一般在海拔三四千米還可以,到五千多米都會有很嚴重的高原反應。所以我們在那拍了一天實際上是非常難受的。

我記得當時有一個小的瑪尼堆,可能也就七八米高。

2

我跟攝影師說,咱們能不能到上面去看看有沒有另外的機位。我們倆就往上走了四五步,結果就同時倒在那兒了。大概緩了10分鐘左右,慢慢地,你才感覺緩下來。我說那算了,這一定是拍不了的,還要把機器往上扛,那是不太可能的。

我們晚上住到了四千八百米的村公所里,村公所也非常冷。取暖主要靠什麽呢?牛糞餅。牛糞餅一燒起來煙非常大,所以你的呼吸是很困難的。那天晚上對我來說非常痛苦。

到半夜的時候,可能就要把氧氣給吸上了。因為之前我有經驗,在西藏,一旦吸了氧氣可能就有依賴性;一旦有依賴性,離開這氧氣高原反應就會更厲害。

我當時也知道,但是沒辦法。不吸,頭已經像快炸裂了一樣。吸上了感覺好了,好像還能睡一會兒。到第二天早上,也覺得還行,清醒了。但是同伴突然看到我就說,你這臉怎麽比平時好像大了一半似的。臉就一下子腫得非常大。

我當時也沒在意,覺得還行吧,腦子還是挺清楚的,我們就趕快上車準備到下一個地方去拍攝。結果一站起來,可能出去大概十幾米的距離,兩眼就全黑了,什麽都看不見了。

我當時也不知道出了什麽狀況,就站那緩了一下,過一會兒它慢慢地又能看見了。再往前走幾步又黑了。反複了這麽三次,到第三次已經摸著車了。但是黑的時間特別長,真的有點雙目失明的感覺。

當時我覺得不行,我說趕快給我扶到屋里去。到屋里後有那麽15分鐘,我就開始渾身發抖。我心想,完了,估計還有15分鐘,可能人就死了。真的會有一瞬間,感覺自己瀕臨死亡了。

3

我們還帶了一罐子的氧氣,趕快把氧氣給我插上。氧氣輸完,半個小時以後,慢慢地就平靜了。我說現在沒別的辦法了,只有一種可能性,開著車趕快往下跑。

當時我們有一個錄音師,他上去的那一天就不行了。所以後來就讓導演和錄音師趕快坐著車往下跑。我們開了輛豐田4500,那個時候已經是最好的車了。

海拔四千九百多米的地方,其實就快到埡口了,冬天那里全是冰河。

4

車過冰河的時候,“啪”一下就陷到里邊了,怎麽弄都出不來。當時司機也傻了:有可能今天又得在這完蛋了。

那時候是1998年,1998年埡口的冬天,可能一個星期也不過一輛車。如果不過車的話,這個車完全拖不出去。你往前走也不行,往下邊至少得走一天。所以當時我們一想完蛋了,基本上這點氧氣吸完了你人就擱在這兒了。

老天還是比較有眼。過了兩個多小時,從山上開下來一輛東風卡車,把我們這個車一下子就給拉出來,拉出來以後司機倍加小心地一路狂奔。其實一下到三千多米人就沒事了,高原反應就這麽一個簡單的事。但在那個高度的時候,你可能就會非常危險。

以前西藏公路不好的時候,青藏線上或者很多開卡車的司機有時候沒註意,中午或者什麽時候打了個盹然後就感冒了。感冒了他可能沒有重視,然後就引起肺水腫。如果三到四個小時開不到海拔低的地方,很多人在半路就去世了。

當時我是完全了解這樣的一些背景,知道是有這種可能性的。所以對我來說,好像有了一個後遺癥,或者說心理上的一種懼怕。

後來到2006年左右,我在香格里拉有好幾個要好的朋友,他們知道我一直想拍一個關於像朝聖這樣的故事。當時我記得我的一個朋友還拿過一個之前別人拍的紀錄片給我看,是羊年的時候去轉卡瓦格博峰的一個紀錄片。

其實很多年前我就已經有這個想法,我當時看完就說,不知道什麽時候我會到西藏去拍一個關於我內心的朝聖的故事。他聽完就說,我有個特別好的朋友叫紮西達娃,他的小說你應該看一看,我覺得你會喜歡。

我馬上回北京就買了紮西達娃的小說。我一看,里邊有那麽五六篇小說特別好,而且非常適合去做電影。我和紮西達娃就在麗江見面,見面以後聊到他的這幾個故事。

有一篇叫《西藏,系在皮繩結上的魂》,這篇小說我覺得它的結構,包括整個設置都非常適合做電影。還有另一篇小說叫《去拉薩的路上》,寫一個複仇的故事。

當時我就說,咱們能不能把這兩個小說改編成一個電影。紮西達娃聽完以後覺得非常有意思,而且也非常有挑戰性。所以當時我們倆一拍即合,決定來做這個改編。

2007年9月份之前,紮西達娃已經改了兩稿了。那時候我在北京,就想把整個西藏都轉一遍。以前去還是某一個局部,或者說去的時間也都沒有那麽長。我這次就想一次盡量多地把所有藏區的地方全部轉完。一方面好像是在體驗生活,另一方面好像又在為《皮繩上的魂》這樣一個電影做選景的工作。

我就跟朋友說,9月1號開車奔西藏去。好多人報名,但是真正到快走的時候,發現沒有一個人響應這事。結果到了30號晚上,才有一個朋友報名。他之前跟我說在拉薩會合,一看我這兒沒人去,就說後天我也跟著你一塊走。等到31號晚上,我們又抓了兩個人,到9月1號四個人一塊上了這條路。

其中有一個人叫杜家毅。杜家毅是以前《洗澡》里的演員,當時是演一個小胖子,唱帕瓦羅蒂的《我的太陽》。我們開了六天左右的車到了拉薩,到拉薩的時候,二毛和紮西達娃就來歡迎我們,坐在一起吃飯。

那一天其實很湊巧,有一個二毛的朋友,是個活佛,叫巴德活佛。他帶著兩個弟子正好磕了七個月的長頭,從青海磕到了拉薩。

5

巴德活佛就跟我們坐在一起聊,聊佛學,聊他的很多觀點。

6

杜家毅和另外一個姑娘,倆人聽了半小時真的就痛哭流涕的,然後跪下磕頭。巴德活佛也是我見到過的很多活佛里,我覺得學識非常高的,而且他的普通話很好。所以他的很多道理都是深入淺出,大家一聊就馬上都明白。那一次我們倆就成了很好的朋友。當然2007年那一趟,實際上最重要的就是跟紮西達娃又開始討論劇本、修改劇本。

這個電影里有一個地方叫蓮花生大師的掌紋地,當時,我腦子里想象不出來這個掌紋地到底是個什麽概念。所以我想,也許這樣的一個電影,包括這樣的一個場景,可能最後需要電腦特效、特技才能做出來。

後來我們從拉薩往岡仁波齊走,一直走到普蘭,然後再往札達縣走。到了札達土林的時候,我突然在那個平臺上一看,看到整個札達土林,我腦子里一下子有個聲音:這就是我心目中的那個掌紋地,它已經在這兒了。

7

紮達士林

8

電影《皮繩上的魂》劇照中的掌紋地

當時我覺得這個電影是可以拍了,但是實際上由於各種各樣客觀的因素,到最後在2008年沒有真正地去拍成這樣一個片子。之後有那麽幾年的時間,中間我拍了一個《無人駕駛》,拍了一個《飛越老人院》。

那幾年可能正好是中國電影商業最紅火的時代,也是一個商業大爆發、大井噴的時代。所以基本上我周圍的這些投資人、朋友甚至導演,每個人聊的都還是票房、明星,那時候可能還沒IP呢。

但是基本上所有人聊的,還都是一個大的商業電影在市場里的回報的概念。所以,我自己也會不自覺地、或多或少會受到這樣的影響。受到這種影響,你在做電影的時候可能就不像以前那麽單純了。

以前像我們哪怕做《愛情麻辣燙》的時候,其實就很單純。我就想做這麽一個電影,然後一幫朋友在一塊把它做出來了,而且可能跟你最開始的那種想法非常一致。反而到這個時代,做電影有的時候變得沒那麽單純了,一個導演可能想的後面的東西非常多。所以像《無人駕駛》這樣的一個片子,我們當時也是按照一個商業的思路去定位它。

9

電影《無人駕駛》劇照

當然《飛越老人院》比較特殊,其實題材是很偏的,或者說它是一個更適合藝術電影的題材。

原來是希望有一個非常荒誕的故事,有一個黑色幽默的公路片的概念。但是在操作的過程中,我做了各種各樣的妥協、讓步,它慢慢變成了一個特別溫暖的、特別感人的故事。

10

《飛越老人院》劇照

《飛越老人院》出來了,其實口碑也都挺好的,也有很多觀眾喜歡它,覺得被感動了。但作為一個導演的初衷來說,跟最開始想的那個東西已經十萬八千里了,離得非常遠。

這兩個電影,我們也可以說其實票房都不太好。《無人駕駛》大概2000萬票房,《飛越老人院》我都搞不清楚是300萬還是500萬票房。

在那個過程中,有那麽兩年的時間,我突然覺得自己拍電影有點不知道該往哪走了,或者說在這個過程里突然覺得有點找不到自我了。怎麽拍著拍著好像離初衷和最開始的那個東西很遙遠了。

這兩個電影的整個操作過程、拍攝過程,對我來說非常痛苦。因為以前我拍電影都好像很順利,也沒有遇到什麽特別大的挫折、坎坷。所以拍電影本身對我來說還是很有樂趣的,非常有意思、非常好玩。

但是整個《無人駕駛》和《飛越老人院》,實施的過程是非常痛苦的。所以我當時在想,電影對我而言到底意味著什麽?你非得拍電影嗎?或者說你不拍電影還能幹點什麽?

那個時候正好大理的房子蓋好了,我就把家從北京搬到大理去了。在大理、就是種種花、種種草,收拾院子、收拾房子,跟街坊鄰居串串門。

大家在聊天,其實是不聊電影。換句話說,希望脫離開真正的電影這麽一個概念,靜下心去想一想關於生活本身的一些東西。那個過程我突然就想到,跟我1991年真正旅行時的那個狀態非常像。那個時候你會問自己很多這樣非常大的問題,一些沒有答案的東西。

我突然一個人在大理的時候,有時候坐在洱海邊上,看著蒼山的落日,其實腦子里還是要問自己那些特別大的問題。為什麽拍電影?電影到底對我意味著一些什麽?我要拍什麽樣的電影?怎麽拍電影?這些問題就變得非常嚴肅也非常緊迫。

也就是在這個過程里面,原來的西藏的這樣一個電影的想法,它又回到了我的腦子里。2014年正好是馬年,岡仁波齊的本命年。我當時想,時機成熟了,這個時候可以去拍攝《岡仁波齊》和《皮繩上的魂》這兩部電影了。

我自己也知道,《皮繩上的魂》是一個常規的電影拍攝方法。但是《岡仁波齊》不一樣,在我很早想這樣的一個概念的時候,我就知道我將來會采取一個什麽樣的方法去拍攝它。

它更接近於紀錄片的方式,是比較即興的創作方式。所以那個時候我就突然覺得,像《岡仁波齊》這樣的一個電影對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重要在什麽地方呢?就是你對電影甚至都產生了一些懷疑的時候,《岡仁波齊》反過來提供給你一種可能性,讓你去重新地認識電影。就是說電影是不是還可以有另外的方法,有另外的思路,有另外的可能性去拍攝。

所以我那時候腦子里已經下定決心,2014年一定要把這樣兩個電影拍攝完畢。當然實際上這樣的電影它是非常難的。難在什麽地方呢?第一,本質上還是兩個藝術片的概念。在大的環境都在風風火火地做各種商業片的時候,你好像是反其道而行之了。

大家老定位說張楊是一個商業和藝術平衡得很好的導演,也能賣錢,口碑也都好。但從個人的角度來說,在對電影的認識上,我越來越發現商業和藝術是很難平衡的。

商業的訴求是利潤的最大化。這個最大化的概念,就是你要盡量地讓大眾、讓大多數的人看得懂,或者說看得明白。但反過來,你可能在劇本,包括拍攝手法很多這樣技術性的東西上,就要偏向大眾的口味。

但藝術有時候往往是指向比較極端的、個人化的,甚至帶有很強的實驗性的一些東西,所以本身這兩個訴求是完全不同的。當你想去調和這個東西的時候,兩邊都得讓步,然後綜合出一個東西。

這個東西當然我們也可以說,在我的理解里,藝術片商業片的中間還有一個通俗文藝片的概念。實際上那種通俗文藝片可能就是這兩個互相讓步的一種產物。

當然全世界也有很多好的這樣的電影,既可以做到口碑很好,同時也可以賣錢。但是對我來說,好像就不滿足於這個東西了。希望還是藝術上可以走得再遠一點,或者說自己也想看看,到底有沒有這樣的能力,還能往藝術的那個方向再走一走。

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所以那個時候反而就想,不要這麽搖擺了,或者說不要這麽去調和這個東西了。那你必須得想清楚這個事,想不清楚,你就總是走在中間。

它肯定也可以走向一種成功,但是那種成功是你要的成功嗎?是你真正喜歡的那種電影嗎?所以那時候我想,拋開這些東西吧,去真正做你自己喜歡的和你內心的東西,也就是放棄商業的這麽一種訴求。

我當時跟幾個投資人說,拍這樣的兩個電影是個賠錢的買賣,有可能賠一半,有可能全賠。之前我也說了,當你進入到那麽一個商業體系里的時候,導演的自主權,或者創作的自由,實際上也是受限制的,總是要想到很多關於市場的問題,甚至是不是要用明星,怎麽用明星等等。它最後指向的都是怎麽回收這個成本。

對我來說,就是想能不能拍一個電影,不去考慮這些外在的因素?我們只回到電影本身,去做一個導演真正內在的、內心最想做的一個事。就是說,我能否獲得這個最大的自由?

整個《岡仁波齊》的拍攝對我來說,我確實獲得了這樣的一個自由。沒有劇本,但它又不是一個純粹的紀錄片。它的創作過程,其實很早以前我就已經有這樣的構想了。

怎麽去拍攝這個電影,甚至這個電影里面的一些人物的設置,老人、小孩、孕婦,包括屠夫——我只是需要在真的現實生活里去找到我需要的這些人。

11

整個過程對我來說也是比較幸運和有緣分。我們在一個叫芒康的普拉村,在這個村子里的四個家庭里邊,基本上找到了跟我最開始設置的人物非常接近的這樣一些人。他們的身份包括年齡層次的感覺非常接近。

對我來說,一旦確立了這個東西,剩下的我就全部要交給真實的生活了。因為之前沒有劇本,我只是知道這條路起點終點在哪。在最開始的預設里邊,一個生和死的事我是知道的,剩下的部分其實不知道。

我的概念,所有的東西來自於真實生活,來自於他們的背景本身的東西。我們就在這個普拉村里生活了大概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在生活中不斷地了解他們,也讓他們了解我們,產生互相之間的信任。

12

他們的日常生活就是我們拍攝的所有的內容,他們砍柴,做青稞酒,我們就拍這些東西,無非在這樣的時候加入一兩句臺詞。就是這樣的一點一點地慢慢熟悉了以後,等到真正地上路的時候,我們這些演員們已經開始明白了,熟悉了電影的過程。他們知道自己一方面是在奔著這個朝聖的路去,但是同時也很清楚,自己作為演員要去完成這樣的一個電影。

對我來說,最有意思的部分就是它即興的部分。所有的這些東西之前是編不出來的,換句話說你想編你也編不出來。每一個細節都來自於真實生活里曾經經歷過的一些東西。

比如我們同時也記錄了大概七到八組其他的朝聖隊伍。這些人,每一個隊伍里邊都有他們非常有意思的細節。我們就把它們捕捉到,最後變成了電影里邊的一些真正的細節。

13

整個《岡仁波齊》的創作過程,完全打開了我對電影的另外一種想象。原來電影還是可以這麽拍的:第一,沒有劇本;第二,我們把一個團隊壓縮到了30人左右。《皮繩上的魂》拍的時候大概是130多人,最多的時候有150人的一個團隊。

我覺得電影其實是可以這麽拍。唯一的就是要把時間拉長,要有足夠充分的時間去真正地進入生活,真正地從生活里去捕捉。我現在在大理拍新的兩個電影,已經拍了半年了,還有半年,也是花一年的時間去拍攝。

這個東西來自哪兒呢?就是《岡仁波齊》。《岡仁波齊》給了我一種可能性:你完全可以打破過去既有的對電影的那些認識、那些觀念,甚至把你已經駕輕就熟的那些東西全部扔掉。就從一個新的導演或者第一次拍電影的狀態進入,我覺得完全是可行的。

我們現在大理團隊變成了18人,18個人就更少。少的意思是什麽呢?就是把成本盡量壓低,把人減少,希望你獲得拍攝的自由。對導演來說,我覺得這是找到了一種新的可能性,對電影有了一個重新的認識。

整個《岡仁波齊》從最早的一個種子、一個理想,到最後慢慢實現了。對我來說,它其實只是一個起點。當你對電影有了一個重新的認識以後,你可能就從這個地方開始去嘗試一個新的可能性了。

這就是通往岡仁波齊的路,它總結了我這些年拍攝電影的一些經驗教訓,同時又開啟了另外一種可能性。

最後,再給自己的電影做一個廣告。8月18號《皮繩上的魂》也上映了,希望大家去看。謝謝。

wxid_pix1e1gc8tt322_1502701342504_38

電影《皮繩上的魂》預告片截圖

岡仁波齊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568

在我甚至對電影都產生懷疑的時候 「岡仁波齊」反過來給了我一種可能性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814/164595.shtml

在我甚至對電影都產生懷疑的時候 「岡仁波齊」反過來給了我一種可能性
一席 一席

在我甚至對電影都產生懷疑的時候 「岡仁波齊」反過來給了我一種可能性

為什麽拍電影?電影到底對我意味著一些什麽?我要拍什麽樣的電影?怎麽拍電影?這些問題變得非常嚴肅也非常緊迫。

來源 | 一席(ID:yixiclub)

文 | 張楊 

大家好。我是電影《岡仁波齊》的導演張楊。

這個題目《通往岡仁波齊的路》,其實是我寫的一本書。可能在下一部電影《皮繩上的魂》上映的時候,書也會同時出版。今天主要就是聊一聊這兩個電影是怎麽拍出來的。

真正的緣起可能是1991年,我上大學四年級。那時候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是五年制,四年級的時候,我們有三個月的時間實習。我自己就決定去做一次一個人的背包旅行。

那時候父母還是非常支持,給了3000塊錢。我一個人就背著個大包,從青海到新疆,從新疆南疆一直坐車到西藏。那次旅行對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改變了我很多人生態度。

那3000塊錢,我用了1200塊買了各種紀念品回來,實際上真正花在路上的可能是1800塊錢。這1800塊錢,每天基本上就是住在最便宜的小旅店里面,那時候可能就是四人間、五人間這樣的小旅店。

除了長途汽車以外,主要就是搭各種順風車,比如運糧食的車、運鹽的車、收棉花的車。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變成你最主要的旅行的方式,當然徒步也是一個常態。

其實這個過程給了我一個非常好的感覺。我帶了幾本小說和十幾盤磁帶。那個年代流行的是walkman,我以前比較喜歡搖滾樂,所以就帶了十幾盤磁帶。每天基本上坐在長途車里面,聽著walkman開始想自己內心的一些事。

我覺得一個人的旅行給我的一個最大的感受,是你有非常多的時間去和自己對話。所以會提出那樣非常大的問題:我到底要選擇什麽樣的生活?我到底是一個什麽人?我將來要怎麽樣?

在城市里的時候,有時候你也許沒時間去想這些事,但反過來在那一條真正的旅行的路上,這樣的問題就會不斷地出現在自己的腦子里邊,也會真的試圖去解答這樣的問題。當然這個問題肯定是沒有答案的,你自己根本不知道該往哪兒走。

同時,一個人的旅行它確實開闊了人的眼界。因為我上小學、中學,一直到大學都在北京,就一個西城區加一個東城區,就這麽一個小範圍,你的生活軌跡好像也都沒離開過這個城市。當你突然走到這樣一個廣闊的天地里邊,給你的感觸震撼是非常大的。

1991年這次真正的旅行之後,離畢業還有一年多的時間可以去拍紀錄片。那時候其實最有意思的就是你可以去選材選題,沒有人規定你拍什麽。

我那時候選的所有題材基本上都是以藏區為主,比如甘南的藏區、青海的藏區、黃河源頭、長江源頭這樣的地方,包括雲南的怒江,甚至緬甸的佤邦,它就變成了你個人的興趣和愛好。實際上我那時候拍這些紀錄片的時候就知道,可能早晚有一天,我會去像西藏這樣的地方拍攝我自己的電影。

後來到了1998年,我拍了電影《洗澡》。

0

《洗澡》是四個關於洗澡的故事,其中的一個故事是跟西藏有關系的。

1

《洗澡》西藏部分劇照

我們是1998年11月去的納木錯湖,11月份在西藏已經很冷了。那時候我自己覺得還是有經驗的,因為之前去過很多次藏區,知道生病,包括感冒,在這樣的高原還是非常危險的。

我到拉薩的時候就感冒了,當時的想法是趕快休整。我們在拉薩待了三天,然後再去納木錯,我覺得那時候感冒基本上已經好了。到了納木錯,馬上開始選擇第一天要拍攝的演員,第二天要來拍攝。

0 (1)

拍攝主要是在海拔五千多米的埡口進行,要拍一整天。實際上,當地人也很少在五千多米的地方待一天,一般都是經過。因為人的承受力一般在海拔三四千米還可以,到五千多米都會有很嚴重的高原反應。所以我們在那拍了一天實際上是非常難受的。

我記得當時有一個小的瑪尼堆,可能也就七八米高。

2

我跟攝影師說,咱們能不能到上面去看看有沒有另外的機位。我們倆就往上走了四五步,結果就同時倒在那兒了。大概緩了10分鐘左右,慢慢地,你才感覺緩下來。我說那算了,這一定是拍不了的,還要把機器往上扛,那是不太可能的。

我們晚上住到了四千八百米的村公所里,村公所也非常冷。取暖主要靠什麽呢?牛糞餅。牛糞餅一燒起來煙非常大,所以你的呼吸是很困難的。那天晚上對我來說非常痛苦。

到半夜的時候,可能就要把氧氣給吸上了。因為之前我有經驗,在西藏,一旦吸了氧氣可能就有依賴性;一旦有依賴性,離開這氧氣高原反應就會更厲害。

我當時也知道,但是沒辦法。不吸,頭已經像快炸裂了一樣。吸上了感覺好了,好像還能睡一會兒。到第二天早上,也覺得還行,清醒了。但是同伴突然看到我就說,你這臉怎麽比平時好像大了一半似的。臉就一下子腫得非常大。

我當時也沒在意,覺得還行吧,腦子還是挺清楚的,我們就趕快上車準備到下一個地方去拍攝。結果一站起來,可能出去大概十幾米的距離,兩眼就全黑了,什麽都看不見了。

我當時也不知道出了什麽狀況,就站那緩了一下,過一會兒它慢慢地又能看見了。再往前走幾步又黑了。反複了這麽三次,到第三次已經摸著車了。但是黑的時間特別長,真的有點雙目失明的感覺。

當時我覺得不行,我說趕快給我扶到屋里去。到屋里後有那麽15分鐘,我就開始渾身發抖。我心想,完了,估計還有15分鐘,可能人就死了。真的會有一瞬間,感覺自己瀕臨死亡了。

3

我們還帶了一罐子的氧氣,趕快把氧氣給我插上。氧氣輸完,半個小時以後,慢慢地就平靜了。我說現在沒別的辦法了,只有一種可能性,開著車趕快往下跑。

當時我們有一個錄音師,他上去的那一天就不行了。所以後來就讓導演和錄音師趕快坐著車往下跑。我們開了輛豐田4500,那個時候已經是最好的車了。

海拔四千九百多米的地方,其實就快到埡口了,冬天那里全是冰河。

4

車過冰河的時候,“啪”一下就陷到里邊了,怎麽弄都出不來。當時司機也傻了:有可能今天又得在這完蛋了。

那時候是1998年,1998年埡口的冬天,可能一個星期也不過一輛車。如果不過車的話,這個車完全拖不出去。你往前走也不行,往下邊至少得走一天。所以當時我們一想完蛋了,基本上這點氧氣吸完了你人就擱在這兒了。

老天還是比較有眼。過了兩個多小時,從山上開下來一輛東風卡車,把我們這個車一下子就給拉出來,拉出來以後司機倍加小心地一路狂奔。其實一下到三千多米人就沒事了,高原反應就這麽一個簡單的事。但在那個高度的時候,你可能就會非常危險。

以前西藏公路不好的時候,青藏線上或者很多開卡車的司機有時候沒註意,中午或者什麽時候打了個盹然後就感冒了。感冒了他可能沒有重視,然後就引起肺水腫。如果三到四個小時開不到海拔低的地方,很多人在半路就去世了。

當時我是完全了解這樣的一些背景,知道是有這種可能性的。所以對我來說,好像有了一個後遺癥,或者說心理上的一種懼怕。

後來到2006年左右,我在香格里拉有好幾個要好的朋友,他們知道我一直想拍一個關於像朝聖這樣的故事。當時我記得我的一個朋友還拿過一個之前別人拍的紀錄片給我看,是羊年的時候去轉卡瓦格博峰的一個紀錄片。

其實很多年前我就已經有這個想法,我當時看完就說,不知道什麽時候我會到西藏去拍一個關於我內心的朝聖的故事。他聽完就說,我有個特別好的朋友叫紮西達娃,他的小說你應該看一看,我覺得你會喜歡。

我馬上回北京就買了紮西達娃的小說。我一看,里邊有那麽五六篇小說特別好,而且非常適合去做電影。我和紮西達娃就在麗江見面,見面以後聊到他的這幾個故事。

有一篇叫《西藏,系在皮繩結上的魂》,這篇小說我覺得它的結構,包括整個設置都非常適合做電影。還有另一篇小說叫《去拉薩的路上》,寫一個複仇的故事。

當時我就說,咱們能不能把這兩個小說改編成一個電影。紮西達娃聽完以後覺得非常有意思,而且也非常有挑戰性。所以當時我們倆一拍即合,決定來做這個改編。

2007年9月份之前,紮西達娃已經改了兩稿了。那時候我在北京,就想把整個西藏都轉一遍。以前去還是某一個局部,或者說去的時間也都沒有那麽長。我這次就想一次盡量多地把所有藏區的地方全部轉完。一方面好像是在體驗生活,另一方面好像又在為《皮繩上的魂》這樣一個電影做選景的工作。

我就跟朋友說,9月1號開車奔西藏去。好多人報名,但是真正到快走的時候,發現沒有一個人響應這事。結果到了30號晚上,才有一個朋友報名。他之前跟我說在拉薩會合,一看我這兒沒人去,就說後天我也跟著你一塊走。等到31號晚上,我們又抓了兩個人,到9月1號四個人一塊上了這條路。

其中有一個人叫杜家毅。杜家毅是以前《洗澡》里的演員,當時是演一個小胖子,唱帕瓦羅蒂的《我的太陽》。我們開了六天左右的車到了拉薩,到拉薩的時候,二毛和紮西達娃就來歡迎我們,坐在一起吃飯。

那一天其實很湊巧,有一個二毛的朋友,是個活佛,叫巴德活佛。他帶著兩個弟子正好磕了七個月的長頭,從青海磕到了拉薩。

5

巴德活佛就跟我們坐在一起聊,聊佛學,聊他的很多觀點。

6

杜家毅和另外一個姑娘,倆人聽了半小時真的就痛哭流涕的,然後跪下磕頭。巴德活佛也是我見到過的很多活佛里,我覺得學識非常高的,而且他的普通話很好。所以他的很多道理都是深入淺出,大家一聊就馬上都明白。那一次我們倆就成了很好的朋友。當然2007年那一趟,實際上最重要的就是跟紮西達娃又開始討論劇本、修改劇本。

這個電影里有一個地方叫蓮花生大師的掌紋地,當時,我腦子里想象不出來這個掌紋地到底是個什麽概念。所以我想,也許這樣的一個電影,包括這樣的一個場景,可能最後需要電腦特效、特技才能做出來。

後來我們從拉薩往岡仁波齊走,一直走到普蘭,然後再往札達縣走。到了札達土林的時候,我突然在那個平臺上一看,看到整個札達土林,我腦子里一下子有個聲音:這就是我心目中的那個掌紋地,它已經在這兒了。

7

紮達士林

8

電影《皮繩上的魂》劇照中的掌紋地

當時我覺得這個電影是可以拍了,但是實際上由於各種各樣客觀的因素,到最後在2008年沒有真正地去拍成這樣一個片子。之後有那麽幾年的時間,中間我拍了一個《無人駕駛》,拍了一個《飛越老人院》。

那幾年可能正好是中國電影商業最紅火的時代,也是一個商業大爆發、大井噴的時代。所以基本上我周圍的這些投資人、朋友甚至導演,每個人聊的都還是票房、明星,那時候可能還沒IP呢。

但是基本上所有人聊的,還都是一個大的商業電影在市場里的回報的概念。所以,我自己也會不自覺地、或多或少會受到這樣的影響。受到這種影響,你在做電影的時候可能就不像以前那麽單純了。

以前像我們哪怕做《愛情麻辣燙》的時候,其實就很單純。我就想做這麽一個電影,然後一幫朋友在一塊把它做出來了,而且可能跟你最開始的那種想法非常一致。反而到這個時代,做電影有的時候變得沒那麽單純了,一個導演可能想的後面的東西非常多。所以像《無人駕駛》這樣的一個片子,我們當時也是按照一個商業的思路去定位它。

9

電影《無人駕駛》劇照

當然《飛越老人院》比較特殊,其實題材是很偏的,或者說它是一個更適合藝術電影的題材。

原來是希望有一個非常荒誕的故事,有一個黑色幽默的公路片的概念。但是在操作的過程中,我做了各種各樣的妥協、讓步,它慢慢變成了一個特別溫暖的、特別感人的故事。

10

《飛越老人院》劇照

《飛越老人院》出來了,其實口碑也都挺好的,也有很多觀眾喜歡它,覺得被感動了。但作為一個導演的初衷來說,跟最開始想的那個東西已經十萬八千里了,離得非常遠。

這兩個電影,我們也可以說其實票房都不太好。《無人駕駛》大概2000萬票房,《飛越老人院》我都搞不清楚是300萬還是500萬票房。

在那個過程中,有那麽兩年的時間,我突然覺得自己拍電影有點不知道該往哪走了,或者說在這個過程里突然覺得有點找不到自我了。怎麽拍著拍著好像離初衷和最開始的那個東西很遙遠了。

這兩個電影的整個操作過程、拍攝過程,對我來說非常痛苦。因為以前我拍電影都好像很順利,也沒有遇到什麽特別大的挫折、坎坷。所以拍電影本身對我來說還是很有樂趣的,非常有意思、非常好玩。

但是整個《無人駕駛》和《飛越老人院》,實施的過程是非常痛苦的。所以我當時在想,電影對我而言到底意味著什麽?你非得拍電影嗎?或者說你不拍電影還能幹點什麽?

那個時候正好大理的房子蓋好了,我就把家從北京搬到大理去了。在大理、就是種種花、種種草,收拾院子、收拾房子,跟街坊鄰居串串門。

大家在聊天,其實是不聊電影。換句話說,希望脫離開真正的電影這麽一個概念,靜下心去想一想關於生活本身的一些東西。那個過程我突然就想到,跟我1991年真正旅行時的那個狀態非常像。那個時候你會問自己很多這樣非常大的問題,一些沒有答案的東西。

我突然一個人在大理的時候,有時候坐在洱海邊上,看著蒼山的落日,其實腦子里還是要問自己那些特別大的問題。為什麽拍電影?電影到底對我意味著一些什麽?我要拍什麽樣的電影?怎麽拍電影?這些問題就變得非常嚴肅也非常緊迫。

也就是在這個過程里面,原來的西藏的這樣一個電影的想法,它又回到了我的腦子里。2014年正好是馬年,岡仁波齊的本命年。我當時想,時機成熟了,這個時候可以去拍攝《岡仁波齊》和《皮繩上的魂》這兩部電影了。

我自己也知道,《皮繩上的魂》是一個常規的電影拍攝方法。但是《岡仁波齊》不一樣,在我很早想這樣的一個概念的時候,我就知道我將來會采取一個什麽樣的方法去拍攝它。

它更接近於紀錄片的方式,是比較即興的創作方式。所以那個時候我就突然覺得,像《岡仁波齊》這樣的一個電影對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重要在什麽地方呢?就是你對電影甚至都產生了一些懷疑的時候,《岡仁波齊》反過來提供給你一種可能性,讓你去重新地認識電影。就是說電影是不是還可以有另外的方法,有另外的思路,有另外的可能性去拍攝。

所以我那時候腦子里已經下定決心,2014年一定要把這樣兩個電影拍攝完畢。當然實際上這樣的電影它是非常難的。難在什麽地方呢?第一,本質上還是兩個藝術片的概念。在大的環境都在風風火火地做各種商業片的時候,你好像是反其道而行之了。

大家老定位說張楊是一個商業和藝術平衡得很好的導演,也能賣錢,口碑也都好。但從個人的角度來說,在對電影的認識上,我越來越發現商業和藝術是很難平衡的。

商業的訴求是利潤的最大化。這個最大化的概念,就是你要盡量地讓大眾、讓大多數的人看得懂,或者說看得明白。但反過來,你可能在劇本,包括拍攝手法很多這樣技術性的東西上,就要偏向大眾的口味。

但藝術有時候往往是指向比較極端的、個人化的,甚至帶有很強的實驗性的一些東西,所以本身這兩個訴求是完全不同的。當你想去調和這個東西的時候,兩邊都得讓步,然後綜合出一個東西。

這個東西當然我們也可以說,在我的理解里,藝術片商業片的中間還有一個通俗文藝片的概念。實際上那種通俗文藝片可能就是這兩個互相讓步的一種產物。

當然全世界也有很多好的這樣的電影,既可以做到口碑很好,同時也可以賣錢。但是對我來說,好像就不滿足於這個東西了。希望還是藝術上可以走得再遠一點,或者說自己也想看看,到底有沒有這樣的能力,還能往藝術的那個方向再走一走。

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所以那個時候反而就想,不要這麽搖擺了,或者說不要這麽去調和這個東西了。那你必須得想清楚這個事,想不清楚,你就總是走在中間。

它肯定也可以走向一種成功,但是那種成功是你要的成功嗎?是你真正喜歡的那種電影嗎?所以那時候我想,拋開這些東西吧,去真正做你自己喜歡的和你內心的東西,也就是放棄商業的這麽一種訴求。

我當時跟幾個投資人說,拍這樣的兩個電影是個賠錢的買賣,有可能賠一半,有可能全賠。之前我也說了,當你進入到那麽一個商業體系里的時候,導演的自主權,或者創作的自由,實際上也是受限制的,總是要想到很多關於市場的問題,甚至是不是要用明星,怎麽用明星等等。它最後指向的都是怎麽回收這個成本。

對我來說,就是想能不能拍一個電影,不去考慮這些外在的因素?我們只回到電影本身,去做一個導演真正內在的、內心最想做的一個事。就是說,我能否獲得這個最大的自由?

整個《岡仁波齊》的拍攝對我來說,我確實獲得了這樣的一個自由。沒有劇本,但它又不是一個純粹的紀錄片。它的創作過程,其實很早以前我就已經有這樣的構想了。

怎麽去拍攝這個電影,甚至這個電影里面的一些人物的設置,老人、小孩、孕婦,包括屠夫——我只是需要在真的現實生活里去找到我需要的這些人。

11

整個過程對我來說也是比較幸運和有緣分。我們在一個叫芒康的普拉村,在這個村子里的四個家庭里邊,基本上找到了跟我最開始設置的人物非常接近的這樣一些人。他們的身份包括年齡層次的感覺非常接近。

對我來說,一旦確立了這個東西,剩下的我就全部要交給真實的生活了。因為之前沒有劇本,我只是知道這條路起點終點在哪。在最開始的預設里邊,一個生和死的事我是知道的,剩下的部分其實不知道。

我的概念,所有的東西來自於真實生活,來自於他們的背景本身的東西。我們就在這個普拉村里生活了大概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在生活中不斷地了解他們,也讓他們了解我們,產生互相之間的信任。

12

他們的日常生活就是我們拍攝的所有的內容,他們砍柴,做青稞酒,我們就拍這些東西,無非在這樣的時候加入一兩句臺詞。就是這樣的一點一點地慢慢熟悉了以後,等到真正地上路的時候,我們這些演員們已經開始明白了,熟悉了電影的過程。他們知道自己一方面是在奔著這個朝聖的路去,但是同時也很清楚,自己作為演員要去完成這樣的一個電影。

對我來說,最有意思的部分就是它即興的部分。所有的這些東西之前是編不出來的,換句話說你想編你也編不出來。每一個細節都來自於真實生活里曾經經歷過的一些東西。

比如我們同時也記錄了大概七到八組其他的朝聖隊伍。這些人,每一個隊伍里邊都有他們非常有意思的細節。我們就把它們捕捉到,最後變成了電影里邊的一些真正的細節。

13

整個《岡仁波齊》的創作過程,完全打開了我對電影的另外一種想象。原來電影還是可以這麽拍的:第一,沒有劇本;第二,我們把一個團隊壓縮到了30人左右。《皮繩上的魂》拍的時候大概是130多人,最多的時候有150人的一個團隊。

我覺得電影其實是可以這麽拍。唯一的就是要把時間拉長,要有足夠充分的時間去真正地進入生活,真正地從生活里去捕捉。我現在在大理拍新的兩個電影,已經拍了半年了,還有半年,也是花一年的時間去拍攝。

這個東西來自哪兒呢?就是《岡仁波齊》。《岡仁波齊》給了我一種可能性:你完全可以打破過去既有的對電影的那些認識、那些觀念,甚至把你已經駕輕就熟的那些東西全部扔掉。就從一個新的導演或者第一次拍電影的狀態進入,我覺得完全是可行的。

我們現在大理團隊變成了18人,18個人就更少。少的意思是什麽呢?就是把成本盡量壓低,把人減少,希望你獲得拍攝的自由。對導演來說,我覺得這是找到了一種新的可能性,對電影有了一個重新的認識。

整個《岡仁波齊》從最早的一個種子、一個理想,到最後慢慢實現了。對我來說,它其實只是一個起點。當你對電影有了一個重新的認識以後,你可能就從這個地方開始去嘗試一個新的可能性了。

這就是通往岡仁波齊的路,它總結了我這些年拍攝電影的一些經驗教訓,同時又開啟了另外一種可能性。

最後,再給自己的電影做一個廣告。8月18號《皮繩上的魂》也上映了,希望大家去看。謝謝。

wxid_pix1e1gc8tt322_1502701342504_38

電影《皮繩上的魂》預告片截圖

岡仁波齊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569

蘇麗珍真是講埋D我一早知的野

1 : GS(14)@2011-11-08 22:51:47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 ... 926c0f4c4548-434841

樓上樓下齊供股

撰文:蘇麗珍
欄名:投資博客

繼上周叁龍控股(00329)公布供股兼自揭投資表現後,昨日又到鄰居萊福資本(00901)公布1供4,集資1.288億元,但巧合的並不止齊齊供股。

叁龍與萊福的公司,均位於北角馬寶道華匯中心,叁龍位於11樓,萊福位於22樓。叁龍供股包銷商是中南證券,中南地址是華匯中心26樓。至於萊福供股包銷商是民豐證券,地址則是華匯中心16樓。

萊福供股集資所得,除了作一般營運資金外,亦會與叁龍一樣,投資於上市證券。萊福更講明擬投資目標,包括但不限於中渝置地(01224)、創興銀行(01111)、人和商業(01387)、民豐企業(00279)及該公司現有投資組合。

其中,民豐企業位於華匯中心23樓,並持有萊福供股包銷商民豐證券。民豐去年底曾擬購入持有廖創興企業(00194)及創興銀行股權的廖氏集團部分股權,但最終交易告吹。民豐上月公布,與位於華匯中心32樓的威利控股(00273),互相認購對方新股。

幾間公司一連串的企業活動,全部一幢大廈內搞掂。
2 : GS(14)@2011-11-08 22:53:15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1107408_C.pdf
死木木學下野啦

進行供股之理由及所得款項之擬定用途
本集團主要從事上市及非上市公司之投資業務。包銷商為一間於香港註冊成立之有限公
司,並為民豐之附屬公司。包銷商主要從事提供證券經紀服務(包括包銷服務)。
董事會認為,以長期融資方式為本集團長遠增長提供資金誠屬審慎之舉,而以股本形式
進行融資尤為可取,因此舉不會增加本集團之融資成本。於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本公司之經審核累計虧損約為359,000,000港元,故供股可讓本公司補充其部分已被累計
虧損侵蝕之資本基礎。再者,董事會認為,供股將有助本集團提升財務狀況,有利日後把
握可能出現之策略投資機會。供股可讓合資格股東有機會維持彼等各自於本公司之持股
權益比例,並繼續參與本集團之未來發展。因此,董事會認為透過供股集資符合本公司
及股東之整體利益。

本集團於本公佈發表日期之現金及銀行結餘約為10,700,000港元。供股之所得款項淨額
約為122,890,000港元,而每股供股股份之所得款項淨額約為0.143港元。供股及紅利認股
權證所附認購權獲行使而產生之所得款項淨額最多10,680,000港元擬按下列方式使用:
百萬港元
一般營運資金12
投資於上市證券,包括但不限於CC Land Holdings Limited、
創興銀行有限公司、人和商業控股有限公司、
民豐企業控股有限公司及本公司現有投資組合121.57
合計133.57
本集團無論如何將不會取得任何所投資公司之實際管理控制權,亦不會擁有或控制任何
所投資公司30%以上投票權。
全球市場於本年八月及九月大幅下調接近約20%。出現調整之主因為歐元區多國主權債
務危機升溫,促使投資者及基金經理進行更多避險操作,減持相關投資組合。董事會認
為,雖然近期市況波動,但歐元區各國領袖將致力制訂計劃,消化歐元區政府債務(尤其
是於希臘最終無法償還其債務時)可能引致之不利影響。於全球資本市場穩定後,董事會
認為新的投資資金將流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而中國之表現目前較其歐美對手
優異,其於本年及二零一二年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預期分別約達9%及8%。中國通脹亦
已經見頂,並開始逐步放緩。此外,中國之中央銀行未必會於短期內放鬆貨幣供應,此乃
中國未來達致可持續經濟增長之吉兆,定必令香港受惠。舉例說明,中國中央政府已正
式公佈香港將成為人民幣離岸市場之一,預計將為香港帶來無數商機及投資機會,故對
香港未來十年之本地經濟增長非常重要。為把握中國及香港兩地有關商機及投資機會,
本集團有需要透過供股集資,以讓本集團能夠及時把握該等投資機會,誠然符合股東及
本公司之整體利益。
現時股份成交之市盈率平均僅為10.3倍,代表折讓龐大,且低於15倍之歷史平均水平。倘
股份回復至歷史市盈率水平,則潛在收益空間可達約50%。儘管預期股票市場在不久將
來將極為波動,惟本公司相信,股票市場將反映中國及香港兩個經濟體之盈利潛力及未
來前景。因此,本公司深信,市場一旦於來年回穩,則新的投資資金將流向中國及香港市
場,有關時機與本公司供股建議之預期完成時間二零一二年一月吻合。

真是同莊老細想的東西相反
3 : GS(14)@2011-11-08 22:54:16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25789
分享過金融市場的內部運作之後,筆者當然不會放過實際入場炒股的秘訣,順道拎「貼士」!不過莊友堅即時大潑冷水,直言「乜都唔好買」,股市情況比起2008年金融海嘯更差,2012年及2013年將會更慘!(註: 最老實果句?) 他隨即解釋,「唔係講個點數低過上一次,因為點數會調整,我所講慘係講你蝕幾多錢,一定慘過上次,好多大陸股票跌剩一半啦!香港二、三線細價股已經絕望,無架喇!依家仲買呀?」
莊友堅繼續道出原因,美國債務與國民生產總值(GDP)的問題,於上一個股災並未解決,而歐洲共同體則出現結構性問題,歐元區17個國家分別借錢,但利息各有不同,他妙語連珠地表示歐洲的情況如同「有聖靈上的結合而無肉體上的交歡,即係兩公婆,你都唔同佢上床,鬼維持到婚姻咩?」他提醒,歐美債務已係「無cut可cut」,無得再印銀紙,就算印亦會太遲。
他形容股市從2008年10月見底後,要用兩、三年時間上升,但現時兩三個月已經出現
大幅調整,「小股民,千祈唔好買,打緊風,你會唔會去游水呀?買股票唔同買衫買肉,呢大平賣梗有人買,但股票愈跌愈平就愈無人買,同埋當volumn(成交量)一縮,成個市就唔郁,依家講緊係跌五成!講緊要margin call!講緊係銀行唔借錢!」

信邊個都好清楚
4 : GS(14)@2011-11-08 22:56:50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22423
The vendor is Sinoace Limited (HK), the owners of which are not disclosed. Other companies in the Chung Nam Network own several floors of the building, but not this floor, as far as we know.

賣方是香港註冊的Sinoace Limited,持有者並無披露。但據我們所知,其他中南網絡的公司(按:本壇稱華匯系)持有這物業的其餘的幾層(又按:估計最少和10層以上有關)。

(後記: 華匯系和用16層物業有關,包括地庫由華匯系內部不停轉讓,現由329持有,3樓、5樓歌德持有停車位、273在1-1999年分拆出來的1224佔用7樓、8樓是民豐控股舊址、11樓是三龍國際及福方國際、16樓是海王控股及一家財務公司、21樓是萊福資本、22樓有合一投資、23樓又是279持有後或轉予歌德豪宅,25樓是剛由136購入、26樓是傳由華匯持有的Hennabun證券行之一金江證券佔有、28樓部分樓面或是279轉予歌德、29樓-30樓由歌德持有、31樓是亦由金江佔有、32樓好像是中南證券加273,樂施會及職安局是第二大樓面佔用人,各有2層樓面,分別是9、17及18及19樓,團契又佔兩層,20及27樓,13樓由羅守輝持有、10、12仍是分拆租用。)

查閱公司名稱

你的查詢: 名稱起首 符合 'Sinoace' , 公司編號: = 0641997

公司編號: 0641997
公司名稱: SINOACE LIMITED
公司分類: 本地公司
成立日期: 1998年4月15日
公司類別: 私人公司
公司現況: 仍在登記冊上
備註: -
清盤模式: -
已告解散日期: -
押記登記冊: 有
重要事項: -

公司名稱紀錄
名稱生效日期 使用名稱
1998年4月15日 SINOACE LIMITED
5 : CHAUCHAU(1254)@2011-11-09 17:05:18

唔同係麗珍報紙到講,滲透層面大好多
公子網上講,好多散戶唔知
好事一件共同目的唱
6 : honey(6546)@2011-11-09 17:43:46

佢有無抄襲成份?
7 : CHAUCHAU(1254)@2011-11-09 18:05:46

6樓提及
佢有無抄襲成份?


hehe,似啦..湯成日比人抄文
8 : GS(14)@2011-11-09 21:50:56

唔算抄,參考下囉
9 : 俊仔(18261)@2011-11-13 14:02:14

請問各位, 這隻傳說中的老千股, 現在有買入的價值嗎 ?
10 : greatsoup38(830)@2011-11-13 14:04:16

如果平的話,例如跌到1仙的話,建議買回來,然後提倉,然後變成牆紙,有美化家居的功效,況且一張股票的顏色和名稱成日變,都有收藏或投資價值
11 : greatsoup38(830)@2011-11-13 14:04:59

買入價值一定有
12 : 俊仔(18261)@2011-11-13 14:10:59

哈哈, 咁都得!
13 : glassfund(802)@2011-11-13 14:25:29

咁 David Webb webb-site 都有類似材料, 這個不能說是抄!  ( http://webb-site.com/articles/chinastrategic.asp )

永安旅遊無左, 永義太出名了,連新聞及維基都有講, 又有反聯盟, 現在華匯漸漸地巳成為新冒起的老千的代名詞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http://forum8.hkgolden.com/view.aspx?message=3034758&page=4

泛華匯平均指數就快跌到0點了
http://www.editgrid.com/user/gre ... F%E6%8C%87%E6%95%B8
14 : greatsoup38(830)@2011-11-13 14:32:43

真是班人走晒去高登,唉
15 : greatsoup38(830)@2011-11-13 14:33:14

Louis= Intel 233
有D話用folder儲起是咪真的,唔使wor
16 : greatsoup38(830)@2011-11-13 14:33:43

如果講Webb 篇野未算寫得好好
17 : greatsoup38(830)@2011-11-13 14:34:05

我認同莊生講法,如果60幾間是佢真是唔得掂
18 : greatsoup38(830)@2011-11-13 14:34:21

大約25間吧
19 : greatsoup38(830)@2011-11-13 14:35:48

下年推個新的華匯指數,實在跌到痴了線
20 : GS(14)@2011-11-20 15:16:29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1118462_C.pdf
又買了16樓6及7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521

不是我一個人的事 王維基

1 : GS(14)@2013-01-30 23:04:56

近年,不少在香港購買一手樓的人都投訴地產商偷工減料、呎數與實際面積不符等問題;某一、兩家地產商則較有信譽,市民都認為是信心、豪華優質的保證。
明顯地,這是長期努力建立的品牌效應。即使在同一地區,同一坐向的樓宇,不同品牌的地產發展商價格亦有分別。最近,某地產亦推Collection系列,藉以改變公司以往較保守的形象,取得非常理想的結果。
我們雖然仍未開台,但建立「品牌」就正是我們目前要做的第一件大事。「品牌」的營造並不只是向外對公眾,更基本、更重要是公司的內部。若只以廣告不斷吹噓自己的「品牌」,令大眾對我們的期望太高,最後變得失望,只會弄巧反拙,帶來更大的反效果。
我們的品牌是甚麼呢?這不是由老闆一人決定。我只能從旁告訴大家我認為的正確方向,要探索我們的節目與其他電視台的節目有甚麼顯著不同,如何超越,這是大家的事。我只知道,沒有不同和超越,就不可能建立我們自己的品牌,那麼,我們必敗無疑!
(本欄逢周一至五刊登)
2 : prome(34586)@2013-01-30 23:45:40

"...我們的品牌是甚麼呢?這不是由老闆一人決定..."

王維基一個咁自我既人, 根本就唔會聽人地意見...
3 : chunyu(31323)@2013-01-31 22:57:51

但我佩服同欣賞王維基, 佢做的品牌的確令我覺得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235

那些年我一個人看過的電影──殺手之王 創.作.人杜若飛

1 : GS(14)@2013-10-12 17:20:26

http://kwahto2006.blogspot.hk/2012/04/blog-post_26.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877

加國預婚巴打找數鄭敬基:我一毫子冇出過!

1 : GS(14)@2016-04-15 04:29:39

2016-04-14 NM

53歲,又離過婚的鄭敬基,下月再做老襯,娶細19年的地產女友Angie。自嘲「又老又冇錢」的他,難得老婆仔唔mind,更為老公慳一蚊得一蚊親手製作囍帖。老婆抵錫,鄭敬基傾盡友情力量,上週同準新娘及雙方親友,在加拿大舉行一個百分百韓式pre-wedding trip,讓女友化身韓劇女角。有個以他為重的老婆,仲有班戥他開心,包起成個pre-wedding使費的好兄弟,鄭敬基在party內對另一半情深表白:「你知我包袱有幾大,但你都可以接受。」兩口子感動到攬到實,半百鄭敬基難得有情人。嘉樂仔做伴郎

鄭敬基半生吊兒郎當,廿年前更因偷食導致離婚。由多倫多回流香港後,亦不停換畫,女友名單不乏圈中人,包括鄧萃雯、鄺文珣。人生下半場,與三十四歲做地產的女友Angie拍拖半年決定拉埋,女友條件好又體貼,但令鄭敬基決定再娶,是對方冇嫌棄年紀大又冇錢。「本來打算唔擺酒,未婚妻仲話:『我喺教會派餅宣布消息就得。』我更加要逼自己唔可以返轉頭,要對佢一條心,就要公告天下。」鄭敬基說。好日子是下月七日,一對新人上午先在北角國際神召會堂區行禮簽字,晚上設宴十圍招待至親摯友,伴郎「南山三虎」錢嘉樂走唔甩,他一對廿多歲仔女亦會做戥 穿石。冇錢唔緊要,鄭敬基肯花心思,一樣氹到另一半冧爆。上個禮拜,鄭敬基偕未婚妻飛加拿大,出席佈道會同教友分享,實情是搞pre-wedding party氹老婆。

抄足《浪漫滿屋》

Party於香港時間四月八日晚在多倫多一酒店舉行,出席者包括雙方親友,及鄭敬基當地的「巴打」。鄭敬基吹雞搞party,但他竟然一毫子冇俾過,一班朋友負責全部使費兼安排行程,更刻意安排準新娘一嘗做韓劇女角滋味,令也是韓迷的Angie冧晒。從party場內的片段可見,現場氣氛有如韓劇《浪漫滿屋》一樣浪漫;雖然只是預婚派對,但一對新人進場、上台合巹交杯、互餵蛋糕、祝酒等等,過程跟正式婚宴 無異。

讚老婆完美

席上,準鄭太公開多謝出錢出力的賓客。「多謝你哋經常咁幫佢,尤其喺佢孤單時候陪佢飲咖啡,飲到佢咁醒(全場爆笑)。」讚醒目未夠,Angie更當眾表白:「你唔需要成功,唔需要完美,你已經對我好重要,因為你係神為我預備嘅 伴侶。」之後鄭敬基攬住老婆跳舞唱《酒杯敲鋼琴》,又一邊對住老婆唱《為你鍾情》,一邊講:「佢對我真係好包容,佢知我包袱有幾大,但佢全數接受,想話俾大家知,你(老婆)真係接近完美。」二人隨即攬住喊晒。

一毫子冇俾

鄭敬基接受本刊長途電話訪問時說:「我哋喺呢邊仲影多咗輯新嘅結婚相,影相嗰日得零下六度落緊雪,好凍但好靚。攝影師想有韓劇feel,就算漫天風雪,都有我撐起另一半,要佢幸福,感覺真係好正。呢個trip我哋仲坐直升機環島、去睇NBA同影呢輯相,仲有成個pre-wedding晚宴啲費用,我真係一分一毫冇出過,全部係朋友嘅心意。」鄭敬基自認「冇樓冇車」,下月的婚禮亦慳得就慳,但因為朋友多,禮服、婚紗、首飾通通有贊助,而囍帖則是未婚妻親手製作,自己黐黐貼貼,賢內助。

專食花旦

鄭敬基唔高大亦唔靚仔,但識氹人,更是「花旦殺手」。

撰文、攝影、攝錄:娛樂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264

籲本土派選民向政府還拖 梁天琦撐青政 「搶我一席贏返三席」

1 : GS(14)@2016-08-10 07:37:13

■梁天琦指立法會的平台對本土派擴張影響力和話語權非常重要。黎樹雄攝


【立會選戰】【本報訊】港獨派被禁參選新一屆立法會選舉,新東補選時獲6.6萬票的本土民主前線召集人梁天琦無緣晉身議會。梁直指政府的無理決定,是與全港百多萬支持港獨的香港人對着幹,他將全力為青年新政三區候選人助選,呼籲本土派選民透過支持青政向政府「還拖」,「證明畀佢哋(政府)睇,我哋係打不死,喺我哋手上搶走一席,我哋贏返三席返嚟!」記者:林俊謙



本民前狹小的總部內擠滿義工,包括表明放棄推動港獨仍被取消參選資格的梁天琦,人人埋首整理青政選舉宣傳品。被褫奪參選權後一星期,梁天琦受訪時仍忿忿不平,自問可用手段都用盡,卻未獲開綠燈,特區政府明顯與按中大民調推算、香港近百萬港獨支持者對着幹。



盼組織推動地區服務


梁天琦指預料政府極可能剝奪其參選資格後,第一時間尋覓盟友代上陣,但本民前或舊同學都拒絕邀請,惟青年新政願「借人」。他指本民前是街頭示威主導,青政則以地區工作和選舉主導,但兩者均極受香港民族論影響,更早在光復行動、區選和新東補選已緊密合作,兩者合作可互補不足。除了在新東替補上陣的梁頌恆,青政今屆尚在新界西及九龍西派員參選,梁天琦希望本土派支持者透過投票支持青政三區候選人,向政府「還拖」,「證明我哋係打不死」。他不諱言立法會的平台對本土派擴張影響力和話語權非常重要,亦是一場政治資源爭奪戰,指每名議員4年任期共逾千萬元資源,「你唔去爭、唔去搶返嚟,只會落喺其他你唔認同嘅政黨手中」。梁天琦原計劃一旦當選,會用議席資源設立「社區基金會」,協助地區組織推動地區服務,指青政若能取得議席,希望推動有關計劃,「我哋本土派一定要繼續擴張,要更多人信我哋呢班人有能力改變社區,係為人民福祉着想,唔係一班搞事嘅廢青」。


■今年2月新東補選時獲逾6萬票的梁天琦,在選舉中心向支持者謝票。

政治主張有別熱普城


同樣在新東參選的熱普城候選人陳雲,亦有城邦自治論,但梁天琦被取消資格後未有改為支持陳雲。梁解釋,自己的政治主張和熱普城有根本分別,「(熱普城)永續《基本法》係我冇辦法認同,因為《基本法》都搞到我雞毛鴨血,仲要我永續佢?」熱普城同時提出修憲建議,梁天琦指根據《基本法》,他本應有被選舉權和言論自由,今天卻連參選權也沒有,「就係因為呢本憲法上,係一個人治嘅機構……你一日冇辦法同中國政府撇清關係,《基本法》寫成點,都係唔重要」。但他強調自己的底線是不會攻擊熱普城候選人,只會與對方進行良性競爭,強調黃毓民至今是他的「政治啟蒙」。黃於今屆立會選舉九西爭取連任。民主派能否守住立法會三分一否決權,以及在直選保持過半數議席,極受外界關注。梁天琦亦認同這兩點都重要,認為一旦民主派在上述兩關失守,政府可以為所欲為,將議員權力全部收緊,並將假普選方案再推出台,後果不堪設想。梁並再次解釋,以革命方式對抗獨裁政府,意指由下而上迫使政府聽從民意,認為未來最重要是令過半數港人明白:「香港要由香港人話事」。該區其他參選名單,請參閱本報立會選戰網站http://hk.apple.nextmedia.com/legco2016/region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810/1973034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200

暗示遭勸退「我一票都冇」曾俊華打硬仗

1 : GS(14)@2017-01-21 03:32:51

■曾俊華昨正式宣佈參選,並指現在一票也沒有,稱會積極拉票。易仰民攝



【特首戰開打】【本報訊】盛傳遭中聯辦力阻參選的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正式宣佈參選,以「信任 希望 團結」為選舉口號,他拒絕回應中央是否勸退他,只稱決定去馬是個人決定,現時一票都沒有,昨天起積極拉票,迎戰硬仗,會爭取包括民主派選委的支持,同時自詡較另一勁敵、前政司司長林鄭月娥較願意聽意見。有學者認為,曾俊華的入閘選情雖被吹淡風,但認為民望或有助扭轉敗局。 記者:姚國雄



苦等逾月、本周一始獲中央批准請辭的曾俊華,昨於中環冠君大廈一會議廳宣佈參選,針對梁振英治下掀起的再移民潮出擊,「我真係唔希望再聽到有人話要移民。移民嘅辛酸,我早就領會過」。14歲舉家移民美國、自稱「幾打得」的曾俊華憶述當年在美國受辱:「我曾經因為有人喺我面前侮辱中國人,而同人打架。」他稱猶記得1982年中英就前途問題談判,人心惶惶,有人考慮移民,但他於同年11月,和太太帶着兩個小朋友回到出生的香港,「30多年後嘅今天,移民又成為咗香港嘅話題。唔只係一啲年輕朋友,甚至有啲中年人都話考慮要遠走他方。聽到呢啲故事,我非常難過」。



提及習強調的民族復興夢

長達20分鐘的演詞,除了動之以情的感性說話,亦觸及社會刻下問題,並大賣本土情懷,接連指:「我懂得香港」、「一些非友即敵嘅心態,一些非黑即白嘅主張,深深地割裂咗我們嘅社會」、又讚揚「香港人係一群有同情心、有同理心嘅人,懂得其他人嘅難處,看到其他人嘅痛苦」。曾又解說選舉口號,指現時香港最急切是要建立信任、團結社會、重燃希望,因為若社會無信任,港人不團結,年輕一代不能對未來抱有希望,即使如何努力,亦不可能看見更好的香港。曾經獲國家主席習近平握手的他更在演詞中段,特別提及習近平經常強調的「偉大民族復興」中國夢:「我相信,任何一座偉大嘅城市,背後都一定有一個強大嘅國家。冇英國,就唔會有倫敦;冇美國,就唔會有紐約。香港可以變得更好,正是因為我哋背後擁有一個正在迎接偉大民族復興嘅祖國」。被問到是否想透過這句話表達與習同一路線、是習辦的人,曾強調,「偉大民族復興」是「好適合?家喺香港用」。


稱盼提名票來自不同光譜

曾指辭職後有朋友支持及鼓勵他,亦有朋友講其他意見,暗示遭勸退但拒透露「朋友」是否包括中央官員,稱現在一張提名票都未有。有傳港澳辦、中聯辦三申五令建制派選委勿提名他,但他一旦入閘,在暗票下部份選委會投票支持,讓他當選,曾聽罷只以「咁刺激?」回應,未有說明有否可能出現此情況。而商界選委、自由黨田北俊昨率先表明提名曾俊華,但相信曾俊華不能在建制派獲得150票,要泛民支持才能入閘。曾俊華昨坦言,希望提名票來自不同光譜及階層:「所以我唔單(止)係要尋求民主派支持,我要尋求建制派支持,甚至係全個政治光譜裏面嘅人支持」。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指曾俊華的競選宣言寫得好,分析內容指演說把曾俊華被攻擊為「美國仔」的弱點,變成其從政初衷,有報效國家、民族的心志,及希望國家強大;他又指公眾雖然非選委、未能投票,但歷屆特首選舉,最終也由高民望的候選人勝出,故認為對曾俊華能否勝出選舉,毋須過於悲觀。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20/1990319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3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