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心臟病協會《循環研究》雜誌10月25日刊登的一項新研究說,空氣汙染能傷害健康年輕人的血管,這有助於解釋為什麽空氣汙染可能會引發心血管疾病。
由於受地理條件等影響,美國猶他州普羅沃市會周期性出現相對嚴重的空氣汙染,曾被評為美國空氣汙染最嚴重的十大城市之一。從2013年開始,研究人員連續3個冬季抽取普羅沃市72名健康成年人的血樣進行評估,這些人都不吸煙,參加研究時的平均年齡為23歲。
血樣分析結果顯示,每當空氣中直徑小於2.5微米的細顆粒物(PM 2.5)濃度上升時,這些年輕人血樣中的心血管疾病標誌物水平也會出現異常變化。例如,血樣中顯示,血管細胞傷害與死亡情況的微粒數量顯著增加,抑制血管生長與預示血管炎癥的蛋白水平也同樣增加。
參與研究的美國路易斯維爾大學教授阿魯尼·巴特納格爾說,這些發現表明,空氣汙染引發高血壓、心臟病及中風的情況可能比先前認為的更普遍,而且發生在比先前認為更早期的年齡階段。
巴特納格爾說:“雖然我們已經知道空氣汙染可能在高風險易感人群中引起心臟病發作或中風,但這項發現顯示,空氣汙染甚至也能影響看似健康的人群,這表明我們所有人都應關註空氣汙染,而不僅僅是病人或老年人。”
10月24日,歐洲研究人員在《歐洲心臟病學雜誌》上報告說,長期生活在空氣汙染嚴重城市中的人,患高血壓的風險將顯著升高。
從中國鐵路客戶服務中心12306網獲悉 ,因部分新線即將開通運營,鐵路部門將調整列車運行圖,12月30日之後車票預售期調整為30天,12月29日及之前的車票正常發售。
據廣州日報報道,目前,鐵路車票互聯網預售期正常為60天(含當日)。也就是說,今天(10月31日)可以在12306網站上購買到12月29日的車票,而12月30日的車票則要等到12月1日才能購買,以此類推,12月31日的車票要等到12月2日才能購買。
鐵路部門提醒旅客,具體詳情以車站公告或12306鐵路客服網站為準,請合理安排行程。
11月10日,國新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關於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的若幹意見》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科技部政策法規與監督司司長賀德方表示,涉及成果轉化獎勵的長期激勵政策可使科研人員成果轉化納稅比例由原來的40%左右下降到20%,下降的幅度或過半。
據介紹,此前科技成果確定股權的過程主要分兩步納稅,按照個人所得稅稅法規定,稅率最高到45%。今年9月,財政部和稅務總局出臺的101號文件把兩步納稅合並成一步納稅,而且特別明確了科研人員和機構有選擇權,如果選擇延遲納稅的話,一次納稅稅率按20%計算。
“這是政策非常重要的一項,在支持創新、支持對科研成果長期激勵方面的一個非常好的制度安排。我們初步分析一下,這項政策可能使科研人員科技成果轉化納稅比例由原來的40%左右下降到20%,下降的幅度大概超過了一半。”賀德方說。
此外,賀德方表示,因為科技成果的價格波動是比較頻繁的,履行了勤勉責任是免除責任,這次若幹規定當中對整個涉及科技成果長期激勵的,都是由單位自主決定,實際上免責條款進一步擴大了。
國家信息中心公共技術服務部副主任楊紹亮1日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國家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從去年11月份組織開展系統建設前期工作,將於近期正式上線試運行。
國家發改委1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關於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工作有關情況。
楊紹亮回答了第一財經記者的提問,他表示,國家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基本定位,是要作為連接各級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中樞,同時也作為匯集發布各類公共資源交易信息的媒介。
去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整合建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工作方案》,要求整合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出讓、國有產權交易以及政府采購等各類分散平臺進行整合。其中有兩個非常確定的時間節點:一是到今年6月底前,地方政府要基本完成平臺的整合工作;二是到2017年6月底前,在全國範圍內形成公共資源交易的平臺體系,基本實現公共資源交易的全程的電子化。
楊紹亮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國家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上線之後,將提供多種便民服務的功能。平臺將集中發布各類公共資源交易信息,平臺上線後將匯集並發布全國32個省、區、市的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出讓、國有產權交易、政府采購等四大類公共資源交易信息,未來將逐步擴大範圍,實現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的全覆蓋。社會公眾和市場主體都可以通過國家平臺便捷、快速的查找所需要的信息資源,實現全國範圍內公共資源交易信息的一網攬盡。
同時,平臺還將提供信息訂閱推送服務和數據統計分析服務,以及各省、區、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介紹和網址鏈接, 並以地圖導航的方式方便用戶查找。
國家發改委法規司司長李亢表示,一年多來,分散的平臺基本得到整合。全國各類公共資源交易市場從4103個整合為500多個,交易市場數量減少了85%,完成了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國有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出讓、政府采購、國有產權交易等4大板塊整合,與此同時,全國80%的省級平臺還將藥品集中采購納入交易範圍。一些省、市結合本地實際,不斷拓展公共資源交易範圍,將航班時刻、特許經營權、碳排放權、排汙權、海域使用權、林權等公共資源納入統一平臺進行交易。
信息和專家資源也實現了有效整合。打通了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投資在線監管平臺、12358價格監管平臺的數據通道,只需要登陸國家平臺,就可以做到交易信息一網盡攬、一覽無余。26個省(區、市)建立了統一的綜合評價專家庫,15個省份開展了遠程異地評標評審工作,既解決專家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又大大節約了成本。
在頂層設計上,國家發改委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頒布了《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管理暫行辦法》。地方層面開展了兩項工作:一個是出臺配套制度,18個省(區、市)以政府令或政府文件的形式印發了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辦法。二是開展文件清理,各地共清理廢止不符合法律法規的公共資源交易制度文件1600多件,修改近1000件。
李亢表示,明年有四項重點任務,一是為市場解絆,二是為主體減負,三是為交易提速,四是為監管助力。深入推進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的“放管服”改革,將平臺整合的改革紅利轉化為市場的活力和發展動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是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支持下發展起來的,有很多新的事物,所以在這些方面,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公共資源里面涉及很多資源可能是政府提供的,包括一些信息資源、項目資源,應探索如何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
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稱補腎壯骨藥仙靈骨葆口服制劑可能引起肝損傷,嚴重者可出現肝衰竭,長期連續用藥、老年患者用藥等可能會增加這種風險。
據科技日報報道,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數據分析結果顯示,仙靈骨葆口服制劑可能導致肝損傷風險的臨床表現包括乏力、食欲不振、厭油、惡心、上腹脹痛、尿黃、目黃、皮膚黃染等,並伴有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膽紅素等升高,嚴重者可出現肝衰竭。肝功能不全或合並使用其他可能導致肝損傷的藥物等也可能增加仙靈骨葆口服制劑的肝損傷風險。
國家食藥監總局建議,醫務人員在使用仙靈骨葆口服制劑前應詳細了解患者疾病史及用藥史,避免同時使用其他可導致肝損傷的藥品,對有肝病史或肝生化指標異常的患者,應避免使用仙靈骨葆口服制劑。
“患者用藥期間應定期監測肝生化指標,若出現肝生化指標異常或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厭油、惡心、上腹脹痛、尿黃、目黃、皮膚黃染等可能與肝損傷有關的臨床表現時,應立即停藥並到醫院就診。”國家食藥監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新的一年,去年用掉5萬美元外匯額度的人,如今又可以換匯了。不過,新年新氣象,今年換匯的時候,大家需要格外重視一件事情——在2016年結束前的最後幾小時,人民銀行旗下國家外管局發布要求,改進個人外匯信息申報管理,對真實性提出更高要求(敲黑板),即:
對於有外匯需求的個人,外匯信息申報管理要求個人辦理購匯業務時應認真閱讀並如實、完整申報,作出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的承諾。外匯管理部門對個人申報進行事中事後抽查並加大懲處力度。
若出現虛假申報等違法違規行為,將被列入“關註名單”。在未來一定時期內限制或者禁止購匯,納入個人信用記錄。對違規銀行依法予以通報批評、罰款、暫停結售匯業務、責令停業整頓以及責任人員紀律處分、罰款的處理。
▲圖片來源:國家外匯管理局網站截圖
不過外管局同時強調,這不涉及個人外匯管理政策調整,個人年度購匯便利化額度沒有變化,依然是每人每年等值5萬美元。
“螞蟻搬家”將列入關註名單
外管局相關負責人在2016年12月31日答記者問時表示,過去,我國國際收支個人購匯中存在一些漏洞,致使部分違規、欺詐、洗錢等行為時有發生,包括利用經常項目從事資本項目交易(比如海外購房和投資等),還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地下錢莊等違法行為,這擾亂了正常交易秩序,也對廣大遵守個人購匯規定的居民形成了利益侵蝕。
本次改進強調了個人購付匯應遵循的規則和相應的法律責任,要求個人辦理購匯業務時應認真閱讀並如實、完整申報,作出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的承諾。
隨著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提高,目前我國每年出境人次已達1.2億,個人用匯明顯增多。上述負責人表示,相應的國際收支個人購匯統計仍沿用過去較為簡化的模式,這與國際組織提出進一步細化和提高國際收支統計的要求有較大差距。
▲圖片來源:dreamtime
在改進個人購匯事項申報統計後,外匯管理部門可據此加強事後核查,對有關違規違法行為加強管理和處置。
根據G20和國際協作有關原則,各國需在反洗錢、反恐怖融資等方面加強合作配合,需要進一步增強金融交易的透明度。
央行在2016年12月底發布了修訂版的《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令〔2016〕3號),其中要求:
將大額現金交易的人民幣報告標準由“20萬元”調整為“5萬元”。自然人和非自然人的大額現金交易,境內和跨境的報告標準均為人民幣5萬元以上(含5萬元)、外幣等值1萬美元以上(含1萬美元),其中包括現金繳存、現金支取、現金結售匯、現鈔兌換等。
本次改進的個人外匯信息申報管理對銀行在審核真實性上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對於存在誤導個人購付匯、真實性審核不嚴、協助個人違規購付匯、未按規定報告大額和可疑交易等行為,監管部門將對銀行依法予以處理。新的報告規定將於2017年7月1日正式執行。
值得註意的是,外匯局篩查發現,部分個人通過分拆方式,利用他人的年度用匯額度進行資金的違規跨境流動,這俗稱為“螞蟻搬家”。對涉及此種違規行為的個人,外匯局會將其列入“關註名單”。
列入“關註名單”的對象主要包括在購匯換匯中出現虛假申報、騙匯、欺詐、違規使用和非法轉移外匯資金等違法違規行為的個人,這類人在未來一定時期內被限制或者禁止購匯,依法納入個人信用記錄、予以行政處罰、進行反洗錢調查、移送司法機關處理等。
個人年換匯額度依然是5萬美元
隨著春節臨近,在出境旅遊、購物需求帶動下,居民購匯意願增強,同時美聯儲加息也讓人民幣近期面臨資金流出壓力,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了解到,在此背景下,有建議稱減少或者暫緩5萬美元個人購匯額度。
▲中國外匯儲備(億美元) 數據來源:國家外匯管理局
上述相關負責人強調,本次個人外匯信息申報管理不涉及個人外匯管理政策調整,個人購匯政策沒有變化。個人年度購匯便利化額度依然是每人每年等值5萬美元。這一額度規定於2007年以來施行的《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他進一步表示,在便利化額度內購匯,按規定進行完整、真實的信息申報;超過便利化額度的,提供本人因私護照及有效簽證、境外學校錄取通知書、學費證明或生活費用證明就可以購匯;出境旅遊,可以在便利化額度內按需購匯,也可在境外使用銀行卡消費,用匯不受影響。
不過上述負責人強調,在新的一年里,外匯管理部門將強化外匯市場監管,嚴厲打擊外匯違規違法行為,堅決維護外匯市場健康穩定。加大對個人購付匯申報事項的事後抽查和檢查力度,提高對個人申報信息和交易數據的監測、分析、篩選、審查頻率。加強對銀行辦理個人購付匯業務真實性合規性檢查。
他表示,新的一年,外匯管理部門將加大懲處強度,提高違規違法行為成本。對虛假申報、騙匯、欺詐、洗錢、違規使用和非法轉移外匯資金的個人列入“關註名單”,在未來一定時期內限制或者禁止購匯,納入個人信用記錄。對違規銀行依法予以通報批評、罰款、暫停結售匯業務、責令停業整頓以及責任人員紀律處分、罰款的處理。根據《外匯管理條例》進行行政處罰;涉嫌洗錢的,根據《反洗錢法》協同國家反洗錢部門進行反洗錢調查;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等。
每經編輯 杜恒峰
再有兩周,2017年春節將如約而至,你的年貨都采購了嗎?如果還想網購拜年禮物那就盡快下單,從本周開始,快遞公司在崗人員就會陸續減少,部分網點甚至停止收件。
據中新網報道,記者了解到,隨著1月13日春運開啟,部分快遞員開始踏上返鄉歸途。順豐速運、圓通速遞、天天快遞等多家快遞公司的客服人員表示,2017年春節假期,將保持正常收寄件,響應國家郵政局號召的“全年無休”政策。
不過,迫於快遞員數量的減少,一些快遞網點將不再收件。在北京五道口地區派件的一位圓通快遞員表示,1月15日左右發往外省的快件就不再收取,1月20日則是同城快遞攬件的最後期限;在西城區甘家口附近派件的天天快遞工作人員也說,年前一周就將停止收件。
擁有自己配送團隊的電商平臺,今年也是早早祭出“年貨促銷”,引導消費訴求在年前集中釋放。針對春節假期的運費標準,某知名電商還在購買力較大的13個城市推出了運費優惠:1月10日-2月3日期間,凡下單購買自營商品超過99元的就可免運費。
對於有點“小追求”的海淘一族,從海外網站購買“個性”年貨變成一種潮流。可惜,今年春節較早,緊跟西方聖誕節和元旦假期之後,讓海淘時間變得頗為緊張。很多“黑五”包裹都要等到“年後見”。
“美國代購周期一般是15-30天左右,但從西方‘黑色星期五’購物季之後,代購周期變得不穩定,建議春節前一個月就不要海淘了。”一位有著五年海外代購經驗的香水店老板告訴記者,這期間趕上聖誕、元旦假期,又是傳統的購物旺季,物流、清關時間明顯變長。
假如,你把海淘和網購年貨的最佳時機都錯過了,那也不要緊,還有實體商超來“補齊”。
“傳統糕點銷量在春節臨近時持續走高。”從沃爾瑪發布的2017年新春年貨商品消費趨勢的報告來看,傳統年貨受到追捧,年夜飯作為除夕之夜的重頭戲,也成為消費支出里的“大頭”,幹貨海產、水果蔬菜等餐飲食材,占消費者采購清單的比例持續增加。
不僅如此,年前兩周還是零售商超的促銷旺季。
(人民日報/圖)
6月23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針對“醫藥廣告表演專家”事件,部署全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依法查處。工商總局表示,發揮整治虛假違法廣告部際聯席會議機制作用,已與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食藥監總局、衛生計生委、中醫藥管理局、公安部等成員單位專題研究,各部門將依據各自職能依法調查處理。工商總局將及時公布查處結果,回應社會關切。
估計劉洪濱作為虛假廣告“表演專業戶”,她的職業生涯可以歇菜了。但是,人們對這位“演員”的憤怒之火卻無法平息,對她背後的黑色產業鏈和利益鏈感到擔憂。
“這回真是開眼了,電視上有名有姓有單位的專家,居然是扮演的!這麽騙人咋就沒人管,如果哪味藥吃出人命,她是不是要負主要責任?”北京一位“朝陽群眾”感到不解,廣告里的“醫學專家”,真實身份怎麽認定?真的可以找演員來“扮”嗎?
還有不少群眾表示看不懂:虛假廣告到底是怎麽界定的?電視里賣假藥坑害消費者,肯定是虛假廣告;那如果是真藥好藥,用“假專家”來忽悠消費者,是不是也算虛假廣告?虛假廣告是誰制作的,怎麽就能電視上一再播出?
麻辣財經“辣妹”第一時間采訪有關部門和專家,得出的結論是:這個廣告不是一處違法,而是多處違法!而且從違法嚴重程度上看,“假專家”這一條還不是最大問題。
“這些都是省臺播的節目,專家看著挺有來頭,有些還有患者分享療效,我當然容易信了。”哈爾濱市市民張雅蘭就曾看著節目買了治療糖尿病的藥。省級電視臺信用背書,健康養生節目沒標明“廣告”具有迷惑性,知名專家的身份自帶權威光環……這套組合拳下來,足以讓很多普通觀眾信以為真。
業內人士介紹,一些養生節目實際上是藥廠請媒體制作公司拍攝的廣告,以“專題片”的形式購買地方電視臺的時段播出。那麽,廣告能不能拍成“專題片”在電視上播放?答案是:不可以!
2015年實施的新《廣告法》明確規定,電視臺不得以介紹健康、養生知識等形式,變相發布醫療、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廣告。
“無論專家真假,無論專題片是否標明‘廣告’,這種變相醫藥廣告就違法。”中央財經大學法學教授劉雙舟強調,節目是節目,廣告是廣告,不能把廣告“包裝”成介紹健康、養生知識的節目,在電視里播出。
“消費者看到養生節目里推薦藥品或保健品,提到功能療效,就要提高警惕。在一些養生節目中,有虛假身份的‘專家’推薦藥品、保健品,承諾不存在的療效。這些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欺騙、誤導消費者,就構成了虛假廣告。”劉雙舟說。
2014年至2017年,劉洪斌以“苗醫傳承人”“北大專家”“蒙醫後人”等身份推薦多種藥品、保健品。很多人不解,專家可以在廣告里為藥品、保健品代言嗎?真專家、假專家的身份由誰來鑒定?
說專家之前,咱先弄清楚啥叫廣告代言人。廣告代言人是指廣告主以外的,在廣告中以自己的名義或者形象對商品、服務作推薦、證明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老百姓最熟悉的廣告代言人,就是演藝明星或體育明星,洗發水、香水之類的,差不多全是明星代言;也有一些知名度很高的企業家,比如王石、董明珠等,為自己企業或其他企業產品代言。
“新《廣告法》的一大亮點,就是對廣告代言做了具體規定。醫療、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廣告,不得利用廣告代言人作推薦、證明。也就是說真專家也不能給藥品、保健品代言,冒充的專家就更離譜了。”劉雙舟說。
無論真專家還是假專家,代言藥品、保健品都是違法的!所以,也就不存在對“專家”身份真實性認定的問題了,反正都在“不得”之列。
如果出現了違規代言行為,將面臨什麽處罰?依據《廣告法》,在醫療、藥品、醫療器械和保健食品廣告中作推薦、證明的;為其未使用過的商品或者未接受過的服務作推薦、證明的;明知或者應知廣告虛假仍在廣告中對商品、服務作推薦、證明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的罰款。
上面這個條款是針對“代言人”的,可是人們的擔心又來了:這位“劉洪濱”只是個群演,並不是幾百萬元出場費的大明星。有媒體報道,這位群演拍一場“廣告戲”報酬只有2000元,就算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罰款也沒幾個錢,能剎得住虛假廣告的歪風嗎?
大家的擔心並非空穴來風。自從劉洪斌被曝光以來,一些媒體又爆出多位“醫藥廣告表演專家”,網友戲稱“著名虛假醫藥廣告表演藝術家”。目前,虛假醫藥保健品廣告已經形成了灰色產業鏈,藥廠作為廣告主,雇傭影視制作公司等廣告經營者拍攝廣告,再到電視臺發布,影視制作公司負責請主持人、專家、觀眾、患者等。
那麽,這個鏈條上各方責任該如何界定? “發布虛假廣告欺騙、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由廣告主依法承擔民事責任,也是首要責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廣告代言人,明知或者應知是虛假廣告的,應當與廣告主承擔連帶責任。”劉雙舟認為。
也就是說,冒充專家代言是違法行為,但虛假醫療廣告的病根,是在廣告主身上!
依據《廣告法》,對發布虛假廣告的廣告主,最高可以處以廣告費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或一百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的罰款。醫療機構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除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罰外,衛生行政部門可以吊銷診療科目或者吊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新《廣告法》2015年開始實施的時候,被稱為“史上最嚴廣告法”,對虛假廣告、醫藥保健品廣告、廣告代言等均給出了明確規定,並不存在法律空白。但為什麽2015年以後,“劉洪斌們”還能活躍在各大衛視呢?
“整個虛假廣告鏈條上的參與者都有利可圖,存在動機。特別是近年來,互聯網廣告發展迅速,傳統電視廣告份額降低,一些地方臺的生存壓力加大,給這類廣告以一定的生存空間。”劉雙舟說。
整治醫藥保健品廣告,涉及多個監管部門。比如,藥品、醫療器械和保健食品廣告需要經過食藥監局等部門的審批才能投放,工商部門負責對發布的廣告進行監管。變相的醫藥保健品廣告,通常以訪談節目、養生保健節目的形式播出,這些虛假廣告帶有隱蔽性,給監管部門識別和監控帶來了難度。
《廣告法》很嚴,但執法不嚴,可能是導致虛假廣告亂象的一個重要原因。醫藥保健品,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必須要嚴起來!“消費者如果受到虛假違法廣告侵害,要保存好購買小票等證據,向工商部門或消費者協會舉報,身體受到傷害的還可以申請民事立案。”劉雙舟說。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