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法國尼斯恐襲已致84人遇難 IS宣稱對此負責

據美聯社和法新社16日報道,“伊斯蘭國”(IS)通過其媒體渠道發表聲明,稱對當地時間14日晚發生在尼斯的卡車襲擊人群事件負責。

7月14日22時45分,一名男子獨自駕駛一輛租用的19噸冷藏貨櫃卡車,在尼斯濱海大道上瘋狂沖撞碾壓觀看國慶節煙火的民眾,行駛距離達到約兩公里,並向警方數次開火,在被擊斃後罪行終止。

根據法國官方公布的消息,此次襲擊已經導致包括兒童在內的84人遇難,202名傷者當中至少有52人傷勢危重。

法國總統奧朗德15日淩晨在愛麗舍宮發表電視講話稱,法國國慶日晚間在尼斯發生的卡車碾軋人群事件的“恐怖性質”無法否認,法國將繼續維持最高警戒水平,全國緊急狀態將延長3個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270

外媒:巴西司法部逮捕10人 涉嫌在奧運期間策劃恐襲

據CNN最新消息,巴西司法部部長表示,巴西警方目前逮捕了10名計劃在奧運期間實施恐怖活動的嫌疑人。據調查,該犯罪團夥成員均為巴西籍,曾與伊斯蘭國極端組織有過聯系並設法從巴拉圭的武器網站購買槍械。

今年以來,全球範圍內的恐怖襲擊事件時有發生,並且從中東向其他地區蔓延擴散。即將在8月主辦夏季奧運會的巴西今年以來政局動蕩,包括安全和防務部門主管在內的內閣成員全數易人,和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有關的嫌疑人通過社交媒體公開招募巴西本土人員,並發布將襲擊巴西的威脅。陰雲籠罩之下,法國尼斯又發生震驚世界的恐怖襲擊事件,這讓里約奧運安保問題更加受人關切。

巴西總統府安全機構部長塞爾吉奧·埃切戈延在7月13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稱,雖然不能完全排除里約奧運會遭受恐怖襲擊的可能,但是目前巴西安全部門沒有確認“任何實質性的威脅”。恐怖嫌疑人發布襲擊里約奧運會的威脅更大程度上是一種“心理戰”,其目的是要破壞奧運會的順利舉行。

埃切戈延說,巴西安全部門正和世界各地的情報和安全機構加強合作,監控各種針對里約奧運會的潛在威脅。巴西情報部門將本地區的監控重點放在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三國交界地帶,那里犯罪分子橫行,武器泛濫,其中部分人員與來自中東的恐怖分子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所有的威脅和不穩定因素都在嚴密監控之下,”埃切戈延說。他還否認了法國媒體關於里約奧運會存在安全隱患的報道。法國《解放報》此前的報道稱,一名“伊斯蘭國”的巴西成員正在策劃對參加里約奧運會的法國代表團發動襲擊。

同時出席新聞發布會的巴西國防部長勞爾·容曼則表示,巴西在歷史上並沒有遭遇過大規模恐怖襲擊,但巴西軍警已經做好了應對各種威脅的準備。為確保里約奧運會順利舉行,巴西將動用8.5萬名軍警負責奧運會的安全。如果有必要,巴西還將增加負責安保的軍警人數。

據巴西媒體報道,曾作為恐怖嫌疑人被關押在關塔那摩監獄的敘利亞人艾哈邁德·迪亞蔔最近離開了避難地烏拉圭,據稱可能已經進入巴西境內。雖然巴西情報部門尚未證實這一消息,但是由此敲響的警鐘值得重視。

安全專家指出,從全球範圍內最近發生的幾起重大恐怖襲擊事件來看,“獨狼”式襲擊最難防範。巴西情報部門必須提高警惕,認真梳理和調查各種線索,對存在安全危險的嫌疑人員進行全方位監控,切不可因為巴西歷史上沒有遭受過大規模恐怖襲擊就掉以輕心,麻痹大意,以免因為安全疏漏釀成禍患。

(綜合騰訊體育、新華社報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337

尼斯卡車案兇手真面目還原(下):提前一年為恐襲“踩點”

尼斯卡車案兇手真實生活還原(上):嗜酒、吸毒、打老婆

“雙重生活”

從2011年,也可能是2012年開始,布赫萊爾過上了“雙重生活”:他在Facebook上用假名Javin Bensucon建立了檔案。他最近一次更新主頁是在2015年2月7日。

他每周三次去上莎莎舞舞蹈課,還經常參加“社交聚會”,並用這個假冒的身份“撩妹”。神奇的是,他不僅將“莎莎舞”世界和自己的家庭生活分隔開來,更為前者“創造”了一種完全不同的個人形象。在他的Facebook頁面上有這樣一些信息:單身、家鄉是海地城市Bresilienne。他的個人網站公開信息部分顯示,他有10個好友,全部都是漂亮的女性。

他和不同的女性約會,有些年紀甚至比他大20歲以上。他從來都沒有告訴這些“女朋友”自己已經結婚,而且已經是孩子的爹。

55歲的吉利貝托(Patricia Marguerite Giliberto)就是布赫萊爾眾多“女朋友”中的一位。在近兩年的時間里,她經常和布赫萊爾一起跳莎莎舞。在得知舞伴的真實身份之後,吉利貝托震驚了,之後又很生自己的氣,因為她居然曾經對法國頭號兇手之一的布赫萊爾這麽友好。

“我對他的生活一無所知,”她說,“我以為他單身。他總是把一切都隱藏起來。”

兇嫌布赫萊爾去年在海邊的照片 

但有一點倒是很清楚:這個曾經被自己難看外表所困擾的年輕人現在走向了另一個極端,他簡直被自己的美好外表迷住了。吉利貝托說:“他覺得自己是個猛男,他對於自己的吸引力非常自信。”

布赫萊爾手頭並不寬裕,而她總是為酒水飲料買單。吉利貝托表示,因為自己年紀要比他大很多,所以在她看來,布赫萊爾可能將她看作是認識其他年輕女孩的一個機會。

在遇上了認真交往的對象之後,吉利貝托開始疏遠布赫萊爾。後者變得粗魯和憤怒起來。“我對你已經不感興趣了,你是個問題女人,”他發短信給她說,“你老了。”

後來吉利貝托再也沒有聽到過他的消息。那大約是在2012年年底。

婚姻破裂

之後幾年,他的家庭生活每況愈下。盡管他妻子又為他生下了兩個孩子——妻子原本希望孩子能修複夫妻關系,但卻並沒有。事實上,在他們第一個孩子出生後,他便開始打她。有時候他甚至還對丈母娘大打出手。“他是個自戀狂、變態,他非常愛自己。”布赫萊爾妻子的律師這樣表示。

上文中提到的那位與布赫萊爾妻子關系密切的女鄰居稱,有時候布赫萊爾喝酒太多,就會羞辱他妻子,因此他妻子非常害怕他。大概是去年,布赫萊爾的妻子正處於齋戒中,“他往她頭上倒酒侮辱她。”緊接著,布赫萊爾用刀捅了孩子的玩具。他妻子開始擔心孩子,便要求離婚。

布赫萊爾搬了出去。偶爾,他也會給妻子一點錢撫養孩子,但給的錢並不多,頻率也不高。

進入警方雷達

因為盜竊和暴力行為,尼斯警方註意到了布赫萊爾。他最近的一次違法是在今年1月:布赫萊爾和一名駕車者打了起來,向對方丟過去一個木托盤。他因此在今年3月時被判入獄6個月,暫緩執行。按照巴黎檢察官莫蘭先生的說法,布赫萊爾或許在那個時候已經決定了要實施一起大規模暴力事件。

不過,布赫萊爾真正開始搜尋“伊斯蘭國”相關消息是在卡車襲擊案兩周前。他在互聯網上搜索了奧蘭多槍擊案的兇手馬丁,還有導致5名警察死亡的達拉斯槍擊案。

檢察官莫蘭說,布赫萊爾手機中的照片,最早的拍攝於1年前,其中包括幾張盎格魯街(也就是卡車襲擊案的發生地點)人群的照片。有一組照片是去年法國國慶日當天的慶祝人群,另外還有一組照片是盎格魯街上一場音樂會,時間也是在去年。

此外,還有一張當地報紙在今年1月發表的一篇文章的照片。文章中講的是一名男子如何故意將汽車駛入露天咖啡座。

 

相關閱讀:

尼斯卡車案兇手真實生活還原(上):嗜酒、吸毒、打老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428

恐襲頻發 歐洲還有安全地方可以度假麽?

法德在一個月之內已經發生7起暴力和恐怖襲擊案件,令人不禁感嘆,歐洲哪兒還安全?

歐洲刑警組織發布的犯罪報告與英國外交部的旅遊警示中可以看到,如果執意要去歐洲度假,也還是還仍有安全之地:比如,在橫跨歐亞大陸的49個國家中,瑞士以及包括波蘭、匈牙利等在內的中東歐國家仍然遠離恐怖主義威脅。

目前,按照英國外交部的劃分,在歐亞大陸上面臨恐怖主義威脅最嚴重國家共有7個,分別是英國、土耳其、比利時、法國、德國、俄羅斯和西班牙。

與此同時,相對低風險的、也就是目前尚屬安全的歐洲國家包括:安道爾、亞美尼亞、捷克、愛沙尼亞、匈牙利、冰島、拉脫維亞、列支敦士登、馬耳他、摩爾多瓦、波蘭、聖馬力諾、斯洛文尼亞以及瑞士。

傳統旅遊勝地成為恐怖主義高風險國家

根據歐洲刑警組織的報告可以看出,英、法、德、比利時以及西班牙五國成為恐怖主義重災區。北歐、中東歐以及意大利、希臘等國相對安全,瑞士則成為恐怖主義襲擊之外的一片凈土。

英國外交部的分級則面向旅遊和商務人士,更加細致。具體而言,英國外交部按照風險級別將包括俄羅斯、土耳其等在內的橫跨歐亞大陸的49個國家劃分為四個級別,分別是:恐怖主義高威脅國家、恐怖主義一般威脅國家、有潛在恐怖主義威脅國家,以及恐怖主義低威脅國家。

在最高等級的“高威脅”國家名單中,英國赫然在列,同時被列入的還包括土耳其、比利時、法國、德國、俄羅斯和西班牙等共7個國家。

紅色為恐怖主義風險高危國家,綠色為相對安全的國家

英國外交部在網站上指出,法國目前受到極端組織的威脅不斷,且法國一直在對極端組織“伊斯蘭國”進行軍事幹預。目前法國的全國緊急狀態將持續到2017年1月26日。英國外交部還提醒旅行者,法國政府開發了一款叫做SAIP的英法雙語手機應用APP,這是法國政府出品的官方恐怖警戒APP,可以在恐襲發生 15 分鐘內為用戶提供警報。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在尼斯恐怖襲擊案件中,SAIP 癱瘓了3個小時。

在德國,英國外交部除及時更新慕尼黑爆炸案件之外還指出,由於德國政府加強了對難民的控制,目前在道路、鐵路和遊船方面,在丹麥、瑞典、奧地利和德國之間都會有可能出現延遲。

由於德國涉及難民的暴力案件在一周之內發生了5起,正在休假的德國總理默克爾已經宣布中斷自己的假期,在7月28日當地時間下午1點召開記者會,就近期德國發生的事件發表講話。

在“一般威脅”等級中的國家則包括奧地利、阿塞拜疆、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塞浦路斯、丹麥、希臘、意大利、哈薩克斯坦、馬其頓、荷蘭、瑞典和烏克蘭。通常這類國家存在已知的、一定程度的恐怖主義風險。

低威脅國家也要防小偷

列於“潛在恐怖主義威脅”等級中的國家包括阿爾巴尼亞、白俄羅斯、保加利亞、克羅地亞、芬蘭、格魯吉亞、愛爾蘭、盧森堡、摩納哥、黑山、挪威,葡萄牙、羅馬尼亞、塞爾維亞以及斯洛伐克。

至於傳統的度假勝地,諸如葡萄牙,英國外交部指出,除了潛在恐怖主義威脅之外,要註意街道犯罪:“小偷傾向於偷錢包和護照,所以不要把這兩樣放在一處,並同時在安全的地方保存一份護照複印件。”

相對安全的“低威脅”等級國家包括,安道爾、亞美尼亞、捷克、愛沙尼亞、匈牙利、冰島、拉脫維亞、列支敦士登、馬耳他、摩爾多瓦、波蘭、聖馬力諾、斯洛文尼亞以及瑞士。

英國外交部貼心地寫道,近來鑒於瑞士出現盜賊的報道越來越多,“特別要防範通向日內瓦機場列車上的盜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619

新加坡也成恐襲目標 差點遭火箭彈攻擊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8月5日,印度尼西亞警方逮捕了6名計劃襲擊新加坡的伊斯蘭極端分子。印尼警方一位發言人在雅加達表示,這幾名年齡19歲至46歲的恐怖嫌犯在距離新加派南部邊境不遠的印度尼西亞巴淡島被抓獲。

據印尼警方提供的消息,被逮捕的嫌犯計劃從巴淡島向新加坡賓海灣地區發射火箭彈。新加坡的這個繁華的度假聖地座落著很多豪華酒店、購物中心和賭場。根據警方調查,該恐怖小組的頭目名叫拉赫馬特·德瓦(Gigih Rahmat Dewa)。據印尼當局公布的消息,該嫌犯曾在敘利亞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參加戰鬥。

新加坡政府表示,已經獲悉恐怖分子襲擊新加坡的計劃,並與印度尼西亞當局進行了合作。新加坡已經加強了安全防範措施。被逮捕的6名嫌疑人估計與宣布效忠"伊斯蘭國"的印尼傳教士巴倫·納伊姆(Bahrun Naim)有聯系。納伊姆涉嫌參與了今年一月發生在雅加達市中心的一起攻擊事件。估計是"伊斯蘭國"武裝分子襲擊了印尼首都雅加達的多個目標,共導致8人喪生,其中包括4名襲擊者。

迄今新加坡沒有發生過任何伊斯蘭極端分子的攻擊事件,被視為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國家之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858

全球境外遊因恐襲縮水 歐洲旅遊業“跌下懸崖”

巴黎、尼斯、布魯塞爾、奧蘭多、伊斯坦布爾、委內瑞拉、巴西、巴吞魯日、達拉斯……這是一串近期被恐怖襲擊和槍擊案等暴力極端事件沾染過的名單。與提高安全預警相對應的,是遭受重創的當地旅遊業,其中最糟糕的莫過於恐襲頻發的歐洲。

為全球經濟貢獻7.2萬億

根據世界旅遊協會的統計,2015年全球旅遊業年產值達7.2萬億美元,共創造了2.84億個工作崗位。

2015年,共有7340萬美國人出國旅行,比2014年增加了8%,促進了全球旅遊業的發展。然而,今年美國遊客不得不在制定度假計劃時更多考慮恐怖襲擊的風險。由安聯保險發布的“年度旅行信心指數”顯示,接近四分之一的美國人表示在出行前將會取消、延遲、改變、重新選擇目的地或重新制定旅行計劃。

與此同時,中國國家旅遊局的數據顯示,中國境外遊客的人次增速放緩,今年上半年僅同比增長4.3%,達5900萬人次,創下過去6年來的最低增速,也是首次跌至個位數。專家認為,除了人民幣走弱外,歐洲頻發的恐怖襲擊是增速放緩的主要原因。

最近幾周,多個國家都向公民發出了前往土耳其和歐洲的預警。隨著地緣政治風險的上升,一些旅遊保險公司也開始重點提醒遊客確認購買服務後的政策細則,並提供更廣泛的詢價和旅行選擇。

受到一連串恐襲的沖擊,歐洲旅遊業出現了懸崖式的下跌。根據最新的公開數據,從2015年底至今,僅法國旅遊業就損失了近3億美元。而尼斯的旅遊預訂也在遭遇恐怖襲擊後大幅下跌。依賴旅遊業但受到恐襲和政變多重壓力的土耳其同樣近況慘淡。土耳其旅遊部的數據顯示,僅今年5月,到訪土耳其的遊客人數比去年同期249萬人下降了34.7%,創下22年以來的最大降幅。

根據環球藍聯發布的世界各地機場銷售退稅數據,今年6月,全球遊客消費情況同比減少了13%。巴克萊銀行分析稱,法國、德國、意大利分別下滑了17.6%、18.2%和18.9%。作為消費主力軍的中國遊客,在歐洲地區的消費數據同比縮水了25%。

 機票降價三分之一

“美國人越來越多地考慮旅行中的安全問題,可能會為了保證安全而去往花費更高的目的地。”安聯保險集團的美國發言人杜拉佐(Daniel Durazo)表示,“我們的數據顯示,美國人這個夏季前往布魯塞爾和伊斯坦布爾的遊客出現了懸崖式的下跌,而其他美國人認為更安全的地方,比如愛爾蘭的都柏林和香農等地的遊客出現了明顯的增加。”

對中國的旅遊業而言,國人放緩了境外旅遊的腳步而回歸了境內遊。除了留住國內的遊客外,中國也越來越多成為國外遊客的目的地。中國國家旅遊局8月發布的報告稱,在人民幣貶值、空氣質量改善、外圍目的地恐怖活動頻發等因素推動下,入境旅遊由前幾年的衰退周期轉為複蘇周期的基礎進一步穩固。下半年入境旅遊人次增長有望突破4%,國際旅遊收入增長超過5%。

旅遊業縮水的另一面,也會給部分遊客帶來經濟上的利好,航空公司和旅遊業相關的領域為了挽留遊客紛紛給出較大力度的促銷優惠。

“我們一般認為,從美國飛往歐洲及英國的機票會在5月底達到高峰,然後在6月初開始慢慢下降。” 基於大數據的旅遊網站Hopper的首席數據分析師薩里(Patrick Surrey)提出,“但在今年的5至6月,機票價格出乎意料地驟然下跌。面臨著持續的不確定性,航空領域還進行了‘限時搶購’的促銷活動試圖支撐業績。”

根據Hopper的數據,最近從美國到英國的往返機票自5月的最高值下跌了35%,跌至667美元;從美國往返西歐國家的機票則跌價了36%,跌至627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從美國往返歐洲和英國的機票整體便宜了31%。

增加“取消行程”的保險選項

業內專家分析稱,波及全球的恐怖襲擊威脅使得保險成為即將出行的遊客越來越重視的事:為旅行購買保險,即使這會增加花費。

“這些不確定的事件增加了遊客對於旅遊保險計劃中‘以任何理由取消’的保險需求。”在土耳其的政變失敗後,旅遊保險公司InsureMyTrip就註意到了這個變化。因此,公司在旅遊保險計劃中增加了一項“該保險計劃將增加一個額外的費用,但會為遊客提供更貼心的選擇,允許旅行可以因該保險計劃提及的任何理由而取消。”

這個可以取消的保險選項大概多少錢?名為“四月旅行保護”(Apirl Travel Protection)的旅遊公司CEO施賴埃爾(Jason Schreier)表示,大部分公司為可取消的保險服務增加了45%~50%的費用。一般來說會給遊客保險費用增加數百美元,具體還會隨著旅行的花費而有所不同。

小酒店比連鎖大酒店更安全?

雖然遊客對於出行有了比以前更大的不安全感,但他們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出遊。根據在線旅遊中介公司Afar Media的聯合創始人迪亞茲(Joe Diaz )的觀察,遊客開始更多思考他們應該去哪里以及選擇哪些方式旅行和享受服務。

就出國旅行而言,迪亞茲認為,大型的國際連鎖酒店更容易成為恐怖襲擊的攻擊目標,因此遊客會更多選擇那些獨立的、精致的小酒店,並且使用Airbnb和HomeAway這類在線短租平臺來安排旅行中的住宿。

酒店行業的專家馬切奧尼(Anthony Melchiorri)表示,對於酒店來說,除了避免讓酒店住起來像住在監獄之外,會努力做好一切安保措施。具體的措施包括使用閉路式監控、要求在入住前詳細記錄身份信息、在深夜監控大廳、詢問進入酒店的人證明是已登記的住客等。

 “為了確保安全和靈活性,酒店也在增加安保員工,並且對他們進行深入的培訓,制定一系列的應急預案以應對任何可能的突發情況。”馬切奧尼補充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257

恐襲後遺癥:歐洲人槍支購買量暴增

一系列由恐怖主義等引發的暴力事件正在讓歐洲人的生活和心態發生變化。眾多歐洲國家的公民開始選擇用槍支和防身武器武裝自己。

雖然德國警方的報告稱,絕大多數抵達德國的移民都沒有犯過任何罪行,但在槍支的銷售商看來,今年生意的顯著增長和大批湧入歐洲的移民有關。

持有致命武器人數激增

到目前,歐洲並沒有時時更新的權威數據。只能根據來自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官方數據來獲得一個不算全面的畫面。

根據各國的官方數據,歐洲公民申請合法擁有槍支的數量出現了明顯增長,尤其是在瑞士、奧地利以及捷克等國。而公民申請購槍的原因包括捕獵、運動以及自我防衛。

在捷克,今年前5個月獲得合法持槍許可的人數從6000人上升到了近30萬人。而過去的幾年里,當地的持槍人數一直是下降的。

調查顯示,在瑞士的26個州中,有12個州都出現了比去年更高的購槍申請數量。在2016年中期,這個數字出現了進一步上升。除了部分有過嚴重犯罪記錄或患有精神疾病的人被拒絕持有槍支外,大部分購買者都被準許購買槍支。

在過去的一年中,德國持有武器的許可數量略有下降,但那些防身裝置,比如持有空槍和胡椒噴劑的人數卻在今年6月上升到了40.23萬人,增長近50%。

公民持有胡椒噴劑這類裝置並不需要許可證,它們通常用來保護公民免受攻擊性的動物,比如狗之類的攻擊,但任何人將這些裝置用在人類身上將會被法律追究。

雖然尚無針對近期這些顯著變化的原因分析報告,但過去一年發生在巴黎、布魯塞爾、尼斯和慕尼黑的恐怖襲擊事件確實引發了不少公民的擔憂和恐懼。

瑞士聖加侖州的警方發言人克魯齊(Hanspeter Kruesi)表示:“雖然沒有針對公民購槍申請暴增的官方解釋,但我們看到了這個現象和歐洲恐怖襲擊之間的關聯。”

然而,在官方層面上,尚無靠的數據說明,歐洲移民群體的犯罪率就會比非移民群體的犯罪率更高。

去年,德國共接納了超過100萬為了逃離家鄉的暴力和貧困而來的難民。德國聯邦刑事犯罪調查局(BKA)的報告顯示,2016年第一季度,難民已犯和試圖犯的案件共6.9萬件。但官方並沒有給出整體的犯罪數據來和這個數據做對比。

持槍就能防衛?

在持槍率相對低、控槍通常很嚴格的歐洲,像克魯齊這樣的官方人員正在努力避免鼓勵公民購買槍支。

克魯齊並不贊同公民購買槍支,他認為公民持槍絲毫不能改善他們的人身安全,反而凸顯了人們安全感缺失以及在沖突中如何合法且正確使用槍支的法律風險。“現實中,人們可能會讓他們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刑事責任。”他這樣擔憂道。

就在8月13日,一名27歲、持武器的男子在瑞士一輛火車上潑灑可燃液體放火,並用刀襲擊乘客,最終致自己和一名無辜女性死亡。

“購買槍支以自我防衛並不能保護你免受恐怖主義的襲擊。”一名生活在瑞士首都伯爾尼附近小鎮的55歲中年人說,“然而,這些襲擊事件給人們造成了一種受到威脅的主觀感受,來自移民的壓力不斷上升,從馬格里布(北非的一個地區)來的移民群體具有很高的犯罪率。”

即使是在自我防衛的商業領域,個人持槍的用處也在受到質疑。在蘇黎世經營一家自我防衛培訓中心的施尼德(Marco Schnyder)表示:“不少學員來參加培訓課程都是想要保護自己和家人,但我會告訴他們,如果有一個監視者或者警報系統,其實會更好。”

但在7月,18歲的槍手在德國慕尼黑商城射殺9人的事件後,捷克總統米洛什·澤曼改變了想法。他在接受捷克電視臺的采訪時表示:“公民應該有能力武裝自己……為了能對抗那些恐怖分子。”

“沒有人直接地說:我買槍就是因為發生在尼斯或慕尼黑的恐怖襲擊事件。” 經營一家槍支商店的瑞士武器經銷商協會會長懷斯(Daniel Wyss)表示,“但是這一系列的事件培養了人們普遍的脆弱感受。”

瑞士的防禦系統依賴於成千上萬在家中持有自動步槍的士兵,但對於瑞士公民來說,幾乎沒有人公開擁有上了子彈的槍支。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希望改變這一局面。瑞士議院法規專家和瑞士槍支遊說團成員阿多(Jean-Luc Addor)就試圖停止公民持槍的禁令,在今年9月引入相關的新法規。阿多認為,更多武裝起來的公民就意味著更安全的社區。“國家並不具備保證公共安全的所有裝備,有時候公民——不是每一個公民,而是那些經過合適訓練的公民——應該給予保護自己以及家人的武器。”他表示。

國家遭遇信任危機

公民對於國家缺乏保障公共安全的設備和能力的質疑同樣考驗著德國。德國軍械工人協會負責人及槍支經銷行家梅哈德(Ingo Meinhard)稱,自從今年年初德國科隆新年夜90人遭性侵的事件起,空槍以及胡椒噴劑的銷量就出現了明顯的上升。該性侵事件普遍被外界視為是由難民引起的。

梅哈德表示,第一次激增後,放緩的防身器具銷量又在今年7月的幾次致命事件後再次暴增。“我們現在還看到了城市里的市場需求非常高。”他補充道。

德國德累斯頓工業大學歷史學教授艾樂伯克(Dagmar Ellerbock)表示,德國科隆新年夜的性侵事件可能已經讓德國人對於國家保護自己的能力有了不信任的心態。

槍支銷售商還稱,在大量移民抵達奧地利後,奧地利人對於購買武器的興趣也在明顯增加。奧地利商會武器經銷領域的發言人西格特(Robert Siegert)表示:“恐懼是奧地利人購買槍支的主要驅動力,這也是我們從槍支商場的銷售員那里聽到的反饋。”

歐洲持槍率不足美國一半

在歐洲,槍支持有率始終保持較低的水平。根據日內瓦輕武器的調查報告,美國的持槍率輕松超過了歐洲大陸。每100個美國人就持有超過100支槍,這個數字是瑞士的兩倍,奧地利、德國和法國的三倍。

法國要求審查希望購買槍支的人的背景,根據法律,目前也只允許兩個目的持槍:捕獵或者參加射擊俱樂部。這種監管往往會持續超過一年的時間。

一名希望政府放松槍支監管的遊說人員認為,如此嚴格審查導致的結果是,在2015年以來,在法國合法擁有槍支的數量不可能發生巨大變化。“擁有槍支被非常嚴格地規範,(合法)獲得槍就好像要克服很大的障礙。我們沒有和美國人那樣的思維。”他稱。

對於最近幾年同樣遭受了不少恐怖襲擊的英國來說,槍支管控法律同樣嚴格。自1996年3月發生在蘇格蘭鄧布蘭(Dunblane)小學的槍擊案後,英國開始收緊槍支管制,限制公民擁有手槍的權利。過去的幾年里,在英格蘭和威爾士獲得許可持有槍支的人數並沒有明顯變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824

恐襲後遺癥顯現 全球旅遊業被拖累

接二連三的恐怖襲擊事件給地中海地區投下陰影,旅遊業便是最直觀的體現。

埃及首當其沖

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WTO)的數據顯示,2016年第一季度,埃及接待的外國遊客數量同比驟降46.5%。根據世界旅遊旅行大會(WTTC)的數據,去年,旅遊觀光業為埃及貢獻了11.4%的GDP和10.5%的就業,該國與旅遊觀光業相關的職位約有260萬個。

由於入境旅遊行情下滑導致外幣嚴重短缺,今年第一季度,埃及經常賬戶赤字同比增加37.5%,被迫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申請120億美元的救助款項。

WTTC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大衛·斯科斯爾(David Scowsill)稱,很多航空公司的沙姆沙伊赫航線至今沒有恢複運營,特別是英國的航空公司。相關數據顯示,埃及旅遊業加速下滑,2015年第四季度的入境遊客數量下降了28.9%。

埃及西部的鄰國突尼斯也好不到哪兒去。入境突尼斯的遊客人數也延續了2015年的頹勢,在今年第一季度下滑18.7%。

2015年,突尼斯發生了兩起針對遊客的襲擊事件。先是3月巴爾多博物館發生槍擊案,導致23人死亡,之後的蘇塞襲擊又導致38名外國遊客身亡。

突尼斯對旅遊觀光業的依賴程度比埃及更甚。WTTC數據顯示,去年該行業對突尼斯GDP和就業的貢獻率分別為11.5%和12.6%。該國的經常賬戶赤字占GDP比重已升至9%,自2011年以來翻了一番。

此外,土耳其的旅遊業也呈現出加速下滑態勢。在炸彈襲擊、難民危機、敘利亞戰爭、土俄矛盾和未遂政變的輪番沖擊之下,土耳其的境況最為堪憂。

UNWTO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土耳其入境遊客數量同比下滑9.9%,旅遊收入下降了16.8%。土耳其文化旅遊部發布的最新數據則顯示,5月的入境遊客僅為250萬人次,同比下降34.7%。

WTTC預計,今年土耳其旅遊業催生的經濟效應將下滑3.2%,之前僅預計下滑0.2%。不過,斯科斯爾認為,土耳其旅遊業的反彈可能快於埃及和突尼斯。

首先,土耳其入境遊客的驟跌很大程度上源於俄羅斯的旅遊禁令,該禁令直到今年6月底才被解禁。

一直以來,土耳其是俄羅斯遊客的出境遊的首選。去年,土耳其入境遊客總數為4000萬人,其中俄羅斯遊客就占到500萬。土耳其政府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5月,俄羅斯遊客人數降至4.1萬,同比驟降91.8%。

如今,隨著禁令的解除,俄土恩怨似乎已經化解,俄羅斯遊客也開始重新湧入土耳其。

其次,根據斯科斯爾的經驗,偶發性的恐怖事件影響時間相對較短,比如英國倫敦和西班牙馬德里此前都受到過恐怖襲擊的重創,但沒過多久,旅遊業就已恢複常態。如果是專門針對旅遊度假人群的攻擊,其影響就會更加深遠,比如埃及和突尼斯等國出事後,旅遊業通常需要2~3年才能恢複。

不過斯科斯爾也表示,在至今安然無事的土耳其地中海沿岸的安塔利亞和伊茲密爾,酒店和海灘的生意依然如故。只要各旅遊區不發生炸彈襲擊,土耳其旅遊業應該能在明年重新振作。

經濟增速放緩拖累旅遊業

遊客對安全的考量使葡萄牙、意大利、西班牙、馬耳他和保加利亞成了最大的贏家。2016年初至今,這些地方的遊客數量大幅增長,增幅在20%~35%不等。

泰國旅遊業似乎也經受住了打擊。去年8月,發生於曼谷的襲擊事件導致20人死亡,其後2個月內,中國和韓國遊客紛紛取消行程,但到2015年年底,泰國的入境遊客數量還是創下了記錄高點。

WTTC預計,今年全球範圍內的旅遊業將出現3.1%的增幅,低於之前3.3%的預測值,因為根據咨詢公司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的預測,今年全球經濟的增長率將放緩至2.3%,較之前的預期下調了0.5個百分點。

南美洲的巴西雖有奧運會助陣,但因政治動蕩、經濟形勢惡化,國內旅遊行情分外疲軟,導致該國旅遊業出現了1.6%的負增長。

俄羅斯的旅遊業預計也會出現1%的下滑,原因同樣是經濟疲軟沖擊國內消費。面臨類似局面的還有沙特阿拉伯和南非。

受到印度經濟發展勢頭的推動,今年南亞地區的旅遊業有望以5.9%的增長率領跑全球。印度旅遊觀光業預計將出現6.6%的增長率,中國預計為6.3%。

WTTC預測,脫歐公投對英國的影響到2017年才會顯現。屆時,隨著英鎊疲軟,英國宏觀消費支出走弱,英國出境遊人數可能會大幅減少。

在發達國家中,比較倚重英國遊客的有愛爾蘭、西班牙和法國。而在新興經濟體中,印度、阿聯酋和土耳其首當其沖,這些國家當前的入境遊客總數中,英國遊客的占比均在6%~12%之間。屆時,它們都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827

中國駐吉使館遭襲被定性為自殺式恐襲 中方強烈譴責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今日回應中國駐吉使館遭襲事件。

問:根據吉方剛剛公布的調查情況,30日上午發生在中國駐吉爾吉斯斯坦使館的汽車爆炸是一起自殺性恐怖襲擊事件。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華春瑩表示,中方對發生在中國駐吉爾吉斯斯坦使館的這起嚴重恐怖襲擊事件予以強烈譴責。

華春瑩稱,恐怖主義是國際社會的公敵,是本地區國家面臨的最嚴重威脅。中方同樣是恐怖主義受害者,將在雙邊和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加大同吉方等地區國家的反恐合作,堅決打擊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切實維護中方駐有關國家機構和人員安全,切實維護地區安全穩定。

遭襲擊的使館

當地時間8月30日上午10時左右,中國駐吉爾吉斯斯坦大使館發生爆炸。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一位爆炸目擊者稱:“爆炸威力很強,我甚至能感受到沖擊波。汽車碎片飛到了我們這里,300米開外的地方,導致玻璃破裂,但所幸沒有人員受傷。”

有報道指,襲擊大使館的炸藥,強度超過6至7公斤TNT炸藥,因此破壞力強大。

此前,吉爾吉斯斯坦副總理熱尼什•拉紮科夫證實,此次中國駐吉大使館的爆炸是自殺式恐怖襲擊者所為。他表示:“死亡的是自殺式襲擊者。傷者是使館安保人員。他們是吉爾吉斯斯坦公民。”該名襲擊者在汽車爆炸後身亡,使館三名吉爾吉斯籍工作人員受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591

中國駐吉使館遭恐襲 安理會強烈譴責:必須將襲擊者繩之以法

據新華社2日報道,聯合國安理會1日晚發表媒體聲明,以最強烈的言辭譴責8月30日發生在中國駐吉爾吉斯斯坦使館的恐怖襲擊事件,強調必須將襲擊者繩之以法。

當地時間8月30日上午,中國駐吉爾吉斯斯坦大使館遭到汽車炸彈襲擊,使館3名人員輕傷,館舍受損。

聲明說,安理會對襲擊事件中的傷者及其家人、中國和吉爾吉斯斯坦兩國政府深表同情,願傷者早日康複。

聲明強調,安理會註意到吉爾吉斯斯坦政府正努力徹底調查這起恐怖襲擊,安理會強調必須將襲擊的實施者、組織者、資助者和支持者繩之以法,安理會同時敦促各國按照國際法和安理會相關決議規定的義務,在打擊恐怖主義方面與有關政府積極合作。

8月30日,中國駐吉爾吉斯斯坦大使館附近發生爆炸,警車停在爆炸地點附近。(來源:新華社)

聲明指出,安理會重申,任何形式的恐怖主義都是對國際和平與安全構成的最嚴重威脅之一,恐怖主義不論發生在何時何地、由誰實施、出於何種動機, 都是犯罪行為且無法開脫罪責。安理會重申,需按照《聯合國憲章》及國際法為其規定的義務,盡全力打擊恐怖主義行徑給國際和平與安全帶來的威脅。

聲明還說,安理會重申《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和《維也納領事關系公約》,駐在國政府有義務采取一切適當步驟保護使館館舍免受侵入或損害,防止一切針對外交及領事人員的攻擊。

此外,據新華社1日報道,中國駐吉爾吉斯斯坦使館連日來發布安全提醒說,鑒於中國駐吉使館日前遭恐怖襲擊,提醒中國公民近期謹慎前往吉爾吉斯斯坦,同時要求在當地中方人員加強安全防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1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