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督戰 華為強攻公有雲

思科、愛立信、蘋果、三星,盡管各項主營業務面前都有強大的競爭對手,但華為依然要向強手如林的雲市場發起猛烈“進攻”。此時,這個市場的玩家亞馬遜AWS、微軟Azure正在全球市場“高歌猛進”,當然,還包括國內的巨頭阿里雲。
“華為過去參與過的行業,哪一個競爭不激烈?”華為Cloud Bu總裁鄭葉來在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上對包括第一財經在內的記者說,無論是智能手機,還是服務器、芯片,都是充分競爭領域,華為都面臨著激烈的競爭。
事實上,隨著ICT整合時代的到來,雲計算領域早已成為科技巨頭們爭奪未來機會的戰略點,一些領域已經開始硝煙彌漫。
過去三個月,低調的華為創始人任正非開始越來越多的成為各省領導的座上賓,而在與各省簽約的內容來看,雲計算、大數據和智慧城市建設成為華為與政府生意的重點。在此之前,阿里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浪潮董事長孫丕恕也在不同場合為各自的雲業務進行“代言”。
來自IDC的一位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華為是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的最大受益者之一,過去是,現在是,將來是不是,要看任正非能否帶領華為贏得雲市場話語權,這在華為內外部都是巨大的挑戰。
強攻公有雲
阿里雲和AWS都如此成功了,華為在雲業務上還能怎麽玩?聽到華為要做公有雲的時候,外界不免產生諸多的疑問。
但從這幾年華為對外展現的態度來看,在公有雲市場,華為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認真。
一個月前,華為正式宣布成立Cloud BU,該業務是華為近幾年來的重要戰略點,並計劃新增2000人專門進行業務擴展。華為輪值CEO徐直軍在第14屆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上做出了這樣的表態,在公有雲領域,華為一定會堅定地走下去,雲是核心之核心。他表示,公有雲就是未來基本的商業模式,在5年時間內,以此為契機,完成華為的數字化轉型。
從發展的角度,華為的決心不言而喻,但晚到的華為如何和AWS、微軟Azure還有阿里雲競爭?
“華為華為公有雲策略是,首先有自己的公有雲業務,另一個是和全球運營商合作的公有雲,攜手運營商和商業合作夥伴打造生態,實現行業雲化,這就是華為Cloud Family戰略,是區別其他公司的不同的公有雲發展之路。”徐直軍說,希望外部競爭更為激烈一些,推動運營商加速雲業務的轉型。
和阿里等競爭對手相比,徐直軍認為華為最大優勢是運營商的夥伴關系和線下服務行業企業的能力。
例如德國電信T-Systems、中國電信等運用華為雲技術構建了雲平臺,通過共享統一的技術和生態,它們也是華為全球公有雲服務能力的一部分。此外在線下服務方面,華為還將提供雲遷移咨詢和服務支持。鄭葉來強調,華為全球超過12000家合作夥伴,華為也將利用生態優勢發揮在雲生態系統中的價值。
事實上,從目前雲市場的機會來看,主要集中在四類企業上,一類是中小企業和創新型企業,價格敏感,忠誠度低,業務簡單,即開即用。第二類是政府,投資長,回報大,關系複雜,技術門檻高,強調運營和服務,最近又有PPP模式進入,如1分錢中標。第三類是大企業,混合雲是常態,技術優先,安全第一。第四類是一般企業用戶,有場景和行業背景需求,對技術依賴。
“雖然在每類客戶上,都有不同的玩家進入,但目前並沒有一家雲計算廠商可以全覆蓋。”大數網總編吳玉征對記者說。在他看來,華為可以提供基礎設施、設備、運營和運維和服務。“換言之,你要什麽,華為雲一應俱全。”

技術力PK
在雲的投入上,各大廠商不遺余力,但玩法又有所不同。
在3月29日在深圳召開的阿里雲棲峰會,阿里雲正式上線ET醫療大腦,同期發布的還有ET工業大腦,機器學習平臺PAI2.0及宣布2017年新增70萬輛YunOS互聯網汽車。
此前,ET在電商、物流、交通、制造業、金融和信息安全等領域,均有不俗表現,並頻頻與地方政府合作,參與智慧城市的建設。通過開放的雲生態,和一系列名為“天池眾智”的AI競賽,阿里雲在過去三年里,集中了一批來自全球各地的算法工程師、行業專家,和人工智能研發團隊。
從某種意義上看,阿里在雲計算上更具“應用性”,並且也是熱點科技的引領者,相比之下,華為的邊際則更為清楚,著重與基礎建設,比如不把人工智能定位為新業務,而只是一個“使能”的技術。
技術角度看,華為公有雲是基於OpenStack開發,利在於它基於開放平臺架構,能夠實現企業業務的平滑遷移和共享。同時,更加註重可靠性和安全性。
鄭葉來此前向記者介紹,華為在硬件上甚至會根據客戶不同安全等級進行不同配置,而為了確保服務合規,華為還設立了嚴苛的安全管理規範服務全球運營商,保證客戶數據都在客戶控制之下。“安全、可靠,符合華為一貫的調性。”
但市場的競爭也許比想象中殘酷,
目前擺在華為面前的是不見硝煙的“價格戰”戰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除了騰訊的一分錢中標項目,阿里雲也有不少“讓利”的行為。阿里雲曾在2015年一共實施了17輪降價,2016年這種降價勢頭有增無減。
對於在政務雲上已經開始的價格戰,徐直軍說,華為和政府客戶合作很簡單,兩種模式:一是我們提供產品和合作夥伴,滿足政府IT的需求;二是用雲服務方式,直接給政府客戶提供計算存儲資源。至於其他廠商,用他們方式參與競爭,為什麽,我也不清楚,反正華為不會做。
A股成交量持續低迷,滬指強攻30日均線失利
周四(6月7日)滬深兩市股指高開震蕩,盤中鋼鐵、煤炭等周期股集體走強,一度帶動上證50指數快速沖高,漲近1%。但由於市場成交持續低迷,大盤未能延續強勢,上證綜指在沖擊30日均線無果後回撤並翻綠。深圳市場上,醫療器械、5G概念領跌,中小板指、創業板指全天繼續走弱。截至全天收盤,滬深兩市股指全線飄綠,兩市成交量與昨日基本持平。

滬深兩市全天收盤,上證綜指收報3,109.5點,下跌5.68點,跌幅0.18%,成交額1,671億元;深證成指收報10,313.85點,下跌51.28點,跌幅0.49%,成交額1,929億元;創業板指收報1,730.38點,下跌12.87點,跌幅0.74%,成交額641億元。資金方面,央行今日開展了400億元逆回購操作。因當日有1100億元逆回購到期,故實現凈回籠700億元。
盤面上,鋼鐵、海南、豬肉、寧德時代概念以及種植業板塊漲幅居前。跌幅榜上,知識產權保護概念、啤酒、采掘服務、服裝家紡以及醫療器械服務板塊領跌。


熱點板塊:
鋼鐵板塊周四全天表現強勢,安陽鋼鐵尾盤漲停,推動板塊繼續維持高位震蕩。截至I全天收盤,安陽鋼鐵漲停,三鋼閩光、新鋼股份漲逾5%,柳鋼股份、淩鋼股份漲逾4%,方大特鋼、寶鋼股份、八一鋼鐵漲逾3%。
海南板塊午後再度崛起,截至全天收盤,板塊整體漲幅逾1%。個股方面,羅牛山、*ST羅頓漲停,大東海A、海南瑞澤漲逾4%,鈞達股份漲逾3%。
跌幅榜上,知識產權保護概念、啤酒、采掘服務、服裝家紡以及醫療器械服務板塊領跌。


個股監控:


消息面:
1、發改委研究起草了《中央投資項目招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辦法指出,使用中央投資200萬元人民幣以上且該資金占總投資額10%以上的中央投資項目,必須依法招標。
2、相關藥品審批信息顯示,6月3日,華蘭生物的四價流感疫苗(成人型)離開藥審中心補充資料任務,6月4日轉入行政審批;長生生物四價流感疫苗(成人型)也於6月4日離開藥審中心補充資料任務,應該也已轉入行政審批。那樣的話,這兩家公司一個月內將拿到新藥證書。
機構觀點:
愛建證券指出,本周上漲更多地是基於創年內新低後技術性的反彈,缺口回補已基本完成了短期的目標,雖然目前日線技術指標在低位形成金叉,但本周成交量的不濟也表明了市場的做多力量較為有限,因此股指反彈回升的高度也勢必受到明顯的制約。預期短期市場延續寬幅震蕩,控倉精選個股操作。
開源證券指出,當前盤口情緒略有上升,但市場交投依然不活躍,盤面上明顯的可持續性熱點不多,說明市場觀望氣氛較濃。操作上,目前指數仍處於弱反彈格局中,建議切勿追高,對於銀行、保險、券商、鋼鐵、水泥等周期股可以適當關註。
《RM》主持強攻內地真人騷李光洙熊黛林 譜長腿姊弟戀
1 :
GS(14)@2015-04-08 09:11:00韓國大熱綜藝節目《Running Man》(RM)在亞洲各地都相當受歡迎,當中幾位主持亦因《RM》帶挈進軍內地,繼金鐘國和宋智孝先後強攻內地綜藝節目和電影後,現年29歲的李光洙將步二人後塵,孖曾與金鐘國傳緋聞的熊黛林(Lynn)演出湖北衛視明星戀愛真人騷節目《如果愛》,34歲的Lynn將有望與李光洙被配成一對談戀愛,大演長腿姊弟戀。韓國綜藝節目《RM》在內地風頭一時無倆,連浙江衛視都要開拍內地版《RM》(奔跑吧兄弟),當中《RM》的主持在內地亦相當受歡迎,除了曾擔任《奔跑吧兄弟》的嘉賓,亦獲邀請演出其他節目,金鐘國就曾演出央視節目《叮咯嚨咚嗆》,宋智孝就夥拍台灣藝人吳克羣拍攝內地勵志電影《708090之深圳戀歌》,可見《RM》主持在內地機會不絕。至於被稱為「亞洲王子」的李光洙近日亦成為搶手貨,繼金鐘國和智孝之後成為第三位強攻內地的《RM》主持。
■熊黛林有望與李光洙在《如果愛》中扮情侶。
■李光洙(左)昨日已飛抵內地準備拍攝《如果愛》。
■宋智孝早前已完成內地勵志電影《708090之深圳戀歌》的拍攝工作。
兄弟變情敵
現年29歲的李光洙獲邀請演出湖北衛視的明星戀愛真人騷節目《如果愛》,並有機會與年長5歲的Lynn在節目中談情說愛。其實Lynn之前和金鐘國演出《叮咯嚨咚嗆》時已經傳出緋聞,不過之後Lynn被爆與郭可盈的胞弟郭可頌拍拖,與金鐘國的緋聞才不了了之。但近日卻傳出Lynn和郭可頌的戀情不被郭家接納,令到情變傳聞四起。身高達179cm的Lynn與身高190cm的李光洙有望在節目中被配成一對,外界都十分期待這對長腿藝人在鏡頭前上演戀愛戲碼,但不少粉絲亦擔心光洙會被Lynn電親,繼金鐘國之後再與Lynn傳出緋聞,到時兩位《RM》好兄弟就會變成情敵。
■去年金鐘國與熊黛林因合作《叮咯嚨咚嗆》而傳出緋聞。
誤傳扮夫妻
不過昨日傳媒一度曾誤傳光洙將會孖Lynn演出內地版《我們結婚了》(我們相愛吧),並在節目中扮假想夫妻,由於之前已經公佈了男團Super Junior的崔始源和內地名模劉雯於節目中做假想夫妻,所以光洙加盟《我們相愛吧》的消息爆出時,粉絲都十分興奮,但最終光洙方面就否認其事,並指傳媒擺烏龍,而光洙已於昨日飛抵內地為《如果愛》進行拍攝。撰文:施洛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408/19104029
Netflix強攻超英劇《夜魔俠》新季留客
1 :
GS(14)@2016-01-18 01:32:55【外星劇毒】Netflix正式登陸香港,對愛煲美劇的觀眾而言絕對是天大喜訊,因為可以多個選擇。不過,Netflix自家製劇集《紙牌屋》(House of Cards),還有神級喪屍電視劇《陰屍路》(The Walking Dead)同因版權問題,均不包含在本地的觀看權限之內,不少劇迷也大嘆可惜,無可否認是減低了吸引力,究竟Netflix還有甚麼劇集值得消費者每月花幾十蚊月費幫襯呢?撰文:哥羅來自美國席捲全球的影視串流網站Netflix,今年正式進軍香港市場,劇種多兼有不少重量級自家製作令劇迷趨之若鶩,其中重頭炮製的超英劇《Jessica Jones》、《夜魔俠》(Daredevil)、《綠箭俠》(Arrow)等,令不少超級英雄粉絲狂追。另一重點作新劇《Shadowhunters:The Mortal Instruments》,其實是13年電影《魔都獵人:骸骨之城》的電視版,上周二美國首播後,翌日Netflix已有中文字幕應市,正式見證其快速更新的威力。加上美劇的尺度一向比亞洲劇集廣闊,Netflix劇集抵港後亦不經刪剪,肯定比等候香港的電視台左剪右剪來得原汁原味。
《葛咸城》下月播
選擇1月來個免月費的Netflix,全因對美劇更新有十足把握,各大電視台新一季劇集即將於下月復播,Netflix旗下就有講述蝙蝠俠前傳的《葛咸城》(Gotham)第二季亦於下月底開播,《夜魔俠》第二季於3月18日復播,艾美獎得獎劇《Orange Is the New Black》也會於6月播出第四季。在港版權屬nowTV的《紙牌屋》則會在3月4日播出第四季,Netflix有可能會爭取《紙》劇今季在網站推出,令會員更加期待!不過,除自家劇之外,不少Netflix獲播映權的劇集,都要等到新劇推出DVD前才能在網站看到,有些劇又礙於版權問題仍有待與發行商磋商,播映期未定。
Netflix最大的片庫是其電影及紀錄片,不過香港版本同樣因發行商問題,暫時最新的電影都要數到2013年,而且字幕只得台灣的繙譯版本,更會出現台灣拼音。據知港版Netflix現階段只以美劇作為主打,官方指示將會按照港人口味改變劇集及電影的種類,望能在一年內將現時的影片數量增倍。
■Marvel劇集《Jessica Jones》講女主角是位有瑕疵的超級英雄。
Marvel大玩聯乘
與Marvel合作推出不少自家製超級英雄劇集的Netflix,去年11月推出、由美國女星Krysten Ritter主演的《Jessica Jones》就再次搶盡眼球,主角Jessica是個有瑕疵的Marvel英雄人物,雖然擁有飛行及超強耐力,但卻退出英雄行列,自行開設偵探社,結果調查連串事故中再展所長。在剛公佈的數據顯示,該劇平均有490萬人觀看,是Netflix目前最多人收看劇集。3月18日開播的《夜魔俠》第二季則會有夜魔俠的舊愛登場,而他的最大對手Bullseye也有望在今季現身。夜魔俠、Jessica Jones、Luke Cage及Iron Fist,更會合作在迷你劇《The Defenders》中聯手對付惡勢力,不過最快也要到2019年才有得睇。【超英劇】《Jessica Jones》第1季16集 已上架《夜魔俠》第2季13集 3月18日首播《綠箭俠》第3季23集 已上架《葛咸城》第2季22集 2月29日復播
奪命狂呼
獵魔緊貼美國
《Shadowhunters》獲網友選為今年必看電視劇,以小說《骸骨之城系列》第二部故事為骨幹,故事集中第二代獵魔人Clary身上,以年輕人為主要觀眾,Netflix緊貼美國上映時間在港推出字幕版,令香港觀眾享受極速追劇快感。另一大熱劇《奪命狂呼》(Scream)已多次搬上大銀幕,今次首推出劇集,首季去年開播,由電影版系列及經典恐怖片《猛鬼街》著名導演韋斯奇里雲(Wes Craven)擔任監製,可惜韋斯去年9月因腦癌病逝,令該劇第一季成了他的遺作,第2季美國將於4月20日首播,期待Netflix可以同步推出。【驚慄劇】《Shadowhunters》第1季7集 每周三更新《奪命狂呼》第1季10集 已上架《Penny Dreadful》第1季8集 已上架《The Originals》第2季22集 已上架
Orange Is the New Black
獨家得獎作品
艾美獎得獎劇《Orange Is the New Black》講述主角Piper Chapman因陳年案件入獄,所面對的獄中趣事,全片黑色幽默強勁,在美國收視爆燈兼獲艾美獎多個演出獎項,又獲金球獎最佳喜劇/音樂劇提名,最新一季將於6月播出。此外,以地球發生大核爆為背景的《The100》,講述數千人移居太空,之後因太空站出現問題,派出100個罪犯回地球展開驚險之旅。劇集最新第三季將於21日在美國首播,但因與電視台協議下,相信最快要到今年10月才能在Netflix上看到。【精采劇目】《Orange Is the New Black》第4季13集 6月首播《The100》第2季16集 已上架《Marco Polo》第1季10集 已上架
Making a Murderer
跟蹤十年故事
《Making a Murderer》的導演Laura Ricciardi與Moira Demos因05年的一篇報道開始拍攝,花了10年來記錄的真實案例。內容是Steven Avery無辜捲入一宗襲擊案,之後被判入獄,他在服刑多年後獲無罪釋放。劇集帶來的迴響頗大,Steven的冤案引發美國刑法體系重大的立法改革,他出獄後提出訴訟,誓揭發當地執法機構的貪腐內幕,最後的勝訴為他帶來數百萬美金作賠償,是香港電視台不會開拍的劇集題材。【寫實劇】《Making a Murderer》10集 已上架
內衣白領風雲
進軍東洋市場
Netflix去年起開始打入日本劇界,起用桐谷美玲擔正的劇集《內衣白領風雲》(Underwear),故事以大鄉里主角加入內衣公司,拍住飾演一名內衣界潮流教母的老牌女星大地真央鬥戲,猶如是荷李活電影《穿Prada的惡魔》(Devil Wears Prada)的翻版,混血索模石田Nicole亦會性感演出。Netflix亦揼本開拍另一日劇《火花》於今年播出,故事翻拍自芥川賞的同名得獎作品,由NMB48主將山本彩拍住染谷將太、小林薰等合演。【日本劇】《內衣白領風雲》13集 已上架《火花》未定集數 春季首播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117/19455198
網爆宋仲基悲劇收場《太陽》千萬賣埠強攻日本
1 :
GS(14)@2016-03-15 16:07:56■《太陽》以高價賣埠日本,男主角宋仲基卻被網上流傳的結局「賜死」。
【太陽狂熱】由宋慧喬和宋仲基主演的《太陽的後裔》人氣火爆,有望打救日本沉寂多時的韓劇市場,事關最近《太陽》以每集10萬美元(約77.6萬港元)的高價賣埠日本,以全劇16集計,即穩袋約160萬美元(約1,241萬港元)。網上更有人搶先爆《太陽》結局,指宋仲基飾演的「劉大尉」會死,以悲劇收場。韓劇《冬日戀歌》2002年在日本掀起熱潮,此後韓劇在當地大受歡迎,電視台紛紛出動銀彈政策鬥搶優先播出權。不過後來於2012年,以每集30萬美元(約233萬港元)天價買入張根碩的《愛情雨》卻發現中伏,加上日本一度反韓流,令韓劇在當地人氣降溫。知情者說:「最近3年,賣到日本的韓劇每集均低於10萬美元,今次《太陽》能回升,有望以此為起點,重新攻陷日本市場。」
■網上流傳一張雙宋的親吻照,但未知會在哪一集出現。
■宋仲基(左)爆紅,演其戰友的安寶賢趁機抽水公開合照。
雙宋三度咀嘴
雖然《太陽》暫時只播出6集,要等多5個星期才大結局,但因此劇早已拍完,所以網上已極速流傳結局。前日微博認證戶「扒圈老鬼」亦有談及:「據說《太陽的後裔》結局是宋仲基扮演的劉時鎮死了,宋慧喬扮演的姜暮煙到貧困地區當醫生了!」其後才說事實是製作團隊嚴防劇透,一早已回收劇本,亦要劇組簽訂保密協議,「宋慧喬接受採訪時也說過是浪漫愛情劇,所以現在的猜測都不靠譜!」劇迷普遍都不相信是悲慘結局,認為金恩淑編劇的風格一向大團圓,且韓劇已不再流行悲劇,「賜死」宋仲基只會惹公憤。另外,網上流傳一張雙宋的親吻照,應該是講他們在烏魯克再度相遇後的劇情,照計算的話將是他們三度咀嘴。而扮演「徐大英」的陳久,前日被發現在京畿道肉緊睇職業籃球賽。撰文:江瑚
■微博認證戶「扒圈老鬼」指《太陽》結局的猜測都不靠譜。
■人氣急升的陳久(右)前日睇波期間表情多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314/19528081
【上海車展】歐系強攻電動界 2018年起陸續搶灘
1 :
GS(14)@2017-04-22 10:44:33Audi第二台全電動概念車e-tron Sportback於上海車展首發。
今年的上海車展依然是電動概念車的戰場,早就表明全程投入電動車研發的Volkswagen,發表了他們首部電能SUV─I.D. CROZZ,可是他們將這部車重新定位,是跨界別多用途汽車(CUV)。外觀同樣以科幻感作招徠,C型的LED日行燈外,官方更指具備互動功能,會因應車輛的工作狀態而改變。此外,這部車提供225 kW的功率輸出,最高時速達180 km/h,充一次電後最遠的續航力可達500公里。若用150 kW的直流電充電,只需要30分鐘內就可以充滿八成電量。內櫳空間當然亦是關注焦點,使用最新的MEB電動車模組化平台,讓車軸模組和傳動系統模組相隔較遠;車輛具有較長的軸距,座椅的配置亦以高度靈活性為主。這部I.D CROZZ全於2020年量產之外,Volkswagen亦表明,會在2025年合共推出30部電動車款,到時希望充電站會充足啦。
全城追擊電動車市場,VW那部有部等?有一部近少少的,Audi繼之前宣佈將於2018年正式生產電動SUV Audi e-tron之後,今次上海車展再帶來全新電動房跑概念車Audi e-tron Sportback,並同時宣佈將於2019年正式投產。充滿流線科幻感的房跑以Audi coupe為基礎而設計,是四門四座的GT車款,長闊高達4.9x1.98x1.53米,軸距為2.93米,是C-Segment車型,近似Audi A7。此車合共三個電摩打,分別前軸一個及後軸二個,以達至quattro的四驅效果。此外,三個電摩打能合共釋出320kW馬力,0-100km/h加速只需4.5秒,而95kWh鋰電池的續航能力更可超過500公里。向來帶頭玩燈的Audi,這部e-tron Sportback亦以燈光技術作賣點,透過Matrix LED燈光技術、雷射及OLED照明技術,自動因應周圍環境而調節不同燈光,另外,當開車及打開車門時,系統會以不同LED燈組以投射出不同的歡迎圖案,大曬品牌燈光的研發科技。至於內櫳,同樣充滿科幻味道,錶板配合懸浮視覺效果的中控台,而中控台上及車門邊都備有超大超闊的觸控屏幕,未來電跑到量產時不知道科幻味會所剩多少呢?
福士SUV─I.D. CROZZ,車身線條同樣是簡約的科幻感,但車頭帶點跑格。
Benz A-Class概念房車整體設計是保留了跑味,沒有因為變為房車而轉變了應有的感覺。
今次上海車展,Mercedes-Benz並沒有新的電能概念車,可是帶來另一部有趣之作,A-Class Sedan。從官方照片的車形所看,車形有點像較早前的AMG GT Concept,不過是縮小版。或許大家亦會覺得是與CLA很相似,但A-Class Sedan的設計在整體上,C柱比CLA亦較短身,加上獨有地配上20吋輪圈,讓它更為流線以及富有動感,不過官方並未有披露動力配置。然而,暫時還沒有實際的量產日期。不過有幾多車迷會受落這部小房車呢?暫時未想通車主選擇A-Class Sedan跟CLA之間的最大分野是甚麼,有點自己打自己的感覺。記者:許維雅、梁立勤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
緊貼「蘋果VR」熱潮,打開雙眼隨意門,讓「蘋果VR」陪您探索新世界:
https://goo.gl/b5RQAB「蘋果VR」App
App store下載:
https://goo.gl/0kW2cK
Google Play下載:
https://goo.gl/4K7EHw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421/19996250
周顯:TVB「限奶」可強攻大陸
1 :
GS(14)@2017-12-03 18:12:00【明報專訊】「邵氏」和「電視廣播」(TVB)(0511)一直由邵蛇控制,六嬸負責日常運作,但因兩人年事太高,終於在2011年出售了控制權。在2014年,邵蛇過身。沒想到3年之後,六嬸也魂歸天國了。
六嬸享年83歲,但以香港女性平均壽命86.7歲來算,還算是稍低於平均數,這在富豪而言,更加是below mean了。
以上是企圖證明一條(自己領悟出來的)理論:老年人的最大單一死亡原因,是改變生活習慣,皆因習慣了某種生活方式,一旦突然改變,年紀太大,身體適應不來,便會崩潰。有人說,幾十年的老煙槍一旦戒煙,死得更快,不知有沒有科學根據。但我永遠勸老年人只能減輕工作,別要完全退休,正是為此。
最後一提,「六嬸」稱呼之由來,恐怕是來自許冠傑的《打雀英雄傳》歌詞:「六嬸,三太公……」這好像「肥佬黎」的由來,應該也是來自許的《佛跳牆》歌詞:「肥佬黎倒眼輝……」許在當年的影響之大,可想而知。
120億市值好抵
至於電視廣播這股票,業績實在差劣,但有人說,它的製作質素轉強了。我很少看電視,對此不予置評,但如果論到影視製作,黎瑞剛的能力應高於陳國強……另一個更重要的陰謀論,是TVB無端端的宣布「限奶令」,是無嗰樣整嗰樣,不排除在不久的將來,TVB的節目可以在內地大量播放……否則,又何需限奶呢?
無論如何,TVB的市值只有百二億,已經好抵了!
[周顯 投資二三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894&issue=20171129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