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文章】廠佬呻到樹葉都落
強國股市high high high,香港廠佬唉唉唉。發達看似容易,搵食實在艱難。與幾個廠佬朋友飯聚,數說大陸營商之難,叫我這大陸實體經濟「大熊人」也驚訝。
廠佬 A六.四前已進駐廣東,全盛時工人5000個,金融海嘯後美國市場萎縮,生產自動化,工人砍半,但求捱到復蘇。近期油價大跌,美國消費者獲益,理應苦盡甘來,誰知忽然呻曰:「過年後再裁員三分之二……」
元兇是工人的社會保障供款。原來以前的「行規」,呈報工人薪水時,只計算底薪。大陸的藍領,底薪約2000蚊人仔,連加班補水及津貼,總報酬近4000蚊人仔。以往走法律罅,可省掉過半社保供款支出。誰知現在執正來做,工資支出跳升,算盤一打,本來吊鹽水的生意,突然蝕到入骨,只有靠炒人止血。政策棍子一揮,臥薪7年的反攻美國夢,立即雲散煙消。
廠佬B出口轉內銷10年,起初順風順水,華南百貨公司自營櫃位過百,華中、華北靠分銷商攻堅,品牌知名度身處全國10大之列。後期網購興起,消費習慣大改,分銷商先行跳船,百貨公司櫃位大縮,遂變招上淘寶、天貓直銷。兩年前吹水,小弟還很天真地說:「咪仲好,不用給百貨公司、分銷商食水深,利潤率跳升,又可以做埋三、四線城市,咁好快上市啦,記得叫埋我去港交所(00388)影相呀!」
Likey扮Nike冒牌貨充斥
誰知兩年後再聚,廠佬B的「內需黃金10年夢」,已經橫死,事態突然,立刻追問因由。兩杯威士忌落肚,怒罵:「山寨廠賣冒牌貨,Likey扮Nike,過百間網店,消費者怎分辨哪家是正版、哪家是冒牌?最大鑊是冒牌貨售價,平過我成本。古有劣幣驅逐良幣,今有冒牌趕絕正牌!」問:「點解唔搵律師告佢?」「試過一次啦,對家是農民開網店,你告到佢破產,都無幾毫子可以賠俾你。何況冒牌網店,成百上千,遍布各省,你包間律師樓去打官司都唔掂!」
廠佬C面色,黑過鑊燶,遭遇更慘。心明做廠叻絕,淨利潤都是單位數字,立心改行,將香港物業加按,換成人仔,在強國放數,一年收息15厘,賺埋人仔升值,「三年身家翻一番,好過賭馬過三關」。官員引路,投入地方有規模的內房。第一年如期獲取厚利,翌年賭大一倍。誰知中間人忽然被黨紀委拘捕,發展商深陷破產邊緣。嘆曰:「風吹雞蛋殼,財散人安樂」。
到小弟這山野閒人發言:「聖誕上山打坐,鬼佬師傅問曰:How much is enough?諸位身家本可食過世,反正錢更多,都是帶不走。」「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今名為盛世,實開元暗變天寶,《易經》曰:「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虧悔。」及早離去,四字而矣!」
吳瑞麟
(原載於信報2015年1月28日)
=====================================================
一圖勝萬言,板塊強弱見。
數據助分析,期權增表現。
想隨時看到美股數據、市場訊息及投資心得,請 Like「美股隊長」專頁。
=====================================================
息魔通殺廠佬樓奴
2015-12-24 NM
上週美國聯儲局宣布加息四分一釐,正式告別零息年代,亦是十年來首次加息。金管局警告,香港資金將開始流走。息魔重臨,一個「下馬威」,已有人嚇得屁滾尿流。首當其衝的,是一批重鎚買下人民幣合約「睇升」的廠佬。美元走強人仔偏軟,人民幣匯價曾出現十連跌,一班東莞廠佬絕望到寫信至報館,公開呼救,有港商更向本刊大爆合約內幕。另一批受害者,是一班樓奴。尤其過去一年、因發展商按揭優惠買入樓花的業主,幾乎肯定摸頂。星火燎原,戒之在貪。廠佬絕望叫救命
上週,有班香港廠佬在報章刊登聲明,要求中央政府及特區政府,救救香港廠家。內容指,不少廠家與香港各銀行簽下「睇升」的人民幣遠期外匯合約,因過去數月人仔大幅貶值超過百分之五,而損失慘重,當中有塑膠料行一鋪勁蝕十五億元。這班廠家希望中央出手與銀行協調,以及穩定匯率,否則最少五千間企業將面臨倒閉。數日後,同一封信亦寄到本刊,可見這班廠家已火燒眼眉。事實上,廠佬炒燶人仔的消息,年中已開始在一眾中小企老闆及銀行佬口中瘋傳,早前I.T(999)便因炒燶人仔要發盈警。有銀行高層指,這些合約的玩法,與○八年金融海嘯時,不少富豪都中招的Accumulator(累計期權)十分相似。Accumulator被譏為「I kill you later」,與廠佬在聲明中形容的「不平等合約」一樣,升幅盈利有上限,跌幅虧損卻無限。最近,有港商向本刊求助,揭開被劏細節。
對沖變對賭狂蝕七百萬
從事內地成衣出口生意的陳先生,向本刊投訴,指恒生銀行以對沖為名,氹他買下巨額人民幣期權合約。陳先生表示,銀行職員一一年初開始游說他買期權,「佢話人仔不斷升,買期權可以做對沖,控制成本,仲攞晒公司盤數去睇,以免over-hedge,又強調不是投機。」一一至一三年,陳生先後與恒生簽了兩份分別是五十萬美元及一百萬美元的合約,「逐月計數,每個月定一日,如果當日人仔對美元升超過合約定嘅匯價,就係我贏,有一千五百美元嘅息收。相反如果人仔跌,我就要按合約面額乘以差價賠錢俾銀行。」陳先生指,那段時間人仔升多跌少,因此贏多輸少,直至一四年初開始出事。當時陳先生手上有份一百萬美元的合約,一五年才到期,但恒生職員主動話賠償幾十萬,終止舊約,游說他簽一份新約,將面額加大至一百二十萬美元,為期兩年。「佢話玩法唔同,如果人仔升,銀行每個月都會賠足差價俾我,若銀行累積賠逾三十萬,合約就會自動取消。」陳先生指,當日如常將公司盤數交予恒生,並講明生意額已由每月千四萬跌到七百萬元。「一簽約人仔就開始跌,個個月要抬錢俾銀行,合約亦無法取消。」經歷了一年多的噩夢,陳先生今年中忍痛斬纜,一筆過賠償三百多萬予銀行,提早完成合約。「人仔個勢會一直跌落去,唔想晚晚瞓唔着。之前人仔升值賺過錢,但最終前後蝕咗七百幾萬!」陳先生先後向恒生銀行及金管局投訴,「因為銀行明知我生意跌咗,仲游說我加碼,明明係投資產品,但就話係做對沖。」但合約上清楚寫明銀碼?「係。係我自己踩咗蕉皮,但塊蕉皮係你擺喺我面前,銀行銷售時有誤導,都要負部分責任。」
翻版雷曼渣打滙豐最勇
中港中小型企業國際交流投資協進會會長趙志雄承認,過去幾年,內地工廠經營艱難,很多廠佬沉迷炒人仔,「做廠要受勞工條例及政府限制,入料責貨又死,因為樣樣原材料都跌價,做廠咁辛苦,點夠佢玩一、兩鋪人仔?依家人仔係咁跌,死o架啦,今次食詐胡,搞唔掂,已經有幾間廠走佬啦!」趙志雄指自己公司有三、四百萬人仔,最近都「拿拿臨」兌換成港紙。有知情人士透露,這一波的人仔期權風暴,有如雷曼事件翻版,牽連最深的是渣打及滙豐銀行。「渣打好多廠佬客,佢喺觀塘、九龍灣特別多地鋪。」他表示,銀行每年都有一筆備用貸款予廠佬,用美金計息,「唔用都要俾息,又唔可以cut。銀行佬就游說啲廠佬,既然有錢,又要蝕息,不如炒人仔啦。」今次廠佬叫救命,他寸道:「呢啲叫輸打贏要,人仔升咗咁耐,佢哋贏嗰時又唔出聲?」美國加息,市場預期人民幣仍「冇運行」。恒生私人銀行及信託服務主管陸庭龍預測,人仔明年將再貶值百分之三。「美國出年會繼續加息,美金會持續牛皮,中國則會再降息降準,人仔雖不會大跌,但會保持弱勢。」最近人仔定存息口再次升至最高約四釐,陸庭龍指市民要有心理準備賺息蝕價,打個和,「賺息賺價嘅年代已經過去。」
一口價減四十萬
加息最直接的影響,在於樓市。市場上已零星出現喪劈成交,記者週末前往嘉湖山莊及沙田第一城等細價樓災區視察,發現大部分業主仍未因加息劈價,但急放要做到成交,唯一法則就是:減!一名第一城經紀說:「加息之前,個市一路都跌緊,而家細房做緊三百六十萬,比喺今年初四百四十萬已經減咗兩成。」而天水圍嘉湖山莊、早前有美聯經紀做出二百六十五萬元破底價成交,現時業主普遍驚魂甫定。記者以業主身份試放一個同類細單位,經紀說市價約三百六十萬,並叫記者幫手「炮製」市場氣氛,「如果你急就放三百二十萬啦。當然你可以照放三百六十萬,等客人劈到三百二十啦。」這種陰乾式下跌將是樓市新常態。經紀坦言整個嘉湖放盤約三百多個,但過去一個月成交不足十宗,買家繼續等。一二年以七百二十萬買入沙田第一城的鄭先生透露,當時付四成首期,分三十年攤還,現月供約萬六。即使來年香港加息四分一釐,他每月只需供多幾百元。假設進入加息周期,每次加息四分一釐,加息十二次,每月供款亦只是兩萬三,「我哋買樓時有做壓力測試,唔怕,而且自住,跌市都唔關我哋事。」不過鄭先生要留意,壓力測試中的最低入息要求,會隨加息而增加,屆時不足便有機會被銀行要求搵人擔保。另外,近一年大量新樓推出九成甚至九成半按揭,引人在樓價高企時上車。未來樓價只要跌半成至一成,便慘成負資產。
等「墊屍底」租金
科達地產主席湯君明展望樓價,認為現時下跌都是「唱出來」的效果,「市場人士唱、地產經紀唱,個個都唱樓市跌,羊群心理,當十個有九個都觀望,咁個市一定會跌啦!」他認為樓市將陰乾式下跌,而戰況尚未正式開始,「而家嗰啲唔叫劈價,真係嘅劈價幾時嚟?都係睇兩樣嘢,第一係供過於求之時。發展商仲有大把貨,佢哋唔會儲貨,只會平賣。第二係好貴息之時。」他指當樓價下跌一成,造了九成按揭的新樓業主頓變負資產,而他們的供款數目亦因加息而上升,「到時銀行要call你loan,你都要劈價賣樓o架喇,呢班人幫樓市『墊屍底』。」不過,他自己則不會放貨,並決定「坐到最後」,「我屁股大把肉,最差嗰兩次我都經歷過,沙士、禽流感,最後都捱過咗啦!樓市股市唔同,你坐得過,無問題o架。」對於應否現階段入市,他指未能下定論,但就叫想上車的人不妨等等,未來將可以平租享受住新樓,「未來兩、三年,新樓將陸續入伙,到時競爭大,將有很多單位要以平租推出市場爭客,好多『墊屍底』價租金,住佢兩、三年先啦!」
撰文:黃菲菲、梁佩均攝影:財經組攝錄:財經組插圖:劉志誠[email protected]
[林少陽]立論:廠佬面對的最大危機
1 :
GS(14)@2012-01-18 23:52:34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26&art_id=15994838

2 :
GS(14)@2012-01-18 23:54:03多年來,裕元已想盡辦法,開拓新財政收入,例如收購運動鞋商新灃集團( 1223)、運動服裝生產商鷹美( 2368),透過收購多家品牌零售代理而成的寶勝( 3813),以及入股電腦顯示屏生產商唯冠( 334)等,敗績斑斑,傷盡股東的心,充份證明管理層不是搞收購合併的料子。
其實業外仲失敗,板板最後要賣晒畀667母公司
3 :
GS(14)@2012-01-18 23:54:31本欄給予管理層的忠告:是將發展代工以外業務的保留盈利,盡數派予股東,否則的話,股價很可能已於上周五高位,封了頂。
有時講就易,存貨同AR都食了好多錢
廠佬變身包租公
1 :
GS(14)@2012-02-18 12:36:25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6078518
雖然春節假期已過去逾兩周,但在東莞樟木頭的公路沿線,記者依然見到有大型電子廠掛出巨型招聘橫額——「大量招聘普工(普通工人),月薪 2300至 3000元。」亦有工廠於門口擺放桌椅,兩名員工正靜候接待前來查詢工作的民工。而在塘廈人流較多的商場前面,亦懸掛出一條塘廈招聘會橫額,招聘日期是 2月 14日至 3月 11日。
租客欠租業主須上身
雖然招聘橫額佈滿街頭,不過,廠商生意難撈,春節前後東莞再有約 150家工廠倒閉,珠三角港廠商要兼做「包租公」拓展收入。
港商志雄文具玩具董事總經理趙志雄表示,東莞約有 1萬家廠商,春節前後已有 150家廠商倒閉。他的工廠春節後仍「冇新單」出現,現時生產的全為舊單。今年該廠雖然繼續為老客戶儲備一些存貨,對方近期竟然話:「可能唔要!」
八、九年前全盛時期,他的工廠曾聘請 300名員工,佔用當地 5000方米廠房,但隨着部份業務外判,今年生意又淡靜,他已兼做包租公,往年已出租 2000方米予民企,今年又再出租 2000方米,只餘下 1000方米自用。租金每方米約 7至 8元(人民幣.下同)。
不過租出並非一了百了,他指有租客生意欠佳,連電費繳付都有困難,話要找員工夾錢交電費!若老闆走佬,根據東莞法例,業主甚至需要代租戶繳交水電以至工資!
中小企融資方面,趙志雄指自從港府公佈重啟政府信貸擔保至八成後,情況已有所改善。至於內地借貸亦不難,現時到中國郵電局借貸, 40萬元以上年息率約 10厘,並且三個借貸人願意互相擔保便可。

趙志雄表示,今年生意淡靜,他已將部份廠房租予民企。
2 :
GS(14)@2012-02-18 12:36:48影響運作
民工荒「有單出唔到貨」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6078519
東主梁正東認為公司之所以成為民工的「夢工場」,全因擁有的技術,可協助客戶加工調校塑膠顏色。該廠即使低工資也較受民工歡迎,緣由「學到技術自己可以創業」,反而在「電子廠做嘢學唔到嘢」。
就記者所見,確實有不少小型民企至今仍忙於招聘員工。他說,小廠趕起貨來「加班耐,辛苦」,所以難請人。「有五個客(民企)處於半停頓狀態,冇人生產!」這些廠員工規模均約 100人,但春節後至今只有 20至 30人上班,「即使每介紹一個入廠有幾百蚊(獎賞)都冇用!」結果這些以低價搶生意的民企,即使有單都「出唔到貨」。
3 :
GS(14)@2012-02-18 12:37:22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6078520

港商買料慳家
擁有中港台商客戶的虹宇塑膠顏料東主梁正東分析指,同樣是低技術的中港企業,由於民企能以低價搶生意,較高單價的港商「冇定單……靜好多」。在生意大減下,該等港商買料亦十分慳。他說,賣給港商的顏料成本只是每套 7至 8元(人民幣.下同),然而售價只得 11元,利潤微薄。
不過搶得定單的民企亦未見好景,因為民企工作辛苦難請人,即使有單也有「出唔到貨現象」。
至於擁有自己品牌與具高科技的台商,梁正東稱,台商客戶要求高,一套顏料成本達 30元,但售價可高達 120元,「內地企業搶唔到(佢哋生意)」,因此定單亦不成問題。
4 :
GS(14)@2012-02-18 12:38:18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20&art_id=16078521
杜先生原本為農民,早於 97年便來到廣東打工,在朋友介紹下,三年前來到現時的五金塑膠廠工作。近數年廣西經濟發展迅速,打工仔不愁無工開,且當地的工資與廣東差不多。他說:「有不少打工機會」,不過現年 42歲的他未有打算回鄉工作,因為跟現在的老闆「溝通得幾好」,又怕新環境不適應,因此無意離開東莞,直至年紀大才返鄉下,或者會開間店鋪。
現時他在工廠內一個人監督數部機器運作,月薪約 2500元(人民幣.下同)。當生意好景時,他指加班費每月可多 200至 300元。不過時下「生意冇咁好加唔到班,老闆賺到錢先有得加!」。
河姐亦是來自廣西,於四、五年前到東莞便一直在塑膠廠打工,是老鄉介紹的。她未有轉過工,因為「去到邊度都係做」。而且有熟人會好些,否則「入去唔識一個人」。她現時月薪約 2000元,去年就加了 100元。「家邊間廠都有人工加!」不過她亦察覺現時接到的單「比以前少咗」。
她又指年輕一輩「唔肯落嚟」做普通工人,更多希望做個技術工人,有一技之長,例如製衣廠,可以人工高一點。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