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多高的市盈率才算合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f3678010082t7.html

靜態地看市盈率代表著回收投入資本所需年數,若不考慮盈利的波動性,30倍的市盈率就意味著需要三十年才能賺回初始投入成本。增長率越高,回收投入成 本所需的年限越少,所以高增長的企業可以享受較高的市盈率。市盈率的倒數相當於靜態的資本投資回報率,應該高於長期國債利率,現在中國五年期國債年利率為 6.34%,靜態計算市盈率應該低於20倍才算合理。 但是計算市盈率時還要考慮利潤增長的因素。當PEG為1時,無論市盈率為多少,收回投入資本的年限都在十年左右,因此PEG=1是較合理的估值。美國 最偉大的幾個企業的長期利潤增長率為:菲力浦莫里斯為14.75%,默克13.15%,輝瑞12.16%,可口可樂11.22%,IBM10.94%,寶潔9.82%,高露潔9.03%。標準普爾500指數表現最佳的20家原始企業平均長期增長率為9.7%。中國最優秀的幾個企業自上市到2006年的複合 增長率:萬科35%,茅台34%,雲南白藥27%,伊利26%,張裕23%。雖然中國經濟處於高速發展期,企業成長速度高於美國,但歷史經驗證明若以十年 時間為週期,企業的複合增長率要高於30%仍然很困難,特別是對於一些已經上規模的企業來說,更是難上加難。因此絕大部分股票常態市盈率不應該高於30 倍。長期增長率高於40%的企業更可謂鳳毛麟角, 30-40倍基本上就是市盈率合理區間的極限。 雖然不能簡單依據市盈率判斷股票的估值水準,但市盈率仍然是研究估值的重要參考資料。市盈率不能靜態地看,也不能孤立地看,市盈率的合理區域要結合企 業的各方面基本面資訊進行綜合研判。但從歷史和常識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大致的合理區間,例如一個持續穩定增長的企業20倍以下的市盈率買入是相對安全的區域,而絕大部分60倍 市盈率的股票則不可能有安全邊際。科技日益發達,社會效率和生產效率的日漸提高使企業更容易獲得高速成長的機會,資產證券化程度越來 越高,這些因素導致現代資本市場股票溢價有越來越高的趨勢。格老時代十倍以下的市盈率很常見,巴菲特時代美國十幾倍是常態市盈率,近年來漸漸接近20倍的 水準。但是世界各國歷史經驗表明,30倍以上的市盈率水準通常都是不可持續的。 市場的大幅波動容易改變投資者的心理預期,市場估值的不斷提高和樂觀情緒的蔓延使投資者不知不覺中願意接受越來越高的市盈率水準。2005年以前40 倍PE已經是令人恐懼的高估值,兩年牛市後投資者開始適應了60倍以上的高估值,而40倍卻成為了低估。如果一項投資需要40年甚至60年才能收回成本, 是好生意嗎?投資系統和原則應該是相對固定的,估值標準不應該隨著市場的變化而不斷改變。 日本經濟泡沫和互聯網泡沫時代投資者聲稱:“這次是例外。”結果它們都毫不例外地按照價值規律破裂了。美國“漂亮五十”平均市盈率四十倍時,市場一片樂觀,認為這種狀況會一直延續下去,結果還是不可避免地迎來了暴跌。相信這一次中國也不會例外。 估值總有極限,但並不是說一定要賣出象茅台這種最優秀的企業以躲避將要到來的下跌。優質企業的股票估值並不一定以股價暴跌的形式進行修正,而且長期而 言持有優質股票並不會帶來虧損的風險,反而仍然能獲得良好的回報。即使產生大的波動,其實質無異於平時的正常波動,只是幅度較大而已。從另一個角度看,投 資做大概率事件肯定沒錯,當過度高估的確定性很高時,賣出並不會帶來踏空的風險,也是理性的選擇。所以當優質股票過度高估時,長期而言持有與賣出風險其實 都不高。關鍵是能透徹地研究企業的基本面,對股票價格所處的估值位置有準確的定位,具體操作則取決於投資者的個人選擇。 我更傾向於以第一種策略為主,第二種為輔。而資產配置也不失為一種解決之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

你的透明度有多高?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1925
 一般說人無遠見,必有近憂,但實際上,只要沒有什麼大問題,我們又比較容易安於現狀,有什麼辦法提高預見能力嗎?


  金融海嘯之後,我有一次去一家台灣知名的高科技代工公司演講,與負責人聊到年初他們公司營運的驚險萬狀,因為訂單的透明度只有兩個月,幾萬個人的工 廠,再加上品項複雜的產品備料,一般而言,沒有6個月的訂單週期,公司的營運非常困難。而當時訂單只有兩個月,全公司都像熱鍋上的螞蟻,銷售急著搶訂單, 而生產在線更像救火一般,一有訂單就要急著備料、安排生產線。一切都是急、急、急,一直到第二季末一切才慢慢穩定下來。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透明度」的重 要,透明度會影響公司的成敗,會決定公司的命運。


  以前我理解的「透明度」,是用來觀察公司的財務狀況,透明度高的公司,外界的分析師很容易理解公司的營運狀況,不會有任何意外發生。經過這次經驗,我 開始用「透明度」來觀察所有事務,在每個月的營運檢討時,我開始問所有的營業主管對未來營運狀況的估測,結果得到令我意想不到的理解:最優秀的主管,可以 清楚描述未來半年的營運狀況。他會告訴我,到第三季結束,所有的業績目標已經可以確保完成;至於第四季的目標,現在正在做幾項項目,如果順利,那全年的預 算都已經在掌握中。


  稱職的主管則告訴我,未來一至兩個月他很清楚,但超過三個月的業績他就無法預測。不稱職的主管,連下個月的業績他都還在努力奮戰,超過一個月以上根本沒想過。簡單歸類,好主管營運的透明度有半年以上,一般主管透明度為一季,而不稱職的主管只有一個月。


  再進一步追蹤,好壞主管之間的差異在於對未來的預測不同。所有的主管都很努力工作,可是好主管會仔細預測工作成長,一旦發覺工作成果如不能達成原先設定的目標,立即會再「做一些事」去強化成果,或者開拓新業績。而不稱職的主管就只是按現況努力工作,然後就等待結果。


  同樣的思考,複製到我自己的工作上,我嚇出一身冷汗,我發覺我們公司的營運透明度很高,我完全能預測未來一年的業績成果。但是我們所處行業的透明度則 完全不明,我甚至不知道我們這個行業未來在世界上還存不存在,主要的原因是紙媒介受到數字科技的衝擊,正面臨歷史的大轉折。


  同樣的思考,回到我的人生規劃,現在的生活方式,我還能維持幾年?現在的人生軌道,未來會怎麼走?我能預測我未來一年、兩年,還是三年的生涯歷程呢?


  想完這些事,我心情豁然開朗,原來我的不安和透明度有關,我不知道明天會如何,不知道我所工作的行業未來會不會存在,不知道公司未來的營運好不好……這些不明讓我不安,這些都是透明度的問題。


  我決定在每天的埋頭工作中,抬頭預測一下工作成果,想一下環境變動,然後調整一下現在的工作方法,來增加未來的透明度。


■後 記


  透明度其實是結果,不是原因,當我們把所有的工作做好、做透,把所有的能力都學成、學通,那我們的體質是健康的,我們做任何事都胸有成竹,所以透明度是結構問題,而不是技術問題。


  時間管理上有所謂的緊急與重要的說法,大多數的時間都會用在緊急的事情上,而重要的事反而會被忽略,但忽略了重要的事,結果招致更多救火與緊急。對透明度的思考也一樣,我們現在不想未來、不預做準備,最後所有的事都會變成緊急的救火工作。


  所以透明度等於成熟度、熟練度,等於體質健康度,能力強的工作者、主管,其透明度越高,工作成果的掌握度也越高,要掌握未來,最基本的方法是練好所有的基本工夫。


  透明度的技巧只有一件事:不論我們現在多忙、多急,處境多危險,一定要空下一些時間想想未來,為未來預做一些準備與佈局。


何飛鵬
台灣《商業週刊》創辦人,現任台灣最大出版集團—城邦出版集團副董事長。他的新書《聰明糊塗心》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596

人的境界有多高,他的巴菲特就有多高 william頭盔

http://xueqiu.com/9273139325/22214208
SOSME談了一大堆價值投資、巴菲特、再平衡什麼的,對不對,我不知道。反正我是沒看懂也看不懂。但他說的有一個地方還是有點意思的,原話記不太清了, 大概是這樣說的「企業的管理層、商業模式不重要,重要的是價格與價值背離了多少」。這句話我還是聽懂的了,也露了他所謂的價值投資的底,這根本還是價值投 機嗎。

管理層不重要,價格與價值背離重要。他說這話說明他只能看到價格與價值關係的這個點,他的價值投資也就到此為止了。由這個點再往下看,看不到了。為何說看不到了?因為管理層是人,人的事誰能說得清楚,瞎猜啊,是這樣的。因此他說管理層不重要。

所 以我要告訴大家,每個人的認識層次、境界有多高,他的「價值投資」、他的巴菲特就有多高。這句話不會錯的。 我也沒有這麼高的境界和層次,但我們的老祖宗有! 誰說人不能看到未來?老祖宗早就告訴大家了啊,我們每個人不僅可以看到自己的未來也能看到別人的未來,還能看到過去。祖宗們知道我們這些離根本越來越遠的 不肖子孫們會是這樣,早早地將最根本最究竟的預知未來,回視過去的根本大法寫在書裡留了下來,我們不看不研究,只能不問蒼天問鬼神了。更神馬的,只問自 己,自己心中的那個我比天大。吹了半天祖宗,到底是什麼啊?

「若問前世事,今生受者是;若問後世事,今生做者是」。還要怎麼說啊,都說的如此清楚,如此究竟了,就差老祖宗沒有親自下來告訴我們將來會怎樣怎樣了,我們才信嗎?可憐,可悲啊。

看了很多人說了那麼多價值、價值投資。老祖宗在《中庸》裡一句話就說到根根上了。「參贊天地之育化」 ----彌補天地的不足! 這就是根本的價值,是普世的價值觀。 不學老祖宗的東西,外來的和尚會唸經哈。

我勸講價值,講價值投資的,不能由著自己總結出來的那點東東就亂講,你知不知,你是在法佈施,講得不對,誤人誤已,這個後果有多嚴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106

債臺有多高,利息有多低! 朱泙漫屠龍記

http://johnchrysostom.blogspot.hk/2013/01/blog-post_5.html
有關影響利息的經濟理論如汗牛充棟,加上有各大經濟學家兼投資專家皆有其看法,委實難以有一公認之看法。對於筆者來說,利息若扣除信貸風險(Credit Risk)後,影響其因素基本上看以美國為首的歐美經濟體財金政策和貨幣供求因素。所謂利息,其實是資金或貨幣所成本或價錢。套用經濟學的供求定律,倘若因經濟旺盛對資金和貸款需求殷切,則利息看升;反之在經濟衰退時資金需求下降,則利息自然會下跌。這解釋了為什麼利息的大週期往往會與經濟週期一致。
雖然紙幣早已在千多年前於中國唐朝已經出現,但正如咱們看古龍武俠小說一樣古時陸小鳳是以銀両去飲花酒,以貴金屬作為通貨本來是幾千年來世界經濟主流。但紙幣作為環球通貨兼與貴金屬脫勾還是上世紀70年代開始近50年不足的事。在以紙幣為基礎的經濟體系中,以美國為首的財金政策便成為除貨幣供求外另一非常重要的因素。
歐美諸國乃至近年崛起的中國均樂於以發債來應付天文數字的軍費開支和福利支出。自美國和歐洲分別爆發次按和歐債危機後,環球經濟體系GDP增長呆滯不前甚至倒退,同時公共開支亦急速膨脹以作逆週期的抗衰退財金政策,因此近數年歐美諸國Debt-to GDP比率急增。以美國為例,其比率由2008年首季66.12%上升至2012年第三季的101.61%!
為了進行逆週期的抗衰退措施,美國政府先減息,後以量化寬鬆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不斷印銀紙救國,令全世界貨幣供應以天量增加。因此雖然近年美國經濟仍勉強維持增長,但由於貨幣供應增速遠大於經濟增長,令美國M1、M2和MZM貨幣流通速度(Velocity of Money)竟拾級而下。
M1、M2和MZM貨幣流通速度可謂量度貨幣供求的最佳指標,資金和貨幣需求殷切時貨幣流通速度亦會上升。由歷年美國利率和貨幣流通速度,彼此大方向走勢其實非常一致。1981年第3季美國聯邦基金利率(Effective Federal Funds Rate)和十年期債券息率(10-Year Treasury Constant Maturity Rate)季度平均值分別是17.58%和14.84%歷史高位,同時M1、M2和MZM貨幣流通速度分別亦處7.441、1.875和3.436歷史高位。之後美國利率進入長期下降軌,同時貨幣流通速度亦反覆尋底。期內美國經濟雖然經歷多次起跌,但由於貨幣供應持續大於GDP增幅,令利息和貨幣流通速度進入長期下跌的走勢。
除了私人領域的貸款外,政府或公營機構的發債亦是對資金需求的來源。但觀乎歐美政府竟出現「債臺有多高,利息有多低」怪現象!這個其實與政府狂開印鈔機買入自己國債或注入市場這隻「超級無敵手」有關。關於歐美政府以量化寬鬆政策印銀紙救國的理論甚多,但以「婆仔數」去推敲當中原因非人為地壓低發債利息以減少利息開支為主因。以美國為例,2008年首季Debt-to-GDP比率和十年期債券息率季度平均值分別是66.12%和3.67%,到了2012年第三季則是101.61%和1.64%。期內Debt-to-GDP比率上升53.68%而息率下跌55.31%,可想像美國新債之於經濟體系負擔非常有限!
由此推論,美國息率何時見底回升還要越過四大山頭。首先是美國聯邦儲備局停止執行量化寬鬆政策印銀紙買債券。其次是經濟復甦而稅收增加令Debt-to-GDP比率跌至70%以下。其三是各項經濟數據持續向好,特別是源自私人領域的貸款需求推高利息成本。最後當然是美國政府乃至國際政壇中互動的考慮。不過假設美債維持現水平而年均GDP有3.00%增長,美國Debt-to-GDP比率亦要超過16年才能再次跌穿70%水平。當然若果根據CNN的《Fiscal cliff deal adds $4 trillion to deficits》報導每年減債6,000億美元,配合3.00%GDP高增長也要6年時間才能令比率降至70%以下。環顧美國總統奧巴馬餘下四年任期而歐盟諸國亦債臺高築,美國息率見底回升可謂遙遙無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415

一隻新藥的研發費用到底有多高?

http://xueqiu.com/8315885552/23816052
過去一般認為研發一個新藥,平均花費大概10億美元左右。

不過最近的一項數據表明,開發一個新藥的費用遠不止這些,像阿斯利康(全球性製藥公司),在1997年到2011年間研發花費大概在590億美元,而在這期間只批准了5個新藥,平均算起來每個新藥花費高達118億美元。下面表格所列出的每個新藥的花費,包含了很多研發失敗的項目,如果只是以一個成功上市的新藥來算,其研發費用會低於這個數字。

查看原圖各大醫藥公司研發新藥的巨額花費

2012年5月4日,印度最大的仿製藥生產商之一-西普拉(Cipla)公司稱,將大幅削減抗癌藥物仿製藥售價。Cipla公司稱,將把拜耳(Bayer)公司腎癌及肝癌藥物Nexavar的仿製藥sorafenib的每月供應售價從28000盧比($523美元)削減到6840盧比($128美元)。而拜耳的Nexavar專利藥每月供應售價高達28萬盧比($5234美元)。

大型製藥公司認為,他們需要知識產權的保護,來支撐高投入的研發。而仿製藥生產商則不同,他們通常只是複製那些專利過期的藥物。今年3月,光譜製藥公司在發佈第一季度及全年收入指導方案之後,公司的股票迅速下跌了37%。光譜製藥公司預計其結直腸癌藥物Fusilev2013年的總收入在8000萬美元至9000萬美元之間,遠低於2012年的2.04億美元。究竟什麼原因導致公司旗艦產品的銷售業績出現如此大的下滑呢?答案就是仿製藥。

再以製藥巨頭輝瑞為例,輝瑞用於降低膽固醇的奇效藥物立普妥,2010年的銷售額達到107億美元,2011年9月立普妥的專利權到期。專利權到期後的頭6個月,華生和蘭伯西兩家製藥公司的立普妥仿製藥便被許可上市銷售。在仿製藥衝擊市場的頭兩個星期,品牌藥物立普妥的銷售額就被削去了一半。2010年,IMS醫療信息研究所說,在品牌藥物失去專利權之後,其仿製藥在6個月之內就會佔領品牌藥物80%的市場2011年,仿製藥佔據了所有處方藥物銷售額的80%。

一個邏輯上的矛盾之處在於,仿製藥確實可使得更多的窮人獲得救助,但因此對製藥巨頭產生的衝擊如果足夠大,則會影響創新藥的研發和生產,其中的壞影響又會反過來作用到窮人身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407

星巴克、黃太吉、羅胖紮堆賣月餅背後:月餅利潤到底有多高?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910/145563.html

i黑馬:星巴克賣月餅,黃太吉賣月餅,連羅胖子都賣起了月餅。賣月餅到底得有多賺錢呀,才能把一眾人等全部吸引過來。讓我們通過上市公司的財報來為您解析這檔子事兒,探一探月餅的利潤到底有多高?
 
目前熟知的月餅企業包括 A 股麥趣爾(002719)、桃李面包(擬 A 股上市)、元祖食品(擬 A 股上市)、克莉絲汀(港股 0120)、85 度 C(臺灣上市)、面包新語(新加坡上市),85 度 C 和面包新語不再去查,只說其余四家。
 
\以下數據都來源於招股說明書及年報。以下只擺數據,盡量不做總結。
 
一、麥趣爾 (002719)
 
1、收入構成
 
\2013 年度
\乳制品是公司核心產品,公司前身也叫麥趣爾乳業。其中節日食品主要就是月餅、湯圓及粽子,但是湯圓及粽子占比是比較小的。

\2、月餅業務情況

\一噸月餅單價為 24 萬元左右。
 
3、毛利率情況
\由於節日食品中湯圓及粽子占比較小,且從 2013 年 1-6 月的數據(只有湯圓及粽子)來看,湯圓及粽子的毛利應該是低於月餅的,因此麥趣爾的月餅毛利率應該在 60%以上。(當然更為簡單的方法是將每年的年報中節日食品收入和成本減去中報中的對應項目,就可以直接算出月餅的毛利率,2013 年月餅的毛利率應該為 68.95%)
 
二、桃李面包(擬 A 股上市)
 
1、收入構成

\從構成上來看,桃李面包還真是個賣面包的,但是月餅規模也不小(與麥趣爾相比)。
 
2、月餅業務情況及毛利率情況
 
\月餅的毛利率僅為 44.53%,看來的確不是桃李的重點。一噸月餅大概價格約為 4.7 萬元,與麥趣爾相比,這個售價就低多了。
 
三、元祖食品(擬 A 股上市)
 
1、營業收入構成
\這家月餅賣的規模大。
 
2、月餅業務情況
 
公司典型產品的售價情況如下:
 
\沒說多少錢一噸,或者一公斤,從市場反應來說,應該是不便宜。按照元祖雪月餅來粗略計算,大概一盒 900 克 258 元,計算一公斤大概是 286.67 元,一噸大概是 28.7 萬元。
 
3、月餅業務毛利率情況
 
月餅毛利率為 58.61%,確實不低啊。

\公司整體毛利率情況與同行業比較:
 
\四、克莉絲汀(港股 0120)
 
1、收入構成
 
\月餅收入達 1.3 億人民幣。
 
2、毛利率
 
在年報中未披露,但是在招股說明書中有所披露。
 
\在2008 年至 2010 年,克莉絲汀的月餅業務毛利率在70%以上。
 
從以上已經可以查詢公開數據的四家公司的財務數據看出,月餅的毛利率一直是非常高的,價格越貴的,越是顯得高端的,毛利越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492

阿里巴巴第十輪競價$92-93 BABA究竟能漲多高?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445

第一時間了解阿里巴巴IPO進展,請點擊華爾街見聞實時新聞。 

20140918-ipo-alibaba,w_640

阿里巴巴開盤前,開始了激烈的詢價環節。首次詢價80~83美元,較IPO定價高出17.6%~22.1%。第二輪開盤詢價區間:$82-85。第三輪開盤詢價區間:$84-87。第四輪開盤詢價區間:$86-88。第五輪開盤詢價區間:$87-89。第六輪開盤詢價區間 :$88-90。第七輪開盤詢價區間 :$88-91。第八輪開盤詢價區間:$90-91。第九輪開盤詢價區間:$91-92。第十輪開盤詢價區間:$92-93。

84-87

周五很有意思的是,馬雲沒有親自上臺敲鐘,阿里巴巴選擇了八位客戶登臺為周五美股交易開鑼,其中包括一名位於華盛頓州的櫻桃種植者,一名中國的手鐲賣家,前奧運冠軍現淘寶店主勞麗詩。

阿里巴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交易代碼是“BABA”,IPO定價為每股68美元,籌資約220億美元。如果能實現超募,阿里巴巴將超過中國農業銀行,坐上史上最大規模IPO的寶座。

有意思的馬雲不會親自上臺敲鐘。據彭博新聞社報道,阿里巴巴選擇了八位客戶,包括一位於華盛頓州的櫻桃種植者及一位中國的手鐲賣家,登臺為今日美股交易開鑼。

紐約證券交易所總裁Thomas Farley告訴CBNC,紐交所保證系統一切正常,來迎接阿里巴巴IPO。兩年前Facebook在納斯達克上市時曾遭遇系統故障。

雅虎財經編輯Aaron Task認為:

“阿里巴巴定價具有明顯的優勢。如果股價上漲至100美元,阿里巴巴的市盈率也僅有40倍,和現在的Facebook大體相當。如果以亞馬遜作為參考的話,股價應在168美元左右。”

雅虎本身是阿里巴巴第二大股東,持有22.4%股份。而發布看多評論的Aaron Task承認他本人有雅虎的股份。

以68美元的股價計算,阿里巴巴市盈率為24倍。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市盈率高達71倍,Facebook為35倍。而阿里巴巴在中國的競爭對手騰訊則為29倍。 看似不高的估值、以及增長空間已經吸引了不少投資者。路透援引消息源稱,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至少認購了價值10億美元的阿里巴巴股份。

不過,路透社對此前15宗最大規模IPO的分析顯示,除了上市首日的大漲之外,多數大型IPO第一年的表現可以稱為慘淡。

在這15宗最大IPO中,首日交易收盤的一年後,有八支新股最終錄得上漲,平均漲幅17%,因為這漲幅主要受到兩支個股大漲拉動:中國工商銀行和日本NTT Docomo。

QQ截圖20140919183212

(點擊放大)

而僅僅從中國概念股看,據從1993年至2013年,至少有168家中國大陸或香港企業在美國上市。在上市三年後,這些168家中國IPO的平均回報是-3.6%,平均每年約-1.2%。

20140918-ipo-alibaba,w_640

華爾街見聞網站昨天報道,承銷商周四盤後將阿里巴巴待售股票賣給25到50家大型機構,涉及面很窄,這主要是為防止阿里巴巴上市初期股價劇動,因為誰也不想重蹈Facebook上市第二個交易日就跌破發行價的覆轍。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Gainesville校區的金融學教授Jay Ritter對路透社表示:

“未來三年阿里巴巴表現不佳的可能性約為三分之二”,僅僅是規模巨大這一點,可能就是這些新股的一個障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825

蘋果"壕表"利潤有多高?500%!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5093

1萬美元起價的Edition版本Apple Watch近日橫掃科技類網站頭版頭條。如此高調的「壕表」,利潤也相當驚人——可能為500%!

「壕表」的成本和利潤蘋果公司當然不會公之於眾了,不過,在信息如此發達的時代,這種秘密怎麼能藏得住呢?

美國財經網站Business Insider對「壕表」的利潤和成本進行了分析。來看看「壕表」的三大主要構成部分:

★ 55克18K金:以最新的國際現貨黃金價格計算,這些金意味著需要花費1550美元。

★ 手錶自身:要知道,壕表除了錶殼覆蓋一層金,其他的方面都和白色運動款Apple Watch一模一樣,而後者的標價為549美元。

★ 製造成本:這部分的成本倒真是很難說。除了和普通Apple Watch一樣的那部分成本,黃金的製作和工藝需要耗費額外的成本。蘋果特別指出,Apple Watch使用的金是一種經特殊手法合成的專有金。不過,考慮到大規模批量生產,後面這部分成本看起來不太可能在總成本中佔太大比重。

我們爽氣一點,就算手錶本身成本是549美元,55克18K金的加工費按照100美元計算,那麼每塊「壕表」的硬件總成本約為2200美元。產品的運輸費、市場推廣費、銷售費用等等均計入手錶本身的成本,所有這些加起來佔2200美元的354%左右。也就是說,「壕表」至少需要7800美元的銷售價格才能賺到錢。

但實際上,這種預測還是太低了。

福布斯(Forbes)文章指出,事實上,Edition版Apple Watch所含的貴金屬含量要低於標準18K金。每塊手錶所附帶的黃金價值最低為640美元,因為那是貴金屬和其他金屬組成的複合材料。

如果按照福布斯的推理,Business Insider預計「壕表」所稱的18K金當中除了黃金,還可能有白銀、銅。蘋果介紹其產品還使用了陶瓷。這就是說,上述1550美元的預估成本還是太高了。如果按照1000美元的成本計算,那就意味著Edition版Apple Watch的利潤將高達500%。

如此高的利潤意味著,如果「壕表」的銷量小幅增加,則將大幅提振整個Apple Watch產品線的整體利潤。摩根士丹利分析稱:

如果蘋果Edition版腕錶每年以3000萬塊的銷量在高端市場滲透1%,其餘Apple Watch品種進入中低端市場,那麼Apple Watch在頭12個月內的平均銷售單價將為618美元,比我們預估的450美元高出37%。

而高盛則認為,如果「壕表」的銷售份額攀升到1%,則將推升利潤增長2/3,

如果放棄低端消費市場,將Edition版Apple Watch在市場份額提升至1%,手錶總量不變,那麼在頭12個月中,蘋果腕錶的收入將增長27%,毛利潤將增長66%。

蘋果產品的利潤率一直都很高。iPhone的成本僅佔終端售價的1/4。當然,這是不包含市場推廣和銷售的成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407

阿里影業(1060.HK)的股價可以看到多高?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943

本帖最後由 優格 於 2015-4-9 13:48 編輯

阿里影業(1060.HK)的股價可以看到多高?
作者:港股通


4月8日上午消息,阿里巴巴影業集團今日早間發布公告,已接獲其控股母公司阿里巴巴集團的一項資產註入建議,雙方正在就一項有關可能由阿里巴巴集團註入若幹特定的媒體和娛樂資產予阿里影業的交易進行初步探討。據悉,此次建議註資也是阿里巴巴集團首次註資。與此同時,停牌兩周的阿里影業(1060.HK)4月8日正式複牌。

受註資消息的刺激,開盤後,阿里影業的股價大幅上漲,早盤一度升至每股3.43港元,升幅高達19.93%。業內人士認為“阿里影業本身從事電影發展,網上銷售渠道和融資平臺兩塊業務與現有業務有協同效應,加上母公司的支持,電影業務發展速度有機會加快。”

大股東趙薇家族前期的30億資產,現如今已經漲到80億了!!

阿里影業的公告顯示,可能註入的資產包括阿里巴巴集團的線上電影售票業務,以及為制作電影和其他媒體內容融資的平臺,兩項業務均自2014年已開始投入運營。盡管阿里影業尚未公布註入資產的更多細節,有市場人士猜測網上銷售渠道和投融資平臺分別對應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電影票和娛樂寶。有媒體認為這是阿里影業正式打通娛樂產業全鏈條的開始。

據悉,一旦交易如願完成,阿里集團旗下和娛樂相關的絕大部分生態型產品都將成為阿里影業的戰略性資產,而這些資產的註入,將會和阿里影業現已具備的內容產品開發、制作和生產能力產生化學反應,最終使阿里影業成為“阿里巴巴集團在文化產業布局的戰略旗艦”。

屆時,阿里影業將會成為一個平臺級公司,在完成自身的內容產品開發運營的同時,利用淘寶電影和娛樂寶這兩個全平臺式互聯網產品,為全行業輸出系統化互聯網能力,從而推動全行業的工業化能力提升。

目前,雙方正就有關交易進行初步探討,今年3月25日,阿里影業收到阿里巴巴集團就可能的註資交易提交的一份無法律約束力的建議;4月7日,再收到阿里巴巴集團提交的一項無法律約束力的附加解釋和細節的進一步建議,替代前一份建議。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數字娛樂事業群總裁劉春寧曾介紹指,娛樂寶2014年累計投資12部大電影,總投資額達3.3億多,投資項目整體票房近30億,接近中國當年票房的10%。僅在賀歲檔期間就有4部娛樂寶投資電影上映,並豪取18億多的票房成績,成為全球最大的C2B電影投資融資平臺。他表示,未來一年娛樂寶將有12-15億元投入電影,希望票房可達50億元。

目前註資的細節仍待出爐。阿里影業表示,將在的商業模式背景下評估上述註資交易及其他可能交易。阿里巴巴集團現階段沒有就可能註資交易向該公司提出任何要約,也沒有簽訂任何協議、以及厘定條款或時間表。

此前的3月31日,阿里影業發布2014年年報時表示,該公司新的戰略方向要求整合娛樂內容的融資、制作、營銷及發行,並進一步擴展公司業務。在新的戰略下,該公司的業績將可能由於實施新戰略而進行的額外投資而在一段時間內受到影響。該公司將不會著力於實現可預見未來的利潤最大化,而將通過整合的娛樂模式持續投資用戶體驗,力求創造長期價值。

事實上,早在去年開始電影售票網站成為攪動產業的大鯰魚,其產品的便利以及低廉迅速獲得用戶的親睞。打破了院線對電影票獨家售票的壟斷,甚至院線經理要根據網絡預售的情況重新安排電影場次。

本博認為,如果真的是娛樂寶註入的話,憑借馬雲的公司資產規模,1000億市值應該只是一個起步,所以阿里影業的估值還真不能簡簡單單的用價值體系來衡量。

(轉自港股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007

橫有多長,豎有多高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veuk.html

    今天早晨,起床,打開手機,收到本人昨天在《取長補短》中說的那個老周同學的一條信息:“我天亮前睡在床上,回想了一遍1664點上來到目前4300點的歷程,再琢磨現在國家說4000點牛市才剛剛開始的含義,我就想,漲個50%能叫牛市嗎?顯然不能!翻倍也許剛剛湊合,所以按照1664點上來的比例估算,起碼要漲到10000點才算是牛市!而眼下按比例看漲得並不咋地!橫有多長,豎有多高

    我操!老周是我周圍第一個具有獨立見解的“萬點論”者!不過,他這會不會是受了90後小鮮肉股友們的影響所致?另外,據我所知,周圍的老股民或中股民,只有老周和另外一兩個人毅然滿倉著,而其他人全都減倉了,半倉、輕倉、空倉,都有。

    看來,投資者面臨的考驗進一步加劇:滿倉者,你究竟還能堅持多久?空倉者或輕倉者,你究竟能憋多久不買股?

    “你準備怎麽著?”有朋友問我。

    當下的股市,什麽基本面啦、技術面啦、歷史面啦、等等,似乎統統都已失效,仿佛只有人性面在起著巨大作用吧?而這是資本市場亙古不變的重要因素與動力。人性產生了動機,而動機促使人們去創造,去突破,去爭勝。我還能有沒什麽可多想的呢?只有三個字:《跟著走》。

    再說,股諺有雲:橫有多長,豎有多高。你說,當前股市高得過頭了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78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