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7個簡單策略幫助初創公司贏得風投橄欖枝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812/144883.html

我不想打破你美好的幻想,但是,你並不是唯一一個正在尋找穩定投資的創業者。我每天會和不同的創業者接觸3到5次,類似的活動已經變得老套。鑑於目前許多風險投資人和我面臨同樣的處境,作為創業者的你應該主動凸顯自己,不然會被風投直接pass掉。

究竟應該怎樣讓你的創業項目被投資人注目?想要打動投資人,要準備好以下七種武器。

1.有實在的生意

這點顯而易見。假如你只有一個所謂的「百萬美元創意」,並不能代表它已經變成了實實在在的生意。風投會對投資實體運作的生意更有興趣,而不是投資那些希望被迅速收購的賺快錢公司。

最好先從建立一個實際的商業計劃開始,闡述你的生意究竟是做什麼的,市場狀況如何、公司商業組織架構、究竟需要多少資金等等。即使在會面時商業計劃可能有變,但早期進行的一切計劃能給你解決問題的空間。

2.建立關係網

商業計劃完成之後,在你準備通過電話和Email向各路風投「要錢」之前,要開始建立關係網,找到自薦或推薦的機會。

首先找到你想合作的風投資本。一旦認定,就要與聯繫人保持良好的關係。如果你能接觸到對風投有影響的人並打動他們,那麼你已經入局了。即使沒成功,也可以利用Twitter或LinkedIn間接和風投取得聯繫。你還可以考慮動用大學教授、CEO、商業律師等資源來獲得推薦。

坦誠的說,如果一個人沒有通過聯繫人直接找到我,我是不會給他投資的,就這樣。你必須瘋狂的建立關係。

3.遵循PPT演示文稿的10/20/30規則

這並不是什麼新鮮的理論,蓋·川崎(Guy Kawasaki)早在2005年就提出了這一觀點,但它至今仍是打動投資人的一個有用策略。簡單來說,這一規則要求你的展示僅包含10頁幻燈片,演講時長不超過20分鐘,使用不小於30號的字體。那麼這10頁幻燈片應該包括什麼呢?

問題

你的解決辦法

商業模式

技術基礎

市場和銷售

競爭對手

團隊

期望和里程碑

狀態和時間軸

總結

4.有說服力

你無需對於害怕公共演講這件事感到羞愧。我們都或多或少的體驗過那種恐懼。但不要讓害怕和焦慮在展示中壓倒你。如果你熱情、真誠、誠實、投資人會看到這一點。他們會注意到你對你的產品信心十足,而這會讓你變得很有說服力。

不用通過側手翻或者唱歌跳舞這種花哨的手段來吸引注意。做好準備,多加練習,微笑,看著你的觀眾。讓投資人知道這個項目對你意義重大。

5.證明你已做足功課

把能夠說明你的創意真正有市場的事例和數據展示出來。勇敢指出競爭對手,和你的與眾不同之處。通過一個生動的故事證明你的生意能夠賺錢。根據投資人Brendan Baker的說法,只有5%的企業家能講一個好故事。你真的想脫穎而出?就做那5%的少數吧。

6.面對現實

要面對現實,不要耍花招,用編造或誇張的數字糊弄投資人,他們會看穿的。提供並展示詳細的計劃和信息,其中必須包括最重要的幾個元素:價值驅動力(客戶數量、賣出價格)和成本(銷售和市場費用、銷貨成本)等。

7.不要害怕狡猾的問題

投資人不會主動接近你。當他們提出一個狡猾的問題時,他們希望從中看到你的知識面和積極的態度。一個類似的問題是,如果投資人團隊希望在某一時刻從外部聘請CEO,創始人的態度是什麼,是否會希望長期擔任CEO一職?不要覺得被冒犯或者給出避重就輕的回答。「我希望建立一個優秀的公司,而我願意為此做出讓步」,類似這樣的回答會給投資人留下好印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539

幫助癱瘓者行走的以色列企業ReWalk將上市 GT周

來源: http://xueqiu.com/2465455092/31171245

以色列企業ReWalk Robotics即將上市,該公司研制幫助癱瘓者行走的外骨骼裝置,為喪失腿部行動能力的人帶來了新的希望。

ReWalk Robotics在周三宣布將在三十天內於納斯達克上市。將首次公開發行340萬單股價值14-16美元的股票,預計融資5千萬美元。根據這些數據,ReWalk市值估計為近2億美元。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左)和美國總統奧巴馬看以色列受傷癱瘓老兵借助ReWalk系統行走。(圖:Kobi Gideon / GPO /FLASH90)

上月,ReWalk系統獲得了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批準,允許其作為一個幫助癱瘓者行動的外骨骼系統進入市場。ReWalk系統在2012年底獲得歐盟方面的許可。獲得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的批準後,ReWalk稱來咨詢的潛在客戶大大增多。ReWalk在發給納斯達克的上市聲明中稱,截至8月1日,81個外骨骼系統已經售出。

ReWalk能讓使用者獨立行走,並且控制自己的步伐,就像肢體正常的人一樣。通過電腦和運動傳感器,ReWalk能夠通過檢測重心位置的細微變化控制運動,模仿自然步伐,為用戶提供適合的行走速度,使得四肢癱瘓者也能夠獨立行走。使用者甚至還能夠跑馬拉松,有位癱瘓的婦女在2012年就做到了。

該套系統已經在以色列、美國和歐洲進行了了長期測試。一些參與ReWalk測試階段項目的人士已經開始使用該設備。臨床研究表明,除了能夠為穿戴者提供獨立站立和行走的能力外,隨著使用者在獲得獨立和能夠控制自己行動的過程中獲得更加積極的自我形象,ReWalk也能夠給使用者的心理健康帶來很大的好處。此外,研究還表明,ReWalk能夠改善心血管健康狀況,減少脂肪組織,強健肌肉,改善腸功能。Rewalk使用者說,自從使用該系統後,他們的疼痛減少了,藥物使用量少了,上醫院的次數也減少了。

美國總統奧巴馬2013年訪問以色列時親自評估了ReWalk系統。該系統在一場名為“創造更美好世界的以色列技術”的專題展覽上展出。展覽在以色列博物館舉行,重點介紹了以色列的七項最重要的技術貢獻。該系統的發明者是阿米特•戈弗(Amit Goffer)。這位以色列的發明家在1997年遭遇全地形車事故後四肢癱瘓。通過他的個人經歷,戈弗為遭遇脊髓損傷的人研發運動設備,後來發明了ReWalk。“是人利用系統行走,而不是系統利用人行走。” 戈弗說,“使用者擁有控制權,他們能夠決定什麽時候坐下、站立和行走。”

對於ReWalk的使用者來說,跑馬拉松也不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2012年,胸部以下截癱的克萊爾•洛馬斯(Claire Lomas)在倫敦殘奧會上跑完了馬拉松。她花了17天才跑完馬拉松—但要知道自從在騎馬事故受傷後,她已經五年無法行走。完成這次跑步,甚至是開始跑動,對於她來說都是很困難的事情。“跑倫敦馬拉松好像是天荒夜談。”洛馬斯說,“這不是人們期待一個穿戴著ReWalk的人要做的事情。在房間里面行走是一件事,在接受12天的訓練之後行走26英里又是另一件事。對這件事我從來沒有遲疑過。我做的事就是走好每一步,每走一步我就離終點線更近一步。”

(來源:以色列時報)
PS:GT周補充,納斯達克代碼為RWLK






@TAKUN @implacebo @王半仙 @略懂哥 @onedot @lucygaogao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241

“中國因素”還能給予普京多大幫助?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323

李克強總理的歐洲行來到了俄羅斯這一站,中俄總理將進行第十九次定期會晤。根據華爾街見聞此前的報道,李克強此行將簽署50多項協議,涉及天然氣、高鐵等項目。不過與此同時,中資銀行對俄企業的放貸卻日趨向緊。普京對抗歐美制裁所依賴的“中國大牌”還能發揮多大的作用成為焦點。

俄方代表透露,本周一中俄就將簽訂“東線”天然氣供應相關文件。它們是俄方能源巨頭Gazprom與中石油今年5月簽訂的天然氣供應合同的必要文件。該合同規定供應期30年,涉及金額高達4000億美元。

然而這一曾被普京視為大勝利的協議似乎進展並不順利。一筆250億美元的預付款(Gazprom認為是協議的一部分)尚未支付到位,Gazprom副總裁Alexander Medvedev日前表示,這筆款項的問題仍“懸而未決”。

和中俄高層頻頻會晤示好相比,金融行業的實際進展卻並不理想。多名俄羅斯企業高層表示,中國銀行業給予的幫助十分有限,對於中美關系的擔憂使得中國投資者在俄的發展趨於停滯。

盡管四大行之一的農行也最終在俄羅斯設立了子銀行,但是四大行在俄的業務十分有限。如果按照銀行的資金量相比,四大行的子銀行在俄的規模都未能進入前100。中國銀行一名高層就明確表示,“雖然中行願意開展業務,但是潛在的風險也是必須考慮的。如果因為在俄業務而影響到歐美地區的利益,那麽公司就要做更多的斟酌。”

數據顯示,截止到2014年9月,工行對俄企業的貸款僅為33.5億盧布,中行的放貸額為21.5億盧布,建行更是只有13億盧布。這和俄羅斯企業總量達到1340億美元(2015年底前)的外債相比,顯然是杯水車薪。

分析認為,中國銀行業可能會考慮俄羅斯零售貸款這一業務,不過和企業貸款一樣,中國各家銀行所承擔的政治風險同樣存在。因此對於中俄高層以及金融活動而言,歐美的制裁如何演變可能十分關鍵。如果普京執意利用中國來對抗歐美的話,最終結果可能會適得其反。反之,處理好和歐美國家的關系,並試圖解除制裁或能更好的吸引中國資金的更多幫助。(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789

一些對我有幫助的投資類書籍 Conan的投資筆記

來源: http://xueqiu.com/1830611415/32304528

最近因為一些小風波,發的內容和投資關系不大[吐血]。心里有點過意不去[可憐][可憐],發一些,我覺得對我最有用的投資方面的書籍,跟大家交流交流

1 巴菲特致股東信
對我幫助最大的還是巴菲特致股東信,每次看的都有新的體會。其實這本書,更推薦大家看巴菲特信件原稿,網上有翻譯版。但還是非常推看英文原版,那個巴菲特的話沒經過轉化,表達的更精確。另外,就是這本書更像是理論書籍,很多理論需要結合巴菲特的實際投資案例來看。另外,就是巴菲特實際上,後期的投資更多是並購,所以,雖然投資理念類似,但是實操上會和二級市場有不小區別(主要是如何買,如何賣)。比如並購是需要對方想賣,並且報價,而且價格合理,所以能不能買,非常大程度要看有沒有報價。


2 《彼得林奇的投資聖經》和《戰勝華爾街》。
其實非常推薦第二本《戰勝華爾街》,這是少有的高質量的投資案例教學。我個人覺得彼得·林奇的書是我說的幾本里,最接近二級市場環境的書。第一本《彼得·林奇的投資聖經》是講理論分析。另外,就是我覺得彼得·林奇的很多投資決策方式更像一個分析師,而有點像不太像基金經理,雖然彼得·林奇是出色的基金經理。而後邊跟大家說的《投資最重要的事》的作者霍華德更加類似基金經理。


3 吉姆·羅傑斯的《旅行,人生最有價值的投資》
這本書被再版好幾回[吐血],內容沒換,名字一直在變化。我看到是時候最開始叫《環球旅遊投資》,之後叫《投資騎士》,再之後叫《旅行,人生最有價值的投資》。
這本書實際上是講如何用歷史,經濟學,地理學長周期的門類投資方法。而且由於投資品類和國別,吉姆羅傑斯基本不設限。比如期貨,和小國家股票市場的股票,他都會買。所以可以看到一些冷門投資品類是如何投資的。


4 《投資最重要的事》霍華德·馬克斯
這本書最大的一個好處,這書是咱們現在這個時代里,基金經理寫的投資類書籍質量最好幾個里之一了,而且偏向於綜合類(比如,不是講一個主題下投資,或者純理論)。另外,就是這本書非常推薦和彼得·林奇的書一起看,都是非常接近二級市場投資的。



5 索羅斯《金融煉金術》
趨勢投資里質量非常好的一本。
股票會漲有兩個原因
(1)第一個,一個東西被低估,比如1000元的耐克鞋,賣100,。或者成長行也可以,比如姚明剛出道時,有機會可以參股姚明5%的受益權。
(2)第二個,是只要有人買,就會漲。比如1000元的耐克鞋,現在賣5000元,但是你判斷,之後會有更多人買這鞋,而且可以判斷到可以把1000元的鞋,買到50000元,那你就可以買,哪怕你明知道他不值。
我個人認為索羅斯更加傾向於第二者,而巴菲特,彼得林奇,芒格更加傾向於一個。有些5投資者是介於兩者中間偏左或偏右。

另外,就是國內基金經理寫書里邊,非常推薦原來華夏基金總經理範勇宏寫的《基金長青》
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芒格的《窮查理寶典》也非常好,這本書實際上是說,如何通過更多學科思維來更好的理解這個世界是如何運作的,從而做出更好的投資決策

最後,就是我個人的實踐後。非常推薦大家看這些投資前輩寫的書時,可以結合這些人的成長經歷,再看來這些書,這會非常有助於讀者去理解為什麽這些人會形成這個投資方法,以及這種投資方法的很多細節是如何形成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354

Housing Anywhere:幫助留學生找短租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01/147387.html

i黑馬:在世界上很多地方,與完全不認識的人分租空閑房間已經被認為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了,這主要歸功於Airbnb在這方面做出的開創性努力。和共享經濟的大多數情況一樣,這種特殊的協同消費形式是由需求驅動的。荷蘭的學生創業者尼爾斯·範杜倫(Niels van Deuren)也是這樣,他將自己在做海外交換生期間費力尋找住所的經歷轉變成了一家全球性的企業。

        \他的公司名叫Housing Anywhere,是一個在線平臺,幫助大學生在海外找到安全、價格可以承受的短租住所。

作為交換生去海外讀書的學生或實習生,在他們離開期間,可以通過該平臺將房間轉租給即將前來的外國交換生,同時在他們將要前往的國家找到安全合適的住所。

2009年範杜倫在鹿特丹國際商學院學習期間,發現了這個商機。

“商學院的課程包括為期一個學期的新加坡國立大學交換學習。”他說。“我既要在新加坡尋找住房,又要想辦法在我離開這段時間內把我自己的公寓轉租出去,這個過程中的種種艱辛讓我產生了創建Housing Anywhere的想法。”

業務模式為向大學出售會籍,支付了會費的大學可以加入,之後範杜倫的團隊會通過學校自己的溝通渠道向學生們宣傳此項服務。

有待出租寓所的學生在Housing Anywhere的網站上發布廣告,有興趣的人會加以回應,附上關於他們個人以及需求的詳細說明。Housing Anywhere的服務只能通過註冊會員大學中經過驗證的學生電子郵件賬戶訪問,這確保了提供的住所是真實且高品質的。

在網羅了一大批荷蘭的大學註冊加入後,範杜倫借助其接下來的學業項目——由全球管理學聯盟協會(CEMS,全球29所大學組成的聯盟)提供的國際管理學碩士項目(MiM)——使他創立不久的公司走出了荷蘭。

CEMS項目要求學生到海外的任何一所會員學校去學習幾個學期,並且至少熟練掌握兩門語言,目的是培養他們在國際商務中的專業經驗。

在葡萄牙里斯本新大學學習一學期,然後在埃塞俄比亞的喜力公司(Heineken)實習,這讓範·杜倫結識了一群來自不同國家的同學,他們在自己的國家幫助宣傳他的網站。起初這只是一個學生項目,後來不斷發展而成為一家公司,在超過21個國家開展運營。

2009年,範杜倫依靠自有資金為他的初創公司籌資,用的是他在公司正式成立前吸收的幾個會員所帶來的營收。一年內,他發展了11家會員。

2012年,在他從CEMS項目畢業後,Housing Anywhere的飛速發展以及增聘人手的需要讓範·杜倫首度面臨現金流問題。到這時,隨著共享經濟在投資界獲得普遍的認可,一位天使投資人給他投了19萬美元,現在他正和一群投資者商討第二輪融資事宜,其中包括一家風投公司。

今天,Housing Anywhere與全球超過100所大學進行合作,主要來自歐洲,亞洲和南北美洲也有合作大學,擁有16名員工。迄今它已為學生提供了超過5,000間房間。

範杜倫說:“我們在本地學生的幫助下擴展到這些市場,這些學生通過網站或我在Facebook上發布的帖子了解到關於Housing Anywhere的情況,他們願意在自己的地區幫助推廣這個平臺。實際上,平臺上的第一批國際大學就是這樣加入進來的。

“然而,對我們來說最有趣的市場是‘任何地方’,任何地方只要大學里有大量交換生來了又去就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市場,不論它是在東京還是在阿姆斯特丹。”

與共享經濟領域的其他初創公司一樣,他們很自然地被拿來與Airbnb做比較,但範杜倫並不認為這是個威脅。

他說:

我們兩家公司都從事租房行業,但是在兩個完全不同的細分領域。實際上,我們有些學生在來到一個城市的最初幾天里住的是通過Airbnb找到的房間,然後搬到HousingAnywhere網站介紹的房間,並一直住到了他們學期結束。對於專註於短租的Airbnb以及只針對交換生和實習生以及中長期租房需求的Housing Anywhere來說,雙方和諧共存是完全可能的。

除了借助共享經濟快速增長的勢頭之外,在國際經濟學商學學生聯合會(AIESEC)和伊拉斯謨學生網(ESN)等組織的發起下,隨著越來越多的學生至少花一學期在海外學習,Housing Anywhere還搭上了學術全球化的順風車。

範杜倫繼續在鹿特丹總部運營公司,他補充說:“隨著國界的概念越來越模糊以及學生們日益放眼國際,我們看到Housing Anywhere和全球各地的大學擁有極好的機會,可以支持這些夢想和遠大的抱負。”


【專欄】“一帶一路”對中國經濟幫助有多大?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602

silk-road

本文作者文華泰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華爾街見聞專欄作家俞平康。授權華爾街見聞發表。

中國推新版“馬歇爾計劃”支持中國經濟的走出去戰略,設立規模達400億的基金,用於為“一帶一路”沿線各國,以及我國相關西部、東南部省份的基建、能源、金融合作等方面提供融資支持,達到輸出國內過剩產能,促進人民幣的國際化及提升中國的國際影響力的戰略目標。

經投入產出模型嚴格計算後,我們認為:

1、中短期內,“一帶一路”有助於消化過剩產能,但對推動本國經濟增長效益不大。以投入產出模型計算,1單位的基建投資將拉動上遊相關產業1.89單位的生產擴張,但更重要的是,作為上遊產業,1單位的基建投資可以推動下遊產業3.05單位的生產擴張。“一路一帶”將有助於國內部分行業如鋼材、水泥、煤炭等對過剩產能的消化,因為雖然1單位的投資走了出去,但是1.89單位的生產還是源自於國內的。然而在“基建走出去”的情況下,1單位的基建投資對下遊產業所產生的3.05單位的推動效應就完全貢獻給了國外,而不是推動本國經濟。

2、中長期內“一帶一路”助力亞太經濟一體化,戰略意義重大,且有助於我國外儲投資方向多元化。中國將通過21世紀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促進區域經濟的一體化,帶動區域間貿易活動的增長和更廣泛的區域合作,通過充分利用各經濟體的比較優勢做到貿易成本的最小化,從而促進區域間資源的合理配置。此外,中國版“馬歇爾計劃”著眼於能源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意義,對“一路一帶”的投資將帶來經濟體外延的擴張。同時,此戰略有助於我國巨額外匯儲備投資方向的多元化。

3、與美國馬歇爾計劃不同,中國版“馬歇爾計劃”對世界經濟具有更廣泛的經濟效益。與美國的“馬歇爾計劃”不同,中國版的“馬歇爾計劃”是一種更無償的“贈予”,對於區域經濟的貢獻更加顯著。美國“馬歇爾計劃”的主要資金都用於購買最終產品進行消費,而這些最終產品又多數來自於美國,對於美國經濟的拉動效應十分顯著。而中國的“馬歇爾計劃”采取基建輸出的方式,基建投資作為中上遊產品,其產生的引致投資、引致消費完全留給了“一路一帶”的沿線地區,因此可以說“一路一帶”確實會繁榮一路、富強一帶,這是中國贈予地區經濟增長的外部效應。

4、“一帶一路”須循序漸進地展開,加強危機應對機制,並在海外援助中增加對中國下遊產品的需求。中國的地緣政治十分複雜,並且從中國多年歐洲開發的經驗來看,有必要保持較高的軍事水平應對海外投資可能面對的多方困難。對外的基建輸出仍應當循序漸進的原則,在資金的投放上采取“試水”的態度,充分保障投資的回報率。同時,借鑒美國馬歇爾計劃的經驗,我們在今後海外投資和援建中應增加對我國下遊產品的需求,擴大海外投資和援助對我國經濟的拉動效應。

在現階段國內經濟緩慢築底,國內需求相對疲弱的局面下,“一帶一路”為國內部分產業中短期內消化過剩產能和去庫存提供了契機。依托於港口、公路建設公司等投資主體,通過“走出去”戰略,投資於“一路一帶”沿線的基礎設施建設,並通過運營管理收回部分的投資收益。

一個仔細計算過的數字勝過千言萬語,我們可以通過投入產出模型來理解“走出去的基建投資”具體有何效應,該方法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列昂惕夫創立,主要貢獻在於可以測量國民經濟各產業之間直接或間接的聯系,從而對產業結構及國民收入的構成做出合理判斷。

投入產出表的系數分析為我們提供了某行業對其上遊行業的總需求的拉動效應和對其下遊行業的總供給的推動效應的測量方法。經過仔細計算,我們獲得了各行業的完全消耗系數(拉動效應)和完全分配系數(推動效應)。下表列出了基建行業和房地產建築業兩個大行業的系數。其中,與基建相關行業有6個(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燃氣生產和供應業,水的生產和供應業,交通運輸及倉儲業,郵政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與房地產建築業相關的行業有兩個(房地產業,建築業)。

在拉動效應方面,1單位的基建產出將拉動上遊相關產業1.89單位的生產擴張,這個效應可能更大,因為我們在這里僅囊括了6個基建的相關行業,但大體上基建投資與房地產業的拉動效應是相當的,或者說略低一點。這就是為什麽從中短期內來看,“一路一帶”戰略導致的“走出去的基建投資”將對於國內部分行業如鋼材、水泥、煤炭等的去化產生積極作用,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於雖然投資走了出去,但是生產還是源自於國內的。

在推動效應方面,主要指該行業對於下遊生產所激發的總供給,例如1單位的基建產出將總體推動3.05個單位的供給的擴張,這集中體現了基建作為上遊產業帶動整體經濟發展的效用。相對而言,房地產作為下遊產業,推動效應就小得多,這是符合經濟直覺的。然而在“基建走出去”的情況下,基建行業這一部分的推動效應對我國經濟而言就損失了,因為基建投資發生在國外,推動效應也發生在國外。我們常說的“要想富,先修路”就描述了基建作為供給所能給其他行業帶來的推動效應,若是道路修在國外,雖然修路所用的設備、材料對我國經濟仍然有拉動作用,但我們就無法同時享有道路的使用給當地經濟帶來的推動效應了。

但是中長期內“一路一帶”助力亞洲經濟一體化,戰略意義重大,並有利於外儲投資多元化

雖然損失了基建投資帶來的推動效應,但“一帶一路”在中長期內的戰略意義仍然可圈可點,因為通過21世紀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中國將促進區域經濟的一體化,首先采取資本的輸出引領亞洲經濟的增長,從而帶來區域間貿易活動的增長和更廣泛的區域合作,通過充分利用各經濟體的比較優勢做到貿易成本的最小化,從而促進區域間資源的合理配置,這一點與歐美經濟一體化的邏輯是十分類似的,例如,美國和加拿大在二戰中基礎設施受損最小,它們比戰前要繁榮的多,但是出口貿易只占經濟中的一小部分,馬歇爾計劃中很大一部分資金援助將被歐洲用來從美/加處購買工業制成品和原材料,這就促進了區域間進出口貿易的增長。而“一路一帶”戰略也將使中國自身從這一類似的路徑中受益。
此外,中國版“馬歇爾計劃”著眼於能源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意義,對“一路一帶”的投資將帶來經濟體外延的擴張。這些基建投資、尤其是後續的運營,將帶來與國外更多的能源領域的合作機遇,這將會回補常年以來我國經濟對於部分能源的議價權方面的劣勢,而對外的投資也將逐漸帶來國防外延的擴張。


第三,“一帶一路”的基金融資來源中我國外儲占比在65%以上,這有助於我國巨額外匯儲備投資方向的多元化。基建投資在嚴格控制投資風險的基礎上,長遠看可能實現比美國國債更高的收益。

中國版“馬歇爾計劃”與美國不同,對世界經濟具有更廣泛的經濟效益

二戰結束後,為消化美國在戰時的過剩產能,美國於1947年7月正式啟動“馬歇爾計劃”,將龐大的資本輸出到歐洲,刺激消費品、就業市場複蘇,拉動歐洲對基本消費品的需求潛能、進而帶動美國出口貿易,並且增強了歐洲地區的對美國中樞的向心力,奠定了美國的戰略地位。美國輸歐的資金總量為130億(贈款90%、貸款10%),其中88億流入貨品采購,27億進入原料市場,16億流入工業機械。

歐洲經合組織OECD的前身在美國援助款項的分配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要求必須以各國的資源、生產指標、進出口貿易、國際收支及外匯儲備等為依據,進行某種程度的跨國調節;因此馬歇爾計劃無形中促進了西歐地區的貿易自由化和歐洲一體化進程,也形成了實際上的以美國為核心,各國依據美方統籌進行經濟重建的機制。

與美國的“馬歇爾計劃”不同,中國版的“馬歇爾計劃”是一種更無償的“贈予”,對於區域經濟的貢獻更加顯著。理由是美國“馬歇爾計劃”雖然主要為贈款,但主要資金都用於購買最終產品進行消費,而這些最終產品又多數來自於美國,由於歐洲國家在二戰中耗盡了外儲,馬歇爾計劃的資金援助幾乎是它們從國外進口商品的唯一資本,在計劃最初進口最多的是必需品——比如食物和服裝,而在後期消費方向轉向了重建所需物資——這也是馬歇爾計劃最初的用意所在。關鍵在於消費品屬於下遊產品,被消費後不再對歐洲產生效益,但從投入產出模型可以看出,它們對於美國經濟的拉動效應卻是十分顯著的。如上表所列,服裝業對上遊產業的拉動系數為2.57,即購買1個單位(例如,美元)的服裝能拉動美國上遊產業2.57個單位的產出。而1個單位的服裝僅能推動歐洲當地產業0.87個單位的產出。這於基建投資有天壤之別。
而中國的“馬歇爾計劃”采取基建輸出的方式,基建投資作為上遊產品,弱投資於國外,其產生的引致投資、引致消費並沒有留給中國,而是留給了“一路一帶”的沿線地區,因此可以說“一路一帶”確實會繁榮一路、富強一帶,這是中國贈予地區經濟增長的外部效應。

“一帶一路”須循序漸進地展開,加強危機應對保障機制,並增加海外援助中對中國下遊產品的需求


“一路一帶”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在實施過程中我們必須清醒地註意到san點。

其一,“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和基建投資收益有賴於後續軍事保障。美國“馬歇爾計劃”有充分的軍事保障,美國作為二戰後第一軍事強國,需保障經濟的後花園歐洲與蘇聯對抗。當今中國面臨的地緣政治形式十分複雜,從中國多年在歐亞開發的經驗來看,必須對海外投資可能面對的多方面困難有充分的準備。
其二,循序漸進的原則是我國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對外的基建輸出也應當循序漸進的原則,在資金的投放上采取“試水”的態度,充分保障投資的回報率;在地區選擇上,可以選擇試錯成本較低,國際關系相對良好的國家首先進行合作。
其三,借鑒美國馬歇爾計劃的經驗,我們今後在海外的投資和援建計劃中,可以增加對我國下遊產品的需求的比重,用以擴大對我國經濟的拉動效應。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925

德國對希臘“翻白眼”:有沒有搞錯?需要幫助的又不是我們!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178

面對希臘破罐破摔、死扛到底的態度,德國總理默克爾沒有任何妥協的意思,德國多位高官放話,希臘如果想要獲得救助,就必須與借款人達成協議。德國財長還“吐槽”:“需要救助的又不是我們!”

周三歐元區財長會議將討論希臘問題。據彭博報道,希臘會尋求約100億歐元的短期融資,以避免流動性枯竭,同時為爭取放松財政條件贏得時間。

德國總理默克爾所在的基民盟(CDU)副議會的領袖Michael Fuchs表示,想要獲得救助就得滿足條件,希臘“別無選擇”(There is no way out)。

“歐盟、歐洲央行和IMF設定的救助條件希臘“必須滿足”。就這樣,很簡單。”

一向言辭犀利的德國財長Wolfgang Schaeuble周一也提到,“如果希臘想獲得我們的幫助,就得同意救助計劃,而不是尋求什麽緊急援助。”

“我還是不明白他們到底想怎樣。”他補充道。希臘新上臺的總理Alexis Tsipras最近信誓旦旦的表明會“堅定不移地”履行競選時的承諾,終結希臘的緊縮政策,而這一言論與德國的主張針鋒相對,德國希望歐元區國家謹守嚴格的財政紀律。

“又不是我們需要救助,德國不需要這個。我已經準備好提供所有的幫助,但是如果他們不需要的話,恩,那好吧。”

他還說:

“如果救助計劃沒能達成,我不知道金融市場會作何反應,也許Tsipras比我更清楚。”

希臘則對德國 “以死相逼”。華爾街見聞曾提到,希臘警告如果無法獲得新的融資,資金將在數周內斷絕。

《華爾街日報》報道,如果希臘政府“彈盡糧絕”,希臘將被迫違約債務,放棄歐元並重新啟用希臘貨幣。那麽“三駕馬車”提供的2400億歐元的救助貸款將會打水漂。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718

暖心又炫酷!那些幫助殘疾人開啟新生活的智能硬件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727/151169.shtml

“如果你感受不到他們的痛,那是你離他們不夠近。”

TOP1 Microsoft骨傳導智能耳機

暖心指數:☆☆☆☆核心功能:☆☆☆☆便捷指數:☆☆☆☆☆

針對:盲人和弱視群體

選擇理由:有了這款耳機,盲人出門就什麽都不用擔心了,戴好耳機就行了。由於骨傳導耳機的開放式特性,用戶一邊感受到導航指令的同時,也不會錯過外界的聲音,安全性得到了保證。

產品簡介:這款骨傳導耳機,結合了3D骨傳導和虛擬現實技術。簡單地說,讓整個外界環境,比如戶外街道、路燈和智能大樓里布滿智能傳感器,然後通過骨傳導耳機向用戶發出導航指令,讓盲人“重新找回雙眼”。

解決痛點:視力障礙者的出行和生活問題,導盲犬和拐杖的不確定性,在這款耳機面前通通不是問題。

點評:

1、技術先進:骨傳導在未來的耳機界是大勢,這種技術讓盲人們可以自由出行,行動 從此不再受限制。

2、理念前衛:不再糾結於 怎樣讓盲人朋友們看見,而是換一種方式讓他們舒適的生活在我們的身邊。

3、產品操作:這款產品很大的優勢就在於沒有繁複的操作工序, 只需帶上它,你就可以出門了。

TOP2 外骨骼(Exoskeleton)系統ReWalk

暖心指數:☆☆☆☆☆核心功能:☆☆☆☆便捷指數:☆☆☆☆☆

針對:下肢癱瘓人士

選擇理由:如果醫生告訴你,你永遠都無法站起來了,別絕望。ReWalk通過多個獨立傳感器,能讓你獨立行走,並且控制自己的步伐,走路形態與正常人無異!

產品簡介:ReWalk Robotics旗下共有兩款產品,分別是ReWalk Personal和ReWalk Rehabilitation,前者主要適合家庭、工作或社交環境中使用,通過傳感器和監控器,使患者站立、行走和爬樓。後者則是用於臨床修複,為癱瘓患者提供物理治療方式,包括減緩癱瘓導致的肢體疼痛、肌肉痙攣、幫助腸道消化系統、加速新陳代謝等。

解決痛點:這兩款產品的問世讓那些被醫生宣判了死刑的人獲得了新生,站起來再也不是夢。

點評:

1、意義重大:很多失去行走能力的人生活也因此失去了色彩。這款產品的出現讓那些對生命絕望的人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

2、技術先進:傳感器和監控器,使患者站立、行走和爬樓。臨床修複科技,為癱瘓患者提供物理治療方式,,讓更多人站起來。

TOP3 UNI手語翻譯器

暖心指數:☆☆☆☆☆

核心功能:☆☆☆☆

便捷指數:☆☆☆☆

針對:聽力障礙者

選擇理由:目前市面上的翻譯器又貴又不好用,別擔心,有了UNI,和別人交流無障礙。

產品介紹:這款產品包括硬件和軟件兩個部分。硬件部分是一個和iPad mini差不多大小的平板電腦,上面會嵌入Leap Motion的傳感器,當用戶(聾啞人)要說話時,由Leap Motion捕捉手語,接著就由Motion Savvy的軟件來解讀和翻譯用戶的手語,先把它翻譯成文字顯示在屏幕上,然後通過一個人工翻譯的聲音把這些話“說出來”。

解決痛點:市面上的翻譯器既貴又不智能,聾啞人無法方便的和別人交流。

點評:

1、產品意義:彌補了市場上同類產品的弊端和缺陷,讓更多的聾啞人能夠正常交流。

2、使用便捷:讓一些聾啞人能把自身常用的手語轉化成文字,再通過人工翻譯“說”出來。

TOP4Lechal智能鞋

暖心指數:☆☆☆☆核心功能:☆☆☆☆便捷指數:☆☆☆☆☆

針對:主要面向盲人和視力障礙人群

選擇理由:這雙鞋就像是人體的自然延伸。你可以不帶著手表或腕帶出門,但不能不穿鞋出門。

產品介紹:Lechal智能鞋內置藍牙技術,通過觸覺反饋和 GPS 模塊來為穿著者提供導航,Ducere提供完整版鞋子或者單獨的鞋墊,其電池續航能力可達10天。當然,這款智能鞋也同樣適用於正常人,比如說慢跑者、山地車車手,甚至是迷路者。可以說是真正的“路癡福音”。

解決痛點:盲人和視力障礙人群的出行困難

點評:

1、產品意義:為盲人和視力障礙人群的自由出行提供了便利,無論你看不到路還是路癡,這雙鞋都能帶你到你想去的地方。

2、使用便捷:相比起市場上其他導航產品還有什麽比穿上鞋子就能導航更加便利呢?

TOP5 Le Chal智能盲人鞋

暖心指數:☆☆☆☆核心功能:☆☆☆便捷指數:☆☆☆☆☆

針對:盲人和路癡

選擇理由:有什麽智能能比這雙鞋更加實用便捷?這雙鞋的設計深入考慮盲人的現狀,而只需穿上即可實用更是大大簡化了盲人的出行困難。路癡同樣適用哦!

產品介紹:智能鞋Le Chal的設計理念是在鞋中加入震動元件,並和智能手機鏈接。同時它還有GPS進行定位追蹤。當智能手機通過導航檢測到用戶的方向之後,在需要轉向時候通過震動相應的元件,來提醒用戶轉左轉右。智能鞋Le Chal還能通過前端的感應器來進行檢測,感應器能探測到10英尺也就是3米外的障礙物,實時的對用戶進行提醒以及躲避。

解決痛點:目前很多幫助出行的智能產品操作複雜,不適用於盲人。

點評:

1、產品意義:改變了市場上導航產品的沒有適用於盲人的不足,實時提醒的相應元件真正符合盲人的現實需求。

2、產品創新:利用前端的探測器來替代拐杖和導盲犬,先進安全。

TOP6機器服套裝HAL(混合輔助肢體)

暖心指數:☆☆☆核心功能:☆☆☆☆便捷指數:☆☆☆☆

針對:癱瘓患者

選擇理由:與其他外骨骼設計不同的是,HAL的設計更強調與人體的整合度,他們認為HAL系統應當更像人體的自然延伸而不僅僅是一種助力工具。

產品介紹:通過人體神經系統和肌肉在大腦打算移動肢體的時候發出的微弱電信號,而外骨骼上安裝的一系列傳感器會持續監測並搜集這些信號,以此做出相應的動作。HAL在鋰電池充滿的情況下,可以連續工作2.5小時左右,最大負重可以達到70公斤,日常出行絕對沒有問題。

解決痛點:癱瘓病人的出行問題和市面上部分產品和人體貼合度不高的問題。

點評:

1、產品意義:將外骨骼最大限度和人體相貼合,人性化程度非常高。

2、產品創新:將人體的肌肉和神經的傳感和產品將結合。

TOP7 EMOTIV INSIGHT 腦電波監測頭盔

暖心指數:☆☆☆☆核心功能:☆☆☆☆☆便捷指數:☆☆☆☆

針對:聾啞人、漸凍人癥(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癥)患者

選擇理由:無論你身患何疾,只要你的大腦仍有意識都能和別人交流。

產品介紹:EMOTIV INSIGHT 可以讀取到佩戴者的腦電波並將其“翻譯”成人人都能看懂的數據,並據此繪制出“大腦計算機交互界面”,隨後,設備所采集到的數據將傳輸到平板電腦上,讓漸凍人癥(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癥)患者通過平板電腦發出指令來控制各種電子產品。

解決痛點:漸凍人癥(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癥)患者無法與人正常交流。

點評:

1、產品意義:解放了以漸凍人為主的無法和人正常交流的語言障礙患者。

2、產品創新:將腦電波翻譯成信息具象化到電腦上,讓人可以用意誌控制物體。

TOP8 Finger Reader閱讀器

暖心指數:☆☆☆☆核心功能:☆☆☆☆便捷指數:☆☆☆☆☆

針對:視障人士

選擇理由:有了這款智能閱讀神器,就算看不見也沒關系咯!因為它會幫你大聲的讀出來。

產品介紹:FingerReader由3D打印技術制造,只有指環大小。它配備掃描文字的微型攝像頭,當用戶的手指指著文字時,它能實時地大聲朗讀出來。

通過連接筆記本或手機,FingerReader能閱讀餐廳菜單、商業名片或任何大於12號的文字。如果用戶手指偏離了文字,FingerReader還會發出震動反饋。

解決痛點:視障人士的日常閱讀問題

點評:

1、產品意義:讓愛看書的視障人士也能自由閱讀自己想看的書目。並且小巧便捷易攜帶。

2、產品創新:使用最新的3D打印技術,將人體工程學完美的融入。

TOP9 MYO腕帶

暖心指數:☆☆☆☆核心功能:☆☆☆☆便捷指數:☆☆☆☆

針對:行動不便的朋友

選擇理由:只要動動手就能操縱高科技產品,還有什麽比這更方便的嗎?

產品介紹:MYO腕帶(手勢控制臂環)是加拿大創業公司Thalmic Labs推出的創新性臂環,佩戴它的任何人只要動動手指或者手,就能操作科技產品,與之發生互動。手勢控制臂環可以佩戴在任何一條胳膊的肘關節上方,探測用戶的肌肉產生的電活動。它通過低功率的藍牙設備與其他電子產品進行無線連接,不需要借助相機就可感知用戶的動作。

解決痛點:行動不便的人們或是懶癌患者不想動的現實需求。

點評:

1、產品意義:徹底解放人們的雙腿。

2、產品創新:通過探測用戶的肌肉電活動來感知用戶的動作。 

TOP10 Leap Motion體感控制器

暖心指數:☆☆☆核心功能:☆☆☆☆便捷指數:☆☆☆☆☆

針對:聾啞人士

選擇理由:試想一下,如果所有的手勢都可以被精確翻譯成文字,甚至以語言播放出來,聾啞人士的日常生活是不是便利很多?

產品介紹:Leap Motion體感控制器支持Windows 7、Windows 8以及Mac OS X 10.7及10.8,該設備功能類似Kinect,可以在PC及Mac上通過手勢控制電腦。Leap遙控器擁有150度的視角,可跟蹤一個人的10個手指的動作,最大頻率是每秒鐘290幀。而且這個設備只有三寸長,一寸寬,看起來像一個U盤。

解決痛點:聾啞人在操控電腦上的不便。

點評:

1、產品意義:將智能體感運用到電腦的控制方面讓聾啞人也能運用自己的語言方式使用電腦。

2、使用便捷:將人機合一的理念發揮到極致,用手勢就能控制電腦,是不是很酷炫?

版權聲明:本文為i代言原創。歡迎行業觀察者為i代言平臺投稿。平臺只接受有幹貨有深度的泛智能硬件行業稿。投稿請發[email protected]。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獲得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867

五問藍綠橘陣營:出口怎麼救?不打房有幫助?


2015-08-31  TCW

全球股災,台股是重災區,讓全民更正視台灣經濟體質衰退的現實,這也是明年新任總統最大挑戰。以下是三黨參選人首席財經智囊,對台灣總經、出口、內需、股市、房市等困境的看法。

今年經濟成長率是保一、保二還是保正大作戰?台灣經濟的核心問題是?

民進黨財經智囊胡勝正(以下簡稱胡):今年經濟成長率保一就很好了,可能要到第四季、明年第一季才會反彈。可以說,明年新總統要接的是個經濟爛攤子。短期要先止痛、先穩住企業信心;中長期則要進行提升方案。就像日本安倍三箭,前兩箭是短期、第三箭就是長期藥方。

親民黨財經智囊殷乃平(以下簡稱殷):今年保一可能都很困難,第三季經濟成長率可能是負的。近來我們的出口被夾殺,中國與東協,中國與韓國都簽了 FTA(自由貿易協定),我們逐漸喪失競爭優勢。日本電子產品在日圓大貶後,搶了台灣的高端產品市場。台灣產業結構必須要轉型,目前我國企業的研發支出只 是其他國家的零頭,只能複製別人,無法突破創新。

國民黨財經智囊尹啟銘(以下簡稱尹):IMF(國際貨幣基金)指出,全球正處於新平庸經濟,狀況是「uncertain(不確定性)高」,全球皆如此,不 只台灣面臨困境。保一、保二是努力目標,就像颱風來一樣,第一步先搶救、第二步恢復原狀、第三步整治,改革提升經濟體質。

台股大跌與證所稅有關嗎?廢除證所稅真能帶來幫助?

胡:股市近來的表現,證所稅不是唯一的影響,但也很重要,藍綠版本其實都很像,希望立法院快快處理,不要讓證所稅成為股票市場發展的阻礙。

殷:台股受國際股市拖累,證所稅與此無關,但證所稅有必要好好改革。現在將修的第二個版本讓民眾自由選擇證交稅、證所稅恐怕問題更多。未來應命令集保必須記錄股票的買進賣出價格,讓投資人輕鬆報證所稅,接受程度會比較高。

尹:金管會宣布股市平盤下不得放空,此舉應給予肯定,台灣企業大多是中小企業,很容易受到外國禿鷹襲擊。改革證所稅只是短期救股市的第一步,股市仍要寄望經濟基本面回溫。

救房市穩定經濟與居住正義,孰輕孰重?開放外資、中資來台購房是解方?

胡:如果為了讓年輕人買得起房子而打房,手中有房的人就受害,結果年輕人依然買不起。所以應一面穩定房價,一面透過合宜住宅等方式幫年輕人。是否開放外資、陸資來台買房是假議題,很多大陸人寧去澳洲、美國買房兼投資移民。

殷:財政部、央行的打房政策應立即取消,因現在已經沒有房市泡沫了。奢侈稅也要改,限制交易次數反讓最便宜的住宅也被課奢侈稅。居住正義應參考新加坡做法來解決。外資、陸資如果來台買房不賺錢,也不會來買,真正來的陸資不多。

尹:救房市是救台北房價還是台南房價?這問題必須考量供需、地點,一環環來解開,例如,台北三十坪的房子,在台南可能可買一百坪。不只單純房價問題,要重新思考短中長期的結構調整。

台灣被列為被中國帶衰的「麻煩十國」,台灣想分散出口市場,該怎麼做?

胡:我們跟中國這麼近,一定會受影響,重點還是提升競爭力。由於政治因素,我們洽簽FTA較困難,應努力加入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將出口分散到中國以外市場,開拓東南亞做為後盾,並藉此逼自己產業升級。

殷:想提振出口,應該透過簽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FTA來解決。台灣與中國的關係切不斷,未來不管誰執政,都要與大陸維繫好關係,思考出如何保持安全距離與應有的態度。

尹:出口競爭力短期靠匯率維持,中長期要簽FTA、ECFA,與中國把貨貿簽完,關稅降為零,出口競爭力就能大幅提升;服貿也需要推動實施,可提升服務業競爭力。TPP要與十多國完成談判,條件很高,還是以FTA較優先。

如何提振內需?除了來台免簽、陸客自由行觀光,有什麼改善藥方?

胡:增加陸客自由行名額、開放更多國家免簽來台旅遊,效果很難說,大陸股市這麼糟,股民還有心情出來玩嗎?最近政府提出振興經濟藥方,這些要時間發酵,不易在短期帶來效果。內需動能還是要回到產業轉型的結構性改革。

殷:我們的觀光政策缺乏深度,很多觀光客來了一次,體驗不佳就不會再來了,這部分還有很大改善空間。未來安全食品產業也可以做,把服務、食品搞好。台灣市場太小,靠內需救經濟是撐不住,關鍵仍在世界市場。

尹:觀光是短期政府政策之一,中期還是要靠FTA、ECFA,簽完能引資來台,改善投資環境、就業。長期而言,目前產業正在空洞化,要改善產業結構,需要自由經濟示範區等開放措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401

從跑步到幫助別人

自從敝blog轉寫有關跑步情況後,加上目前寫blog氣候轉變,究竟尚有幾多人繼續到此遊覽,肥龍都唔係好清楚.或者,可以藉今個機會,會知道一點端兒.

*******************

自三年前開始跑步後,肥龍生活改變咗,心境亦隨之然有所變化.由從來唔去跑步,或者只可以跑幾公里,到一星期平常地練習三至四天,每星期按照計劃去完成.

然而每次既練習中,或有空閒時,都曾經反問自己,跑步之外,除咗成績時間,自己希望從中得到甚麼,做到甚麼.

*******************

之前睇過莊曉陽既經歷,欣賞莊君之餘,亦覺得其「讀萬卷書不如跑萬里路」中有趣之處.於是,去年2009年,膽粗粗到咗一個好喜歡既地方-「日本」,完成咗人生第一個馬拉松.

整件事對自己帶來既感受及得著,至今依然津津樂道.

亦由一刻開始,訂下一年到香港以外既地方跑一個馬拉松既目標.

十一日之後,肥龍就會踏足新加坡,準備迎接人生第二個馬拉松.

*******************

最近,睇過一套有關跑步既日本電影【強風正勁】.其中一段對白,感受至深.

「對長跑手最好的稱讚,你認為是什麼?」

「堅強.」

因為跑步,因而練習,無意間,肥龍吸引咗身邊朋友及同事開始接觸跑步,更甚每星期定時一同練習.同時,從各朋友同事口中知道其跑步既樂趣.

*******************

少時,記得龍媽既訓示:「當有能力既時候,儘量去幫助別人.」雖然講唔上係咩座右銘,但其實一直銘記在心.

講返對跑步既反思,如何令自己既參與更有意義,於是又把目標再向前踏多一步.

*******************

最近忽然有個念頭,思量如何可以將自己對跑步既堅持及過程,得到其他人既支持及認同,再將呢份支持實質地(如金錢捐助)幫助有需要既人仕,達到跑步之餘又可以幫助別人既目標.

由於肥龍係第一次發起此行動又唔屬於任何團體機構.關於捐助方法及受助團體機構,逐有以下建議:

目標捐助金額計算如下:
- 每公里完成為港幣五元正,共四十二公里,即完成為港幣二百一十元正
- 如以四小時內完成全馬拉松的話,除每公里贊助外,額外捐助港幣一百九十元正

即如肥龍可以四小時內完成全馬拉松的話,共捐助港幣四百元正.而所捐助款項,煩請直接交往受助團體機構.肥龍不負責有關捐助事宜.若各位希望捐助到上述三個以外既團體機構,亦可自行決定.

有關受助團體機構,肥龍心目中有下列三個建議:
(1) 「土房子」
(2) 「無國界社工」
(3) 「眾膳坊

最後,肥龍多謝各位睇到呢度都未走開.更對支持此行動既善心人感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06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