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憤怒的小鳥》之父離職:我離開Rovio,沒什麽影響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22/156791.shtml

《憤怒的小鳥》之父離職:我離開Rovio,沒什麽影響
麻策 麻策

《憤怒的小鳥》之父離職:我離開Rovio,沒什麽影響

維斯特巴卡於2010年初加盟Rovio,是Rovio的無敵鷹。

i黑馬 6月22日消息,憤怒的小鳥之父、Rovio品牌大使彼得·維斯特巴卡從Rovio離職,他已為這家著名手遊開發商效力6年之久。

維斯特巴卡在接受芬蘭《赫爾辛基報》(Helsingin Sanomat)采訪時表示:“現在是時候該要離開,去做一些更大的事情了。Rovio內部有著很好的精神,其遊戲業務正在增長,電影業務也表現不錯,公司並沒有什麽問題。”

維斯特巴卡於2010年初加盟Rovio,管理公司的市場營銷喝業務策略,創造了大受歡迎的《憤怒的小鳥》以及其它50多款遊戲。據公開報道,加盟Rovio前,維斯特巴卡曾效力於一家惠普,致力於一些與產業相關的交流工作。

《憤怒的小鳥》遊戲於2010年開始走紅,維斯特巴卡正是在那個時候加盟Rovio,開始推廣公司品牌。

上個月,該公司推出了《憤怒的小鳥》大電影,並創造了超過1.5億美元的票房收入。然而,Rovio過於依賴單個IP而陷入困境。資料顯示,Rovio去年被迫裁掉了213名員工,並且全年虧損達到1475萬美元。

Rovio 憤怒的小鳥 維斯特巴卡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462

套利的小鳥 Nainital的碎片哥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2wi2x.html

1. 7.58 定增底價 已經低於凈資產 而且也是公司定增公告底價不低於次價格
2.4% 股息 目前含權 預計7月上中旬完成
3.Q1 利潤300%增長
 
其實我還是比較謹慎 把這個定義為套利機會 我目標是1個月 5% 
畢竟公司的估值一貫較低 我不需要知道為何一直低估 我只要知道低估這個客觀事實。

套利交易對價格要求非常嚴格 任何波動會影響收益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833

從“貪食蛇”到“憤怒的小鳥” 芬蘭遊戲的涅槃

2016年China Joy上周在上海火熱舉辦。趁著Pokemon Go的爆紅,一大波手遊也在此次展會上嶄露頭角。來自芬蘭遊戲行業的資深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憤怒的小鳥也有望推出AR手遊版本。

2014年,芬蘭遊戲行業營收超過10億歐元,同比增長超過10%,整個產業價值接近30億歐元。目前整個歐洲遊戲行業的從業人員約21000人,而芬蘭從事遊戲行業的人數只有區區3000人,“精兵作戰”和年輕化是芬蘭遊戲行業的顯著特點。遊戲開發工作室的平均規模僅為4人。以Supercell所開發的最為著名的《部落沖突》為例,開發團隊不過8人,Supercell的整體規模至今只有190人。

幕後功臣“諾基亞”

你一定還記得在沒有iPhone之前,那款讓你印象最深刻的手機遊戲——諾基亞的“貪食蛇”。從1997年在6110手機上開發第一款手遊“貪食蛇”開始,諾基亞就奠定了芬蘭手遊行業的基礎。2005年,“貪食蛇”被預裝到3.5億部手機中,簡單又具有吸引力的“貪食蛇”很快成為一款現象級的手遊。

此後,財大氣粗的諾基亞還通過“外包”業務養活並壯大了一大批小型的手遊公司,其中就包括發明“憤怒的小鳥”的Rovio公司,也為芬蘭手遊在全球的崛起埋下最初的“火種”。

後來盡管諾基亞在移動市場的競爭中衰敗了,但公司還是慷慨解囊,成立了2.5萬歐元的啟動資金,來扶持諾基亞的前員工。這筆資金結果意想不到地觸發了一大批諾基亞技術人員的創業潮,手遊是其中一股最為強大的力量。而且諾基亞在被微軟收購以後,給赫爾辛基原本求賢若渴的手機遊戲公司帶來了巨大的人才機遇。於是,包括管理、市場和技術方面的人才不斷花落赫爾辛基的手機遊戲公司。

對於芬蘭而言,諾基亞帶來了大量信息產業方面的投資和人才,這些都是日後遊戲產業崛起的關鍵。

剛剛被騰訊以86億美元收購的芬蘭手遊公司Supercell的創始人、CEO Ilkka Paananen表示:“微軟的收購對芬蘭科技界來說是一件好事,這能讓我們忘掉諾基亞過去的輝煌,從而讓我開始創建新的能為我們國家帶來增長和財富的公司。”

冬天的黑夜格外漫長的芬蘭人,對於室內娛樂活動的需求很大,這在客觀環境上促進了手遊行業的發展。事實上,早在家用電腦在芬蘭流行之時,芬蘭的年輕人就開始自行研發遊戲。後來電腦遊戲興盛,無論在CS、WAR3,還是魔獸世界,頂尖的一批團隊或個人里面,總能看見芬蘭人的身影。

遊戲行業無秘密

“芬蘭這個國家很小,沒有人會想著在國內競爭,大家都想著怎麽樣攜手走出去,開發屬於芬蘭的全球性的產品。任何一家公司成功了,作為芬蘭人,都會覺得很驕傲。”Reforged工作室創始人Teemu Vilen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獨家專訪時表示。

對於Vilen來說,正是芬蘭遊戲行業開放的文化造就了這個國家如此高的遊戲研發水準。

“這里有高度的信任,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你不會去破壞這種信任。”Vilen對記者表示,“我們每個月都會定期舉行一個多達500人的聚會,大家談論行業里的事情,共享一些數據和資源,這些都是基於信任,大家都毫無保留的。”

之所以選擇和網易合作,正是基於芬蘭企業瞄準全球市場的目標定位。Vilen說:“雖然我們玩了三十幾年的遊戲,對全球遊戲市場也有深刻的了解,但是中國市場有它的獨特性,因此我們需要很強的中國合作方,讓我們的遊戲走向世界。”

他還向《第一財經日報》獨家透露,正在研發一款未來會帶給中國玩家的遊戲。“我們未來會開發一款非常激烈的對抗遊戲,適合多人競技參與,具有很強的社交屬性和技巧性,也能讓玩家進行實時的一對一的對抗,具有很強的體育競技的元素。”Vilen的神情上寫著對這款遊戲的前景充滿信心。

“我上半年到北京、廣州的一些工作室考察,我問他們有多少人,他們告訴我有400人、1000人,在芬蘭這真的是無法想象的。”Vilen介紹稱,“在芬蘭,精兵作戰是遊戲工作室的特點,每個人都擁有很資深的經歷,他們不會浪費時間在過度管理或者官僚主義上,而是一心一意撲在項目上。我更喜歡這種工作方式。”

正像Ilkka Paananen所言:“當大浪湧起時,潮水將托起所有的船只。”這句話已經被芬蘭遊戲行業奉為經典。無論是最初的諾基亞,還是現在的Supercell,合作和資源共享始終是芬蘭人立於世界遊戲巔峰的秘訣。

誰是下一個Supercell

2013年底,Rovio最受歡迎的遊戲“憤怒的小鳥”總下載量突破了20億次,公司3年內業務規模擴大100倍;2014年2月,Supercell發布財報宣布,《部落戰爭》(Clash of Clans)及《卡通農場》(Hay Day)的成功幫助公司獲得超過1億美元的凈收入,成為全球最賣座的手遊。芬蘭的遊戲IP正在創造歷史性的價值。

像Reforged這樣的芬蘭工作室還有很多,它們未必都想成為下一個Supercell,但是它們希望借中國資本的勢力打開全球市場的大門。已經在中國有運營的芬蘭遊戲公司唯我樂園(MyGamez)就聯合另一家還未進入中國市場的芬蘭的遊戲開發公司Dodreams在本次China Joy上推出一款多人競技的移動遊戲《向前沖》(Drive Ahead)。Dodreams創始人Erik Pontiskoski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我們來中國尋求與本土資本合作,因為芬蘭很小,所以大家都向外看,要知道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遊戲市場。”

MyGamez聯合創始人、CEO Mikael Leinonen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芬蘭人對產品的要求很高,無論是設計還是技術層面,這也是我們希望把更多芬蘭的遊戲引入中國的原因。”

今年的China Joy期間,芬蘭遊戲行業協會率領芬蘭史上最大遊戲代表團首次探營ChinaJoy,其中就包括Ilkka Paananen。

芬蘭遊戲行業總監Koo Pee Hiltunen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芬蘭公司的挑戰在於:兩地商業模式的差異太大,競爭更加激烈。此外,包括支付、監管等方面的政策都面臨巨大障礙,因此最有效的進入中國的方式是尋求正確的當地合作夥伴。”

芬蘭遊戲分析機構Gamerefinery創始人、CEO Markus Ramark表示:“IP的力量越來越大,遊戲發行商和開發者已經進入到另一個戰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923

“憤怒的小鳥”孵化了一家新公司

在芬蘭Slush創業大會期間,著名的手機遊戲“憤怒的小鳥”的開發商Rovio宣布了一個重量級的消息——他們已經內部孵化了一家新的公司,並將其拆分。獨立後的新公司名叫Hatch,主要業務是移動遊戲視頻,Rovio仍是最大的股東。它的目標就是帶動手遊行業的下一次革命:基於雲技術的流視頻遊戲服務。值得註意的是,Hatch的雲服務器技術是聯合華為推出的。

基於雲的流媒體遊戲

HatchCEO、Rovio原副總裁JuhaniHonkala在Slush大會上說:“因為有了流媒體技術,我們的玩家們可以非常輕松地玩手遊,無需下載、安裝或者上傳,就好像他們在Netflix上看電影那樣輕松。”Honkala介紹稱,這種模式受益於公司獨創的基於雲的服務器技術,這項技術是與中國公司華為所合作。

Hatch負責內容和商業合作的副總裁VesaJutila說:“這個新的產品融合了Twitch,Spotify和Facebook的特性,玩家可以非常方便地錄制、剪輯、分享自己的遊戲體驗並將其展示在自己的個人主頁上。通過分享遊戲視頻,玩家可以獲得大量的粉絲,粉絲將可以訂閱自己喜歡的遊戲主播和自己喜歡的遊戲。”

Jutila介紹稱,Hatch的SDK將內置到那些想要直播、視頻分享的第三方遊戲中,這意味著Hatch用戶在平臺上的贊賞、訂閱付費將可能與第三方遊戲廠商分成。這也是Hatch全球首創的一種全新的遊戲商業模式。

除此之外,多人的在線遊戲也成為可能。Jutila和第一財經記者一起玩了一款名叫MonumentValley的迷宮遊戲。這款遊戲的任務是幫助一個小女孩走到指定的位置,在此過程中需要兩人配合把通往終點的路搭建起來。Jutila說他現在每天都和8歲的兒子一起玩遊戲,兩個人同時玩遊戲的好處是能夠互相幫助,並且不受距離的限制,從而拉近人與人的關系。

更強的社交屬性

目前手遊慣用的變現手法是讓用戶為了不斷提升自己的實力,戰勝更強大的敵人,來購買更多裝備,獲得更多的獎勵。但是Hatch所創造的全新的手遊變現模式,能夠讓遊戲開發者更加專註於產品的研發,而無需考慮如何吸引用戶在遊戲上消費更多。據Honkala介紹,目前遊戲的盈利模式有兩種,其一是免費用戶會收到“不顯眼的,融入遊戲中的”廣告,但是這種廣告不會打斷遊戲進程;其二是選擇性付費的註冊用戶可以獲取額外的內容與更加強大的功能和更加高端的遊戲體驗。這項服務被稱作“HatchOriginals”,Honkala和他的團對也正在為該服務單獨進行融資。

Jutila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HatchOriginals是由Hatch完全原創的遊戲,是基於多人遊戲的獨特平臺屬性而開發的。我們邀請投資者加入,他們能夠以小成本、低風險的方式入股,從而滲透到遊戲行業。”

Honkala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Spotify和Netflix改變了人們聽音樂和看電影的方式,YouTube和Instagram簡化了內容分享的方式並創造了新時代的‘網紅’,但是在遊戲界,我們還沒有看到太多類似的顛覆性改變。我們現在玩遊戲的方式和5年前沒有實質性的創新。”

也正基於此,Hatch除了創建流視頻平臺之外,也具有更加強烈的社交功能屬性,讓更多玩家參與進來,設置了邀請和分享功能。“我們希望遊戲不僅僅是打發時間,我們希望玩遊戲的時間是和朋友家人一起度過的有質量的時間。”Honkala對記者表示,“現在遊戲讓人們變得更加孤獨,我們希望改變這種趨勢。”

作為“憤怒的小鳥”的開發商,Rovio是繼諾基亞之後芬蘭最成功的創業企業。Rovio對Hatch的孵化已有多年,但是考慮到Rovio自身是一家遊戲公司,Hatch需要完全獨立以打消其他遊戲開發商的顧慮以達成更廣泛的合作。拆分後Rovio依然是Hatch的股東,盡管其余股權信息的詳細細節未披露,但現階段華為並未入股Hatch。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160

愤怒小鸟的野心:战胜米老鼠

1 : GS(14)@2011-02-21 23:08:13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2/686218.html
    “
    
    
        
鸟迷”们发现,一夜之间,《愤怒的小鸟》(Angry Birds)似乎已经无孔不入。
除了最初的游戏版本,万圣节、圣诞节、情人节,小鸟们都来凑热闹。它们甚至一脚踏进好莱坞,与20世纪福克斯动画新片《Rio》合作,将在下个月推
出《愤怒的小鸟》最新版本《Angry Birds
Rio》。在游戏中,小鸟们被绑架到里约热内卢,但它们打破鸟笼逃了出来,还一路抢救出金刚鹦鹉Blu和Jewel,也就是电影《Rio》的主角。
除了苹果的iOS系统,《愤怒的小鸟》也出现在诺基亚的Symbian和谷歌的Android两个智能手机平台上,它还开始向传统的家用游戏平台反攻,其Wii、PS3、Xbox 360版本都即将发行,并且还登陆了英特尔应用商店AppUp进军PC市场。
除了占据各种电子屏幕,小鸟们的势力范围也全面渗透到现实世界。从各种毛绒玩具到T恤、手机套、箱包挂饰,Rovio还与玩具巨头美泰合作开发了一
款名为《Angry Birds Knock On
Wood》的桌游玩具,玩家们可以在塑料模型搭建的场景里,用小型弹弓将小鸟射出,攻击猪头和它们的城堡。
小鸟们的野心还不止于此。在1月份召开的慕尼黑DLD(数码、生活、设计)大会上,《愤怒的小鸟》的创造者芬兰游戏开发商Rovio
Mobile的“Mighty Eagle”(Rovio公司里每个人都以鸟的名字命名)、北美业务开发主管Peter
Vesterbacka宣称,《愤怒的小鸟》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了米老鼠,而且小鸟们会继续保持这样的地位。
Vesterbacka实际上是说,《愤怒的小鸟》在网络上的搜索率已经超过了米老鼠。这并不奇怪,毕竟小鸟们是最近的热点,而米老鼠虽然经典却已经不够新鲜。但Vesterbacka也雄心勃勃地表示,《愤怒的小鸟》的品牌最终将超越米老鼠。
对于一款刚诞生不过一年出头的游戏,这样的豪言壮语看上去有点不靠谱。就像约翰·列侬当初那句“我们比上帝还吃香”一样,“《愤怒的小鸟》超过米老鼠”这种说法,难免引起争议。
然而它或许真的有这个本钱。来看下这款超级游戏的惊人数据:它是2010年最畅销的iPhone应用软件,在69个国家的苹果App
Store中排名第一,截至周年纪念日,《愤怒的小鸟》已经在苹果的iOS平台卖出了1300万份,再加上各种版本的免费试玩,它的总下载次数已经达到了
5000万次。光是美国玩家们平均每人每天玩这款游戏的时间就超过一小时,每天花在这款游戏上的时间高达两亿分钟,几乎相当于全部美国人每天看电视时间的
总和。
而在收入上,除了付费版本带来的直接销售收入(需要和苹果公司以及这款游戏在iOS平台的发行商Chillingo分成),3700万份免费试玩版
也会给Rovio带来可观的广告收入,这还不算去年10月15日才在Android平台发行的免费版,到去年底的时候,单这一项就能带来每个月100万美
元的广告进账。
虽然它的销量和米老鼠恐怕仍然不在一个量级,但毕竟米老鼠早在1928年就已经登上银屏,而《愤怒的小鸟》2009年12月11日才诞生。
这个日子后来被粉丝们称为“愤怒的小鸟节”。2010年12月11日那天,纽约、伦敦、雅加达、布达佩斯等各个城市的“鸟迷”们聚集在一起,身着游
戏中小鸟或者猪头角色的服饰,手抱两者造型的玩偶,庆祝《愤怒的小鸟》诞生1周年。“当成千上万的人开始以你的游戏角色着装,你就知道你取得些成就
了”,Peter Vesterbacka说—《愤怒的小鸟》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全球的流行文化符号,这或许才是他敢于口出“狂言”的底气。
“那时我没想到它会这么特别。”Rovio的游戏设计师Jaakko
Iisalo说。《愤怒的小鸟》就诞生于他在2009年初某天无聊时画下的一群小鸟草图,圆乎乎的身子,夸张的眉毛显出愤怒的表情。好的角色或许是《愤怒
的小鸟》成功的第一个要素。小鸟被设计成愤怒的姿态,这打破了常规,“想像一下,如果它们只是可爱,可能大多数人就会觉得有点无趣。”致力于游戏设计和娱
乐技术研究的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Jesse Schell表示。
Jaakko Iisalo的同事们立即喜欢上了这些鸟。那时还在给EA等游戏厂商做外包研发为生的Rovio正陷入资金短缺的困境,他们决定孤注一掷,围绕这些小鸟设计了整个游戏和故事情节,开发自己的iPhone平台游戏。
接下来就是一个传奇的成功故事,《愤怒的小鸟》在芬兰推出的时候仅靠工作人员和亲戚朋友下载就进入芬兰的App
Store前十名(2009年底iPhone用户还不算多),进入前十名后意外受到用户的肯定,接下来是瑞典、英国、美国……这款研发费用只有10万欧
元,并且从来没有做过广告的休闲小游戏在用户中间疯狂地蔓延,在挤满30万种App的App Store里,这简直就是个奇迹。
Rovio Mobile在2010年年初才仅有12名员工,现在已经有40个人围着《愤怒的小鸟》打转,而他们的计划是在不久的将来实现1亿次的下载。
更能显示出小鸟们的大胃口的是,Rovio这个靠着OEM起家的手机游戏开发商正试图转型为媒体公司,按照其首席执行官Mikael Hed的描述,公司的业务核心在于树立“强有力的品牌”,而小鸟“只是其中的第一个”。
在Rovio的计划里,《愤怒的小鸟》将会出版漫画书、拍摄动画连续剧,还要拍摄自己的电影。“我们准备要拍系列动画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现在绝对是我关注的重心所在。”Mikael Hed表示。至于电影,投资太大又耗时太长,粉丝们恐怕还得再等上几年。
Rovio必须保证粉丝们对小鸟的热情能够一直保持到那个时候。自从《愤怒的小鸟》在App
Store和PSP平台的发行商Chillingo去年10月被EA收购,Rovio就开始绕开它自己发行。Chillingo是去年最热门的手机游戏发
行商,捧红了多款游戏,离开了它的帮助,所有新平台和新版本的游戏发行,小鸟们都需要自己搞定。
但小鸟们可能真的像游戏里那样强大。看看它们与20世纪福克斯的合作,尽管小鸟们的角色形象并没有出现在《Rio》里,但它们将和电影主角一同出现
在电视广告以及各种宣传活动中。这意味着金额高达数千万美元的宣传费用,以及全球更广范围内的曝光—对于正野心勃勃想要进行品牌扩张的Rovio来说,这
趟顺风车搭得不知有多爽。
联系编辑:[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098

Angry Birds (憤怒小鳥)

1 : GS(14)@2011-04-03 17:33:02

2011-3-26 iM

其實Angry Bird 是否有這樣大的潛力?
每周一“蹺”

創蹺人:Rovio Mobile

創蹺日期:2009年12月

成效:

˙至今超過7,500萬下載人次,當中包括付費下載及含廣告的免費版本,在不同平台下載程序的收費不同,每月單是廣告平均收入約100萬美元(約780萬港元)

˙在蘋果平台上成功後,也登陸Android、Symbian等手機平台,計劃打入Wii、PS3、Xbox360等傳統遊戲平台

˙2011年會推出電影動畫,滲入遊戲以外的渠道

˙周邊產品大賣,遊戲角色的毛公仔每隻售價為12美元到15美元(約93.6至117港元),賣出了逾200萬隻

˙成功獲風險投資者注資4,200萬美元(約3.28億港元),計劃5年內在納斯達克市場上市

致勝之道:

˙連平日不自視為遊戲迷的人也吸引到,全靠概念和玩法簡單,完成每關的過程毋須一分鐘

˙每關的難度循序漸進,不會一下子有太難的東西令玩家失掉嘗試的耐性

˙玩家在每關會獲得一星到三星的評價,吸引玩家不斷重玩嘗試全三星的結果

˙售價低廉,經常提供免費更新,加入新的關數或遊戲角色

˙在節日推出特別版,例如是萬聖節、聖誕節、情人節版Angry Birds,保持遊戲的新鮮度
2 : GS(14)@2011-04-03 17:34:11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15200
愤怒小鸟的野心:战胜米老鼠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23608
憤怒的小鳥能飛多遠?
3 : greatsoup38(830)@2011-04-30 16:18:27

http://www.nbweekly.com/news/business/201104/14394.aspx
沒腿沒腳沒翅膀,表情憤怒又囧酷,但它卻是當下最火熱最受歡迎的一隻小鳥。從跨系統到跨行業,這只小鳥為何能打遍天下?



4

美國洛杉磯,在電影《里約大冒險》的發布會

一個「小鳥」粉絲的「鳥語」



南都週刊記者_ 秦旺  實習記者_ 雷順莉

一隻隻貌似敢死隊隊員的小鳥,砸向一個個綠色小豬,原因是這些豬偷了它們的蛋,它們不僅要報復,更要取回屬於自己的蛋。這就是風靡全球的小遊戲——「憤怒的小鳥」。

劇情簡單甚至老套——復仇,操作也方便——只需手指操控彈弓彈出小鳥,但這也並不妨礙它攻佔各個操作平台、俘獲無數玩家的歡心。從退休老大媽到剛剛擁有手機的中小學生,無數人在乘坐公共汽車、地鐵、飛機或在結賬排隊甚至電腦死機時,用它打發無聊時間。

今年3月,美國數百名政治家前往華盛頓探討國家局勢時,南卡羅來納州州長Nikki Haley居然無視奧巴馬演講,中途拿起自己的iPad玩起了「憤怒的小鳥」。Nikki Haley製造的「花邊」,僅僅是「小鳥」輝煌的驚鴻一瞥:只用一年時間,這款遊戲就收穫了7500萬的玩家,而每天全球玩家在這款遊戲上花去的時間總計達2億分鐘——相當於16年。

在iPhone誕生前,遊戲開發者們根本不敢想像,一款僅憑手指調整發射軌道和力量的玩意,竟能虜獲如此多人的歡心。在這7500萬名粉絲中,也並不乏名人,英國首相卡梅倫、流行小天王賈斯丁·比伯、足壇名宿加斯科因、脫口秀主持人科南·奧布萊恩、作家薩爾曼·拉什迪等都是它的絕對死忠。

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樣,「小鳥」成了當下全球最流行的文化符號,而它的製作者芬蘭的Rovio公司,也很好地將符號變成了源源不斷的經濟收入,在App Store,去年賣出800萬美元;之後他們進軍Android市場,每月賺取100萬美元廣告費用。今年年初,他們又推出PC和Mac版本,未來,他們的計劃還包括Facebook、微軟的XBOX360、索尼的PS3和任天堂的Wii遊戲平台。

迄今為止,這個投入僅10萬歐元的小遊戲,已為公司帶來了5000萬美元的收入。而如果你要認為這些已經代表了「小鳥」的全部能量,那還是小瞧了它的胃口。

去年聖誕節期間,Rovio推出的遊戲衍生品毛絨玩具,賣出了60萬件;與20世紀福克斯共同推出的動畫片《里約大冒險》,上映首週北美票房便高達4000萬美元,是今年以來北美首映最賣座影片。這部電影也只是個嘗試,片中露面的也僅是小鳥的親戚「鸚鵡」,如果未來將小鳥家族全部搬上銀幕,誰曉得它們會帶來多大能量。

「我們要做迪士尼2.0。」 Rovio市場發展總經理維斯特巴卡很高調。在他的描述中,Rovio要創造的是一種綜合娛樂產品,包括各種周邊銷售以及遊戲、電影、電視劇、動畫片等,儼然是一個堪比迪士尼的「小鳥王國」。

蘋果下的蛋

Rovio要做這個時代的迪士尼,換在一年多以前,這個目標恐怕想都不敢想,因為在「憤怒的小鳥」成功之前,Rovio一度瀕臨破產。

自2003年成立以來,在「憤怒的小鳥」之前,Rovio已經製作了51款遊戲,大部分是為電子藝界(EA)、維旺迪(Vivendi)和諾基亞打工,代工手機遊戲。且大多都因為沒有銷售渠道而叫好不叫座,收入也日漸入不敷出。2007年Rovio開始裁員,兩年後,在「憤怒的小鳥」問世前,公司一度只剩下12名員工。

當時,智能手機還沒有普及,手機遊戲也通常是由運營商的某些管理人員決定的,「不相干的人代表用戶來決定什麼是好的遊戲,什麼是壞的遊戲」。就像維斯特巴卡調侃的那樣,假如Rovio早幾年開發出「憤怒的小鳥」,並找到運營商說「我們有一款這樣的遊戲,用彈弓把一些小鳥發射到一些綠色的豬身上」,那麼後者一定會回答:「這不是紙牌遊戲,我們不感興趣。」

為了控制利潤,運營商很挑剔,往往只挑選有實力的公司代工,更有甚者有的還關閉大門自己親自操刀。對於當時只擁有四五十人,也拿不出上千萬元宣傳費的Rovio來說,那是一個注定無法成功的時代。

唯有遊戲界俗稱為「神作」的作品,才能挽救這家生死存亡的小公司。幸運的是Rovio的第52款遊戲遇上了好時代。2007年iPhone問世,2008年蘋果發佈了網上程序商店App Store。

對於尚沒有獨立分銷與市場營銷能力的Rovio來說,這可謂是天賜良機,全觸屏的蘋果手機重新定義了智能手機,蘋果網上商店則讓開發者可以直接面對數百萬的終端用戶,而不用像以往那樣,按傳統的方式跟手機廠商、運營商一家一家地談。

此時,互聯網也正在Web2.0時代邁進,優質產品和優質內容已不再為大公司壟斷。比「憤怒的小鳥」早誕生半年的「Farmville」(美版開心農場),同樣是由名不見經傳的小團隊開發,半年時間卻成為Facebook上最受歡迎的應用,超過8000萬用戶,一年收入1480萬美元。

順時而變

很多人把小鳥的成功看做是一個在蘋果應用商店推動下一夜爆紅的神話,但只有Rovio的團隊知道這天來之不易。

公司兩位負責人米哈爾·赫德和尼克拉斯·赫德,確實準確預見了遊戲規則的改變,並打破常規將蘋果應用商店,作為率先突破銷售的平台。

但Rovio並沒有魯莽地進入應用商店,而是縝密地分析起蘋果用戶的各種行為特質,結果發現「每個人都可能是iPhone的用戶」。尼克拉斯決定放棄過去Rovio偏愛的格鬥、戰爭類遊戲,轉而做一款劇情簡單,讓人們哪怕只有幾分鐘時間,也能順手玩幾把的小遊戲。

平台公司的出現,讓個人創造者和小公司有了展現才華的舞台,但同時也帶來新的遊戲規則,應用公司必須適應這個平台的生態法則。iPhone將手機帶進觸摸屏,觸摸屏的使用體驗,更強調用手指滑動操控遊戲。所以,尼克拉斯很快又作出第二個改變:遊戲要採用強調速度與角度的綜合計算,而不是簡單的點擊控制模式。

他們的「神作」,還需要有一個讓人瞬間記住的遊戲形象。一天下午,Rovio遊戲設計師雅科·伊薩洛拿出了一個截圖,此前兩個月,他已經設計了數百個形象,這次展示的是卡通形象的圓形小鳥,它們從地面起飛,飛向五顏六色的木板。

「一隻沒有腳又不能飛還滿臉憤怒的小鳥」,米爾哈回憶,當時公司所有人都同時喜歡上了這個角色,人們都開始思考,它為什麼那麼憤怒。遊戲角色能否激起人們的討論熱情,這是Rovio判斷遊戲是否成功的一個元素。

Rovio還不斷對遊戲進行修正,在第一版遊戲中,玩家觸到某個顏色的磚塊,對面相應顏色的小鳥就會飛過來砸掉磚塊,所有小鳥此時都沒有「特殊技能」。在後來的幾個版本中,「讓小鳥飛」的方式又改為按住小鳥向磚塊方向滑,最後才加入彈弓改為後拉。最後玩家熟悉的倒霉豬頭,則是因為「豬流感」而加進去的新元素。

整個過程持續了8個月,經歷了數千次修改,直到有一天,尼可拉斯看到自己的媽媽居然也在玩這個遊戲,那一刻他開始對這個遊戲產生了信心。「她從不玩遊戲,我意識到,這遊戲靠譜。」

老少咸宜以及像極了皮克斯反傳統的動漫形象,這些「小鳥特工隊」——各種顏色小鳥各司其職、各顯其能、搭配進攻的創意,甚至它們唧唧喳喳的配音,正是受到皮克斯動畫的「總動員」系列的啟迪。

可以說,還沒有正式在蘋果應用商店亮相,赫德兄弟便已經讓「小鳥」擁有在iPhone平台流行的潛質。

以小博大

蘋果打造了一個移動互聯網的模範平台,成為《連線》記者克里斯·安德森描述的典型「長尾經濟」——消費者擁有無限選擇的可能。如今蘋果的應用程序超過30萬,下載量突破了100億次。

「長尾經濟」的核心是:90%的產品帶來的利潤,與2%大熱門產品相差無幾。事實上,App Store中只有排名前100位的軟件,才能為開發者帶來令人滿意的收入,其他眾多開發者只是「打醬油」,每月收益十分可憐。「憤怒的小鳥」要想成為2%行列,僅僅把產品放在應用商店裡顯然不夠。

2009年12月Rovio進駐App Store,但前3個月在英語國家市場的起步並不順利。不過Rovio並不擔心,「我們很早就認識到,進軍這些市場不容易」, Rovio營銷主管馬特·威爾遜為這款遊戲制定了一個特別的戰術——先攻佔小國再攻大國(英語國家),目的就是為了登上排行榜。比如,500萬人口的芬蘭,App Store上幾百次購買就能成為最暢銷的應用,接著在瑞典、丹麥、希臘和捷克,「小鳥」都登上了榜單,而登上排行榜就意味著有可能打響知名度。

在美國與英國兩個重要市場獲得成功之前,Rovio已成功在北歐的幾個小國家達到了3萬到4萬次下載量,相當於每款應用平均銷量的四倍。

這讓Rovio有資格向蘋果提出要求,這也是威爾遜戰術的最關鍵之處。Rovio找到獨立發行商Chillingo——曾成功銷售過多款iPhone遊戲,並與蘋果保持著良好的關係,一起前往蘋果總部並告訴後者「我們有一款很棒的遊戲」。事實上,小國家的成功已讓蘋果注意到了這款應用。2010年2月11日,蘋果同意將「憤怒的小鳥」置於英國App Store應用商店當週首頁。

為此,Rovio還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在YouTube上推出預告片,新增42個關卡,讓遊戲變得不那麼簡單,破天荒地推出了免費版等。這一切,都發生在三天內。

登上英國首頁三天後,「憤怒的小鳥」下載量從600位左右攀升到一位,兩個月後成為美國應用商店的第一名。接下來的劇情不難猜測,「憤怒的小鳥」從此一帆風順開啟了「征服全球」的傳奇。

Web2.0的互動法則

小鳥能夠走紅,除了排行榜和口碑,在這個時代,他們還有幸用到了眾多免費宣傳工具,YouTube和Twitter就為他們省去了上億美元電視廣告花銷,而且效果更加明顯。

社交網站拉近了公司與用戶的距離,Rovio並沒有浪費這個有利的品牌推廣陣地。目前Rovio有23個人專司回覆郵件和Twitter,他們每個人都努力回答玩家提出的每一個問題,並積極和玩家互動。Rovio還願意同用戶探討遊戲設計,美國一位5歲孩子的母親,給他們寄去了她孩子所設計的一關口圖樣,經過討論後,Rovio居然真的在遊戲新版本中採納了這一設計。

作為一個真正的應用公司,Rovio不僅懂得如何在平台時代做營銷,他們的成功還在於在任何一個平台都能適應對方規則。

用維斯特巴卡的話來說,「我們看到在iPhone上,付費內容是可行的」,因此消費者需要為首次下載付費,在Android平台上看到付費內容行不通,於是採取了廣告支持模式。

如今,在這兩個最主流的平台上,Rovio都收穫了成功,App Store上有2000萬次付費下載,而在Android Market,同樣達到2000萬次廣告支持下載。兩個平台提供的收入也基本持平。這讓Rovio收穫了信心,並決定在今年5月進軍Facebook,一個新的搖錢樹平台。

據Rovio方面透露的消息,Facebook版本遊戲中將添加社交及病毒式傳播機制,同時還可能擴展虛擬商品種類。在此前的遊戲版本中,「憤怒的小鳥」已嘗試提供了「通關神鷹」這種虛擬商品,售價89便士,目前下載次數已經超過200萬次。

今年2月份,Rovio還新推出了移動支付系統「豬仔銀行」,允許用戶在遊戲內購買,無須輸入信用卡信息。Rovio首席執行官米哈爾希望這套系統也能成為Facebook重要的組成部分。

相比其他同時代的應用企業,《連線》雜誌認為Rovio創造了一個新的模式:在不同平台,搭建自己的領地,運營自己的品牌。Rovio不但早已跨平台,甚至已在忙著跟傳統平台企業聯合,20世紀福克斯只是第一案例,樂高公司也與Rovio結盟,如今已開發出「憤怒小鳥版」積木,「小鳥」手機殼、U盤和T恤,只要你需要,Rovio已經表態願意提供授權。

昔日迪士尼動畫片《汽船威利號》成就了米老鼠形象並在數十年的時間裡,締造了一個龐大的迪士尼娛樂王國,而現在,只用一年的時間就讓品牌全球聞名的Rovio正在向同樣的目標前行著。

小鳥緣何成功

1.背靠大樹好乘涼。蘋果App Store出現,降低了小開發團隊營銷和製作成本。

2.遊戲設計簡單易玩。它具備手機遊戲的3S成功鐵則:simple(簡單)、short(精簡)、stupid(幼稚)。

3.免費體驗,持續新鮮。擁有免費版本,讓玩家得以嘗試體驗;產品更新快,持續增加用戶的新鮮感。除原有版本升級外,「小鳥」已陸續推出了萬聖節版、聖誕節版、情人節版以及《里約大冒險》特別版。

4.基於Web2.0時代的互動營銷。讓玩家不斷使用和談論這款遊戲,如在YouTube上精心製作宣傳視頻,通過Twitter和電郵與玩家互動,並將粉絲設計的關卡添加到遊戲中。

5.不同平台遊戲版本,採用不同運營和設計模式。如蘋果平台內容付費,安卓平台廣告支持。

6.積極與傳統企業結盟,開發多種衍生產品——玩偶、電影、新遊戲等。
4 : greatsoup38(830)@2011-04-30 16:35:52

http://www.21cbh.com/HTML/2011-5-2/wNMDAwMDIzNTkwNQ.html
從芬蘭來到中國的一週,Peter Vesterbacka每天都在各種會議與談判中度過。作為Rovio全球市場發展總經理,Peter此次中國行除了參加此間召開的移動互聯網大會,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尋找中國當地的合作夥伴。

如果你不知道Rovio Mobile,你也一定聽說過「Angry Birds(憤怒的小鳥)」。這款由Rovio公司開發的遊戲自2009年底登陸蘋果App Store以來,如今已經風靡全球,成為智能手機上最受歡迎的遊戲之一。

「我們並有沒有花錢去做推廣。」Peter告訴記者,這就是移動互聯網的魅力,讓一家只有80多人的芬蘭公司迅速全球聞名。

Peter在中國也感受到了這種魅力,「我每天行程都被安排滿了,要見各種合作夥伴,各行各業的都有。」據其透露,Rovio的第一個海外辦公室將設在中國,這個計劃中的10人左右辦事處,最快今年暑期確定,「我們希望能在中國做到1億美金的銷售額,未來中國可能成為僅次於北美的第二大市場」。

這個辦事處除了幫助Rovio開發專為中國市場量身定製的遊戲版本,還將推動《憤怒的小鳥》的周邊產品,以及有關虛擬現實結合商業模式在中國的發展。

除了Rovio,《植物大戰殭屍》的開發商PoPCap,以及日本最大的兩家移動社交網站GREE、DeNA等近期都有加碼中國的計劃。

「4年之前,所有人都勸我放棄移動互聯網,因為中國還是功能手機時代。現在完全不一樣了。」PoPCap亞太區總裁James Gwertzman告訴記者,現在他們除了開發針對中國市場的遊戲,還計劃在中國試驗新的商業模式,「Android平台的主流是免費,所以我們改變商業模式很重要」。

淘金中國

4月27日,移動互聯網大會在北京開幕,來自26個國家和地區的移動互聯網企業高管齊聚中國。這超出了大會主辦方長城會CEO文廚的預期,「有一半的嘉賓都來自海外,包括軟銀的松本徹三、Skype之父Niklas等」。

全球移動互聯網產業相關的廠商此次都來到了中國,如日本軟銀、韓國SK、法國Orange等運營商;Gree、DeNA、Mixi等移動社交網站;以及《憤怒的小鳥》、《植物大戰殭屍》等熱門遊戲及應用的開發商。

文廚表示,今年明顯感覺到中國移動互聯網概念的突然火熱,「這和大環境的時間點相關,之前中國企業有一波海外上市潮,而且國內移動互聯網市場確實開始爆發」。

海外廠商齊聚中國的背後,是對中國巨大市場的看好。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黃澄清介紹說:僅2011年第一季度,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達64.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3.4%,環比增長23%。

截止到2010年底,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到3.03億,佔網民總數的66.2%,較2009年底增加了6930萬人。

事實上,這一數據還在飛速增長當中。「實際上中國的移動互聯網使用人數或者手機上網的人數在4月份的時候已經超過了3.5億,增長的速度是非常驚人。」新浪CEO曹國偉表示,預計在一兩年時間裡,通過手機上網或者移動終端上網的人口會超過PC互聯網。

產生這種現象原因,一個是智能手機終端的普及,另一個原因就是廠商紛紛加大了對移動互聯網的投入。長城會(中國)董事長雷軍表示,在過去的一年裡,互聯網巨頭加大了對移動互聯網的投入,創新的小公司也層出不窮。

在這樣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國際公司開始來中國淘金。芬蘭的Rovio與日本的Gree都將於近期設立中國分支機構,Opera會在下半年加大在中國的投入,DeNA會於7月正式將其移動平台引入中國。

除了業務佈局,Gree公司CEO田中良和還告訴記者,「其實我們最近一直在看一些中國的開發商,Gree在日本投了10家,在中國的數量肯定會更多」。

平台之爭

「iPhone改變了一切。」在談到《憤怒的小鳥》的成功時,Peter如此說到。在此之前,Rovio的創始人團隊已經開發過51款遊戲,不過都是給第三方做,並沒有自己的品牌。

「是蘋果給了我們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機會。」Peter說,目前《憤怒的小鳥》在全球已經突破了1.4億的下載量。

不過,只有蘋果App Store平台中的下載為他們帶來了真金白銀。「蘋果的生態系統只有一個,而且有成熟的商業模式,下載、訂閱付費等。但是在Android中,情況就複雜很多。」Peter認為,未來在不同的平台中採取不同的策略,是移動互聯網開發者們必須考慮的問題。

在中國,這一問題會更加複雜。除了蘋果、諾基亞、各種Android的免費市場,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也都有各自的應用商店,還有以斯凱的open sky為代表的非智能手機以及山寨機中的「類App Store」。

「Android碰到的核心問題就是,用戶要免費,開發者要賺錢。」斯凱CEO宋濤表示,未來功能手機用戶往Android低端智能機轉移是趨勢,因此斯凱也在開發基於Android的平台留住用戶。

隨著智能機普及率的提升,平台之間的競爭會更加激烈。除了各種各樣的在線商店之外,社交網絡的興起讓移動互聯網的平台之爭更充滿變數。

「如果說iPhone改變了一切,Facebook又再次改變了一切。」PoPCap亞太區總裁James Gwertzman告訴記者,「比起在不同的在線商店中賣產品的思路,我們考慮的更多的是如何通過社交

網絡留住用戶。」

James認為,十年前的思路是做一款遊戲,通過各種平台發佈出去,然後馬上去做下一款遊戲。現在不是這樣了,「遊戲意味著服務,必須不斷的保持遊戲的新鮮」。在James看來,社交化就是方向之一,「我們以後發布的所有遊戲都會有社交功能」。

PoPCap已經在與人人網合作,近期會正式推出首款專門針對中國市場的遊戲。「一年前我們的寶石迷陣就在人人網上有過測試,未來可能也會和更多的社交網站合作。」James說。

在新浪CEO曹國偉看來,移動互聯網的生態系統中有三大類運營者,包括移動運營商、手機設備和平台的提供商,以及網絡服務的提供者。

「不同的國家,競爭格局不太一樣。在日本基本上是運營商主導,在美國我們看到是設備廠商和公司主導著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曹國偉認為,中國環境相對來說是比較複雜,在中國基本上都是由網站來主導。

「不在乎盜版」

希望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打造一種新商業模式

在海外公司積極佈局中國背後,其實中國開發者們面臨的問題是自己也賺不到錢。其中的原因除了平台太雜之外,用戶付費意願低、盜版氾濫是最大的問題。

一項非官方統計數據顯示,國內60%以上的iOS設備用戶都進行了破解越獄。他們使用《植物大戰殭屍》、《憤怒的小鳥》等應用並不需要付費。

對於這一問題,Peter表示並不是特別擔心,「我們會推出更多的服務讓用戶選擇正版,而且在Android上面我們本來就是免費」。

James則告訴記者,相比於考慮如何在平台上買更多的產品,改變商業模式顯得更為重要。雖然《植物大戰殭屍》已經在iPad、iPhone上獲得了巨大的收入。

「比起iOS,未來Android是更大的市場。」James說,後者意味著免費,意味著廣告模式等,「這方面我們的轉變有點慢,未來中國區的團隊會領導這樣的變革」。

除了線上盜版問題,線下周邊產品的盜版似乎更加嚴重。James告訴記者,在淘寶上搜索《植物大戰殭屍》,能找到超過65000件商品,「但沒有一個是我們提供的」。

《憤怒的小鳥》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但是在Peter看來,他似乎非常樂意看到滿大街的山寨小鳥T恤、公仔,「我們希望成為被盜版最多的品牌,因為這意味著是最受歡迎的品牌」。

「目前並沒有想通過法律等手段追究山寨公司,因為這是贏不了的戰爭。」Peter認為,他們是一家通過移動互聯網起家的小公司,他希望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打造一種新商業模式,而不是花大精力去打擊盜版。

事實上,Rovio已經找到了一種可行的模式。不久前的4月20日,Rovio公司就與諾基亞合作,推出了第一個支持NFC功能的遊戲版本。這款名為「Angry Birds Magic」的產品可以讓玩家通過手機NFC功能對遊戲中關卡解鎖。

Peter介紹說,現在實現的功能是兩個玩家各自打開NFC功能,手機相互接觸後才能對遊戲的關卡進行解鎖。在Peter看來,未來可以和《憤怒的小鳥》公仔等結合,「用手機掃瞄之後,在遊戲裡能開出新的關卡、道具甚至特殊的小鳥」。Rovio除了與諾基亞達成合作之外,還與LG、HTC等手機廠商進行了洽談,未來也會合作推出此類版本的遊戲。
5 : greatsoup38(830)@2011-05-10 18:37:25

http://www.21cbh.com/HTML/2011-5-10/zNMDAwMDIzNzQzNA.html
據外媒報導,全球大熱的移動設備遊戲《憤怒的小鳥》(Angry Birds)開發商、芬蘭Rovio公司週一表示,計劃在未來三至四年內上市。

路透社引用芬蘭商業日報的報導稱,Rovio全球市場發展總經理Peter Vesterbacka表示,Rovio很可能在三到四年內公開上市,不過現在並不著急,他沒有透露公司將在何地上市。

Peter Vesterbacka稱,即使不上市,Rovio還是有能力維持目前所有的開發項目,但是相比出售公司,上市是一個更有意義的方向。

他還表示,Rovio的目標是在未來三年內成為全球領先的娛樂品牌,公司目前正在中國設立辦事處,並且計劃在日本和美國設立辦事處。

Rovio預計2011年的銷售額將會在5000萬到1億歐元之間(69.85萬-1.397億美元),而2010年該公司的銷售額為650萬歐元。

目前,《憤怒的小鳥》下載量已達1.4億次,其中第一年的下載量是5,000萬次,到今年1月份達到7,500萬次,截至今年3月份達到了1億次。

Rovio已經與當樂網就《憤怒的小鳥》在華運營達成基本合作意向,在當樂網免費開放多個版本的Android版《憤怒的小鳥》,包括節日版和最新的里約版。
6 : passport(1491)@2011-05-11 15:07:34

其實真係iphone改變左好多
7 : greatsoup38(830)@2011-05-15 14:26:01

http://www.21cbh.com/HTML/2011-5-16/1NMDAwMDIzODM1Ng.html
十七個月前,小鳥帶著弟兄姊妹,悄悄地從北歐開始,跟綠豬「干」起來了。

這「憤怒的小鳥」(Angry Bird),一款貌似弱智的遊戲:在手機、平板電腦、遊戲機等各種設備上,人們只需要觸摸屏幕,以小鳥為子彈,用橡皮筋彈弓發射,擊打綠豬,獲取通關。

正是這只貌似「弱智」的小鳥,神奇地佔領蘋果公司App-store在69個國家下載量的頭把交椅。

據Rovio公司的數據,在小鳥第一大市場美國,玩家們平均每人每天玩這款遊戲的時間就超過一小時,每天玩家花超過兩億分鐘去擊打綠豬,這個時間幾乎相當於全部美國人每天看電視時間的總和——小鳥超過了電視!

經常按下按鈕的人還包括英國首相大衛·卡梅倫。英國互動遊戲協會的安迪曾在自己的Twitter上透露,首相卡梅倫是憤怒的小鳥的狂熱粉絲,並且購買了完整版的遊戲;而作家拉什迪接受採訪時,則號稱自己是玩憤怒小鳥的高手。而最近微博上有這麼張圖片:美國總統奧巴馬與州長們開會,有一個州長卻用iPad 開始了對綠豬的進攻。在中國,50歲的李開復也是粉絲之一。據說他在小鳥的通關級別很高。在 2011年創新工場年會上,他甚至把自己扮成「憤怒的小鳥」。

小鳥登上了《紐約時報》,被稱為2010年「年度文化符號」。

數以億計的粉絲似乎使小鳥飛得更快了,據《華爾街日報》,Rovio開始了籌備IPO,準備在兩年到三年裡在紐約上市。

宣佈上市計劃的前幾週,Rovio剛剛獲得4200萬美元的融資。投資小鳥的是Accel Partners和Atomico Ventures,前者投資了Facebook(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絡)和Groupon(全球團購網站鼻祖),後者的創始人曾創辦過另一間公司,叫做Skype。

擁有82名員工的Rovio,確實算不得是一間大公司,甚至在小鳥振翅高飛前,Rovio曾一度面臨破產。現在卻信心十足地放話:憤怒的小鳥如同當年的米老鼠,Rovio就是迪士尼的2.0。

這只沒腿沒腳沒翅膀的小鳥,成本僅為10萬歐元,卻已賺回5000萬歐元。如此誘人的生意,如何形成?又將飛向何處?

Rovio前傳:6年、51款遊戲、CEO出走、虧損

早期Rovio只能遊戲開發、遊戲代工,而放棄了市場營銷能力和分享渠道的培養。

2003年,惠普公司和諾基亞公司聯合舉辦了一場手機遊戲大賽。三個來自赫爾辛基科技大學(Helsink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學生,憑藉一款名為《捲心菜之王》(King of the Cabbage World)的多玩家遊戲,奪得冠軍。

比賽結束後,三個學生找到當時在惠普公司工作的彼得·威斯特巴卡(Peter Vesterbacka)請教,問接下來該怎麼辦?彼得直截了當地表示,做遊戲公司。

一年之後,這三位大學生,尼古拉斯·亨達(Niklas Hed)和另外兩位同學( Jarno V kev inen,Kim Dikert)成立了Relude遊戲工作室,這便是Rovio的前身。

2004年,Relude公司把《捲心菜之王》買給了數字巧克力公司(Digital Chocolate),後者將遊戲改名為《鼴鼠戰爭》,使其成為第一款移動平台上的商業化遊戲。

此前,尼古拉斯已邀請了堂兄邁克爾·亨達(Mikael Hed)擔任公司CEO。後者的父親是一位天使投資人。起初,Relude的原始資本是獲得冠軍的獎金,以及哥倆東拼西湊的幾千歐元,但是,很快公司陷入困境。

怎麼辦?手機遊戲或許能成為一門不錯的生意?

這個念頭直到2004年冬天,才進入到邁克爾的父親的腦海。他拿出100萬歐元投資了亨達弟兄,日後,老亨達便是Rovio的董事主席。

Rovio這個名字則是弟兄倆獻給投資人的禮物,他們把公司名稱改為Rovio,這個詞在芬蘭語中是「火」的意思。拿到資金,年輕人感覺創業激情如火焰在胸中燃燒,尼古拉斯招兵買馬,信心滿滿,在心中描繪未來。

此時,團隊卻出現了分歧。邁克爾認為應該專注休閒遊戲,這與董事主席,也就是他的父親,觀點不同。邁克爾選擇離去。

大戰將臨,將軍請辭,CEO的離去使公司的戰略佈局被打亂,Rovio只能堅持做自己擅長的遊戲開發,而放棄了市場營銷能力和分享渠道的培養。

一隻小鳥的「憤怒」生意

而在當時,手機遊戲公司受到手機設備製造商、通信運營商等多方的把持,在渠道、定價上「幾乎沒有任何話語權」。

「當時根本接觸不到用戶。」彼得回憶說,那時候,都不知道自己的遊戲是誰在玩。「以前,一款遊戲是否好玩,是由諾基亞的員工決定的,標準是他們定的,而非用戶。」

比如,貪食蛇(Bounce),可能會有人並不覺得這款遊戲非常優秀,但是,諾基亞選擇它作為內置遊戲,就會有超過2.2億的人玩過這款遊戲。

除了貪食蛇,Relude還為知名遊戲公司EA代工研發過極品飛車(Burnout)。這些知名企業的訂單,使Rovio生存下來,同時,遊戲開發技術和遊戲運營和執行效率的積累,都成為小鳥日後振翅的原動力。

在這些年裡,彼得與尼古拉斯一直保持著聯繫,儘管在那麼多個週一,見過數不清的Geek和創業者,彼得依然不緊不慢地待在大公司裡,彷彿在隔岸觀著這團「火」,他不時會給予尼古拉斯一些建議。

雖然,貪食蛇、極品飛車獲得很好的口碑,可是,僅依靠代工的收入,Rovio依然很難維持公司的運轉。2007年,尼古拉斯不得不開始裁員,由鼎盛時期的50名員工,裁到10個人左右。

那是公司最壞的日子。

同樣是2007年,iPhone出現了。蘋果公司同時推出了App Stroe應用商店。用戶可以從在商店裡購買遊戲,下載到自己的iPhone等iOS平台的設備上。整個過程沒有移動設備商,沒有運營商。

Rovio和所有的應用開發者一樣,第一次獲得了直接面對數百萬終端用戶的機會。對於沒有自有分銷渠道的Rovio來說,無疑是利好消息。

「必須要想個新辦法來拯救公司了。」2009年,尼古拉斯全力說服叔叔,請回了邁克爾。

邁克爾回歸,一邊讓公司繼續承接部分代工的項目,維持公司運營,一邊,組織研發人員,集中力量,在iOS平台上研發,做擁有完全知識產權自有品牌的遊戲。公司的重心逐步轉移到後者。

距離小鳥破蛋而出的日子近了,在此之前,Rovio成長了6年,推出了貪食蛇、極品飛車等51款遊戲,還經歷了一次CEO的出走和回歸。

小鳥誕生:App Store的機會

App Store的出現,提供了直接面對終端用戶的通道,但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被釋放的競爭格局,「也許,可以從iOS開始,成功之後,再轉到PC機上」,這是他心中的小算盤。

「每個人都是iPhone的潛在用戶、做一款所有人都能玩的遊戲」,機會大,競爭也大,App Stroe的出現,提供了直接面對終端用戶的通道,但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被釋放的競爭格局,「也許,可以從iOS開始,成功之後,再轉到PC機上」,這是他心中的小算盤。

沒有具體的條條框框,邁克爾對設計師的要求很簡單:劇情簡單,不需要攻略的,不需要說明書,上手時間短,載入時間短,隨時都能玩幾局。

設計師詹克·以裡薩羅(Jaakko Iisalo)心血來潮,花了幾張草圖,「沒有腿沒有腳沒有翅膀的小鳥」、胖乎乎的,但是,有一對很有性格的眉毛,些許誇張地流露出小鳥很憤怒。

出乎詹克意料,小鳥獲得所有人的喜愛。而這位日後被稱為「憤怒小鳥之父」的人,此刻也不曾料想,小鳥竟會如此紅。確定了基本的遊戲角色,詹克就開始帶領團隊進入下一步,遊戲情景設計,為什麼憤怒呢?

第一版時,憤怒的小鳥與現在大家熟知的完全不同,觸摸到哪只小鳥,相應的色塊就會轉動,小鳥便會砸掉色塊。各種顏色的小鳥也沒什麼個性,沒有自己的特殊技能。

而2009年初,正是豬流感肆虐之時,詹克團隊的一個成員突發奇想,便將小鳥的敵人想像為豬頭,而綠色和無精打采則是生病了的側證。

Rovio 的工作氛圍很自由,有個房間是專門儲備啤酒。「那時候,公司也不大,大家下班經常一起喝酒。」

有員工自己開發出很多小插件加在各種遊戲開發工具中,比如,到了下午五點,小圖標就變成啤酒瓶,彷彿在告訴大家:「收工了,可以喝點酒啦」。

有一回,喝啤酒時,大家隨口唱歌,「哼哼,就哼出來了《憤怒的小鳥》的背景音樂。」彼得說。

在隨後的日子裡,詹克拿著邁克爾劃撥的專款——2萬5千歐元(後來,其實花了四倍),開始帶領團隊對遊戲進行精雕細磨。

詹克對草圖修改了幾十次, 每隻小鳥都有了自己的功能。說起功能,玩過小鳥的人們,也許會想到皮克斯的作品。因為,Rovio的各色小鳥如同一隻「小鳥特工隊」,各司其職、各顯神通、搭配進攻,同仇敵愾。這個創意,與皮克斯動畫的「總動員」系列似乎不謀而合。

有分析指出,從這個角度上,小鳥並不是獨創了一個角色風格,而是順應了人們對一種風格的喜愛。這樣的理解似乎可以在日後用來闡釋Rovio不斷推出的「皮克斯風格」的視頻廣告短片,以及更大手筆營銷合作。

「排隊上彈弓是否是自己跳上去,小鳥們嘰嘰喳喳的叫聲,綠豬的笑聲。這些細節都不是幾天就能做出來的。」彼得說,上手容易,通關難。也許,這是憤怒的小鳥黏住玩家的秘訣之一。

開始研發的時候,尼古拉斯就做好了準備,他甚至認為,或許要做10-15款遊戲,才能獲得那一個Right One。而研發的艱難超過他的想像,八個月過去,數以千計的修改,使他數度想放棄這個項目。

從2009年3月第一次看到詹克的草圖,時間已經推移到鄰近聖誕。有一天,詹克看到母親,在烹製火雞,但是,卻因為玩憤怒的小鳥,幾次中斷烹製,直到通關,才繼續把火雞做好。那一刻,他終於堅定,就是它了。

2010年12月11日,在倫敦,在紐約,在赫爾辛基,在世界很多角落,熱情粉絲走上街道,穿著小鳥或綠豬的服飾,抱著遊戲角色的絨毛公仔,慶賀他們的節日——憤怒的小鳥日。當然,這個節日是他們自己定的。這一天,是憤怒的小鳥在蘋果應用商店開售一週年。

小鳥如何秀於林?

小鳥在蘋果應用商店裡屬於休閒遊戲,和它擺在一起出售的至少還有30萬個小遊戲。小鳥憑藉什麼飛出來的呢?

當Rovio認準小鳥遊戲質量,接下來,就是花心思,用小錢,辦大事。

馬特·威爾森(Matt Wilson)負責市場推廣,他曾向《連線》雜誌透露,在芬蘭本土的蘋果商店,只花了幾百歐元就把憤怒的小鳥推到第一名。

彼得說,因為芬蘭的小國家,通過員工和親屬的口口相傳,在推廣上有很大幫助。比如,一個知名的滑雪運動員在電視節目上,告訴瑞士的電視觀眾,她玩過這款遊戲,小鳥由此被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的鄰居們所知。憤怒的表情像病毒一樣傳播開去,瑞典、丹麥、希臘、捷克,小鳥不斷俯衝前進。

以往遊戲的運營經驗此刻為小鳥提速,「英國和美國是巨大的市場。在芬蘭如果有三四萬的下載,在英國和美國可能是這個數字的四倍,甚至五倍。」馬特說。

2010年2月,Rovio帶著北歐市場的一夜登頂的第一名,找到蘋果應用商店和北美分銷商Chillingo。前者答應在英國市場的首頁推薦小鳥一週時間,後者則承接了小鳥第一版在北美的分銷。

為了充分利用一週的展示機會,模仿電影宣傳片花,Rovio為遊戲製作了一個英文版的宣傳片花,放在Youtube上。

「這是第二個專門為iPhone遊戲製作的視頻。」馬特非常得意,該視頻已經播放超過170萬次。

北美市場是重中之重。尼古拉斯想起彼得,對著這位年長自己十多歲的業內傳奇式前輩,他在電話裡,口氣很委婉:「來幫我們,好嗎?兼職都可以,一週來兩天都好。」

此刻的小鳥已經紅遍美國,彼得在美國考察了幾天,當即給尼古拉斯回電話:「我可以來Rovio工作,而且是全職。但是,我們要做這個星球上最好的品牌。」

彼得出山了。

早在2000年,彼得就預見了移動互聯網的繁榮,他創辦了一個組織,名為Mobile Monday,故名思義,在週一的晚上組織有關移動互聯網話題的沙龍活動,邀請業內Geek、創業者、分析師、投資人,講述自己的項目,探討行業的發展。只是,沒預料到,這一天,等了十年。

這位43歲的芬蘭人現在是Rovio公司全球市場總經理,他的名片也遊戲味十足,名字下方印著「Mighty Eagle」(遊戲中一角色名),不見職位。但正是他的加盟,讓Rovio開始謀劃要做成大公司。

Rovio 非常重視與用戶互動。在Rovio擁有40 個人團隊的時候,曾經一度,有23個人專職負責回覆郵件和twitter。

「這種投入比例是以研發為主的公司所無法比擬的。」彼得說,小公司,沒有多餘的經費去砸廣告,但是,會儘量認真回答每一封電子郵件裡的問題,和每一條微博(Tweet)。

有時候,登陸微博(Twitter),看到玩家在發「找到金蛋了麼?」、「打到哪一關了?」彼得就會熱情地向粉絲們打招呼:「嘿。你好,我是魔法老鷹(Mighty Eagle)。」

在彼得的組織下,小鳥的超級玩家開始不斷在遊戲主題網站上公佈自己的通關圖片,並且羅列出通關攻略。Rovio公司也在各個渠道上,積極響應這種討論,並在適當的時候製造話題。

有一次,一個5歲的男孩伊凡(Ethan)在紙上畫了一幅圖——這是他為憤怒的小鳥設計的關口,伊凡的媽媽把原圖寄給了Rovio。彼得得知此事,與產品研發的同事溝通,將伊凡畫的圖設計成一模一樣的關口背景圖,並且把伊凡的名字寫到背景圖上,將這一關命名為「Ethan」。

「這樣做既可以把玩家參與的熱情充分調動起來,又可以從某種程度上,開掘了一款遊戲持續更新的創意源泉。」彼得解釋著,如此以來,數以億計的用戶就拉進遊戲設計的後台大幕裡。

時間短,載入時間短,隨時都能玩幾局。

「從3歲到80歲,都可以玩。」小鳥的下載量,已經超過了1.4億人次。

小鳥的大生意夢想:超越迪士尼

Rovio不是一家手機遊戲公司,而會是一家娛樂公司:遊戲、電影、周邊產品,憤怒的小鳥就是米老鼠,Rovio想要做成新型的迪士尼公司。

今年四月初,彼得的名字出現在了《時代週刊》2011年度百人榜上。

「我們是一間來自微型(Tiny)國家的微型公司。」這是彼得·威斯特巴卡(Peter Vesterbacka)在各種場合,重複最多的一句話。但這家微型公司卻雄心勃勃。

「很多人在問,現在熱映的3D動畫片《里約大冒險》,是不是憤怒的小鳥拍的電影?我們覺得,分不清楚最好。」潘天一說,他曾經是一名電影製片人,在上海電影節上遇到了彼得,相談甚歡,加入到Rovio不到兩個月。

「彼得的腦袋裡點子太多了。」潘說,彼得常把任天堂的《瑪麗奧》遊戲當作榜樣。「《超級瑪麗奧》更新換代幾十年,玩家一樣喜愛。」面對用戶會否厭倦憤怒的小鳥的問題,彼得就會舉出瑪麗奧的例子。

2010年11月,時任福克斯數學娛樂副總裁的安德魯·斯塔伯來到Rovio。福克斯計劃拍攝一部全新的動畫片《里約大冒險》,並希望Rovio提供合作。

「《里約大冒險》是一個新電影,不是已經有歷史,我們願意加入,他們其實很高興。因為,我們可以幫他們把這部電影變成今年世界上最火的電影。我們以廣告跟他們合作,但實際上,是他們幫我們投了廣告。他們投了上億美元推廣,我們沒參與,但是我們有一個條件就是,在他們做廣告的時候每個地方要有憤怒小鳥這個品牌。所以就這樣慢慢人家把這個電影誤會成我們的電影。」潘天一在開發者星球的會場上,揭示合作的背景。

這樣的誤會也許的確是Rovio樂於見到的。「Rovio 計劃出版漫畫書、拍攝動畫連續劇和電影。」彼得描繪著Rovio的娛樂帝國,「我們會圍繞遊戲小鳥,創造出一個綜合娛樂產品,正像是迪士尼2.0。」

在《里約大冒險》電影推出前一週,Rovio推出憤怒的小鳥里約版遊戲,這是一款基於iOS平台的遊戲。遊戲與之前設置類似,遊戲載入的畫面與電影海報背景圖一致,但是,綠豬不見了。玩家不再需要攻擊小豬,而是通過打碎鳥籠,營救被囚禁於其中的珍稀小鳥。這也許正昭示著 Rovio在向娛樂帝國方向邁進。

針對遊戲本身,Rovio也開始精耕細作。2010年9月,Rovio發佈了價值99美分的「魔法老鷹」工具,這是其第一次嘗試In App Purchases。與此同時,推出了自主研發的遊戲內部支付工具「豬仔銀行(Bad Piggy Bank)」。

在遊戲價格上,《憤怒的小鳥》目前共有高清版(HD)、節日版(Seasons Version)RIO版三個付費版本,最後一款採用了較少遊戲關卡,較低價格的策略。「雖然面臨其他版本降價的壓力,但是,這一策略不僅將小鳥重新回到了離開數日的排行榜頭名位置,同時,也開始讓打包販賣新遊戲關卡成了一個明確的戰略。」彼得說。

今天的小鳥從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起飛,翱翔全球,選擇的第一個落腳點,是中國。彼得透露,這個夏天,Rovio將在中國建立分支,人數不定,「5個,或50個,一切皆有可能」。

2011年4月,彼得來到中國,長城會(GWC)舉辦的2011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的會場裡, 彼得穿著一件越南產的紅色衛衣,衣服上大大的「憤怒小鳥」的圖像,讓他在一些國家經常被攔住,要求一起合影留念。

有個人和彼得穿著同樣小鳥衛衣,叫潘天一,出生在南京,6歲移居芬蘭,現在25歲的潘,是Rovio的第一個華人員工,也是Rovio僅五六個人的市場團隊成員之一。

「彼得潘」組合中國之行的第一站選擇了上海,這裡是今年憤怒的小鳥復活節尋金蛋活動所在地。作為遊戲季節版(Season Version)的招牌市場活動,金蛋已曾在數個國家和地區被發現,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都曾被尋出過金蛋的線索。

「明天會去騰訊公司。」在前往MobileMonday Beijing的路上,彼得說,此次中國之行,是和中國社交網絡談合作的,有了投資facebook的Accel這樣的頂級VC公司,通過社交媒體平台進行深度推廣,自然是輕車熟路。

但Rovio會不會和諸多知名外國互聯網企業一樣,落下水土不服之症?

彼得似乎一點都不擔心,攤開手掌,數著「雅虎、Ebay、甚至Google,他們都是美國公司,我們是芬蘭公司。小而充滿創新創造的公司。」

「當然,前提是,我們在中國找到這個星球上最優秀的人才,當然,這個優秀,絕不是『虎媽媽』(Tiger Mama)教育出的孩子,也不是用GPA來衡量的。」
8 : greatsoup38(830)@2011-05-15 15:42:15

http://www.xincaijing.com/html/xsxs/5036.html
《憤怒的小鳥》的收費模式
9 : GS(14)@2011-06-19 13:38:5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35&art_id=15355315
專教你整蛋
「憤怒鳥」推食譜
2011年06月19日
10 : greatsoup38(830)@2011-07-24 14:23:04

http://news.imeigu.com/a/1311294143601.html
騰訊遊戲訊 7月21日消息,芬蘭手游商Rovio負責人Peter Vesterbacka日前表示,他們的目標是將《憤怒的小鳥》打造成擁有十億粉絲的全球第一娛樂品牌。

儘管上個月本作已創下了驚人的2.5億下載量,但Rovio卻稱這只是他們萬里長征開始的第一步,他們的目標是比肩《馬里奧》和《米老鼠》。

「我們要將這一品牌的影響力發展到極致,未來兩三年來我們希望能在全球範圍內擁有十億粉絲。」Peter Vesterbacka說,「明年我們希望能在中國市場率先獲得領導地位。」

Rovio圍繞《憤怒的小鳥》開始打造跨媒體戰略,除了遊戲外,相關的衍生產品如玩具和影視等都在陸續推出。

「企業都是要求盈利的,但我們還不急於讓品牌完全商業化,我們需要吸引更多的粉絲來打造品牌影響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752

男伴「小鳥」長過5.8吋 女生易高潮

1 : GS(14)@2012-11-15 00:55:51

咁精準咩真是?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21114/18066263
男士「那話兒」長長短短,真的很重要。英國一項調查發現,女士(圖)認為男伴的「小鳥」越長越好,要比平均尺寸14.7厘米(5.8吋)長,約長過一張50港元紙幣,更易給她們帶來性高潮。
西蘇格蘭大學心理學家布羅迪訪問了323名女士,了解她們對陽具長短是否影響陰道性高潮的看法。調查結果發現,陽具長更易刺激女性陰道觸發性高潮,經歷最多陰道性高潮的女士也多指男伴陽具比平均尺寸長。布羅迪說:「這可能與長陽具可刺激整條陰道和子宮頸有關。」
女士介意男伴長短,但也要留心脫恥毛或「下體鑲石」(vajazzling)的後果。美國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的醫生指,2010年因脫恥毛受傷而進入急症室的人數,是2002年的五倍,八年來總共有逾14萬人入院,平均每年人數有近16,000人。
2 : CHAUCHAU(1254)@2012-11-15 04:17:01

謬論,內在肌肉無感官,只有充實與否,外在肌先有神經反射區,視乎技巧恰在位
3 : Ar Yan(11362)@2012-11-15 06:29:41

又話g點近洞口 太長反而接觸不良架?
4 : Ar Yan(11362)@2012-11-15 06:30:54

而且加藤鷹的手指都無5.8吋

技巧先最緊要
5 : ijoe79(20432)@2012-11-15 16:43:12

4樓提及
而且加藤鷹的手指都無5.8吋

技巧先最緊要


但加藤鹰隻手指識轉灣喎
6 : fineram(806)@2012-11-15 17:48:00

龍生, 亞力士召喚smiley
7 : hh0610(1603)@2012-11-15 20:21:20

最緊要夠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954

小鳥窩 - 邵音音 電影人的責任感 2016年11月11日

1 : GS(14)@2016-11-13 22:14:47

http://www.am730.com.hk/column-337088
徐師傅走了(1929-2016)。天津人士,祖父徐春發、父親徐得順都是中國著名京劇花臉。從香港演藝人協會成立,就參加義工隊,一直投入服務社會工作。2013年及2015年香港電影總會及武師公會,都分別向他頒發成就獎及傑出貢獻獎。
他不是巨星,但他是優秀的武行老前輩,是我們尊敬的長輩。沒有他,不會有許多香港具代表性的電影佳作,亦沒有出神入化的武打片,一代人的青春是寂寞的。
徐師傅全名徐松鶴,一個道骨仙風的名字,就像其人。6歲習武,一身堅強體格,挺拔英武,就像松中白鶴一樣挺立、高潔。許多人未曾聽過他的名字,但多半看過他演出的電影,他有時是配角,有時是武指,或是為男女主角演出武打場面,亦是李麗華、樂蒂、林黛、鄭佩佩、凌波、陳寶珠、何莉莉、方盈、施思和貝蒂等的專用替身,稱得上是「替身王」。
身為專業武打演員,他的鐵拳鋼掌,與明星們的花拳繡腿結合一道,才有那些影史留名的經典電影。跟他合作最多的導演是張徹,包括《鐵手無情》,《飛刀手》,《金燕子》及《潘金蓮》。而合作無間的男演員則是劉家榮,作品有《陸阿采與黃飛鴻》、《魔鬼天使》、《飛俠神刀》、《玉面俠》、《大羅劍俠》、《插翅虎》、《三招了》、《神刀》和《金燕子》,李小龍每部電影他亦有參與。還有香港的珍寶:陳寶珠,徐師傅和她演過《總有一天捉到你》、《無敵女殺手》、《觀世音三服紅孩兒》、《活骷髏浴血五仙觀》、《五毒白骨鞭》……他的作品數目,要以海量計。
然而,演藝圈很現實,你若成名,封神塑金成為大明星下,每個人都記得你的名字,哪怕只是拍了幾場戲的客串性質,徐師傅在很多電影海報裡都沒有具名。這是常態,也是電影業裡很多無名功臣的共同寫照。
這樣說,並非抹殺了巨星們的功勞。最近,另一位一代傳奇巨星謝幕,她在銀幕上形象美麗摩登,影迷無數,然而她在用自己的電影,潛移默化地傳播著樸素的理念:忠孝仁義愛國愛家。1959年,她在《新民晚報》這樣寫著:我是從舊中國生長過來的。那時我還小,不怎麼懂事。可是在上海,在昔日的租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387

小鳥窩 - 邵音音 試驗中求突破 2016年11月18日

1 : GS(14)@2016-11-21 03:49:21

http://www.am730.com.hk/column-337885

李安(圖)導演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全球上映了,影評人林娉婷小姐謂男主角祖艾雲貌似初出道的陳冠希。世界找到兩個相像的人,也是難得的緣份。
《比》片以當今電影工業極致的技術拍攝——3D、4K和每秒120格播放速率,聽聞全球只有5家戲院能播放出最佳效果,台北和上海各有一家,香港很多觀眾朋友特別乘坐飛機去看,真是幸福的追求。
雖然我們只能從3D上領略李安革命性的突破,但已很興奮了!對於現有的電影技術,他提出了最高的要求,在科技、文化和藝術上每一次都有進步,作為先行者在試驗中求突破,才有這部電影誕生。他稍後會開拍一部關於拳王阿里的故事《Thrilla in Manila》,相信以更高技術呈現高速的拳擊,效果定必更嘆為觀止。
在我的身邊,也有這樣的電影英雄:《全力扣殺》和《救火英雄》等電影的特效大師黃智亨。當初何超儀提出要拍《全》片時,我心想:誰會看羽毛球題材的電影?片中許多逼真畫面,都是出自他的巧奪天工技術,羽毛球速度快、體積又細小,但在電影裡,我們看到球在慢慢地飛躍,伴著小塵埃,感覺像真又美,這些細節,輔助了一部電影的成功。至於《救》片,憑出神入化的影像,黃智亨、關卓豪及黃樹基更曾獲提名《第51屆金馬獎》最佳視覺效果獎,但名落孫山。可惜可惜!
李安以《比》片和《Thrilla in Manila》試身,我又聯想到翁子光導演的《踏血尋梅》,在贏得無數獎項及口碑之前,也是用《微交少女》作試驗。導演的用心良苦,然後一步步邁向理想和夢想,需要不斷努力和進取。
馬丁路德金為美國黑人力爭自由前,入讀最好的學校,增值自己,加上不斷嘗試爭取,結果讓很多優秀的領導者,突破固有看法,對黑人改觀了。因為他們相信,將來黑人同樣有很多高智慧和優秀人材,理應得到平等的地位和尊嚴。
李安在電影裡不斷追求進步,雖然現在世上只有極少數戲院能欣賞到完整的效果,但他已成為運用極致技術的第一人。為李安喝采!因李安而驕傲。李安的電影,帶來革命性的突破,《比》片令電影技術以至內涵都更上一層樓,毫無疑問是華人之光!

邵音音~七十年代出道,曾兩奪《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408

【好去處】銅鑼灣大型藝術聖誕村 川島小鳥首度來港設相展

1 : GS(14)@2016-11-29 00:15:41

又到聖誕!未踏入十二月,多個商場已經搶先佈置聖誕裝飾,不少商家都各出奇謀,希望從芸芸裝飾中脫穎而出。繼時代廣場「飄雪」後,在銅鑼灣利園區舉辦的「聖誕藝術村」即將展出來自日、韓、英的四位藝術家,當中有為港人熟悉的川島小烏和蜷川實花,在普天同慶的節日,透過不同的藝術作品傳遞愛與分享的主題。



是次展覽邀請到四位大師級藝術家參與,來自日本的川島小鳥(Kotori Kawashima)、蜷川實花(Mika Ninagawa)、來自英國的Rebecca Louise Law,以及來自韓國的Chang Hwan Kim,他們會以自己擅長的創作媒介,帶來四組精彩的藝術作品。日本人氣攝影師川島小鳥首次踏足香港拍攝的「小確幸寫真館」,作品取材亦非常「貼地」,走訪香港中上環、屋邨、街市、茶餐廳等具本土特色的地方,希望透過他的視角發掘這個城市令人感到幸福的畫面,包包(徐心怡)、文青女神Angela(袁禮林),以及素人都成為他鏡頭下的主角。同樣來自日本的蜷川實花以一貫華麗濃烈的個人風格展出「萬花隧道」,年初在台灣的巡迴展覽亦吸引大批粉絲入場,香港粉絲亦可把握這次機會朝聖了。英國花藝裝置藝術家Rebecca Louise Law運用自然花材創作出令人澎湃的花海裝置藝術「Red& White」,置身其中仰望彷如從天而降的花雨。而韓國的金屬雕塑家Chang Hwan Kim則利用金屬線織成「空中飛魚」,把利園區變身成一個海洋世界,令銅鑼灣一帶充滿藝術氣息。川島小鳥在香港取景的其中六幅作品會製成限量版明信片作慈善義賣,收益將不扣除成本全數撥捐「香港展能藝術會」,以鼓勵殘疾人士參與及發展藝術才能。可以在欣賞藝術作品的同時,亦幫助有潛質的殘疾藝術家追求及實踐藝術夢想。聖誕佳節不忘與身邊的人分享愛和溫暖,展期由十一月至明年初,銅鑼灣又多個熱點可讓大家打卡了。
Christmas Galleries at LEE GARDENS聖誕藝術村日期:2016年11月28日(下午六時後)-2017年1月2日地點:銅鑼灣利園區Hysan Place、利園一期、利園二期及利舞臺商場記者:黎婉婷


川島小鳥於2011年的大熱相集《未来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42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