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央視輿論審判 外國人不能倖免瑞典維權義工 被認罪

1 : GS(14)@2016-01-22 01:46:55

■彼得在鏡頭前「承認」觸犯中國法律。


美國非政府組織(NGO)「人權衞士緊急救援協會」瑞典籍義工彼得.達林(Peter Dahlin)在京失蹤逾半月後,終於現身央視,聲稱自己「從事違反中國法律的活動」,並為此「深深致歉」。中共不但常用被上央視的方法對待公民,也讓外國人接受這種輿論審判;國際特赦組織對此做法表示「非常不安」。官媒前晚對彼得發動輿論審判,高調宣佈破獲危害國家安全案。新華社、央視大幅報道;央視還讓彼得出鏡「認罪懺悔」,供述他與北京鋒銳律師所合作的公司在香港註冊,以及用「維權緊急援助組」名義在內地活動的情況。《蘋果》記者昨查冊獲悉,這家名為「Joint Development Institute Limited」的公司,位於灣仔,是一家提供秘書服務的空殼公司。


■央視指彼得與北京鋒銳律師所合作在香港註冊的公司(紅框示)。

同案律師出鏡斥「罪惡行徑」

彼得在鏡頭前稱,他以月薪3,000至5,000人民幣資助或付酬給鋒銳所律師、義工,搜集中國社會維權事件,然後向境外提供中國人權報告,坦承有關資料「都是網上搜來,不能保證屬實」;又稱自己用虛報等方法吞侵境外資助的資金;對自己的行為十分後悔,承認自己「從事違反中國法律的活動,為此我要深深致歉」。央視還讓同案被拘的律師王秋實等人出鏡痛斥彼得的「罪惡行徑」。彼得不但「認罪」,還表示自己被拘押期間「受到良好對待」,「體現了人道主義關懷,感到很滿意」;一如之前內地眾多良心犯及銅鑼灣書店老闆桂民海那樣,被上央視「認罪」。



國際特赦組織:非常不安

彼得所在美國NGO否認中方指控,呼籲中方釋放彼得。瑞典駐華大使館表示將會繼續關注此事的發展。國際特赦組織對北京做法表示非常不安,質疑「他們可以把一個人秘密拘禁,沒有律師下訪問,然後製成有利於他們的信息在官方媒體發佈」。內地律師李方指:「一個瑞典人,海外籌款不遠萬里,到中國給弱勢者提供法援,這是法律界的白求恩,但卻遭此命運!」據分析,當局很可能判彼得有罪,然後驅逐出境。央視/德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121/1946048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725

受害人家屬上香︰審判公平

1 : GS(14)@2016-04-23 18:37:31

鄭捷殺人案最高法院駁回上訴,維持死刑判決,有受害者家屬上香告慰死者,亦希望鄭能盡快伏法,讓事件告一段落及停止對家屬的折磨。不過,就算死刑定讞能給社會一個交代,但對已被鄭摧毀的家庭來說,卻永遠無法彌補失去親人的悲痛。昨日到法院聆判的死者潘碧珠丈夫邱木森,對判決感到欣慰,返家第一件事,就是在老婆遺照面前向她說,「妳的不幸,司法已替妳爭取到公平審判」。邱感嘆,與妻子結婚40多年,現在回家只剩下自己一人,覺得空虛又落寞。他認為,案發後鄭捷、鄭捷家屬未有道歉,加上鄭開庭時一心求死,令他相信司法仍有正義。受害者張正翰父親獲知鄭捷被判死,與妻子上香告慰兒子,其妻仍因兒子遇害而情緒低落,回想兒子還是不停哭泣。張父說,希望政府能盡速執行死刑,讓整個事件告一段落,家屬的心情才不會一直綁在案子。另一名受害者解青雲的母親卻無法走出傷痛,每日下午5時多,也就是兒子事發當日生死交關的時刻,「還是會想哭……」她希望能在5年內執行死刑。台灣《蘋果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423/1958287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545

大棋局:中國審判日(二)

1 : GS(14)@2016-10-11 08:10:51

一條簡單數,以英鎊過去6年平均滙率計,至今已貶值25%。即過去6年外資去英國買樓,今日埋單盈利要打七到八折。可以大膽講,全世界央行將來都會用同樣方法去化解呢場資產泡沫,因為樓市崩潰平民會暴動,但貨幣貶值平民仲發緊夢。中國亦唔例外。有中國特色嘅樓市,新盤貨尾減價會俾舊買家圍,所以中國樓市唔可以跌,咁可以跌嘅就只有滙價。人民幣貶值壓力點計,睇一組數據就搞掂。中國行結滙制,有幾多外滙入嚟就發幾多人民幣,所以央行資產負債表有一項叫外滙佔款。2015年1月,央行外滙佔款2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M134.8萬億元;2016年8月,央行外滙佔款23.25萬億元,M145.45萬億元。外滙佔款一路跌,人幣發行量卻一路升,換句話,人民幣嘅外滙含量早已下降。於是帶出一個問題,若人民幣資金要換成外滙離開,需要幾多外滙儲備?有兩個計法,一個係格林斯潘-季多堤法則(Greenspan-Guidotti Rule),一個係IMF外滙儲備充足性評估(Assessing Reserves Adequacy)。前者較簡單,外滙儲備最少要夠頂未來一年到期嘅所有外債,即約7,000億美元。後者較複雜,外滙儲備最少要有「10%出口額+30%短期外滙債務+10% M2+15%其他債務」。由於中國M2爆升,按此計法中國最少需要2.8萬億至2.9萬億美元外滙儲備。樓係流動性最低嘅資產,當啲錢泊晒入樓市,就冇咁多閒錢去換外滙。等資產泡沫過熱時,嚟一次貶值就搞掂。主人派飯,馬騮仔投訴:「阿哥,陣間要開工喎,早餐三粒晚餐四粒果實點頂?」主人順從猴意改為朝四暮三,馬騮仔成功爭取一臉滿意。(待續)



Mr. Tregunter本欄逢周二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11/1979684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49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