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創業家」的力量,甚至撼動了那些「大到不能倒」的金融巨獸。我們來到全球兩大金融中心之一的倫敦,直擊對戰現場。 金融服務業為英國創造了超過兩百萬個工作機會,光是一平方公里大的倫敦金融城裡,就有超過二千五百家公司依此為生。但這些穿著訂製西裝的銀行家們,可能沒料到自己的工作正受到威脅。 敵人,不過三個地鐵站之遙。 點對點換匯,免高額手續費 塗鴉、褪色的油漆和磚牆上的綠草,這裡是曾淪為治安死角的東倫敦,三千多支創業團隊以此為基地,「進攻」著各個產業;金融業,是其中最受矚目的「受害者」。 我們走進了一棟名為「茶樓」(The Tea Building)的建築,拜訪TransferWise,這是全球第一個「點對點換匯」(peer to peer lending)平台。 透過這個平台,人們直接上網就可以跨國換匯,不再需要透過銀行。 這種新服務,就是把「點對點」(P2P)技術用在金融交易(如換匯、融資等)上,利用網路使用群(peers)間交換資訊的網際網路體系,便能進行資金借貸、外匯買賣。 這是「科技宅男最強力復仇!」《經濟學人》形容。過去三年,這群宅男們讓「點對點融資」的金額成長了三十倍,他們「正在單挑那些大到不能倒的金融巨獸!」 我們見到了這群宅男的首領:辛里克斯(Taavet Hinrikus),聽他談與巨獸的對戰。 當時二十九歲的他,和好友因為長年離開家鄉愛沙尼亞在他國工作,在英鎊和歐元之間的轉換,「每次匯款,我的錢就少了五%,很悶。」 不願忍受虧損,領歐元薪資的他和在倫敦工作的好友講好,每個月,他將歐元匯進好友帳戶,替他償還貸款,而好友則將等值的英鎊,匯回至辛里克斯的英國帳戶。 TransferWise的平台雛形於焉誕生。 「你想想倫敦有多少外國白領在這?」曾是Skype第一號員工的辛里克斯,認定這個模式的市場潛力,和好友帶著新台幣二百五十萬元的創業金,開始了TransferWise。「我們其實就是讓換匯服務更快、更便宜、更透明!」 現在,一個德國人透過TransferWise,將英鎊一千元轉回家鄉,手續費只有英鎊四‧五元,僅一般商業銀行的一○%。 鎖定旅外白領,靠社群試用再修正 但一開始,這個只有二百五十萬元的創業本錢,辦公室牆上還隱約看見過去做為茶葉倉庫、培根工廠的痕跡,要如何讓人將錢交給他們? 「信任是我們最大的關卡,」辛里克斯說。銀行靠的是龐大的金融資產和百年信譽,TransferWise必須靠「社群力量」。 他們鎖定各國旅外的白領階級,一一拜訪這些社群,用優惠邀請他們試用,再靠著回饋意見修正,請他們上網提供心得。 於是,在英國最大第三方評測網站Trustpilot上,TransferWise擁有五顆星的評價、排名線上金融服務中的第五,而PayPal三顆星不到,連前二十名都沒排上。 沒有廣告預算,靠著口耳相傳,TransferWise每月營收以二○%到三○%的速度成長,平均每次匯款金額超過英鎊一千五百元(約合新台幣七萬一千元)。 兩年取得政府背書的認證服務 取得消費者信任後,下一關是政府認可。 他們以超過兩年時間,與英國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FCA)密切合作,修改內部系統,請政府為他們提供認證服務。 三年至今,TransferWise的員工人數僅三十五人,比一間銀行分行行員還少,但經手的匯款總額卻逾英鎊二億五千萬元(約合新台幣一百二十億元),提供十九種幣別的服務。 二○一二年營收較前年成長了十倍,今年可望比去年再成長十倍。 亮眼表現,讓TransferWise成為臉書早期投資人、PayPal創辦人錫爾(Peter Thiel)在歐洲的第一樁投資案,第一輪募資就拿到六百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億八千萬元)。 但既不收較高的手續費,也不靠著資產操作賺錢, TransferWise如何永續生存?「就像亞馬遜(Amazon)對出版業做的那樣,」辛里克斯說,他們和銀行思維不同,不用高薪聘請菁英研發各種衍生性金融商品,也不想著運作金融資產獲利,替自己省了許多成本、避開風險,「我們就能繼續追求更便宜、更好的服務,這樣就不怕被淘汰了,」辛里克斯說,他們運用大量電腦運算法,隨時處理資料,等於養了一批不下班的銀行行員,點開TransferWise網頁,甚至能隨時看見各種幣別的進出狀況。 三年過去,TransferWise雖然尚未損益兩平,但辛里克斯認為,薄利多銷,獲利是遲早的。 「當時也沒人看好Skype,但它現在占了國際長途電話三成以上市場!」他信心十足的說。被視為第一波金融創新服務的TransferWise,讓保守金融業都動了起來。 由十四家國際金融機構共同出資的FinTech Innovation Lab計畫,已進入第四年,提供空間、食物、資金,要養這些小蜜蜂創業家們。巴克萊銀行技術長克拉比(Shaygan Kheradpir)坦承,「金融服務中科技的角色越來越重,只有新科技才能提供我們客戶要的那些最新服務。」 從一場實驗到整個金融業創新,這場創業之旅仍持續中,且規模越來越大。或許下次,當我們發現制度中的「不合理現象」時,正是一個前所未有的縫隙商機? 【延伸閱讀】TransferWise成立:2010年員工數:35人主要服務:全球第一個點對點換匯平台成績單:人數不到1間銀行分行規模,卻1年經手全球19種幣別、新台幣120億的換匯業務革了誰的命:West Union等匯兌機構、銀行 |
| ||||||||||||||||||||||
二十多歲的阿超和阿豪(張超及麥泳豪),年初上大台創業節目《我要做老闆》,造型似宅男多過老闆。一口鄉音的阿超,一開聲更令人爆笑。兩人揚言賣雲南名物豆腐花撈米線,目標是以「平價的野心」打入市場,回饋社會。兩人的熱誠打動評判,得到節目廿萬元資助,並在深水埗欽州街開設「豆花妹撈米線」。開鋪當日,主持王貽興和森美現身支持,日賣千二碗米線。「創業」第一關,通過!話咁快,近月銷量已因缺乏宣傳而急跌至每日四百碗,來到生意的第二關──「守業」。這時,兩名並不相識的投資者,主動提出加盟、甚至借出四十萬予他們開工場及分店,讓「豆花妹撈米線」在半年間開了六家分店,月賺九萬!然而幸運之神帶來的,卻可能是另一場危機。 阿超和阿豪是中學同學,兩人同是從內地來港,分外啱key。中五畢業後,同樣在餐廳做廚師,又五年。兩人嫌工字不出頭,於去年暑假,齊齊辭工,走到阿超的家鄉雲南昆明,學煮豆腐花撈米線,「雲南好多美食,但要用番雲南嘅食材煮先好食,豆腐花撈米線係當地一般家庭食物,容易整。」阿超指正宗撈米線較重口味,「好鹹、好辣,又勁多油,但要迎合香港人口味,要調得冇咁鹹,辣味亦要改成麻辣。」阿豪甚至想將話梅米線帶來香港,但用過多隻話梅,味道總是不正宗,於是略為創作,改成「喜樂牛肉米線」:「將七喜同可樂撈埋,就有話梅嘅酸酸甜甜感覺。」他們亦學煮牛尾米線及荔枝米線,「荔枝米線唔用麻辣用芥辣,再配啲甘筍、青瓜同蟹柳。」滿腹大計,但創業欠資金,他們膽粗粗向青協申請創業資助。兩人面試時被問到鋪租、食物牌照費等,通通答不上,被對方責罵準備不足。兩人再花幾天時間,準備一份七十頁計劃書,才令青協改觀,並推薦他們參加電視台舉辦的創業節目,最終獲得二十萬資助,並再向銀行借三十萬開檔。他們高呼:「好似發夢一樣!」十五元一碗的外賣豆腐花撈米線,有客人喜歡,亦有人未能接受,總之就夠綽頭。但熱潮過後,這條創業路並不平坦,擴張處處難關。 難關一極速膨脹質素難保 開業時,豆花妹米線每日可賣千碗,但近月已減至日賣四百碗,月賺三數萬。今年六月,一個機會翩然而至。有投資者主動向他們提出加盟,他們自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389
中關村創業企業半年增近萬家,“宅男”成創業推動力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15/148384.html從每年新創辦企業2000家、3000家,到去年的超過6000家,今年上半年,中關村新創辦的企業就超過9000家。用“井噴”二字來形容中關村創業企業的趨勢,一點都不誇張。只要有好的想法,找錢、找人、找市場,在中關村並不是難題。在這里,專註於某個新點子,切中人們的“痛點”正成為創業者成功的關鍵,抄襲模仿不再行得通,因為在這里,沒有個性的東西是一件“跌面”的事兒。
創業企業在中關村的“井噴”,並不是偶然。要想創業,僅僅有夢想和激情是遠遠不夠的,從想法到現實,中間隔著三道“坎”,跨過了,你就海闊天空,跨不過,你只能是個夢想家,而不是創業者。人、錢和市場,就是這三道坎。 在中關村創業處處長楊彥茹看來,創業者們在中關村跨過這三道坎,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中關村擁有眾多大企業,這些在大企業中成長起來的從業者,成為新的創業者主體,他們在大公司里有著自己的經驗和項目,有可能走出企業自己創業。 過去有句話說,在中關村一塊牌子砸中十個人,有九個是大學生。中關村由於聚集了40多家著名的大學院所,可說是全國的“尖子”聚集到了中關村。 跨國公司的研發機構也為中關村提供了大量的創業人才。比如微軟加速器,除了吸引國內很多研發人員創業外,同時還吸引了很多海外人才。 為創業者找人、找錢、找市場,中關村還有著一批特殊的創業服務機構。為創業企業搭建了找人、找錢、找市場的平臺,比如車庫咖啡,不占股份,不投資,就是為創業者提供增值服務。在中關村,以創新工場、車庫咖啡等為代表的創業孵化器目前已達到30多家。有的創業投資機構僅一年就辦了500場活動,還接洽了全球最頂尖的創業資源,創業者有幸能夠獲得全球最頂尖的技術、商業模式等等。從這些“孵化器”里走出來一大批新企業,有的3年就上市了,有的4年就成名了。 年輕創業者不屑於抄襲 在中關村的創業新生態圈里,天使投資成為其中的重要一環。2014年,中關村的天使投資案例占全國案例總數的52.8%,占全國金額的61.2%。 在中關村的天使投資中,“天使匯”就是其中的一個。CEO蘭寧羽是個“80後”的小夥子,在此前經過了6次創業的失敗後,直到2011年年底,他拉開第七次的創業序幕,做一家“讓靠譜的項目找到靠譜的錢”的公司。在兩年多時間里,幫130余個創業項目找到了天使融資,其中包括滴滴打車、黃太吉等人們耳熟能詳的“成功者”。“從2000年開始做第一家公司,我是一個持續不成功的創業者,做了六家公司,兩家死掉,兩家賣掉,後來做了天使投資。我們這幫人走了很多彎路、踩了很多坑,希望新的創業者不要踩一樣的坑、走一樣的彎路,所以做了這個平臺。”蘭寧羽說,中關村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以前大家都在抄襲,國外出來一個新東西,中國就抄一個,中國出來一個新東西,就有另外一堆人去抄。現在很多年輕的創業者則不屑於抄襲,他們覺得抄襲這件事特別“跌份”,覺得必須要幹一些特別有個性的事情。 “宅男”成為創業推動力 在蘭寧羽看來,以前融資特別不容易,需要到處發郵件,然後每個約時間見面談條款,特別麻煩。現在只要專註於把產品做好,把團隊搭建好,只需要專註這一件事情,有好的東西,錢和資源自然就“跑”過來了。這種姿態的轉變和創業的熱潮,對於想創業的人來說就是機會。 從創業者到投資者的轉變,蘭寧羽也有著自己的新認識。他認為,現在的投資鼓勵小而美,特別鼓勵專註細分,不鼓勵做大而全的事,這也是很多中關村“極客”在做的有意思、感興趣也很專註的事情,抓住用戶“痛點”而不是抄襲。 “在一個民宅里,有兩三個小夥伴做一個iPhoneAPP,就可以賣到全球一天幾十萬美元的收入。”蘭寧羽說,現在有一個新的提法叫中國未來會有2億“宅男”的推動力,中關村宅男文化、極客文化一定會顛覆矽谷。 ■創業故事 焦慮中發病還得堅持籌款 從在北航校園30多平方米辦公場所里第一次創業,到做出中國第一個銷售到全球100多個國家的智能硬件,再到後來的五次創業,如今的閆文聞不但是一位成功的創業者,也開始每個星期到車庫咖啡轉轉,尋找感興趣的小項目投資。 發薪日賬上還是負數 2010年,閆文聞和其他三個夥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柏彥大廈租了一件30多平方米的辦公室,其中一半的地方是用來放焊板,其余空間放了四五張辦公桌,就這樣開始四人創業。 他們做的產品是一款專門用於高爾夫訓練的微傳感器,是一種“智能硬件+APP+雲”可穿戴設備,將硬件固定在高爾夫練習者的手套上,訓練過程的數據傳輸到智能手機,就可以綜合分析幫助提高訓練水平。閆文聞此前在一家外企工作,他是公司里唯一的中國籍員工,所有國內事物都由他處理。後來,朋友提出的高球傳感器的想法讓他覺得很靠譜,決定一起創業。 “公司就那麽一點地方,來應聘的人都皺眉頭,大多數人都看不上。”閆文聞說,創業初期的日子是難熬的,他清楚地記得那個發生在2011年年底的“黑色星期三”,因為周五就要給十幾個員工發工資了,可公司的賬上還是負數,“當時我正在從深圳飛往北京的飛機上,焦慮中睡著後發現自己中風了。”閆文聞說,下了飛機他找到一位有著十幾年交情的老大哥借錢救急。那一年的某一天,他和一位合夥人掏光了身上的最後一點錢付了快遞。 “十個人有九個創業者” 2012年4月,閆文聞和他的夥伴們迎來了曙光,golfsense在北美的蘋果店首發,當年的銷售額就超過了1億元,現在產品已銷往全球100多個國家,市場占有率排名全球第一,也引來其他國家廠商的抄襲,制作他們的“山寨”。 在第一次成功創業後,閆文聞又陸續進行了五次創業,現在他要把golfsense的想法應用到練習鋼琴上,開發新的產品。同時,他在中關村長遠天地的大廈里租了一間400平方米的辦公室,做起了幫助其他人創業的“孵化器”。 “現在的中關村,一個牌子砸了十個人,有九個人是創業者。”閆文聞說,他每星期都要到位於中關村創業大街上的咖啡館坐坐,在這里,有理想、敢幹事的人越來越多,“四年前我們四個人在北航大廈幹活時,基本沒有什麽人關註,現在的創業者要容易得多,發展也更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638
大陸消費唔掂?唔怕,有宅男經濟! 佟 若喬來源: http://hkcitizensmedia.com/2015/08/17/%E5%A4%A7%E9%99%B8%E6%B6%88%E8%B2%BB%E5%94%94%E6%8E%82%EF%BC%9F%E5%94%94%E6%80%95%EF%BC%8C%E6%9C%89%E5%AE%85%E7%94%B7%E7%B6%93%E6%BF%9F%EF%BC%81/如果話賺女人錢好易,咁今次出完trip去上海之後,我會話男人錢都好易賺,仲要係宅男! 做完野在上海stay behind玩半日,路經一個叫「SNH 48星夢劇院」的地方,好似油麻地的戲曲中心,是由舊劇院改成的表演場地。好奇走埋去,見到有一大批宅男等緊入場睇SHOW,個個都有一雙飢渴的眼神,好似一隻隻ZOMBIE咁,覺得恐怖之餘,仲心諗:咩料呀? ![]() 原來,呢度係女子偶像團體SNH 48的基地。這隊由70幾個90後少女的中國版AKB 48,可以話抄足日本AKB 48,個個少女成員不單青春可人,仲東瀛味十足,一團女仔著住BIKINI又唱又跳,碧波蕩漾,當然殺死一眾宅男。 這個星夢劇院差不多日日都有SHOW睇,由79個成員分小組演出,票價由企位80元人仔,至168元的VIP位都有,經常爆滿。仲要搞積分計劃,每場演出出積分最高的3名宅男可以作超近距離接觸,實行要全方位俘虜宅男的心! 小妹在場當日下午剛剛沒有演出,但就有隊中最受歡迎的少女偶像生日會,宅男們可以用100元人仔買3張叫「出握手券」的飛,每張飛可以同其中一個少女握手10秒!!我睇見有十幾歲,乳臭未乾的少男來問價,一問之下明顯覺得貴,但最後仍掏出100大元,來與女神作肌膚之親! SNH 48吸金能力相當強,不單止在旁邊聚集一眾宅男的CAFÉ賣偶像紀念品,每年仲會搞最具人氣年度偶像,選票都要用錢買,仲要不受一人一票所限,有說有人已豪灑2萬元在女神身上,實行要將佢捧上天!去年收到的選票金額就有過千萬,今年選擇舉仲未結束,但選票金額已是去年的4倍,生意愈做愈大。 ![]() 小妹作為女性,當然對這班少女為之側目,仲要日本妹樣唱普通話歌,真心覺得難頂。但既然有一班宅男咁願意為女神洗錢,在大陸消費咁差之際,宅男經濟真係會殺出一條血路! 佟若喬 歡迎like我個page一齊討論討論: www.facebook.com/financetung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246
不輪波多野,虛擬偶像高捷少女大賺粉絲財 宅男+高捷捧出 比「波卡」更夲車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912
宅男遊戲設計師 一夜暴富傳奇 父母吸毒、高中輟學、離婚……你能想到最瞎人生,他都經歷過2016-02-29 TW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435
出門問問李誌飛:由極客圈跨入潮人圈 宅男也有春天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3701.html在今年的亞洲CES展上,出門問問創始人兼CEO李誌飛攜Ticwatch參展,被彭博和CNBC先後“圍觀”采訪。李誌飛戲稱:“在網紅本人還沒搞清楚狀況時,就被全世界直播了。” 不過,在不到一個月後,出門問問於北京舉行了一場認真的發布會。李誌飛打造“跨界潮流產品”的夢想終於實現,而且這一次是四款新品齊發。 在李誌飛看來,可穿戴產品未來的三大趨勢是手表獨立性(包括通訊和應用)、更完善的健康運動算法、支付和ID的結合。此次出門問問發布的智能穿戴產品就融合了這三大趨勢。 AI再神奇也需要“附體” 基於人工智能的語音助手一直是Ticwatch的最大賣點。上周出門問問公布的第二代Ticwatch手表搭載Ticwear 4.0智能操作系統,支持多輪對話和TTS(語音合成)技術,語音操控、查詢體驗全新升級,還支持手勢、撓撓、觸控等多重交互方式,讓交互方式更加自然。Ticwatch 2不僅能聽懂指令,還能與你對話,比如用戶詢問“今天的天氣怎麽樣?”Ticwatch會用語音播報給你答案,緊接著再問明天也會得到相應的答案,於是,手表就變成了一個可以聽懂語言又能對話的腕上貼身助理。 李誌飛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和第一代Ticwatch相比,OLED屏幕顏色會更鮮艷;內置的SIM芯片具有3G通訊和GPS定位功能,能夠讓手表獨立使用。這是智能手表的一大突破。”李誌飛同時透露,公司也在和一些供應商合作,研究柔性顯示屏的開發。“柔性顯示是智能可穿戴設備的趨勢,但是對結構和設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現在還很難看清技術能夠做到哪一步。” Ticwatch 2還搭載支持可穿戴移動支付的Ticpay,能夠通過與銀聯卡綁定實現NFC近場支付。李誌飛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出門問問已經和銀聯合作,首批支付將支持民生銀行。” 除了Ticwatch外,出門問問還首次公布了車載系統的使用場景,推出車載機器人問問魔鏡Ticmirror和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問問魔眼Ticeye。通過這些產品,李誌飛勾勒出一個“軟硬結合”的人工智能(AI)產品生態圈。 李誌飛說:“AI是出門問問的長線戰略,我們希望以AI為核心競爭力,叠代開發產品。在多個維度,打造綜合的人工智能交互體驗,通過軟硬件結合的方式,讓人工智能盡早落地。”出門問問目前已經打磨了一整套自主知識產權的人工智能交互技術框架,這一整套語音交互技術自成一體,包括語音交互、智能推送、手勢交互、計算機視覺、以及機器人SLAM技術。 不過李誌飛一直強調,AI再神奇,它不能單獨為用戶所用,形成商業模式。要發揮AI的作用,必須基於AI硬件,做面向系統的用戶級產品,也就是所謂的“軟硬結合”。這也是李誌飛目前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從最初單一的語音服務到智能穿戴系統,再到如今的支付服務與智能車載,出門問問希望自己的語音服務能夠覆蓋更多用戶的生活場景。李誌飛從不局限於做100%依賴語音實現的人機交互。他說:“我們現在所做的產品,都有三種以上的人機交互方式,語音、手勢和觸控等。” 他向第一財經記者解釋,全球的科技公司都在從移動轉向人工智能。這雖然能讓做AI的同學大受鼓舞,但是大家也要冷靜思考,AI都是嵌入到已有平臺服務,比如搜索、聊天、視頻會議等,或者新的硬件場景,比如手表、智能家居和智能汽車。人工智能絕不是獨立存在的,所以光有AI是不夠的,還要讓AI‘附體’才行。” 谷歌在中國的“試驗田” 在創立出門問問前,李誌飛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計算機系獲得博士學位後,就職於美國谷歌公司。2012年李誌飛離開谷歌,帶著“探索下一代人機交互”的使命,回到中國成立了出門問問。之所以回國創業,李誌飛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谷歌在軟硬結合部分做得並不好,我想回國創業,就是不想拘泥與人工智能技術層面的研究,而是想讓更多用戶來使用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好處,領導人工智能的發展趨勢。人機交互無論從語音或者視覺、動態等方面,都需要以一種新的方式來實現,這種方式可能不再是傳統的智能手機。” 出門問問可以說是谷歌在中國的一塊試驗田。谷歌Android Wear剛進入中國時,語音系統Google Now就與出門問問合作。今年初,出門問問和Android Wear共同發布出門問問應用商店,谷歌全球副總裁David Singleton當時表示:“智能手表的生態系統對於用戶體驗非常重要,出門問問應用商店的發布,能夠為中國智能手表開發者架設海內外的橋梁,推動可穿戴在中國的發展,為用戶帶來切實可用的應用。” 如今創業四年,出門問問已經獲得谷歌等超過7500萬美元的投資。很多人會認為谷歌是投資方,出門問問就會傾向於為谷歌服務。對此,李誌飛表示:“我們是一家獨立思考的企業,我們希望能夠與谷歌平等發展,共建生態圈。” 上個月谷歌召開開發者大會,發布了Google Home和聊天助手Allo,都由Google Assistant貫穿其中。谷歌是出門問問的投資方,對於出門問問和谷歌未來的合作模式,李誌飛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們希望把谷歌好的體驗和產品帶到中國,同時也有這方面的優勢,Ticwatch和Android Wear的理念是一致的。合作的基礎也是基於這種高層次的、以共同擴大生態圈為目的的想法。” 出門問問也想用底層軟件拓展出更多實際應用。李誌飛認為,車載和智能家居是人工智能可應用的最佳場景。他對記者表示:“開車時通過智能手表進行語音交互已經是很多90後用戶的習慣。”基於這種趨勢,出門問問上周還發布了車載機器人問問魔鏡Ticmirror,這是一款以語音交互為核心交互手段的後視鏡。用戶可以通過 “你好問問”喚醒 Ticmirror。另外出門問問對接了搜狗地圖,可實現導航及本地服務的LBS搜索。在手勢識別方面,出門問問將手勢識別傳感器設置於駕駛員一側,方便擡手即用。 語音交互的全球挑戰 李誌飛向第一財經記者描述,在出門問問的辦公室,Tic大家庭最近又多了一個新成員,小機器人Tico,他的主要任務是找人並遞送東西,相當於跑腿的實習生。在今後的日子里,小Tico將要學習更多的內容,包括更準確的人臉識別、培養情感,並且能夠理解人的語言,完成更有技術含量的任務。他還介紹稱:“問問智能家居產品也在研發中,預計產品開發周期約為8個月至一年。” 但是他承認,靠硬件提供的語音人工智能服務對於用戶來說仍有些問題,比如語音識別的準確度,以及語音輸入的私密問題。 語音交互的挑戰是全球性的,谷歌、Facebook、蘋果、微軟都想在聊天機器人方面有所建樹,比如如何與智能家居設備相連。在蘋果即將於6月13日舉行的開發者大會上,Siri的更新產品也將成為此次會議最受期待的亮點。 李誌飛說:“人類理解語言時,除了字面本身帶來的信息以外,還有語言模型,比如知道什麽句子的語法是合理的;知識模型,比如知道什麽意思在物理世界才是合理的;現在基本上絕大部分自然語言理解(NLU)算法都只是看字面,所以很難做到準確理解。” 威盛電子語音交互部門研發總監張國峰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NLU目前還處於初級階段,但是真正的表面意思的理解,還只能針對特定領域。不過出門問問通過語音直接引導到用戶界面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也就是分析你輸入的要求後,直接跳到對應的頁面,比如訂機票和餐廳。度秘等也在這樣做。” 今年年初,李誌飛曾預言:“2016年將是可穿戴從玩具到切實應用的一年。”不過他同時強調:“人工智能技術產品化和商業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通過這次發布會,Ticwatch走出“極客圈”,跨界進入了潮人圈,引起更多用戶的關註。據李誌飛透露,Ticwatch在京東上的眾籌開始幾個小時後就已經突破300萬,截至截稿時間,京東的眾籌價格目前已經突破了537萬。 李誌飛在和記者聊天時透露,自己很少出北京,“因為我是個宅男。”他說自己從不相信預言家,也不相信“奇點”這種似是而非的理論,他只相信眼前。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大家對於人工智能的期待太高了,不管你信不信,目前的智能可穿戴產品就代表了人工智能的最高水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515
端點丨宅男夢想終達成:二次元全息萌妹機器人已上線隨著Google Home以及Amazon Echo Dot等智能家居中樞的面世,智能家居邁入語音時代。近日,日本vinclu公司推出了一款名為Gatebox的投影管,管中可以投射出一位3D虛擬家居機器人,陪伴並幫助用戶。自此,智能家居產品再獲升級! 這位住在Gatebox中的虛擬機器人名為逢妻光,有著二次元萌妹子外形的她不僅擁有鮮明的個性、愛好、喜惡,同時還配備了兩種聲線,甚至還擁有夢境。逢妻光可以與用戶進行對話交流,在連接到家庭網絡中後,還可以自動幫用戶開燈,或是給掃地機器人下令進行室內清潔。 逢妻光與用戶通過語音進行交互,位於Gatebox上方的攝像頭可以保證她在進行對話時,一直與用戶對視。不在家時,用戶可以通過智能手機應用與逢妻光聊天或是給她下達指令。 據悉,Gatebox高約52厘米,重約5千克,其投影儀分辨率為1280x720,內置有立體聲揚聲器。目前,Gatebox仍處於預售階段,其預售價格為298000日元,約合2600美元。實物預計將於2017年12月正式發行,日語為其首選語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928
為什麽宅男不愛國產女團?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212/161162.shtml為什麽宅男不愛國產女團?
你願意為你的女團愛豆花錢嗎? 最近,李學淩轉發的一條關於女團的微博引發大家無限遐想。該微博內容是這樣的:在某一期《奇葩大會》上(對,就是割了眼袋的馬東、高曉松及何炅老師主持的新節目),來自某個十八線女團組合的成員向主持人們吐槽,“我們老板有錢,因為喜歡女團就蓋樓養了個女團”、“30個成員只有20個粉絲”,微博配文是“廣州本土成立了兩年的女團默默無聞,誰來為她們的青春買單?”女團成員無厘頭的吐槽和微博悲天憫人的態度配在一起,真是畫風奇特。 那麽問題來了,YY老大李學淩為什麽要轉這條微博?還要說句“尼瑪太黑”? 從百度搜索就可以知道答案了。要知道,這位女孩子紅了之後,搜“1931老板”就多了起來…… 老板,你紅得有點那啥喲…… 此女團正是李學淩家的……微博認證是:歡聚傳媒。 歡聚時代為什麽要做女團,這個20歲的女孩子所說又是否屬實,我們今天還連線了一下歡聚時代副總裁甘成傑,向他了解了一下情況: 對此他是這麽說的: “馬劍越性格確實是耿直,入團以來一直敢說敢做。節目上的言論有正確的地方,也有個人理解上的偏差。我們也在官方微博上進行了說明。” 好吧,兩年沒紅的廣州本土女團,耿直girl的幾句話,讓她進入大眾視野。互聯網時代的傳播套路,大家也都學著點。 走AKB48劇場模式的中國女團 中國女團的這股風潮,起於2012年,首支模仿日本女子偶像團體AKB48的女團SNH48在上海成立,和之前有固定班底的女團、男團不同,這種新模式主要是粉絲投票決定團隊成員,而因為要儲備規模龐大的“替補隊員”,整個團的成員可達幾百人。如AKB48的總體人數超450人,SNH48是101人,上文被吐槽的“十八線女團”1931在官網上露出的人數是23人。 日本女團的投票模式 女團這股風從2012年開始吹,2014年下半年開始有大量新女團成立,截至目前有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女團數量已達30個以上。她們畫風不一,有的叫“萌萌噠”(但似乎很難從某個角度看到哪位隊員有“萌”的意思),有的叫“sing”(似乎是有點擔心人家不知道她們能唱歌),還有的走中國風。 如你所知,除了SNH48,其它女團的名字大家很少聽過。比起親媽粉無數的“TFBOYS”,差的不是一個光年距離。SNH48有幾個親爹粉?但TFBOYS的粉絲壕起來,那是可以鋪高鐵,包飛機,刷地鐵的。 SNH48走紅原因之一:高仿日系女團制作 粉絲的養成模式 和韓國偶像比起來,日系偶像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粉絲養成。什麽意思?80後、90後小時候估計都玩過一種少女養成的遊戲,玩家定位是宅男,打開遊戲,眼前便會出現一個萌萌噠的卡通少女,你可以慢慢培育她做很多事情,學習、上街、打掃屋子。 日系女團特點:萌,萌,萌 “女團養成”,和這種遊戲很像。和粉絲見面的第一天,她們不是“成品”,而是“0歲”的女孩子,通常是十幾歲的年齡,她們成長的過程,便是“養成”的過程。可以直接看到她們每天的動態,了解她們成長的喜樂。和以往高高在上的明星維持一副高冷範兒不同,博得粉絲的喜歡才是重要的事。比如上奇葩大會的妹紙,雖然當時自稱只有2個粉絲,但現在的微博粉絲可是13萬多,相信不少人已被這耿直Girl圈粉! “很多人為了握手券和投票券而大量購買她們的光碟和商品,我認可她們的粉絲號召力,但是在音樂方面我並不認可她們。”這是某網站刊登的日本網友對AKB48的評論。 日劇《大川端偵探社》編劇一語道破天機 雖然和傑尼斯模式更像,但TFBOYS的走紅卻有點養成模式的感覺。親媽粉們因為喜愛,便把這三個可愛的男孩紙當做自家孩子,常以“wuli”什麽自居,關愛著孩子們的學習與生活,是否健康成長,這便是她們不可抵擋的超強粉絲力! 去年9月,有日本數據公司統計,AKB48的單曲總銷量突破了4000萬張,“達到了日本流行音樂史上無人能及的銷量高度”,看看她們、TFBOYS,以及誕生自韓國EXO團體中的鹿晗、吳亦凡、孫藝興們的吸金力,女團在本土紛紛出現的現象就很好解釋了。 但是,正如節目中講的那樣,一年只有一個通告,每個人平均不到2個真粉絲,中國式女團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同樣是團,為何不敵TFBOYS? 中國宅男數量廣大,蒼老師在國內人氣爆棚即是明證。但數量眾多的宅男,為何捧不出一個堪比TFBOYS的女團?照理說,微博上韓寒都被叫國民嶽父了,這種喜歡女團的“親爹粉”也該出現一大波才對! 是中國女團沒有日本妹紙貌美?還是唱歌不好聽?跳舞不好看?不知道在哪看?舍不得為愛豆花錢?不應該啊,請看wuli凡凡,峰峰,晗晗的愛豆們! 經科學考證,仔細排查,嚴肅討論,我們分析有下面幾個原因: 1、中國妹紙沒有日本妹紙貌美——的說法肯定是不成立的。但,是不是比日本妹紙會賣萌,就難說了。有評論也分析,日本妹子賣萌,是被國民所普遍接受的,但中國妹紙賣萌,很多中國姑娘是接受不了的,覺得“作”……比起萌妹子,禦姐形象在中國似乎更受歡迎。比如,範冰冰。 如果賣萌不是最受歡迎的,那麽靠“養成體系”風靡的女團,就很難博得國民的喜愛。 2、和十幾年前就開始做女團男團的日韓娛樂集團比,中國內地土壤沒有流程化、專業化的造星基因和體系。現在這一切只是處在萌芽階段。 沒有這樣的體系,意味著難以獲得經由專業的訓練才能產生的藝人氣質、不落俗;意味著MV有可能山寨味兒濃郁、十分雷人。 3、更直接粗暴的原因是,中國宅男,真的不會為這些美少女們花錢!不會狂熱地批量買CD,包演唱會,更不會為了給愛豆過生日,把地鐵4號線廣告位全給刷了!比起女團,蒼老師才更實在! 但聽說,1931那位妹子已經紅了,開始準備明天湖南臺的元宵晚會了。雖說不能以萌萌噠形象深入人心,但在“自黑精神”備受寵愛的我國,說不定這女團就走出了另外的畫風,就比如,下面這家男團: 你說系不系?! 小調查:你願意為你的女團愛豆花錢嗎? [本文作者牛油果,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文章評論
![]()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24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