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難民政策遭遇選情谷底,“鐵娘子”默克爾剎車自救

“我心中的英雄是默克爾。” 來自敘利亞的哈桑在漢諾威語言學校里一邊打著手勢,一邊用尚不流利的德語告訴他的老師,“沒有默克爾,我的五個孩子不但沒有學上,每晚還要伴著飛機大炮的轟鳴聲入睡。美麗的大馬士革早已不再,現在我的家在這里。”他指了指腳下這片土地。

哈桑的五個孩子們都已跟上了當地學校的學習進度。哈桑指著手機照片庫中的一個小男孩對記者說:“特別是我11歲的老三,這學年他每門功課都是A,我希望他將來能夠當一名醫生……”

與入境難民的高度認同相反,德國民意卻狠狠地甩了德國總理默克爾一巴掌。

“我們能做到!”曾一度成為默克爾政府難民政策的名言。然而時至今日,越來越多的民眾抗議政府時卻打出“我們做不到!”的口號,反對派更是每有事端必以此為噱頭大做文章。

2017年,對德國“鐵娘子”默克爾來說註定是充滿戲劇化的一年,本應是順理成章的四屆連任,然而由於難民政策卻令今年9月的聯邦議會大選(即德國大選)頓生變數。

難民:默克爾,我心中的英雄

漢諾威作為德國第一批迎接難民的城市之一,到目前為止已陸續安置了近4000名像哈桑這樣的難民,而其所在的下薩克森州則接收了近十分之一的難民,是入德難民的主要安置地之一。

“對難民來說,首要的困難就是語言。目前德國政府為每個難民提供至少660小時的免費德語課程(歐標B1水平),這是他們融入社會的第一步,當然這個水平要申請一份正式工作還遠遠不夠。”漢諾威工作與文化辦公室的馬玲娜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普遍來講,35歲以下難民的語言學習和文化融入相對比較容易。有一些難民邊學語言邊打工,像送比薩餅之類的工作不但能幫助他們解決生計,對鍛煉語言和了解社會都是大有裨益的。”

這一點在哈桑一家身上體現得也尤為明顯。他說,他今年52歲,兩年前帶著家人來到德國,盡管參加了語言課程,他和妻子至今依然很難與當地人交流,而德國陰冷而漫長的冬季也令他們深感不適。與之相反,他的五個孩子中最大的17歲最小的7歲,德語提高很快。“現在家里看病之類的問題都是孩子們幫忙翻譯。看到他們在這里安全健康的成長,作為家長沒有比這更欣慰的了。”

據德國聯邦移民與難民局(BAMF)最新公布的數據,2015年德國接收了約110萬難民,2016年又有逾32萬難民入境,僅語言課程一項德國政府就將耗資57億歐元,加之難民失業金、住房以及各項生活補助,預計到2020年各項費用支出將高達936億歐元(約合6870億元人民幣)。

盡管德國政府表示,55%的難民將在五年內走向各類工作崗位,但目前看來達到這一預期依然任重道遠。

據德國勞動市場與就業研究中心(IAB)預計,德國就業市場將會有約15萬低技能的崗位空缺可供難民就業。但這對於百萬級的難民數量來說實屬杯水車薪。

德國已經邁進工業4.0時代,簡單重複的人工勞動早已被高度機械化生產線所替代,即使是車間工人都需要經過兩年以上的專業培訓。而近四分之三的敘利亞難民受教育程度只達到初高中水平,加之語言障礙,使其在異國尋找工作的路上困難重重。

哈勒在敘利亞有一家家電維修公司。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德國對這類人員有特殊的職業牌照要求,盡管他對各類家電的維修技術早已了然於胸,但除去德語學習依然需要至少兩年的職業培訓,才能“上崗”。

來自大馬士革的阿迪也遇到同樣的問題。他原是敘利亞一家當地銀行的管理人員。“我在敘利亞碩士畢業,有近十年的金融工作經驗,可是現在想找一份簡單的工作都很困難。雖然當地人英語程度很高,可是他們還是希望尋找德語流利的雇員。”阿迪說。

盡管默克爾在各種場合反複強調,“只有難民通過工作融入當地社會,才是各方共贏的解決方案”,然而從流離失所的難民到有正常工作生活的社會人,這不僅僅是對德國政府執行力的重大考驗,對每個難民來說也是一個從生活習慣到文化理念的深刻蛻變。

只有這兩方面都同時發揮有效作用,才能讓這個特殊群體成為德國社會的真正有機組成部分,可惜這種蛻變並不是短期內能夠完成的。

正如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秘書長安赫爾·古里亞所說:“難民的成功融入或許需要一代人的時間。”

民眾:哀其不幸,懼其生亂

25歲的弗蘭西每周末都會去家里附近的難民營做義工,她主要負責給在這里上小學的難民兒童輔導功課。“12歲時我隨父母從智利來到德國,當時我也得到了周圍人的熱情幫助,現在能夠在這里幫助孩子們盡快適應這里的學習生活,我感到十分快樂。”弗蘭西跟記者聊了起來。在這個難民營中像她這樣的義工大概有十幾個,他們會每周輪流為這些孩子講解作業,同時也會為其父母解決一些生活問題。

“當第一批難民抵達這里,大家都很高興他們能夠遠離戰火來此安家。”弗蘭西至今記憶猶新,“當地報紙雜誌紛紛以此為頭條,大家紛紛獻計獻策討論如何讓他們適應這里的新生活,有的建議圖書館應該購置阿拉伯語書籍,有的則主動報名為難民營當義務翻譯……”

研究社會心理學的布赫博士向記者分析說:“曾經飽受戰爭之苦的德國民眾,對於四處逃難的處境並不陌生,他們或其親屬中有很多都經歷過二戰和東西德分立,他們對難民的苦難感同身受,從內心深處對難民充滿了深深的同情。加之現時期德國生育率低下,人口老齡化嚴重,青壯年勞動力不足一直是經濟發展的掣肘,因此民眾亦希望這些難民的到來能夠像二戰後來德的客籍工人一樣,為經濟社會的發展帶來活力。”

因此,當默克爾政府2015年夏天打開邊界讓百萬難民進入境內,不但獲得國際主流社會的廣泛好評,也受到國內廣大民眾的理解支持。默克爾本人甚至在2015年、2016年兩度成為諾貝爾和平獎呼聲最高的提名者之一。

好景不長。2016年新年在科隆、漢堡、斯圖加特等地爆發的大規模性侵及盜竊事件,讓德國各界為之震驚,也讓其民眾重新反思,這一來自不同宗教理念、文化背景的群體能否與自身和睦共處。

德國廣播電視聯合會(ARD)的一項民調結果顯示,該系列事件後近三分之一的德國人傾向於避免參加聚眾活動,57%的民眾要求政府在邊境對難民身份嚴加審核。向來註重個人隱私的德國社會,在此後竟有逾八成人贊成在公共場所增加監控器數量和覆蓋範圍。

隨著暴力犯罪、謀殺、搶劫等犯罪案件頻繁現諸於屏幕和報端,不安和恐慌開始在民眾中呈幾何速度蔓延。

“孩子的幼兒園旁邊在修建難民營,我開始擔心孩子們的安全,我們正考慮換一家幼兒園。”家住科恩的克里斯汀娜說,“有的幼兒園在接收難民兒童後就將豬肉從食譜中除去,而且周圍還出現了丟童車的現象……我不明白,為什麽他們的到來會改變我們原有的生活。”

盡管德國的犯罪研究中心稱,難民的犯罪率並不高於德國平均水平。“但無論政府作何解釋,在信息傳播迅速的今天,民眾更願意相信自己的感覺:當他們看到警方通緝難民背景的嫌疑犯,出門看到幾個說著阿拉伯語的青年一起抽煙廝混,自然會強烈地感到潛在的危險就在身邊。這時政府的統計數據則顯得蒼白無力。”布赫博士這樣解釋。

“我不反對難民來此避難,可是我們沒有能力一次消化這麽多難民。”克里斯汀娜道出了德國民眾的普遍擔憂。“政府的這一舉動顯然沒有考慮納稅人的感受,我們繳納的高額賦稅卻損害了納稅人自身的利益,甚至基本安全都無法保證。以前我帶孩子去遊泳池,里面很寬松,而現在里面滿是難民的孩子。醫院也是一樣,以前不需要排隊,現在需要等很長時間,走廊里站的滿是難民……”她繼續抱怨著。

德國民調機構Infratest Dimap的最新民調顯示,20%的男性和27%的女性承認他們的不安全感較前兩年明顯上升,62%的女性表示她們盡量避免夜間在室外活動,13%的女性則隨身攜帶防狼噴霧,而近一半的受訪者認為這種威脅感來自於大量湧入的難民和其他外國人。

布赫博士解釋說:“現時期德國民眾的心態是非常複雜的,一方面他們並沒有放棄對難民的理解和憐憫,另一方面難民所帶來的社會安全、公共資源危機,以及原有秩序受到挑戰等一系列社會問題又讓民眾惴惴不安,稍有風吹草動便引起輿論的軒然大波。”

德國近年來貧困率有所走高,也是民眾對難民湧入抵觸的原因之一

政府:臨近大選急剎車

以嚴肅評論而著稱的德國《明鏡周刊》以《我們做到了嗎》為題,深刻反思了難民潮以來政府決策的種種問題。然而,真正讓默克爾感到焦慮不安的,還是即將在今年9月迎來的大選。如果默克爾政府因難民政策拖累而下臺,那麽這一句“我們能做到!”將成為德國政史上的黑色笑話。

德國聯邦議會四年一選。2013年,聯盟黨(Union,即基民盟-基社盟)以41.5%的支持率,甩開位居第二的社民黨(SPD)近16個百分點。然而難民危機以來,聯盟黨支持率節節下滑,在近期舉行的地方選舉中,默克爾所在的聯盟黨甚至在其傳統選區——梅克倫堡-前波美拉尼亞州(梅前州)僅獲得19%的得票率,不但落後於在野的社民黨,而且被首次參選的右翼民粹政黨德國選擇黨(AfD)一舉超越。梅前州可謂默克爾執政理念的發源地,被譽為默克爾的“票庫”,此次失守無疑對其政黨打擊沈重。

而在首都柏林市議會選舉中,聯盟黨加總起來也未贏得半數選票,這意味著,新一屆柏林市議會必須重新組閣。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地方選舉中,以反歐元、反難民、反外來宗教為綱領的德國選擇黨一路高歌猛進,不但一舉贏得德國16個州中10個州的議會席位,而且順理成章地成為德國第三大政黨。

這個右翼政黨的迅速崛起,讓其他黨派都頗為不安。社民黨人士克斯對第一財經表示:“不能理解這個政治主張如此極端荒謬的政黨,竟然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迅速成長,甚至超越了綠黨等傳統政黨。”

“支持德國選擇黨的民眾,很多並非右翼民粹主義者,他們更多是因對現行難民政策的強烈不滿,從而選擇右翼來發泄憤怒。”克斯如此說。

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聯盟黨節節敗退之際,恰逢德國總統今年2月換屆大選,61歲的德國前外長、社民黨人士施泰因邁爾高票當選為新一任德國總統,這使在野多年的社民黨士氣大振。

同時該黨還推出了名望頗高的歐洲議會前議長馬丁·舒爾茨擔任黨魁。2月初公布的Insa民調顯示,社民黨支持率攀升至31%,一舉超越了聯盟黨(30%);而作為總理候選人的舒爾茨則直接對默克爾的連任構成有力威脅。

舒爾茨的社民黨在民意調查中領先

圍繞難民政策,聯盟黨黨內矛盾也日益尖銳。默克爾領導的基民盟(CDU)與其姊妹黨基社盟(CSU)一直爭論不休,基社盟主席、巴伐利亞州州長吉霍夫爾多次公開對默克爾的難民政策表示不滿,甚至一度要重新考慮是否支持默克爾連任,“黨內廝殺”讓民眾也大為失望。然而,面對節節下滑的民意,其黨內為了保證選票集中,不得不選擇統一戰線,最終共同推選默克爾為總理候選人。

內外交困下的默克爾政府清醒地認識到,如果難民政策再不及時調整,9月大選後坐在在野黨位置的就將是她和她的政黨。作為老練的政治家,默克爾一方面公開承認在難民問題上政府準備不足,不再提及“我們能做到”;一方面隨著巴爾幹半島路線的關閉、歐土難民協議生效,進入德國的難民數顯著降低,同時對已入境的難民加大身份審核力度,制定了對不符合難民標準入境者的遣返政策。

2月初德國政府提出的加快難民遣返的“16點計劃”,被稱為默克爾為大選自救的一劑猛藥。該遣返計劃的重點在加強難民返鄉激勵機制,承諾2017年政府將撥款4000萬歐元(約合2.94億元人民)鼓勵難民回國;同時堅持“都柏林協議”,即難民應該在入境歐盟的第一個成員國申請政治庇護,將不符合難民的申請者安置在“聯邦遣返中心”,加快遣返效率,加大遣返人數。

針對以前不符合政策的難民常常通過改換身份等方式繼續滯留,該計劃通過指紋采集,以及對危險分子檢查手機SIM卡等方式確認身份,堵塞政策漏洞。

的確,對於難民問題,默克爾的態度可謂經歷了過山車式的起伏::2015年7月,她在電視節目中對巴勒斯坦裔女孩說“政治是殘酷的”被批冷酷;2015年9月,打開大門迎接百萬難民入境,成為“難民聖母”;時至今日,默克爾又一再強調“遣返”是今年的關鍵詞。可見,此時風向急轉,實是內外多重壓力所致。

國內方面,難民所帶來的種種問題已難以回避,同時大選在即,若違民意自己也政權難保。國際環境更是不容樂觀。在歐盟內部,英國脫歐被指是由難民之手放出的黑天鵝,各成員國對其安置問題亦是相互指責推諉;美國的特朗普政府多次直接指責現行難民政策,稱其為“德國的災難”。

舉目四顧,一片唱衰之聲。默克爾本人也稱,2017年將是兩德統一以來最艱難的一屆大選。大選在即,這位身為“難民聖母”的“鐵腕娘子”能否駕著德國戰車沖出危機,成為德國四屆連任的女總理,人們拭目以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679

鐵娘子前秘書稱佔中不切實際

1 : GS(14)@2014-10-07 13:19:18



【本報訊】英國前首相戴卓爾夫人前私人秘書查爾斯.鮑威爾(Charles Powell),前日指連日示威的港人不切實際,因為《基本法》已清楚展示中國對香港未來選舉的立場,認為年輕人應善用現有的自由和自治,好好享受工作機會、旅遊、移民、繁榮和教育等。


「政治權利一向都有限制」


鮑威爾現為英國上議院議員,曾任中英貿易協會會長,上月11日於北京與國家副主席李源潮會面。他前日接受英國廣播公司廣播4台訪問時被問及香港的爭普選示威,鮑威爾稱,市民有權和平示威,示威亦大致上和平,但卻不切實際,因為1991年《基本法》公佈後清楚展示中國對香港未來選舉的立場,不覺得中國會改變這基本立場,「示威是一種權利,但最好還是在知道可以得到甚麼成果才做」。他認為,香港已有很大程度的自主,比當年和中國商討《中英聯合聲明》時所預期的還要多,和中國其他城市比較已很好。他強調香港是中國一部份,英國租借了一段時間,亦沒引入民主;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知道有朝一日要將香港歸還中國,引入全面民主後再拿走,情況會更壞。他指:「我們已在當時環境下做到最好,給予自由生活方式、自由市場和自由經濟和繁榮,但政治權利一向都有限制。」對年輕學生而言,這訊息並不易接受。他又稱香港沒面對高壓管治、生活非難以忍受,可惜有些小黑雲。「小黑雲存在多時,我不相信會改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1007/1889204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954

用3,000美元賺逾千萬華裔鐵娘子靠韌力闖商場打拼

1 : GS(14)@2016-05-21 18:29:42

Manhattan Portage在全球打響名堂30多年,這個國際品牌在1998年就被來自台灣的新移民林淑惠買下美國合夥人股份,成為該品牌的總裁兼CEO。駐紐約記者:曾偉旻林淑惠在美國打拼多時,經歷三大生意難關,包括品牌被控侵權、合夥人設局誣告及台灣合作廠商複製技術後自立門戶,再與她劈價競爭等。不過關關難過關關過,她堅信「生意沒有捷徑,老天都是公平的,該得到的,就該按部就班」。1992年,林淑惠身上只帶着3,000美元來到紐約,沒想到一待就是20多年,並坐擁市值逾千萬美元的Manhattan Portage公司的總裁之位。而這一切,都從幫朋友賣庫存開始。當年,朋友開設的公司Token存貨滯銷,她花兩個月幫忙賣完,紓緩友人公司着經營壓力。她後來將Token發展為「幾乎甚麼都賣」的貿易公司,血液裏彷彿流着做生意的血。1995年,她因緣際會認識Manhattan Portage的創辦人,對方看重她的生意頭腦,主動要求合作。但林淑惠回憶「合夥人主動要求合作時,覺得奇怪,可能有些問題」。林淑惠不敢要求看財務報表,不過也不想放棄這合作機會,費了不少唇舌才說服合夥人再開另一間全新公司,以新公司開始合作。當時合夥人專職生產產品,產品只有在美國本土批發的售賣渠。林淑惠懂得行銷、操作,頗具遠見地提議,要將Manhattan Portage推向全球,並堅持要開設零售點,從自己站櫃台賣袋做起。開店的想法起初還遭到合夥人批評:「不要,我不要開店,而且你英文又不好你怎麼去講(銷售)呢?」林淑惠回答,「我英文雖然不好,但面對面講,我有笑容,我有肢體語言」,她認為即使條件不好,仍然可以克服,從零售做起,才能夠第一手掌握顧客所需。林淑惠回憶起Manhattan Portage第一間店開幕首日,「第一天我就開始賺錢了」,每天站在櫃台與客人互動,一周工作七天,她自嘲「錢賺了很多,但沒時間花」。合夥期間,林淑惠也認為一定要將Manhattan Portage帶進亞洲市場,並着眼從日本開始。豈料日本進口商偷偷註冊Manhattan Portage商標,並且指控林淑惠侵權,使她遲遲無法進到日本市場。她毫不服輸,親身飛到東京的美國大使館,要求日本商標局正視調查。這場官司耗時八年,才讓她成功拿回日本商標,並開創不錯的業績。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合作沒多久,日本官司還未打完,資金周轉不來的合夥人,竟然對林淑惠在公司的存款動了歪念,「領走了4萬美元,拿了錢之後就告到法院」。合夥人狀告法院,反咬林淑惠偷錢。經歷內憂外患,她當時幾乎天天以淚洗面,「除了哭以外,只能持續證明下去,清者自清」。1998年林淑惠官司勝訴,證明她並非偷錢的人,這場插曲促使她決定買下合夥人股份。她對合夥人說,「你把這間公司賣給我,開個價錢給我」。她也透露,當時家人不贊成,因為耗了太多時間訴訟,無心經營品牌,擔心買了股份也只是買了空殼。好不容易擺平合夥人誣告風波,後來日本官司也勝訴了,林淑惠說,萬萬也沒想到台灣合作廠商竟複製Manhattan Portage的款式,並自立門戶,出隻非常類似的袋款跟她競爭。她隨即換上另一間台灣代理商重新出發,對於自立門戶的前合作夥伴變成競爭對手,她慨嘆,「成功沒有捷徑,惟有好的思想、方法、作法,才有好的未來」。這也是林淑惠奉為圭臬的經營方程式,即使前合作夥伴將競爭品牌生產線挪到中國,林淑惠堅持將Manhattan Portage的設計精髓留在紐約,而生產則留在台灣。她認為台灣工資成本雖然較高,但台灣人精準地一針一線縫,「台灣人做Manhattan Portage再適合不過的」。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520/1962036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837

頭號艱巨任務傾脫歐 與默克爾周旋新鐵娘子文翠珊:打造英國新角色

1 : GS(14)@2016-07-13 05:15:10

■文翠珊前日以黨魁身份在國會外發表講話,獲保守黨國會議員拍掌祝賀。美聯社



英國脫歐公投引發政壇地震,「冷手執個熱煎堆」的內政大臣文翠珊(Theresa May),今天將成為英國第二位女首相。獲傳媒封為「新鐵娘子」的她,有指甚至比「鐵娘子」戴卓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更硬朗。她表明新政府的頭號要務,是帶領英國脫離歐盟的艱巨談判,跟「德國鐵娘子」默克爾周旋。



上月23日公投出人意料決定脫歐,首相卡梅倫決定辭職,高調撐留歐的財相歐思邦也政治行情向下。脫歐派兩大主將倫敦前市長約翰遜和司法大臣高文浩「自相殘殺」,在執政保守黨新黨魁選舉分別棄入閘和早段出局,令在公投低調撐留歐的文翠珊一枝獨秀;隨着最後對手能源及氣候變化國務大臣利雅華退出,文翠珊在沒對手下提早成為黨魁。




決策能力高從沒錯

文翠珊前天在國會外以新黨魁身份發表講話,說「我們需要強大和有往績可尋的領導人才,帶領我們度過將相當艱巨和不明朗的政經時勢,去談判得出英國脫歐後的最好協議,打造我們在世界的新角色。英國脫歐就是脫歐,我們將會從中取得成功。」簡短講話貫徹她一向的堅定踏實作風。英國《每日電訊報》日前一篇社論,指文翠珊是「保守黨另一個鐵娘子」,跟前首相戴卓爾夫人同有「非凡的堅強個性,以及取得同儕尊重的能力」。美國Daily Beast網站更指戴卓爾夫人1975年當選保守黨魁時,外界只當她是個「聲調刺耳的主婦」,「鐵娘子」外號是後來蘇聯記者給她起的,諷刺她激烈反共,文翠珊現在執掌保守黨,卻已經是「百煉鋼」。內政大臣一職,一向被視為英國內閣的「三煞位」,處理警務、入境、邊境控制、反恐和反毒等敏感政策,多名大臣都惹醜聞黯然下台。文翠珊卻一做逾六年,60多年來最長,沒出任何大醜聞。保安消息指她阻止的恐襲陰謀,遠多於外界所知。有內政部官員說她決策能力很高,無論收到甚麼建議,「她的決定看來從沒錯」。文翠珊在政界內不「埋堆」說人是非,而是埋首工作,消息人士指她「總比其他人早起床三小時,開會總比其他人多懂五倍」。



「難纏得要命的女人」

文翠珊做事不賣賬,曾拒美國要求引渡一名有亞氏保加症的黑客,也曾在警察協會大會叫不滿削預算的會眾面對現實。曾為戴卓爾夫人閣員、曾跟文翠珊共事的前司法大臣祁淦禮,領教過她指摘自己老是放走她要囚禁的人,私下形容她是個「難纏得要命的女人」(bloody difficult woman),文翠珊卻說「下一個印證這一點的人是(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文翠珊將為脫歐談判跟容克周旋,也勢必跟身為歐盟龍頭的德國總理默克爾交手。默克爾前天再次催促英國早些啟動脫歐談判,減少不明朗,說「英國有需要快些澄清未來想跟歐盟有怎樣的關係」。文翠珊之前表示最快年底才開始,但她提早當首相或令時間表推前。昨天卡梅倫主持最後一次內閣會議,文翠珊據指率領閣員向他致敬,氣氛感人。卡梅倫今天最後一次出席國會答問會後,將向英女皇正式辭首相一職,英女皇將傳召文翠珊接任並組織新政府。法新社/路透社/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713/1969278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508

獨獨地:當歐洲病夫再遇鐵娘子

1 : GS(14)@2016-08-07 01:57:23

上世紀70年代,英國因失業率高企及經濟蕭條,被國際社會視為「歐洲病夫」,惟慶幸該國首位女首相上台後,以「戴卓爾主義」帶動產業轉型,且削弱工會力量,使英國擺脫經濟困境。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摘除「歐洲病夫」帽子30年後,英國恐再次成為該銜頭的有力競爭者。自英國脫歐以來,多項數據接連印證英國經濟陷入衰退之說成真,且情況恐更不堪於分析師所預計。不知是機緣巧合,或是上天安排,每逢英國落難,多數是女人來收拾爛攤子,先是16世紀的女王伊利沙伯一世,後是人稱「鐵娘子」的已故前首相戴卓爾夫人。現在,英國第二位女首相文翠珊於脫歐公投後上台,亦面對前首相卡梅倫遺留下的政經殘局。對於這位衣着打扮張揚自信的女首相,當地基金界一致看好,認為其可於脫歐談判中為英國爭取最大利益。文翠珊近日最矚目舉動乃其敢於叫停中國參建的英國核電廠計劃。早於文翠珊上台前,英國政壇一直以「強悍」及「難以相處」來形容此女子,指其作風頗似戴卓爾夫人。若以文翠珊具戴卓爾夫人身影,而認定這位新「鐵娘子」可於是次危機中拯救英國實是武斷。然而,可確定的是,因文翠珊為人極度難纏,在英國與歐盟脫歐談判上,此性格勢陷談判於不順暢,屆時市場難逃動盪。領展(823)已連跌四日,料仍具下調空間,世界「立立亂」,英倫銀行減息及擴大量化寬鬆(QE)規模,收息股不嫌多,投資者近期不妨留意該股。雲斯頓本欄逢周五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805/1972305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535

印度鐵娘子結束16年絕食

1 : GS(14)@2016-08-11 06:08:19

有「鐵娘子」之稱的印度女人權鬥士莎米拉(Irom Sharmila,圖),前日結束歷時16年、相信是世上最長的絕食行動,準備參加明年曼尼普爾邦地方選舉,推動修改軍人可隨意殺害平民的法例。



參選推動廢惡法

莎米拉前日在警員押送下步出法院,拔除鼻喉,眼泛淚光把蜜糖放入口中。她因為意圖自殺罪一直被拘押,她已向法院承諾不再絕食並繳交10,000印度盧比(約1,160港元)罰款。莎米拉及後在醫院召開記者會,宣佈將以獨立人士身份參選曼尼普爾邦首席部長。她表示自己不熟悉政治,教育程度也不高,但眼見絕食16年也未能帶來實質成果,希望通過參選改變社會。44歲的莎米拉有「曼尼普爾邦鐵娘子」之稱。她因目睹軍隊在巴士站槍殺10平民,2000年11月起絕食抗議,其間只是被插喉入鼻強制灌食吊命,多在醫院度過,獲亞洲人權委員會頒發終身成就獎。印度部份地區仍實行《武裝部隊特別權力法》(AFSPA),賦予軍人權力搜索、進入私人地方及射殺疑犯,被指嚴重侵害人權。莎米拉早前表示若當選,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廢除AFSPA。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811/1973179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356

李福兆被捕前 廉署匯報鐵娘子

1 : GS(14)@2017-01-02 00:48:52

■報告解釋廉署的行動計劃,包括將願意合作的污點證人帶到倫敦。

【本報訊】前聯交所主席李福兆1988年因非法收受利益被廉署拘捕,當年震驚全城。外相賀維的秘書1987年12月11日首次就調查李福兆向首相府匯報,指獲港督告知廉署懷疑聯交所部份委員及職員涉及非法行為,正進行一項秘密調查,並即將採取行動。有關指控是指涉案人員要求新上市公司容許他們預先秘密地購買股份,廉署相信行為涉及多項罪行。


安排污點證人秘赴倫敦


信中又指,廉署已經鎖定其中一名涉案人士,相信他願意轉做污點證人,並計劃在翌日將他帶署盤問。如果他同意合作,將會編造一個理由,將他秘密帶到倫敦,向他全面解釋情況。根據後來的審訊,污點證人就是聯交所的上市部經理。信件又交代一旦該名涉案人士不願合作的應變,港督將要求聯交所的主席及全體委員會成員自行解除職務,由港府指派的行政總裁及小組接手管理;萬一他們都拒絕合作,港府更預備透過立法撤換委員會。至12月31日,外交部再匯報,指調查工作進展順利,污點證人願意全面合作,並計劃在1月2日作出拘捕,包括李福兆及另外4名人員;港府亦會接管聯交所,信末並指外交部將確保首相府知悉案件的進展。李福兆最終罪成,在1990年被判監4年。■記者林偉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01/1988319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86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