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金蘭姊妹




早陣子影藝圈掀起了一陣"媽姐"熱, 先有由改編自李恩霖真人真事,講述一位生長於大家庭的少爺與自幼照顧自己長大的家傭鍾春桃(桃姐)之間所發生的主僕情的電影《桃姐》.  此片屢獲大獎,  女主角葉德嫻連奪第68屆威尼斯電影節, 第48屆金馬獎, 以及第3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等頒獎典禮的最佳女主角獎.  李恩霖拍畢此戲後仍未心息,尋且追訪了三十多位退休住家女傭,將其人生經歷剪輯成五至六個故事放到舞台劇《金蘭姊妹》內, 由劉雅麗, 彭杏英,蘇玉華分別扮演三個不同性格和人生濟遇的媽姐, 此舞台劇公演後亦大受好評.



其實說到將媽姐的故事拍成電影, 具體而近距離的將她們的辛酸記錄在菲林上, 又怎可不談由中聯出品的原裝正版的《金蘭姊妹》?  此片拍於 1954年, 其時媽姐在香港社會仍然甚為盛行, 影片實時實地拍攝, 資料搜集當然毫無難度, 加上《金蘭姊妹》由社會寫實片高手吳回導演, 更添紮實和張力.  本片工作人員陣容如下;  導演: 吳回, 編劇: 譚謀,  攝影: 魏海峰, 剪接: 余純, 旁白: 秦劍, 製片: 王鏗 .  演員包括;  紫羅蓮飾演阿英, 小燕飛飾演阿彩, 容小意飾演阿三, 黃曼梨飾演阿好, 梅綺飾演阿鑽, 珠璣飾演吳醫生, 葉萍飾演吳太,  李晨風飾演梁銓, 李鐵飾演太子爺,  吳回飾演生神仙,  王鏗飾演陸雲障,  馮亦薇飾演陸太,  吳嘉麗飾演陸小妹妹, 徐向傳飾演何通, 張雪麗飾演通妻, 張志蓀飾演牛哥, 甘露飾演阿秀, 女主角的陣容固然鼎盛, 最有趣的是導演吳回除了親自粉墨登場演出生神仙一角外, 更請來李晨風、李鐵、珠璣及王鏗等當時得令的大導演客串演出, 此舉除了平添不少熱鬧外, 在銀幕上能欣賞到這些大導演的演技和風采, 端的是賞心樂事.  



本片承接中聯一貫反映社會不公平現象的風格, 以當時社會最底層職業 - 媽姐作平台, 展視她們困境, 並通過她們的情況窺探社會上形形式式光怪陸離的現象.   電影對這群女性寄以無限的同情, 她們外既受僱主無理剥削 (阿好即使為僱主盡心盡命, 最終仍難逃被僱主嫌她年紀大手腳慢而無情解僱的悲慘結局),內亦因已身的無知和愚昧而遭遇到種種厄運 (阿彩被人騙財騙色, 而阿三則差點被神棍騙去畢生積蓄),令她們受盡委屈, 最終她們醒覺, 惟有靠彼此扶持,發奮自強,才可渡過難關  。這個道理今天看來當然被譏為離地, 太理想化,然而卻甚是符合上世紀50年代的社會狀況,那會兒社會普遍甚為貧窮,也沒甚麼社會保障機制幫助弱勢群體.  互相幫助,環抱明天會更好的希望是一般人用來對付惡劣的環境武器.   還有一件事,這些日子來我在不同場合都聽到人在大談獅子山精神,但他們都只懂強調艱苦奮鬥,然而努力工作只是獅子山精神的上半部,其甚少人提及的下半部是守望相助的情操, 那是李月清式的善良包租婆,在一眾窮租客無錢交租時仍和顏悅色的說 “今日冇錢有乜所謂,你方便嘅時候先至交租啦.  咁你食左飯未?未就一齊啦, 多個人多雙筷啫”, 也是義氣街坊吳楚帆當底褲借錢給你應急時所說的豪語“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這些小人物的情懷和胸襟, 才是獅子山精神的精髓, 今天奢談獅子山精神的袞袞諸公, 是否有點/有意"捉錯用神"了?













電影開頭有大量街景,這些珍貴的鏡頭記錄了上世紀50年代的人文活動 1











電影開頭有大量街景,這些珍貴的鏡頭記錄了上世紀50年代的人文活動 2











電影開頭有大量街景,這些珍貴的鏡頭記錄了上世紀50年代的人文活動 3 











電影開頭有大量街景,這些珍貴的鏡頭記錄了上世紀50年代的人文活動 4











電影開頭有大量街景,這些珍貴的鏡頭記錄了上世紀50年代的人文活動 5











電影開頭有大量街景,這些珍貴的鏡頭記錄了上世紀50年代的人文活動 6











電影開頭有大量街景,這些珍貴的鏡頭記錄了上世紀50年代的人文活動 7












電影開頭有大量街景,這些珍貴的鏡頭記錄了上世紀50年代的人文活動 8











電影開頭有大量街景,這些珍貴的鏡頭記錄了上世紀50年代的人文活動 9











電影開頭有大量街景,這些珍貴的鏡頭記錄了上世紀50年代的人文活動 10











電影開頭有大量街景,這些珍貴的鏡頭記錄了上世紀50年代的人文活動 11










電影開頭有大量街景,這些珍貴的鏡頭記錄了上世紀50年代的人文活動 12












電影開頭有大量街景,這些珍貴的鏡頭記錄了上世紀50年代的人文活動 13











容小意飾演阿三, 為人迷信, 一心想入齋堂終老, 差點被神棍騙去畢生積蓄










小燕飛飾演阿彩, 性格獨立堅強, 但脾氣倔強, 好高騖遠, 最終被人騙財騙色












紫羅蓮飾演阿英,她是眾多媽姐中唯一識字的女傭,因此處事較冷靜,經常擔當排難解紛的角色,亦因為她 “知書識墨”,所以開會時要負責記賬的工作











李晨風飾演梁銓, 暗戀阿彩, 最初得不到她垂青, 直至阿彩被人騙財騙色才醒覺身邊的人才最珍貴












李鐵飾演太子爺, 本身有妻有兒, 仍對阿彩騙財騙色, 最終慘死輪下











本片導演吳回親自客串飾演神棍生神仙











梅綺飾演阿鑽, 為其姪籌措娶老婆費盡心思, 最終其姪病死, 讓她甚為懊悔.  場記王朱日紅 (人稱 八姐) 憶述當年梅綺為演好 "金蘭姊妹"阿鑽一角,特別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去找馬姐傾談及觀察其言行舉止來揣摩人物, 才埋位拍攝此片











葉萍飾演吳太, 終日沉迷麻雀檯, 典型尖酸刻薄的僱主











珠璣飾演吳醫生,性情溫和,富同情心, 但駕馭不了刁蠻任性的妻子











黃曼梨飾演阿好, 在東家工作了三十多年,甚至盡心盡命為僱主到處借錢支持他做生, 最終仍難逃被僱主嫌她年紀大手腳慢而無情解僱的悲慘結局











王鏗飾演陸雲障,馮亦薇飾演陸太,兩人是黃曼梨飾演阿好的雇主。 陸雲障為人橫蠻兼忘恩負義, 不念阿好已在陸家工作了三十多年,尋且為他到處借錢支持他做生意,最終因為嫌她年紀大手腳慢而解僱她.  陸太其實明白事理,對阿好的盡心盡命心存感激, 但終究不敢違抗丈夫,眼巴巴的讓阿好離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697

姊妹檔炮製通便茶劈價三成吸客

2016-08-18  NM

常言道:「靚女唔屙屎!」此真的是大錯特錯,消化排泄為身體重要機能之一,如果靚女長期排不出糞便,會引發健康各種大小危機,分分鐘連靚女也做不成。曾經擔任連卡佛買手的林佩詩(Lisa)正是曾深受便秘之害,結果在朋友介紹及姐姐林佩芝(Pat)的鼓勵下接觸了發酵茶,大大改善了身體健康之餘,更改變了她一向鍾情時裝的方向,創立了「Taboocha大杯茶」,讓生產及推廣發酵茶變成她生活及事業之重要部分。時裝美女轉型教人正視身體問題

姐姐Pat笑說:「你睇我阿妹個頭再加佢嘅一身衣著就知佢有幾fashion啦!」沒錯,今年二十八歲的Lisa雖然身穿圍裙,身處充滿家庭式工廠味道的廚房,但她比Rocker更有型的剷青短髮及一身爛牛配布鞋的打扮,仍然散發着陣陣「潮味」。在美國修讀時裝課程的Lisa曾於國際品牌做採購,但原來在美輪美奐的靚衫靚鞋工作背後,真的是有苦說不出。「當時因為工作上各種原因導致壓力好大,結果最先浮面嘅問題就係便秘。」她指最嚴重那時要三、四天才能成功排便一次,而且過程還極之痛苦。「都市人壓力大,好多時都有便秘問題,但基於尷尬又唔敢講。」壓力大更令Lisa出現失眠問題,排不到便又睡不好令皮膚敏感,令她反思到要真正的「靚」起來,身體健康比一切也重要。在喝發酵茶及減少吃加工食品的幫助下情況才得以改善。「後來開始去到廁所,雖唔係每日都有,但至少兩日有一次,已經係好大進步,感覺都舒服咗好多!」目前她成為了全素食者,主張吃生機食物(raw food),即是以不高於攝氏42度烹調食物,以完整保存食物中的天然酵素。

營養價值受肯定但港人口味未摸清

飲用發酵茶成功為Lisa的健康帶來一場逆轉勝。「開頭係因為需要而飲,後來因為家姐好鍾意發酵茶嘅味道,先慢慢由需要變成欣賞。」發酵茶因帶有茶字而經常被冠上傳統中國茶的形象,其實是帶微酸的有氣飲品,具清香之感。發酵茶英文名字為Kombucha,一般被稱為「茶菌」,而菌種就是進行發酵的最重要主體。目前大杯茶在生產時會進行兩次發酵,主要以綠茶及紅茶作茶底,在第二次發酵時會加入果汁及香草等。現總共有七種口味,包括有茉莉花、杞子薑、青檸羅勒、紅菜頭、黃薑菠蘿、洋甘菊及香草味。「發酵茶嘅優勢就係有益生菌和酵素幫助腸胃消化,而呢樣係菜汁同果汁提供唔到。」為了讓更多人願意嘗試發酵茶,大杯茶在今年頭特意把批發價減百分之三十,並設建議零售價為三十八至四十四元,以更接近一杯咖啡的價格。「有人飲完後話好似菠蘿炒飯、咕嚕肉。不過我估係因為試咗我哋個黃薑菠蘿味。」雖然發酵茶的味道對港人來說有點太「新鮮」,但Lisa指茉莉綠茶口味的清新一直以來也很受男女歡迎。「男士可能比較多飲青檸羅勒,可能佢哋對酸味的接受程度較高。女士就鍾意杞子薑。」Pat指某些人會認為發酵茶太酸,她認為是因為市面上飲品含糖量較高,導致香港人口味普遍也偏向太甜。

有姐的孩子像個寶

Lisa主力生產及研究新口味,經常靜靜地站在「養」着無數母菌的數十個巨大玻璃樽前專心細看它們的情況,而Pat則不時因與記者討論得太興奮而七情上面,兩姊妹雖也留着短髮,卻有種另類對比。「佢成日話自己係總統而我則係佢嘅首相,負責有效咁實踐佢嘅想法。」Pat原先是事務律師,做了七年因而儲得一筆積蓄,在妹妹決定辭去正職創業時用以投資作支持。後來因父親快要退休而需接管家族建材生意而離開律師的本業,轉為學做生意人。「本身主要以投資者身份支持Lisa,後來睇到佢愈嚟愈忙決定喺家族生意中抽出時間幫佢。」由從中環打滾變成每天進出荔枝角;從於法庭為別人抗辯轉為在不同的市集向人介紹發酵茶,轉變實非一時三刻可習慣。「以前打工每個月都有一定現金喺手,但而家做生意唔係話幾日就可以回本有賺,成個生活方式都改變咗。」她笑指現在不能再像以前般隨便地在中環喝杯百多元的飲品,每使一分一毫都會「諗過度過」,但她指一切也值得,起碼換來和家人更多的相處時間。「我倆成日都嘈,始終我做了佢姐姐咁多年難免好易就責怪佢。」Pat指兩人其實是很合拍,認為妹妹是個很有創意、對產品很執着的一個人,所以相信她所作的決定。二人在訪問時不時「互表不滿」,笑對方笨手笨腳,但轉個頭又會攬作一團。Lisa得戚地說:「我就知道佢絕對唔會離棄我。」指正因為大家都夠坦誠,才不會有所謂心病,大吵大鬧後依然不會「分手」。

本土意識強小店互撐增銷量

目前大杯茶主要作批發商,每月生產二千多瓶發酵茶批發給香港約二十個品牌,總共有約四十多個零售點,當中位於上環的小店OHM HK就是其中一間。負責人阿珊指:「知道佢哋係用公平貿易得來的茶葉做茶底,大部分都係用有機及本地材料,覺得好符合我哋鋪頭嘅理念。」OHM HK每月也會購入四十支大杯茶放在店內寄賣。除了健康飲食外,二人也擁有很多相同理念,包括今次以大杯茶名義贊助萬五元予何韻詩的演唱會。「我哋支持好多嘢,例如收養流浪狗、支持本地音樂又或是言論自由及環保。」Pat指早前以律師身份參加過白皮書遊行,如果人們也不再發聲就沒有機會。「好多人睇今次贊助覺得有政治因素,但我哋睇嘅好簡單,就係支持每個人都有實踐自己計劃嘅權利。」

開業資料(05/15)裝潢及器材$250,000容器及雜費$70,000總投資$320,000

營業資料(07/16)營業額$50,000租金$10,000薪金#$17,000雜費開支$20,000盈利$3,000

#包括Lisa全職薪金及一名兼職薪金

專家意見:要小心發酵過程出現害菌

養和醫院營養師柳慧欣也認同發酵茶的益菌確實有利腸道健康,特別是對便秘或肚瀉的人有幫助。「某些人食少少乳糖都會肚瀉,又或係唔鍾意乳糖製品嘅味道,就可以用發酵茶代替。」不過她補充,若製造過程中處理得不好,不單會產生了益菌更會有害菌,加上發酵過程會釋放小量酒精,因此建議抵抗力比較弱的人如孕婦、老人家和小孩就要小心飲用。「如果想自己品牌更好,長期嚟講每一批貨都可以攞小量去化驗睇吓有冇害菌,以證明產品安全性達標。」

撰文:黃綺敏攝影:鄭樹清、關永浩攝錄:廖健昌[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331

師姑庵姊妹當道

2017-04-27  NM

嘉諾撒聖心書院出過唔少女高官,陳方安生、任關佩英、鍾麗幗等;雖然候任特首林鄭來自嘉諾撒聖方濟各書院,其實與聖心及九龍St. Mary's屬「姊妹」學校;而林鄭做得成特首,都要「多謝家姐」,全國政協常委兼美心太子女伍淑清,與梁愛詩皆是「聖心妹」,兩人不單是校友也是閨密,聽講北上開政協會議都好鬼老死,好多時同房傾密偈,可謂去到另一化境,兩位來自師姑庵的女強人,是今次特首的「queenmaker」造女王者,力捧林鄭上位;現時林鄭同樣向「師姑庵」姊妹埋手組班,候任行政長官秘書長丁葉燕薇畢業於St. Mary's,財政司司長人選之一也是畢業於聖心的創興銀行副主席梁高美懿。林鄭組班,果然姊妹優先。

最巴閉中環車位

由澳門押業大王高可寧家族持有的中環德成大廈,雖然已有五十八年樓齡,但威水在地下設有停車位,景福珠寶創辦人楊志雲曾在高家旗下大友金行打工,後來自立門戶成立景福珠寶,中環店就在德成大廈附近,以往楊志雲夫人到中環,無位泊車,就可以泊在德成大廈這個罕有地面停車位,真係無錢無面都無得泊。事關要轉入德成大廈泊車,必須經過巴士專線,車輛須申請特別牌照先有資格泊呢個車位,車位之中,最巴閉呢個。

中環寸嘴我唔只識軟庫,仲識軟庫飯堂

工廈大王楊耀松長子,八十年代往北美洲開山劈石,做一帶一路先頭部隊,自比為星仔變星爺前冇人懂欣賞其無厘頭文化,廿年後終於領略當中奧妙,與粉絲分享在北美洲各路人士交手經歷,絕不老點。

有條銀行佬以為馬雲嘅阿里巴巴股票(NYSE:BABA)好sell過孫正義嘅軟庫Softbank(9984 TYO),寸寸貢話香港人淨係識馬雲,對孫正義陌生喎,你奶奶吖,軟庫中國我唔識?余錦基搞間「軟庫飯堂」,我睇條銀行佬都未去過!Softbank個老細孫正義早過馬雲去見Donald Trump,聯同主權基金投資五百億美金,Donald Trump即刻應牌謂會創造五萬個職位,孫正義梗係得,立即quantify到個win-win situation出嚟,所以呢個幾禮拜,《Financial Times》都寫佢幾日,買印度Snapdeal單買賣。東施效顰,馬雲抄功課又去見美國領導人,一貫大陸作風空槍上陣,嗌口號講完就算,有張相話同美國領導人見過面,喺啲鄉里面前抬高身價,依家仲講愛國情懷呀?而家主要係講為祖國發展,講回報!其實Softbank揸住阿里巴巴三成股份,又揸住Yahoo Japan、美國Sprint,以舊經濟角度秤佢嘅asset都夠數,而且呢啲股票係盤古初開之時Softbank買落,成本價超低,好似審胡椒粉咁,審中一家就掂,有個八妹問我:「阿楊,咁你有冇落疊買Softbank呀?」唏,我都要體驗吓呢啲新經濟投資策略嘛。不過呢個禮拜去幫趁吓余錦基間軟庫飯堂,攞吓靈感先!

莎莎郭work hard play hard

嘉莎老闆郭少明早排親自領軍,飛去新加坡見基金經理,雖然莎莎郭未能以英語跟坡佬溝通,基金佬見大老細親自上場誠意搭夠,都對「莎莎」另眼相看,其實郭少明work hard play hard,公司都有兩艘遊艇泊於深灣,短小精悍好似跑車咁,聽講莎莎郭玩厭咗艘遊艇都俾員工享用,所謂與眾同樂嘛。有次撞見佢同班朋友喺中環星記海鮮飯店包房食飯,嘩,與一眾男士攬頭攬頸飲到啤啤夫,真係玩得好盡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189

騰訊姊妹公司:收費電視將受傳媒3.0衝擊

1 : GS(14)@2010-11-01 22:22:54

騰訊姊妹公司:收費電視將受傳媒3.0衝擊
  2010年11月1日

【明報專訊】中國科網股王騰訊(0700)的大股東、南非傳媒巨擘Naspers,業務橫跨傳統媒體及互聯網,旗下附屬公司Iredto,專攻數據加密和傳送等相關技術支援,以迎接互聯網全面接收傳統媒體的新時代,Iredto行政總裁Graham Kill預言,儘管中國一些印刷傳媒的發展仍相當好,但最終難逃式微的命運。

「試幻想到一下,你有一天可以直接以低價向英超付費,透過互聯網收看直播的英超比賽,不用向收費電視繳交昂貴的月費計劃,買下一連串不相關的節目,這就是『傳媒3.0』的年代。」Kill接受本報專訪時,為最近新興的「傳媒3.0(Media 3.0)」概念解畫。

Iredto專門為收費電視提供數據加密(Conditional Access System)等相關技術支援,近年面對網絡帶來的轉變,資訊再不限透過電視台發放,因此Iredto積極開發數碼資訊加密及傳送業務,令到影片、遊戲、電子書等各式各樣的多媒體內容,透過互聯網傳送到指定用家當中。

內地印刷媒體難逃式微

Kill表示,Youtube等不同網站已經改變傳媒生態,大眾正處身於傳媒2.0的變革年代,開始跳過傳統媒介去接觸自己感興趣的資訊。隨覑iPad等平板電腦及無線網絡之興起,媒體世界正步向3.0時代。

Kill表示,Iredto特別看好中國的市場,「在亞州地區,居住的環境較為狹窄,年輕人要在互聯網才可找到自已的私人空間,他們更願意在網絡上花時間。」內地當局一向審查傳統媒介,也令互聯網相對自由的空間,締造條件。他預言,只要落實全面興建統稱為第四代流動網絡LTE的基建設備,上網的便捷度和速度都會大增,內地科網公司將會成為傳媒3.0的大贏家,「現階段,在中國一些印刷傳媒的發展仍相當好,但相信內地的傳統媒體,亦難逃式微的命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384

非美術科系 擺攤起家 Foufou 一隻尖牙兔改寫姊妹命運

1 : GS(14)@2010-12-27 16:41:00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2058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282

商場攻略:姊妹檔賣瑞士卷每件逾 20元

1 : GS(14)@2011-04-21 18:20:1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0421&sec_id=15307&art_id=15187470「細個返到屋企,媽咪話:『阿女,肚餓就拎瑞士卷食』。」就是因為兒時回憶,黃氏兩姊妺一年前在尖沙嘴開了一間瑞士卷專門店,賣逾 20元一件的瑞士卷。記者:陳皓怡 攝影:梁鑑章

開業成本
租金: 30萬至 40萬元裝修: 30萬元入貨: 20萬元水電: 8000元投資額:約 90萬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052

職場慧眼:打死不離兩姊妹

1 : GS(14)@2012-04-29 00:11:5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628246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016

尼姑姊妹5年斂財千萬

1 : GS(14)@2012-05-12 15:32:1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512/16330367

【本報訊】替亡者誦經,本功德無量,但一對尼姑姊妹,被善信指過去數年借免費超渡亡者為名,向亡者家屬濫收利是、雜費,又騙富婆善信代佛堂交租共逾40萬元;但佛堂實是尼姑姊妹名下物業,估計受害者達數十人,涉款近千萬元。善信曾報警,但警方以善信「自願捐款」為由,拒絕受理。 記者:李凱琳

尼姑姊妹年約三十多歲,姊法號釋佛寶,妹法號釋佛妙,07年開辦「香港彌陀念佛會」,並向政府註冊為社團,前年改名「淨土宗香港彌陀念佛會」,佛堂設於沙田頭村127號村屋。
佛堂善信有二至三百人,其中有數十人屬活躍善信(通稱蓮友),多是長者和主婦,也有中年人士。由於鄰近車公廟,除了佛堂固有善信,亦有街外人前來參拜。有善信指出,尼姑姊妹外表慈祥,經常面帶笑容,脾氣好。

的士司機徐先生在佛堂修行近多年,是佛堂資歷最深的「大師兄」,過去每月為佛堂義載亡者家屬到殯儀館或上山,但近期發現上佛堂的蓮友越來越少,向相熟蓮友查詢,才知尼姑姊妹借他名義,不斷向他接載過的亡者家屬濫收車馬費,「載去殯儀館要1,000蚊,上山拜祭又要1,000蚊!載家屬嘅人係我,個個以為係我貪錢!」
徐向已離開佛堂的蓮友查問,發現尼姑姊妹曾多次向他們借錢,或巧立名目要求捐獻,他們感不妥後惟有離開佛堂。有蓮友稱:「佢哋拎住同一張單,例如買個幾百蚊電飯煲,都叫不同嘅人畀錢找數,又叫你唔好張揚件事,否則積唔到功德。」由於尼姑姊妹沒公開佛堂賬目及從未開出收據,蓮友無從得知捐獻用途。徐粗略估計每人被騙數萬至數十萬,總數達千萬元。
中小企老闆袁姑娘聲稱被騙至少40萬元。她指三年前到佛堂做義工,希望可積功德,主要在佛堂負責煮飯和家務,最初對姊妹惟命是從,「飯錢係我出,連佢哋出街食齋,叫成班朋友食大餐都係我埋單,當我係提款機。」袁姑娘有求必應,尼姑姊妹行動隨之升級,至2010年中開始叫她供養佛堂!「釋佛妙話佛堂好窮,欠租八個月。原本話月租6,000蚊,連雜費共一萬,但第二個月就要二萬,第三個月三萬,到第四個月就加到五萬幾!」

警方拒絕受理

袁姑娘最初以支票全數付款,不久又被要求支付佛堂裝修費,「每塊地板要500蚊,夾埋十幾萬,前後都唔記得畀咗幾多錢。」尼姑姊妹又以殮葬貧窮人士及德道高僧等理由,叫她支付數十萬元費用,「畀咗將近十萬,但連條屍都未見過!」
袁無法忍受不斷被索金錢,半年前離開佛堂,後來翻查土地註冊處,竟發現於2010年5月,釋佛寶早以其本名陳寶華和女兒張嘉敏名義,用568萬元買下位於沙田頭村127號村屋的佛堂單位。袁報警,但與其他受害蓮友一樣,警方拒絕受理。警方回覆本報稱,捐款屬自願性質,刑事成份不足,所以未採取進一步行動。
另一尼姑林依珍稱,釋佛寶出家前,曾向她免租借地舖擺賣玉器,但生意慘淡,「佢猛呻好慘,求我買晒佢啲玉器當做好心。」林結果花十多萬元買下玉器,但經人鑑別,發現是只值數千元的次貨。

2 : GS(14)@2012-05-12 15:33:18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512/16330368


掠水尼姑姊妹另一位妹妹陳居士,面對質詢時只不斷念「喃嘸阿彌陀佛」。

不過,被蓮友踢爆尼姑姊妹掠水後,兩人隨即銷聲匿迹;居於佛堂附近的鄰居表示,尼姑姊妹以前常與其聊天,但最近卻不見兩人蹤影,「佛堂以前都會中門大開,家就拉埋晒簾,又成日閂門」,又指曾數次見到有警員到佛堂,但不清楚詳情。
記者假扮蓮友致電尼姑姊妹手機,但一名姓陳的女子稱兩人正在台灣做法事,短期內不會回港。有蓮友表示,該女子正是尼姑姊妹的另一妹妹,名叫陳學明,曾叫善信將捐獻直接滙至其銀行戶口。
記者其後再上門查詢、向陳學明質詢,但她只不斷念「喃嘸阿彌陀佛」,並召警到場,最後才表示:「等師傅返嚟,會畀個交代大家。」
3 : GS(14)@2012-05-12 15:33:34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512/16330369
大律師陸偉雄表示,如有人持同一張收據向不同人索錢,或用謊言誘使他人捐獻,即犯欺詐罪,最高刑罰入獄14年;他懷疑警方未有察覺案件嚴重性,建議受害人再報案,並補充,即使苦主沒有金錢交易紀錄作證據,法庭也可就其口供分析案情。

蓮友徐先生表示已計劃再次集體報警,另一方面亦向替尼姑姊妹剃道出家、來自台灣本願山念佛會的信願法師求助。徐指出法師雖承諾主持公道,卻只叫本願山香港念佛會會長代為接見,推搪6月才親自處理。而會長指出,姊妹甚少與法師接觸,相信法師對姊妹掠水一事全不知情。
強調捐獻應屬自發

國際聯密佛教慈航會發言人楊志昌表示,出家人須以簡樸生活為大前提,也要嚴遵「取之十方,用之十方」原則,將捐獻回饋社會、弘揚佛法。他認為出家人應與善信建立互信,又強調捐獻應屬自發,建議尼姑姊妹清楚交代金錢去向。
《蘋果》記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324

飲品盒富三代 與姊妹擁648億 英巨富妻疑濫藥死

1 : GS(14)@2012-07-12 23:40:3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20712/16506214
勞辛一直受祖蔭父蔭庇護,據稱與兩名姊妹繼承了54億英鎊(648億港元)財富,但在利樂集團沒職位。妻子伊娃同樣出身富家,爸爸是百事可樂高層凱梅尼,是英國富婆之一。富裕生活背後,兩人沉溺毒海。伊娃有吸毒惡習,她與勞辛1980年代在美國邂逅時,就是在一間戒毒所內,兩人之後閃婚,誕下四名現年11歲至17歲的子女。
組織家庭後,伊娃與勞辛卻未安定下來,繼續臭味相投。2008年,伊娃曾因攜帶海洛英與霹靂可卡因進入美國駐倫敦大使館,引起反響,兩人有條件認罪後,才獲撤銷起訴。
伊娃今次猝死,有迹可尋,她早前在寓所外現身,披頭散髮,形容枯槁;勞辛也顯得一臉憔悴和虛弱,身形明顯比之前暴瘦。警方是於周一中午搜查勞辛在貝爾格雷維亞區的豪宅後,發現她陳屍睡房,之後以藏毒罪扣押勞辛,前晚(周二)才准許勞辛離開接受醫學觀察。
一直捐錢支持禁毒
雖然兩人熱衷吸毒,但一直捐錢支持禁毒活動。伊娃是國際預防濫藥組織 Mentor贊助人,也是戒毒組織 Action on Addiction贊助人。熟識勞辛的皇儲查理斯( Prince Charles)曾形容,勞辛是個「非常特別的慈善家」。他堂姊妹柯爾斯廷說:「毒品真的是魔鬼,這是一場悲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206

殺戮職場:好姊妹與賤男

1 : GS(14)@2012-07-16 23:27:27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37277
與任職地產經紀的朋友Z飯聚,卻見她愁眉不展。知道Z早前升職做了team頭,猜想她多數是因工作壓力令情緒低落。
「不是呀!其實是因為升級後忽然覺得失去了朋友,CK,你知道嘛,我本來有一班感情要好的同事,大家收工後會一起shopping做facial,感情好似姊妹一樣;那知升了職之後大家的態度逐漸轉變,有意無意的疏遠我,忽然間無了一班好姊妹,怎會開心。」 Z說。
我安慰:「可能是一時間大家未適應新角色,日子久了自然習慣。」
「不過最氣憤是無端端被賤男在背後詆毀!」Z說:「事情是這樣的,公司有一位A君,從前是舊樓部的阿頭,當時我是他的手下,可是A日漸無心工作只懂偷懶,成績越來越差,結果被公司降職做回普通經紀。」
A被降職,Z卻升了職,現在反過來比A高級,別以為只有女人會眼紅人,有些男人的心胸比女人更狹窄。「A竟然在公司說我為人很隨便,又周圍說我曾跟他上床!」 Z氣憤說:「有冇搞錯,係咪男人嚟㗎!咁賤格!佢話同過我上床,咁我個胸有冇痣呀?」
我想,對付賤男的方法,最好是揭發他的惡行。
作者:CK Leung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27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