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李嘉誠接受南方報業採訪:今天是我的一個反擊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128/56679.html

日前,在位於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2號的「長江集團中心」,李嘉誠接受了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的專訪,對「撤資」、樓市、香港前景等熱點問題逐一作答,還深入地談及自己的家庭和人生觀念。

從「超人」到「吸血鬼」

1977年,當時49歲的李嘉誠一舉奪得中環地鐵車站上蓋發展權,次年又與香港第一財團匯豐銀行合作重建華人行,他的財富帝國也從偏僻的柴灣、北角挺進香港的「心臟」———中環。從彼時起,被譽為「超人」的李嘉誠從中環騰飛,一路擴張自己的財富版圖,在數十年後成為香港首富、華人首富。

曾經因戰亂舉家逃難香港,遭遇年少喪父、中途輟學,做過推銷員、塑膠廠老闆的他,因為之後數十年間的個人奮鬥和巨大成功,被捧為「香港夢」的最佳代表。

今年4月份,《福布斯》公佈本年度華人富豪榜,李嘉誠再次以310億美元資產,連續第15年成為全球華人首富。

也是大致從這個4月開始,香港貨櫃碼頭工人因不滿高工作量和低薪酬待遇,開始長達一個多月的罷工,工人的訴求和矛頭直指碼頭的擁有者李嘉誠。在長達數日的罷工和遊行中,工人以及之後加入的社會團體,手舉各種標語、橫幅、漫畫包圍了中環的「長江集團中心」,在這些標語和橫幅中,曾經的香港「超人」被稱為「萬惡資本家」「吸血鬼」「地產壟斷」。

罷工最終以加薪結束,然而風波並未止息。

「玻璃杯論」、撤資疑雲

隨後的7月間,市場傳出和記黃埔出售百佳超市,這是陪伴了香港人近40年的超市。不過,10月18日,和黃公告暫停出售,繼續其旗下零售業務的策略性研究。

8月,李嘉誠罕見地缺席了被稱為「港情咨文」的2013年的長和中期業績會,卻在一個突然前往參加的香港傳媒飯局上公開澄清他不會撤資。他以「好靚的玻璃杯(glass cup)」比喻香港:「看著好靚,但不小心打爛它也好容易」。

10月9日,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實業將香港嘉湖銀座商場,以58.5億港元的總價整體出售;國慶長假前,李嘉誠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電能實業宣佈,拆售旗下香港電燈有限公司;在內地,李嘉誠以60億元人民幣的底價叫賣其在上海陸家嘴開發的首個寫字樓項目「東方匯經O FC」,同時宣佈拋售位於廣州的西城都薈廣場。以上項目如果全部完成可套現400多億港元。

最近的11月下旬,和記黃埔再在一週內兩次出售在港物業,價格超過12億港元。

另一邊,自2010年以來,長和系總共在香港和內地以外完成了11筆收購,涉及金額約1900億港元。其中,歐洲地區佔比高達94%。

涉及百億資產的跨洋變動令近年愈發敏感的公眾生疑:多年來多次宣稱「愛國、愛港,永不遷冊」的李嘉誠,是否真的要撤離他「光榮與夢想」一步步實現的地方———香港?而近期在內地的系列出售行為,是否代表其已不看好包括樓市在內的內地投資環境?

「冤枉我的,我不喜歡」

近年來,除了公司的業績會,李嘉誠鮮少接受媒體訪問。在港媒的報導中,李嘉誠常以「我不想樹大招風,又不想『碰壁』———講多錯多,所以會選擇一個適當時候,再同大家慢慢詳談」來推謝媒體的採訪。

或許目前站出來回應各界的關注和質疑,已經是他所認為的「適當時候」。

在採訪開始,未等記者預熱和發問,他表示「任何問題都可以問」,在採訪中,他說「冤枉我的,我不喜歡,就像這個『撤資』,人家說了這麼多個月,你看,今天是我的一個反擊!這是人家沒法反駁的,因為我有數字給你們」。在採訪快要結束的時候,他笑言:「如果可以重新開始,我可能會考慮選擇參政。」

在他身後,高大的落地玻璃前,一尊琥珀色的水晶雄獅臥於窗檯。窗外是模糊的太平山和寬闊的維多利亞港。香江之上,貨輪、遊船來往其間,不捨晝夜。

【談撤資】

高賣低買本來就是正常的商業行為,就全世界而言,從來沒有批評過我們撤資,惟獨香港傳言不斷,令人遺憾。

【談樓市】

「地產霸權」實在是一個笑話,我們在外地賺的錢遠遠多於在香港,過去兩三年我們在香港買入的項目較少,香港地價高,已看到不健康的趨勢。內地的地價也飛漲,我們也無法成功投得土地。

【談政治】

我並非萬能,無法預測政治變化,也絕對沒法影響政治,我只能以我的智慧作出對股東有利的事。

【談自己】

我也很喜歡追求最新的科技知識。我還可以透露 ,除 了Ap p le和 三 星A n d ro id,很快會有一個新的操作系統出現。

世上無完人,一個人即使做到99 .9%的好,只要有0 .1%誤會的瑕疵,只要他是名人,也會遭到嚴厲的攻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242

巴菲特的報業帝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0697

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H)目前擁有70多份報紙,其中有30多份是日報。當中的63份報紙是以1.4億美元的現金從綜合媒體公司收購得來的,巴菲特的公司還另外借給綜合媒體公司4.45億美金,以幫助該公司償還債務。收購這些報紙總計花費了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4億美元,每年帶來5億美元的收入,占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公司總收入約0.5%。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最近的一次收購是在2013年2月26日,據英國報道,沃倫-巴菲特買下俄克拉荷馬州第二大報紙《塔爾薩世界報》,《塔爾薩世界報》將成為BH傳媒集團旗下繼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世界先驅報》,以及弗吉尼亞州《里士滿時訊報》之後的第三大報紙。 巴菲特曾在2012年收購過一家小型的報紙公司,這家公司名叫Richmond Times-Dispatch,收購完成之後,編輯部用了八年多的電腦被換成了新的,位於商業區的總部也被翻修的煥然一新,公司還投入130萬美元升級了印刷廠。 不止Richmond Times-Dispatch公司通過傍大款嘗到了甜頭,美國的眾多小型新聞公司都了解有大公司當靠山的好處,起碼不用再為銀行的債務發愁。BH傳媒集團的高管Tom Silvestri說:“沒有了債務這個迫在眉睫的威脅,他們可以有時間思考更加長遠的問題”。BH傳媒集團是伯克希爾·哈撒韋旗下負責報紙收購和運營的業務單元。更多的收購還將繼續浮出水面,巴菲特表示他會繼續收購報業公司,但沒有透漏具體的目標。 一直以來,巴菲特都喜歡買入收入穩定,增長良好的行業的公司,然而來自報紙的收入並沒有為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財務報表貢獻多少利潤,巴菲特似乎進入了一個即將雕零的行業,而他又在積極的改造所收購的公司:翻修工廠、更新辦公設備和大範圍的量化績效考核,但伯克希爾·哈撒韋的管理層包括巴菲特本人都曾表示,他們沒有幹涉過編輯的決策。 伯克希爾·哈撒韋收購報業公司的一個關鍵原因可能是巴菲特個人對報業的偏好,其他大佬們似乎也對報業公司有特別的喜好,如亞馬遜的創始人Jeff Bezos在去年十月向華盛頓郵報投資了2.5億美元。 由於讀者向線上轉移,報紙行業的發行量和廣告收入近年來大幅下降,在最近的發給股東的年度報告中,巴菲特表示,傳統新聞行業在不斷萎縮,沒有任何複蘇的跡象。Terry Kroeger是BH傳媒集團的負責人,他表示2013年伯克希爾·哈撒韋的傳媒業務單元整體上是盈利的,但他拒絕透露更多的細節,他們正在將業務數字化,包括建立信息分享中心,以便公司的各個報紙能夠分享各自的內容,他們還在測試在線新聞推送,手機應用和在線充值業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172

橫跨政、商界的報業奇人 《自由時報》林榮三 他被父親阻止參加畢旅、上過「李登輝學校」……

2015-12-07  TWM

11月28日,《自由時報》創辦人林榮三逝世,在商場,他是地產、銀行大亨;在政壇,他曾被控賄選;在報業,他一手創立台灣本土意識代表性紙媒。林榮三是 位爭議性十足的人物,但他在事業上投注的全心全意,卻不容置疑。老友俞國基說:「他的享受就是工作,他的人生終極目標也是工作,對社會是有貢獻,對自己卻 是一片空白。」無論你喜歡或討厭,都不得不承認,他是號人物,更是號成功的人物。

《自由時報》逢年過節尾牙開春,按例,飯是要吃的,創辦人林榮三卻從不邀請明星歌手,只有聲樂家簡文秀是個例外。簡文秀稱,她每年都是宴會座上佳賓,林榮 三年年也都有同樣的舉動:他進入會場,右手領著視力不好的夫人林張素娥,左手牽著簡文秀,緩步從會場尾走向會場頭,扶著老婆上座,拱著簡文秀上台。

《自由》前副社長俞國基談到林榮三笑言,「男人都愛談女人,林榮三卻從不聊這話題。」確實,林榮三木訥,性格刻板到可怕,家財萬貫卻不懂得花,為人正經八 百,「他既可敬,也很可憐,一生沒有任何享受,甚至連享受的夢都沒做過。」軟香溫玉、花前月下,他哪懂?其他老一輩的富人大亨,常娶進二房三房,他一輩子 就守著林張素娥。

這麼說來,林榮三在尾牙上幹麼老牽著簡文秀?「我本來也不明白,為什麼他不牽自己女兒要來牽我?我很怕別人誤會,就去勾著他老婆走。」後來簡文秀才知道, 林榮三一來喜歡聽她唱台灣老曲〈白牡丹〉,二來「李登輝有特別交代他:『這女孩苦大的,很爭氣,可以為台灣人做很多事!』他很喜歡我歌曲中的『本土意 識』,愛鄉愛土。」

他是「 台灣真首富」

從賣米到買地,累積財富逾兩千億兩個Key word(關鍵字):一個是「本土」,一個是「李登輝」,林榮三從辦報到一生的顯性表現,始終朝著這兩個方向,無意之中,簡文秀為林榮三的辦報生涯下了挺好的注腳。

二○一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下午二時二十分,林榮三與世長辭,享壽七十七歲,懷著他一輩子珍視的理念溘然逝去。

或許就像〈白牡丹〉的歌詞,「無亂開,無亂媠(音同妥),不願旋枝出牆圍。」板板眼眼的林榮三,這輩子至終就守著對台灣本土意識的熱情,這又何嘗不像園中牡丹,守土固根,含苞湛露,牆外悲喜,與我何干?

談林榮三,還是要從他的童年開始談起,他刻苦堅決的性格,與他的出身不無關係。林榮三生於一九三九年,父親林建生早年務農,後在台北蘆洲開了間碾米廠,家 中並非大富大貴,他曾說:「小時候,放學回到家,就在碾米廠撿布袋、扛米,長大後到三重經營碾米廠。」談到兒時甘苦,林榮三曾忍不住說:「你們少年仔都不 知道,什麼產假多少天。我太太晚上去婦產科生產,隔天下午抱小孩回來,就繼續工作。」林榮三談到年輕時的辛苦,沒有怨言,只有驕傲。小學畢業典禮後,學校 舉辦了一趟畢業旅行,孩子們背包裡裝著糖果、零食,還有林榮三最羨慕的紅蘋果,那年代,蘋果稀有,所有人歡歡喜喜上路;林建生卻認為孩子們不應該有這樣的 享樂,禁止他去參加旅行,他曾坦言自己幼小的心靈留下了一個很沉重的傷痕。但這種成長過程,形塑了他儉樸的風格,也造就他實踐理想的拚勁。

林榮三的「硬派」風格,在他事業上表現得顯而易見,林榮三絕對是個成功的商人,他謹守父親「賺錢買地」家風,連續買地四十年,業界指稱他擁地近四十萬坪, 滾雪球效應讓手中土地越買越多,無論綠地、農地、畸零地,能買他就買。買了後他再忍耐「養地」,沒到心中滿意價位絕不出售,精打細算,累積財富超過兩千億 元,坐擁《自由時報》、聯邦建設、聯邦銀行三大事業體,他是許多富豪眼裡的「台灣真首富」,加上他兩位兄長林堉琪手上的宏國、林堉璘手上的宏泰集團,三重 林家組成的「三重幫」,在商界勢力驚人。

他在政壇栽跟頭

捲入賄選官司,被冠「金牛」頭銜但林榮三在政壇上,卻沒那麼順遂,表面風光,做過立法委員、監察委員,還當過監察院副院長、總統府國策顧問,但官場上卻惹 了汙點,不堪回首。一九七五年,他參選增額立法委員,對上黨外大老郭雨新,雖以十六萬票當選,但這場選戰同時引發台灣史上首次賄選官司,即便郭雨新敗訴, 郭的辯護律師姚嘉文、林義雄出版《虎落平陽?:選戰、官司、郭雨新》還原過程,自此林榮三被冠以「金牛」頭銜,難以脫身。

他辦台灣人報紙

殺出一條血路,與《蘋果》抗衡直到他辦成《自由時報》,才真正確立、並實踐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林榮三靠著地產、銀行事業,財富多到連他自己也搞不清楚數 目,俞國基說,他辦媒體不是為了賺錢,傳達意念才是他心之所向,而《自由》正成為他貫徹信仰的利器,林榮三對理念的堅持,是台灣輿論界最堅定本土力量。

一九八○年代,《中國時報》、《聯合報》兩大報幾乎壟斷報業,林榮三看準時機,挾帶著雄厚財力進場,當兩大報還傾向外省價值觀時,標榜「台灣人的報紙」, 招募人力,添購德國印刷機。一九八八年,《中時》、《聯合》投入兩億元促銷已是驚人,九二年,林榮三推出「訂報送黃金」,半買半送,更砸上億元買電視廣 告。到了一九九六年,兩大報售價提高到十五元,《自由》卻堅持不漲價,俞國基說:「它崛起於無意之間,讓兩大報瞠目而不知所措。」閱報率已成全台第一。

到了二○○二年,《自由》四十.八億元的廣告量已將《中時》、《聯合》拋諸腦後,即使後來《蘋果日報》殺入台灣,如同資深媒體人夏珍所言:「台灣『 三大本土報紙』 全靠林榮三的《自由時報》壓陣,才沒輸得落花流水,這個功績只能記給他,沒旁人能頂。」林榮三辦《自由》,早期還沒什麼強烈的意識形態,二○○○年政黨輪 替是個轉捩點,政黨輪替前,他支持國民黨主流派,力挺候選人連戰,《自由》前主管說:「當時規定地方版每天都要找一位里長、人物談『為何要支持連戰。』」 二○○○年後,他跟隨李登輝腳步,成了「擁李」急先鋒,標榜「台灣優先,自由第一。」他後來做新聞,也常問李登輝意見,有天,他還興高采烈地找《自由》主 管大聊「舊金山和約」和「台灣地位未定論」,直說:「這是李登輝告訴我的!」他覺得發現新大陸,俞國基笑說:「但這件事大家其實早就都知道了。」

他堅持本土議題

《自由》就是林榮三,宛如一言堂無論如何,林榮三乘浪而起,他鮮明的本土意識形態,遂成典型的《自由》色彩,這一色彩,延續了近二十年。

「是非功過於春秋,取經造反同一人」,就像資深媒體人司馬文武說的:「許多人對《自由》有很多批評,其中大部分是對的,不過,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百年來 台灣報人前仆後繼,空有理念,短命居多,林榮三作為台灣歷史上第一報人,當之無愧。」林榮三對辦報的堅持異乎常人,他是老國民黨人,走「本土路線」等於與 「外省權貴」劃清界線,「他堅持的政策自然會得罪當道。」俞國基說:「但他從未因此而妥協,寧可得罪老友,也要維護自己的信念。」儘管他教育程度不高,每 天卻緊盯新聞,《自由》老同事說:「他是『老闆兼總主筆』,他每天要《自由》主筆群念『社論』給他聽,最多一篇改了七次。」有人說,「《自由》就是林榮 三。

」《自由》前員工坦言:「其實就是一言堂。」林榮三曾經想爭監察院長,被宋楚瑜擋下,最後只當成副院長,兩人因此結下樑子,「他討厭宋楚瑜,一句好話都不 能寫。」但對他堅持的本土議題,林榮三版面給的不遺餘力,他自己也曾說:「要多報導問政認真的政治人物,我有特別交代,站在台上貼海報、拿道具作秀的,就 不要給他報導,報導不過是浪費版面。」林榮三和黎智英都是「商人辦報」,但兩人有決定性的差異,黎重利潤,林則重意識形態。然而比起《中國時報》余紀忠、 《聯合報》王家的「文人辦報」,林又有截然不同的風格。

俞國基在余紀忠、林榮三麾下都曾做過事,「余紀忠是梟雄,對人才了解也尊重,《中時》裡頭獨的、統的、藍的、綠的都有,余的本事就是,想用誰就用誰,我能 讓你聽我的。」手段高明。而林榮三卻不是「梟雄」,反而「忠厚、不權謀,就是很直,不懂詭詐。」他的內心有兩個世界,「一方面尊重文人,另一方面,卻又看 不起他們。他認為『豐富的生命』才是本事,文人不就只是會寫文章?」於是林榮三特立獨行的風格,也造就了《自由》的核心理念。

他選擇不同道路

創辦英文報,把國際觀點帶回台灣除了《自由》,林榮三也創辦英文報《Taipei Times》(台北時報),走出其他大報不走的路,這份報紙至今仍提供國際社會了解許多台灣的訊息,他過去受訪時曾說:「主要為了讓國際人士聽到台灣人民 的聲音,也希望把國際資訊帶回台灣。」對土地的熱情盡在話中。「林榮三文化公益基金會」二○○一年也創立林榮三文學獎,鼓勵台灣文學創作不遺餘力。

林榮三是《自由》的象徵,更是《自由》的核心價值,今後《自由》何去何從?俞國基有感而發:「我個人認為,《自由》維護理念的論述不足,應該要更深化、更 深刻找到理念的厚度。」他也認為,媒體面臨著關卡,「林先生走了,兒子林鴻邦雖然早就是社長,但現在才算正式接手,扛起責任,紙本式微,要投入更多資產、 擴大陣容?還是仿效《蘋果》,重心放在即時新聞?保守守成?」林榮三咬住了時代浪潮,無論他是「報人」或是「商人」、「政客」,過去的同事都說:「他總站 在浪頭上!」但後浪捲進,前波未滅後波生,林榮三走了,無論《自由》、抑或其他媒體,都該被提醒「是時候勇闖下一個隘口了。」

撰文 / 陳亭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671

長線收息對象: 東方報業集團

筆者價值組合成員東方報業集團今天公佈中期業績, 轉虧為盈, 令人驚喜的是宣佈派發中期股息每股0.1元.
東方報業集團每股帳面資產淨值1.091元, 以現價0.79元計算, 表面上PB 0.724倍, 不是折讓很大, 不過, 公司持有現金17.63億元, 借貸只有284萬元, 總負債只有2.16億元, 表示每股淨現金0.73元, 經調整少數股東權益後的每股淨淨現金0.64元, 扣除每股淨淨現金後的PB只有0.326倍.
扣除每股淨淨現金0.64元之後, 表示股東以每股0.15元, 相當於以3.6億元持有其餘資產, 包括位於大埔工業邨自用的東方報業中心, 總樓面面積490,000平方呎, 以及4個澳洲投資物業, 帳面值2.22億元, 不用說其他白送的東方日報, 東網, 東網電視, Money 18等等.
筆者會長期持有收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408

3 Dec 2016 - [香港八十前] 東方報業(18)及經濟日報(423)財務分析數據

 若想得到更多最新訊息,請Like已有超過11,900個Fans的「紅猴FACEBOOK」(按此),謝謝支持!

今天在香港最受歡迎財經雜誌之一「經濟一週」,繼續隔週刊登的專欄「香港八十前」,我這個「八十前」會主力分析市值未到80億港元(約10億美元),市場較少留意的港企。今天的主角是東方報業(18)及經濟日報(423),而就著實體書篇幅所限,我會將集團財務分析數據放在「紅猴」Blog上,相輔相乘,實行內容O2O。若大家想盡快參閱專欄內容,請購買「經濟一週」實體書或電子版。

東方報業(18)財務分析數據(按此)
經濟日報(423)財務分析數據(按此)

證券投資組合管理服務 (按此,再往網頁左下方) 
投資收費專欄「觀微知勢」(按此
2014年著作「港股A餐」(按此
Facebook專頁(按此)
港企專門店 (按此)
香港八十前 (按此)
上市公司財務分析摘要大公開 (按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271

1 Dec 2016 - [業績公布] [香港八十前] 東方報業(18)近三年業績 + 財務分析數據

若想得到更多最新訊息,請Like已有超過11,900個Fans的「紅猴FACEBOOK」(按此),謝謝支持!

東方報業(18)於11月公佈至今年9月上半年業績,現在為大家分享最近三年半財務分析數據。(分析僅供參考,若有需要改善之處,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大家若有興趣對上市公司作業績財務分析DIY,並取得Microsoft Excel Templete,請參閱我的最新著作「港股A餐」,各大書局有售,或可到「超閱網」(按此)網購。

(按一下下圖可放大)






證券投資組合管理服務 (按此,再往網頁左下方) 
投資收費專欄「觀微知勢」(按此
2014年著作「港股A餐」(按此
Facebook專頁(按此)
港企專門店 (按此)
香港八十前 (按此)
上市公司財務分析摘要大公開 (按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272

東方報業 (0018) 專區

1 : GS(14)@2011-01-19 22:49:13

(留空)
2 : GS(14)@2011-01-19 22:49:34

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wtopic.php?f=48&t=61161

東方報業是大落後.賣貴州街老址搬往大埔後大股東想底價私有化失敗後.大股東似乎同小股東鬥負氣年年賺億也不派股息.往時股息必奉.股價已橫行多時.大股東揸75%最近觀察常有1M買盤長掛可能有心人收集中.報業股衰多年更無人品提但它盈利不差隨時「你是誰落後股」。


15/11/2010公佈中期息
東方報業中期多賺9﹒5%至1﹒57億元,不派息

  截至今年9月底止中期業績,純
利1﹒57億元,升9﹒5%,每股基本盈利6﹒54仙,不派息。
  期內,營業額為8﹒13億元,升7﹒3%;經營溢利1﹒78億元,漲12﹒9%。


18/06/2010 公佈未期息
東方報業截至今年3月底止年度,股東應佔溢利3.07億元。為使業務多元化,集團正物色其他大型投資項目,鑑於銀行貸款日漸收緊,為免過於倚重銀行借貸,集團實有必要保留充裕的營運資金應付未來發展及所需,因此,董事會建議不派發末期息。

10天平均值 1.107

20天平均值 1.095

50天平均值 1.109

52周最高 1.340

52周最低 0.920

市盈率 8.906
              附加檔案    0018[2].png (5.97 KiB) 被瀏覽 379 次          
3 : pars(2406)@2011-01-19 22:58:22

其實買黎當抽獎都好,可惜佢唔派息,無得守。
4 : GS(14)@2011-01-19 22:58:57

有同感
5 : david395(4434)@2011-01-20 21:48:47

東方報業:可留意
[本文乃個人創作,沒有見報]

  「可留意」三個字是財經演員的專用詞彙。在財經電視、電台上常常聽見「廖氏控股進軍內地,前景不俗,可留意」這類陳述句,看後令我大惑不解--「可留意」是甚麼意思?即時買入?場外觀望?閱讀年報?留意完之後take甚麼action?

  聽過千百遍之後,我的結論是:「可留意」是缺乏信心的同義詞。聽眾打上電台問冧巴,評論員只有十秒時間閱覽公司的新聞和股價圖,他沒有可能交出一個完整而又信心十足的分析,唯有含糊其詞一句「可留意」,萬一聽眾蝕了錢也不用負責。

  缺乏信心不是罪,因為筆者細閱東方報業(18)的年報之後,結論也是「可留意」。與財經演員的分別是,我會講清楚應該留意甚麼。

估值吸引

  這是筆者分析報業股的第4篇文章。除了網站業務外,東方報業主要出版<東方日報>和<太陽報>,是較純粹的純報業股。

  東方的市值是23億,扣除15億淨現金,得出企業價值(EV)是8億元。過去5年平均經常性盈利是2.4億(已扣除2009年出售東方報業中心利潤),自由現金流(FCF)與此數相距不遠。EV/FCF比率只有3、4倍,難怪大股東馬氏家族在今年6月嘗試將東方私有化。

  不過細閱東方的年報,我有4點不太明白,投資者可留意。

可留意1: 董事酬金

  東方報業有3個執行董事,都是馬氏家族的成員。根據2009年報,3人的薪金,總數近4000萬。

  圖1是東方報業過去8年董事酬金和盈利的比較圖。以2005年為分界線,06至09每年董事袍金支出,明顯高過02至05年一大截。但集團的盈利卻是相反,06至09的盈利整體明顯少過02至05年。

  讀者可留意,其中2位執董馬澄發、馬澄財,在06年度才上任,兩人甫上任酬金就增加近4倍,月薪過百萬。

  我很好奇,董事酬金是用甚麼準則厘訂,為甚麼自從2005年起盈利下跌,執董酬金卻以倍數上升。至於平均每年賺約2億的公司,董事拿掉4000萬酬金是否值得是見仁見智,我很好奇小股東怎樣看。

可留意2: 現金結存

  東方報業有15.3億淨現金,佔市值高達65%。上市公司流動資金充裕固然是好事,但我真的不明白,為甚麼東方報業需要持有這麼多現金。

  正如前文論述,一份有領導地位的報紙是現金牛,必須的資本開支不多。從02到09年,東方報業的營運現金流平均每年有3億元;即使近年業績無復當年勇,從06至09年,經營業務平均每年仍有2億現金流入。換句話說,兩份報紙本身已經能產生大量現金。

  東方是否將會有重大投資,需要保留十幾億現金?年報沒有交代。集團近年最大的投資,是位於大埔的新總部和新印刷機,總額約17億元。從2004年底啓用至今只有5年,印刷機和廠房的壽命很長,在可見將來應該不用大規模更換或添置。

  東方報業現金多,非新鮮事矣,圖2是集團過去8年來的現金結存,一直都是10幾億元。即使在02至05年間興建新廠,結存仍然有8億。

  現金屬於股東,長期持有現金會令購買力被通賬蠶食。我很好奇,為甚麼需要保留15億現金?是否有大型的投資計劃卻又必須保守秘密?沒有的話,為甚麼不派特別息或者回購股份,將多餘現金歸還予股東?


可留意3: 報紙的銷量

  分析報業股,年報上的財務數據外還是其次,有一個最關鍵的數字不可或缺:報紙平均銷量。銷量可以提供不少重要線索,例如評估免費報紙的影響;只要能夠保住銷量,自然能留住廣告客戶。

  東方報業作為報業一哥,郤從來都不在年報公開<東方>和<太陽>的按月平均每日銷量。Click上香港出版銷數公會網站,也找不到兩份報紙的統計。翻查過去年報,東方最多只會披露個別日子的銷量,例如在06年5月13日,<太陽報>減價至3元,令銷量創下500,171份的高峯。

  東方喜歡披露自己的「讀者人數」。據09年報,<東方>有303萬讀者,而<太陽>則有101萬。即使兩報的讀者完全重疊,也接近香港人口的1半,即每2人有1人讀東方太陽。

  我很好奇<東方><太陽>到底每日賣幾多份;也好奇將平均銷量保持神秘,對股東有何益處。更加好奇「讀者人數」是如何統計:每年讀1份<東方>,算不算是讀者?

可留意4:澳洲投資物業

  東方報業在澳洲持有4項投資物業。篇幅所限,我在此細察其中一項最令我感興趣的物業。

  根據2008現金流量表,東方花了8800萬元「購買投資物業」,年報卻沒有仔細交代是甚麼。比較07和08年度的物業列表,唯一不同之處,是2008年多了一項為於澳洲悉尼的物業,地址是「35-39 Bay Street , Double Bay」。作合理推斷,這就是當年添置的物業,代價是8800萬,即東方當年盈利的4分之1。

  我用Google Maps查查這項物業的衛星圖和街景圖。原來物業位於低密度住宅區,附近有花草樹木,環境清幽,步行約10分鐘即有海灘,圖中可見還有不少遊艇泊位。

  我很好奇,為甚麼一間香港的報紙公司,會用股東資金在澳洲買入環境如此優美的物業?東方的管理層,是否對陽光海灘情有獨鍾,抑或是看中澳洲樓市的租值或升值潛力?

結語

  投資者應該有強烈的求知欲,更要對自己誠實,遇到不明白之處,不能輕輕帶過。以上4個問題,是出於真誠的好奇和投資分析的實際需要,並非質疑東方管理層的誠信,在找到更多理據之前我不能作出判斷和預設答案。如果以上4點得到合理的解釋,讀者可留意東方報業。

http://investing-of-life.blogspot.com/2010/01/blog-post_22.html
6 : GS(14)@2011-01-20 21:50:04

廖生D文我幾鍾意,不過他人生資歷太淺...
7 : pars(2406)@2011-01-20 22:30:14

10年架文,講到而家都未成事。smiley
8 : martin845(1570)@2011-01-20 23:04:42

老實講
大股東想私有化
背後的含意就係唔想益你

呢隻野我都留意好耐
但同九倉一類股份一樣
佢真係私有化的話
亦自有方法唔益你
所以都係放棄把啦

最後一提
報紙雜誌的實銷數量是整個集團的最高機密
只有少數高層會知道每日實銷多少
sales出去傾生意
亦只可以up個約數出黎
記者亦不會知道真實銷量(除了壹集團會公開)
而且香港最暢銷的報紙都不會加入abc audit
所以公司又點會將呢d資料寫係年報
9 : GS(14)@2011-01-21 07:20:27

我都覺得他們自從私有化唔成,就唔派息悶死你

壹仔的銷量的確是公開的祕密
10 : GS(14)@2011-06-18 13:20:11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617531_C.pdf
真的令人難捉摸

主要受惠稅交少了...所以盈利實際上微增,核心盈利能力2億..

8. 股息
(a) 年內股息分配
董事會建議之末期股息每股港幣11仙(2010年:無)須由股東於即將舉行之股東周年大會上批准。故此,擬派末期股息並未於結算日被確認為負債,但被列作截至2011年3月31日止年度保留溢利之分派。

扣除派發股息之現金,現在大約有70仙...

每股大約值1.5元左右
11 : greatsoup38(830)@2011-07-30 20:57:35

剛在1.06買了幾萬股,最後現在變蟹
12 : pars(2406)@2011-07-30 21:50:39

你都趕到拿股息喎
13 : greatsoup38(830)@2011-07-31 10:23:33

拿不到啊,除息後一日買
14 : tom2288(5941)@2011-09-16 17:53:56

想請教湯兄, 買 18係咪著眼於私有化, 我喜愛423多點, 現在15/16唔知點好?
15 : GS(14)@2011-09-17 08:30:33

買18私有的化的夢就沒有了,423的確作出投資,但是要看看作價
16 : GS(14)@2011-09-17 08:30:42

18競爭力好細
17 : onesee(1238)@2011-09-17 12:09:57

其實報紙的未來好難料
好多集團想攪免費報紙, 準備左唔少資金去燒, 對依家的報紙集團影響好大
其次平板電腦的興起, 好多老人家同小朋友都可以用平板電腦去睇報紙, 對報紙銷路有一定影響.

大家小心啦
18 : GS(14)@2011-09-18 14:30:15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 ... D%E9%9B%86%E5%9C%98
東方報業集團有限公司 (港交所:0018)是一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綜合企業公司,於1987年8月18日上市。主要業務是出版報章及雜誌。1969年1月22日由馬惜珍兄弟創辦《東方日報》,後來一直由家族後人掌控,現時由馬惜珍兒子馬澄發擔任集團執行董事。[1]
19 : 承天(1379)@2011-09-18 14:56:08

聽日起就5蚊份 報業真係難做
20 : GS(14)@2011-09-18 14:58:05

邊度講? 有無相?
21 : 承天(1379)@2011-09-18 15:00:22

今日東方 頭版大字標頭 為左回饋讀者 明售5元 我阿爸日日買我岩岩見到 份報紙而係係我隻左手上面
22 : 承天(1379)@2011-09-18 15:01:37

http://orientaldaily.on.cc/
我唔知點貼圖
23 : GS(14)@2011-09-18 15:05:53



唉,聽是爽報出
24 : GS(14)@2011-09-18 15:06:29

唔識就按「其他設定」,把相的link貼入去
25 : 承天(1379)@2011-09-18 15:08:19

賣平左盈利會唔會影響 我記得太陽報出果年日日勁送野 為左揼死蘋果 報業股 好似無隻想買 1105好彩之前無手痕
26 : 承天(1379)@2011-09-18 15:10:02

甘樣?
27 : GS(14)@2011-09-18 15:13:43

要有.jpg先叫圖
28 : 200(9285)@2011-09-19 21:46:10

今天下班在上環永樂街ok便利店不科學方法數過賣剩東方40多份‧
29 : GS(14)@2011-09-19 21:47:35

我看來都要賣
30 : 承天(1379)@2011-09-19 22:05:09

原來太陽報仲要賣成4蚊 簡直係割血
31 : GS(14)@2011-09-19 22:12:38

假設一份平1蚊,一日賣30萬份,都無過億,上年間公司賺2億幾...
32 : 承天(1379)@2011-09-19 22:13:59

以本傷人?未傷人,先殘己?
33 : GS(14)@2011-09-19 22:14:36

人地生果仲傷啦,爽報其實是生果的縮小版
34 : fineram(806)@2011-09-19 22:40:35

33樓提及
人地生果仲傷啦,爽報其實是生果的縮小版


被頭條踏到上面, 要還擊了.
35 : GS(14)@2011-09-19 22:42:01

好過頭條多多聲
36 : fineram(806)@2011-09-20 20:01:28

如果有put , bear 的話, 我一定會選報業股呢.
37 : GS(14)@2011-09-20 21:11:29

...今日82仙直出,但是有人快一步,又改不了盤...
38 : GS(14)@2011-11-11 19:47:30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1111485_C.pdf
業績大減70%,又狂派11仙息,唉

股息
由於本集團已有充裕現金儲備去應付合適投資機會,董事會決議派發中期股息每股港幣2仙(2010年:
無)及特別股息每股港幣9仙(2010年:無),予於2011年11月30日名列在股東名冊上之股東。中期及
特別股息將於2011年12月8日派發。

業務展望
相信下半年香港經濟仍然受美國及歐洲兩大經濟體的負面影響。市場數據顯示美國經濟增長乏力,歐
債危機困擾香港股市樓市,加上中國內地持續收緊銀根,預期市場投資氣氛仍然審慎,令廣告客戶調
整推銷策略,傾向使用網絡或社交網站等成本較低廉的宣傳媒體,或影響集團報章的廣告收入,加上
白報紙及油墨價格持續高企,令集團生產成本一直未能回落,可能令集團來年盈利倒退。

雖然香港有多份免費報章充斥市面,但對集團未構成影響。集團認為收費報與免費報的讀者對新聞質
素的要求極之不同,而事實上重視新聞質素的讀者仍在市場上佔大比數,加上集團兩報於收費報市場
佔有率達60%,根基鞏固,集團在香港報業的領導地位不會輕易被動搖。集團將繼續監察免費報市場
的動態,並吸取《FLASH on Weekly》 及《Luxe life》等隨報附送刊物在市場的經驗,為未來出版其他
報章作好準備。

流動平台發展一日千里,《on.cc 東方互動》與時並進,已成功進駐智能手機,而廣告客戶的下一個目
標是平板電腦巿場的Android,《on.cc 東方互動》將繼續改良各應用程式,包括Android,方便讀者和
觀眾接收最新、最快資訊,並會加強與廣告客戶合作,舉辦利用新媒體進行的活動,使《on.cc 東方互
動》在廣告客戶心中,保持著領導巿場的地位。集團將全力支持《on.cc 東方互動》發展一條龍廣告服
務,讓廣告客戶能有效率地盡攬香港整個巿場。至於《Money 18》,亦繼續推陳出新,配合證券商未來
對股票、窩輪等不同數據的要求,並將拓展業務至智能手機上,讓手機用戶能快而準地獲取資訊,作
出最精明的投資決定。
雖然集團正積極尋找其他投資項目,以分散報業競爭的風險,但以現時的經濟環境,董事會認為有需
要更深入研究和分析各類投資項目,以保障股東利益。

39 : GS(14)@2011-11-11 19:47:47

唔知看對還是看錯,但下半年好大機會蝕本...
40 : wilyty(1376)@2011-11-12 22:52:53

39樓提及
唔知看對還是看錯,但下半年好大機會蝕本...


maybe not, after the birth of "爽報", 東方減價後, 賣紙 increases -- according to newspaper vendors in kwuntong.
also, 廣告多左.
41 : GS(14)@2011-11-13 10:40:33

咁就可能有救?
42 : 200(9285)@2011-11-13 12:43:50

40樓提及
39樓提及
唔知看對還是看錯,但下半年好大機會蝕本...


maybe not, after the birth of "爽報", 東方減價後, 賣紙 increases -- according to newspaper vendors in kwuntong.
also, 廣告多左.


佢有一班招攬低下層員工廣告客戶,頂得下既‧
43 : greatsoup38(830)@2011-11-13 14:58:28

42樓提及
40樓提及
39樓提及
唔知看對還是看錯,但下半年好大機會蝕本...


maybe not, after the birth of "爽報", 東方減價後, 賣紙 increases -- according to newspaper vendors in kwuntong.
also, 廣告多左.


佢有一班招攬低下層員工廣告客戶,頂得下既‧


咁其實一日割價一蚊,銷量增加多少,有無計過?至少咁減法一日無幾十個
44 : GS(14)@2011-12-02 13:49:37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1130545_C.pdf
賣埋澳洲物業套現
45 : GS(14)@2012-02-24 00:16:2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096111
煲呔厚顏無恥,趁卸任前不斷用公費出差外遊都仲未夠喉,竟然 cheap到埋富豪堆,堂堂特首黐坐遊艇兼黐搭私人飛機,結果俾傳媒連日踢爆,丟盡香港人嘅架呀!八方聽聞,爆呢單料嘅《東方日報》噚日傳出好消息,出通告宣佈派錢,人人獲贈 5,000蚊,原因係近日啲新聞做得好。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1123181_C.pdf
僱員
於2011年9月30日,本集團聘用的僱員為2,155人。員工薪酬(包括醫療福利)乃按業內慣例、僱員表現、工作經驗及現行市況釐定。本集團並設有植樹計劃以培育新一代的從業人員。
46 : GS(14)@2012-06-16 11:29:38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615515_C.pdf
轉盈為虧,蝕1,000萬,60仙現金

董事會建議之末期股息每股港幣2仙(2011年:港幣11仙)及特別股息每股港幣1仙
(2011年:無)須由股東於即將舉行之股東周年大會上批准。故此,擬派末期股息
及特別股息並未於結算日被確認為負債,但被列作截至2012年3月31日止年度保留溢
利之分配。

...
業務展望
預期白報紙及油墨價格於未來一年持續高企,員工薪金及其他營運開支繼續受通脹影響而增
加,各項開支上升為集團經營帶來一定壓力。為保持盈利,集團已於本年初提升廣告價格,相
信下一財政年度的廣告收入增加能抵銷部分成本上漲的開支。除此以外,集團會積極考慮調升
報章零售價的可能性,以增加集團發行收入。
《東方日報》及《太陽報》在收費報市場佔有率達60%,證明兩報獲廣大讀者肯定。為保持報
章高質素,集團將繼續投放資源加強新聞內容和印刷質素,亦會定期檢討版面設計,務求與時
並進,吸引讀者。現時國內旅客來港消費漸多,集團會把握兩報可在國內訂閱的條件,盡力爭
取客戶在報章投放廣告。除此以外,還會利用報章的品牌優勢和現有資源,為客戶開拓靈活的
宣傳推廣活動,增加廣告收益。
新媒體科技一日千里,智能手機生產商不斷改進技術,而集團將繼續投放資源發展《on.cc 東
方互動》,承接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普及的趨勢,務求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方便的技術,保持集
團在新聞傳媒的強勢。除時事新聞外,足球及馬經的消息亦進一步優化以滿足讀者要求,為廣
告客戶提供更多商機。集團預期下一財政年度業績審慎樂觀。
集團相信,世界經濟於未來一年仍具挑戰,歐債危機未有實質好轉,美國經濟表現不穩定,加
上中國經濟增長不再以「保八」為目標,意味著全球經濟增長進一步放緩,同時影響香港人消
費意慾,廣告客戶隨時因應市況轉變而暫緩推銷商品計劃,或會影響集團廣告收入。為了減低
消費市場收縮對集團業務的風險,集團傾向發展多元化業務。集團一直有留意合適的投資機
會,尤其香港地產項目,期望能購入回報率可觀的優質物業作長線投資用途,以擴大股東的回
報。

47 : greatsoup38(830)@2012-11-25 12:03:13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1123534_C.pdf

盈利跌45%,至2,200萬,14億現金

股息
由於本集團已有充裕現金儲備去應付合適投資機會,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決議派發中期股息每
股港幣2 仙(2011 年9 月30 日止6 個月:每股港幣2 仙)及特別股息每股港幣2 仙(2011 年9 月30
日止6 個月:每股港幣9 仙),予於2012 年12 月12 日名列在股東名冊上之股東。中期及特別股息將
於2012 年12 月20 日前後派發。
...
業務展望
集團對環球經濟前景未感樂觀,美國早前推出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後,經濟未見改善,卻增加通貨膨
脹的風險,集團各項營運開支因而上升,但隨着印刷成本價格有回落趨勢,相信可減低成本上漲的升
幅。
Oracle Added Value 於2011 年10 月的調查報告顯示集團兩報讀者人數不斷上升,《東方日報》讀者人
數3,732,156 人,佔收費報市場56%;《太陽報》讀者人數1,634,500 人,佔收費報市場24%,兩報讀者
人數合共佔80%,加上兩報的國內訂閱有一定數量,而來港消費的內地遊客與日俱增,相信在這兩大
有利條件下,集團兩報吸納廣告的能力比其他報章優勝,有見及此,集團決定於11 月下旬出版一份
雜誌式周報《好報》,以娛樂名人新聞為主,配以潮流、消閒及美容等豐富內容,逢周五隨《太陽報》
附送外,亦會免費派發,集團對《好報》的市場定位充滿信心,相信可進佔娛樂雜誌和免費報的廣告
市場,在不久將來會為集團帶來盈利貢獻。
《on.cc
東方互動》正研究開發《FLASHon》網站,利用視頻方式播放《FLASHon》內容,讀者亦可利
用手機掃描雜誌上QR 碼或以Apps 觀看短片,將雜誌立體化,有助吸納國際品牌的網站電視廣告。此
外,《on.cc
東方互動》將繼續應用各主流互聯網技術改良網站,並緊貼電腦、平板電腦和手機等新媒
體的發展,令更多網民能以不同流動平台瀏覽集團的新聞。《on.cc
東方互動》亦會不斷研習世界各地
的互聯網廣告方式和科技,開發更多網上推銷商品新模式。
48 : qt(2571)@2013-01-20 17:57:12

有冇人攞過佢嗰份 好報? 逢星期五出
49 : GS(14)@2013-01-20 18:00:22

48樓提及
有冇人攞過佢嗰份 好報? 逢星期五出


份野娛樂性好夠,但是....好厚
50 : kalexy(10386)@2013-01-20 18:18:53

49樓提及
48樓提及
有冇人攞過佢嗰份 好報? 逢星期五出


份野娛樂性好夠,但是....好厚


見免費報紙越來越多,其實東方做遲左,話晒有資源有人面,免費報出紙量越出越多,廣告越來越西利,果份上午七點半,一半以上係廣告 幾勁
最近內部幾個行政部門將會實行五天工作,跟銀行假,因為無咁多野做,省資源電費水費飯堂人手,省得就省,睇黎今年未必有人工加
51 : GS(14)@2013-01-20 18:34:18

50樓提及
49樓提及
48樓提及
有冇人攞過佢嗰份 好報? 逢星期五出


份野娛樂性好夠,但是....好厚


見免費報紙越來越多,其實東方做遲左,話晒有資源有人面,免費報出紙量越出越多,廣告越來越西利,果份上午七點半,一半以上係廣告 幾勁
最近內部幾個行政部門將會實行五天工作,跟銀行假,因為無咁多野做,省資源電費水費飯堂人手,省得就省,睇黎今年未必有人工加


咁西方算是唔錯
52 : greatsoup38(830)@2013-06-22 15:14:58

18
轉虧為盈賺4,400萬,13.6億現金
53 : GS(14)@2013-07-16 00:01:29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 ... &id=469660456442456
  55
  //有間在大埔的大報,正義係而家的老闆阿爸的基業,之後為左打肥佬,出多份月亮,但年年蝕,D廣告要夾住方向一齊出,但永遠唔執。點解呢?就係因為月亮係而家老闆話出既,為左面子,惟有死都唔執,用正義既黎補貼……//
  讚 · 留言
    Keiky Lam 、 Sabinam A Wing Na 、洪志威以及其他 27 人都說讚。
    傳媒 Secrets 應該是56
    6月14日 14:31
    Cheng Po Shing 有一年唔係話廣告10年新高??~~仲要係"武術水"專欄度大唱特唱~~
    6月14日 23:23
    Harry Cheung E家仲要整多份女子報,唔知賺定蝕?
    6月16日 10:09 · 已編輯
54 : ng caddy(36072)@2013-07-16 00:06:20

生意最大忌是為了道氣.....smiley
55 : GS(14)@2013-11-20 12:53:17

18
56 : 香港自由人(32603)@2013-11-20 19:03:44

個老闆好典型華資大老細,一言堂不在話下,總之成也老闆,敗也老闆。
57 : greatsoup38(830)@2013-11-20 21:53:37

香港自由人56樓提及
個老闆好典型華資大老細,一言堂不在話下,總之成也老闆,敗也老闆。


可唔可以講多d
58 : greatsoup38(830)@2013-11-23 15:31:20

盈利增95%,至4,100萬,14億現金,派3仙
59 : Clark0713(1453)@2014-06-21 11:17:13

截至2014年3月31日止年度業績公告
60 : GS(14)@2014-06-22 13:26:46

18

盈利降26%,至4,000萬,15.2億現金
61 : GS(14)@2014-11-23 14:33:18

盈利降25%,至3,000萬,14.2億現金
62 : wilson(35011)@2014-11-24 03:27:01

東方報業集團(00018.HK)公布9月止上半財年業績,收入錄得6.82億元,按年下降4.8%。純利3627萬元,增長8.1%,每股盈利1.51仙。中期息2仙
63 : GS(14)@2014-11-24 22:49:41

這隻說要搞地產,哈哈
64 : GS(14)@2015-06-19 21:50:47

盈利降80%,至1,300萬,14.6億現金
65 : GS(14)@2015-10-15 01:20:10

賣太陽?
66 : greatsoup38(830)@2015-11-15 10:33:54

profit warning
67 : greatsoup38(830)@2015-11-21 11:23:17

loss 10m, 1.44b cash
68 : Clark0713(1453)@2016-02-01 11:18:36

其中一份出版刊物交易終結
69 : greatsoup38(830)@2016-02-01 15:09:04

報紙定雜誌賣唔成?
70 : Clark0713(1453)@2016-03-07 10:42:13

匯港通訊>  《東方日報》報導,集團旗下逢周五免費派發及隨《太陽報》附送的《好報》,於3月11日起停刊。

另外,該集團又決定於3月7日,即今日起,停止資助東方日報慈善基金及太陽報愛心基金的營運,兩個慈善基金隨即展開結束程序及停止運作。

報導指,東方報業集團一直為民喉舌,不畏強權,屢爆港府施政亂象,揭露社會黑暗面,因此成為港府官僚及其他邪惡勢力的眼中釘,受到百般滋擾和打壓,令該集團心力交瘁;同時又遭人惡意在世界各地逾400個網站、張貼數篇虛構帶嚴重刑事誹謗內容的逾千條貼文抹黑中傷。所以才有上述決定。 (BC)
71 : 太平天下(1234)@2016-03-07 12:17:03

Clark071370樓提及
匯港通訊>  《東方日報》報導,集團旗下逢周五免費派發及隨《太陽報》附送的《好報》,於3月11日起停刊。

另外,該集團又決定於3月7日,即今日起,停止資助東方日報慈善基金及太陽報愛心基金的營運,兩個慈善基金隨即展開結束程序及停止運作。

報導指,東方報業集團一直為民喉舌,不畏強權,屢爆港府施政亂象,揭露社會黑暗面,因此成為港府官僚及其他邪惡勢力的眼中釘,受到百般滋擾和打壓,令該集團心力交瘁;同時又遭人惡意在世界各地逾400個網站、張貼數篇虛構帶嚴重刑事誹謗內容的逾千條貼文抹黑中傷。所以才有上述決定。 (BC)


唔玩、讓位比新貴上?
72 : GS(14)@2016-03-07 17:48:03

Clark071370樓提及
匯港通訊>  《東方日報》報導,集團旗下逢周五免費派發及隨《太陽報》附送的《好報》,於3月11日起停刊。

另外,該集團又決定於3月7日,即今日起,停止資助東方日報慈善基金及太陽報愛心基金的營運,兩個慈善基金隨即展開結束程序及停止運作。

報導指,東方報業集團一直為民喉舌,不畏強權,屢爆港府施政亂象,揭露社會黑暗面,因此成為港府官僚及其他邪惡勢力的眼中釘,受到百般滋擾和打壓,令該集團心力交瘁;同時又遭人惡意在世界各地逾400個網站、張貼數篇虛構帶嚴重刑事誹謗內容的逾千條貼文抹黑中傷。所以才有上述決定。 (BC)


連基金都唔支持先至有問題
73 : greatsoup38(830)@2016-04-04 02:45:25

無太陽報

74 : 太平天下(1234)@2016-04-04 09:54:53

greatsoup3873樓提及
無太陽報


沙士都捱過,但捱唔過今天。
得罪方丈,走為上著?
75 : greatsoup38(830)@2016-04-04 15:43:08

我想真是虧得太久
76 : greatsoup38(830)@2016-06-26 18:20:57

盈利降90%,至200萬,15.6億現金
77 : GS(14)@2016-11-15 10:08:54

profit
78 : greatsoup38(830)@2016-11-18 19:24:05

轉盈3,100萬,15.6億現金
79 : GS(14)@2017-06-25 15:50:36

盈利增20倍,至4,200萬,14.2億現金
80 : GS(14)@2017-10-12 01:38:18

買北角物業
81 : GS(14)@2017-11-17 18:29:21

盈利增30%,至4,100萬,13.2億現金
82 : GS(14)@2018-06-23 11:56:47

盈利降40%,至2,600萬,11億現金
83 : GS(14)@2018-11-24 02:07:57

盈利降55%,至1,800萬,3.5億現金
84 : GS(14)@2019-01-12 11:38:5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640

東方報業(0018)及馬澄坤等 訴 科域盈創有限公司及活現媒體傳播有限公司

1 : GS(14)@2011-03-06 10:57:47

http://legalref.judiciary.gov.hk ... IS=75393&currpage=T
2 : GS(14)@2011-03-06 11:04:27

In this libel case, the court finds that the operators of an internet discussion forum were mere "subordinate distributors" and as such the defence of innocent dissemination is open to them, but they lose that defence if they fail to remove defamatory material after they become aware of it.

在這誹謗案件,法庭找到網絡討論區的營運者為「次等分發人」及,因而他們以無心散播的理由來抗辯,但當他們注意到這類誹謗的言論,並無去立刻刪除,所以他們就敗訴了
3 : GS(14)@2011-03-06 11:04:48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10226/00176_021.html
誹謗東方 高登網賠10萬

東方報業集團及其管理層,遭討論區網站「香港高登討論區」(下稱「高登」)網民持續發貼文誹謗,遂在○八及○九年兩度興訟,民事控告經營高登的兩間公司誹謗,成為本港首宗涉及網上討論區貼文的誹謗案例。高院原訟庭昨裁定,三段涉案討論貼文全部屬於誹謗,高登要對其中一段負上責任,判高登向東方報業集團旗下兩間公司賠償十萬元,但另外兩段卻毋須賠償。東方的代表律師回應表示,正考慮是否為此提出上訴。
本案原告包括東方報業集團有限公司、東方日報督印有限公司、太陽報督印有限公司、以及集團管理層;被告則為高登的擁有及管理者科域盈創有限公司及活現媒體傳播有限公司。
原告入稟後情況並無改善

證供顯示,高登在○七年三月廿七日和○八年十月廿四日,有會員張貼誹謗性貼文,內容涉及《東方日報》及《太陽報》處理新聞的手法,以及東方報業集團創辦人。原告遂在○八年十月首次提出訴訟。但原告入稟後,情況並無改善,誹謗留言在○九年一月廿一日再出現,原告因此在同年三月三日再次入稟,向被告要求賠償。

案件於今年一月審訊四天,原訟庭押後到昨日以書面裁決。法官在閱讀三段貼文後,裁定全部都對原告構成誹謗;而審訊時證供又揭露,被告原來只有兩名職員管理高登討論區,而且還要在接到投訴後才會就貼文採取行動。
被告無跟進核實會員資料

判詞又透露,雖然討論區要登記成會員才可發布貼文,但事實上會員提交作登記的資料,被告卻無跟進。惟法官認為,要求網站不停監察貼文及核實所有會員資料,便要耗費大量資源,並在實行時會有困難。

法官因此裁定被告只是涉案言論的次等分發人(subordinate distributor),如它能證明它只是在無知之下發布有關言論,便可免除責任。法官據上列原則,斷定被告在三段涉案貼文中,要為其中一段負起法律責任。
八個月後才刪文反應過慢

法官指,就○七年三月的一段貼文,原告在○八年十二月通知被告刪除,但被告到○九年八月才刪文,法官認為被告反應過慢,並不合理,故要對貼文負責。法官並裁定,被告要對涉及該貼文的兩名原告,即東方報業集團有限公司及東方日報督印有限公司,賠償十萬元。

至於○八及○九年兩段貼文,法官指被告在收到原告投訴後,已即日或在數日內刪除,屬已負起其合理責任刪文,故毋須負責。至於訟費問題,法官下令與訟雙方提交書面陳詞,日後再議。

案件編號: HCA 2140/2008 & 597/20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238

專家分析:東方報業實力遠勝壹傳媒

1 : GS(14)@2011-11-22 22:05:08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finance/20111122/00202_013.html
2 : 200(9285)@2011-11-22 22:55:21

呢d叫專家吹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664

The Future of Newspaper:報業的地區模式

1 : GS(14)@2012-06-14 00:52:08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613/1642145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86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