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阿里曾經報價22億美元91不賣:為啥91不獨立上市?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8383.html

「91的同學們,歡迎大家加入百度!」8月14日上午十一點一刻,百度(BIDU)董事局主席兼CEO李彥宏出現在福州六一北路亞太中心四層91無線(以下簡稱「91」,其控股方香港上市公司網龍:0777)辦公室。

他的身影出現在一個大型顯示屏上,原本一本正經坐在自己工作崗位上寫著代碼程式、更新著網頁內容的「同學們」再也按捺不住了,呼拉一下將舞台呈半圓形圍個水洩不通,男孩女孩手裡都舉著不同型號的手機狂拍不止。

「今天我們正式簽署了百度與91合併的合同,在一個月左右的交接後,每個人都將成為百度人!」李彥宏宣佈。

是的,在這個中國互聯網迄今為止最大金額併購案的背後,是當今移動互聯網格局被改寫、百度移動端戰略初具規模、未來入口戰略更加清晰以及平台化運營思路進入實質性階段——而這一切結果,都是緣於91寧可放棄了 獨立上市這個囊中之物。

這一天正是中國傳統情人節「七夕」,選擇這一天來到91無線,也透示著百度和91無線雙方高管心中都充滿了濃濃的「郎情妾意」。

然而這場併購案中並非只出現了百度和91兩個角色。不論買方還是賣方,都在大戰略上實施著自己的小戰術——有的意欲阻止,有的則意欲「劫和」,而91的最終選擇,也許正折射出了在今天這個巨頭掌控天下的移動互聯網上,一個創業小公司如何讓「夢想照進現實」。

一通越洋電話

百度和91無線的業務合作時間並不很長,從2012年才開始,但是這一年中雙方合作甚歡。百度成為91助手的主要合作夥伴,為91助手導入流量。 91手機助手、安卓市場和百度手機助手等移動客戶端也互相交換推廣。

到了2013年五月,雙方都有意「更大膽一點」——既然業務合作這麼順暢,怎樣保障這樣的合作可持續下去才是關鍵。百度企業發展部總經理湯和松以及91無線CEO胡澤民代表雙方開始了正式的談判溝通。

他們剛開始想到的是,百度出資收購91無線57.6%股份,實現控股。但是這種方案將會令雙方上市公司涉及到發生關連交易、核算、知識產權等方面的種種不便,雙方股東不同、員工的激勵機制也不同,百度和91感到各種糾結很難解決。且還有一個重大的問題,如果只是投資,那麼百度手機助手和安卓市場、91助手之間將出現「親兒子」和「養子」之間的區別。

5月,還傳出了一個「阿里巴巴將併購91」的假消息——當時91無線和阿里巴巴確實在接觸,但91無線正一門心思自己獨立上市,被91無線CEO胡澤民否定掉了。

或許這個假消息多多少少也刺激了百度,雙方此後的思路一下子打開了。

「戀愛談得不錯乾脆考慮結婚!我們就開始探討一個比戰略投資更加大膽的方案:百度全資收購91無線。」全程參與了談判的百度副總裁李明遠接受經濟觀察報獨家採訪時稱,「其實最終整個談判就一個月的時間。這樣全資收購之後,股東利益百分之百一致。」

是的,百度和91無線正式開始就併購進行接觸時,網龍持有91無線57.41%股權,剩下的42.59%股權則在李澤楷、91高管、IDG、祥峰、智基、德同等多家股東手裡。

幾乎沒有人知道,在和百度的談判開始涉及全額收購之前,91無線的獨立上市計劃已經到了最後關頭——在宣佈上市前91無線生生撤回了已經通過審核的上市申請,選擇「嫁」給百度。

「與百度談全資收購時,91離上市只差臨門一腳,就在聯交所要審核通過批出來的時候,我們讓他們先停下來了。」91無線CEO胡澤民稱。

儘管胡澤民無法回答「獨立上市」與「被百度全資收購」哪個能融到更多的錢,但有一點是明顯的,獨立上市的91將面臨與百度之間的競爭,那麼此前胡澤民所考慮的一切問題就全都無法解決。

糾結太久對雙方都沒有好處,以至於連胡澤民最後都期待能盡快有個解決問題的突破口。據李明遠回憶,從開始正式談全資併購到簽MOU(諒解備忘錄)也就一個星期的時間。

兩個「買」家

阿里巴巴雖然比百度更晚接觸91,卻一度曾比百度更加無限接近91。特別是在收到百度有計劃全資收購91的消息之後,阿里幾乎做了所能做的一切。

91內部人士透露,阿里巴巴方面先是由無線負責人帶隊,率領投資併購負責人和商務合作負責人飛赴福建,向劉德建和91無線顯示出自己的誠意。直到91與百度收購合作談定之前,由於地處杭州的便利,91在上海的辦公區裡始終有阿里不同層級的談判人員如走馬燈般輪流造訪。

最高潮當然還是馬云親自飛赴北京去約見出差中的劉德建。長達兩個小時的會談,最後開到總值22億美元的優厚條件。在這個過程中,馬云還不惜動用自己的人脈,找到劉德建身邊的各路朋友幫忙遊說。

阿里巴巴在6月份也正式向91提出了以現金+股票進行全資收購的方案。阿里的投資團隊甚至曾一段時間專門駐留在福州,當網龍董事長劉德建在北京出差時,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專程從杭州飛到北京(大概在百度併購前幾天),與劉德建足足談了2個小時。阿里的報價也加至總值20到22億美元——此時的李彥宏,正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參加中美互聯網論壇。

但最後,91卻選擇了百度19億美元的報價。那是在收購競爭進入白熱化的最後階段,李彥宏給劉德建打了一個越洋電話,兩人確定了百度以19億美元全資收購91無線的方案。

當然,360也曾加入遊說陣營,但看起來周鴻禕的目的僅在於希望阻止91做出同意被百度收購的決策。

據91無線內部人士透露,在百度與91正式發佈收購消息的兩週前,周鴻禕飛赴福州約見網龍董事長劉德建,並在之後以平均1-2天一個電話的頻度打給劉德建,希望影響他的決定。由於此前雙方曾有「嫌隙」,劉德建對專程前來的周鴻禕態度非常「禮節性」。

但對於這段往事,胡澤民僅對經濟觀察報稱:「周鴻禕找過劉德建是真事,但91無線的併購我全程參與,我這裡沒有接到任何360要併購91無線的任何方案。」

91的選擇

回憶起這個關乎91命運的選擇,胡澤民對本報稱:如果選擇阿里巴巴,未來91走的路會很「苦」,因為阿里巴巴的生態圈相對獨立,就是電商,且阿里巴巴過去投資的項目都相對十分零散。91今後不僅需要對阿里巴巴進行各種支持,送去流量,還會陷入與百度成為競爭對手的局面。但是如果接受百度,91自己將得到更多的支持去發展,而與百度的合作也將成為「內部結算」。

而對胡澤民來講,更「有趣」的事是改變移動互聯網的格局:全資收購後,91助手、安卓市場和百度手機助手加起來的市場份額達到行業第一。

「做一件對行業格局有改變的事,最令人興奮。」胡澤民稱。

對胡澤民更有吸引力的是,91的「端」與百度的「云」的配合,且在合併之後,百度和91在應用、遊戲的分發量上一定是第一的。

而能讓百度出這麼高價格的理由,除了雙方未來在各種業務上的各種想像空間外,91無線本身的盈利能力也是百度一方重點考慮的因素——91的盈利能力很強,未來也是「現金牛」。

是的,2007年網龍10萬元收購91手機助手的雛形iPhonePC Suite後,91無線一直發展得十分迅猛。2010年起收入僅600萬元人民幣,2011年雖然還是虧損,收入卻增長到6000萬,增長十倍。2012年91無線的總收入達到2.8億後,實現了8000萬元的淨利潤。

在91的收入結構中,遊戲佔據了超過50%的份額,其他收入則是應用內的廣告以及電子商務成交後根據金額的提成比例。

如果按照0.8億元淨利潤得到的19億美元估值,那麼本次全資收購的PE值高達23.75倍。

當然,併購只是開始,並不是結束,對於91來講,未來怎樣與百度融合,才是最大的挑戰——李彥宏在福州對91無線員工講話時也表示「歷史上絕大多數的併購,尤其是當併購規模足夠大的時候,最後併購的結果大都失敗了。例如AOL(美國在線)和Time Warner(時代華納)的併購,一個是新媒體,一個是舊媒體,完全不搭界,最後失敗了。」

在李彥宏看來,成功的併購是因為協同效應,同時團隊之間能夠配合得很好,不成功也是因為這兩條不對:要麼是這兩個業務有沒有協同效應,要麼是文化上根本無法融合,所以就會失敗。對於此次併購,李彥宏的目標很明確——「不僅要做中國互聯網有史以來最大的deal(交易),更要做中國互聯網最成功的deal(交易)!」

百度大格局

胡澤民稱,進入百度後的91任務仍然是繼續在移動互聯網領域「跑馬圈地」以及對百度的產品進行支持。

目前百度的一切工作都是圍繞著李彥宏心中的三個重點:入口、分發和生態。

2010年8月百度成立移動互聯網事業部,接下來的時間裡,百度移動端產品開始迅猛發力——移動搜索的日活躍用戶數已經超過1億;百度手機助手日分發量突破3000萬,躋身移動分發第一陣營。

與此同時,百度還不斷推出手機瀏覽器、個人云、語音助手、百度手機安全管家等產品,並在入口上大作文章,不到30歲的李明遠也成為互聯網巨頭企業最年輕的副總裁。此後百度還收購魔圖精靈、千萬投資了「卓大師」。到了今年2月注資控制了點心科技,5月收購PPS,7月又收購91。

李彥宏認為,91做的事情和百度正在做的事情,確實是有很大的協同效應,因為從本質上講大家都是在做分發。百度從傳統上看是在做流量的分發。每天百度可以給幾乎所有中國的網站都帶去很多流量。而91則在做應用分發。而應用又是移動互聯網最最主流的一個產品形式。

「流量分發也好,應用分發也好,本質上都是在分發用戶,所以我們這種協同效應是非常明顯的。有好的協同效應,又有好的文化上的、人員上的契合,所以我對於這個交易非常有信心。」李彥宏這樣評價此次併購。

而在生態建設上,百度云平台上已經有超過25萬開發者,2010年10月百度成立了LBS事業部後,迅速推出了手機地圖,並開放地圖服務、建立生態圈。事實上,91本身也已經建立起了一個不錯的生態系統:去年給開發者分了1億元,今年的分成將高達4億元左右。

可以看出,百度正試圖搭建一條通暢的管道,將開發者的應用、遊戲、內容輸送到最終用戶手中,無論這個用戶是從PC的搜索框搜索,還是手機端搜索,百度都可能將呈現給他一個最終答案,一個應用,或者一款遊戲。

滴滴打車聯合創始人張博認為,百度把渠道收攏,並把應用的生態環境做好,可以讓其開發者專注於做好自己的產品。巢遊戲COO陸童則認為,百度收購91後給開發者帶來的分發能力和變現能力將會大大增強,「之前,91助手可能只是一門生意;被百度收購之後,它會成為一個戰略。」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803

Shibor異動之謎——銀行報價懸殊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6703

近期,關於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的種種異動,引起了市場人士的關注。3月期SHIBOR近期走勢與回購利率異常背離,最高相差200個基點,其背後是銀行懸殊的報價。

數據顯示:

從今年10月下旬至今,在18家Shibor報價行中,各行對3月期Shibor的報價迥異:多數時間,除了農行和交行每日報價在6%以上外,其餘各家銀行的報價均在4.75%左右,後者大幅低於同期3月回購利率逾200個基點。

平日變動很少的3月Shibor利率在週四大漲近11個基點,錄得6月20日「錢荒」以來的單日最大漲幅,但昨日同期3月回購利率卻下跌了6個基點。

不僅3月Shibor利率持續低於2周品種,而且各家銀行的報價也相差甚大,如3月Shibor的最高報價行與最低報價行相差竟高達220個基點。

以12月4日為例,當日11:30公佈的當天3月Shibor利率為4.78%。其中,在所有18家銀行的報價中,除了兩家銀行報價在6%以上,其餘16家商業銀行的報價均在4.5%至5.1%之間,大幅低於前日質押式回購3月期品種6.78%的利率。

其中,農行對當日3月Shibor報6.65%,交行報6.20%。而其餘各商業銀行中,報價最低的為某大行,12月4日的3月Shibor報價僅為4.50%,與報價最高的農行竟相差215個基點。值得一提的是,5日華夏銀行也加入到高報價行列,當日報6.60%。

按照央行發佈的《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實施準則》,各家銀行的Shibor報價應基於市場情況的報價,且報價行當日貨幣市場交易利率,都應以其報價利率為基準。

上海證券報引述上海某券商固定收益部總監表示,近期市場上長端利率上行較快,但Shibor 的長端利率卻一直沒動,的確引起了市場對此的眾多猜測。

另一位長期觀察Shibor利率的銀行人士表示,「平常Shibor與回購利率相差10-20個基點還算正常,但最近則最高相差200個基點,就有些匪夷所思。」

事實上,儘管Shibor利率體系建立在拆借利率的基礎上而非回購市場利率,但短期Shibor與回購利率的走勢較為密切。據上證報統計:

2011年至今,短端Shibor利率與拆借和回購利率走勢基本相同,如隔夜Shibor利率與同期質押式回購相差大多僅為1個基點左右。

相比而言,由於成交稀少,中長期品種成交利率與Shibor的契合度則相對較弱,但近期Shibor與同期回購連續維持高達約200個基點的點差,仍較為少見。數據顯示,2013年來,兩者多數時間價差均不超過100個基點,而從10月下旬至今,則陡升至200個基點左右。

上海證券報解釋Shibor異動背後原因

    目前在銀行間市場上,很多金融產品定價都與Shibor利率掛鉤,如:衍生品市場的利率互換、遠期利率協議;債券市場以Shibor為基準的浮動利率金融債券等。尤其是利率互換(IRS)市場,以3月Shibor為基準的利率互換已成主力。

    在此背景下,對於近期Shibor異動的原因,市場的猜測主要有三。一位資深業內人士對上證報記者表示,3月Shibor性質與Libor相同,一個主要原因是影響利率掉期當期損益和估值。

    他表示,比如IRS支付浮動利率,按近期3月Shibor的4.7%均值計算,相比實際固定利率6.7%左右,則可賺取近200個基點的價差,利潤率遠高於放貸。

「同時,按2013年11月人民幣利率互換的交易數據,以三月期shibor為基準的成交額348億元計算,2個百分點意味著按年計算近七億元利潤,如果考慮存量,則金額可能更多。」該人士表示。

    但市場人士也有不同猜測。上述券商固定收益部總監告訴記者,Shibor價格同時受銀行資產端和負債端價格影響,報價背後或有資金的真實考慮。

    「一種說法是有資金的銀行要出借資金,需要資金價格報高,另一種說法是,資金緊的銀行需要吸收同業存款,也不得不將利率報高,這樣才能獲得存款。此外,雖然浮息債是以3月shibor為基準,可以降低發債成本,但由於發行人的資產端與Shibor掛鉤,所以目前很難說長期Shibor利率就是被操縱。」

    而對於昨日3月Shibor利率大漲,則有市場人士猜測或與同業存單的推出有關。市場人士表示,隨著同業可轉讓存單業務日益迫近,利率市場化導致對未來3月Shibor上漲預期也在增強。

    不論是何原因,一個不可忽略的事實是,在利率市場化的背景下,Shibor利率的重要性將越來越高。正如央行多次強調,作為利率市場化的基礎,隨著管制利率的不斷放開,商業銀行的利率定價也將由盯住法定利率基準,過渡到參考Shibor基準利率。

    但Shibor報價機制的完善仍任重道遠。正如央行副行長李東榮所言,Shibor要確立其市場基準利率地位,報價質量至關重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023

IPO史上奇葩案例:眾信旅遊剔除96%高報價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115/57946.html

自奧賽康IPO被緊急叫停後,眾信旅遊剔除96%高報價的消息一出,再度引起眾投資者嘩然。有網友評論說,現在的新股發行很像一場鬧劇,一會報最高,一會剔除最高,一會開閘,一會暫緩,中間還幾次半夜雞叫。1月12日晚間,證監會發布《關於加強新股發行監管的措施》,再次強調,發行過程中如有披露公開信息以外其他發行人信息的,將中止發行和追究責任。這份新措施的實質性內容是,要求發行價格高於上市公司同行業平均水平的,需要連續三周進行風險提示。1月14日淩晨,即將IPO的眾信旅遊的發出公告,本次發行價格為23.15元/股。發行人和保薦人根據網下投資者的報價情況,經過協商一致決定將報價為31.80元/股及以上的報價作為剔除的最高報價部分,對應剔除的申報量為293910萬股,占本次初步詢價申報總量的96.33%。剔除部分不得參與網下申購。發行公告顯示,本次公開發行股票總量為1457.5萬股,其中公開發行新股為729萬股,公司股東公開發售股份為728.5萬股。本次網下初始發行數量為1020.25萬股,為本次發行數量的70%;網上初始發行數量437.25萬股,為本次發行數量的30%。這意味著受窗口指導所采取的措施,剔除了占詢價申報總量96.33%的高報價之後,眾信旅遊此次定價的估值水平低於同行業已上市公司將近四成。消息一出,引起網友嘩然,眾信旅遊太歡樂了,這次IPO各種奇葩怪事、各種熱鬧。這也說明另一個問題,這些公司的確不稀罕IPO圈的那點錢,人的主要目的是上市後,可以減持套現自己手里的股票。網友評論:@壓力下的從容與優雅:睡不著,看見這個,真是亮瞎我的雙眼,轉朋友評論:價低者得,大陸式新股發行(都不好意思說是中國式,畢竟臺灣香港也是中國的)。小散不拋點股票去打新,簡直對不起某會的良苦用心。@投行大叔:96%的認購作為高價剔除……有幸生活在這個神奇的國度,目睹了這麽多奇葩現象。@許誌平:太虛偽了:讓最低價的中簽,選最扭捏的進門,請最謙虛的吃飯,叫最狡猾的成功。這種行為完全毀了報價這個詞的含義。@cestque:主業是走賬,連發行也是走賬。行為藝術,業界良心。感動。@aiyowa: 這是在光天化日之下送錢啊,哈哈。@棉花倉庫: 奉勸工科畢業生以後不要從事國內投行業務:1.邏輯混亂費腦2.市場亂象傷神3.高頻碼字傷身4.嘴皮耍不過後臺政工幹部傷心……不如選個技術移民工種去澳洲安享晚年吧。最經典評論:現在最傷心的是詢價機構,都剔除96%了,他們自己都沒法相信自己的定價能力了,當然,之前也是瞎報,現在,連瞎報都不會了。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王赫 | 編輯:weiyan | 責編: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8811

Getco報價14億美元合併騎士資本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228
路透社報導, 電子交易公司Getco Holding Co提出價值14億美元的現金加股票交易方案與騎士資本進行合併,以形成全美最大的股票及期權做市商之一。位於芝加哥的Getco是紐交所排名第二的指定 做市商。而騎士資本則用電腦模型來匹配股票和期權的買賣訂單,它所執行的股票交易量大約佔到美國股票交易總量的10%。
Getco在週三披露的致騎士資本董事會的信函中表示,Getco的報價實際上是由騎士資本收購Getco,合併後由Getco現任CEO Daniel Coleman領導,騎士資本的CEO Tom Joyce將會成為董事會主席。Getco的信函由SEC披露。
Knight承認收到信函,但是未予更多評論。而Getco的新聞發言人拒絕就信函之外的內容進行評論。
而Getco的競爭對手Virtu則提出了至少11億美元的現金收購報價,但與Getco不同的是,若Virtu成功收購,將把騎士資本私有化。
Getco的報價將合併後的公司估值為每股3.5美元,這比Knight在11月23日的收盤價格高出41%。
騎士資本八月份由於技術故障向NYSE發出了大量錯誤指令,因此損失了4.4億美元。這一處於破產邊緣的公司被迫引進新的投資者。以 Jefferies Group為首的公司當時向Knight提供4億美元的援助,Getco也是其中之一。其他公司還包括Blackstone,Stephens Inc,TD Ameritrade Holding Corp和Stifel Financial。
作為救助交易的一部分,Getco的投資者General Atlantic和Blackstone 以及TD Ameritrade都在Knight董事會獲得 了席位。根據SEC記錄,Getco擁有騎士資本23.8%的股份。
若兩家公司合併,新的公司將承擔做市業務和一系列市場和資產的交易業務。
作為美國頂級做市商,騎士資本經營在美國第四大現貨證券交易所Direct Edge擁有20%的股份。
交易條款:
Getco提出了兩步交易。第一步中Knight買下Getco的2.42億新發行股票,以及可以額外購買6900萬股的權證。
第二步,合併後的公司將發佈要約收購,以每股3.5美元現金的價格購買最多1.54億股票。Getco和前股東將不參與要約收購。
該交易將留給新公司更多的債務。Getco表示它已收到來自一個「大型金融機構」9.5億美元的全額貸款支持。
Getco也提名了新公司的4名主管擔任Getco股東。消息來源稱Getco最早12月3號將實施這一計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412

萬達商業私有化總報價約為344.55億港元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530/156167.shtml

萬達商業私有化總報價約為344.55億港元
i黑馬 i黑馬

萬達商業私有化總報價約為344.55億港元

此前,萬達董事長王健林談及萬達商業私有化時表示,低估值對不起投資者,一定要私有化。

i黑馬訊5月30日消息,萬達商業今日發布公告,大連萬達集團為首的聯合要約人要約收購萬達商業全部已發行H股,每股報價52.8港元,聯合要約人將不會提高要約價,總要約代價約為344.55億港元。

於公告日,萬達商業已發行股份包括652,547,600股H股及3,874,800,000股內資股。

此前,萬達董事長王健林談及萬達商業私有化時表示,低估值對不起投資者,一定要私有化。第一,萬達覺得萬達商業的價值被嚴重低估。萬達商業不同於一般的房地產公司,註意看財報,去年凈利潤構成當中35%來自於固定租金業務,就是來自於租賃業務,已經有1/3。前年是30%,意味著每年增長5.2%,2016年至少超過4成凈利超過租金行業,不能用簡單房地產公司估值,香港股指只有不到5倍,市值還低於凈資產。這種低估值讓萬達無法忍受。

而自萬達商業宣布私有化以來,其股價在過去一個多月連續上漲。這意味著萬達商業H股投資人對其私有化報價有更高期待。按照香港市場收購規則,如果獨立股東反對票達到所有獨立股東投票數的10%,僅觸發這一項即宣告全面要約失敗。分析人士認為,萬達集團將私有化報價提高至52.80港元,也是為了向包括中國人壽(17.16, 0.24, 1.42%)、科威特投資局、貝萊德等H股投資人示好。

點擊此處,閱讀公告原文

萬達 私有化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314

天齊鋰業:確認競購鋰業巨頭股權 僅提交無約束力報價

2016 年 9 月 7 日 , 有媒體刊載了題為《天齊鋰業參與競購智利化工礦業公司股權》 等文章, 文章的主要內容為:“智利《時代評論者報》稱,天齊鋰業已提交報價,參與競購全球鋰業巨頭智利化工礦業公司股權。”

經公司申請,公司股票自 2016年 9 月 8 日 開市起停牌。

針對上述內容,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及時進行了相關核實工作,現說明如下:

天齊鋰業確認,公司已就潛在的交易與 Sociedad de Inversiones Oro Blanco S.A.進行接觸,並就交易標的提交了無約束力的報價文件,交易標的系 Pampa Calichera S.A.的 100%的股權。Pampa 的主要資產為其所持有的(Sociedad Quimica y Minera S.A. ,以下簡稱“ SQM”) 約 23.02%的股權。

SQM 是一家主要生產並銷售化肥(鉀肥為主)和特種化學品(主要包括:鋰、碘、及太陽能鹽)的企業,其總部位於智利聖地亞哥, 同時在智利聖地亞哥股票交易所和美國紐約股票交易所上市掛牌交易。

公司目前考慮的潛在交易對未來發展可能具有重大意義,但截止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尚未簽署任何具有法律約束力的交易文件。

現公司已對上述媒體報道進行了核實並予以說明,經公司申請,公司股票自 2016 年 9 月 9 日開市起複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075

手慢無!iPhone 7 Plus上市即售罄 黃牛爆炒報價超2萬

今天上午,iPhone 7系列正式在中國發售。蘋果還是延續了“開賣就售罄”的熱度。7月以來蘋果股價大漲20%多。

盡管在新品發布會後,有評論指出iPhone7系列在硬件上創新不多,但從第一批的市場反應看,iPhone 7系列還是受到了歡迎。在蘋果中國的官方網站上,即便是銀色、32G的iPhone7,今天下單購買,發貨周期也要2到3周。而最熱門的亮黑色、128G 的iPhone 7 Plus,發貨時間要等到11月份。而在天貓的蘋果官方旗艦店,亮黑色、 128G的iPhone 7 Plus,等候時間大概在83天。

“亮黑色是以前沒有過的顏色,感覺很高端。”一位已經購買了兩臺銀色iPhone7Plus的90後“果粉”表示,他其實更中意亮黑色,第一次沒有 預約上,下午回去後還要接著預約。從價格上看,32G的 iPhone 7售價為5388元,256G的iPhone 7 Plus售價為7988。

和往年不同,今年蘋果表示不打算公布預訂單數量,因為預訂單數量是由供應量而非市場需求所決定的。不過,蘋果方面還是表示,目前首批所有顏色的iPhone 7 Plus已經全部售罄,亮黑色的iPhone 7也已經售罄。

目前有網友曝光了iPhone 7的黃牛價,從圖片來看,iPhone 7 Plus的黃牛報驚人,32GB金、粉色加價均超過1000元,128GB則超過1500元,256GB則沒有明確的價格。亮黑色的128GB版黃牛價已 高達1.5萬元左右,256GB更是達到2.1萬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098

森遠股份:預中標44億PPP項目 報價為去年收入10倍

森遠股份9月22日公告,公司與吉林市市政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組成的聯合體,為吉林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吉林市地下綜合管廊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江南和東部區域管廊建設項目一標段】預中標單位,報價終值:4,443,118,804元。

建設內容包括負責建設範圍內管廊工程的投資、建設、運營、 維護;項目回報機制為,使用者付費和可行性缺口補助相結合的付費方式。項目的項目合作期限為 N+25 年。

公告指出,本項目對公司轉型發展,開拓新的業務領域具有重要意義,項目目前尚處預中標公示期,公示期結束後確定最終中標商以及簽署相關項目協議,合同履行對 本公司未來年度的經營業績產生較為積極的影響,並形成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060

新三板現做市轉協議潮 券商頻頻退出企業報價

盡管私募做市的紅利即將降臨新三板,但近來,券商退出掛牌公司做市報價正形成一股潮流。協議轉做市的企業數量不斷創新低,而做市轉協議的公司越來越多。

多數轉協議的掛牌公司都是準備IPO或者被上市公司收購的掛牌企業,為了解決股權不穩定性而告別做市。也有不少做市商退出企業是由於企業出現業績變臉,這時做市商和投資者都面臨股權處置的問題。

有做市業務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做市商退出企業報價的現象說明了市場正在回歸理性,從盲目攤大餅轉向差異化、精細化服務。在市場行情持續低迷、做市商精力有限的情況下,輕易找到做市商的時代已經結束。

擬IPO企業無心“戀做市”

本周以來,已經有9家證券公司發布16起退出為企業提供做市報價服務的公告,其中去年從二級市場買入庫存股較多的天風證券退出做市企業多達5家。

雖然私募做市商即將入場,但不少做市企業和券商做市商已經打起退堂鼓。今年9月,公告交易方式轉為做市的企業數量只有16家,創下歷史最低,遠遠低於去年月均100多家的水平。同時,從“更高級”的做市交易轉為協議交易的企業超過8家,創下歷史新高。

華南一家券商的做市部門交易員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券商退出企業做市有多個原因,有的是去申請IPO,有的企業質地暴露、發展不及預期,迫使做市商割肉。”

本周,多家做市商退出的企業都是進入了IPO輔導的轉板概念股,麟龍股份(430515.OC)、曉鳴農牧(831243.OC)、田野股份(832023.OC)、天邁科技(831392.OC)、綠岸網絡(430229.OC)、千年設計(833545.OC)等都公布了申請IPO的意願。其中,瑞可達(831274.OC)直接從做市更為協議,上月以來,公司做市轉讓價格上漲了17%。

在做市商持續報價下,做市企業股權更易分散,對於擬IPO公司而言股權結構存在不穩定性,因此會選擇先轉為協議交易。

一位券商做市業務人士認為,新三板企業去IPO的質地一般較好,並且經過新三板的規範後,IPO成功的概率較大。至於做市商庫存股如何退出,他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一般是按照Pre-IPO的定價被公司回購,之前行情好的時候,做市商的議價能力比較強。現在行情不好,大家都虧著錢,突然有人出高價回購,就很容易談成。而且擬IPO企業不缺機構投資者,大股東回購都認為值。”

今年以來已經有17家新三板掛牌企業由於申請IPO從做市轉讓變更為協議轉讓,還有5家掛牌公司由於並購不得不退出做市。今年1月,奇維科技(430608.OC)被上市公司雷科防務(002413.OC)以超過一倍的溢價全部收購,交易價格8.95億元,同時,奇維科技從做市轉為協議交易並從新三板摘牌。

新三板資深二級市場投資人大胡告訴記者,“企業放棄做市對個人投資者有利有弊,短期資金可能面臨不好退出的狀況。有的個股轉協議後倉位鎖定,沒有流動性,不能賣出。而一旦IPO驗收完畢後,企業很快會停牌,這時候投資者就只能去賭IPO了。”

做市商“吃黃蓮”

不過,退出做市的也不全是謀求更高平臺的優等生,還有業績變臉的問題公司。周二,東海證券公告退出為天津楓盛陽醫療器械技術服務有限公司(430431.OC)做市報價服務。

今年4月,剛剛完成完成8000萬元融資的楓盛陽爆出公司董事長劉金玲因個人財產糾紛,導致其持有的62%公司股權被司法凍結,隨後其因個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當地警方立案偵查。中報顯示,上半年公司虧損額高達1.88億元,截至6月末凈資產僅剩下1000萬元。

楓盛陽一度擁有11家做市商,按照三次都在6元以上的定增價格以及二級市場最高24.3元的做市轉讓價,做市商取得庫存股的成本較高,而公司8月停牌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價格已跌至1.45元。

7月以來,已有7家券商宣布退出為其做市。前述做市業務負責人告訴記者,做市商即使宣布退出也退不了,因為股票還在自己的賬戶上賣不出去,這相當於不良資產,只有通過賣殼等方式進行處置。

對於其他投資者而言,目前股轉公司還沒有明確規定做市商退出後散戶投資者手中股權的處置問題。大胡對記者表示,“投資者可能面臨血本無歸。因為目前制度上尚未規定一段時間在做市轉協議後允許散戶逃跑,所以散戶只能自己審時度勢,在利空消息暴露的時趕緊賣掉,不然等到最後真的可能一錢不值。”不過,他認為,絕大部分做市轉協議的企業都出於公司IPO、並購等資本運作的需求,真正基本面暴露風險的案例屬於個別現象。

浙江春芽資本創始合夥人趙曉華建議投資者在個股轉協議後,多跟掛牌公司深入溝通協調。因為轉協議後,股票價格會更加不穩定,賬上市值變化較快,投資者心里會缺乏安全感。

截止10月12日,新三板上做市企業數量已經達到1647家,隨著市場繼續擴容還會進一步增長。與此相比,做市商的數量和資金投入顯得捉襟見肘。

前述券商人士告訴記者,券商退出企業做市說明市場已經回歸理性,“這說明各家做市商的投資風格在分化,一家企業有的看好有的不看好,告別了之前企業只要做市就能找到做市商的時代。有的做市商賣著賣著,賣得差不多自然就退出來了。”

他表示,由於做市商資金、人員有限,會選擇重點扶持的企業去承擔報價義務和提供精細化服務,不再是攤大餅式的擴張。做市商可以為企業提供的增值服務包括定增、上市公司並購等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349

新三板10月券商成績單出爐 做市報價違規突出

周四,全國股轉公司發布了10月的主辦券商工作表現排名,共有95家券商參與了評價,券商負面行為較今年年中有所回升,開盤不報價的現象仍然突出。

根據股轉公司11月10日發布的月度主辦券商執業質量評價結果,上月券商負面行為記錄共276條,接近一半出現在交易管理,其中開盤“未對做市股票發布買賣雙向報價”的負面行為多達108條。信達證券和西南證券的交易管理負面行為分別出現71次和35次。

主辦券商執業質量評價是在新三板自律監管體系外,督促券商發揮中介服務的制度,從今年4月開始實施。制度實施以來,券商負面行為記錄已從最高728條下降到目前每月200多條。

一家券商做市業務負責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開盤不報價現象可能是疏忽造成的。“很多初期報價的策略需要人工去設定,做市企業數量多話總有顧此失彼的時候,做市商的日常工作既包括拿票、填寫相關資料,系統設置、日常交易,如果忘記看系統提醒和轉做市公告日,就會疏忽掉開盤報價了。”

他還指出,由於新三板上投資者開戶數少、資金小、投資積極性不高、多樣性不夠,單憑做市商報價難以發揮活躍市場的功能。他認為,做市的主要功能是將交易雙方私下協議的市場變成公開轉讓的市場。

上周,新三板協議成交總金額達29.2億元,大大超過18.1億元的做市成交金額。

10月的評價結果顯示,共有17家主辦券商獲得100分滿分評價,46家券商獲得額外加分,方正證券、招商證券、上海證券和華龍證券排名居前。從4月以來累計看,中泰證券、世紀證券和中信建投的得分位居前三。

雖然券商總體表現不斷改善,但是出現低級錯誤的頻率仍然較高。在推薦掛牌方面,主要集中在通過系統報送申請掛牌材料無簽章、部分反饋問題未回複等情形。

掛牌後督導類中,股票發行備案申請收到股轉公司的反饋問題清單多達56條,集中在中介機構未就是否存在募集資金專戶存放與管理情況等情形發表明確意見,未充分披露投資者適當性認定依據,現有股東優先認購安排表述不清,未提交自願限售認購對象的限售申請,關聯方未回避表決,對賭、回購等特殊條款合法合規性存疑,發行備案文件中計算、文字錯誤,未提交可編輯word版備案材料等等。

股轉公司要求各主辦券商重點關註負面行為記錄的主要記錄事項和情形,加強合規風險管理。根據主辦券商評價規則,股轉公司將按照評分把主辦券商分為四檔,在政策上進行差異化對待。排名靠前的券商可在新業務試點中享有優先權,而倒數十名的主辦券商將被通報到證監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16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