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獎金季!華爾街幾家歡喜幾家憂?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505

辛苦了一年,又到年終獎季,但每年都是幾家歡喜幾家憂,華爾街也是如此。
很多投行家正帶著美好的心情準備迎接年終的獎金季,而交易員和對沖基金員工們則需要調整一下自己的情緒,因為他們可能不得不面對一份令人沮喪的年終獎。
根據紐約咨詢公司Johnson Associates的分析,今年底,那些為公司提供並購、股票承銷、和私募咨詢的投資銀行家和員工們,應該會得到比去年底高出15%的獎金。但支付給固定收益和股票交易員的獎金則最高可能下降10%。對沖基金支付的獎金的變化預計將會在+5%到-10%之間。
這一研究也反映在最大的幾家銀行今年的季度報告上。股票市場的持續走高和對經濟前景的信息使公司高管們更加大膽地進行收購。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雖然交易崗情況開始向好,但是這尚未扭轉證券行業多年來的頹勢。高盛、摩根斯坦利等投行的第三季度利潤超出分析師預期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正是交易收入較年初有所回升。在平淡的夏季結束後,市場在第三季度最後幾周終於開始起伏波動。這也使交易員有機會在股票、債券等證券價格的搖擺中獲利。但仍然只有為數不多的幾位銀行高管預測這將會是一個更長期的複蘇。各大銀行為交易員們準備的分紅還是在繼續減少。
John Associates董事總經理Alan Johnson表示:
“我不認為人們非常樂觀,下降10%是一回事,但關鍵是去年就已經降了10%。過去20年,交易也許不是驅動這些銀行的引擎。“
現在的形勢對投行業務人員來說,就不一樣了。根據Dealogic報告,今年前9個月全球範圍內的並購交易量較去年上升39%,以這樣的速度發展,今年全年的交易規模將僅次於2007年。而這一趨勢同樣也幫助私募企業快速發展。
資產管理經理和理財咨詢師也將會收到更多的年終獎,Johnson Associates預計他們收到的獎金將上漲5%到10%。而商業和零售銀行業務崗的員工的年終獎將基本維持不變。
很多金融企業對2015年都持謹慎樂觀的態度,資產管理經理預期明年獎金將會至少上漲10%而投資和商業銀行員工預計將普遍上漲5%。
Johnson表示,大型銀行控制開支的壓力仍然存在。以八家大型銀行為例,他們的勞務費用現在占到了總收入的40%,僅略低於去年的水平。
由於不能為像以往那樣為優秀的員工提供高薪水,且通常不能達到私募企業、對沖基金和其他專業公司的薪水水平,銀行高管們需要尋找其他方式來留住他們最優秀的員工。
Johnson表示:
”他們正在他們的企業文化上下功夫,他們只有這麽多薪資可以提供,他們必須想辦法提供一個更好的工作環境。“
(實習編輯 戴博)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又到一年華爾街排座次時間了:並購服務哪家強?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899

(並購咨詢排名:按已宣布交易價值總額排)
今年並購業務異常火爆,高盛並購交易業務老大的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
高盛僅本周獲得的兩筆收購業務的交易額就超過了1000億美元:制藥巨頭企業阿特維斯 (Actavis)擬660億美元收購肉毒桿菌藥物生產商 Allergan,全球第二大油服企業哈里伯頓(Halliburton)計劃以346億美元收購第三的貝克休斯( Baker Hughes )。
由於摩根士丹利無緣該兩筆業務,高盛進一步拉開了與這一多年老對手的差距。並購咨詢業務利潤豐厚,研究公司Dealogic預計僅這兩筆業務可為包括高盛在內的投行們帶來最高3億美元的收入。
今年並購交易的火爆程度是金融危機以來罕見的。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算上Actavis和Halliburton的收購,今年全球並購交易的總價值達到了3.1萬億美元,是2007年以來最高的一年。高盛已經從中賺取了17億美元。
盡管華爾街經歷了這些年的金融風暴和動蕩,但是像並購咨詢這樣的業務並沒有出現太大的變化。高盛今年在全球範圍內為價值達9350億美元的並購交易提供咨詢服務。
本周一宣布的這兩筆收購交易,美國銀行也分得了一杯羹。但是行業里的另一大巨頭摩根士丹利卻無緣任何一筆。
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Allergan的現有股東、對沖基金大佬Ackman一直希望由自己持股的加拿大公司Valeant制藥和自己的對沖基金潘興廣場資本管理公司出面收購。但如今這種可能已變得微乎其微。
摩根士丹利的不幸就在於當發現無法從Allergan手中爭取業務後,它轉向了Valeant。結果Valeant當不成收購方,摩根士丹利也就與該筆年內最大的並購業務失之交臂了。
禍不單行,剔除了Valeant這筆不太可能發生的並購後,摩根士丹利的排名已經落後於摩根大通。
與摩根士丹利一樣站錯了隊的還有加拿大皇家銀行(RBC)和巴克萊銀行。《華爾街日報》援引消息人士稱,包括它們在內的七家公司原本將為Valeant提供超過200億美元的融資用於收購Allergan,然後瓜分超過5億美元的報酬。
現在,取而代之的是摩根大通。Actavis周一發布的聲明顯示,摩根大通將為其收購Allergan提供近60%的資金。此外,它還是Actavis此次收購的唯一顧問。
Dealogic預計,摩根大通、高盛和美國銀行將共同瓜分該筆收購交易帶來的1.6-1.8億美元。
在Halliburton的收購交易中,瑞士信貸是當之無愧的大贏家。它是Halliburton的主要顧問,Dealogic預計Halliburton將為該收購服務支付1-1.2億美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基建地產+寬社融?又到一年論“走老路”時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724
基建地產+寬社融?又到一年論“走老路”時 來源:興業證券
政府穩經濟帶來走老路疑慮。
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政府也明顯加大了出臺穩經濟政策的力度。自2013年新政府執政以來,每次經濟下滑時,都會有政府走老路的疑慮,而政府一直堅持了改革轉型的大方向。但此次經濟下滑,力度明顯強於以往,而且最近政府對地方政府融資的推動、以及地產量價的複蘇跡象,都再次加大了市場對是否走老路的疑慮。
關註房地產與新型城鎮化的讀者,如果想加入“房地產與新型城鎮化專業討論群”,請即回複後臺“地產”,我們審核通過後將盡快將您安排加入到相應的微群討論組中。謝謝您的光臨,大公館歡迎您!
走老路是“基建地產+寬社融”的路。
2009年的“四萬億”,主要特點就是通過寬社融快速加杠桿、通過基建地產帶動相關產業來拉動中短期經濟。財政上,地方政府通過融資平臺等迅速增加政府性債務,進行大量基建投資;地產作為經濟的支柱產業,同樣加杠桿大力投資;基建地產繁榮帶動相關傳統產業也大肆投資;寬松的貨幣信貸政策保證了基建、地產、傳統行業等源源不斷的融資來源;當時偏低的杠桿率提供了實體加杠桿的空間;外需的暫時性跳水也帶來基建投資補缺口必要性。
走老路的很多基礎現在已不具備。
2009年“老路”的基礎已發生了很多明顯的變化。
1)基建投資的資金來源已嚴重受限;
2)地產已過階段性供需拐點;
3)高杠桿、大量過剩產能限制了傳統行業的傳導;
4)表外融資監管約束實體加杠桿;
5)基建投資難改經濟趨勢性變化。
走老路不是想走就能走的。
如果走老路,更可能是依賴基建投資拉動。但需要指出的是,GDP的總量已大約翻番、投資對GDP比例已大幅提高、特別是基建向傳統行業傳導明顯受限,即使是同樣力度的走老路,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也是明顯減弱。而且,融資是基建最大的約束。在中期尺度上(以季度為單位),當前已不具備走老路的條件。在短期尺度上(1-2個月),政府有能力把基建投資大幅提高,但這種脈沖性的刺激對實體拉動的效果十分有限。
政府穩經濟帶來走老路疑慮
經濟下行壓力加劇,政府多措施穩經濟。一季度以及4月份的宏觀數據已顯示經濟內需疲弱外需難補的特征。而5月匯豐PMI初值以及近期高頻數據等,指向經濟仍面臨進一步的下行壓力。因此,自4月政治局會議之後,政府明顯加大了出臺穩經濟政策的力度。
1)幫助基建項目融資。地方政府發債采用定向發行,並被納入SLF、MLF和PSL的抵押物範疇;不允許銀行對地方平臺融資抽貸停貸;發布《公共服務領域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指導意見》力推PPP等。從多方位以期減輕地方政府融資壓力,為地方加大支出創造條件。
2)貨幣持續寬松。銀行間短期回購利率不斷下行,顯示出央行持續貨幣寬松的態度。
3)地產政策行政性放松。前期政府不斷放開對地產的限制政策,甚至有所推動,如擴大公積金貸款、降息等。在這些政策的刺激下,地產持續下滑的趨勢得到明顯緩解,4月份地產銷量同比增速轉正,房價環比上漲的城市個數也迅速增加。
走老路疑慮再來。自2013年新政府執政以來,每次經濟出現下滑時,市場都會懷疑政府會不會走老路,而政府一直堅持了改革轉型的大方向。但此次經濟下滑,力度明顯強於以往,而且最近政府對地方政府融資的推動、以及地產量價的複蘇跡象,都再次加大了市場對是否走老路的疑慮。
“四萬億”老路是條什麽路?
走老路是“基建地產+寬社融”的路。回頭去看“老路”,也就是2009年的“四萬億”,主要特點就是通過寬社融快速加杠桿、通過基建地產帶動相關產業來拉動中短期經濟。財政上,地方政府通過融資平臺等迅速增加政府性債務,進行大量基建投資;地產作為經濟的支柱產業,同樣加杠桿大力投資;基建地產繁榮帶動相關傳統產業也大肆投資;寬松的貨幣信貸政策保證了基建、地產等源源不斷的融資來源。這個過程造成了產能過剩、杠桿率過高等,積累了大量風險,嚴重影響了經濟長期發展。
寬松的貨幣信貸政策配合了實體加杠桿。寬松的貨幣信貸環境是當時“走老路”的堅實後盾。除了當時迅速降息降準後的寬松貨幣政策環境,銀行間短期回購利率也是明顯處於歷史低點。特別是信貸規模的顯著增長,支撐了基建投資帶頭的快速擴張。
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推動了大量基建投資。地方政府擴張基建主要通過地方融資平臺等方式,2009年地方政府性債務大幅增長。融資上對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支撐了基建對經濟的明顯拉動作用。
當時偏低的杠桿率提供了實體加杠桿的空間。2008年底時中國的杠桿率處於明顯偏低的水平,不論是在縱向上與往年情況相比、還是橫向上與別的國家相比。偏低杠桿率給貨幣信貸大放水提供了足夠的空間。
實體基本面提供了需求基礎。在大放水下,需要有實體需求配合,才能發揮刺激實體經濟的作用。2009年強勁的地產基本面需求、傳統行業整體上還沒有大量產能過剩,這保證了在貨幣信貸推動下,基建、地產可以帶動傳統行業迅速拉動經濟。
現在情況變了
走老路的很多基礎現在已不具備。2009年的“老路”有很強的背景特征:地產需求、傳統行業基本面、加杠桿空間、銀行放貸能力、等等,但在當前,很多都已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實體快速加杠桿的基礎現在已不具備。
基建投資要解決資金來源的問題。2009年“四萬億”以及基建投資的大幅擴張,是以銀行貸款的大力支持為基礎,資金來源沒有問題,才帶來了地方政府大加杠桿搞基建。而現在,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監管切斷了銀行的表外融資,土地財政也難以為繼,地方債務債券發行、預算管理等改革也明顯限制了地方政府加杠桿的能力,PPP當前也難當大任。資金來源成為地方政府基建投資的最大制約。
地產已過階段性供需拐點。當前地產行業的基本面與2009年已明顯不同。2009年,地產還處於供不應求的局面,地產的繁榮有基本面作支撐。但現在,從城鎮人均居住面積等來看,地產已過階段性供需拐點,在總量上已不缺,基本面以及市場的預期也難以支撐地產再現幾年前的繁榮。
大量過剩產能限制了傳統行業的傳導。與2009年相比,當前傳統行業普遍存在大量的過剩產能。即使基建、地產能夠爆發,但在過剩產能、高杠桿、對經濟中長期悲觀預期下,傳統行業盈利改善後,更可能去還債,而不是去投資。這就導致基建、地產對經濟的傳導無法進行下去。
表外融資監管約束實體加杠桿。表外融資已明顯是收縮的情形,這嚴重約束了當前高杠桿情形下部分實體部門、特別是傳統行業加杠桿。而且當前債務滾動帶來了明顯的融資壓力,特別是年初以來的“表外轉表內”,雖然貸款增長加速,但社融總額受到明顯限制。
短期財政政策難改趨勢性變化。對於2009年暫時性的需求跳水(特別是外需),“四萬億”成功彌補缺口,降低經濟波動。但當前,經濟增速的放緩是趨勢性的,走老路可以在短期內改善經濟增長,但無法在中長期改變經濟的趨勢。
走老路離我們有多遠
融資是基建最大的約束。從“四萬億”的情況來看,社融先行,而且是重要保證,融資來源是走老路的關鍵。考慮到PPP等創新融資方式短期內難有明顯拉動,因而走老路需要融資上對地方政府的顯著放松,如再次放開表外融資、構建類似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融資渠道、貸款的天量增長、貨幣政策的進一步放松等。
短期脈沖式走老路也難有效果。在中期尺度上(以季度為單位)來看,當前已不具備走老路的條件。但在短期尺度上(1-2個月),政府還是有能力把基建投資大幅提高的,但是由於向傳統行業傳導不暢,這種脈沖性的刺激對實體拉動的效果也十分有限。我們傾向認為當前穩經濟政策更加側重結構性的調整,對基建投資更多是穩定為主的態度。
融資是基建最大的約束。從“四萬億”的情況來看,社融先行,而且是重要保證,融資來源是走老路的關鍵。考慮到PPP等創新融資方式短期內難有明顯拉動,因而走老路需要融資上對地方政府的顯著放松,如再次放開表外融資、構建類似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融資渠道、貸款的天量增長、貨幣政策的進一步放松等。
短期脈沖式走老路也難有效果。在中期尺度上(以季度為單位)來看,當前已不具備走老路的條件。但在短期尺度上(1-2個月),政府還是有能力把基建投資大幅提高的,但是由於向傳統行業傳導不暢,這種脈沖性的刺激對實體拉動的效果也十分有限。我們傾向認為當前穩經濟政策更加側重結構性的調整,對基建投資更多是穩定為主的態度。
(來源:興業證券)
格隆匯聲明:本文為格隆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
|
好緊張,又到出花紅月 巴黎的價值投資
來源: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5/05/blog-post_19.html
巴黎:
止凡兄設定買入每支股的派息達至一個月薪水的目標,筆者認為原則簡直天衣無逢。
一來提醒朋友要分散至少十二支股票,二來呢十二支股票派出來的息,可以一路路疊上去,買十三支、十四、十五…。如是者一年來出既糧的月數,就會越來越多。
自從上年尾由溢價A轉到折讓價既H股後,今年將會現鬥鬥收多了成10%的股息,筆者突然發現,若每次派完息後,股價可以大大大跌,咁收到的現金息便能夠買到更多數量的原股票,下次派息就會更加多,這不就能加快以收息過活的目標嗎?
這個想法真有點相逢恨晚,以前唔註意派息,又日日望股價升,其實是好老襯,自己搵自己笨,股價升了又唔能夠咬一啖,反而現在無論巿場多麼風雨飄搖,一想起下個月會收N舊銀紙,即刻成個心踏實曬。
寫到呢度,又想起改變筆者投資方向的臺灣朋友Allan Lin兄的「現金流」投資原則,心裏非常感恩。
第一次看到其部格的Rocketfeller名句:
「每次有股息進入便讓我快樂」馬上如遭電撃,如雷灌頂,因為此話真不假。
錢並非萬能,但若果有足夠現金入息應負到家庭每個月的日常開支,咁家人就能安心,家就充滿幸福感。
再配合止凡兄的第十三、四…個月一路路加上去的原則,咁跌市就無乜好擔心,因為每次跌就代表可增加派息比例,即向前又邁進一歩。
筆者下個月就出糧,一出就差不多一年,心情既緊張又覺幸福!
價值投資真係萬歲!
又到一年思考時:你是打工還是創業?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117/153825.shtml
導讀 : 打工是為創業奠定基礎,創業是理想和價值觀的體現和實現構建,能明確的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為之奮鬥,打工亦為創造,成就團隊,實現自我。
春節將即,大夥都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越來越好,從新出發。當然,工作方面也不例外。前不久微博熱搜“2016你跳槽嗎?”引起眾多網友熱議,讓不少人對於是否換工作?是打工還是創業?產生了思考。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有些人喜歡做著一份安安穩穩的職業、過著平淡且簡單的小日子;而有的人則熱衷自己創業,即使每天充滿著刺激與未知卻仍然樂此不疲,因為這是我們精心經營的事業。
我們中的大多數在踏入社會時,都要在勞動力市場擠進一個自己的位置,從零開始,不斷學習成長,期待著心里構想的自己,可以從雛鳥到獨擋一面,從膽怯到自信,從弱小到強大。高的起步和幸運的出身總是少數,而職場是我們想進來,又想出去的圍城,我們既依賴這里彈跳起飛,又不時厭惡看不到的未來,不只是我們,精英階層也是一樣。作為中國媒體的金字招牌,央視是無數人擠破腦袋都想進去的大平臺,然而卻斷斷續續掀起了“離職潮”。劉建宏入職樂視體育;前央視著名主播郎永淳加盟找鋼網,並出任高級副總裁兼首席戰略官職務;名嘴張泉靈在離職創業的聲明中這樣寫道,“今後,我的身份不再是央視主持人,因為生命的後半段,我想,重來一次。”這樣的心路歷程很多人都曾有過,創業還是打工,成為職場人心里來回搖擺的選擇題。
對於創業的解釋,版本很多,但我最喜歡一種說法:發現了一個商機並加以實際行動,獲得利益,實現價值的過程。對於職場人來說,面臨的是如何打好工的課題,對於一個創業公司也同樣在思索如何讓職員更好地發揮能量,與創業者一同努力實現價值。首先,我認為有共同的價值觀很重要。別看萬眾創業、大眾創新這樣的詞很火爆,但大都是虛火,很多創業公司招人時希望用高薪吸引“眾多人才”。沒錯,一個公司,尤其是一個創業公司的核心團隊的確需要各有所長的員工,但卻容易忽視了各人最真實的想法是什麽?都有什麽樣的價值觀?最容易忽視的地方,往往是最致命的。企業組織的很多障礙90%以上是由於誤解而產生的,而產生誤解90%的原因是由於缺乏一套共同的溝通語言。價值觀若不同,又何來溝通呢?又怎與創業者共開擴土?
其次,要有奮鬥的吃苦精神。怕吃苦的創業者難成大器,因為他們雖有鋒芒,卻缺乏磨礪。創業是一個艱辛的過程,沒有吃苦的準備,肯定是堅持不下去的。世事難預測,創業的結果,創業者是無法預料的,但是創業遇到的各種困難,卻是必須要承受的。
另外,還有貴在堅持。馬雲的創業箴言給很多創業者留下深刻印象,他說,“加入抱怨行列永遠沒有機會。創業確實艱難,大部分人都死在不堅持的路上,但只要堅持總會有機會走出來”。當然堅持肯定不是固守,要堅持正確的戰略。但創業的策略要靈活多變。要變、快速變!創業、特別是互聯網時代的創業,我們一直在推動精益創業。精益創業的核心就是要快速叠代、快速試錯、小成本試錯,最終能找到最佳的商業模式。
回想自己多年的工作經歷,期間也被多次問到有關創業的話題,不論是從創辦鞋材廠到線下實體店,還是現在“互聯網+”轉型,每一次下決定再創業都經歷不同的覺悟,但總會有一些創業理念得以沈澱和延續。
總的來說,在創業者身上能夠總結出三種特質:賭性,敢於全盤托出,而不是瞻前顧後,患得患失;忍性,能忍常人之不能忍,有極寬廣胸襟和持久的耐性;眼光,也就是對商業前景和運作有獨到的判斷和把握,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機遇。
但是無論創業理念怎麽沈澱,在創業者身上能夠看到的最最基礎的特質應該是對團隊建設的重視。一艘只有船長而沒有船員的航船,無論船長多麽有遠見和勇敢,他也註定會走向失敗的方向。
在馬雲的創業時代之初,有“十八羅漢”站在他後面為他揚帆起航,而馬化騰有“四大金剛”為他出謀劃策,哪一個時代都不是個人英雄主義的時代,一個人走的路、看到的遠方有限,所以他必須要有夥伴,要有夥伴組成的團隊一起為彼此的夢想護航,所以,人生將夢想付諸創業的時代,必須是一個有團隊的時代。
團隊建設對於初創公司來說,是守護公司命脈的至高戰略。作為一個創業者,夥伴才是創業夢想的一切。同甘共苦、風雨同舟這是每一個創業公司都需要的,也是我一直努力學習的方向。
打工是為創業奠定基礎,創業是理想和價值觀的體現和實現構建,能明確的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為之奮鬥,打工亦為創造,成就團隊,實現自我。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張溢,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
第13次!奧巴馬政府又到WTO告中國 指責限制原材料出口
14日淩晨,美國在世界貿易組織(WTO)就中國對銻、鈷、銅、石墨、鉛、鎂、滑石、鉭和錫等九種原材料的出口關稅措施提起WTO爭端解決機制下的磋商請求,指稱中國對相關原材料產品施加的出口關稅措施與中國加入WTO相關承諾不符。
這是奧巴馬政府在WTO對中國提起的第13次貿易訴訟,美國副總統拜登表示在推行美國貿易法方面,這屆政府“比史上任何一屆政府都要更積極主動。”
第一財經記者獲悉,在未來數天內,WTO方面將在文件中釋放更多磋商信息。
對此,中國商務部條約法律司負責人表示中方已經收到美方提出的磋商請求。中方對美方對此提出磋商請求表示遺憾,將根據WTO爭端解決程序予以妥善處理。
中方:符合WTO規則規定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在聲明中表示,中國對銻、鈷、銅、石墨、鉛、氧化鎂、滑石、鉭、錫9種原材料從價征收5%至20%的出口關稅,未能履行中方在2001年加入WTO時作出的同意取消這些出口關稅的承諾,而這些原材料是美國航空、汽車、電子、化學等行業生產高附加值產品的重要原材料。
USTR據此認為,中國對上述9種原材料征收出口關稅會增加美國相關制造企業的生產成本,令中國制造企業獲得不公平競爭優勢。
拜登說:“這最終還是同公平競爭有關,對於美國人來說這是基本原則。”
對此,中國商務部條約法律司負責人表示,中方一貫尊重WTO規則,中方對相關原材料的出口關稅管理措施是在面臨日益嚴峻的資源和環境壓力下,為實現可持續發展而對資源類產品進行的科學管理,是強化生態環境保護綜合措施的組成部分,符合世貿規則的規定。
本報記者獲悉,按照慣例,提請磋商是貿易爭端解決機制的第一個環節,磋商給各方討論此事,並找到滿意的解決方案並避免進一步提起訴訟的機會。
具體而言,中方需在10日內答複磋商請求,磋商可在自中方收到磋商請求起60天內進行。如果磋商沒有達成滿意結果,美方可提請WTO成立專家組進行審理。
對華貿易執法強硬升級
美國內輿論認為,這是奧巴馬政府對於兩黨候選人稱政府在貿易問題上過於軟弱的回應,並希望以在貿易執法方面更強硬的姿態,換取美國國會盡早批準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
實際上,就在7月11日,美國商務部對原產於中國的不銹鋼板帶材剛剛作出補貼調查初裁,認定中國企業反補貼稅率為57.3%~193.92%。
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負責人對此表示,美方在本案中繼續要求中國應訴企業提供所有原材料供應商高管的共產黨黨員身份及基層黨組織等大量無關信息,使中國企業根本無法滿足其要求,最後以中國企業不配合為由使用“不利事實”推定所有原材料供應商為“公共機構”,進而認定存在補貼並計算出高額稅率。
該負責人表示,中方對美方故意曲解世貿組織規則和相關裁決的不合理做法表示強烈不滿,將運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堅決捍衛自身權益。
該負責人指出,近期美方連續對中國輸美不銹鋼、冷軋板和耐腐蝕板等大宗鋼鐵產品裁出高稅,其實質是人為設置障礙、排斥中國鋼鐵產品。
該負責人指出,在剛剛落幕的上海二十國集團(G20)貿易部長會議上,各國部長達成共識明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而美方貿易保護行為完全與G20部長會議的共識背道而馳。中方敦促美方恪守世貿組織規則和相關裁決,避免濫用貿易保護措施,為改善全球整體貿易環境發揮積極作用。
縮量回調滬指5連陰 A股又到變盤時?
隨著權重股的集體休整,A股市場再度迎來了一個縮量窄幅震蕩的交易日,上證指數更是連續第五個交易日以小陰線報收,市場成交量也再度萎縮到了5000億元的量級。隨著時間的推移,股指又再度來到了變盤的臨界點,這一次,A股是會再度選擇向上突破還是大跌回落呢?
從市場全天的走勢來看,受到有色金屬、券商、航空、電力、銀行等權重股集體回調的影響,滬深兩市股指再度出現窄幅震蕩回落走勢,走勢最強的創業板也未能擺脫微跌的結局。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027.90點,下跌8.70點,跌幅0.29%,成交1715億元;深成指報收10759.86點,下跌18.39點,跌幅0.17%,成交3339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2268.53點,下跌5.19點,跌幅0.23%,成交1018億元。
一位私募基金人士表示,股指已經連續縮量調整了5個交易日,成交量也再度萎縮至5000億元的水平,這表明股指再度來到了一個變盤的臨界狀態。由於近來權重股集體出現回調,大盤缺乏上漲動力較為明顯,市場或許會以一次深調來積蓄後續的上漲動能,對此不可不防。
申萬宏源證券分析師姚立琦等也認為,英國脫歐落地後,市場一路震蕩上行,於上周三一舉回補4月18日留下的跳空缺口3066點。短期看,多方一個主要目標已經實現,在向下一個目標發起進攻之前可能需要休整。技術上講,3684-2638點的千點調整,至今尚未反彈到半分位;另外年線跳空擊穿後,也尚未反抽確認,因此,3150-3200點之間或是下一個重要目標。
從市場層面看,短期市場熱點不明,無論大票、小票幾乎沒有明確方向。上周三創業板指跳空上行,突破2250點頸線位,但是未能站穩,迅速向下回補了該缺口,顯示AR遊戲口袋精靈沒能激發起足夠的市場人氣。而隨著國內工業金屬再次大幅回落,前期比較火熱的有色金屬等資源品也陷入休整。市場缺乏具有影響力的板塊來帶動人氣。總體來看,市場仍在利用存量資金在不同板塊中來回騰挪,逐步將市場往上拱。當然,由於市場是三角形尾部的突破,理論上不具備很大空間,申萬宏源證券判斷無論大盤指數還是小盤指數,年初下跌的套牢區仍是重阻力區,多頭恐難深入該區域。由於市場存在貨幣寬松的預期,因此投資者需要密切關註該事件短期的影響以及其落地後的應對。
從策略上來看,由於中期調整趨勢尚未結束,申萬宏源證券認為保存實力、等待機會更為合理。2015年5178點以來的調整趨勢尚未結束,主要原因是國內貨幣政策寬松余地下降,資金驅動型行情短期難以啟動;其次,經濟增速仍在下滑,上市公司盈利增速亦在下降,業績驅動型行情也難以出現。因此,股價回歸基本面仍是大趨勢,考慮到目前市場的中位數市盈率仍在相對高位,未來仍有一定回歸的空間。
A股又到變盤時:兩次上攻未果意味深長
盡管周二滬深兩市股指難得出現雙雙高開,但並未改變指數整體窄幅震蕩的走勢,同時成交量也繼續小幅萎縮。隨著盤整時間的拉長,市場人士普遍認為市場變盤的時點正在日益逼近,投資者對此需做好準備。
從市場全天的走勢來看,滬深兩市股指在高開沖高之後很快遇阻回落,盡管午後曾二次沖高,但同樣難改回落的命運,尾盤時依靠石化雙雄的拉升兩市股指才勉強收紅。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074.68點,上漲4.65點,漲幅0.15%,成交1639億元;深成指報收10729.12點,上漲4.72點,漲幅0.04%,成交2586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2195.53點,上漲2.33點,漲幅0.11%,成交780億元。兩市全天合計成交4225億元,繼續小幅萎縮。
對於這樣的走勢,市場人士普遍認為,股指近來已經持續回落盤整了兩周有余,從走勢看也來到了三角形形態的尾端,股指變盤的時點正日益逼近,同時成交量也已經萎縮到了地量的水平,投資者對此應早做準備。
招商證券策略分析師王稹等就認為,從原則上看,均線系統中,上證指數和上證50指數在MA20處抵抗,創業板指數則在MA60處抵抗,嘗試幫助指數擺脫MA5的壓迫,從陰跌狀態切換到橫盤狀態。大格局上,上證指數仍然有上攻的動能,雖然前期上行缺口的回補將強趨勢抹去。創業板指數則在持續的橫盤中耗盡了波動率,大三角整理到了尖端後,方向選擇撲面而來。市場仍然保持了向上的希望,在概念板塊集體罷工的情況下,只能希望強者恒強,前期強勢的金融地產有色等指數調整到位後,再次引領。而如果這些大市值指數繼續消極怠工,盤久必跌就會出現。
中泰證券策略分析師羅文波則認為,近期監管層打擊杠桿等規範措施影響市場情緒,央行公開市場操作調整影響流動性預期,但綜合來看,暫時還沒有看到市場回調背後有新增的、系統性負面因素,目前市場仍處在存量博弈行情中。
工業企業利潤數據顯示宏觀數據與微觀數據存在背離,經濟的需求面比預期的好,而工業經濟的景氣能否持續仍有待觀察,建議適當參與相關周期性行業。操作上,繼續建議重個股、輕大盤,可繼續逢低吸納有盈利增長、估值不高的板塊和公司,同時建議積極參與市場關註度較高的主題炒作機會。在9月上旬之前,市場可能依舊保持震蕩攀升的行情。但9 月中旬,市場風險很大。市場預期打得太滿,監管變嚴導致資金青黃不接,謹防下跌。
又到美聯儲9月議息日:扒一扒誰在投票
美聯儲又要開會議息了,加息與否將在北京時間9月22日淩晨2時揭曉。多家機構觀點認為,近期的經濟數據仍不足以使得美聯儲即刻加息,12月是更為可能的時點。
然而,比起加息與否,其背後的原理似乎更為重要,也鮮有被人提及。例如,究竟是哪些人在投票決定加息與否? 所謂的“加息”又是加的什麽“息”? 加息與否對於未來的匯率走勢又有何影響? 讀懂了這些,似乎也無需再過度糾結加息時點。
誰在投票決定加息?
美國聯邦儲備系統(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簡稱為美聯儲(Federal Reserve),負責履行美國的中央銀行的職責,相當於中國的央行(PBoC)。
核心部門——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FOMC)則隸屬於聯邦儲備系統,FOMC每年要召開八次常規會議,會議內容主要包括研討經濟、金融情況,制定恰當的貨幣政策以及評估長期物價穩定和經濟持續增長的風險因素。
投票委員會由美聯儲1位主席、1位副主席、3位理事和12位地區性的聯邦儲備銀行主席組成。5位美聯儲官員和紐約聯儲主席擁有永久投票權,其余11位地區聯儲主席中中4位輪值投票,每次共有10人投票。
也有業內人士曾對記者表示,至於加息與否,美聯儲主席的決定權其實是最大的。如果耶倫不同意加息,那麽其他投票委員即使投出贊成票也無濟於事,需要有充分的理由說服耶倫同意加息。


(圖為FOMC投票委員。由第一財經記者整理)
美聯儲加的是什麽息?
雖然“加息”被實時提及,但各界可能並不清楚的是——究竟加的是什麽息?
其實這一利率叫做聯邦基金利率(federal fund rate),這並不是某個基金的利率,是完全市場化的銀行間短期拆借利率。
參與主體包括:在聯邦儲備銀行托存的存款機構以及其他符合條件的實體。存款機構包括商業銀行、儲蓄機構、信用合作社等。
就利率形成機制而言,民生宏觀此前分析稱,美聯儲對在其托存的存款機構有準備金比例要求,存款機構由於準備金余額波動從而產生相互拆借需求(多為隔夜拆借),比如一家準備金尚有盈余的存款機構(多為銀行)將資金借給另一家準備金短缺的存款機構,這個拆借利率就是聯邦基金利率。
2015年12月,FOMC把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從0-0.25%區間提升至0.25-0.5%,其實,這一加息的過程主要分為三步:提升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區間→公開市場的逆回購操作(RRP,與中國逆回購正好相反,是收緊流動性)+提高貼現利率+提高超額準備金利率(IOER)→全市場流動性收緊使得銀行間拆借的聯邦基金利率提升至目標利率區間。

(圖為三大貨幣工具的比較。來源:美聯儲、民生證券研究院)
民生宏觀認為,未來加息仍然會遵照類似的調整框架,年內來看,隔夜逆回購擴容擴圍以及資產負債表縮表尚看不到實際操作的必要。

(圖為2008-2014年的三輪QE,央行資產負債表急劇擴張。來源:美聯儲、民生證券研究院)
9月加息概率多大?
弄清了是誰在投票,接下來的重點便在於——9月加息的概率究竟有多大?
第一財經記者綜合國內外多家機構觀點後發現,各界認為9月加息的概率仍然很低,盡管美聯儲委員們的觀點參差不齊。
“對於本周的利率決議,由於各大投票委員表態不一,這也是目前美元在區間震蕩的主要因數。據CME美聯儲觀察工具則顯示,9月加息幾率從上周五的24%降至15%。此外素有‘恐怖數據’之稱的8月零售銷售月率下降0.3%,降幅高於預期值0.1%,前值從上升0.0%修正為上升0.1%,為今年3月以來首次萎縮。該數據也降低了9月加息概率。” FXTM富拓中國市場分析師鐘越表示告訴記者。
不過,上周五公布的美國8月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幅創下2008年9月以來最高。受到通脹數據的提振,美元大幅反彈,非美急挫。
擁有20年華爾街交易經驗的資深投行人士馮磊對第一財經記者稱,判斷加息與否最主要的指標還是經濟基本面,“根本不可能9月加息,美國經濟數據仍不夠理想,尤其是資本支出和薪資增速。”他也認為,盡管當前利率期貨顯示出9月加息概率不足20%,而在去年12月真正加息前,這一概率高達70%。
目前的美國經濟數據給出了一些相互背離的信號。中信建投分析稱,在2016年前兩季度的GDP增速因為私人部門庫存的下降而維持在1%左右的水平,而零售銷售在數月的強勁增長後在7月又出現了放緩,8月的非農就業數據也沒有達到市場的預期。在耐用品訂單出現反彈之際,ISM制造業與非制造業PMI數據又意外的出現了大幅的下滑,這也顯示出了目前美國經濟複蘇的進程依然存在複雜性。
美元、人民幣何處去?
眼下,各界之所以關註加息,主要在於這將在極大程度上影響匯率,美元和人民幣則是最受關註的兩大貨幣。
就美元而言,各界認為其可能很快會突破盤整區域。由於受到美聯儲加息前景的支撐,美元指數上周五逆勢大漲突破96關口,逆轉了周初因美聯儲鴿派官員講話所引發的跌勢。非美貨幣、股市和商品市場集體下跌,因為加息會降低市場的流動性,風險資產會受到打壓。

嘉盛集團分析師Fawad Razaqzada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當前市場似乎不再布局加息,因此一旦美聯儲按兵不動,美元短線可能遭到拋壓並迅速下挫,然後展開逼空行情,以空前快的速度反彈。顯然,這里的主要風險是美聯儲意外加息,或者至少強烈暗示年底前加息的前景。那樣的話,幾乎可以肯定美元會上揚。"與此同時,人民幣將面臨走弱壓力。

港財資工會周一公布數據顯示,離岸人民幣(CNH)HIBOR隔夜拆借利率已升至近23.683%,較上個交易日跳漲1573個基點,創九個月來的高位。有交易員表示,包括人民幣空頭、央行去年SWAP(互換)到期後不續做、以及對現匯市場的幹預,都是導致CNH短端急升的原因。
事實上,上周境內外人民幣匯率反而不同程度走強,收於6.6711,升值88基點,並且中間價在上周三個交易日內出現較為明顯的波動;離岸市場人民幣匯率表現更為強勁,尤其是內地中秋假期期間。CNH上周五收於6.6537,周度升值422基點。
此外,招商宏觀分析稱,上周銀行間外匯市場成交量進一步放大,上周三個交易日內外匯市場日均交易量達到283.06億美元,環比增長18.6%。種種跡象表明,央行上周可能在境內外市場同時行動,對人民幣匯率進行幹預。這或許可以解釋上周香港市場CNH HIBOR為何明顯上升。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下半年料人民幣對美元將小幅貶值2-3%至6.85,美聯儲可能等到12月再加息,美元仍可能上行。”在他看來,其實當前資本外流已經有所緩解。“首先,新的匯率定價機制使得人民幣波動更具可預測性;第二,就潛在的資本外流觸發因素而言,主要還是公司資產負債表的調整,過去兩年這一因素占比高達60%,而未來這一動力會越來越低。因此即使中國降息(年內預計一次),匯率也不太可能面臨去年的大幅波動。”
又到九二九 易明的生活點滴
來源: http://eming620.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8213567
九二九又到了,原來今天是在新浪跨入第十二個年頭的第一天。 十一個年頭,真不容易,變化,亦很大,今已非昔,已是面目全非。
初寫網誌,幾乎是每天一文,甚至多文,題材亦非常廣泛。
可是,隨著原始的網友一位又一位的離開了網誌世界,轉投其他社交媒體,寫網誌,似乎已經失去了結交朋友的意義。
所以,網誌亦名副其實地變成了個人的日記,不用再為了與網友互相交流而題材萬千,可以只寫單一的題材。
只是,有時候心中有太多的題材要寫,坐到電腦前卻又有千頭萬緒,不知寫什麼好?
或許真的累了,所以已經不再要求每天一文,而是隨心、隨意而寫算了。
究竟還能夠再堅持寫多久呢?真是難以預料,順其自然吧!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