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ldjimpacific.blogspot.com/2011/05/nokia_16.html
Nokia是芬蘭的國寶,在最巔峰的時候,諾基亞市值占全芬蘭股市六成以上,絕大多數的芬蘭人都以諾基亞為榮。但是,今年宏達電(HTC)市值正式超越了Nokia,這是大事,大家要知道。富士康郭台銘是寶島之光,是Ex-首富。
http://oldjimpacific.blogspot.com/2011/06/tokyo-joe.html
Tokyo Joe因為此訴訟星沉下來,但一點沒有影响他的 Quality Life,他繼續帶着愛犬老虎狗 Dori和駕駛他的 Harley Davidson週遊列國,吃喝玩樂 !佢最近仲用咗9日橫渡美國及揸Harley全歐遊,Life as a Playboy.
http://oldjimpacific.blogspot.com/2011/06/blog-post_17.html
近期中國民企醜聞一浪接一浪,不少基金都因事件身受重傷,2本賬簿4本帳簿都不是新聞,連我偶像Anthony Bolton都要賴嘢輸2成,(咦!我咪叻過佢?),而最新最具戲劇性的要數玖龍紙業(2689)了。
New York Times知名作家Thomas Friedman說過:全球有兩大超級力量,一個是美國,一個是評級機構,美國可以用聰明彈炸死拉登,甚至摧毀一個國家,Moody's或標普寫一份報告,調低債券評級便可以辦到。日前炸死左玖紙個肥婆。
事緣評級機構標準普爾(Standard and Poor)突然撤回玖紙的評級,導致該股一度暴跌超過兩成兼停牌,理由是未能找到管理層,難以評估其風險。不少投資者因此蒙受損失(我冇噃)。本周三玖紙 肥婆刊發公告否認標普說法并委任標普競爭對手穆迪(Moody’s)為評級代理后,香港證監會表示已介入此事,現正與標普溝通,希望能更好地理解標普撤銷 對玖龍紙業信用評級的決定。
面對標普與玖龍紙業的對峙,香港分析師及投資者普遍對表玖紙個肥婆示支持,并質疑標普撤銷評級的理據不具說服力,令投資者蒙受損失。
當中雙方存在的糾紛只有局內人才清楚明白。不過,事件亦反映了玖紙的風險不容忽視。什麼風險?是管理層作風引發的風險。也就是一切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及商業架構(Business Structure) 的風險
市場現時對民企醜聞甚為敏感。標普聲稱玖紙不願意合作,揾唔到話事人,是真是假,玖紙管理層處理事件的手法差勁,累了大批股東,應該要各打50大板。
優秀的商業模式來自優秀的商業架構,好的商業模式也需要有好的管理來實現,那怎麼樣的商業架構才算得上是好呢?
我 認為好的就是簡單,越簡單的商業架構越好,這一點可以從大部份的民營企業中看到端倪,可以說中國所有的民企在內部的架構上,存在重大的缺陷,要揾一個人點 會揾唔到。本來很簡單的事,隨便搵個財務總監CFO招架一下即行,唔駛搞到咁大鑊,但是99.9%的民企卻被人情及其他額外事情糾纏不清。
一個良好的商業架構,最起碼的一點,就是在一家公司裏對每個員工來說,他只有一個老板,One to One一對一的,但是大對部分民企國企的伙記來說,他整天所思考的問題,就是經理是我的老板,副經理也是我的老板,總經理是我的老板,副總裁是我的老板, 董事長是我的老板,董事長太太是我的老板,董事長太太弟弟也是我的老板,甚至保安是他的親戚這也是我的老板,那麼毫無疑問,這種商業架構是非常不合理的, 但卻是目前民企的現狀。
作為一個普通員工,一個會計經理,一個CFO,你會幹得很累,因為你要照顧副經理的面子,也要照顧經理的面子,也要照顧總經理的面子,所有是都你老板,所有人的面子都是你的事,你根本沒有辦法在這裏生存,更不要談什麼發展了。
沒有人想得罪自己的上司,你作為經理,會考慮到你下面的人會否是董事長的親戚,那你什麼也做不了,也不要做。中國很多民企就是這樣。
Bill Gates只管Ballmer及下面七八個人,茶水房那位黑人阿嬸佢管不了,亦冇權管,因為這是One to One的管理,越簡單就越造就偉大的企業。
吾 友英國高材生Cashmore Lui (http://weibo.com/cashmorelui) 有天回家途中,與鄰座乘客閒聊,他說中國不能做品牌的主要原因是教育,他說中國人就是缺乏做人的道德。起初,他認為他是某民企老闆,後來得知,這人是官, 此行目的是考察英國企業。想不到,有官員竟然痛陳中國教育弊處,實在佩服。
http://oldjimpacific.blogspot.com/2011/06/blog-post_22.html
近日,幾乎所有的世界級 股神都在中國的民營企業中損手,其實,睇錯市大家都會,但睇錯民企,有機會會輸到仆街,依我看來,大部分的民企從純管理的角度來說,是沒有管理的,這也解 釋到中國永遠沒有可能出現一些世界級的企業及品牌,這不單是單純是教育的問題,或是管理上商業架構上的問題。
民企都做不大,一大就出現問題,一些民企賺到了錢之後,幾個家長就開始飄飄然,以為自己順理成章成為了企業家,在打理一家Enterprise,甚至將個人與企業的命運緊緊的聯繫在一起,這也無可厚非,但更有甚者是欠缺長期商業規畫及戰略考慮,很難持久,食偉哥都唔掂。
民企中意抄,中意Copy山寨,如果覆制商業架構,山寨Business Model是能夠成功,咁比亞迪一早超越鴻海啦,郭台銘有一百萬個員工,幾十家廠,要管理整個帝國,他個人只有二十四小時,能做什麼事情呢?老板都不用睡覺啦,根本鞭長莫及。老細嘅管理心得係山寨唔到。
更多的事實是,忠誠能幹的人其實不少,只是企業欠缺眼光,一些民企表面上看起來是求才若渴,但實際上背後並不願意提供合理的待遇及激勵機制去吸引人才,管理觀念落後生硬,在員工及企業的關係上,只是一種單純的勞動力買賣。
http://oldjimpacific.blogspot.com/2011/06/blog-post_26.html
家陣在美國市場掛牌的民企、國企,合計有百多家,除咗美國之外,倫敦的AIM (Alternative Investment Market),德國証交所都有零碎的民企在那邊上。
民營企業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這一點從剛剛過去的兩會上民企代表的數量就可以得到證明。可是說起民企的管理,學術界、企業界似乎又都有一個共識:民營企業組織管理混亂,大多是在靠著老板文化或者潛規則在運行。可以看出,民營企業的組織管理是被認為最不規範的,最多水份,最呃呃騙騙,其中最受詬病的又大多集中於以下幾個方面:
民企內部管理多為集權式管理,權利集中度較高。對於元老以及親戚的處理問題一直是困擾民企的大問題,不少企業因為沒有處理好這樣的問題,給企業帶來很大的損失,有些甚至因此倒閉。
有些元老能力跟不上了,觀念落後了,親戚在公司工作是中國企業在特定時期的歷史產物。可以設想:公司如果有七姑八姨太喺度,你根本沒有辦法規范運作公司,並且,有他們在很難吸引到人才,誰願意到這樣的公司當外人?所以,對於親戚,應該建議他們逐步離開。如果他們是人才,不管到哪裡都有飯吃,如果他們不是人才,要他們在公司幹嗎?
再 者,創業的激情不容易保持長久,當初之所以有激情,是因為每個人都有一個憧憬,都有一個對未來的美好向往。可是,這種憧憬會疲勞。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發 現公司並沒有像當初所想的那樣,他們個人當初的理想也沒有完全實現。這種情況下,保持原來的創業激情是不可能的。另外,當初他們可能是無產階級,現在已經 有了一些資產,生活也比以前好了很多,脚上的泥也洗淨,開始享受生活了包二奶玩Hummer。
要知道,享受生活是要花時間、精力的,有的時候同工作會產生矛盾的。這種情況下,怎麼辦?就需要我們的老板、老總們有一個遠大的理想,要給企業在現有的基礎上、現在的條件下描繪一幅宏偉的藍圖(可實現的),並且把這樣的一幅藍圖印在每一個員工的心裏。並且要把公司的理想同他們個人的未來聯系起來,變成他們個人的憧憬,他們個人的美好向往,這樣他們才能有Passion。
但是,國人這三四十年來窮瘋了,同佢講Passion,講Vision,嘥氣啦,個人主義壓到一切,中國的民企及產品永遠都等同於:1.企業倫理及道德缺失 2. 誠信欠奉呃呃騙騙 3.社會責任淡化 4. 山寨做假再加潛規則。
再窮三代人的精力,都無法改變。
http://oldjimpacific.blogspot.com/2011/09/blog-post_07.html
幾 年前我寫過一篇關於Getty Images的文章,解釋圖片庫的Business Model,全球最大的圖片庫分別是Getty及Corbis,呢兩間圖片庫跑到大陸,都先後被一間土炮技術性擊倒,呢隻土狼叫全景網,英文叫 Panorama,佢下至香港區域經理、上至上海副總裁、幕後北京大老闆近月成日搵我,搞到我好唔得閒,嚟親都要捉我上去吹水,真係慘過返工。
全景的老闆呂辰,奇人一名,北大物理系畢業,原本是研究打飛機太空科技,應該去咗西昌火箭發射中心射人造衛星,但係走咗去做印刷佬,結果比佢印多好多人民幣出來,1994年,投資95萬美元創辦全景。
呂 辰在經歷了從1994年到2002年,初創時期傳統圖片經營;到2002年開始至2004年引入互聯網概念,建立互聯網搜索平臺階段。2005年,全景與 著名VC風險投資公司達成了協定,分兩次向全景注入資金。在短短半年時間中,全景從一個體制不健全的企業蛻變成一個部門齊全、分工明確的現代化企業,公司 的員工也從原來的五六十人迅速發展到現在的規模,隨之而來的對外合作、國際業務也迅猛發展,公司的銷售額節節攀升,成為中國No.1。提升品質、引入風 投、重組團隊。
呂總嚟親都揾我吹水,佢又話9月份Sponsor了Campaign雜誌什麼廣告Award,我話,你贊助金帆仲好啦,金帆是香港廣告人的Oscar。
「你 真的是北大物理系畢業的是嗎?」「YES!學過物理的人都覺得物理學科是最能訓練一個人思維的學科,您有這種體會嗎?北大有兩類人,一類學文科的,一類學 理科的。學理科的人思路特別嚴密,縱向思維比較強;但是其實北大成功的許多人都不是學理科的,而是學文科的,文科的人橫向思維能力特別強。作為組織工作者 或者說管理工作者,面臨的橫向思維工作機會更多,學文科的更適合宏觀的管理,所以北大多數是學文科的人領導學理科的。但是我覺得這對我們學理科的也是一種 超越,如何能把橫向思維和縱向思維結合起來。
「為什麼畢業後選擇下海,而且是做和物理沒有關係的圖片呢?」
我們那個時代的人都特別想當科學家,尤其我學的物理是天體物理,就是跟我們日常生活看似比較遙遠的那種,那時候夢寐以求能解答一些像宇宙有沒有邊,或者別的星球上有沒有人這類的問題。因為從小就覺得這些都特別神秘;上中學後覺得最重要的學科是物理,其他的學科都不重要。
後 來畢業之後選擇圖片這一行也是因為當初在學校也是受到一些打擊。記得我們有一個老師影響了我們很多人,他特別直截了當地跟我們講課說:“你們最好放棄天體 物理專業。”我們當時都傻了,問他為什麼。他說中國沒錢,研究不好這個天體物理,比如說,一個望遠鏡的造價可能是幾億美元;或者是說人家的太空梭都已經上 天了,你還在底下拿望遠鏡看著那些是看不到的。我覺著老師講的也有道理。我們畢業時有兩條路可以選擇,一就是天文台,把一生交給天文台,但是對於我的性格 來講,我覺得有點虧。更何況天文台沒有想要的設備,不能做我想做的研究。北大那時候出來做傳播,廣告,或者出版的都非常多。我受了一些人的影響,剛走向社 會也想賺錢,陰差陽錯就進了出版圈。當時畢業出來做生意的有兩種,一就是做出版,還有就是做電腦這塊,這是當時的典型。
現在全景最大的客戶是什麼?廣告公司嗎?
有 兩種客戶群,一種是專業的,比如說廣告,產品和包裝,出版,媒體。這就是圖片公司的傳統市場客戶群;另外一種是大眾市場的客戶群,我們現在也很注重這塊, 看看針對大眾的市場是如何設計的,比如說能不能為大眾提供人性化的電腦Wallpaper等。這個也是我們未來要做的重點,是根據大眾需求提出的。
「咁你點做香港及Asia?」
「問你老占囉!」…….. 呂總,我冇興趣做,飲酒我奉陪,不如我指點你一下,你願意听嗎? (未完待續)
http://oldjimpacific.blogspot.com/2011/12/blog-post_22.html
跑台灣的,冇可能唔知在傳統上台灣有五大家族,是指台灣自日治時期一直到戰後時期,地方上最具政經影響力的本省五大家族,由北至南分別為基隆顏家、板橋林家、霧峰林家、鹿港辜家和高雄陳家。
香港都有,而且都集中在服裝紡織業,幾十年來,服裝紡織業一直是香港的支柱產業之一。香港工廠也曾大批量生產服裝,但如今生產已轉移到中國內地。但是,許 多業內高管、貿易商和物流專家仍留在香港,經營著世界上相當大一部分的服裝貿易。 讓我們來看一看香港服裝業呼風喚雨的人物吧。
1995年,YGM收購了Hang Ten。YGM貿易是從長江制衣脫離出來的企業,擁有一個零售網路,它擁有Aquascutum和Ashworth的品牌,還銷售Michel Rene品牌的服裝。YGM的負責人是董事總經理Rebecca Chan,海外收購買垃圾同樣也將YGM推到台前。這家公司出資1700萬美元,從瑞士私人公司Leman Capital手中買下法國時裝Guy Laroche。這是該集團第二次重大收購,不過垃及始終唔會變黃金。
呢個好啲,2000年,肇豐針織方家Fang Brothers Knitting用500萬英鎊收購了困境中的蘇格蘭奢侈品牌Pringle,一舉打響國際知名度。成立於60年代的肇豐作為香港紡織業的中流砥柱,自完 成收購以來,已將Pringle這家毛衣生產商,轉型為一個高檔奢侈品牌,使Argyle Pattern菱形格紋再度成為時尚,和Burberry復興其標誌性的格子花紋如出一轍。肇豐方家是家族企業,董事長方鏗(Kenneth Fang)是該集團掌舵人。
Esquel Group溢達集團,是世界領先的高檔純棉襯衣生產商之一,給N多很牛的世界知名品牌代工。如Tommy Hilfiger, Hugo Boss, Brooks Brothers, Abercrombie & Fitch, Nike, Lands’ End , Muji以及Marks & Spencer, Nordstrom和Jusco等銷售網路提供成衣製造服務。每年供應超過6,000 萬件襯衫。溢達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擁有棉種植製成襯衫銷售給消費者全產業鏈的企業。總部設在香港,在全球十多個國家設有生產和製造基地。由楊敏德 Marjorie Yang擔任董事長。溢達的制衣廠遍佈中國內地、毛里求斯、馬來西亞、斯裡蘭卡和越南。這位麻省理工和哈佛的高材生接管了家族的襯衫生意,並使它發揚光 大。
聯業集團TAL Group於1947年在香港成立。其負責人李乃熺Harry Lee是香港紡織商會副主席和本地知名實業家。現在,聯業的客戶包括Ralph Lauren, J Crew、Tommy Hilfiger, Paul Stuart和Ted Baker。目前美國市場上出售的正裝襯衫中每七件就有一件是該公司生產的。聯業在廣東東莞以及東南亞有工廠。聯業的“無褶皺”技術,可使襯衫接縫整齊, 並使袖口區域保持平滑。 Harry Lee將這家服裝生產商塑造成了一個幫助人們理解教科書中複雜供應鏈內容的活生生例子。
和聯業一樣,聯泰Luen Thai也堅信技術的重要性。該集團在東莞的大型工廠有一個高科技紡織品測試實驗室,裡面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洗衣機、身著白大褂的技術人員、各種試管和大口 燒杯。聯泰擁有一支常駐廠區的專職的Fashion Graphic Designer設計隊伍,還有一個物流部門説明客戶追蹤服裝的運輸過程。聯泰共有員工1.7萬名,為Ralph Lauren, Liz Claiborne和Express/Limited, Uniqlo等品牌生產服裝。行政總裁陳亨利Henry Tan的領導下,為了尋求更低的成本,聯泰正深入內地,並在廣東北部的清遠市建立了一家工廠。
40多年來,配額體制對於生產商而言是個Comfort Zone。2005 年紡織配額取消後,這一切就冇啖好食。大公司大集團在配額體制中會有一定的優勢,因為公司有能力向一些第三世界地方投資。
但是,配額體制也使得紡織公司無法具備超大的規模,因為購買配額會導致他們的成本上揚。配額體制還為普通的公司提供了保護傘,因為新的競爭者很難進入這個半保護性質的市場。取消了配額後情況就不一樣了。
這個傳統行業,不像數碼化整合這些東西那麼豔光四射,但和其他行業相比,時裝紡織業帶來的就業機會最多。這一點,比富士康鴻海最新款的iphone 5手機有多少象素重要得多。
http://oldjimpacific.blogspot.com/2012/01/x.html
糖糖爵士Alan Sugar說:採購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採購是零售企業中第三重要的方面。首先是商品,其次是銷售,第三就是採購。如果你購買不當,就沒有生意做了。
在 Alan Sugar 看來,零售界對採購的看法已經發生了令人欣喜的變化。在這一領域中曾經有一種說法,採購都是騙子。雖然有時確實如此,但在他的團隊中,採購不 是騙子,他們講的都是實情。他們會怎麼做?例如,他們會告訴我們的供應商,其他競爭對手對產品的標價,或還有沒有其他的競標者。他們告訴我們的供應商,雖 然不斷有供應商找上門來,但我們總是傾向於把機會留給現有的供應商,同他們保持合作。
如果某個採購是騙子,那他將失去信譽。一、兩次他們也許能混過去,但最終他們就毫無信用可言,就這麼簡單。
長期合作關係
在 Alan Sugar 所處的行業中,採購人員需要洞察行業環境。拿某種產品的供應商來說,前一分鐘他們還在懇求你購買他們的商品,後一分鐘這種商品可能就會短缺, 你到哪裡都買不到了。你需要與你的供應商建立合作關係,這樣無論市場形勢是好是壞,你都能得到來自他們的支持。但這並不是全部。同樣重要的是保持商務優 勢。
善於談判是門藝術
而這門藝術的秘密何在?對於糖糖爵士和他的團隊來說就是做到根據情況的變化有進有退。何時接受條件?並明白價格是在上漲的。所交易的很多產品的價格都與原 材料緊密相關,如銅,金,鐵和石油,這些原材料的價格都在上漲。所以,採購人員會力圖做到對市場情況非常瞭解,知道什麼才能激勵廠商。對於大部分廠商也包 括我們在內,持續不斷的訂單就是對他們的激勵。換句話說,不要斷斷續續地訂貨,不要到需要的時候才訂。要善於利用訂單,將其當作談判的工具。
如果知道我們要500,000箱商品, Alan 決不會瞎胡鬧,告訴對方我們的訂貨數量只有50,000箱。最好是把我們所有的訂貨需求擺在桌面上,讓他們看到10個月的訂單量。這才能激勵廠商,並能使你獲得最優的價格。
建立長期合作關係是最重要的,而不僅僅是要在談判當天拿到最低的價格。他說:這一點毫無疑問。他從業這40多年來,看到很多年輕人只注重價格,他們經常找 出現有供應商中價格最優惠的,然後換掉以前的老客戶,只為省那幾分錢,還認為他們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結果卻適得其反。這不是節約,絕對不是慳。
有時採購及其助理兩個人就能高效地處理採購需求,你同這樣的人打交道就知道生意會越做越大, 他就見過我的客戶是這樣成長起來的。
然 而,突然間出現了龐大的專門從事採購的專業團隊,糖糖對這種方式實在不敢恭維。這種新結構除了大幅增加費用還能為客戶做些什麼呢?難道他們真認為這樣就能 拿到最優的價格嗎?在大部分情況下,這是行不通的。這不僅僅是個財務問題。在很多情況下,這會引起混亂,因為你往往會因此而受到侷限,決策受到耽擱,發貨 也隨之延誤。 真係真知灼見,難怪王老吉過去五六年同貴州王買薏米,都是10噸10噸咁採購!(全文完)
http://oldjimpacific.blogspot.com/2012/01/x-alan-sugar.html
糖糖爵士的成功是在玩市場,玩消費類電子產品。他知道完整的供應鏈和他的競爭對手正在做什麼,也知道大眾市場的想法。他不僅知道自己的成本,但也計算到他的供應商和零售商在底牌及價格方程式,也知道什麼的量和利潤是他的供應商和製造商的Bottomline。
什麼是Lead – in? 糖糖爵士在幾乎每一個產品的會有驚人價格,然後一個更高的價格版本upgrade,但仍然是非凡的價值。例如,上世紀單色Mon及彩色Mon分別是199英鎊及299英鎊,成本差異非常低,他發現,大多數人被較低的價格吸引,但購買價格較高的項目。
入便很多小故事,他的一些交易,他的虛張聲勢,有點像玩啤牌去曬冷。(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