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鐵路貨運十連跌 “克強指數”顯示中國經濟已千瘡百孔?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275

“克強指數”三大指標之一鐵路貨運量連降十個月,盡管鐵路投資加速增長。顯示中國經濟放緩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交通運輸部今日公布了2014年10月交通運輸運行分析報告。報告顯示,鐵路貨物發送量下降6.6%。這已經是鐵路貨運連續十個月下降了,而九月份鐵路總公司開通快運班列也未能改變這一趨勢。十月份的降幅反而比上月擴大了1.1個百分點。

2007年,時任遼寧省委書記的李克強表示,要真正了解他所在的遼寧省的經濟狀況,他寧願關註另外3個指標:用電量、鐵路貨運量以及貸款發放量。這幾個數據無法人為造假,反映了制造業為主的中國經濟的真實狀況。此後,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發明“克強指數”,將上述三大數據加權平均,被認為更準確地提前反映了中國經濟。

今年1-10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45484億千瓦時,同比增速較9月回落1個百分點,較2013年前10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速回落3.4個百分點。

而10月的信貸數據顯示,新增人民幣貸款環比驟降36%,社會融資規模大幅低於預期,M2增速放緩至12.6%,創7個月新低。

十月份“克強指數”的三個構成要素全面走弱,導致“克強指數”10月環比下降20%至4.54,距離8月創下的五年新低3.84僅一步之遙。

likeqiang index

交通運輸部公布的數據還顯示,10月份,全社會完成貨運量38.8億噸,同比增長4.8%,增速較上月回落4.2個百分點,其中,鐵路貨物發送量下降6.6%,降幅較上月擴大1.1個百分點;公路、水路貨運量雖保持增長,但增速也分別放緩了5.2個和0.2個百分點。

而1-10月份,全社會累計完成貨運量353.9億噸,增長7.3%,其中鐵路貨物發送量下降2.9%,公路、水路貨運量分別增長8.8%和6.7%。

不過,鐵路的投資是在加速增長的。交通運輸部的數據顯示,1-10月份,共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19057億元,同比增長15.6%,增速較1-9月份加快0.7個百分點。其中鐵路(含基本建設、更新改造和機車車輛購置)完成投資5374億元,增長25.2%,加快1.8個百分點。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151

中國鐵路貨運量11連跌 “克強指數”再刷年內次低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628

在鐵路投資建設快速增長之際,“克強指數”三大指標之一鐵路貨運量連降第十一個月,同時“克強指數”也刷新年內次低,僅略高於8月份最低點。

所謂“克強指數”是2007年時任遼寧省委書記的李克強表示,要真正了解他所在的遼寧省的經濟狀況,他寧願關註另外3個指標:用電量、鐵路貨運量以及貸款發放量。這幾個數據無法人為造假,反映了制造業為主的中國經濟的真實狀況。此後,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發明“克強指數”,將上述三大數據加權平均,被認為更準確地提前反映了中國經濟。

本月30日,中國發改委網站統計數據顯示,11月份,全國鐵路完成貨運量3.2億噸,同比下降6.5%,降幅比10月份擴大0.3個百分點,完成貨物周轉量2354億噸公里,同比下降6.4%,降幅比10月份收窄1.1個百分點。

此外今年1-11月份,全國鐵路累計完成貨運量35億噸,同比下降3.2%,降幅比1-10月份擴大0.3個百分點。1-11月份,全國鐵路完成貨物周轉量25201億噸公里,同比下降5.2%,降幅比1-10月份擴大0.1個百分點。 

隨著鐵路貨運量數據的出爐,11月“克強指數”的三大要素全部公布。雖然此前發布的11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有所回升,且新增人民幣信貸也大超預期,但克強指數仍然繼續走低,不過降幅較上月收窄,當前數值為年內次低,也是2009年以來第三低的月份。

QQ圖片20141231112749

不過,盡管鐵路貨運量持續下降,但鐵路投資建設卻依然如火如荼。本月28日,交通運輸部黨組書記、部長楊傳堂在2015年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上表示,2014年鐵路固定資產投資保持較快增長,全年完成國務院下達的8000億元建設任務,新線投產8000公里。2014年10月以來,發改委接二連三地批複了為數眾多的鐵路項目,初步測算,這些鐵路項目的投資總額在1萬億元以上。

北交大運輸學院教授胡思繼分析稱,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原先粗放的發展方式需要大量煤炭、礦石等原材料,這種狀況將逐步改變,這導致以大宗貨物為主要收入來源的鐵路貨運也受到牽累。

未來,隨著電子商務等新型虛擬經濟的不斷發展,白貨等高附加值的貨物運輸將越來越成為主流,目前鐵路部門也正在積極根據形勢變化,開發一些新的業務,推出貨運專列、電商專列和中外之間的貨運專列,但轉型期內的陣痛期將會延續一段時間,因此未來數年內鐵路的貨運形勢都將比較嚴峻。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546

達沃斯克強時刻:首提“雙引擎”概念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541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出席達沃斯論壇時首提“雙引擎”概念,即激活中小企業和私人部門的增長引擎,以替代房地產和傳統制造業留下的空缺。並對傳統引擎進行改造,其重點是擴大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攻擊,補齊“短板”。

“雙引擎”助推“雙中高”,中國未來經濟增長點

李克強總理表示,目前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系統還有很大的空間。據統計,現今中國公共設施的存量僅為西歐國家的38%,北美國家的23%,服務業水平比同等發展中國家還要低10個百分點,而城鎮化則比發達國家低20多個百分點。而這些也正是中國經濟未來的增長點。

李克強特別強調啟動“雙引擎”,推動中國經濟“雙中高”發展——持續實現中高速增長,整體經濟結構達到中高端水平。“雙引擎”中的第一引擎便是打造中國經濟新引擎,敢於對傳統思維“說不”,為創新體制“較好”下決心推進結構性改革。

自2014年以來,李克強總理反複強調“大眾創新,萬眾創新”,力圖通過諸如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等方式,為創業松綁,激活中小企業和私人部門的增長引擎,以替代房地產和傳統制造業留下的空缺。而另一引擎則是改造傳統引擎,其重點是擴大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攻擊,補齊“短板”。

中國不會發生系統性風險,著眼長期中高速增長

李克強承認2015年中國經濟仍面臨較大下行壓力。但是中國不會發生區域性、系統性的金融風險,中國經濟也不會硬著陸。而在是追求短期更高增長,還是著眼長期中高速增長的問題上,答案只能是後者。李克強承諾保持戰略定力,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不會搞大水漫灌,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的區間,同時著力提升經濟的質量和效率。

新常態,中國“列車”不會調檔失速

李克強總理強調,中國不應再一味追求速度,而應舒緩當前緊繃的供求關系,為已重荷的資源環境減負,騰出手來推進結構性改革,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複雜、結構更合理的發展階段演進。只有這樣,中國經濟的列車不僅不會掉擋失速,反而會跑得更穩健有力,帶來新機遇,形成新動能。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799

經濟增長放緩:打折的“克強指數”,誰來接下一棒?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339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2-6 16:50 編輯

經濟增長放緩:打折的“克強指數”,誰來接下一棒?
作者:王涵,高群山,盧燕津等
投資要點

近期,對於經濟疲弱的預期已經成為市場共識。與此同時,中國傳統的經濟晴雨表“克強指數”也表現出“鈍化”的跡象。從這個角度來說,“克強指數”對短期經濟的指向作用大打折扣。對此,我們認為:

1)經濟增長放緩:“克強指數”在低位鈍化;
2)經濟結構調整:生產性服務業占比上升,“克強指數”局限性顯露;
3)“口紅效應”的啟示:尋找新變量,如快遞業務量等。
經濟增長放緩意味著“克強指數”在低位鈍化或是常態。經濟增速自2012年起明顯放緩,GDP當季同比首次降至8.0%以下並延續至今,相應的,“克強指數”隨之降至歷史低位後變化並不顯著,尤其是進入2014年,該指數累計值僅在5.5~6.5的低位窄幅波動。我們認為,經濟的弱勢本身意味著“克強指數”在低位徘徊,但這種弱波動使得其對短期經濟的指向作用大打折扣。

經濟結構調整,“克強指數”局限性進一步顯露。從美日韓等海外經驗來看,進入工業化階段及後工業化階段後,經濟結構將出現調整,生產性服務業在GDP中的占比不斷上升。目前,中國正處於這一階段,經濟增速放緩的同時也伴隨著結構的調整。工業對GDP累計增速的貢獻已由2010年超過50%的高點降至2014年4季度的35.5%,而以服務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貢獻占比則明顯上升。投資數據也呈現出同樣的變化,服務業尤其是生產性服務業投資自2012年明顯回升後維持在20%左右的高位,而制造業投資則趨勢放緩。因此,在現階段,以著眼於觀察工業相關指標的“克強指數”來評估整體經濟有一定局限性。

口紅效應”的啟示——找變量。舉個簡單的數據,2012年經濟減速,但規模以上的快遞業務量單月同比基本維持在50%以上的高位,與此相對應的是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2014年,在GDP實現63.6萬億的同時電子商務規模也已擴張至13.4萬億(網絡購物占比20.8%),這意味著終端消費似乎並未表現出與生產端一致的疲弱。因此,尋找並跟蹤經濟新變量將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尤其在經濟轉型階段。在此,我們按照高頻(月度)以及數據可得性的原則例舉了部分可跟蹤指標,供參考。當然,除了從產業結構調整角度來尋找新變量,參考消費品類升級、渠道由線下轉線上等變化來觀察或許也是可選項。
經濟增長放緩意味著“克強指數”在低位鈍化或是常態

經濟增速自2012年起明顯放緩,GDP當季同比首次降至8.0%以下並延續至今,相應的,“克強指數”隨之降至歷史低位後變化並不顯著,尤其是進入2014年,該指數累計值僅在5.5~6.5的低位窄幅波動。我們認為,經濟的弱勢本身意味著“克強指數”在低位徘徊,但這種弱波動使得其對短期經濟的指向作用大打折扣。

經濟結構調整,“克強指數”局限性進一步顯露

從美日韓等海外經驗來看,進入工業化階段及後工業化階段後,經濟結構將出現調整,生產性服務業在GDP中的占比不斷上升。目前,中國正處於這一階段,經濟增速放緩的同時也伴隨著結構的調整。工業對GDP累計增速的貢獻已由2010年超過50%的高點降至2014年4季度的35.5%,而以服務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貢獻占比則明顯上升。投資數據也呈現出同樣的變化,服務業尤其是生產性服務業投資自2012年明顯回升後維持在20%左右的高位,而制造業投資則趨勢放緩。因此,在現階段,以著眼於觀察工業相關指標的“克強指數”來評估整體經濟有一定局限性。


“口紅效應”的啟示——找變量

舉個簡單的數據,2012年經濟減速,但規模以上的快遞業務量單月同比基本維持在50%以上的高位,與此相對應的是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2014年,在GDP實現63.6萬億的同時電子商務規模也已擴張至13.4萬億(網絡購物占比20.8%),這意味著終端消費似乎並未表現出與生產端一致的疲弱。因此,尋找並跟蹤經濟新變量將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尤其在經濟轉型階段。在此,我們按照高頻(月度)以及數據可得性的原則例舉了部分可跟蹤指標,供參考。當然,除了從產業結構調整角度來尋找新變量,參考消費品類升級、渠道由線下轉線上等變化來觀察或許也是可選項。







來源:興業證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220

柴靜不提克強提 核電重啟 核概念港股大檢閱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521

柴靜不提克強提 核電重啟 核概念港股大檢閱



有人說,應該是因為柴靜在長達103分鐘的紀錄片中,解決出路中卻對核電只字未提,導致市場諸多揣測,懷疑核電仍未能受寵,但不怕,有總理畫圈批準。

最新已有消息稱國家級核電項目重啟。據《每日經濟新聞》消息,昨日下午從多位核電權威人士處獲悉,今年2月17日,遼寧紅沿河核電站5、6號機組正式在國務院辦公廳會議上獲得核準開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最後圈批通過,這意味著紅沿河核電二期工程走完了政府核準層面所有的程序,成為了2014年至今首個獲批的核電項目。業內認為,這標誌著國家核電正式重啟,這是繼2012年12月田灣核電二期工程之後,時隔兩年多,中國政府重新核準核電新項目開工建設。

如核電項目果真重啟,具有國企改革、走出去和重啟三重利好元素的核電股有望在近期迎來大爆發,一起先做功課找標的。

港股中核電相關、貌似相關的股份不少,但正宗核電股僅一支—中廣核電力(01816)。該股去年底上市時受盡萬千資金青睞,攬凍資王和集資王於一身,但上市後股價未能延續掛牌時的火熱,略顯後勁不足。需提醒的是,在最新的恒生指數檢討中,中廣核電力已被納入恒生綜合中型股指數,這意味著不久後內地股民可借滬港通渠道投資該股。

同一集團旗下的中廣核美亞(01811)和中廣核礦業(01164),盡管出自同門,但一個是做非核能源,一個是做燃料。

中核國際(02302)主營鈾產品貿易,中核二三(00611)原先只是做餐飲、酒店,所謂新能源業務僅是剛剛涉水。

至於A股也有的核電設備股上海電氣(02727)、東方電氣(01072),大家都很熟悉,只是留意A股長期較H股大溢價,像上海電氣,H股最新報4.62港元,A股卻是10.54元人民幣,A股價幾乎是比H股價貴兩倍。

(來自中環現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175

“克強指數”需要修正嗎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700409.html

“克強指數”需要修正嗎

一財網 楊小剛 2015-10-21 20:36:00

像快遞業指數、網購數額和手機流量使用等,可以嘗試納入“克強指數”,以反映中國新業態經濟和消費水平。

2007年,時任遼寧省委書記的李克強告訴來訪的美國駐華大使,他喜歡用全省鐵路貨運量、用電量和銀行已放貸款量,來追蹤遼寧的經濟動向,以擠掉統計數字中的水分。

此後,有人把這三個數據綜合成一個指標,稱之為“克強指數”,以此來衡量中國經濟發展狀況,發現相關性很高。

時間過去了8年,中國經濟的面貌和結構發生了巨變,“克強指數”還能敏銳反映中國經濟嗎?身為總理的李克強,他還會沿用和關註這三個指標來判斷中國經濟嗎?在他的視野中,是否還有其他更好的指標來反映中國經濟的結構轉型和新經濟、新業態的到來呢?

10月上旬,國家統計局局長王保安在《人民日報》撰文,稱從實踐和相關性看,用電量、鐵路貨運量變化與經濟增長總體上是一致的。1998~2014年全社會用電量與GDP增速的相關系數達0.741,鐵路貨運量與GDP增速的相關系數達到0.646。

但據筆者觀察,這一相關性正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戰,甚至出現背離。一、二季度,我國GDP增速為7%,三季度為6.9%,而1~9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只有微弱的0.8%。其中,2月、3月、7月、9月還錄得同比負增長,分別下降了6.3%、2.2%、1.3%和0.2%。前八個月,全國鐵路貨運量同比下降10.9%, 8月份單月甚至同比下降15.3%。

對於這種GDP增速輕微放緩,但全社會用電量大幅下跌、鐵路貨運量同比負增長的情況,很多專家給出了解釋,主要原因是中國經濟進入轉型發展的新常態,服務業比重提高、工業轉型升級加快和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的結果。

從相關數據看也確實如此,比如前三季度第三產業占GDP比重達到51.4%,比去年同期高出2.3個百分點。1至9月份,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36.2%,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速達到10.4%。

以前鐵路貨運主要以煤炭和有色金屬為主,反映的是重工業時代和以投資為主的生產狀況。但近年服務產業發展迅速,以網購為主的消費模式日益膨大,由此催生的新行業層出不窮。到2014年底,我國約有快遞企業1.4萬家,全年業務量達140億件,同比增長52%,規模居世界首位。

這種充滿活力的新經濟形態,恐怕已經無法用傳統的用電量和貨運量來充分反映了。“克強指數”對中國經濟雖然還有著重要的參考意義,但並無法通過它來了解中國經濟發生的新變化,尤其是這一指數跟服務業和居民消費支出關系很弱。

因此筆者認為“克強指數”也需進行相應修正,不把新經濟的相關指標納入,其有效性會打折扣。

很多指數正是通過不斷修正,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比如道瓊斯工業指數,雖歷經一百多年,仍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就是因為它處於不斷調整之中。雖然它只是一個股票價格指數,但很多人通過它來觀察美國經濟,雖然它剛開始主要以紐交所掛牌的、工業公司股票為主,但後來也引進了納斯達克掛牌的、消費類和科技類公司的股票。

兩年前,道瓊斯指數通過引人Visa、高盛和耐克這三家公司的股票價格,剔除美國鋁業、美國銀行和惠普三家企業股票,以此來反映美國經濟的重心從工業向服務業和消費品的轉移。今年,又通過用蘋果公司的股票代替電信巨頭AT&T納入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中,來反映美國新經濟中智能高科技公司的發展。

我們看到,身為國家總理,李克強的視野也超出了傳統的投資、出口、消費等數據,而轉向了就業、居民收入和環境改善等指標。在多個場合,他不斷強調,只要有比較充分的就業、與增長同步的居民收入、生態環保有所改善,中國經濟增速高一些低一些都可接受。

而作為一個經濟學課題,又該如何修正“克強指數”才能更好反映中國新經濟全貌呢?筆者認為,像快遞業指數、網購數額和手機流量使用等,可以嘗試納入“克強指數”,以反映中國新業態經濟和消費水平。

這幾個指標跟服務業、消費、高科技等概念密切相關,也是當前中國經濟增長的最大亮點。 (作者系本報編輯)

 

編輯:黃賓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5552

新“克強指數”新增三項指標 地方考核或轉型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5648.html

新“克強指數”新增三項指標 地方考核或轉型

華爾街見聞 儲蕓 2015-11-23 15:02:00

市場歸納出新版“克強指數”新增三指標:就業、居民收入和單位能耗等環保指標,並解讀這意味著未來中央對地方政府在GDP上的考核亦會有轉型。

針對李克強總理上周五親自修正“克強指數”,市場歸納出新版“克強指數”新增三指標:就業、居民收入和單位能耗等環保指標,並解讀這意味著未來中央對地方政府在GDP上的考核亦會有轉型。

新版克強指數 增三項指標

李克強總理上周五為《經濟學人》年刊撰文,提到“克強指數”三個指標“用電量”、“鐵路貨運量”和“新增銀行貸款”,與經濟運行狀況的關聯系數已經發生變化。強調未來會更加關註就業、居民收入和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也就是說,就業、居民收入和單位能耗等環保指標的加入構成了新版“克強指數”。

“克強指數”是《經濟學人》在 2010 年推出的用於評估中國 GDP 增長量的指標,源於李克強總理 2007 年任職遼寧省委書記時提出的可以通過耗電量、鐵路貨運量和貸款發放量三個指標分析當時遼寧省經濟狀況。這次李克強總理雖然沒有直接用“克強指數”一詞,但實際上已經指出經濟結構真正發生變化,“新三項”才是政策更為關心的指標。

方正證券昨日發布報告稱,李克強首次對“克強指數”三個指標提出修正,意味著未來中央對地方政府在 GDP 上的考核亦會有轉型。

消費被寄予厚望

李克強總理文章指出,“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 60%,消費升級也伴隨著強勁增長。以出境遊為例,去年中國公民出境達1 億人次,今年上半年又同比增長 10%。簡而言之,盡管增速有所放緩,中國經濟正在朝著我們期待的方向,朝著更多立足內需和創新拉動的方向發展。”

11 月 22 日,國務院發布《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促進消費結構升級》,進一步提示在居民和家庭服務、健康服務、養老服務、旅遊服務、體育服務、文化服務、法律服務、批發零售服務、住宿餐飲服務、教育培訓服務等重點領域要加快發展。

“中國發揮制造業性價比尋求全球經濟再平衡”具備理論合理性

李克強總理在文章中指出“生活在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數十億人民還沒有享受到大規模工業化和良好基礎設施的便利。他們的需求是巨大的,但由於缺乏資金和負擔得起的裝備和技術,這些需求很大程度上被抑制了”,而“中國正在推動的‘一帶一路’建設,通過國際產能合作,將中國制造業的性價比優勢同發達經濟體的高端技術相結合,向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優質優價”的裝備,幫助他們加速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以供給創新推動強勁增長。”

對此,方正證券評價稱,中國提出在全球經濟再平衡上的計劃——發揮制造業性價比,上聯發達經濟體,下聯第三世界——具有理論上的合理性。

全球經濟的上一輪蜜月期,本質上是中國、印度為代表的新興市場發揮自身勞動力紅利,向全球特別是發達經濟體源源不斷提供低價產品,從而使自身能夠維持高儲蓄率和高投資率,發達經濟體能夠維持高消費和高杠桿,全球經濟能夠維持高增長和低通脹。而新一輪的全球再平衡,按照李克強總理的設想,主要是由中國提供制造業的性價比優勢(註意,“性價比”是在技術替代和成本替代之間的第三條路線),發達經濟體提供高端技術,發展中國家提供基建和工業化領域的需求。這一設想確實具有理論上的合理性和較高的務實性,對中國來說是一個重要的中長期機遇。

解讀“我們沒有量化寬松,也沒有采取競爭性貶值”

在關於貨幣問題態度上,李克強總理提到兩點:“本屆政府沒有推行量化寬松,也沒有采取競爭性貨幣貶值的措施”。

雖然市場普遍認為央行過去兩年一直在“放水”,但方正證券認為,雖然央行一直在降息降準,但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並沒有出現 2009和2012 年那樣的擴張,甚至略有收縮。此外,長端流動性投放一直相對收斂,央行僅僅是在對曾經過快下行的外匯占款做出對沖。

而關於“不貶值”,他們的理解是,“811”匯率波動之後,對人民幣概念資產的做空潮讓決策層心有余悸。政策層關於匯率的態度有變,維護中國資產的預期穩定性成為共識,標誌性事件就是 8 月 28 日國務院異常少見的那次專題會議。預計未來政策將不尋求主動以貶值釋放貿易比價(即使有貶值也會是階梯式貶值+區間內求穩),而是會盡力維護匯率穩定,以帶動中國資產的預期穩定,為改革和新一輪增長創造一個平衡和低風險的環境。

編輯:羅懿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1176

北戴河靠邊站 「克強經濟學」玩完

1 : GS(14)@2016-08-11 06:08:20

海外《博聞社》披露,目前正舉行的中共北戴河會議,總書記習近平已正式出面,親自掌管中國的全盤經濟工作,而原本領導經濟工作的總理李克強已淪為配角。報道引消息指,原來國務院推行的多項重大經濟改革措施,包括國企改革、金融創新等已被正式叫停,「克強經濟學」將正式劃上句號。事實上,自2013年底李克強未按往例,進入中共十八大三中全會文件起草小組後,李克強大權旁落消息便不脛而走。隨後,李所倡導的互聯網金融引發連串爆煲事件、國企改革「關停並轉」做法引大量工人失業等,以及去年的暴力救市,均傳出引發他與習近平在經濟「治國方略」上有重大分歧。中南海消息人士向《博聞社》指,今年5月9日官媒《人民日報》頭版以「權威人士」之名發表長文,公開宣揚與「克強經濟學」不同的經濟觀點,國務院的決策工作幾乎叫停。至上月8日習在京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時,會上也不見李出現。



不會被踢走扮團結

而李為證明自己仍主管經濟,曾借G20財長和央行行長在上月四川成都開會之機,於上月22日在京「截住」世界金融要員並舉行「1+6」圓桌對話會,惟最後仍被架空權力。消息人士並稱,新華社本月7日於北戴河會議期間,發表《習近平告訴你經濟應該這麼抓》一文,更可印證李已大權旁落。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認為,李克強將變「影子總理」,但相信習未來不會「踢走」李,或只要令李「行屍走肉」而成顯示中共政治團結的「生招牌」。《博聞社》/《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811/1973165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35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