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科研團隊大突破修復胚胎基因 根絕遺傳病
1 :
GS(14)@2017-08-04 06:36:05■剛受精的卵子(左圖),經基因編輯及數輪細胞分裂後(右圖),不再帶有病變基因。
人類朝着根絕遺傳病,踏出重要一步。有國際科研團隊在英國《自然》雜誌發表報告,宣佈首次成功使用有「基因剪刀」之稱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修復了人類早期胚胎中一種與遺傳性心臟病相關的基因突變。
研究由美國俄勒岡衞生科學大學發起,主要研究工作也在該大學進行。此外,美國索爾克生物研究所,以及南韓、中國的科學研究機構有參與。這是美國國內首次進行人類胚胎基因編輯的研究,以前只有中國科學家做過這類研究。
胚胎研究後全部毀滅
這次研究是針對肥厚型心肌病這種每500人就有1個人患有的單基因遺傳病,是青壯年運動員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這種病由MYBPC3基因出現突變引起,研究員就是運用CRISPR-Cas9技術,修復了胚胎中的這種突變。胚胎若培育成人,不會再有該種病,亦不會把出現突變的基因傳給下一代。不過全部胚胎在幾個月後研究結束都已毀滅。這次研究用了1名有肥厚型心肌病男性的精子,以及12名健康女性的卵子。研究員將「剪刀」送入受精卵內,「剪去」突變部份,並送入合成的健康DNA序列,期望男性基因組會加以「仿製」,補回「剪去」的部份。出乎科學家預期的是,男性基因組選擇「仿製」女性基因組的健康序列去修復基因,結果在54個胚胎中,有36個胚胎完全消除了突變的基因,成功率為66.7%。有13個胚胎則出現僅局部修復。研究員於是嘗試將「基因剪刀」連同精子一道送入卵子內,發現效果改善:58個胚胎中,42個完全消除了突變的基因,成功率提升至72.4%,遠勝於自然精卵結合形成的胚胎只有一半機率遺傳不到突變基因。至於何以男性基因組會無視人工合成的健康DNA序列,而選擇「仿製」女性基因序列,有基因學家估計,這可能是由於人類性細胞負責傳送基因及後代,亟需「特別保護」,因此進化成會自行修復。
團隊:非製造設計嬰兒
研究員認為,假如有肥厚型心肌病的是女方,而男方則健康,亦會發生同樣的修復程序。但假如男女雙方都有肥厚型心肌病突變基因,科學家就要找辦法「誘騙」基因組「仿製」人工基因序列。這次研究結果亦顯示「基因編輯技術」定向非常精確,沒有導致非目標基因出現突變。研究顯示,精確的基因編輯技術,跟體外授精等技術結合運用,可助有遺傳病的人避免將病傳給下一代,長遠而言,甚至有機會令多種遺傳病成為歷史。修改人類基因難免引起道德爭議,但研究團隊認為,他們不過是修正有突變的DNA,因此不是在製造「設計嬰兒」。美國《紐約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804/20111315
【專題籽】動畫設計師做牛仔褲修復 順住布料直紋逐條織補
1 :
GS(14)@2017-10-09 03:02:28牛仔修復工錢少,但牛牌老闆周衍綸(Elton)一絲不苟,「只要做少少修補、加工或改改褲形,基本上就好似有條新褲。」
【專題籽:綠活2.0】牛仔工作室「Full House Denim& Workshop」的度身做牛仔褲在行內大受歡迎。熱愛牛仔褲的老闆周衍綸(Elton)專門研究牛仔褲修復,如改短、改窄、補窿,甚至改褲形、重新設計都得,吸引牛仔迷慕名而來。
最初補牛仔褲是由於未投身職場,無錢買新褲。第一次小試牛刀是戥腳踢波時爆胎,「穿牛仔褲去踢波,踢踢吓褲襠位就穿咗個窿,回家後試吓自己補,不過補完都係再爆,當時技術差。」早在讀書時期,他已愛上牛仔褲,「經常穿,久而久之就穿爛了,又捨不得買新的,便自己動手修補。」補補吓,親朋好友知道他補褲,都不時拍膊頭,請他幫忙。
Elton本身修讀電腦遊戲及動畫創作設計,完全不會針黹,「基本上都是自學,靠自己摸索。」後來在時裝公司工作的他,回大陸廠房跟單時,乘機向車衣師傅偷師,「無話拜師學藝,無話刻意找師傅學。自己在旁觀看,不明白才去問師傅。他們人很好,請教時都願意答我。」一補就補了四年,很多牛仔迷都慕名而來,「每日都收到約十條」,轉眼間,面前的工作室已有四、五十條要補要改。他說香港補褲襠的人最多,因走路和坐下時都會磨擦褲襠位,使白色棉布露出,甚至破爛。褲襠磨蝕位變得軟身,Elton先以牛仔布鞏固,再用「織補」方法修復,「即用接近或相同顏色的幼身縫線,用衣車順着布料的直紋,逐一編織,盡量修復到看不出破損。」牛仔布料本身又硬又厚,逐條直紋修補是費時的工作,「是比較仔細的工夫,做一元硬幣大小的面積,需時半個鐘。」採訪時他即場示範,車工非常細緻,連攝影師哥哥都問,補咗個位喺邊度。
〔Before〕以和布(右圖)取締穿洞褲袋後,這條牛仔褲又是一條好漢。
〔After〕
〔Before〕最常見的破褲襠是走路和坐下時磨擦導致,使白色棉布露出,甚至破爛。
以薄身牛仔布鞏固底部。
〔After〕補完好似冇爛過咁。
穿窿褲袋爛褲腳 變成花紋
除了修復和還原面貌,本身做牛仔設計的Elton亦會改裝,試過拆走穿窿褲袋,再用和布重新打造;爛到不堪入目的褲腳,一個一個窿修補,變成花紋。改褲形時,他更會把褲拆件再整合,「香港人要快,街邊的改衫舖只會當一般衣服去改。你要改窄,他們會在骨的位置車條線,再剪走多餘布料,因這樣又快又便宜。然而,原來的褲形會走樣,整個款式、剪裁和比例已經錯晒!」Elton對牛仔設計的執着,見於牛仔的修復上。品牌現已有旺角和黃竹坑兩間工作室,大陸亦有廠房,但他仍會親自逐條補,「一條牛仔褲的壽命很長,無理由破爛少少或款式過時就扔掉,這是很浪費的。其實只要做少少修補、加工或改改褲形,基本上就好似有條新褲一樣。」玩了五年多牛仔褲的Bon是熟客,工作室芸芸眾多牛仔,這是他第一條穿的牛仔褲。「購買時更寫下當天日期,已穿了四年。」為牛仔褲着迷的他,曾為這條牛仔褲買蛋糕、慶祝一歲生日。「這些紋都是我坐低時摺得多而演變出來的,所以這條褲對我來說意義很大。」Elton幫他用誇張的車線修補磨穿了的褲腳位,成為新的設計。後袋經常磨擦,選用較厚的和布墊底,圖案配搭型格。相比起back to original,Bon更喜歡新設計,「正因為每次修補都有不同特色,這才是真真正正屬於你的牛仔褲,是獨一無二的。」
用衣車以同顏色幼線順着直紋織補褲襠。
以誇張的車線修補破洞的褲腳位,唔講以為係原來設計。
銀包和鎖匙會把後袋磨穿,Elton以厚身和布墊底,耐磨又型格。
玩了牛仔五年多的Bon認為每次修補造就獨一無二的牛仔褲。
爛到癲的褲腳,在Elton的巧手下成為pattern。
Facebook:Full House Denim& Workshop
旺角廣華街48號廣發商業中心7樓09室收費:120元起
記者:列淑華攝影:鄭明川編輯:翟純恩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20/20157832
【專題籽】翻新過滙豐巨型大班桌 修復師30年古玩意
1 :
GS(14)@2018-02-04 23:21:15古董修復師陳大成(TS)預科後到英國West Dean College升讀修復學課程,至今修復過無數古物。
【專題籽:胚芽故事】古董時計、中國明式和歐美木製傢俬、瓷器、留聲機等等,全部在有近30年經驗的古董醫生陳大成(TS)手上起死回生。這位受到國際古董收藏家認同的修復師時不時接到外國工作邀請,他則選擇在太子唐樓開店,跟香港人分享西洋古玩意。
古董醫生TS,指着一部1930年代的放映機說:「買回來試用時不會動,燈泡出煙;拆散後,發現內部沾滿機油,相信是前物主不斷加機油,反而弄壞了。我將油份全部清除,現在多順暢。」另外1923年美國製留聲機,機械部份無問題,反而是櫃身太殘舊。古董修復最重要是原汁原味,TS先把三分一表面精加工磨走,但要保留細小裂紋和花痕(在古董收藏稱為「皮殼」,即舊物老化的痕迹),再做法式拋光和打蠟。
TS做得最多的是木傢俬修復,除了補殘缺部份,常要復修的就是精加工(Finishing,即拋光和打蠟)。在過程中,法式拋光是修復歐洲木傢俬的必修課,整個拋光共有240個工序。打橫、打圈、打八字再打圈各一次為一組,四個步驟間不可以停,整個過程為60組。記者中途插話,只見TS搖頭,完成後才告知:「過程要專注,要控制化學物質從棉球滲出的份量和速度。」做法式拋光也考修復師的體力,TS每做完一組都需要休息,他笑說:「體力消耗大,每天只可以十組,而且這張八人餐桌面積算少了。」他和團隊有時要修復大型桌子,「我們幾年前為香港匯豐銀行的Director's Table(大班辦公桌)打蠟,是36呎長乘20呎闊,無可能運回工場做,而且要蹲在桌面上工作,來來回回都花了一個星期。」法式拋光需要的技巧比較多,不容易學,越來越少人做,TS說東南亞沒多少人會做,「不過有一位J.P. Morgan(摩根大通)前高層說我是one of the best。」對於修復,TS非常有信心而不囂張。專業又高質素的古董醫生也因為有要求的客人,TS分享:「香港回歸前,很多有錢的英國人居港,家裏的傢俬都是歐洲運來。他們未必知道修復技巧名稱,但他們看慣歐洲木製傢俬,一開口便會說不要中國漆器的打漆方法。」做了近30年,TS說歐洲木製傢俬用法式拋光是有道理的,「歐洲多用桃花心木(Mahogany)、胡桃木(Walnut Wood)和烏木(Ebony)等木紋粗的木材,熱脹冷縮程度較大,如用打漆,中國漆會扯破歐洲木,或者調轉。」
父開傢俬店 19歲初試拋光獲讚賞
TS父親以前在中環有間傢俬舖,有師傅做傢俬,也不時幫客人做翻新和維修。TS初中已開始在店幫忙,因多洋人光顧,他亦充當繙譯。記者問及為甚麼對修復有興趣,「當有人稱讚你,你便會覺得好玩。」稱讚他的是一名居港外籍女士,「她拿了一批家具來做拋光,一班師傅忙個不停,我拿了其中一件來試做。」那時他第一次做法式拋光,只有19歲,「我見過師傅做非常多次,加上我亦聽過不同客人說師傅做得不好的案例,所以從中學習,我用自己的方法做一次,當時我是完全不會,手法也跟現在不一樣。」那位女士更請TS把整批家具重新做一次拋光,一次賞識便令這位受到國際認可的香港古董醫生開始他近30年的修復事業。
文武兼備 歷史化學物理通通識
預科後,TS決定到英國West Dean College攻讀修復課程,「那兩年就是不停做project,在當地很容易買到古董舊物,隨便去跳蚤市場買件回來自己試。」西方修復跟我們的師徒制很不一樣,課程由淺入深、很有系統地教授。要做一個全面的修復師要十八般武藝,你不知道下次要修復的是機械時計,還是歐洲畫作;亦要文武兼備,讀歷史文化,學習不同時間的風格,又要懂化學、物理。採訪當日,TS示範法式拋光,事前把幾支化學劑左溝右溝,一邊解釋這個是透明,這個有點咖啡色,而這個則有少許黃色,沒有量杯只憑豐富經驗。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TS下了不少苦功,不過他說這個年代比以前容易多了,「歐美修復師會在網上即時示範,觀看者也可以即時發問或請老師重複每個步驟。」TS亦不時報讀這些網上課程進修,「時差問題,上課時間通常是大家正在睡覺的時間。不過沒辦法,有傳統課程一星期一節課,我不可能飛過歐洲一個月。」除接修復定單,TS數月前更在太子花墟唐樓開設古玩店,佈置得像客飯廳,四、五十件古董舊物都是他親手翻新修理。有次到店內做資料搜集,剛有兩個中年女士好奇上來看看,TS便滔滔不絕地介紹:「這個是1930年代的留聲機啊!」跟手拿出黑膠碟出來播放。他坦言:「其實間舖沒錢賺,只是覺得香港人應該不多機會看這些西洋古玩意,所以公諸同好。」他更計劃請社區中心的小朋友來參觀,「有錢子弟一年去幾次歐洲,他們都見過這些古董啦,我想讓其他學生都有機會認識這些古玩。」唔買都過嚟睇吓,必定大開眼界。
現存完好的矮腳留聲機已不多,TS花了不少時間心思翻新櫃身。1923年美國製留聲機售價四十六萬港元。
1895年德國音樂盒最特別的地方是有兩個音梳,令音色圓渾。售價三十二萬六千港元。
TS把店舖佈置得似家中客飯廳,給人親切感覺。
法式拋光用的棉球內要用木棉花,貪其柔滑。
修復師傅要非常熟悉不同化學劑的功能和特色。
部份歐美桌子大型,團隊有時要上門修復和站到桌面上做拋光。
古玩意太子道西202號一樓記者:列淑華攝影:許先煜(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編輯:彭錦明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130/20289207
【旅遊籽】碎片還原藝術品 父女檔修復古董
1 :
GS(14)@2018-02-05 00:02:07Antonio Santolini(左)和Simona Santolini兩父女是羅馬數一數二的古董修復師,但他們都不是學院出身。
【旅遊籽:浪迹遊蹤】在羅馬一個狹窄的工房,擺滿了藝術品——正確來說是破碎的藝術品。這裏是一個古董修復工房,由兩父女經營,他們穿着白色工作服,拿起幼細畫筆,專心地為陶瓷上色。今年73歲的Antonio Santolini是一名古董修復師,他在11歲那年當上學徒,24歲開了自己的古董修復店。他把身俯前,試圖看清楚雕塑上的裂痕,旁邊的女兒體貼地為他調亮燈光。Simona Santolini今年44歲,她在23年前跟從父親走入修復行業。文物修復是當地一門大學學科,仔細分類為油畫、瓷器、紙類、大理石、木質修復等。兩父女是羅馬數一數二的古董修復師,但他們都不是學院出身。
Simona認為,這門手藝不是從書本開始的,而是落手做才知道如何補色、打磨,如何黏合、製作部件,不明白就去搜集資料,邊做邊學習藝術史。她舉例,Meissen是德國一間很有名的陶瓷工廠,從1710年開始生產,但其實中國在千多年前已有相同的技術,藝術史就在修復過程一點一滴累積。
著名藝術家御用 辨認作品顏色背後的層次
「我們按照藝術品原貌,用相似物料製作遺失部份,逐個部件補色、上漆、黏合,做出來沒有瑕疵,根本看不出曾經破碎。」他們的客人有古董商、收藏家、領事館及藝術館,幾乎送來的所有東西,他們都可以修得好。他拿來一個馬賽克扣針,才不過手掌一半大小,卻密密麻麻嵌滿了數百塊細碎的大理石。「這個大小對我而言很容易,最難的只有拇指般大,送來時是全碎掉的,你簡直不會相信能修得好!我們要用鉗逐粒黏合,最後足足修復了兩個月。」他們救活無數藝術品,更是意大利著名藝術家Luigi Ontani的獨家修復師,指定他們修復自己的作品。Antonio解釋,「因為藝術家創作時是一層層上色,他本人也未必能塗回原色,但我們能辨認出顏色背後的層次。」在工房旁邊的陳列室走一圈,眼前滿是油畫、瓷器、玻璃等各種古董,它們隨年月褪色或破碎,卻在兩父女的巧手下重生。「我做這份工已經六十多年了,看過很多人哭着來到這裏,古董碎成100塊、150塊。」Antonio頓一頓,自豪地說:「但我們專業,就是因為甚麼都修得好。」他指出,羅馬在八十年代仍有三、四十間古董修復店,現在只剩下數間了。「這份工需要很多人手,但奈何很少人願意入行,因為一定要有毅力。很多老工匠過世後,沒有人傳承他們的手藝,我很幸運有女兒繼承我的手藝。」
修復古董的價格,視乎損毀程度、修復時間和古董價值。
他們曾收過破碎的微型馬賽克,足足用了兩個月修復。
修復這個唐代孔雀石雕塑,價格為500歐元(約4,900港元)。
古董隨年月褪色或破碎。
修復講求毫無瑕疵,要回復破碎前的原貌。
Antichità Restauri Santolini
Via Angelo Brunetti,45 e53,00186 Roma, Italy
Travel Memo機票:乘國泰航空往羅馬,來回機票連稅約4,800港元簽證:持特區護照及BNO可免簽證逗留90日匯率:1歐元約兌9.2港元鳴謝:Central Group記者:洪慧冰攝影:王國輝(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編輯:施明慧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204/20293503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