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選委聯署促撤覆核4議員
1 :
GS(14)@2017-01-23 07:41:56■民主派聯署要求政府撤銷DQ四名議員。李家皓攝
【本報訊】繼立法會議員梁頌恆及游蕙禎被政府褫奪議員資格後,政府再向羅冠聰、劉小麗、梁國雄及姚松炎就議席提出司法覆核,案件將於2月中開審,料與特首選舉提名期重叠。20名立法會議員,聯同124名選委、40個團體及14名學者,聯署並發聲明支援4名議員,要求梁振英任內撤銷司法覆核,亦要求特首參選人就政府是否繼續以此手法傷害立法機構作回應,但強調不妨礙司法公正。聲明指,梁振英政府不尊重港人的政治選擇及權利,取消作為民意代表的立法會議員資格,即是直接否定民意和選舉制度,挑戰立法會作為公共立法機關的憲政地位,利用司法程序干預立法,企圖推翻選民意願。
強調絕非交換選票
124名選委包括衞生服務、高教、社福、資訊科技、建築測量、工程等界別。發起聯署的朱凱廸表示,特首提名期與4名議員面對司法覆核的時間重叠,但聯署絕不是交換選票,聯署的選委只是認同司法覆核4議員一事應該是需要考慮的議題,「選委會否因應議題而改變投票策略,交由選委自行決定」。他強調聯署不會影響司法公正或妨礙司法覆核案件。至於選委應否以撤銷覆核作為提名特首參選人條件,朱凱廸指未有集體決定,但他個人不會提名對司法覆核一事沒有清楚立場的參選人。朱凱廸指由本土民主前線梁天琦參選立法會被取消資格起,至近日青年新政及香港民族黨的年宵攤檔被取消,都是被扣上港獨的帽子。他又指如下屆特首繼承梁振英對議員的攻擊,根本沒有資格做特首。被司法覆核案件的羅冠聰表示,特首參選人對事件的取態,令選委們在提名及投票時產生指標作用,他又指事件並非個別事件,假如政府司法覆核成功,其他議員亦會面對同樣挑戰。毛孟靜則指如果今次政府成功,難保以後亦會對其他民間團體做同樣的事。有份聯署的民主黨尹兆堅則指,今次梁振英政府提出司法覆核是政治行動,以不公義的手法浪費法庭資源,剝奪已落實的議席,稱「現時被司法覆核的議員是孤軍作戰」,他指立法會不但未有協助議員,還要議員自己申請法援,法援卻拒絕其中3位議員的申請。■記者梁佩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22/19905009
斥政府誤導市民 促撤方案諮詢公眾一地兩檢關注組 擬集30萬簽名打民意戰
1 :
GS(14)@2017-08-04 05:56:50■近百政團、人士及多家大專院校學生會成立關注組,促撤回一地兩檢方案。陳善南攝
【一地兩檢割地】【本報訊】為打好高鐵一地兩檢的民意戰,近百民主派政團、人士及多家大專院校學生會,聯手成立一地兩檢關注組,向港府拋出3大訴求:停止再誤導公眾、撤回方案、諮詢公眾。關注組臨時聯絡人公民黨陳淑莊稱,「嚟緊呢3個月就係我哋累積民意非常之重要、關鍵嘅時刻」,會趁暑假發起簽名運動,冀收集30萬簽名。記者:呂浩然
■高鐵西九站內已標示日後擬擺放內地口岸區出入境櫃位的位置。謝榮耀攝
由94個團體及個人組成的一地兩檢關注組昨正式成立,有3大訴求,包括促港府停止向公眾發放誤導訊息、撤回一地兩檢方案、就善用高鐵和西九站諮詢公眾。陳淑莊指,由於今仗民意戰將持續一年,鑑於有指當局會11月就一地兩檢向立會提交決議案,所以未來3個月極重要,例如今天內會特別會議,會要求當局安排正式的參觀西九站活動。陳指現時關注組人多、團體多,未來會再商設立召集人、分工及籌措活動資金等問題。
多間大專學生會參與
關注組發起人之一的姚松炎、吳靄儀和朱凱廸,分別闡述關注組的3項要求。姚指,當局高估高鐵客量和回報、錯估營運成本、更失實指乘高鐵由香港到廣州只需48分鐘等,這些訊息都令公眾混淆及誤導公眾。吳靄儀則強調當局應撤回方案,因連日的討論,當局已顯得理屈詞窮,強調在香港範圍內,「守法,係守香港嘅法律」,這道重要防線必須要守。朱凱廸稱從2009/10年討論高鐵至今,港府一直欠缺公眾諮詢,加上當局曾指一地兩檢外有其他方案,沒有一地兩檢都不會令高鐵沒有效益,如今卻推翻這些說法,所以市民須有充足資訊去辯論方案。關注組亦有多家大專院校學生會參與,包括恒管、嶺大、教大、港大、公大、中大、城大、浸大、珠海、演藝、樹大、明愛專上學院等。代表學界發言的港大學生會會長黃政鍀稱,今次中共透過一地兩檢,赤裸裸地干預香港、摧毀一國兩制,市民在資訊轟炸下或會出現疲勞,但實際上當局從沒問過港人是否想要高鐵,故學界今次不單反對一地兩檢,而是反對高鐵。關注組會趁暑假發起簽名運動,社民連梁國雄稱要收集30萬至50萬個簽名:「我從群眾中來,佢掟返我去群眾,佢死梗。」吳靄儀補充指,2003年《基本法》23條立法一役,共有30萬市民簽名,故今次要超過30萬,她稱可能現時港人對一地兩檢問題感到沒有選擇、無力、別無他法,故關注組應先幫助港人克服這種感覺,組內不同團體可以有不同活動,目標是先令市民有充足資訊、明白一地兩檢的問題所在。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803/20110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