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記者觀察】個人自覺能否「成氣候」

http://www.infzm.com/content/86045

「體制內健康向上的力量。」中央編譯局比較政治與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何增科如此評價這些主動曬家產的官員。

湖南省紀委預防腐敗室副主任陸群,則是抱有更高殷切期望,「期望高層領導帶頭公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率先垂範,為全國公務員帶個好頭」。

在更高層面的官員,上自常委,下至省部級官員,已有先後有張春賢、俞正聲和汪洋等人公開表態支持財產公示制度,甚至承諾實施後「率先公開」。

在反腐學者王明高看來,不論是主動公開的,還是積極表態的,都代表了體制內已經在認可官員財產公示是懲治腐敗的一個有效措施。「過去官員都羞羞答答不願說,現在有人願意說,甚至願意做了,這是一個積極的態勢。」

北京大學憲法與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姜明安期望,對這樣的行為,更高層面應該「思想解放一點,不要反對」。

但一位要求匿名的中紀委官員認為,就算下一步還有省部級官員主動公開財產,但僅僅依靠一些個人自覺,難成氣候。

撰寫《潛規則》的歷史學者吳思,同樣認為靠體制內這些自主公開的個人力量,去倒逼制度是「不行的」。

他向南方週末記者推演了這其中的官場邏輯:站出來公開的人,如果官小、沒錢,官僚們會嘲笑你,沒錢說什麼呀;如果有錢,位置也很重要,那官僚們會覺得破壞潛規則,於是,這樣的出頭說話的人,就可能被找茬。

事實上,這種自行公佈家庭財產的行為,表面看是在一種自證清白的行為。但陸群指出,這是「沒有制度規範和約束」的前提下,缺乏可信度、無需負責的公開。

而且,在陸群看來,在上述前提下,這種僅是基於靠輿論評價的自發公開行為,還帶來的一個可能是,擁有較多合法資產的官員,想公開也不敢,而敢公開的,基本集中在沒什麼財產的官員群體。

而諸多官員和學者的共識是,建立在制度規範下的官員財產公開,才是根本之策。

上述中紀委官員還進一步強調,官員財產公示制度,終究還是頂層問題,不僅僅是需要制度,而且必須是自上而下的制度,如是自下而上,只能造輿論,難以成效果。

事實上,儘管民間呼聲浩蕩,但到目前為止,中國是否到了可以出台官員財產制度的當口,即使在學界也未能達成共識。

但王明高提出,在信用保障制度和金融實名制度等沒有準備充分的情況下,一腔熱血實行官員財產公示制度,會招致政治、經濟和社會多重風險。

這與中紀委副書記吳玉良一年多前的公開表態有些相似──「我們感到有兩個方面的條件是欠缺的:一是要建立起社會的誠信體系,二是信息統計體系。沒有這兩個體系的建立,我想這項制度實行起來是比較難的。」

上述中紀委官員則提出了技術問題背後的實質,老百姓考慮這個問題,說你公開就可以了,但高層考慮這個問題時,除了要實現反腐,還需兼顧社會穩定。「現在上面還有顧慮,怕放出去、收不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820

中國成氣候變化“領導者” 印度或成“障礙”角色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21126.html

中國成氣候變化“領導者” 印度或成“障礙”角色

一財網錢克錦 2015-12-04 11:18:00

印度總理莫迪在巴黎會議上表示,印度目前還有三億人用不上電,在解決氣候變化問題上,一定要把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不能以類似的標準來要求不同的國家。

這次巴黎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氣氛相對來說比較樂觀,不少分析認為,在下周峰會結束時,極有可能達成一項有約束力的協議。

之所以這麽樂觀,媒體提到的多有兩個原因:一是兩個星期前巴黎遭受恐襲,讓會議增添了一種“團結起來”的氣氛,各方更有可能取得一致。當然,其實更重要的還是第二個原因,就是中國和美國這兩個最大碳排放國的政府,近年來在氣候變化會議上采取積極的立場,越來越有承擔責任、成為領導者的態勢。

這和六年前的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時的情景,有巨大差別。

巴黎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

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在諸多因素的促成下,當時整個世界對那里的氣候變化峰會抱有極高期望,大有“非達成協議不可”、“不達成協議,人類就沒有明天”的架勢。但是會議最後以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激烈爭吵、沒有達成任何實質性協議而收場,令隨後幾年的大會吸取教訓,變得低調、務實。

那次會議未達成協議,中國和美國備受指責。西方國家集中指責中國,而發展中國家中則有不少指責美國毫無誠意。總之,中美的針鋒相對、會議無果而終成為人們對那次大會記憶。

不過自那以後,中美兩國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出現了非常好的變化勢頭。兩國不僅各自在國內就這個問題有了積極的議程,而且氣候變化還成為兩國合作、維系兩國關系的重要議題。

先說中國。雖然中國在2009年之前也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但在哥本哈根會議之後,中國政府思維有了轉變。不再簡單地把限制排放量看成是“限制經濟增長”,而是把它看成一種倒逼,促使國內產業升級、提高能源效率、促進能源多樣化和發展新能源的契機,從而能讓中國經濟結構有上一個新的臺階。在國際上,從以前被動的維護自己立場、強調發展中國家地位,轉變為積極主動,以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的身份,介入到全球氣候變化活動中。

有了這種轉變,中國政府在十二五十三五規劃中,都非常強調綠色和創新,與新能源相關的產業發展迅速。雖然在限制減排中承受壓力和痛苦(比如不少地區關閉小煤窯和礦山,對當地經濟和就業造成壓力等),但整體來說非常努力。在國際上不僅承諾減排、設定目標,和多個大國發表了有關的聯合聲明,而且出資幫助發展中國家減排。所有這些,都得到全世界的認可。

當然在思維轉變的背後,也有汙染嚴重導致民眾不滿,公眾輿論推動轉變的因素。

而在美國,雖然共和黨和保守人士一再阻撓,但整個社會意識還是慢慢向承擔責任、為氣候變化做貢獻的方向發展。奧巴馬在內政上取得全民醫保這樣自由派色彩濃厚的重大成果之後,外交上估計結束戰爭無望,所以在氣候變化問題上,也很有決心留下一些成果,作為自由派總統的留下一份“遺產”。因此,美國政府這幾年也著實在此問題上下了功夫。

巴黎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

正因為全球兩大排放國(有數據稱兩國排放量占全球總排量量42%)已經有合作意向,解決這個問題的成功可能性自然大大增加。當然,要想簽訂正式條約還頗有困難,但簽訂一個有約束力的協議,大概是可以的。

有意思的是,排在中美之後的全球第三大碳排放國印度,卻可能成為達成協議的一個“攪局者”。印度經濟比中國落後,目前正如中國前些年一樣大力犧牲環境追求GDP的階段。印度總理莫迪在巴黎會議上表示,印度目前還有三億人用不上電,在解決氣候變化問題上,一定要把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不能以類似的標準來要求不同的國家。

巴黎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

印度政府的堅持原則的言論和行為,很容易讓人想起當年哥本哈根會議上的中國,因此有分析指出印度也很容易在這次會議成為被指責的對象。

當然,鑒於中美的努力和巴黎會議上的氣氛,如果和印度好好溝通,氣氛應該也不會變的太緊張。畢竟現在在環境、發展和未來的關系,人們的認識越來越清晰。只不過還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時間。

編輯:王麗娜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3491

舊部冊封諸侯漸成氣候

1 : GS(14)@2016-10-24 06:12:08

檢閱畢中央政治局層面,還可看一下地方封疆大吏中的習家軍。今年以來地方黨政一把手換將頻繁,不少習早年在浙江時的部下(統稱之江新軍)、在福建和上海時的舊部(統稱閩滬舊部)紛紛卡位;習家軍已開始在地方成氣候。原上海市委副書記應勇是習近平上海舊部,月前突然「降格」出任上海常務副市長,很明顯是為接上海市長做準備。現任市長楊雄退休在即,應將成為鎮守大上海的習家軍。


嫡系陳敏爾勢上位

雲南省委書記陳豪曾長期在上海任官,當過兩任市委書記黃菊和陳良宇的秘書,習近平掌上海時對其「印象不錯」,繼續重用,先調京出任全國總工會主席,前年空降雲南,當封疆大吏。貴州省委書記陳敏爾屬習家軍嫡系。習近平掌浙江時,他當省委宣傳部長,為習的「之江新語」(即習在浙江時,以此為筆名在《浙江日報》寫評論文章)的主要吹鼓手。習上台後將他放到窮省貴州,明顯是鍛煉,為日後上位準備。浙江省委書記夏寶龍也是習的「之江新軍」之一,曾在浙江任官多年,為習近平老部下。還有上月剛出任江西省長的劉奇,也曾是習在浙江的部下重臣,官至寧波市委書記。《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24/1981058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401

星洲准同股不同權第二上市 同類企業成交少 港業界料難成氣候

1 : GS(14)@2017-07-30 17:13:08

【明報專訊】新加坡交易所昨日發表聲明,指接受同股不同權的上市公司在新加坡作第二上市,前提是公司已經在富時、MSCI等指數所定義為「已發展國家」作第一上市,新加坡在今年4月完成了第一輪容許同股不同權上市的公眾諮詢,並獲得政府大力支持。有分析認為新加坡此舉實為「爭客」,但單從放寬第二上市而言對公司吸引力不大。

明報記者 余慕恩

新交所表示在現存的第二上市制度中,主要指數視為已發展國家的22個市場的上市公司,包括採納同股不同權的公司,只需要按新加坡要求作披露就可上市,不需要其他條件,所有公司都會由獨立的「上市顧問委員會」(委員會)就其合適性作審批。

新交所表明,釐清「雙重股權架構」公司可作第二上市,不代表容許此類公司將新加坡作第一上市地,交易所希望年底前就收到的市場意見作出檢討,作下一步的建議。新交所早在去年就議題發報告,獲委員會支持,訂下具體框架。

企業管治協會:引惡性競爭

新交所其後於今年就引入「雙重股權架構」展開公眾諮詢,總理李顯龍表示支持,不過會員包括貝萊德及退休基金在內的亞洲企業管治協會(ACGA)就公開表示反對,指其引起惡性競爭,只為部分財務中介帶來短暫利益,有損市場長遠發展。

ACGA昨日亦發新聞稿對新交所的決定表示遺憾,認為舉措是為全面容許同股不同權公司上市鋪路,更指這將「鼓勵」港交所(0388)以建立新板的方式引進同股不同權。

安永亞太區上市服務主管合伙人蔡偉榮表示,如果是內地A股市場容許同股不同權公司作第二上市,會有很多中概股考慮,但他認為新加坡的市場吸引力相對較小,不及香港建立新板。

事實上,現時在香港第二上市企業,除宏利(0945)外,大部分股份成交疏落,部分日均成交僅得數萬元甚至數千元(見表)。

第二上市實際效益不大

立信德豪會計師事務所董事林鴻恩表示,新加坡或因市場壓力「先走一小步」,但僅作為第二上市地帶來實際效益不大。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814&issue=201707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11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