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觀點 - 施永青 原來任志剛也贊成脫鈎 (2012年06月15日)
1 :
GS(14)@2012-06-16 12:04:25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08303&d=1775
2 :
idsdown(1658)@2012-06-16 12:25:25變左雷曼滙率
3 :
Ar Yan(11362)@2012-06-16 13:44:34如果要為經濟來放棄匯率
佢當年匯率同期指,是但選一邊,佢自己都選匯率啦
依家話為經濟唔選匯率呵~~ 佢對當年決策解左話架,先再支持佢依家架理論啦~~
當年美元係可靠架貨幣,今日,歐元咁搞一搞,美元依然係最可靠架貨幣~~
咁有咩理由要變?
4 :
kobe bryant(28492)@2012-06-16 15:07:26http://programme.rthk.org.hk/cha ... &e=181522&m=episode
老任, 違背良心都做咁多年?
5 :
GS(14)@2012-06-16 20:44:23他只是為某一樣野增加可變的可能性
6 :
鱷不群(1248)@2012-06-17 01:23:163樓提及
如果要為經濟來放棄匯率
佢當年匯率同期指,是但選一邊,佢自己都選匯率啦
依家話為經濟唔選匯率呵~~ 佢對當年決策解左話架,先再支持佢依家架理論啦~~
當年美元係可靠架貨幣,今日,歐元咁搞一搞,美元依然係最可靠架貨幣~~
咁有咩理由要變?
點都是為經濟,不同的是選擇,效果就要分析判斷
7 :
cody9(14279)@2012-06-17 22:06:24聯匯最大害處係:政府為咗維系聯匯而被迫放棄自行調控利率。好簡單,如果銀行個P昇到8至10,樓市真係重會昇成咁?
8 :
GS(14)@2012-06-18 22:35:317樓提及
聯匯最大害處係:政府為咗維系聯匯而被迫放棄自行調控利率。好簡單,如果銀行個P昇到8至10,樓市真係重會昇成咁?
我覺得都要睇番供款能力
9 :
idsdown(1658)@2012-06-18 22:39:58睇餸食飯, 量力而為
10 :
GS(14)@2012-06-18 22:41:30無實力就唔買
任志剛:滬自貿區削港優勢
1 :
GS(14)@2014-06-24 10:05:2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624/news/eb_eba1.htm
【明報專訊】前金管局總裁任志剛近日出版新書,在序言部分大篇幅講述對香港的憂慮,當中首次表明,內地在上海設自貿區,雖然中央多番安撫,但的確是削弱了香港的競爭優勢。他更憂慮,目前政局的發展已蠶食了中央領導人對香港的信心,使之要避免過分倚賴香港,而這會損害香港建立國際金融中心的努力。不過,有金融界人士及學者卻認為任總過慮,香港角色未能取代。
任志剛在其新書《居安思危》的自序部分,對環球及中國經濟發展作出了宏觀評述,文末特別提到香港,稱決策當局目前面對的嚴峻問題,是提升香港作為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功能,避免內地進一步金融開放、與全球各地逐漸實現直接連繫後,使香港中介人的角色被邊緣化。
任志剛認為,這並非香港可決定的問題,要視乎內地是否希望如此發揮香港的作用。他特別提到國家公布成立上海自貿區及與海外建立更多人民幣境外結算中心等,「雖無可厚非,亦曾多番安撫港人,但卻間接削弱了香港的競爭優勢」,亦可能反映香港政局發展「正在蠶食領導人對香港的信心,致使他們避免過分依賴香港作為內地進行國際金融活動的地方」。
關焯照:內地資金進出仍靠香港
對於自貿區是否印證香港「失寵」,經濟學者關焯照認為,自貿區的概念幾年前已開始規劃,將它和香港現時的政局變化拉上關係,是「把現在的圖畫放在幾年前(的環境)來講」。
關焯照認同港政治氣氛有所轉差,會帶來不穩定因素,惟不應因而過慮。儘管內地擁有絕對權決定香港命脈,但要在亞洲打造另一個像香港的金融中心並不容易,當資本帳未完全開放時,內地在資金進出方面仍然倚賴香港,外國資金也會對香港法制較感信心,「現在大家說內地會有金融海嘯,這在香港就一定不會發生」。
資深對基金經理錢志健則認為,一國兩制過了17年,還剩下三分之二時間,難斷言香港已失去發展機會,「任總是從中央領導的角度出發,立場好明顯,但每個人的求存方法都不同,不一定就沒有機會。他反而擔心隨更多中資機構進入香港,或起用更多「皇親國戚」,變相令香港年輕一代更難有上游機會。
任總籲港府強化政策理論基礎
另外,任志剛在後記部分指出,與貨幣及金融事宜相關的內地政策機構,在解釋政策理論基礎及提出背後理據方面,似乎跟老百姓溝通越趨頻密。他寄語香港亦有需要鞏固及強化政策制定背後的理論基礎,以避免出現頻繁政治失誤,削管治威信及「把香港推進危險的民粹主義深淵」。
明報記者 陳悅
2 :
GS(14)@2014-06-24 10:05:3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624/news/eb_ebb1.htm
「港元重要性將漸減」
2014年6月24日
【明報專訊】任志剛在新書中表達對港元地位的看法。他指出,考慮到中國在全球經濟及全球金融崛起,要明白「這700萬人的特區貨幣」的重要性,長遠而言會逐漸減退,與金管局總裁陳德霖一再強調港元不會遭邊緣化成對比。
任志剛指出,中國擁13億人口,快將是全球最大經濟體系,與全球各地進行大部分金融活動,如採納只有700萬人使用的貨幣來進行,「是天方夜譚的,我們要接受現實」。若要使香港成為中國舉足輕重的國際金融中心,交易雙方進行國際金融交易時,必須要能選用他們認為理想的貨幣便捷地進行和交收,「明顯地,這一定是人民幣、美元和歐元等主要貨幣」。
資深對基金經理錢志健不認同港元會被邊緣化的觀點,因由英國殖民時代、到日軍佔領,再到今天成為國際都市,港人一直沒有摒棄港元,「不要因為多做了內地生意,就不再捍衛好」。他又質疑任志剛如今的言論,與當年擔任金管局總裁時不同。經濟學者關焯照認為,當人民幣可完全國際化、匯價不會過於波動時,港元轉為與人民幣掛是合理的發展。
認同中央行政干預「撥亂反正」任志剛:內地救市一定成功
1 :
GS(14)@2015-07-21 02:11:09■1998年8月14日,港府財金「三劍俠」宣佈入市打大鱷。
【本報訊】內地過度孖展借貸引發股災,中央指令國家隊暴力救市,兼出動公安調查「惡意」沽空,嚇窒外資之餘,同時拖慢中國金融開放改革的步伐。曾於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一役動用逾千億元外滙基金入市殺鱷的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卻認同中央救市手法,並相信「一定會成功」。記者:劉美儀 周家誠
中央暴力救市開始以來,中外媒體都常引香港在亞洲金融風暴打大鱷作比較。當年入市「三劍俠」之一的任志剛接受本報訪問時,首次談到對內地救市的看法,「當事人認為市場失效,就有需要做啲嘢,將唔啱嘅行為納入正軌,穩定番市場……就好似98年一樣,我哋要作出干預」。對於國家隊救市成效,任志剛相信,內地有形之手(行政手段)威力無窮,國家是直接或間接持股人,「我直覺(救市)一定會成功」。
稱自由市場難十全十美
內地金融市場未完全開放,資金跨境流動亦受限制,外資大鱷是否能在A股興風作浪,抑或是監管當局妄想被炒家沽空迫害?市場莫衷一是。任志剛直言「冇大鱷唔等於冇人操控」,內地股市逾八成參與者均為散戶,公眾很容易受市場心理影響甚至被操控,不像已發展成熟的市場,高流通性的價格機制,會產生自動穩定作用,當投資者「側埋一邊(如出現超賣)」,會有「另一邊參與者」以價格及理性行為作出逆向判斷。他又說,自由市場運作若能靠得住,市場價格機制促使資金融通,當然最好,但他存疑,「有冇十全十美嘅自由市場例子?現實係好難搵到」。內地金融市場發展尚未成熟,無論投資者、中介人以至監管機構,「有啲唔成熟動作出現時」,市場呈現恐慌與貪婪很具殺傷力,容易窒礙市場正常發展,他認為監管當局「撥亂反正係必須嘅」。回顧當年金管局與內地監管機構入市的背景及手段,兩者分別甚大。1997年外資基金狙擊包括香港等亞洲多國金融體系,著名國際大鱷索羅斯亦有份參與其中,企圖拋售港元促使聯繫匯率與美元脫鈎,甚至在股票市場沽空期指獲利。1998年港府遂接港元沽盤,更透過外滙基金入市,擊退炒家,同時將當時買入的藍籌股成立盈富基金(2800)。相反內地救市的初衷,與當年港府有大分別。市場相信,內地股災是由中央打壓孖展所引發的「人踩人效應」造成,外資參與的戲份絕少。而中央透過「金融國資委」匯金、中資券商、保險公司救市,甚至出動公安調查所謂「惡意」沽空,以及要求企業在某些條件下不能沽股票,手段叫人側目。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720/19225722
批「黨媒姓黨」嚴重違紀任志強將受重罰
1 :
GS(14)@2016-03-02 15:01:44內地對素來敢言的知名地產商任志強清算仍持續發酵,繼黨媒連日發文批評他、官方將其微博關閉,任志強所屬的黨委前晚再出通告,指摘任竟公開發佈與黨路線不一致的言論,損害共產黨形象,將會作出嚴肅處理,又呼籲黨員應堅決與任何違反黨紀的言行鬥爭。「紅二代」任志強早前質疑習近平稱「黨媒姓黨」後,微博先被官方勒令關閉,內地各大媒體亦爭先恐後加入批判行列,但事件仍未完結。任退休前為北京華遠集團董事長,集團所屬的西城區委前晚表態,下發《關於正確認識任志強嚴重違紀問題的通知》,指任身為一名共產黨員,在網上持續公開發佈違法訊息,損害共產黨的形象,又稱他不應作出與共產黨路線方針不一致的言論。北京西城區委指,將會嚴格按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對任作出嚴肅處理,但並沒有交代處理方法。
潘石屹子「設靈堂」悼念
西城區委又要求黨員引以為戒,牢固樹立紀律和規矩意識,嚴守政治紀律,要自覺把維護黨的團結統一作為職責和使命,堅決跟任何違反黨紀的言行作鬥爭。另外,一樣敢言的內地地產商潘石屹雖然事發後沒有就事件公開評論,但他在英國讀大學的兒子潘瑞前日在微博上傳兩張任志強的黑白照片,並在留言貼上一根蠟燭圖案,引來網民戲稱:「這靈堂設得不錯。」亦有指「在國外那麼多年,想必更能深刻體會自由的可貴。」新浪微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02/19512884
轟任志強惹譴責葛大炮與官媒反面
1 :
GS(14)@2016-03-05 01:11:41北京市政協委員任志強「任大炮」因質疑習近平「媒體姓黨」說,遭中共輿論圍剿面臨處罰。同有「大炮」之稱的全國政協常委、上海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因挺官方打壓任的言論,遭網友同聲譴責「落井下石」。在輿論壓力下,他昨出爾反爾,並與中青網反面。
網友斥落井下石
葛劍雄前日接受中青網專訪時談到任志強事件,稱「憲法保證言論自由有前提,但要保證中共的領導地位」、「作為公眾人物說話要負責任」;反對任「極端表達」。中青網隨後以「葛劍雄:我贊成對任志強微博的處理」刊出,引起外界對葛的不滿,轟他「落井下石」、「民心向背,昭然若揭」。事件惹怒葛,昨在微博稱:「我非常遺憾地看到了中青網在未經我同意下發表這樣的標題和內容。」並宣稱即日起在政協大會期間「不再接受任何媒體的採訪」。有分析認為,葛劍雄忌於自己是體制內學者,不得不對事件表態「緊跟」,但不滿中青網拿他「當槍使」;同時葛珍惜「敢言」形象,不希望被視為「拍馬屁委員」。71歲的葛做了八年全國政協常委,年年都有鋒芒畢露的提案,被譽「葛大炮」。微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03/19513819
任志剛:下個金融風暴更厲害 籲香港做大國際金融中心免邊緣化
1 :
GS(14)@2017-05-27 08:50:18【明報專訊】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昨日就香港回歸20周年發表感想,認為香港回歸後在貨幣穩定及金融安全方面取得不俗成績;但他警告導致1998年及2008年兩次金融危機的問題未解,下一個風暴正在醞釀,但相信香港可應對。他又寄語香港要做大做強國際金融中心,否則將被邊緣化;金融監管亦可更彈性。
明報記者 陳子凌
任志剛表示,香港取得的貨幣穩定及金融安全成績不俗,因為在1982年至1987年期間經歷不少金融動盪,政府頻繁「救火」,到1988年以後逐漸改善金融體系「防火」,令香港日後能夠更有效應對金融衝擊。因此雖經歷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2001年科網爆破、2003年SARS及2008年金融海嘯,但在貨幣穩定及金融安全上仍然良好。
不過,任志剛同時亦指出,過去20年有成績不代表未來亦然,需要「居安思危」,因要面對的問題並不簡單,也沒先例可循。一方面,在貨幣穩定上不能自滿,因本港資金融通,在不可以外匯管制下,出入香港的資金只會愈來愈多,會否去到難於處理及令風險提升的規模,這些都值得研究。
港應能安然渡過危機
金融安全方面,亞洲金融風暴的起因是金融全球化下資金流竄,令大鱷對港元有機可乘;2008年金融海嘯是以華爾街為首的炒賣投機文化作祟所致,但這兩個問題至今未解決,例如美國總統特朗普便有意放寬投行限制,量化寬鬆後全球尚有4萬億資金尋找機會。他直言,過去兩次危機剛好相隔10年,實不希望「每10年一次」,即2018年再爆危機,但萬一出現,風暴將更厲害。不過他認為,本港銀行體系健康,如新危機爆發,只要沿用2008年金管局的臨時措施,給予銀行體系充足資金支援,相信也能抵禦。任志剛補充,不認為下一個風暴的源頭在中國,多數是來自資本帳開放的經濟體。
中國非下個風暴源頭
任志剛亦寄語政府,未來當思考香港在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方面是否可再進一步,因為內地與海外終有不經香港、直接交易的一天,應趁香港仍是重要角色時,將流動性及市場規模做到一個不可或缺的程度,避免日後被邊緣化。此外,他認為金融應當服務於經濟,當局可研究有否增加監管彈性的空間,如對複雜、炒賣的投行活動嚴格監管,對於簡單傳統的金融服務有所放寬,例如開戶難問題。
(回歸20周年)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765&issue=20170527
摸魚手札:任志剛暗示樓價同股價一起跌
1 :
GS(14)@2017-05-28 10:33:29如果一邊品嚐花之戀,再一邊滑動手機看藝人羅仲謙如何跟市民一起血戰海之戀,相信會係一個幾相映成趣的畫面。海之戀這個名改得好唔好,我唔知;但肯定的是,誠哥賣樓賣得不錯,因為截稿前已售出148伙,貼近誠哥集團的銷售目標,更厲害是萬人空巷,排隊的人絡繹不絕,這才叫誇張。講到樓市瘋狂,不知多少金融人流晒口水,因為香港的購買力都去了樓市新盤,無人炒股票,而且個個搶住畀錢,一出盤就套現過百億。這個吞吐量,不是開玩笑的。樓市升升跌跌很難講,唯獨有兩個人的講話,很有意思。樓神趙國雄的講法係:「買賣情況似97,但不見有泡沫。」我第一個意念是,這句話不太老實,但趙國雄是商人,靠賣樓賺錢的他總不能說樓市不行,而且今次賣樓成績如此好,難免意氣風發,不小心把「97」這個尷尬字說了出來。1997年是公認的股樓泡沫,香港中產聽到「97」,心頭難免要驚一下,大家怕高位摸頂。既然情況似97,又怎能斷言這不是一個泡沫。雖然好像97那種「排隊黨」、「篤手指摸樓」的操作不見了,但那個購買力的瘋狂氣息依然一樣,非常相似。掉轉頭,任志剛卻和趙國雄打對台:「過去20年經歷過兩次金融危機,分別是1997至1998年,以及2007至2008年,兩者相距大約10年,現時距離上次危機剛好10年,若發生新一次金融危機,規模會比以往更大更嚴重。」任志剛的講話比較誠懇一點,因為離開了官位,無太大的既得利益和包袱。有官位在身時,如果太深入討論資產價格,會釀成政治風波,這是中外財金官員的政治共識。好比格林斯潘,一離開聯儲局後,就常常提醒別人資產泡沫。格老和任總,都在彈相同的調兒。任總的講法係老調重彈,除了「十年一災」的迷信外,任總的論據還包括華爾街的炒賣文化未減,以及量化寬鬆令游資過多。97、98一役是股樓大跌、實體經濟也有傷害,香港進入了長期的衰退,唯獨貨幣不跌。07、08固然傷了股票,但相對很快就復原起來,樓市則只像被蚊子咬了一下,不痛不癢,實體經濟還是靠資產升值的財富效應去支撐,過幾年又無事了。同樣,貨幣也是健全。如果今次要比以上兩次更勁,本質上就暗示了樓價、實體經濟要跟住大跌,但除此之外,跌了咁多東西,還有甚麼東西可以再跌?想來想去,就只有貨幣未崩潰。任總這次講話,是暗示未來有政治危機和貨幣信心問題嗎?這有待觀察了。渾水
http://www.facebook.com/muddydirtywater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528/20035871
陳茂波:任志剛理財論非新觀點
1 :
GS(14)@2017-08-06 18:39:50■陳茂波強調不擔心被架空。
【本報訊】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日前發表上任行政會議成員後首篇網誌,批評過去10年政府「守財奴」政策,暗撐特首林鄭月娥動用財政儲備。財政司長陳茂波疑不甘被邊緣化,昨反駁指任的意見非新觀點,自己早於今年2月已闡釋《基本法》第107條,並提出善用盈餘,「冇諗住有需要重複咁講」,強調不擔心被架空,稱越高級的官員應越虛心,「你虛心唔表示你冇料」。
指高官虛心「唔代表冇料」
林鄭月娥當選特首後,外界一直盛傳上屆「梁粉」陳茂波,並非她屬意的財政司司長人選,但最終都獲續任。日前任志剛出山撰文,重新解讀《基本法》第107條,批評過往政府只採取「守財奴」政策,不合時宜,疑為林鄭首份施政報告鋪路。林鄭同日也「唱雙簧」,稱任的文章具建設性,看法與其「理財新哲學」更異曲同工。被質疑權力和地位遭架空的陳茂波,昨回應林鄭口中具建設性的文章,指對於《基本法》第107條的解說,他在今年2月22日財政預算案發表時,「已經講得好清楚」,其後接受傳媒訪問及電台「烽煙」市民詢問時,「其實都講過晒,所以冇諗住有需要重複咁講」,有關觀點非新穎。他指曾與任志剛交流,並與行會成員討論公共理財,「大家唔使擔心」。陳稱,任何人都可表達意見,「佢要寫文章、寫Blog(網誌),其實冇所謂㗎喎」,重要是越高級的官員要越虛心,「你虛心唔表示你冇料」。他又指,過往公共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例,曾高過或少於20%,也曾達22%。對於任是否暗批前財爺曾俊華,他稱不想「加把口」評論,但認為曾是按其信念行事。■記者王家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806/20113023
任志剛籲港IPO助中外資金融通
1 :
GS(14)@2017-08-18 08:31:37【本報訊】行會成員兼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昨以「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為題,在網誌《觀點》再發表鴻文,指隨着本港首次公開招股(IPO)集資量越來越大,經常超越紐約倫敦而全球稱冠,毋庸置疑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且是全球最國際化的中心,他希望相關當局的政策能與時並進,讓內地與外地之間有更多資金融通,全面地通過新股上市活動在港進行。他認為,本港投資及集資者這兩個資金融通組成部份,主要來自境外,舉例內地集資者,可透過香港籌集來自外地如歐美資金;相對地,若以紐約為例,因美國是全球最大經濟體,雖有大量資金融通活動進行,不過其中一方主要是來自本土,即外國公司在紐約上市以吸引美國投資者,或投資者於紐約投資美國公司的金融資產。港交所(388)行政總裁李小加早前曾說,繼本港與內地三大互聯互通機制開通後(滬港通、深港通及債券通),「新股通」將是下一件大事,允許內地投資者認購在港首次公開發售新股,將大大增強本地IPO市場的吸引力。
把握時機鞏固金融中心地位
停了五年沒在網誌撰文的任志剛,上月初重啟《觀點》,首次發文即透過解讀《基本法》第107條,論述公共財政管理,批評過去10年政府「守財奴」政策,導致大量盈餘出現拖本港經濟後腿。今趟是第二篇就金融課題的撰文,他再以《基本法》第109條作根據,闡述「保持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相關策略部署。任志剛認為,內地不急於完全開放資本賬,冀香港能把握時機,在內地金融市場完全開放前,取得一定市場份額,成為國家不可或缺的國際金融中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818/20125206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