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還原光大72.7億交易事故

2013-08-26  NCW
 
 

 

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的ETF套利系統上線五個多月,為速度犧牲了風控,釀下8月16日的這次危機,但獲及時補救◎ 本刊記者 楊璐 範軍利 符燕豔 周群 文光大證券(601788.SH)在8月16日的異常交易,現在看來並非一場陰謀。

8月16日上午11時5分左右,上證指數“旱地拔蔥” ,中石油、中石化、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等近五六十只權重股瞬間漲停。大盤股萎靡不振已久,流動性不好,賣單有限。

隨後謠言四起,跟風盤再度推高股指,上午股指最高摸到2198.85點,較前一交易日收盤暴漲5.96%。

幾乎與此同時, “此番暴漲源於光大證券自營盤70億元的‘烏龍指’ ”的說法不脛而走,稱光大證券交易員將 3000萬股輸入為3000萬手。

中午,光大證券董秘梅鍵回應, “傳聞不了解光大證券嚴格的風控,根本不存在70億元烏龍。傳聞純屬子虛烏有。 ”下午開盤伊始,光大證券申請停牌稱有重大事項未公告。 離收盤還有20分鐘,光大證券發佈公告,承認公司策略投資部門的套利系統出錯,稱正在核查和處置。

收盤後,證監會發言人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公佈,當日大盤異動,系光大證券自營賬戶大額買入所致,上交所和上海證監局已對此展開調查。調查表明就在上午11時5分08秒後的2秒鐘內,來自光大證券的234億元買盤掃光了大盤股的所有買單,實際成交達72.7億元。

在現貨市場上出錯的光大證券,則拼命撤單,並趕在下午公告發佈前,賣出 ETF 一攬子股票18億元,並在中金所賣空股指期貨約50億元,多方“自救” 。至收盤時,光大證券此次異常交易的敞口,剩下1.96億元。

兩天後的8月18日,周日下午,光大證券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了這次異常交易的情況。

“嚴格的風控” ,被證明根本不存在。

8月22日,繼此次肇事部門光大策略投資部有關負責人楊劍波被停職後,光大證券的總經理徐浩明也引咎辭職。

同時,與此交易相關的上下四人均在等待處罰。

餘波未平。從8月20日到9月17日,光大證券有65億元短融到期,經此一劫,信用受損,光大證券很難在銀行間市場滾動發行續債,流動性風險一觸即發。

8月17日,高層決定由央行協調處理光大證券的流動性危機,安排光大獲得銀行貸款,渡過難關。 “光大證券畢竟還有72.7億元的藍籌股被凍結。 ”業內人士說。

這一突發的極端事件給中國資本市場上了一課。

驚心2秒鐘

8月16日,一個普通的星期五。上海新閘路1508號靜安國際廣場,這裡是光大證券總部10樓,2010年成立的策略投資部門,在原國際部在岸業務與衍生業務基礎上合併而來,目前獨立于光大自營部門,掛靠在光大資產管理總部下面,成員不足20人。

這是去年光大證券最風光的部門。

年報顯示,策略投資部2012年創造利潤1.24億元,較同期增長33倍之多,率先推出掛鈎滬深300指數的結構化產品。

當日, 策略投資部按計劃開展 ETF 套利交易。

上午9點41分,在2011年底新裝修的全通透可視的交易室內,交易員分析判斷180ETF 出現套利機會,通過套利策略定單生成系統發出了第一組180ETF 成分股的定單,即171筆委托,委托金額合計不超過200萬元。

這個一攬子股票是200筆,其中三只當天停牌,會影響套利策略的擬合度,因此交易員在10點13分又發出了第二組買入部分180ETF 成分股的定單,總共102筆,委托金額合計不超過150萬元。

11點02分,交易員發出第三組買入180ETF 成分股的定單,即177筆,委托金額合計不超過200萬元。

……11點07分,電話鈴響起,交易所來電詢問為何下出巨單。此時,交易員已通過系統的監控模塊發現成交金額迅速異常。

系統記錄的時間顯示,從11點05分08秒之後的2秒,也就是說08秒到10秒之間,瞬間生成了26082筆預期之外的市價委托定單。其中6413筆委托直接發送到了交易所,並成交。

情急之下,交易員迅速做了批量撤單指令。

一位知情人士向財新記者透露,“此時程序還在自動下單,停都停不住。

最後是先拔了網線又拔了電源,才停了下來。 ”截至收盤,累計申報買入股票234 億元,實際成交72.7億元。

錯誤發生後,交易員隨即啓動了檢查流程,報告部門領導,為了對沖股票持倉的風險,開始賣出 ETF 的一攬子股票,並賣出股指期貨的空頭合約,以對沖買入的巨量股票。

下午2點左右, 核查結束。2點40分,光大證券在上交所發佈了公告。

8月18日,光大證券召開新聞發佈會,回顧了上述驚心動魄的2秒鐘交易,稱光大策略投資部使用的套利策略系統出現了問題,該系統包括了定單生成系統和定單執行系統兩個部分。

光大核查後稱,這一定單生成系統存在缺陷,在特定情況下,生成了預期之外的大量定單。

梅鍵解釋稱, “本次事故是系統的邏輯判斷失誤所致。 ”系統的邏輯判斷為 :當訂單生成系統發出下單委托,如果訂單執行系統在150秒內沒有反饋回報,訂單生成系統會認為前面的操作沒有被執行,就把前面的代碼重新執行一遍,導致前端不斷地重複生成新的訂單,並往後端進行推送。

聯博投資公司(AllianceBernstein Invest.)算法交易策略全球研發總監陳 興中告訴財新記者,在高頻交易中,在訂單生成發送出去,但還沒有成交前,需要有另外的地方把訂單存起來,並有一個訂單總額的限定。 “我們經常遇到類似事情,但不會犯這種不斷生成新訂單的錯誤。 ”他指出,正常的做法是,每次下單前都對信號要做重新預測,建模時要很細緻,需要考慮到級變量,而不可以過於簡化。

但如此巨量買單,為何會不受任何限制,沖進了交易所?

誰的責任

8000萬元,這是8月16日,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核定的交易員當日現貨交易額度,據光大證券事後披露。

一家大型券商高管表示,各家券商對於自營交易員的交易額度都有明確的限制, “需要設定閥值,多了根本不可能下單進系統” 。如果需要調整這個額度,不是自營部門自己就能夠做的, “這需要跟公司內部資金部、清算部都進行申報。 ”這位人士表示。

但當日光大證券在2秒鐘內沖到交易所場內,橫掃五六十只大盤股的所有買單,報單足有234億元之巨。怎麼回事?

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使用的套利策略系統分前端訂單生成系統和後端訂單 執行系統兩個部分。梅鍵介紹,因為涉及到交易策略,以及對交易速度的要求,前端系統由光大證券自主開發。訂單執 行系統則由外包公司上海銘創軟件技術有限公司(下稱銘創)設計。整套系統今年3月開發,7月才上線。

光大證券表示,經過核查,這次異常交易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定單執行系統對可用資金額度未能進行有效的校驗控制。

銘創的電話已被打爆。在回應客戶質詢時,銘創的工作人員大呼冤枉,直稱,資金額度的控制環節應該在訂單生成環節,由光大證券自己負責。

一位從事資本市場系統開發的人士告訴財新記者, “目前國內多家券商資管和自營部門套利系統的後端(訂單執 行系統) ,都是由銘創提供的。前端部分一般都是自己開發設計,也有整套買來用的。 ”根據中國證監會的數據,目前有17 家證券公司及4家期貨公司使用該公司開發的“銘創企業證券投資及資產管理軟件” 。此外,不少陽光私募和信托公司也用銘創的軟件。

“銘創提供的是後端(訂單執行系統) ,只負責將訂單執行報送給交易所,起的是通道作用,不存在對資金額度的校驗控制環節。校驗控制環節是嵌在由我們開發設計的前端(訂單生成系統)里的。 ”銘創一位內部人士對客戶解釋。

事發後,銘創成為焦點。迄今該公司拒絕公開回應外界質疑。電話已無法接通,公司網頁以升級為由關閉。

光大證券的套利系統暴露了設計粗糙的一面。不少業內人士稱,這基本不能算高頻交易,而是算法交易,屬於量化投資的一種。而光大證券為了追求速度,暴露了自己在內部流程、風控體系的諸多缺失。

省掉幾道風控

光大為何省掉了訂單生成系統的資金額度控制?很簡單,為了求速度。

“光大與銘創共同開發的這套套利系統並無校驗控制環節。 ”一位接近設計光大整套系統的人士告訴財新記者。

“幾年前曾跟光大的楊赤忠比賽,速度總趕不上他。 ”一位券商自營部門人士向財新記者透露。事發前,楊赤忠為光大證券助理總裁,分管策略投資部。

“有無校驗控制環節,會極大影響下單的速度。有校驗控制存在,下單的速度不到1秒。但是如沒有風控校驗程序,下單速度能快不止1倍。套利機會往往轉瞬即逝,差異就在毫秒之間。 ”一位從事高頻交易系統設計的人士對財 新記者說。

銘創的競爭對手,恒生電子有限公司的技術人員告訴財新記者,越來越多的券商開始使用內存風控系統,系統中保證金的數量和投資指令之間進行校驗是最基本的一個環節。校驗控制環節既可以內置在前端也可以放在後端。 “不知道光大證券是否做了內存風控,這是個黑匣子。現在大家還在猜測。 ”電子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學副教授劉波告訴財新記者, “一般程序化交易,會分捕捉機會、執行交易和資金管理等模塊。遇到異常情況,風控系統會發出警告,甚至直接終止程序。

光大的系統顯然存在漏洞。 ”策略交易系統省去了資金額度的校驗程序,這只是光大證券失手的第一道關。財新記者調查發現,這次交易表明,為了提高效率,光大證券沒有將這套策略交易系統納入公司的中央風控系統,而是從櫃台做獨立報價,直接報送去了交易所場內。

有大型券商人士表示,交易所就如同一個大型交易機器,周圍是一圈券商圍成牆,每個券商有一扇門,券商的自營、資管、客戶的報單都從這扇門湧出。

每家券商都有一個集中競價櫃台,即公司的中央風控系統。在這個系統內,公司會把全部交易進行比對核算,防止出現公司內部的對倒、資金超標等合規和風險問題。

“如果走集中競價櫃台,如此巨額的單子肯定就出不去。 ”一位參與事後現場排查的人員告訴財新記者。他並透露,業內大部分券商都為自己的自營報 單給予優先照顧,給出專門跑道,搶在其他客戶的報單之前成交,以謀求能夠提前幾毫秒甚至幾微秒成交。跨過公司的中央風控系統直接下單,會大幅提高成交速度。

不止一位業內人士透露,一些券商為了求快,都省掉了中央風控環節。 “此前沒出過問題而已。 ”

交易清算漏洞

2012年末光大證券排除經紀業務客戶的交易結算資金之後,可以動員的現金僅有30億元,何以成交72.7億元?

目前,中國證券交易的結算制度是分級結算,即客戶與證券公司之間進行二級結算,證券公司與交易所、中登公司進行一級結算。

一位證券公司高管介紹,客戶與證券公司結算層面,需要全額委托。 “當客戶下單後,賬戶上有多少錢,才能交易多少股票,想買到超出資金的股票,是不可能的。 ”交易所對證券公司的自營與資管等非經紀類業務,實行的是會員管理,交易結算制度有所不同。在當日交易結束後,交易所將數據報送到中登公司。中登公司為 A 股提供多邊淨額結算、擔保交收服務,即在 T 日過戶證券,在T+1日16時後交收資金。

因此,券商自己在交易所的交易,理論上,買入可能透支,但不可賣空,即賣出股票必須賬上有相應的股票才能賣,但買入股票時當天可能發生透支。

在當天交收完成後,交易所的清算系統對券商買賣股票的金額進行軋差,對軋差後的資金進行交收;超額部分,券商需要在交收前備足資金。

“這個最低備付金可用于交收,但不能劃出,如果用于交收,次日必須補足。根據各證券公司的交易量,中登公司每月(每月前三個營業日內)調整最低備付比例和限額。 ”華南一位券商清算部經理表示。

一般而言,在每日交易開始前,券商需要按照上個月日均買入額的20% 存入最低結算備付金。

如果交收賬戶發生透支行為,中登公司可採取措施,如透支額1?的日罰息、凍結證券、強制賣出等,但這種情況實際很罕見。

根據中國證監會對券商的管理規定,券商權益類證券及證券衍生品的規模不能超過淨資本的100%。光大證券2013年一季度末的淨資產有233.48億元,但2012年底扣除風險資產等項後的淨資本為131.16億元,光大證券此次交易的規模完全突破這一監管紅線。

市場人士表示,對自營規模的控制完全由券商自己進行,交易所並不承擔前端檢查功能,因此從理論上講,如果光大證券自己願意,完全可以2000億元的報單,只要有足夠的賣家,就有可能成交。換言之,如果當日234億元買單 全部成交,交易所就需要清算光大證券了,相當于當年327國債期貨事件重演。

從最終的交易情況看,光大證券進行的是“市價成交”報單,即只要有賣家,就可以根據賣盤的價格進行成交,很容易就把價格打到漲停板。

據前述大型券商人士表示,目前交易所的電子交易撮合系統不考慮你是自營單還是客戶單,都根據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規則成交。

對於滬深交易所在光大異常交易的巨額成交中是否有失責之嫌, 有監管人士表示, “現行交易制度並無責任,用現行的備付金制度約束會員機構是國際慣例,關鍵是券商不能沒有風控。 ”但他也承認,現行交易結算體系也有可以改善的空間。在發生了類似案件後,境外有部分交易所採用了熔斷機制,即如果發生特別巨額的異動時,交易所有權暫停交易。中國的交易所也可以建立類似的熔斷機制。

不過,他也表示,上海交易所的電子交易系統幾乎是全世界最先進的系統,本身有實時大額交易監控系統,可以採取措施, “這次光大事件證明,交易所還不太具備應付極端事件的經驗” 。

對沖與爭議

“光大在這麼緊急的混亂事件發生後,能當機立斷,做出對沖安排,使得公司利益損失縮小到最小,值得肯定。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

在發現交易異常後,光大證券採取了三大補救措施:第一,撤單,234億元的買單最終成交的是72.7億元。上午收盤前股市一直在漲,如果沒有持續的撤單,成交量會非常大,後果將不堪設想;第二步,將已買入的 ETF 成分股申購成50ETF 以及180ETF 在二級市場上賣出,賣出金額約18.9億元。第三,在中金所賣出股指期貨合約,下午累計賣空6877手 IF1309股指期貨合約,加上早上賣出的253手,全天合計賣空7130手,金額近50億元。

這些措施是在光大證券交易系統陷入混亂的狀態下做出的,有效對沖了系統失靈造成的巨大風險敞口,將光大證券當天的風險敞口鎖定在1.96億元。甚至因為下午股指回落,當天股指期貨的浮盈就達到8000萬元。

北京威諾律師事務所律師楊兆全公開表示,光大證券此次事件中涉嫌三宗罪: 其一,巨單買入造成市場大幅波動,涉嫌操縱市場 ;其二,事發後,董秘對外聲稱公司的交易系統正常,涉嫌虛假陳述,誤導投資者;其三,在信息未公佈前,為了減少損失,買入對沖風險的期貨空單,涉嫌內幕交易。

對於巨單買入,從現有調查看是個意外,光大證券並無主觀惡意。

對於虛假陳述,誤導投資者的質問,梅鍵的回應是, “中午在核查結果還未出來時,回複了有私交的記者的問題,未走公司正式披露程序。 ”對於在公告前大建期指空倉,光大方面解釋稱,巨額被動倉位形成以後,立即籌資可能不一定理智,也不一定可取。此舉的目的是為了對沖風險,關閉 風險敞口,主觀是為了套保而非套利。

據財新記者瞭解,中國證監會正在調查此案,不排除最終會稽查立案。

將功補過也很難使得有關當事人免去責罰。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門相關項 目的負責人楊劍波,已被暫停職務並協助監管部門調查。楊劍波畢業于上海財經大學,獲曼徹斯特大學金融學博士,2004年加入光大,上個月剛被任命為權 益類互換業務決策負責人。據內部人士描述,楊為人謙和,投資風格頗為激進。

8月22日,光大證券總經理徐浩明辭職。他原本調往上海金融工委擔任副書記的希望可能落空。加上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總經理兼公司助理總裁楊赤忠及相關交易員等共四人,都可能為此案付出代價。

亡羊需補牢。證監會業已責令光大證券對包括全資子公司在內的所有交易系統全面排查,重點排查包括量化交易在內的新業務IT 系統,重點關注資金校驗、指令校驗等前端風險控制節點,對於存在風險隱患的系統,及時整改。

證監會發言人指出,光大事件是國內資本市場建立以來的首例、極端個別事件。但是,暴露出的問題足以引起整個證券期貨行業的高度警覺。

北京市中銀律師事務所付明德律師認為,目前就投資者所遭受的損失而言,光大證券完全符合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可要求其承擔法律責任。

目前已有多位律師表示願意為在光大異常交易事件中受損的投資者提供法律服務。 “這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光大這次很可能為了息事寧人,庭外和解的可能性更大。 ”一位法律界人士說。

本刊記者王曉慶、王申璐對此文亦有貢

國內外資本市場烏龍事件

國際

■ 2006年1月19日,美國納斯達克股票交易報價系統發生技術故障,造成約有1500只股票出現報價錯誤。

■ 2010年5月6日,美國東部時間14點42分到14點47分左右,道瓊斯指數瞬間下跌了998.5點,14點58分後大致回到原來水平。原因是一家交易公司的電腦自動執行了賣出命令,執行了一筆高達41 億美元的“高頻交易”賣單。此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更新了“熔斷機制” 。

■ 2012年2月,東京證券交易所發生嚴重技術故障,241家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受到影響,技術故障持續了近三個半小時。

■ 2012年3月,美國第三大證券交易所運營商 BATS 經歷一次嚴重技術故障後宣佈取消上市。隨後,由於納斯達克的系統癱瘓,社交網絡巨頭 Facebook 股票上市當天開盤時間被推遲了30分鐘。

■ 2012年8月6日,由於上線三個月的交易平台技術故障,西班牙股票交易所被迫暫停交易近五個小時。

■ 2012年8月7日,東京證券交易所因交易系統發生半年來第二次“宕機”故障,東證指數期貨等所有金融衍生產品的交易全部暫停,國債期貨和期權交易暫停超過90分鐘,但股市交易未受到影響。

■ 2012年8月1日,美國做市商騎士資本由於技術故障在9點半至10點15分的45分鐘內,做市系統按照預設程序下單,卻無法從交易所獲取訂單的確認信息,不斷繼續追加補單,由此造成的連鎖反應,使實際發出的訂單量呈幾何數量上升,紐交所的上百只股票因此出現劇烈波動,最後只能通過切斷網絡等物理方法才停止了交易。當日持倉最高峰值達到70億美元,經過緊急處理,日終時總持倉仍然達到46億美元,騎士資本因此稅前虧損4.4億美元。

■ 2012年10月5日, 印度大盤指數 (Nifty)瞬間暴跌近16%,印度國家股票交易所被迫暫停交易15分鐘,恢複交易後股指回到正常水平。事故原因為,經紀公司Emkay Global代表機構客戶下了59個錯誤的訂單,價值65億盧比(約1.26億美元) 。印度國家股票交易所稱,這一錯誤 是人為因素導致的。

兩岸三地

■ 2005年6月28日,台灣第二大證券經紀商富邦證券的一名交易員因輸錯指令,導致其客戶美林的8000萬元台幣買單放大了100倍,以漲停板價格買進282只一攬子股票, 總金額近80億元台幣。 據估計,此次錯誤交易給富邦帶來的損失逾4億元台幣。

■ 2007年3月8日,因市價委托規則存在漏洞,南京一位股民以1厘錢的價格買到了收盤價近0.7元的海爾認沽權證,共買到82萬份。

■ 2007年10月23日和2008年3月13日,渝開發控股股東兩次違反了不得在賣出後六個月內買入公司股票的規定,原因是操作人員誤 將“買入股票”作為“賣出股票”。

■ 2008年9月22日,廣電運通股東梅州敬基金屬製品有限公司在減持股票過程中,將賣出股票誤操作為買入股票,出現短線交易,因此虧損2.37萬元。

■ 2008年11月19日,飛樂音響發佈公告稱,第一大股東上海儀電10月20日通過上交所交易系統買入其股票298000股,當日因工作人員操作失誤,賣出11463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518

中石化黃濰輸油管線爆燃事故已致35死

http://www.infzm.com/content/96203

11月22日凌晨2時許,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中石化黃濰輸油管線一輸油管道發生原油洩漏。10時30分左右,在準備搶修過程中發生爆炸,爆炸波及到青島市麗東化工廠部分設施。據當地通報,事故的初步原因是進入市政管網的輕質原油閃爆導致,具體原因正在調查。

截至22日17時40分,事故已造成35人死亡,166人受傷。兩處明火點至下午2時已全部撲滅。目前,各項善後工作正在進行。

新華網報導,事故發生後,國家主席習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批示,要求山東省和有關方面組織力量,及時排除險情,全力搜救失蹤受傷人員,並查明事故原因,總結事故教訓,落實安全生產責任。

受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委託,國務委員王勇已率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緊急趕赴事故現場指導救援工作,看望慰問傷員。事故發生後,山東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國務院有關部門、中石化公司負責人已緊急趕赴事故現場指導搶險救援工作。

此外,據@青島發佈消息,國家衛生計生委於22日晚派出由2名燒傷科、2名重症醫學、1名骨科、1名呼吸科專家組成的國家級專家組趕往青島協助開展爆燃事故傷員救治工作。據山東方面報告,截至22日18時,醫療機構收治事故傷員166人,其中重症57人,危重8人。

官方通報表示將展開事故調查

22日晚,@青島發佈通報事故基本情況。11月22日凌晨3點,位於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秦皇島路與齋堂島街交匯處,中石化管道公司輸油管線破裂,原油洩漏。

110接到報警,約3:15黃島油庫關閉輸油閥門。齋堂島街約1000平方米路面被原油污染,冒溢原油進入雨水管線,開發區立即組織處置,7:30在入海口處設置了兩道圍油欄。

上午10:30左右,管道公司和黃島油庫清理油污過程中,開發區海河路和齋堂島街交匯處發生爆燃,距此地約1公里外的雨水管道末端入海口處發生原油燃燒。

通報稱,爆燃的初步原因是進入市政管網的輕質原油閃爆導致,具體原因正在調查。

通報稱將全力做好傷員救治工作,進一步排查事故隱患,妥善做好群眾工作,開展事故調查。

石化企業爆炸大事件回顧

時間            事故方         事故原因        後果及處理

2013年11月22日 中石化青島分公司 輸油管線起火爆炸 已致35死

2011年11月06日 吉林松原石化廠 廠房發生閃爆引發火災 造成3死8傷

2011年06月02日 中石油大連石化分公司 油渣罐爆炸 2人失蹤2人重傷

2011年08月29日 中石油大連石化分公司 柴油儲罐爆炸起火 大連石化總經理蔣大凡被免職

2011年07月16日 中石油大連石化分公司 煉油裝置發生洩漏起火 11人被給予黨政紀處分

2010年12月15日 中石油大連新港儲油灌區 油罐區附近失火 3人死亡

2010年07月16日 大連中石油國際儲運公司 原油庫輸油管道爆炸 1死1失蹤 1500噸原油流入大海,14名責任人移送司法

2010年10月24日 大連中石油國際儲運公司 7.16火災同一油罐再次起火 14人被給予黨政紀律處分

2010年01月19日 遼寧撫順石化公司石化二廠 發生閃爆事故 造成1死2失蹤

2010年01月07日 中石油蘭州石化工廠 一罐體洩漏發生爆炸 造成5人失蹤6人受傷

2005年11月13日 中石油吉林石化公雙苯廠 發生爆炸,苯類污染物流入松花江 污染帶長約80公里,哈爾濱停水四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650

國泰空中霸王被擊落事故 朱泙漫屠龍記

http://johnchrysostom.blogspot.hk/2014/07/blog-post_19.html

自1949年共匪建國以來,米帝和蔣賊長期在中國沿海、印支和西藏邊境和共匪打了不少場被遺忘的小型戰爭。兵兇戰危,1954年7月23日國泰航空(00293:HK)的一架DC-4「空中霸王」客機(Skymaster)在泰國曼谷返港途中在海南島三亞以東的公海上空遭兩架共匪解放軍空軍拉-11戰機擊落。為了這事英美曾出動了兩艘航空母艦菲律賓海號(USS Philippine Sea,CVA-47)及大黃蜂號(USS Hornet,CV-12)在內之戰艦群搜救兼和共匪空戰撃落兩架拉-11匪機。事後共匪承認責任賠償兼把當時涉案的飛行員趙旭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僚機飛行員韓光榮被禁閉一個月,空軍航空兵第18師副師長曹振邦則受到紀律處分。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紅籌風暴中,除了粵海投資(00270:HK),於1997年5月29日超額集資上市的北京控股(00392:HK)亦是另一隻咸魚翻生紅籌窗口公司。根據2008年至2013年年報,公司溢利由人民幣26.96億元上升至人民幣47.55億元,年複合增長12.02%。現時北京控股(00392:HK)收入來源有兩大業務,包括燕京啤酒和燃氣,期內兩者年複合增長分別是12.28%和16.28%,現時各佔業績23.33%和66.93%。至於污水及自來水處理業務則佔9.74%,期內年複合增長是20.58%。2013年07月30日北京控股(00392:HK)斥資約82.22億元從母公司手中購入中國燃氣(00384:HK)約22.01%權益,成為單一最大股東。由粵海投資(00270:HK)和北京控股(00392:HK)近十多年歷史可見,這些傳統地方諸侯的業務依靠國策和地利進軍公用和房地產業務,重炒當年高PE收購低PE谷高股價財技。要知道那些業務直正是有利可圖的國策,這些地方諸侯的動向可能是明燈,改天再談中國燃氣(00384:HK)。
馬航半年內兩單空難是悲劇,有關MH17墜機事件原因動機眾說紛飛,但筆者較傾向相信是親俄份子所為。無論如何,戰禍永遠不會是如米帝戰爭片那麼唯美,願死者安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882

上海外灘跨年夜發生踩踏事故 已致36死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656

據新華社報道,2014年12月31日晚23時35分許,上海外灘陳毅廣場發生群眾擁擠踩踏事故。

上海市衛生計生委最新消息稱,截至今天上午11點,事件已致36人死亡,47人受傷。除7人因輕微傷離院外,其余40人在院治療,已查明身份的33人。傷員中男性12人,女性28人;重傷13人,輕傷27人。

據南都記者郭現中昨晚在上海外灘親歷,晚11:30分始開始有女人尖叫和孩子的啼哭聲,34分有人被擠倒,情勢開始失控,40分始大家呼喊“後退”,50分時更多警察趕到,至55 分,倒地未受傷的人已經站起來。12:00左右遇難者遺體被帶離現場。(具體報道點這里

事故發生後,上海市連夜成立工作組。上海市委書記韓正、市長楊雄要求全力做好傷員搶救和善後處置等工作。事故原因目前正在調查中。

在1月1日下午3點12分,上海市公安局黃浦分局召開新聞發布會,據多家媒體引述發布會消息,警方表示踩踏事件具體位置在外灘陳毅廣場南側匝道。監控發現,昨晚23時30分許,該區域情況異常,人員滯留。警方先後增派500名警力參與救援。目前尚無法斷定發生在陳毅廣場通道口的踩踏事件,與對過馬路的店家拋灑傳單的事件是否具有直接關系。

事件發生後,習近平對上海外灘踩踏事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以赴救治傷員,抓緊做好善後工作,加強安全措施確保節日期間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李克強也就事件處置作出批示。

1日上午,上海市委、市政府召開緊急會議,傳達習近平、李克強關於外灘陳毅廣場擁擠踩踏事件的重要批示精神。市委書記韓正說,要立即全面梳理全市各類大型活動、特別是人群高度聚集區大型活動的安排,該停的必須停止。

原定今晚舉行的上海中心元旦亮燈秀取消。

以下是新華社對現場目擊者的采訪報道

  吳濤:外灘大樓上有人撒代金券引發騷亂

  安徽小夥吳濤當晚去外灘看燈光秀、參加跨年活動。他向新華社記者講述了他當時親歷的情況。

  “當時很多人擁擠在外灘平臺、上下臺階以及下面的馬路上。真的是人山人海。”吳濤回憶說,“後來就聽到有人喊,樓上撒錢了,人群就開始騷動起來。”

  據了解,在23時30分許,與外灘觀景平臺相隔一條馬路的外灘18號建築的三樓窗口,疑似某商家在往窗外撒“美金”。經記者多方核實,群眾口中所謂的“美金”,是某酒吧印有“M18”、“100”字樣的代金券,記者在一位陳先生的手機看到了這張代金券,外觀的確和美元紙幣類似。

  “當時先是那幢大樓底下的人開始騷動起來。晚上風大,樓上那人也撒了很多‘美金’,不少都隨風飄到了觀景平臺這里,引起小孩和年輕人的撿拾,進而引發了混亂,導致了踩踏的發生。”

  “我身邊有個姑娘被人擠了下摔倒了,也被踩傷了,我把她拉出人群後,就送她來到醫院了。”吳濤說,“我從她的手機里找到了她家人的聯系電話,已經給家人打電話了,等家人趕過來。”

  吳濤說:“想想真後怕,要是我當時也在那個出事的臺階上,現在躺在醫院里的人可能就是我了。”

  殷女士:一群年輕人在臺階上擁擠起哄

  殷女士一家7口當晚一起到外灘,想看浦東的燈光秀。雖然她們三個大人盡力去保護孩子了,但她12歲的兒子還是不幸受傷,正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搶救。她的嫂子骨折,在另一家醫院救治。

  “我嫂子的孩子18歲走在前面,當中兩個小孩跟著,我護在中間,我兒子跟在我後面,然後是我哥哥嫂子。”殷女士回憶說,“當時人特別擠,所以我們幾個幾乎是一條直線在走。”

  殷女士向新華社記者回憶說:“當時不知道誰喊了幾聲,然後在臺階上就有幾個小年輕的在那里起哄擁擠。本來臺階上就擠滿了人,平臺上的人想下來,下面馬路上的人想上去,我們被擠在當中。很快就有女孩子摔倒、尖叫,然後人就這樣一層層倒下去。”

  “人群一亂,我趕緊把前面的兩個小孩給護住,等我想回頭叫我兒子時,發現已經被擠下去了。”殷女士說,“等後來把他救出來時,他的棉衣翻過來套在頭上,額頭烏青,脖子上有兩條很深的勒痕。嘴巴和鼻子里有血流出來,衣服上全是黑黑的腳印……”言罷,她泣不成聲。

以下為媒體報道的事故現場圖片:

waitan1

waitan2

waitan4

waitan3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585

專家解析上海踩踏事故四大誘因:預案、臺階、信息、日常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6933

預案:地鐵有沒有甩站?

“當人群密度達到一定極限時,就會由於擁擠過度導致人員之間互相影響,甚至引發推擠及被動移動。這種情況下一旦出現人員跌倒,人群將來不及反應,造成踩踏。”這段關於踩踏的標準描述來自於一篇引用率頗高的論文(《公共場所踩踏事故分析》孫超,吳宗之),文章說:目前國內外對於人員擁擠的判別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但有規定指出景區、景點內達到1㎡/人、室外達到0.75㎡/人,即要立即啟動應急預案。

國家行政學院鐘開斌教授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上海的踩踏事件他今天一直在關註。他認為應當從活動前的風險防控、活動中的防控措施、活動之外的公共安全教育現狀來反思這個事件。

“首先,要考察大型活動的風險評估是否到位。”鐘開斌說:“尤其是上海跨年這樣的事情,需要考慮敏感時間、敏感地點、敏感人群對應的風險。具體來說要考察單位時間內人流數量、人員結構如何組成等問題。應急預案是依據風險評估來制作的。”

“我們如果對事發現場畫幾個圈來表示,最外層的一圈要考慮的是活動周邊道路交通的問題。這包括地鐵過站是否甩站通過,沿線公交是否封站等措施。我記得往年上海跨年地鐵都是甩站通過,今年好像沒有看到這樣的信息。”

“往里面一個圈是關鍵路口、臨近道路(相對核心區域來說)的人流控制問題,這包括人員是否要切割分片等具體措施。再往里面一個圈才是核心現場即活動舉辦地點的管控,要考慮在核心區域的人群究竟是一千一千地進入,還是完全就是敞開的進入。”

 

 

臺階:忽視臺階是造成擠踏事件原因

複旦大學城市公共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騰五曉也認為應當針對特定問題訂制預案,“比如踩踏的預案,現在來看,陳毅廣場是臺階式的,如果人流擁擠,毫無疑問是有可能發生踩踏事故的。”

南方周末記者查閱多篇文獻發現,包括前述論文在內的多篇論文均提到“公眾聚集場所疏散走道的路面設計不當也是造成群體性擠踏事件的重要原因。路面不平、摩擦系數小或使用臺階、斜坡不僅會降低人群行進的速度 , 而且會因為某個個體行進速度的被迫降低或摔倒引發‘ 多米諾骨牌 ’效應。”

“一般來說,大型活動的預案還包括哪些事情誰來做,可能發生什麽情況(踩踏,爆炸,燃放煙花爆竹等),如何應對等。”騰五曉認為:“在制定預案的時候應該分析各種情況,我們可能預防不了有人會大吼一聲,有人會發代金券,但可以預計這些事情會發生怎樣的影響。” 騰曉五認為陳毅廣場式的臺階在每個地方都是存在的,“這里並不是要求每個地方都是平的,要說臺階本身有太多的問題,那不正確。在平常的時候,這樣的臺階是極好的景觀,但是當人員太多的時候,那麽臺階就是個問題,是個安全隱患。如果我們在做預案的時候考慮到臺階的存在,比如說我們可以把臺階地區隔離起來,或者通過保安來隔離人流。”騰曉五的傾向是安全事故是可以通過人為預案來預防,即便發生安全事故也可以把傷害降到最小。

 

信息:溝通不暢加劇事故

鐘開斌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從我目前了解到的情況來看,上海跨年活動的信息發布存在問題。”

“一般大型活動舉辦之前,無論是通過網絡還是通過其他媒體渠道,清晰完整地發布活動內容、活動範圍、安全提醒等信息是十分必要的。上海這次跨年的活動,給我個人的感覺是信息提示不到位,事前預警沒有做好。到底在外灘要舉辦什麽活動,有哪些內容,沒有事先明確,也沒有註意事項。活動舉辦者與市民之間的溝通存在問題。”

在他看來,在活動進行的過程中,人群已經有發生擁擠的趨勢,此時可以通過必要的高音喇叭或者廣播、短信、網絡等任何能起到作用的媒體對人群進行疏導(但最終未能實現)。

日常:全民公共安全教育亟待普及

“在無秩序的情況下,人群漫無目的時是很容易亂的。”騰五曉認為,大型活動的主辦者是主要責任人,是安全管理的第一責任人。“簡單來說,安全是一個常抓不怠的一個東西。你放松了,就必定會導致事故。安全是一個精細化的管理。所有的安全問題都是安全管理部門管理不到位的反映。反過來,我們要反思安全管理部門是否管理到位。我們要分析安全部門是否有應急預案,這是第一,第二點是要追問這個預案是否考慮到了各種情況,第三是要看看預案是否在執行過程中得到落實。”

“就像交通規則,如果一個人如果今天闖紅燈了,你覺得沒問題,但是10個人,100個人都去闖紅燈,那事故無疑會發生。我們要反思的是上海的安全管理部門是否做到了萬無一失。”

鐘開斌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根據國家《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管理條例》規定,大型活動需要經過嚴格審批並配備一定標準的安全措施,法條寫得很清楚。“不過上海外灘跨年的踩踏事件可能並不像奧運會、世博會那樣,每天人員有多少是相對固定且方便預計的。外灘的人群是自發聚集的。”

在踩踏事故發生之後需要反思的是舉辦方(不論是企業還是其他機構)安排的警力、救護車誌願者到底夠不夠等問題。“當然剛剛列舉的都是‘他救’措施”,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應急救援包括“自救”,“互救”,和“他救”。“‘他救’的主體是政府、活動舉辦方等,上海的外灘踩踏事件反映了普通市民的欠缺自救能力的事實。事故發生之後,‘他救’往往不及‘自救’來得快。”

“從目前掌握的信息來看,外灘踩踏事件的親歷者在遇到公共安全事件的時候表現得心理高度緊張,這可能源於他們之前所接受的公共安全教育不夠。”鐘開斌介紹,網上有一項數據能說明問題,在美國,掌握心肺複蘇技術培訓的人就有7000萬,相當於全美總人口的1/3。而在我國,接受初級急救培訓的人口比例還很少,普及率不高。

“我們去日本考察,發現他們從幼兒園開始分不同階段對學生進行地震、火災、交通事故、大型活動等公共安全教育,德國則是從小學開始組織學生參加救援誌願者‘童子軍’,不僅讓他們學習公共安全知識,還讓他們親身參與實踐。反觀我國,每每發生校車事故、人員踩踏事件的時候才會臨時想起公共安全教育的重要。”鐘開斌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762

安監總局回應福建PX項目事故:安全管理問題嚴重 將嚴肅處理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9076

2015年4月9日,福建古雷騰龍芳烴公司中間罐區第四個著火罐體的明火已被撲滅,相關善後工作正有序進行中。 (CFP/圖)

中新網報道,2015年4月22日,國家安全監管總局新聞發言人黃毅回應福建PX項目爆炸調查情況時指出,這起事故已經定性為責任事故,暴露出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的嚴重問題,對這起事故要依法依規進行嚴肅處理。

4月6日19時左右,位於福建漳州的古雷PX項目突然發生爆炸,這是該項目兩年內第二次發生爆炸。

國新辦22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就《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執法的通知》進行解讀,並答記者問。

黃毅在回應福建PX項目爆炸調查情況時指出,這起事故已經定性為責任事故,福建省人民政府已經組織事故調查組展開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國務院安委會已經對這起事故進行掛牌督辦。經過分析,這起事故暴露出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的嚴重問題。

一個是企業的主要負責人重效益、輕安全,在工程建設、設備設施選用上采取了最低價投標的招標方式,所以埋下了重大的隱患,這起事故就是由於二甲苯裝置在運行過程當中輸料管焊口由於焊接不實而導致斷裂,泄露出來的物料被吸入到爐膛,因高溫導致燃爆。所以設施的安裝過程當中就存在重大隱患。

二是裝置的規劃布局不合理、不科學,加熱爐跟儲罐罐區距離太近,沒有考慮到他們之間的風險,加熱爐發生爆炸之後,沖擊波直接把最近的一個大罐給撕裂,點燃了罐中的物料,引起著火。

三是企業的安全管理與地方政府部門的安全監管都存在不到位的問題。

黃毅表示,所以對這起事故要依法依規進行嚴肅的處理,不管涉及到哪一個人,哪一個部門,哪一個單位都要嚴肅處理。

黃毅:國家對PX產品的需求量是很大的

黃毅介紹,為了深刻吸取這次事故的教訓,防止同類型事故的發生,安監總局近期組織了四個檢查組,對中國目前現有的PX生產企業進行全覆蓋的檢查抽查。

黃毅表示,中國現有的PX生產企業,都保持了安全穩定的運行狀態,所以事實表明,PX生產的工藝和技術是成熟的,只要嚴格管理是可以預防事故的。而且,目前我們國家對PX產品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實際生產能力只相當於一半。所以對外依存度比較大。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副局長楊元元強調,危險化學品始終是安監總局監管的重點。

據《海峽導報》報道,21日,漳州市政府向各縣(市、區)下發2015年消防安全目標責任書,根據責任書,今年漳州市將建成一批消防站。其中,古雷開發區完成化工演練裝置(一期)建設的5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718

山西“4·19”煤礦透水事故已致19人遇難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9073

4月21日,救援人員下井展開搜救。4月19日18時50分,大同煤礦集團地煤公司姜家灣煤礦發生透水事故,24人被困。 (新華社記者 燕雁/圖)

中新網報道,4月22日,國家安全監管總局新聞發言人黃毅就“4.19”山西大同煤礦安全事故表示,被困的24名礦工,獲救的有3名,遇難並發現遺體的有19名,還有兩名在繼續搜救之中,搜救工作絕不放棄。隨後將要展開對這起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

4月19日18時50分左右,山西省大同市同煤集團地煤公司姜家灣煤礦發生透水事故。該礦當班有247人下井,其中223人安全升井,24人被困井下。

據有關方面初步判斷,事故原因是上層采空區積水所致。

事故發生後,擁有國家級礦山救護隊的同煤集團地煤公司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組織成立技術、打鉆、搶險施工、物資供應、救護、醫療等10個專業組,共計600余名救援人員趕赴現場參加搶險。

另據中新網報道,21日13時11分,山西同煤集團姜家灣煤礦透水事故第一名生還者被擡出井,此時距離事發已過去42小時。此後接連兩名仍有生命體征的傷者被擡上救護車。

半個小時後,第4名傷者被擡出井時已無生命體征。據院方人員透露,獲救的3名礦工目前生命體征平穩。

新華網報道,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省長李小鵬20日上午帶領省委省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到救援現場指揮搶險救援。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新聞發言人黃毅22日表示,安全生產工作必須把保護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到第一位。一些發達的產煤國家,在上個世紀的初期就提出並逐步實現了煤礦的“零死亡”,而且中國11000個煤礦去年實現“零死亡”的是10500個,達到95.4%,所以實現“零死亡”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姜家灣煤礦為生產礦井,年生產能力90萬噸。受事故影響,山西將暫停審批整合煤礦複產驗收工作。20日起,同煤集團所有整合煤礦全部停產整頓;省屬其他集團整合煤礦開展自查自糾;大同市整合煤礦開展自查自糾。

2010年3月28日3月28日13時40分左右,由中煤一建公司63工程處承建的位於山西省臨汾市鄉寧縣王家嶺煤礦發生透水事故。事發時共有261人在井下作業,其中108人升井,153人被困井下,其中115人成功獲救,遇難38人。王家嶺煤礦透水事故屬特別重大安全事故,39名事故責任人被追究責任,其中9名責任人涉嫌重大責任事故犯罪被批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721

臺灣粉塵爆炸事故近500人傷 主辦人下跪致歉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0346

2015年6月28日,中國臺灣,臺灣新北市八仙樂園27日晚發生粉塵爆炸事故。 (東方IC/圖)

臺灣新北市八仙樂園6月27日晚舉辦“彩虹派對”時發生粉塵爆炸,造成現場參與者燒傷。據中新網報道,截至29日9時,八仙樂園爆炸傷患共有499人就醫,439人住院治療中,其中211人在加護病房治療、228人在普通病房。29日,一名李姓女子不治身亡。

據了解,共有4名大陸居民在事故中受傷。國臺辦新聞局工作人員表示,海協會與臺海基會將保持聯系,會同有關方面為家屬赴臺提供協助。

新華網消息,臺灣教育主管部門28日表示,截至28日18時,初步統計共205名師生在爆炸中受傷,包括高級中等以下學校70名師生(含1名教師)及大專校院135名學生。

七彩粉末近年來被島內廣泛用於路跑、派對等娛樂活動。臺灣衛福部門負責人蔣丙煌表示,這是臺灣第一次在開放空間發生這種意外,將研議加強管理娛樂用途的金屬彩色粉末。

爆料稱主持人叼煙上臺

臺海網援引中國時報29日報道說,新北市調查人員初步判定,主辦單位使用二氧化碳鋼瓶,從舞臺上把粉末射向民眾區,也就是靠近舞臺西側,粉塵遭遇熱源引發爆炸,從現場遺留的10多個打火機分析,幾乎可以斷定“抽煙點火就是元兇”。

讓調查人員重視的是,現場雖有禁煙標誌,但民眾顯然沒有遵守,從起火點遺留10多個打火機以及滿地煙蒂分析,可以推斷不少人邊玩邊抽煙,因此,火源幾乎就是煙蒂或點燃的打火機,但仍不完全排除電器火花造成。

據報道,新北市消防局火調科長洪良建指出,舞臺上的燈光、電器等物品,與起火點舞臺西區,也就是觀眾席還有不小距離。依據他的說法,舞臺燈光、電器引發爆炸的幾率很低。

針對爆料指出活動主持人叼煙上臺,主辦單位負責人呂忠吉(42歲)表示沒有親眼看見,但也坦承未事先告訴工作人員註意火源可能引起的危險,只要求工作人員註意現場有沒有人嗑藥,坦承無法完全禁煙。

2015年6月28日,中國臺灣,臺灣新北市八仙樂園27日晚發生粉塵爆炸事故。圖為事故現場。 (央視視頻截圖/圖)

主辦者下跪致歉

臺海網報道,八仙樂園總經理陳慧穎29日宣布,將成立1億元新臺幣的信托基金,幫助此次粉塵爆炸的傷者。活動主辦者呂忠吉則公開下跪致歉。

瑞博國際整合行銷公司、玩色創意公司為活動主辦單位,向八仙樂園租用場地。

八仙樂園總經理陳慧穎29日出面面對媒體,鞠躬向所有人道歉,並哭著表示,“非常對不起,出租場地造成這麽多人受傷,真的非常難過。不管最終調查結果、法院判斷責任歸屬為何,都會勇於承受”。她表態將成立1億元新臺幣的信托基金,用於幫助傷者。

主辦者呂忠吉在鏡頭前下跪、雙手合十致歉。他哽咽表示,“發生這件事情大家都不願意,我覺得太多的傷害是可以避免,看到這麽多燒燙傷的民眾我不知道可以進行什麽後續,可是我會盡我能力處理善後”。

目前,新北市政府要求八仙樂園在調查結果還沒出爐前,無限期停業。

“彩粉”安全嗎?

新華網報道,臺灣發生的粉塵爆炸,讓不少人首次意識到這些彩粉的可怕威力。

專家介紹,這種彩色粉末主要是用的玉米粉,易燃、密度高,遇火容易爆炸燃燒,常用於大型的活動、遊樂場所,而最常見的就是用於近兩年風靡全球的“彩色跑”中。

根據新華網記者不完全統計,近兩年我國曾有20多個城市舉辦過“彩色跑”,但不少參與者、主辦方卻都對彩粉的安全性一知半解,賣家對易燃性只字不提,活動現場的危險警示非常少。

上海市公安局一位曾參與大型活動安保的警員表示,上海目前對於類似彩色跑活動的舉辦有具體的審批措施,“包括路線、參與人數、活動使用器具等,都會進行審查。”他表示,對於粉塵可能產生的危害性,警方有一定的預估風控和應急準備,但是細化的標準因為有較高的技術含量,警方目前在這方面還有欠缺。

專家認為,作為一項全世界都在舉行的運動,因為一次爆炸就因噎廢食、將“彩色跑”完全喊停,並不現實。但彩色粉末並非百分之百安全,未來在大型活動的審批、安全性評估和彩粉的管理上,都亟待加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732

大連中石油起火事故公益訴訟和解 中石油賠2億元 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07-11/929293.html

近日,中國東北地區索賠額最大的環境公益訴訟——大連市環保誌願者協會狀告中石油“7·16”起火事故,以庭前和解形式結束。中石油拿出2億元用於海洋修複和保護,大連環保誌願者協會不再上訴。

1115879848_14364920694711n.thumb_head

近日,中國東北地區索賠額最大的環境公益訴訟——大連市環保誌願者協會狀告中石油“7·16”起火事故,以庭前和解形式結束。

中石油拿出2億元用於海洋修複和保護,大連環保誌願者協會不再上訴。

百家訴訟主體推進環境公益訴訟

雖然和索賠的6.45億元有差距,對於協會會長楊白新來說,這是一個可以接受的結果。“相對於具體的賠償金額,這次訴訟我們更註重的是對公眾環境法治意識的啟蒙,總體看我們達到了這個目標。”楊白新說。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環境與發展的矛盾日益凸顯,但作為保護環境的重要武器——環境公益訴訟,卻因法律上的訴訟主體限制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

為充分發揮環境公益訴訟的作用,今年年初正式生效的新《環境保護法》,將連續從事環境保護公益活動五年以上且無違法記錄的社會組織納入環境公益訴訟主體。

“在全國範圍,符合新環保法公益訴訟主體要求的民間組織有數百家,這對於推動環境公益訴訟有非常大的幫助。”中國民間環保組織自然之友總幹事張伯駒說。

訴訟加大企業環境違法成本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公益部部長王文勇介紹,新環保法實施後,基金會一直在做各方面的準備工作,包括理論研究和實地調查,目前已在內蒙古、山東和福建等地針對近年來的重大環境汙染事件提起訴訟。

“我們做環境公益訴訟一是為了喚起公眾的環保意識,讓更多人了解並參與到公益訴訟中來;二是為了增加汙染者的違法成本。”王文勇說,“之前環保主要依賴行政處罰,對於大企業來說力度太小,違法成本太低,現在通過公益訴訟能大大提高破壞環境的成本,從而對潛在的違法者形成威懾。”

張伯駒認為,盡管環境公益訴訟在全國範圍已有很大發展,但想讓這種方式成為防止環境汙染的常規武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具體說就是環境公益訴訟打擊的是違法行為,法律規定是環保和發展的紅線,只要違法,就既不利於環保也不利於發展。”張伯駒說。

環境公益訴訟支持力度有待加強

除此之外,政府對環境公益訴訟的支持力度仍待加強,訴訟取證成本高、難度大,法院判決執行困難等問題都影響著環境公益訴訟在中國的發展。

盡管面臨重重困難,楊白新對環境公益訴訟的未來仍充滿信心。“我們更多的是打頭陣,提供經驗和教訓,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這項事業之中,因為環保不僅是個人或某個組織的追求,它是歷史的發展趨勢。”

(原標題:東北地區索賠數額最大環境公益訴訟庭前和解 中石油賠償2億元修複海洋)

  • 法制晚報
  • 李怡
  • 李洪鵬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597

中國通號終於上市了 曾因溫州動車事故擱置數年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66103.html

中國通號終於上市了 曾因溫州動車事故擱置數年

一財網 王海 2015-08-06 11:43:00

中國通號以6.3港元/股的低端定價發行17.5億股,募集資金約110.25億港元。此前,曾計劃2011年底在內地掛牌上市,但因當年發生震驚中外的甬溫線動車事故而被擱置。

全球最大的軌道交通控制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中國通號將於明天(8月7日)起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交易。

據悉,中國通號(03969.HK)以6.3港元/股的低端定價發行17.5億股,募集資金約110.25億港元。此前,中國通號公布的招股區間為每股6.3~8港元。有業內人士指出,此次發行價落在低端與近期股市波動較大有關,說明投資者態度謹慎。

8月6日,中國通號公布了此次中簽情況。香港公開發售股份最終數目為4733.7萬股,占初步可供認購總數8750萬股的54%,未獲得足額認購,余下的4016.3萬股將重新分配至國際發售。國際發售部分獲輕度超額認購,重新分配後,國際發售下的H股數目增至約17.03億股。

值得註意的是,此次發售吸引了包括中國中鐵投資、南車(香港)、中國人壽、中船在內的16名基石投資者,陣容頗為強大。根據發售結果,基石投資者共計認購11.95億股,占總發行股數17.5億股的68.29%(假設超額配售權未獲行使)。

中國通號始建於1953年,是全球最大的軌道交通控制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中國鐵路列車調度指揮系統唯一供貨商,同時也是中國城市軌道交通控制系統解決方案的最大供貨商,占中國城市軌道交通控制系統市場40.1%的份額。

按照業務劃分

據了解,此次募集資金所得款項凈額約107.66億港元。這107.66億港元中,約30%用於中國通號長期研發;約20%用於固定資產投資;約20%用於境內外一般性收購;約20%用於投資PPP項目,約10%用於補充運營流動資金。

得益於中國軌道交通行業的持續增長,近年來公司業績也取得了較快增長。2012年~2014年,營收分別為105.51億元、130.65億元及173.29億元;同期利潤分別為10.87億元、12.39億元及20.40億元。

按照市場劃分

根據第三方機構沙利文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鐵路控制系統市場占據了全球同類市場34.1%的市場份額,其中高速鐵路控制系統市場占全球同類市場77.8%的市場份額。報告預計到2020年中國國家鐵路運營里程將達到15.84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運營里程預計將達到4.01萬公里;城際鐵路運營里程將達到0.96萬公里。

據悉,中國通號曾計劃2011年底在內地掛牌上市,但因當年發生震驚中外的甬溫線動車事故而被擱置。時隔3年後重啟上市計劃,上市地點則換成了香港。

中國通號在香港掛牌後,中國擁有鐵路背景的5家央企(中國中車、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通號、中國鐵物)中,僅有中國鐵物尚未登陸資本市場。

編輯:王佑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04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