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麗珊 胡子彤 機會不等人 2017-10-13
1 :
GS(14)@2017-10-16 03:23:49https://www.am730.com.hk/news/%E ... D%89%E4%BA%BA-99352
月初,台灣金馬獎公布了提名名單,今屆的港味不濃,入圍的香港電影人不多,新名字更是欠奉,回看過去兩年,不少新晉導演或演員獲提名,蘇麗珊(Cecilia)與胡子彤便是其中之一,兩人分別憑首齣電影的亮眼表現,先後獲提名最佳新演員,子彤更奪得金像獎最佳新演員,無疑是演藝事業起步的強心針。在青黃不接的香港影圈,兩位生力軍不乏演出機會,最近他們在葉念琛的年度愛情喜劇《愛情奴隸獸》合作,樣子甜美的Cecilia更是擔正演第二代阿寶,外人看來演藝路上穩步向前,她卻自知不能單靠外貌打天才波,兩年前特地跑往外地修讀短期戲劇課程,查找自己不足之處,「面對課堂的演出練習,發現自己會害羞得呆了,原來不敢跳出安舒區,唯有盡力改善,沒有捷徑,就是不斷去試。」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港隊棒球員出身的子彤,深明練好基本功的道理,積極累積經驗作自我裝備,他在新戲嘗試演詼諧角色,務求開闊戲路。
文:許惠敏 圖:莊振邦
髮型:Will Yu@the attic (蘇麗珊、胡子彤)
化妝:Will Wong@WiLL makeup (蘇麗珊、胡子彤)
服裝:agnes b. (蘇麗珊) 場地:E-Max
news-images
輪流轉 奴隸獸
不說不知,Cecilia與子彤幾乎是同期接拍首齣電影,只是子彤的《點五步》較Cecilia的《哪一天我們會飛》遲一年公映,Cecilia變成了前輩,兩位同齡的新晉演員在《奴》片首次合作,卻不是演情侶,皆因Cecilia被選上做阿寶繼任人,在戲裡與方力申有感情線,她形容,「今次角色跟以往有頗大分別,很男仔頭又粗粗魯魯,因為很鄙視奴隸獸,對小方幾刻薄。」電影主題講男生甘願為女友做奴隸,兩人又點睇?子彤坦言曾有過隨傳隨到的為奴日子,「讀書年代不太懂拍拖,初戀分手後,前女友話要食糖水或甚麼,我便立即去買,現在回想的確很蠢。」經一事,長一智,自幼在棒球場接受運動員訓練的子彤,頗有領悟,「愛情不同做運動,即使你努力付出,都未必有預期的成果,漸明白拍拖是兩個人的事,最緊要溝通,付出但不可以太盲目!」對於做奴隸獸,他甚有保留,突然有感而發,「我不知這樣說會否冒犯,在我兒時或更早年代,在男尊女卑的觀念下,男性操控女性的情況很普遍,只不過當時大家都公認接受,近來提倡男女平等,大家才發覺女生亦可以有主導與控制權。」
親熱戲 忘報案
潮流興收兵,模特兒出身的Cecilia早被封為女神,當然有做娘娘的本錢,她卻自言甚少向男友發指令,「我是頗獨立的女生,拍拖關係很平等,就是連見面都不用太多。」子彤半信半疑問:「你倆都不會很『黐身』嗎?」Cecilia爽快回答:「是啊!是正正常常吧!」「黐身」或源於性格,實也反映缺乏安全感,兩人的演戲對手不乏俊男美女,如何令另一半安心?有個圈外男友的Cecilia直說:「男友的確有點顧慮,所以我讓他認識我所有朋友,不跟其他男生單獨出街,不過,始終都是靠信任。」老老實實,戲假情真時有發生,拍親熱戲始終是「高危」動作,另一半可會呷醋?Cecilia隨即自爆曾經忘記報案,「其實我跟小方有親熱戲,男友某天看預告片後,才突然問起『原來你哋有錫?』」她才恍然明白,自己忽略了男友感受,「他凝重地叮囑我『下次記得先話我知!』我唯有答應以後預早知會。」剛才聽得哈哈大笑的子彤,突然意識事態嚴重,「死喇!我在另一套戲已經拍了,不過忘記報案……」他續說:「其實拍戲要培養感情,才有情侶感覺,否則拍出來便很肉酸,看來,真的預先跟男女朋友說。」
news-images
演戲 從基本學起
畢竟,兩人拍戲日子尚短,無論演戲或待人處世之道,還需要不斷學習與適應。Cecilia,兩年前憑《哪一天我們會飛》的清新討喜演出,令觀眾眼前一亮,她慶幸出道獲幸運之神眷顧,遇上合適的好角色,自知演戲方面是由零開始,「大家都讚演得很自然,不會直接說怎可演得更好,我從來不知自己有甚麼不足。」於是,她遠赴洛杉磯修讀兩個月的電影課程,見過世面,沒保證演技會大躍進,卻更清楚自己的限制,「其實,讀完這課程很不開心,發現自己很多不足,面對課堂的演出練習,會害羞得呆了,不敢跳出安舒區。」Cecilia所指的是探索嶄新的演繹方式,「例如演一個人敲門,最穩陣是如常地用手敲,但用水杯敲門的效果又如何?」由棒球場跳進電影圈拍《點五步》,子彤自知本身的棒球員背景幫了不少忙,若要留在圈裡長遠發展,必先要打好根基,故此,他也讀了本地的短期演戲班,「最基本學了怎樣設計角色的方法,在塑造角色方面,希望能發掘更多的可能性。」
笑聲救緊張大師
理論與實踐永遠有著距離,要將兩者拉近,得靠累積實戰經驗。《奴》片是兩人首次演喜劇,Cecilia更是繼鄧麗欣之後接任演阿寶,問她可擔心觀眾比較?她表示,開拍前向葉導演提出大堆問題,發現兩個是獨立角色,反而最大壓力源於喜劇演出,「頭一兩天不太掌握喜劇節奏,非常緊張,頻頻食螺絲。」幸好現場氣氛輕鬆,有「串燒三警」子彤與小方和Ben Sir(歐陽偉豪)在場,經常令她忍俊不禁,心情才沒那樣繃緊。子彤形容今次角色是負責搞笑,「我與Ben Sir在戲裡經常取笑小方,角色較戇直又有點衝動,跟《點五步》裡兇神惡煞的細威有頗大分別。」談到演搞笑角色,子彤顯得非常雀躍,他自言從小開始看喜劇,周星馳的戲絕不放過,也是鄭中基和杜汶澤的粉絲,「雖然喜劇節奏很難拿捏,但希望做一個性格演員之餘,加入搞笑元素,讓觀眾看到不一樣的自己。」外表看來甚cool的子彤,拍照擺甫士古靈精怪,骨子裡風趣幽默,難怪被看中參演喜劇,「因為之前與導演合作拍劇(Fox原創華語劇《心冤》),他發掘了我的傻氣和搞笑天分。」
鎂光燈下的適應
在演藝圈工作,從來不單是在鏡頭前演戲,本來形象清純討好的Cecilia,因為與游學修不足一年的戀情,惹來負評,縱然暫未影響演出機會,但活在鎂光燈下,她坦言至今仍然適應不良,「最難是心態,我是很沒顧慮的人,通常做了才算,但逐漸發現有些事情不可不理,加上我不太懂說話,要學習組織對答做訪問,很辛苦!」生活不如讀書年代般無拘束,不能買張機票便飛走,戀情成為傳媒的焦點,她坦言充滿掙扎,「經常質疑自己是否適合留在這個圈,因為我本身慢熱,不是很social,在陌生環境便會很不安……」話未說完,子彤好奇問,「像人群恐懼症嗎?」她不假思索答道:「很嚴重,但我很喜歡演戲,決定留下來發展,便要持守很強的信念,慢慢學習適應!」子彤則笑言自己「死剩把口」,最怕是說話太直而得罪人,其次就是要習慣化妝set頭才出街見人,不過,最難始終是兼顧演員和棒球員兩個身份,他一臉認真地說:「機遇不等人,決定做演員便要有所取捨,原定參加10月初的比賽(亞洲棒球錦標賽),便因拍戲而去不了。」大膽問他何以堅持不放棄棒球?「因為喜歡,棒球場上有班仍然奮鬥的好兄弟,這是一個讓我放鬆和治療心靈的地方。」難得兩人沒有被掌聲沖昏頭腦,目標清晰,實為影圈帶來新朝氣。
譚新強﹕未來科技界4個不等號
1 :
GS(14)@2017-11-04 15:38:37【明報專訊】近日全球科技股都非常神勇,最耀眼的是亞馬遜公布第三季業績後,股價爆升了15%,老闆貝索斯(Jeff Bezos)榮升為全球首富!FAANG的其他成員表現也不俗,蘋果、facebook、Google也不斷創歷史新高,Netflix稍弱,可能跟皇牌網劇《紙牌屋》被腰斬、主角奇雲史柏斯(Kevin Spacey)被捲入愈演愈烈的荷李活性騷擾醜聞有關。
但如明眼人CNBC評論員Jim Cramer所說,第三季度全球業績最亮麗的是三星,營運利潤120億美元,明年自由現金流(FCF)或高達500億美元!明年更將增加派息一倍,亦將大量回購股票。管理層亦全數更換,原CFO李尚勛將升為董事長,替代老臣子權五鉉。CEO職務將繼續由三個主要部門(半導體、手機和消費電器)主管共同擔當。這將是三星有史以來第一次沒有李家成員參與的高管,絕對是好事!
我早料到三星必極力討好股東,因公司必須善待股東才可得到支持,尤其仍在服刑的太子爺李在鎔將在未來重回董事會。增加派息和回購對未來股價有極正面作用,以蘋果為例,過去兩年營收和盈利都近乎無增長,但單靠回購都能把股價推高50%。三星明年保守估計都有10%以上的營收,和20%的盈利增長。近日三星股價已衝上285萬韓圜,日資行如野村和大和尤其看好,最高目標價410萬圜。三星市值約3210億美元,排名12,我仍堅信它能在兩三年內打進頭5位(已非常保守)。現時第5名是facebook,市值5220億美元,最少有六成多上升空間。
我認為AI年代的崛起,對整個北亞——韓國、台灣、日本都極為有利。主因是他們擁有一些跟AI、機器人、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相關的核心技術,尤其在硬件方面。AI技術發展新趨勢,必將顛覆很多對科技投資的傳統觀點,我總括為4個不等號:
(1)硬件 > 軟件
過去10年,誰都知道投資軟件股比硬件好得多。最好例子當然是騰訊(0700),10年升了50倍。從前芯片老大英特爾(Intel),10年升不足七成。對創業者而言,對比就更誇張。幾個小伙子,如幸運搞出一個稍為成功的App,都可值數十億元,如弄出一個微信或facebook就更不得了,幾千億美元都有可能!對比下,硬件是一門極重資產的生意,建一間芯片廠最基本都要投資十億美元以上。就算是fabless模式,都需要大量博士級技術人才。
但在未來AI世界,必先發展很多不同類型硬件,包括GPU、各種傳感器、記憶體等。除此,機器人方面更包括很多真正的機械硬件和電池等。
AI當然也需要軟件,但Nvidia老闆黃仁勛說,未來AI軟件,不再需要非常複雜動輒數萬行代碼。取而代之將是一個簡單的軟件框架,可能只有數十行代碼,然後供應大量數據給予這些AI系統,讓它自己學習。
在過去兩年,最能代表AI的Nvidia,股價從約25美元升至207美元,翻了7倍,比騰訊的140%升幅更厲害多。這當然不等如FAANG和BAT就必定成為輸家。他們大都比傳統硬件公司更有生意頭腦,亦都在大力發展自己的AI技術,包括設計AI芯片(如Google的TPU)。但新的硬件對手如Nvidia、三星,以至Tesla和海康威視等,亦不會再甘心只做別人「奴隸」,他們亦將發展很多AI應用和新商業模式。
(2)GPU > CPU
近年AI的重大突破就是從CPU改為用GPU來建造DNN系統,利用並行計算來大幅提高電腦辨認圖像和語音等最通常的AI應用功能。
AI系統暫時分為訓練(training)和應用(inferencing)兩階段。訓練階段GPU已完全勝出,尤其Nvidia有CUDA界面優勢,是最大贏家。Nvidia估計未來3年,GPU在伺服器市場將增長10倍。應用階段勝負未分,Nvidia企圖說服客人在應用都採用GPU,在示範中GPU辨認圖像的速度比只用CPU的系統快100倍,但問題是GPU很昂貴,非常耗能,在高端用途如Tesla無人駕駛系統或可接受5000美元一台的超級電腦(Tesla宣布了將跟AMD開發自家AI芯片),但低端用途如穿戴式傳感器,則肯定不划算。所以除非重新設計一些較便宜和低耗能的GPU,要不然CPU必仍佔一席位。某些特別應用,如挖比特幣礦或機器人,ASIC的性價比可能更佳,或FPGA的靈活性更強。
(3)製造 > 設計
在半導體行業,從前大家都以為設計技術含量較高,所以估值亦較高。以為製造則較容易,只是開工廠,資本投放又大,只有儍瓜才會做。連在台灣到今天,都有限制陸資投資在設計公司,反而製造公司沒有限制。
半導體代工的生意模式是台積電發明的,在他之前,半導體公司如Intel、Texas Instruments和東芝等都是垂直式的。代工模式出現後,設計變成一門輕資產生意,主要工具就是如Synopsis和Cadence出產的線路設計CAD/CAM軟件。當然設計師仍需懂一點生產技術,化學和物理,但很大部分的實際生產相關問題已交給了代工廠。黃仁勛就經常說,沒有台積電就沒有Nvidia。
我認為製造商的技術含量遠比設計高,既有IP,更有如燒菜般,不能全寫下來的經驗和秘方,這正是台積電最厲害的地方。中國大陸在設計方面已追上來不少,如華為的海思和兆易創新等已貼近國際水平。但在製造方仍差很遠,最先進的中芯國際才剛開始生產28納米芯片,台積電已量產10納米,明年開始7納米。在過去10年,兩家的技術水平可說仍在愈拉愈遠。大陸肯定將能逐漸追上來,但實在殊不容易,因為半導體製造機器的出口,和技術轉移到大陸,都面對愈來愈緊的限制,基本規定是要落後兩代。
所以設計公司如Nvidia、ARM(已被軟銀收購)等光芒四射,增長快,估值超高。但更無可替代的是,在背後默默耕耘、持續增長的台積電,是更肯定的最後贏家。
(4)記憶體 > 邏輯芯片
同樣的,在過去邏輯芯片是半導體行業的明星,最聰明的工程師和公司都希望能設計最新款的CPU,市盈率都較高。Nvidia的PE高達50倍,連慢了很多拍的Intel的PE都仍有14倍。
從前大家把記憶體當作一門不值錢的大宗商品生意,周期性強、過度競爭、盈利不穩定,所以PE只有單位數5至8倍左右。但我已多次解釋這行業已起重大革命,AI加雲端等新應用成為新的長期增長來源,供應方早已演變成寡頭壟斷,再加上摩爾定律(Moore's Law)已接近死亡。雖然Micron、三星已不斷創新高,Hynix也接近高位,但重估PE的過程基本上還未正式開始,很多人仍在等下一個下滑波段,如調整度很淺才肯接受"This time is different"的觀點。
邏輯芯片仍將繼續增長,Nvidia的股價仍極可能再升不少,但記憶體的想像空間當然更大很多。
(中環資產持有facebook、亞馬遜、蘋果、騰訊、阿里巴巴、三星、Nvidia、Tesla、軟銀、台積電、海康威視、Micron、Hynix、兆易創新的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833&issue=2017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