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航:為什麼中國互聯網公司能在海外取勝?
http://www.ihei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875在PC互聯網時代,中國互聯網公司的國際化基本是失敗的。百度曾經高調進軍日本搜索市場,但以失敗告終。阿里巴巴曾經聯合雅虎日本試圖進軍日本,也以失敗告終。騰訊的QQ業務一直沒有大規模的國際化。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中國企業的國際化取得了顯著成果1) 在2014年3月份Google Play的全球下載榜當中,獵豹移動的Clean master和CM security分列一二位2) UC已經是印度市場第一大手機瀏覽器3) 微信在海外已經有1到2億用戶4) 久邦數碼(3G門戶)是去年全世界排名前3的APP發行商,並依靠在海外的業績成功在美國上市5) 名片全能王在美國、日本、韓國三個市場都是App Store商務類應用第一6) 上海的海外廣告平台艾維邑動在海外有著一年數億人民幣的收入7) 觸寶輸入法通過華為、中興等手機廠商在美國市場、歐洲、俄羅斯、印尼等國家取得了很高的市場佔有率8) 觸控科技維護的Cocos2d-x遊戲引擎在日本、韓國、美國市場都是排名第一或者第二的移動遊戲引擎9) IGG在2013年10月份超過Zygna,成為美國區Google Play收入排名前10的企業,並依靠在海外的收入成功在香港上市10) 博雅有70%的收入來自海外,並成功在香港上市中國主要依靠海外移動互聯網市場的公司至少已經產生了5家上市或者擬上市公司:久邦數碼、獵豹移動、IGG、、博雅、艾維邑動我們認為中國企業在移動互聯網全球化的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中國的工程師紅利,中國一個工程師的價格只有美國的五分之一——在硅谷聘用一個初級工程師的年薪約為10萬美金,而中國在2萬多所以在移動互聯網的一些細分領域上中國企業的優勢明顯1) Android工具類應用。工具APP的技術門檻不高,但是需要經常產品迭代,且Android需要多平台、多機型適配,需要大量人力,因此中國公司優勢明顯。所以中國的clean master、Go桌面、觸寶輸入法等都在海外取得了很好的成績2) 快速COPY類的產品,例如遊戲。IGG的崛起就是快速COPY Supercell的COC,當COC遲遲不推出Android版本的時候,IGG率先COPY了這個產品並在許多國家發行Android版本,把這部分用戶洗走
3) 適合同時開多條產品線的產品,例如手機遊戲。中國公司可以用人海戰術同時開很多條產品線,這樣提升成功的概率中國的移動互聯網企業正形成一個抱團走出去的有利局面1) 在運營商設備這個環節,中國的華為、中興在世界上有著很高的市場佔有率,他們不僅銷售電信設備,還幫許多國家的電信運營商搭建商業化平台2) 全世界有50%的智能手機在中國製造,華為、中興、聯想、酷派這些手機走出去的同時,許多中國APP隨著他們一起預裝走向世界。例如觸寶輸入法就和華為、中興一起有預裝合作,銷售到海外,雙方有很靈活的合作方式,例如觸寶低價接受在海外的預裝,這些手機廠商則在中國國內幫忙推廣觸寶的其它應用。UC在印度市場的崛起也是和在聯想等手機廠商中的預裝有很大關係。
3) 中國的微信、GO桌面、Clean master等平台級的移動互聯網應用在海外崛起用戶量,又可以幫助其它中國應用推廣,例如金山的系列工具類App在海外的推廣就借助了GO系列產品4) 這些平台級的移動互聯網公司的流量,又幫助中國的內容型產品,例如手機遊戲發行到海外,例如秦美人、亂鬥堂、我叫MT、城堡爭霸等遊戲都在海外有不錯的表現。
(以上內容摘自觸控科技戰略分析總監曾航在長城會GMIC大會上的演講)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