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與90後談經濟(五)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4/05/90.html
之前的「與90後談經濟」系列,今天又多一篇,主因是早前止凡又跟另外兩位90後朋友仔討論經濟命題,發現他們對理財起步很擔心之際,竟然有金融銷售產品專員向他們埋手,我也毫不猶疑地跟他們分享我的看法。


這兩位90後朋友仔的背景都不一樣,但不約而同地都有舊同學在銀行裡當基金銷售工作,這些舊同學很奇怪,從讀書到現在都不太諗熟,但到這兩位90後大學畢業之後出來工作數月時,這些基金銷售的舊同學就突然主動約見,出來當然是推銷銀行中的基金產品啦。

我對此完全不感到奇怪及驚訝,做保險經紀的,或當金融產品銷售員的,無一不先向身邊親戚朋友埋手,到諗熟的朋友都銷完之後,不諗熟的也都要想,還好好計劃一下人家的人生階段,計算到90後能升讀大學的,到出來工作時,有賺錢能力後,又入世未深,這是最好的時機,相信若我是銷售團隊的trainer,我亦會這樣教授及部署我的銷售團隊。

所推銷的是月供基金,每月要供5千多元,30年期,期間資金不能提取,正所謂「有入無出」。其中一位90後計算過,按其計劃投資的話,未來30年的年回報率大約3%左右。我一聽見這樣的計劃,簡直認為這是街頭騙局的進化版,有基本財務知識的人都不可能接受。但很快我就擔心起來了,因為這個社會正正是大部份人都不太有財務知識的,相信銀行絕對有能力售出很多這類基金計劃,把大多數畢業生的部份薪金都鎖好。

當時跟兩位90後朋友仔分享了我的一些看法,例如其中一位話3%太少了,我又反問:「哪多少才不算少?」,他又答不出來,我建議他多看財務知識相關書籍。之後我又問這個計劃的回報是過去還是預測,他們話多是以過去成績再去預測應有的未來回報,我又提醒他們應想想如何預測未來?過去成績跟未來有何關係?不要養成一種習慣性地把資金交給他人,迷信權威,迷信專業,只要人家有個「團隊」,有多位「專家」,有什麼「執照」,就把自己的辛苦錢交給人家去管,而人家話能預測未來回報這類說都不去思考。

對回報這個概念,不少人都會分析研究一些數字及線表,過去走勢如何,未來走勢如何,過去什麼國家的指數都有多少增長,未來如果走勢持續的話,就會如何之類。我對他們的建議是嘗試深入了解一個系統回報從何而來,好像持有一個物業出租,買入價多少,裝修費多少,管理費多少,地租多少,收租多少,這就能預計到你的租金回報應有多少,當中每一個細項都可能會變化,而都會對租金回報率有所影響,但你仍然對這個物業的回報有一定的掌握。

把這個回報估計能力放到其他投資上,如分析一家公司的股票之類,你大概會預測到回報率如何,這樣需要財務知識。相反,把資金交托到一些「專家」手上,然後從這些「專家」的一些圖表上,或基金宣傳文件上,得知自己的回報應有多少,當然這就不太需要財務知識,你亦可以花更多時間到吃喝玩樂或自己的工作之上,但這樣的做法,成功的機會一定會小得多。

之後,我又問為何要「有入無出」?其中一個90後都問了銷售員類似問題,他問:「如果在這30年時間,我急需運用這筆資金,怎麼辦?」,銷售員的回答一定受過訓練:「這樣操作才能令你可以成功儲蓄,你想想,急需用錢,不同人有不同定義,很多香港人要買架新車,甚至買個新手袋,都算是急錢,如果輕易地從計劃中提錢出來,這就失去了計劃的原意。」

其實「有入無出」是對基金操作的一個很好的條件,這保障基金在大跌市時的運作,一般基金當遇到股災時,由於大部份人都怕後市再跌,於是都會提出基金,這稱為「贖回潮」。由於要應付「贖回潮」的現金,基金經理都要被迫在市場沽出股票變回現金。在股災時股價已經夠低,而因為需要生存,基金只好在低價沽貨,沽壓令市場價格更低,甚至不能成功套現,這是不少基金在金融海潚時沒頂的原因。

為避免這樣的情況,「有入無出」這樣的策略是很好的,讓基金經理可以無後顧之憂地去投資,就算在股災時所套現的部份也不需要交回這批客戶。所以,這些條件,根本不是為了幫助這些客戶儲蓄而設的,而是為基金的運作本身。當然,90後的朋友仔剛出來工作,都不會太了解銀行的本質,正因為他們入世未心深,沒有心計,很容易成為銀行賺錢的目標。

我還告訴他們如果想知道多一些銀行及金融機構的陰謀,隨時可以找我討論,之後我還分享了幾篇文章讓他們參考(以下連結),希望他們有所得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85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