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乾貨】資深研究員談優秀分析師是怎樣練成的 丹華

http://xueqiu.com/3630871406/28770592
註:本文為國內著名券商的首席策略分析師所分享

說實話,做分析師這個行業,從表面上看應該算是高富帥的行業。每一年畢完業,各個畢業生在找工作的時候,如果有這樣的一個offer擺在面前:研究所的工作,他可以過來做研究這個事情。我想十個裡面會有八個會動心,這是客觀的一個現實。但問題是這個行當是否想大家想的那麼好呢?我想可能真的未必。為什麼呢?首先,分析師這個行業是吃青春飯的行業。有人說你這說法不對,你看華爾街的很多分析師,四五十歲的有大把,人家都是經驗足夠豐富的,一直活躍在分析師的崗位上,但國內就很少見。我們不管幹什麼事情,跟他們相比,我們都能把人力資源壓榨發揮到極致。一方面我們可以把他看成是負面的東西,比如大家同樣生產襪子,我們就能把生產襪子的工廠變成血汗工廠。一個女工可以一天在流水線面前干12個小時,甚至14個小時,但是你到國外試試?為什麼會這樣?我們把幾百年資本主義的歷史翻出來看看,任何一個大的國家在走上升期的時候,都是對每一個人力資源的壓榨幾乎無一例外都處於極致的狀態,你看有哪個國家不是這樣的。至少今天的相對的發達的國家,都經歷了這樣的一個過程,我想我們也在這樣的過程中。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能看到的現象,就是在任何一個行業,你想出頭的話,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

而在分析師這個行業,我曾經有過不是很準確的總結:在這個行業,首先是沒有笨的人。智商不夠的、過不了水準線的,根本進不了這個行業。為什麼?舉個例子,去年xx證券招應屆生,一共招6個人。收到超過1萬封簡歷,,面對這一萬封簡歷,研究所和人力資源部幹一件事情,只看中國6所學校的:清華、北大、復旦、南大、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其他的學校一概不看,上海財經都沒有。然後國外的,有很多人回來,只看常青藤的,這是第一道檻。一頓篩選,還剩一千多封簡歷,然後繼續挑。你可以想像,能進研究所的,能做做研究和分析崗位的人,他會需要跨越怎樣的門檻。

第二個,有足夠的智商,也有足夠的知識儲備,所謂的知識儲備,至少是你在學校念的經濟金融的基礎知識要相對比較紮實。有了紮實的基礎,你來做這個事情,才不會那麼吃力。夠不夠呢?遠遠不夠。以賣方研究為例,這幾年,由於外部的環境不是很好,導致出現了幾個結果,其中一個就是很多券商在降薪裁員。在發生這種事情的時候,他的標準是什麼呢?標準很簡單,就看你工作的努力性和積極性。這是一個負向的激勵,那有沒有正向的激勵呢?有的。還是以賣方研究為例,賣方研究它能夠讓你創造奇蹟,所謂創造奇蹟就是,可以用一年兩年,快的話兩年就夠了,你的年收入可以過百萬。還有哪個行業?有人說賣保險有可能,是有可能,賣保險有個百萬圓桌會議,但是這個概率有多大,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這個是很困難的事情,隔行如隔山嘛。

但放眼望去,正兒八經的大家從事的其他的這些行業,或者說非銷售類的。銷售類的說實話,你完全猜測不出來明天會是什麼樣的。但剩下正兒八經的,你的薪酬能一步過百萬的,有哪個行業?東看西看還真看不出來。大概也就是研究這個行業能創造這樣的奇蹟,而幾乎每一年都有類似的奇蹟在上演。一個很年輕的,剛才學校畢業的出來的人,看懂一個行業,做分析師。一年兩年之後,他就成了新財富第一、二名的分析師了。新財富新財富第一、二名的分析師一年可以拿一百萬,兩百萬,甚至三百萬的收入。這個都是合法的,甚至是稅後的收入,很正常。這一方面是足夠的正向激勵,另外一方面,你會發現,這個行當就沒有笨的人。我的一個總結,在這個行業要能做出頭,都需要拚命精神。

事實上,任何一個分析師行業,我覺得最基礎的門檻,就是這兩點。第一個就是要有可以的基礎,這個基礎既包括學歷的基礎,也包括知識積累的基礎,還包括情商和智商方面的基礎。這是一個硬門檻值。有了這個硬門檻值之後,所需要的就是勤奮到極致。這個勤奮遠超你高考或考研所面對的勤奮或努力程度。勤奮之後夠不夠呢?還不夠。因為這個行業嚴重過剩。

我去年閒來無事做了測算。就是一個主流的基金經理,把所有的報告看完,你知道需要花多少時間麼?按照最高的成年人的閱讀速度,他大概需要花掉五分之四年。也就是一年只有五分之一的時間去做其他事情,去睡覺什麼的,剩下的一分鐘都別歇,就在那看報告,才看得完。這個事情告訴我們,整個行業是嚴重的產能過剩。那在嚴重的產能過剩的過程中,會發生什麼情況?就是一定要有特色。在一個過度競爭的行業裡面,如果沒有特色,你做分析師,哪怕你再勤奮,恐怕也是很難做的很高或者很好。

需要同時具備這三點,第一超越門檻值,第二足夠的勤奮,第三你要有天賦。為什麼?差異化的東西和特色的東西不是每個人都有的。誰不想做差異化的東西,但為什麼你做不出來。在做出差異的時候,意味著你要去創造。而在任何一個環境裡面,哪怕是在硅谷,創造都是稀缺性的資源。而且還需要是成功的創造,中間失敗的創造不算。你做的很多的努力或者新的創造最後本證明願意看的很少,那就是一個失敗的創造。這很殘酷,但是誰也無法否認。

我原來認識一個分析師,他是看零售行業的。他大概用了3年到4年的時間做到了新財富前幾名。他很勤奮,勤奮到什麼程度呢?整個商貿零售行業領域,任何一家公司出了公告,他都不會放過,全部都會有點評跟上。勤奮到每一天你幾乎都看不到他閒著的時候。他如果不是在寫報告就是在打電話,不是在打電話就是在去路演,永遠就在做這三件事的過程中。

但是,即使這樣他依然沒有拿過新財富的第一名,或者是第二名。為什麼?因為前面有兩個比他更早的,現在差不多30多快40的人,但依然和他保持著同樣強度的工作。前面的人跟你一樣勤奮,還比你有更長的工作經驗。你怎麼辦?沒辦法。他說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這樣的力度直到有一天前面的人幹不動了,才有機會上去。這就是一個事實,也是一個很客觀的狀態。

這就是在做分析師的過程中,我相信,從務虛的角度,至少是需要經過這麼幾步的。

接下來,我再從務實的角度講講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分析師。

今天參加這個會議之前,我見了一個人。這個人最初也是從研究所出來的。很多年前的,人家90年代就開始工作了,他是第一批參與研究所草創的。研究所出來之後去了基金公司,在基金公司那邊管投資,也分管研究。

他跟我說:按照我心裡的預期目標,我要打造一個合格的研究員(請注意他說的研究員不限定方向,就是說到最後這個研究員應該是既能把研究的工作做好,同時也能把投資的事情做好,本質上就是一個合格的基金經理),至少需要8-10年時間。

我說:「為什麼需要這麼長時間?我們現在市場上能看到的情況,沒有哪個基金經理是用這麼長的時間打造出來的啊。經常就是一個人入行2-3年、3-4年之後,有一天他突然告訴你,他管錢了,成基金經理了。」

他說我給你算一下賬:第一步,這個合格的人要能做到什麼呢?他說我丟給你一家公司,你要能夠把這家公司看明白。什麼樣才算把這家公司看明白?這是要有客觀的標準的,你比如說他的主營業務到底是哪些?他的核心競爭力在那裡?哪些變量或者說哪些關鍵點是能夠影響到他利潤的最核心的東西?他的三張表你能不能做出來?這些都是很客觀的,也是很基礎的一個東西,這個是第一步,丟給你一家公司能夠看明白。

丟給你一家公司能夠看明白夠不夠呢?不夠。因為你在看一家一家公司的時候,本質上是在熟悉這個行業。如果有一天,你發現這個行業裡面出現一家新的公司,然後這新的公司,拿半天時間你大概就能把這個公司搞明白。這個搞明白就是我說的那些標準,半天時間。那你就相當於這個行業你就出師了。這個行業是怎麼樣的狀態,主要矛盾是什麼?裡面的公司大概會有哪些個商業模式,每一個商業模式下面典型的應該是什麼樣子?決定他的利潤變化的最關鍵變量是什麼?你基本上心裡就有個譜了,這個就算你這個行業基本上看明白了。一個行業看明白了,需要多長時間呢?達到他說的這個程度你至少需要2年。有人說我特別聰明,特別勤快,一年時間就達到他說的標準。有沒有這個可能?也有可能。

但是光看一個行業夠嗎?不夠的,不單是不夠,而應該是遠遠不夠。你在後面很快就會面臨第二個問題,就是你行業與行業之間要有個比較。行業比較的這個框架,如何去搭建,包括行業比較這個過程中最核心的變量是什麼?你應該要有一個直覺式的反應,這就很難了。為什麼?你比如說你看第一個行業,用了1年時間,那麼這個時候直接讓你進行行業比較,你幹不了的。你要拿出第二年的時間再看一個行業。第二年再看完一個行業夠不夠呢?不夠。

你至少要看完4個行業,這4個行業應該來說:消費類的你應該看完一個、高科技的TMT的你要看完一個、典型的週期品的你要看完一個、大的金融品的跟資本相關的你要看完一個(無論是銀行還是地產)。你至少需要看過4個行業,假設你是最勤快最聰明的,那你看完也需要4年時間。

看完4年夠不夠?不夠。為什麼?因為接下來你還要面臨一個問題。就是比如我丟給你10家公司,然後讓你把這10家公司給我排個序。哪幾家公司你覺得是最好的?這時候麻煩就來了?為什麼?因為這10家公司可能分在N個行業裡面。有人說這不簡單嗎?我把他的盈利預測的增速拉出來看嘛,按盈利預測增速排個表,最高的放在最前面。如果這樣的話,你就不要做行業比較啦,太簡單了。你只要把行業利潤增速排在最前面的這個公司你買入就行了嘛。

有這麼簡單嗎?差得遠呢。為什麼 ?因為你看到的行業與行業之間這個盈利增速或者變化的情況包括景氣的情況是不夠的。他除了行業間比較,他還要跟自己比較。他會有一個位置,這不就很麻煩的事情出來了嗎?就是你比較的不是一個維度的事情,你比較的是N個維度。這時候怎麼辦?這個時候你就需要老老實實地去搭建一個行業比較的一個框架。那麼行業比較的框架,需要考慮的問題至少應該包括這幾個變量,第一,自上而下看,就是現在這個位置宏觀基本面的這個變化,他會從邊際上面更有利於哪幾個行業方向?一個比較簡單的辦法,你就看CPI-PPI的這個剪刀差。用這樣的方法你去選取,到底該看週期品還是該看消費品?這是一個比較簡單的辦法,但他所代表的思路是一個很準確的一個思路。

模糊的辦法,後面代表很準確的思路,就是你自上而下的從宏觀基本面出發,你去推導一些結論。這些結論會告訴你,某些個行業未來在邊際上他改善的程度會比其他行業更顯著。這是第一個,自上而下的,從基本面出發。

第二個呢,你還要從流動性出發,因為大的流動性的變化對不同行業的影響是不一樣的,簡單來說,資金價格每上升一個百分點,大概對非金融企業的盈利的影響是負的3個百分點,但是請注意,分水嶺就出來了是不是。它對金融企業、非金融企業的影響是不一樣的,這就是第二個,流動性的干預影響需要看。第三個,就是不同行業的不同估值的影響。當我們說估值的時候,估值是一個表面的東西,你比如說可以把每一個行業,歷史上的估值,你拉根線,你現在到底是屬於中值的位置,是上軌區間,還是下軌區間,這個是可以說的。但這個事情,能只考慮這一點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需要增加一個變量。什麼變量呢,增加一個非常關鍵的變量,就是機構持倉,包括產業資本增減持。就在現在這個位置上,你到底是不是受你們本行業的產業資本的青睞,這個時候資本市場的存量投資者對你的持有到底是多少,這在我們做後面預測的時候很有可能會是很關鍵的東西。大概率來說,你考慮完這三個之後,基本上你就會能夠圈出這幾十個行業裡面相對比較有優勢的那幾個方向,那麼剩下的這幾個方向,你再用它們盈利的增速和未來變化的情況做一下橫向的區分,大概就可以選出好的行業來。在這裡面,像我剛才說的這個規律,其實相對比較容易總結,但是在具體用的時候的經驗,你是很難把控的。為什麼,因為我們至少提到了三到四個方向的東西需要做比較,而每一個方向的東西在做比較的時候出來的結果是不一樣的,指向的標的,指向的行業也是不一樣的,如何去做取捨?或者說如何把不同的行業方向,你選出來的東西給他賦予比較高的權重,這個只能靠你自己去總結,必須建立在經驗的基礎之上,這是非常難的一件事情。那麼做這件事情多長時間能做出來,至少一到兩年。市場感覺比較好的一年,市場感覺不好的需要兩年。這樣我們算一下,加總起來就是五到六年的時間。五到六年的時間,是不是就可以出師了呢?不好意思,遠遠不夠。為什麼?還缺一點,最後實戰的經驗。就是你在做投資的時候,你考慮問題的思路,和你做研究的時候考慮問題的思路是不一樣的。因為我們做研究的時候,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然後明確的告訴你,錯了我下次再重新再來,但是你做投資的時候不一樣,錯了你就要認了。這涉及到你倉位到底應該如何管理,我到底怎麼下這個注,一把下到位,然後錯了就全部出了,還是說我試探性的連續加注,如果出來的話我也連續砍倉。這樣把我無論是買還是賣的過程,它都分步驟的,這個不同的風格,包括在不同的情況下,什麼樣的市場感覺,你才會去認錯,在不同的公司,多大的把握下面,你可以下多少注,這個不是一天兩天能練得出來的,也不是你做模擬盤可以練得出來的,必須你真真實實的去手上拿著這個錢,感受這種壓力,在這個壓力下面,你能夠做出的這些反應,帶給你的才是一個準確的結論。

我覺得他說的這個東西很有道理,我們回過頭來看,一個合格的研究員和一個合格的基金經理,他應該慢慢的變成了同一個人,中間的界限應該是越來越模糊的,那麼到那一刻的時候,我們能看到的,他是一個比較成熟的投研人員。事實上,我們看國外很多基金經理、研究員,他的職業生涯很長,二十年三十年,但我們國內發展的過程熊長牛短,導致什麼結果呢,導致的結果是當牛市來臨的時候,整個市場跨越式發展過快,一下子對基金經理的渴求是沒有底線的,這個時候怎麼辦呢,這個時候就相當於大家游泳還沒學好,那你就先上船唄,先把這個船往前撐著,能走多遠算多遠,中間萬一掉在水裡,就相當於交學費了,這是一個現狀。這個是從買方研究。

買方研究和賣方研究他其實應該是兩類人,買方研究他這個要求到最後其實投研應該是同一個人,但對賣方研究他可能會更加不同一些,因為一個是負責忽悠的,一個是負責管錢的。管錢的是以結果為導向,忽悠的是以聲音大小為導向。我想大家應該近期都聽過一個人,那個人的名字叫李大霄。他從去年開始看多,一直看到今天,被很多人嘲笑,但是還有一個人他名字叫羅毅,羅毅也從去年開始熱血分析師看多,看多銀行,看多大盤,但是呢,嘲笑他的人不多,為什麼?你就會發現,賣方分析師在忽悠的時候,是有水平高低之分的,水平高的就是無論他結果是不是錯的,一直在錯,只要他忽悠能力足夠,他始終可以在這個市場混下去,這是賣方研究和買方研究最大的差別。如果我們把羅毅同志和李大霄同志一起扔到買方,讓他們去管錢,那麼結果一定是一樣的,去年底的時候他們就都下崗了,你絕對看不到他們倆還在市場上混。但現在的情況是李大霄同志已經夾著尾巴了,你還能看到他多少聲音呢,每次出來的聲音被鋪天蓋地大家罵一頓,灰溜溜回去了,但是羅毅同志熱血分析師已經出到第五捲了,這就是差別,忽悠水平的差別。

從這個例子出發,我想對於買方研究員的要求,跟剛才的賣方研究是不一樣的,這個不一樣,到最後會在一個最高能力的體現上,這個最高能力的體現,四個字,叫忽悠能力,但是請注意,忽悠能力這個東西不是你第一天來,進這個行當你想要就能要的到的,為什麼,我們前面跟大家說,整個賣方研究的這個產能過剩,是非常嚴重的,完全可以用非常這個詞。在非常嚴重的產能過剩這個背景下面,每一個人,你都可以把他當成這個行業裡面的小工廠主,你怎麼樣可以把這個小工廠從無到有,從有到大,從大到強的做大起來,靠的是什麼,這個時候買方研究和賣方研究的差距就體現出來了。如果是買方研究,比如說你是基金公司內部的,到最後很簡單,你別跟我整那麼多沒用的,我只看你產品的質量,產品質量高就沒問題,就能活下來,產品質量不行,過幾天就完蛋。

但是呢,賣方研究,像我們這種,各家券商的分析師這個研究是這樣的嗎?他不是,他不僅要看你的產品質量怎麼樣,還要看你的營銷幹的好不好,我們做個設身處地的假設,就假設你是一個基金經理,你知道你要同時面對多少分析師嗎?我給大家算一下,就假設20個行業,每一個行業平均來說至少有20家公司,這是多少人?這就是每一個公司你都不用觀察和瞭解下面的其他的人,你只要觀察和瞭解和記住這個公司這個方向上排第一個的人是哪個,他就需要跟400個人打交道。你有本事記住400個人,同時跟400個人打交道嗎?你能記住這400個人的觀點嗎?幾乎是不可能的,不要做夢了,這是不可能的。在20個方向下,你每一個方向大概能記住3-5個人,就已經了不起了,那麼憑什麼我要記住你不記住別人呢?靠的是什麼?

一方面當然是靠的你的產品的質量怎麼樣,另外一方面應該靠的是什麼?另外一方面看你廣告做的好不好。所以在我看來,整個賣方分析師成長的道路,他至少應該包含以下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什麼階段呢,就是你至少需要埋下頭來兩年時間,這個兩年你不用看很多行業,你只要看一個方向就夠了,看策略你就老老實實看策略,看宏觀就老老實實看宏觀,看房地產就老老實實看房地產,沒問題就看,需要多長時間?就兩年時間。為什麼需要兩年時間?因為這兩年時間,你需要從你完全對這個行業的不瞭解變成瞭解,從瞭解變成熟悉,從熟悉變成你相關的這個行業,不僅僅是我們前面說的,比如說我們看房地產吧,行業最主要的變量是什麼?下面有哪些公司,公司的區位在哪裡,他們的核心競爭力在哪裡,他們的優勢在哪裡,決定不同公司贏利點最主要的變量是什麼,這些都是最基本的,包括三張表,有本事你把它們搞出來。之外,你還需要做到的一點是,房地產整個邊邊角角的數據,你需要把數據建立起來,這是很困難的。你瞭解一家公司很容易,我花時間下去,但是行業端的很多數據你需要瞭解,是需要有足夠的積累的,今天突然間,我在某個地方正好找到一個數據和這個行業是有關的,我就把它記下來,回頭下次我還到這兒找,就找的到了。但是你作為新人來說呢,你需要積累。

所以,前兩年什麼事情都不需要做,只需要干一個事情,沉下心來,學習和積累。這個是什麼呢,這個屬於充實階段。充實階段完了之後進入第二個階段。這個時候,正常來說是他職業生涯的第三年了。請注意我說的都是賣方研究。職業生涯的第三年你需要幹嘛呢,職業生涯的第三年你需要有自己的一片山頭和領地。其實我們跟職業外的人說山頭和領地,他們可能覺得是個貶義詞。但在我看來,在我們這個行業看來,這是一個絕對意義上的褒義詞,為什麼?所謂有你的山頭有你的領地就意味著某一個方向,你已經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了。行業研究員有自己的領地標誌是你可以看一些公司了,行業研究員在看這些公司的時候,在看分給你的這幾家公司的時候,你要做一件事情啊,做一件什麼事情呢?你要把上市公司的人搞定啊,不要基金公司跟你打一個電話,我想到什麼公司去調研,你不要說不好意思我約不上,跟裡面的人不熟唉。如果是這樣的話,在這個行當,後面所有的第二步、第三步你都不要想了,就到此為止了,如果一直都是這樣的話,我建議你馬上轉行,為什麼,這個行業競爭很激烈,等到你歲數大了,你與其被很殘酷地淘汰到,還不如先找條後路。那麼這是對行業研究員的。

對於策略研究員,你要有自己的領域,比如說在配置上面,經過前兩年的積累,已經能出一系列的報告了,無論是裡面的深入研究,還是日常性的研究,我全部能跟上,把東西丟給我,不用管,我基本上出來的東西都是可以的,至少不會犯太多的錯誤。不犯錯誤是不可能的,這就是什麼呢,這就是要了自己的山頭。有完自己的山頭之後,最關鍵的是還要有第三步,要建立自己的市場影響力,來源於是什麼,來源於你能夠提供的差異化的東西。這個時候還需要分類,一類是行業研究員。行業研究員能夠提供差異化的,就是你能夠推票。

我認識一個很奇葩的人。我很尊重他,非常尊重。他呢,N年之後從新財富大佬的位置上退出來之後去搞實業的時候,一直到那個時候,他三張表依然是配不平的,很多人說開玩笑,這怎麼可能呢。據說就是這樣。但是他很牛,他對上市公司基本面,和上市公司關係足夠好,他對市場股價的走勢足夠清晰,簡單來說,他推哪只股票哪只股票漲,或者說他推中的概率非常高。這就是他的核心競爭力,他為什麼需要這個模型這麼調呢,不需要。到最後不就是為了投資服務嗎,這個算是。有的人是什麼呢,有的人是,我吧推票不算是很準,我跟行業協會的人關係很好,這個行業不管發生什麼,你想瞭解什麼,我都有辦法第一時間給你找到相應的資源,上市公司這邊,那就更不用說了。這個也可以,這個也是核心競爭力。

策略研究員要做出自己的差異化的影響力,那你就要找到你比較擅長的領域,簡單的來說,我們有沒有可能,就在主題研究上我們能不能做出點成績來。讓全市場的人說起主題來,就能想起我們xx證券的。如果能做到就可以,如果沒有做到,說明這個影響力沒有建立起來。這種差異化和影響力越多越好,越多越容易讓人記住,需要時刻牢記,在賣方研究這個領域裡面,影響力甚至比對錯更重要的,我們前面講過那兩個故事,李大霄和羅毅的故事,人家都記住了。這是一個很現實的情況,我們必須去適應他。但是在建立這個影響力的過程中,準確度也是比較重要的,我說的是建立影響力過程中,你需要正確度,但當你影響力已經建立起來後,有一批固定的人會關注你的觀點的時候,我想這個時候情況就會好很多,當然,如果一直錯下去,羅毅也會有一天變成李大霄。

程定華我想大家都知道,無數前人後人都會記住這個人,他真正起來是什麼時候呢。真正起來的這幾年,他名聲達到頂峰的這幾年,應該來說是08年後的這幾年,08年的看空,09年的看多,10年的看空,這幾個大的方向他都看對了。他首先是建立在準確的基礎之上的。當然我們回過頭來又要說了,行業研究這一段,就是有差異的,有人推票就是不行,做服務也行啊。到後面,關鍵還是要差異化,所以差異化就是你在這細分的領域上面,在細分的領域行業的方向上你能夠提供其他人不能提供的東西,有了這個你才有可能出頭,你沒有這個東西你就很困難,就很慢。這個大概來說呢就是我個人對整個研究,一個賣方研究一個買方研究的個人的看法,中間可能有一些錯誤,理解也有一些錯誤,歡迎大家拍磚。

提問者A:我聽了你的演講,感覺做一個成功的分析師是比較困難的,除了要買方認可你的觀點外,必須要與市場與投資相結合。但是呢,作為我們這種普通投資者來說,我們該如何去判斷這個分析師的研究結果,或者說有沒有一個比較好的指標,或者說我們要去看重哪些方面,怎麼讓分析師的研究結果給我們投資服務?

X總:這是一個很困難的事情,作為普通投資者跟分析師之間的關係,是屬於什麼呢,是屬於蹭飯的關係,這話說起來很難聽。你想,所有的分析師,我們這邊以賣方分析師為例吧,他之所以可以生存在這個市場上,他靠的是比較高的收入和潛在的高收入。那麼這個錢是誰給他的,你知道嗎?他有一個成熟的盈利模式在裡面,這叫做交易分倉,所說交易分倉,就比如說你是基金經理,你管100個億,你覺得我對你的投資過程產生了正面影響,那你就會做一件事情,做個什麼事情呢,你把你大量的交易單元就會挪到xx證券來,然後就產生了佣金,回頭這個佣金就記到我的名下。這是什麼呢,這就叫研究服務換交易佣金。你覺得我們以2萬億權益類的這樣一個規模來看,我來給你算一筆賬,一年假設他換手率100%,他的交易量大概就在4萬億左右,4萬億的規模,他的交易量,按照千分之一的佣金,他能夠產生40億的分倉佣金收入,這40個億交易佣金可以把券商的研究員,包括我們能夠養活下來,我們的錢主要是來自這裡。

所以你不就發現問題了嗎,對於這批人來說,他們的衣食父母,是各路機構,手上管錢的人,所以他在服務的時候,你會發現,研究報告僅僅是服務的一部分。所以這個問題,你很難做到以公開的報告評判一個研究員的好壞。至少從圈內人的角度來說,我覺得這是很困難的,

證券市場上一個好的東西,關鍵是時點嘛,你就哪怕是推中石油,推在最高點上,真正就錯的嗎?再過50年,說不定中石油又漲上去了,收益很高都有可能,你怎麼知道呢。

提問者B:剛才您說的一個分析師至少要跟蹤四個行業,但是在一個行業裡有很多公司,包括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那麼您認為分析師在跟蹤一個行業時至少要跟蹤多少家上市公司。如果上市公司出現公司公告或者重大消息,跟蹤的正常範圍大概多少家?

X總:一般來說,能力範圍內的話十家以內算是正常,十多家已經是很厲害了。

提問者C:如果市場上一個行業發生一些事件,請問你們是關注這些事件本身還是更關注市場對於這些事件的觀點?

X總:如果行業出現一些事件,我們首先關注這些事件,研究分析這些事件對這個行業的影響,如果影響比較重大,並最終反映在公司的股價上;下面我們會做第二項工作:我們會找這個行業裡的內部人士去調研。

提問者D:就同樣一件事情,買方分析師和賣方分析師的邏輯思維方式有什麼不一樣嗎?

X總:就我個人理解,買方和賣方分析師最大的區別在於對於實戰的影響,做賣方分析師最好的方法就是進攻,不斷對市場進行挖掘,不斷進行推薦;買方分析師就是不一樣,他要分析這個推薦的東西有沒有價值,就像拿槍射擊一樣,子彈打出去中了,才算成功,如果不中就會導致損失。

提問者E:股市中一些公司的股價對市場的消息面反映更為靈敏,而忽略了一些基本面上東西?市場上流行價值分析和技術分析,你覺得哪種分析更好呢?

X總:經過去年小票上天的洗禮,現在市場上已經很少真正的價值投資者,大部分隨大流走;。

提問者F:您剛才講到的決定A股走勢最核心的東西?

X總:整個工業企業部門所處的狀態,或者說它的資產配置行為是很核心的問題。簡單來說,整個企業部門處於欣欣向榮的夏天時,A股市場表現是好的;當經濟出於蕭條的時候,A股是向下的。

提問者G:一般我們推理問題是,先有一個邏輯框架,然後推理到一個結果。但是支撐這個結果的邏輯和我們之前的邏輯不是同一個邏輯,這個時候該怎麼辦?作為投資者,根據這個結果我們已經買進去了,這時候該怎麼操作?

提問者H:一般來說,作為分析師會做一個後續的研究,推出的第二份、第三份報告把這個問題加進去,去反映這個問題。如果投資出現失誤,原來影響公司股價的因素是三個變量,現在出現第四個變量影響到股價,導致結果錯誤,就大幅修改結論。

提問者I:您在推出報告的時點的選擇和時效性有多長時間??您之前推出的軍工報告,如果它在三個月以內都沒有出現上漲的機會,這時您該怎麼辦?

X總:這種報告分為兩種,一種是熱點題材類的報告,推出之後如果中了,就成功了,如果沒中,以後就不說了;另一種是年初戰略性佈局,軍工就是年度戰略性推薦。

提問者J:您認為今年GDP增速的低谷在第幾季度??您的根據是什麼?

X總:低谷在第二或者第三季度。依據是:原來是猜的,現在不用猜了,現在微刺激的力度是不夠的,中央領導去看這個力度到底夠不夠,到時再去做下一步的刺激計劃,這個計劃的推出,需要一個過程。
(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11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