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五樂視網出了2013年年報和今年一季度預報,低於市場預期,但符合我個人的預期,高速成長的驟發因素還在逐漸聚集中,這個階段,在去除較高的研發投入和更高的貸款息費支出之後,還能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長是很不錯的經營表現,整體視頻行業還在虧損盈利的突變前夜躑躅,優酷正搖搖擺擺,四季度盈利後今年一季度仍將虧損,視頻業整體上正在進入到成立以來最好的時期,但未來能有聚變核效應的,也只有樂視網一家,在互聯網界,與這個狀態有可比性的是亞馬遜,亞馬遜在聚變積累期甚至一度虧損,但投資者投了相當高的信任票,因此一直保持著很高的市值,中國不同於美國,樂視一季報在去年同期基數較高的情況下增長低於或等於30%,對炒作者或許帶來失望,但是長期投資者不會把焦點放在目前的數據上,互聯網投資的看點是圈用戶的進度和用戶進門後的附著力,而樂迷隊伍的不斷擴大和互動性的不斷增強表明這一進程進展順利,同時超級電視在產能上台階後仍然需要8-9周的供貨等待期,相比去年,2014年才是決定樂視未來的最重要時段;目前樂視網的機構投資者比例大增,未來的股價波動中,真金需要火來煉。
近期一個意外之喜是樂視商城的突襲而起,去年在所有電商中,增長最快的,既不是京東,也不是天貓,甚至都不是在美國被炒得發燙的唯品會,而是樂視商城,據報導,今年一季度,樂視商城的日均訪問量已經突破了150萬,這個訪問量位列中國電商第七名,2014年,樂視商城的目標是綜合實力排名進入國內前十,垂直電商前三,這僅僅是終端產品即超級電視及其相關配件、附件在面世短短半年多的時間裡帶來的,而今年產品線還將不斷擴容,傳說中的更大尺寸電視以及4K電視系列也極可能陸續上架,4K電視各廠家幾乎處於同一個起跑線上,也是完全的更純粹的互聯網電視,因為傳統電視信號無法提供4K內容,因此能否勝出的關鍵,就是內容優勢,而內容方面正是樂視網的最強項,其先手與儲備,無人能出其左右,因此4K電視一出山,必將凸顯樂視網的獨特優勢,並由此帶動4K高端電視的銷售。
因此在可預計的時段內,樂視商城的產品線還將不斷擴充增長,它的開端是垂直電商,從一類專業性的商品開始,會逐漸發展,產品線會不斷增加,直到視點雷達的新技術上線,使得影視內容的衍生品極大的充實豐富起來,將力推樂視電商發展成一個獨立於目前所有電商概念之外的新電商,當下的電商概念很多,比如平台電商、綜合電商、垂直電商,但實際業務上仍有很多重疊,還是按照交易雙方關係來劃分會比較清楚,那就是B2C(亞馬遜、京東、天貓、1號店),C2C(淘寶、EBAY),B2B(阿里巴巴),樂視商城目前屬於B2C,由於產品屬性相對集中被劃為垂直電商;未來在較長時段內,樂視的B2C業務和產品線將會不斷擴大,最近旗下的網酒網也在酒類電商圈裡殺得同行天翻地覆,叫苦不迭,影響力日益擴大,並且以高票數獲得了非常珍貴的2013年度最值得信賴的酒類電商獎,以網酒網為代表的樂視電商系,首先要的是口碑,把高價不親民的拉菲酒平民化,同時積極普及紅酒知識,引領紅酒文化,在追求時尚和健康生活的年輕人中迅速擴大影響,現在網酒網和樂視商城各自獨立發展,走到一定階段應該會融合,不僅如此,融合的點和面甚至遠超想像,而達成這一步的促成者,是樂視網為樂迷打造品質生活圈的終極理想,並且不久的將來,會有一項叫「視點雷達」的重磅創新型技術參與進來,這一技術的應用演示僅曇花一現,我未見有其他公司提到過這項技術,它將對未來樂視網最核心的東西----影視節目的內容,在實際應用中會有一個相當深度的挖掘,不僅可以直接促進用戶購買,還可以幫助廣告商分析出什麼樣的人在什麼樣的情境下會做出什麼樣的購買決定;我們應該把這種由於看了某視頻而激發了消費需求的電商模式叫什麼呢,叫CVB怎樣?客戶C看了某視頻V,想買他感興趣的指定產品,找到服務商B,服務商B將自己組建超大規模的商城滿足用戶各種需求還是分發訂單,與各類電商聯手合作,會用哪一種模式目前還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由影視所帶動的消費需求是非常大的,幾乎就是直接廣告,它的互動性和關聯性所能引發怎樣的潮流目前不可測,但肯定會在眼球經濟中佔據重要的席位。
樂視網當下的估值,應該還沒有考慮到電商成分,現在看來,未來樂視電商不僅不是一個簡單的輔助部分,甚至是其整體生態運作的核心組成部分,未來市場將會逐漸意識到這個部分的重要存在。
以此為例,我們可以來理解和體會什麼是樂視網一直強調的垂直互聯的生態協同效應,視頻網站,智能終端,五屏互動,原創內容製造,版權運營,網上網下院線發行體系(未來),電商平台,硬件製造,軟件UI,APP應用商店,云視頻平台等等,互有作用,互有需要,互有促進,互有保護,互有乘數效應,對於競爭者,難以在這麼多方面全面與之匹敵,而且從很多重要節點的佈局來看,就是追趕也已經處於劣勢了,因為第一好資源已經被佔,第二,協同效應下,垂直生態鏈環環相扣,簡單模仿其中一環是沒有意義的,例如愛奇藝也賣電視,海信也想做入口平台,都是模仿一個片段,理解淺薄,走一段就會知道那是發不出力的。
行文至此,還沒有和本文題目有任何相關的表達,不是我偏題跑題,因為能不能成功的做出顛覆性的「超級手機」,根本上是要仰賴一個超級資本的,當然這個超級資本,既不是資金實力,也不是豐富的手機製造業資歷,而是手裡有沒有能媲美蘋果APPSTORE的超級利器,我想,正在日益成熟的樂視生態體系,就是一個未來可與APPSTORE相比的引力場,所以開篇至此一直在說的,就是想把這個引力場的協同渦旋表述清楚。
這個引力場的引力源有多個,即有豐富的視頻內容,又有電商,還有多屏互動之間的完美無縫對接,這個對接,不僅是電視、PC,還會有影院系統,還有樂迷群體的社交互聯,在這個引力源裡,可供商業化運作的點無限多,和硬件之間,和應用軟件之間,和視頻內容分類興趣族群之間,如此等等,超級手機籍此將會補足樂視生態環中相當重要的一段,因為有這樣一個深厚引力場的託付,後進入的樂視超級手機,完全有極大的可能後來居上,因為它所依託的資源,確切的說,架構上只有蘋果手機可以與之匹敵。
實際上,和傳統的電視製造今天的尷尬一樣,作為硬件的電子消費品已經越來越陪襯化了,很多硬件生產商是如此遲鈍的理解這個問題,實在令人唏噓,例如海信近期所作的聯盟,這是一種努力,但實在是很悲傷的一種努力,我非常真誠的為之惋惜,因為他們確實真誠的想努力,但是真的已經大勢已去了,時間會慢慢證明這個殘酷的過程。
手機生產商的命運也將和傳統電視一樣,雖然比起電視它年輕很多,只是產業發展迅速無情的把它們拋到一個尷尬境地,硬件可提升的空間越來越小了,它能帶來的衝擊感和尖叫聲,一起隨著喬幫主走了,在一些電影上,未來手機可以全透明,可大可小,可摺疊,可投影放大許多,這不是幻想,是有可實現依據的,但是那種炫目的感覺,我們已經不會再有了,它將讓消費者無限挑剔,讓生產製造廠商競爭越發白熱化,而利潤卻會越走越低,單純的手機製造,像小米和魅族這樣的,被追捧的熱度會迅速降溫,他們的利潤空間也將越來越受擠壓,雖然小米多少意識到一些未來的生機在哪裡,可惜他沒有做龐大的生態系統準備,未來被邊緣化,是遲早的事情,雷老虎認為未來是手機掌控一切,他為此設計他的產業王國,可世界何時曾讓位過於一個硬的物件的把控,從來都是軟的文化掌控一切的,只是時間軸過於漫長讓很多人不能看到真相,比如中華無數次被外侵征服,但最後根子上完全同化外侵勢力,全部納入中華體系;再比如彈丸小國英吉利靠英語幾乎成為世界語的過程成為唯一征服世界的民族,只有在文化載體上的內容深耕,才會真正贏得未來,所以,如果超級電視可以成功,超級手機和超級PAD,成功的邏輯線是一樣的。
今後的手機和PAD,能持續吸引人們的,更多的是它給人們帶來何種使用上的豐富與便利,以及和外部世界最大限度的關聯,行業一定會向這個方向發展,有生態架構和準備的企業,自然會後來居上。就整體互聯網產業的發展而言,硬件製造的陪襯化趨勢是必然的。
去年三季度我曾寫過樂視如何打移動這張牌,其中一個設想是和當時的魅族合作,顯然按照這種思路,雙方是不可能合作的,因為認識差距太遠了,超級電視的成功,等於給超級手機做了個先行的實驗,樂視完全有能力推出自己的品牌,和自己的電視做到無縫對接,同時大大豐富樂視商城的產品線,在內容準備和製造上,更多的考慮移動的觀賞習慣和喜好,這一點上,靠和外部廠商的磨合是做不好的,必須自己來,既要兼顧和其他硬件的互動配合,又要考慮內容上移動使用者的各種境況,只要有創造極致體驗這個目標,相信一款驚豔世人的手機定會閃亮登場。
樂視網,正在形成一種極為難得的正反饋效應,這是企業發展和運營的最佳狀態。
(最後,本文完全是作者臆想,未於樂視網任何相關人員有過接觸和溝通,不可作為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