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幹貨】創業忌諱:解決不存在的用戶需求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301/59116.html

Quora上有人提問,“如果有一件事是創業時應當避免的,你覺得會是什麽呢?”排名第一的回答來自Suren Samarchyan,他是一名兩度創業者,之前的項目達到了5億美元估值,目前他在人工智能領域創業。 如果你不知道哪些用戶最迫切地需要你的產品,就別去開發。解決不存在的需求,是創業公司最常犯的錯誤,沒有之一。――PaulGraham,Y-Combinator聯合創始創始人Graham有回講起自己在1995年的創業經歷,那時他打算建立個在線藝術圖庫,當時每個人都覺得這創意不錯。而實際上,在線藝術圖庫需求並不大,這些“創意不錯”的反饋很具有誤導性。“直到試圖收費,才發現這個點子有問題,而那之後我還是很偏執的想要成功,我覺得它有使用價值,況且,自己花了非常多的時間在它上面,他們怎麽能不要呢?”他還講了另一個例子――物主的社交平臺,這創業看起來沒什麽問題,好幾百萬人養寵物。然而實際上,當你向養寵物的朋友推薦“寵物主的社交平臺”這一概念時,他們會回答“我不會去用的,噢,也許會試試吧。”就算平臺做出來了,大部分人還是會將信將疑,他們不會主動去嘗試,而是等待朋友推薦。幾乎所有人都這麽想,最終你就一個用戶都沒有了。創業者首先關註的,一定要是用戶需求,而非自己創意如何精彩。要看到自己有什麽需求,也要看到其他人有什麽需求。“成功的創業者,思路都是來源於外部事件的不斷刺激,DrewHouston就是有一回忘記帶U盤,突然覺得‘我的把重要文件弄成在線可存取’,才創立Dropbox。”許多創意都來自生活中的發現,創業者將產品制作出來,解決需求,獲得成功。人們很難抽象地描述自己需要什麽,但描述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卻很簡單,所以,註意人們在抱怨什麽。正如教授TheodoreLevitt所說,“人們不會買個2英尺的鉆頭去打洞,而是會直接雇人來打好。”此問題的其他候選答案:1.從眾這個來自AndyRachleff的2x2矩陣形象解釋了“從眾”的影響:有趣之處在於,如果正確而隨主流,並不能為你帶來最大收入;真正賺大錢的,正如賽馬裁判人員所選,是那些正確而不與主流選擇一致的家夥。MichaelWolfe在《有哪些瘋狂的創業點子最後獲得了成功?》中列舉了不少例子:Facebook:在Myspace和Friendster熱情褪去的幾年後,Facebook出現了,一開始Facebook只有幾千個勤奮而反社會的常青藤學生用戶,後來開放註冊人人都來了,因為哈佛的學生很酷。Dropbox:在雲同步市場上已經有大量沒多少人使用的產品(如微軟的Skydrive,2006年時市場上有好幾百家雲存儲公司)時候,Dropbox毅然進軍並取得成功,原因在於,它真正做到了“同步”。Amazon:在用戶還擔心信用卡在線支付時,在快遞費用大於折扣時,Amazon開啟在線書城。用戶選擇Amazon,是因為它方便,而且快遞的等待時間並不會造成任何不方便。VirginAtlantic:1984年成立的維珍航空,現在已經是英國第二大航空公司,在它最困難的幾年,維珍集團甚至不得不出售子公司維珍唱片。Mint:把你的銀行卡、信用卡、證券經紀公司信息統統給我,我來告訴你如何理財。Palantir:一個由許多應屆畢業生(其中不少是移民)組成的情報分析公司,沒有銷售團隊,與華盛頓的國防智囊機構達成了合作協議。Craigslist:醜,真醜,但這個分類信息網站Alexa全球排名常年前100,全美排名前10。iOS:全新的系統,毫無軟件根基,與任何Windows、OSX、Linux軟件都不兼容,一開始甚至連剪切複制粘貼功能都沒有。Google:在Google前有19個搜索引擎,其中大部分因為搜索結果的商業化而被人們棄用,所以Google去掉了導航和收費提升搜索結果排序,提供免費搜索服務。Github:開發免費軟件的工程師們,為一個開源托管平臺付費。PayPal:用安全性匱乏的AOL和Yahoo郵箱登錄PayPal,並在平臺上支付真金白銀。而該公司由一群20歲的小夥子創立,沒有任何銀行作為後盾。PaperlessPost:在線發送邀請函,就和Evite網站一樣,只是收費而已。朋友們都會說:“有便宜不沾王八蛋啊。”Instagram:我們有濾鏡,我們有濾鏡!LinkedIn:專註於三、四十歲中年人的專業社交網絡,他們5年登錄一次,跳槽時找工作用。Tesla:不賣電池了,咱們趁著金融危機後的經濟衰退期,賣電動汽車。SpaceX:NASA能做的,我們也行。Firefox:我們打算做世界上最好的瀏覽器,開發工作的大部分由團隊里的一位成員完成。2.建立一個傳統而持續多年的商業計劃,還一直堅持。傳統商業計劃缺乏應激性,在充滿意外的市場上並不可取。成功的創業公司都善於轉變商業模式,直到尋找到合適模式為止。不像大公司,公司創業早期時並不用擔心計劃執行問題,因為創業公司有著“傾向於轉變”的屬性,轉換商業實踐重心較為輕松。相反,創業公司應該建立最簡化可實行產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3.過早考慮擴張“不要過早考慮擴張,別想著做個大公司,先做好自己的事情。慢慢花錢,慢慢擴大,寫規章制度、公司使命什麽的都是浪費時間。現在公司規模小,靈活性高,有該做的事情:做產品,賣出去。遲早會有HR部門的。”――OliverEmberton回答於《我想做個企業家,應該從哪兒開始呢?》過早擴張:在產品市場定位明確前,花不必要的錢用於擴張,例如雇傭銷售團隊,進行昂貴的營銷工作,過度完善產品部分功能,租用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辦公室,等等…根據StartupGenome對於3200家創業公司的研究表明,創業失敗的公司中,有70%是因為過早進行擴張導致。4.“走不出辦公室”這與最上方提到的類似,只是更極端一些。有時候創業者會鉆牛角尖,活在自己世界中開發,而忽略了客戶。如SteveBlank所說,“辦公室里是沒有真相的,你必須走出去。”5.抓不住機會“創意都被高估了,而時機卻從未有多少人重視。Google選擇了正確的時間點打造搜索引擎,而Bing……祝它好運吧。”――OliverEmberton根據GoogleVentures主理合夥人BillMaris的分析,對於創業成功率的影響,準確的時機比其他因素高六倍。6.忽略了單位經濟效益很多時候,獲取用戶的成本會比預計要高,這樣一來創業公司就無法盈利了。 相關公司: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作者:Suren Samarchyan  | 編輯:ningyongwei | 責編:寧詠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79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