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如何用新社區玩法玩轉新媒體?!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210/58504.html

在2013年喧囂的|“新媒體探討”混局當中,新媒體一度和如今的“拯救東莞”、“微信紅包”話題一樣完成刷屏大業。但在最核心的新媒體盈利問題初步探討之後,只能吵架卻打不起架的新媒體們也漸漸變得沒有那麽浮躁。新媒體肯定會有未來,但無論是哪家當前發展得風風火火的科技新媒體,他們也都不能保證他們的模式一定爭取,他們一定就是未來的新媒體翹楚。小謙曾經也寫過一篇對於科技媒體的文章,看好i黑馬那種產業鏈玩法,也忘記在什麽場合下發表過看好鈦媒體公司社群的發展目標的意見。昨日偶然發現了當前大多數新媒體都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即:以資訊為主導的媒體形成一定影響力之後,放大用戶互動的空間還很大,所以就想來談一談新媒體如何玩轉新社區,更好的鼓勵通過優質資訊積累出來的這一批用戶,在新媒體平臺上更多更好的互動分享。新媒體不應該只有資訊雖然說i黑馬、鈦媒體、雷鋒網、36kr這些科技新媒體們,因為能夠提供一些深度或者對味的資訊內容,他們已經要比一般的網絡媒體和新媒體都獲得更多有價值的資訊評論,但潛水黨數量已經非常龐大。並且話題的探討權利,大多數也集中在媒體編輯和部分作者手中,一批因為時間原因、身份原因只方便評論,卻並不方便撰寫一篇字數比較多的文字的活躍用戶,他們可以短評促成信息互動的機會,就無形之間被新媒體們忽略掉了。資訊是新媒體的喊話筒,通過新媒體資訊中的信息引起用戶共鳴,產生互動甚至分享出去,這是體現新媒體價值的一個方面。所以新媒體不應該只有資訊。如何用新型社區玩法玩轉新媒體?社區論壇雖然相比產品發展顛覆時期,活躍程度有所下降,但一直保持著非常強勁的生命力。大量的社區,雖然總體的流量龐大,但如果不是編輯版主將發帖人的帖子置頂推薦,也許一篇放到其他的平臺能夠引起較大反響的帖子,照樣不會被大量的社區成員看到。新媒體們不只做資訊,i黑馬、鈦媒體他們將那些引起很多用戶共鳴的文章下方的評論用戶,都漸漸發展成為自己媒體社區里面的活躍發帖用戶,是可以走社區路線的。但這個媒體社區,小謙覺得需要和當前的大多數社區的玩法有所差別,而這差別主要也體現在內容推薦機制上。自媒體概念的空前火熱,越來越多的意見領袖開始浮出水面。一個作者或者一個活躍評論他們用戶,他們長期的某一新媒體平臺活躍,並生產出了很多令更多其他的用戶引起思想共鳴的內容,他們本身應該是一批能夠長沙高質量社區內容的可信用戶。新媒體社區,應該在社區首頁的推薦位置上,給予這些可信用戶們一個分享的空間。也就是說,在資訊還處於審核階段的過程當中,意見領袖們可以率先使用自己長期支持媒體平臺所構建的信任果實,獲得媒體平臺的更多推薦,更快的在脫離編輯一手掌控的情況下,和媒體的其他用戶在社區進行信息交流互動。由於這批用戶可信程度相對來說要高上不少,制作惡意的垃圾廣告違法信息的幾率也要小上許多。除了這批作者和活躍評論用戶以為,對於用戶也可以有一個審核機制,讓他們能夠享受作者和評論達人一樣的待遇,未經編輯幹預即可獲得平臺的推薦。這樣能夠讓用戶更大程度的參與到媒體社區的運營中來的方式,也許正是新媒體們當前希望和用戶保持一對一平等關系的良藥。小謙對於鈦媒體公司人社群的理解是,通過構建一個新媒體社區,拉近鈦媒體用戶與用戶之間的關系(所有鈦媒體成員也都只是一個普通的用戶),社區眾成員以更加平等的身份地位在一些共鳴的信息話題上進行交流分享,用人性、關愛、互動將成員們聚集成一個大的群體,最終和生活也綁定起來。如果說鈦媒體趙姐以及眾多鈦媒體成員當初提出公司人社群的時候,他們對於公司人社群的理解在方向上沒有太大的差異性的話,那我無疑將陳我給鈦媒體社群理念的忠實支持者!而i黑馬,一大批因為創業和產業發展而聚集起來的用戶,他們本身就擁有一個共同的興趣或者共同的生活,他們也就有機會形成一種小清新豆瓣產品形態下的興趣小組,成為一個興趣生活社群。新媒體保持在資訊領域的嚴謹客觀,在社區領域放大作者和活躍用戶們的權利,運營方協助這批第三方的管理者們管理運營社區,這就是小謙對於新媒體們發展的一個建議,希望真心可以借此給新媒體們提供一個參考,真正用新媒體社區玩轉新媒體!作者:小謙,互聯網觀察員,IT評論人士,微博@小莫謙,微信關註小謙說(xiaoqianshuo),私人微信請添加net1996.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小謙 | 編輯:weiyan | 責編: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8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