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萍“孔雀商道”:深創投幕後推手 一年凈利1400萬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207/58404.html
邁往56歲的“孔雀女神”楊麗萍,有了新的舞臺。這位在舞臺上堅持了40年的民族舞蹈藝術家,i黑馬肅然起敬。在本應知天命的年紀,沒有選擇坐吃“皇糧”,而是率領族人傳承創作民族舞蹈,並決心一闖資本市場。2013年12月23日晚間,*ST天龍(600234)一紙重組公告,將雲南楊麗萍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借殼上市的計劃曝光。2012年,楊麗萍公司接受深創投以3000萬入股30%,並表示將在2015年創業板IPO。為何突然改變上市路線,轉向借殼?據悉,楊麗萍公司今年主打的舞劇《孔雀》加大了市場推廣,收益不俗。該公司預計今年凈利潤將增加40%至1400萬元,這也是提前實現其A股計劃的重要砝碼。撤資 逼出“兩條腿走路”在《孔雀》的宣傳冊中楊麗萍簡介部分,只字未提她在西雙版納歌舞團和中央民族歌舞團的那20多年經歷。那一段經歷並不讓她驕傲。作為一個舞者,真正讓她感到自由自在的日子是從她離開中央院團回到雲南開始的。也是從那以後,她的藝術與商業實現了對接。2001年,雲南旅遊舞蹈團負責人王紅雲和朋友找到楊麗萍,請她編一臺旅遊題材的歌舞劇。15個月里,楊麗萍幾乎走遍雲南大大小小的少數民族山寨采風,決意用舞蹈來展示雲南之美,這是一個野心勃勃的計劃。2002年底,王紅雲看著楊麗萍帶著上百名采風帶回來的演員編排的舞蹈,卻被嚇住了,這不是她想要的能流行於旅遊點、可以邀請觀眾上臺參與的風土表演,她決定撤資。為了做自己心目中的舞蹈,楊麗萍賣掉了自己在大理的房子,開始常常出現在商業廣告里。靠著從影視圈中拿到的投資加上雲南省委宣傳部的撥款,《雲南映象》終於在2003年3月8日首演。但演出當天,非典禁令下達,觀眾少得可憐,演完第一場,團隊只能先散夥,楊麗萍當眾大哭。因為山寨里通訊不發達,很多人失去了聯系。5個月後公演開始,一部分演員才歸隊,開始了到現在已經9個年頭的巡回和定點演出。在不斷的磕碰之中,楊麗萍逐漸摸索出了一套屬於她的商業模式:讓每個作品都有自己的商業化運作,並實行駐場演出和巡演“兩條腿走路”。吸取中央音樂學院作曲家田豐當年在雲南做民族文化傳習所的教訓,走向商演,被楊麗萍敘述成最自然不過的事情,“這是規律,是法則,”她明白,“在國外演出是一定要賣票的,我們學習得太晚。”想跳孔雀舞 先買孔雀服楊麗萍對商業有一種直覺式的體悟。她是白族,原籍雲南洱源,1958年生於昆明,後隨雙親下放至西雙版納。“我6歲時母親總把小四背到我後背上,而我最怕背的就是她,因為她比別的弟妹要胖得多,害我在餵豬和做飯時常常東倒西歪站不穩,村里人見到後說:‘哎呀,這是蠶豆背豌豆嘛。’”“文革”開始後,出身地主家庭的父親害怕挨整,扔下妻子和4個兒女一走了之,剛滿11歲的長女楊麗萍和母親一起挑起了家庭大梁。1971年的一天,正在小學里做廣播體操的楊麗萍,被西雙版納歌舞團團長朱蘭芳相中――她的靈動身姿里,一點都看不出生活的苦難痕跡。“小時候,我奶奶在我手心上畫了一只眼睛。她告訴我,跳舞是與神對話。”“上朱軍節目,他說你小時候很苦啊。我說一點都不苦,不曉得有多好。大自然,勞動,隨興起舞,苦什麽苦?”為了每月30塊錢的工資,楊麗萍二話沒說地進了歌舞團,養起了家。未受科班訓練的她在專業團里受的委屈和付出的辛苦可想而知。從一歲多就一直跟著她的外甥女彩旗說:“姨媽一直是支撐整個家庭的人。”1979年,楊麗萍因主演大型民族舞劇《孔雀公主》,榮獲雲南省表演一等獎,此後進京表演,震動京城,得以在1981年調入中央民族歌舞團。1986年,她創作並表演了獨舞《雀之靈》,一舉成名。從開始跳孔雀舞的那天起,她就非常清楚,如果想買一件孔雀服,必須先掙到買服裝的錢,才可以去搞藝術。“其實,藝術和商業本不是對立的,就像種莊稼一樣:種的過程就是挖地、播種、收割,然後需要賣出去,而只要用心耕種就能吃飽,這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專業管理者與耀眼投資者跳了這麽多年舞,身為董事長的楊麗萍,並不喜歡人們把她當企業家看,“我是做藝術的,不是商人。董事長我是掛名嘛,有人在做,很專業的。我不管理,我只管作品”。專業管理者指的是楊麗萍公司現在的總裁王焱武,也正是他開啟了楊麗萍的資本之路。《雲南映象》演出一年後,雲南映象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楊麗萍任董事長,當時有兩位合夥人。後來,王焱武來雲南旅遊,看了演出後跟楊麗萍見面,決定義務幫她處理一些公司日常事務。王焱武在國外長大,畢業於澳大利亞國防大學,曾任職於香港怡富證券、摩根士丹利及瑞士銀行等。2008年,楊麗萍不再跳《雲南映象》,票房一度大跌,合夥人撤出,公司解散。楊之後又成立了雲南響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重組之前的演出和資產。彼時,王焱武出任公司的周末總經理,每周一到周五在香港工作,周六日飛到昆明管理公司。後來,公司改名為雲南楊麗萍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正是王焱武在2011年12月於滇池泛亞股權投資高峰會上代表瑞士銀行做國際投資策略的演講時,介紹了一番楊麗萍的公司,於是引起了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以下簡稱深創投)西南大區負責人許翔的註意。深創投被稱為國內“最耀眼的官辦VC(風險投資)”。許翔與楊麗萍也有些淵源。2000年,許翔還是清華大學藝術團團長,他請中央民族歌舞團到清華演出,演出名單上卻沒有楊麗萍。他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撥通楊麗萍家里的電話,楊麗萍居然一口答應了。此後,許翔一直關註著楊麗萍的動向。2012年10月,深創投出資3000萬元成為楊麗萍公司股東,持股比例為30%。大股東楊萍持股70%。深創投在對楊麗萍公司調查的過程中發現,公司的財務非常清晰規範,得益於王焱武在資本市場的豐富經驗。深創投介入後,楊麗萍公司從2012年七夕節開始在昆明首演的《孔雀》,加大了在全國巡演的力度。“公司收入主要有兩塊,一塊是《雲南映象》的定點演出,貢獻穩定的現金流。另一個就是《孔雀》的巡演,2013年加大了市場推廣,效果也很不錯。”楊麗萍公司一位負責票務市場的人士說。據透露,楊麗萍公司2013年的凈利潤預計為1400萬元,較2012年的1000萬元大幅增加40%。而在深創投進入該公司之前,楊麗萍公司一年的凈利潤僅為幾十萬元。文化大環境驅動上市楊麗萍公司能夠走上資本運作的道路得益於大環境的驅動。杭州宋城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0月在創業板上市,現在公司60%的利潤來源於演出。同年底,以王潮歌為核心的北京印象創新藝術發展有限公司憑借“印象”系列實景演出吸納雲峰基金5000萬美元投資。杭州金海岸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已提交上市申請。多彩貴州文化藝術有限公司以《多彩貴州風》為穩定收益,也有了私募和上市的計劃。公司是否要上市,楊麗萍一直很猶豫。王焱武向她解釋,公司屬於輕資產文化公司,民營文化公司得不到政策保護,而且中國市場對創意的評估很低,到財政部申請定向資金資助時,政策規定有對固定凈資產的要求,但以創意為核心的楊麗萍的公司凈資產只有100萬。《雲南映象》這樣的產品,沒有了楊麗萍之後如何生存是個問題。靠政府一兩百萬的撥款不是辦法,只能自救,被迫去建劇場搞實業。同時,上市也能使公司高管層獲得應有的回報。楊麗萍認可了王焱武的理由。如今,楊麗萍正在籌劃更多的演出計劃。2013年,她在麗江推出有關納西族文化歷史的演出,2014年將在大理開演《五朵金花》,公司會建自己的劇場,兩個演出將使楊麗萍公司三年內年收益至少達到3000萬元。舞劇《孔雀》巡演結束後也將在上海、西雙版納呈現兩個版本的定點演出,未來還有到東南亞演出的計劃。這是公司穩定的現金流保證。此外,公司將圍繞楊麗萍的品牌效應,與第三方合作推出衍生品。《孔雀》巡演結束後,紀念版紅酒就會發行。修建主題公園的事公司曾與政府商量了幾年,但始終進展不大。以商業運作的方式將一位藝術家的創造力和藝術價值長久地留存、傳承,是楊麗萍和她的公司正在進行的探索。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楚天金報 | 編輯:weiyan | 責編: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