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國名牌大學畢業,入投行打工,再辭職創業,這三部曲,是悶爆的富二、三代故事。堡獅龍(Bossini)已故創辦人羅定邦孫女羅可欣(Edith),亦走過同一條路。十年前離開投行,和胞妹羅可旋創辦女裝品牌bread n butter,在香港及內地,分別有十七及一百間分店。看似做出成績,但不夠。羅氏子孫眾多,家族信託講到明按表現封賞。在一個需要不斷證明自己價值的家族長大,羅可欣要在眾多第三代中突圍,就要靠她自度的第四部曲。兩年前,羅可欣創辦非牟利機構Fashion Farm Foundation(簡稱FFF),出錢出力出地方,培植本地新進設計師,資助他們去巴黎、東京參加時裝周,又找來名人政客行catwalk。當名利唾手可得時,一句認同更來得彌足珍貴。 羅可欣眼中的認同是這樣的。早前,由她打骰、政府旗下創意香港贊助的「Fashion Forward Festival」,在香港紡織業發源地長沙灣,舉行了一場時裝騷,十三名本地設計師為鱷魚恤太子女林煒珊、公民黨陳淑莊及一眾明星大玩造型,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蘇錦樑更以飛機頭look,chok爆行catwalk。有份撐場的紡織及製衣業界議員鍾國斌稱讚:「Edith用自己企業資源去幫年輕設計師,香港好少呢種平台。政府肯俾錢,啲官肯俾面,政商界都有代表,證明FFF拿到好多認同。」上月中舉行閉幕音樂會,羅可欣父親、羅氏集團主席羅蜀凱一早到場,坐足成晚,鮮有露面的丈夫,亦帶同兩名年幼兒女現身。 時裝界矽谷 羅可欣創辦的時裝生意,每年生意額過億元。但在外人眼中,這張成績表,對出身紡織世家的她來說,變得理所當然。性格硬淨的羅,要證明富三代不只識使錢和賺錢,她看到香港時裝業的缺口,並以此為新目標:「香港時裝業只有購物一環,好多人才(設計師)都出咗去,應該有多啲平台俾佢哋發揮,俾多啲人認同本地設計及品牌,唔係一味問:『平啲得唔得?』」一二年,她聯同有香港時裝界「教父」之稱的理工大學紡織及製衣學系副主任區偉文、理大社會創新設計院總監葉長安,以及同為富三代的鱷魚恤(122)執董林煒珊,成立非牟利組織FFF,培植年輕設計師。最初,FFF僅租用商務中心做辦公室,發揮的功能有限,最大的項目,就是帶兩批設計師去巴黎及東京的時裝周。去年,羅氏集團旗下的長沙灣工廈完成活化,改名D2 Place,最頂兩層約兩萬呎,以贊助形式租予FFF作基地。羅可欣大方承認:「家族嘅sponsor好重要,有咗空間先可具體去進行,事半功倍。」她的目標,是將FFF打造成時裝界的矽谷,「我以前喺矽谷嘅史丹福讀書,九七至九九年時,嗰度聚集咗好多科網公司,形成一個社區,將力量凝聚起來。FFF係一個平台,將資源和業界人士聚集喺度,可以扶佢哋(設計師)一把。」 賓架出身賣衫響朵 不斷追求認同,因為羅可欣在一個需要證明自己價值的家族長大。祖父羅定邦有五子一女,生前愛將生意交由子女輪流揸旗,表面上是讓各人都有發揮機會,實際上每個揸弗人都要在短時間內爭表現、搏上位。在競爭激烈的家庭長大,羅可欣逞強性格自小成形,大學電子工程系難入,無興趣都咬緊牙關完成加拿大Queen's University學業,之後再於史丹福大學取得工商管理碩士,畢業後加入投行,「個個都視banker為dream job,好刺激,做親都係大嘢。」講起當年,她眼中仍現光芒。美國九一一事件發生時,羅可欣正好於紐約所羅門兄弟接受培訓,就在世貿中心上班,幸好當日她未返到公司。事後仍不知懼,轉頭又沉迷在刺激的賓架生活中。做了六、七年,心態開始轉變:「賓架只係deal maker,生意唔係自己嘅,仲成日挑剔人,點解做得唔好?profit margin點解咁低?」羅可欣覺得是時候「put my feet on the ground」(腳踏實地),辭職後和妹妹羅可旋拍住上賣衫,○四年開拓自家女裝品牌bread n butter。 父親羅蜀凱是羅氏家族第二代的掌舵人,羅氏針織現在仍是GAP等世界級品牌的供應商,在中國、越南、孟加拉都有設廠,共有萬八名員工。有家族做靠山,創業路亦平坦得多,品牌輕易進駐各大商場開分店。最大的挑戰,是○八年金融海嘯。羅可欣仍印象深刻:「嗰時成日要落鋪頭,幫員工打氣,進軍內地開店嘅計劃都要叫停。○九年,中國話要『保八』(GDP增長8%),我都要『保八』,係保住生意額唔跌多過百分之八。」 家族壓力鬥上位 生意成功,不代表得到掌聲。「做生意,啲人會覺得:『你daddy都幫到你啦。』但搞FFF,更有成功感。」羅可欣道出心底話。羅氏家族第三代,單是內孫已有十七人,個個名牌大學畢業,要上位談何容易。九六年羅定邦去世時,留下十億遺產,由次子羅蜀凱管理。遺囑列明,羅氏子孫他日在事業、學業上有卓越表現,在財力不足時,可得到資助,作為獎賞及鼓勵。○七年,四叔羅家寶女兒羅穎怡,入稟要求「睇數」,便被伯父羅蜀凱批評,指其「雖擁有MBA學位,後開設鞋店Mocca,事業算成功,但仍比其父親羅家寶及其他家族成員遜色。」後來,法庭維持羅蜀凱對遺產的決定權。羅家對子孫的要求甚高,作為「族長」羅蜀凱的女兒,羅可欣壓力更大。如今,她滿心期待FFF這個「矽谷」,會有「Google」出現,「矽谷唔係製造Google,係Google自己跑出咗。FFF係平台,唔係生意,唔係我話行十步棋,就追到邊個目標。」不知道「Google」幾時出現,或會否出現,但這一刻的羅可欣,已笑得開懷:「FFF已經攞到好多認同,包括政府、業界及本地設計師,我好開心。」 紡織世家一門數傑 祖籍廣東順德的羅定邦,以紡織起家。一九七五年成立羅氏集團,與麗新的林百欣、肇豐的方肇周及萬泰的田元灝,被稱為「配額四大家族」。八七年,「羅氏針織」上市(後改名羅氏國際),同年開設時裝品牌堡獅龍(Bossini)。九八年,羅氏國際私有化,但至今仍是香港製衣業龍頭。羅定邦共有五子一女,分別是羅樂風、羅蜀凱、羅嘉穗、羅家寶、羅家聖及羅家駒。羅氏家族一門多傑,長子羅樂風於七十年代自立門戶,創辦晶苑集團,發展製衣業,現時年生意額逾百億元,近年兼做地產,曾在九肚山發展獨立屋項目。二子羅蜀凱深得父親信任,羅氏王國的紡織、地產生意,甚至父親生前用的「8」號車牌,都交到其手中。四子羅家寶是地產大炒家,持有數十億物業,行內無人不曉;五子羅家聖繼承堡獅龍(592),持股超過六成七,市值約七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