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應該越來越追求短線?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4/01/blog-post_2186.html不知道大家還有否印象,止凡曾經提過一位朋友,當年他跟我說正在積極嘗試新的投資方向,就是不貪心,每一星期賺一千元左右就足夠。當時我問他這樣買入賣出的操作本金多少,從而可以計算一下他的目標回報率,他說這個操作是利用大約5萬元左右作為本金,來來去去買入賣出都是這5萬元。他覺得要每星期賺一千元左右其實不難,最重要是跟趨勢、懂止蝕及止賺,不要貪心及坐艇。
簡單地計算,一星期賺一千,一年52個星期就賺到5萬多,靠5萬元本金一年賺5萬多,回報超過100%。當時我就跟他說,我還是實際一點,一年賺10%至15%就足夠,長期能夠遠遠賺超過這個回報率感覺有點不切實際。不過他的概念是5萬賺一千隻是2%,不是貪心,股市一星期上落這丁點巴仙實在容易之極,只是看你能否掌握。
然後他跟我分享他的投資心態及經驗,他說當他初出茅廬時,亦是追求每年收幾巴仙的股息,每年升值十個八個巴仙就足夠。但當你慢慢吸收經驗之後,這樣的投資再滿足不了你,一來這太悶了,二來你不會只追求一年才賺十個八個巴仙,慢慢地你會追求半年賺這個數,之後就三個月要賺這個數,然後就要一個月等等,最後你會追貼市場,那你就算是成熟了。
最後他還叮囑我慢慢學習,不用心急,現在不妨好好繼續那些所謂長線投資,不要「未學行、先學飛」,學他的投資方法要有市場經驗,交過不少學費才能。當年我的確初出茅廬,工作了只不過三兩年,投資理財還未有很強的根基,其實應該很容易受人影響。而我當時大既看過東尼及一兩本有關巴菲特等價值及長線投資法的書籍,對一個工作十多二十年的前輩這番說話,還是有點半信半疑,到底投資世界是否真的如此呢?
今天不知為何突然會想起這段對話,這位朋友已經沒有再聯絡了,而直到今日,我的工作或投資年資還未及當年的這位朋友,但我對投資的概念跟他當年的說話看似越走越遠。這些年來,我一直在吸收財務知識,對價值投資及財務自由的認知可謂有深深的瞭解,我所操控的資金亦遠遠超越5萬元,或者換個說法,其實我對5萬左右的投資項目已經興趣不大了,投資組合不用買入賣出,單單每年收股息亦不只5萬元。
經過多年的市場經歷,我完全沒有當年他所說的預期,即我將會越來越追逐回報的速度,由長線到中線再到短線,之後就轉戰「即日鮮」、「窩輪」、「期指」等,追逐市場消息,到時我就算是一個「成熟」的投資者了。事實證明,當年我的半信半疑可能救了我,沒有把他的說話當成真理,繼續追求財務知識及耐心積累資產,否則可能今天我所做的跟他當年差不多,離財務自由會相當之遠。
不知道大家身邊有否類似的朋友,緊貼市場消息,積極地在市場買賣,又會認為自己是投資達人。他們會不時影響身邊的人,應該是出於好意,只不過把這類經驗教予後輩,最後的結果都會很不堪。可惜,現實是這類朋友對其他人的影響力遠高於「悶」的一類,不妨觀察一下,通常一班朋友的股票討論,最引人著目的話題或故事始終都是短炒獲利的一類,如何一轉手翻幾番的故事,後輩們都會積極聆聽及學習,世上有多少個不相信前輩又傻傻地自己找書看的止凡呢?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