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分析兩億玩家數據,7人就OK

http://www.yicai.com/news/2014/01/3342326.html
數據中蘊藏無限商業機遇。據《2013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顯示,中國遊戲市場收入總額達831.7億元,而一款遊戲要花多少錢在數據分析上呢?從一款遊戲真正服務玩家的整個生命週期來算,如果在5%-20%之間,那這個市場就有40-100多億。有人已開始準備慢慢啃下這塊大蛋糕了。

成立於2013年9月、作為國內首家專注移動遊戲的數據挖掘服務公司,慧動創想科技有限公司的初始團隊7人均來自騰訊互娛、無線以及數據部門。他們的目標是「要做到7個人可以分析來自兩億台獨立設備的數據」。近日,公司創始人汪祥斌接受了中國企業家網專訪,講述這支立志於打造高效精幹團隊、一心扎進遊戲數據分析服務平台的故事。

以下是汪祥斌的口述實錄:

談離職創業:厭惡大公司做事風格

我在2010加入騰訊互動娛樂事業群,做遊戲底層公共平台的研發,2013年離開創業。大公司裡騰訊依舊是標竿,雖然有大公司病,但我還是挺尊重它的。創業的人多少都有點理想主義,有個什麼理想或者夢想想去實現,當這個理想強烈到不能控制的時候就去自己幹了。為什麼離開?就是因為我在騰訊幹不了,但我自己又特別想去做,所以就創業去了。

還有一個原因促使我選擇創業的原因是,我以前特別喜歡甚至有點個人崇拜國外那些特別小但又特別高效的團隊,比如國外有一家做企業存儲服務的公司,全公司加起來6個人卻承擔近千家商業公司的存儲服務,這需要怎樣的6個人才能承擔呢!其實我們也可以做到,做到讓很多人羨慕。

我並不特別認同大公司,卻特別認同小團隊。我厭惡大公司裡面的做事風格。小團隊比較靈活管理上自由度更高,大公司體量大要權衡的方面太多,做一件事情會受很多制約。所以我想創建一支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團隊,精幹而高效的,7個人承擔著千萬甚至億級或者更多的玩家行為分析,服務成百上千的商業公司。

其實很早我就有做遊戲內數據挖掘的這個想法,不過創業需要條件。第一是一個朋友介紹了一個投資人,他比較認可我的想法和觀點,聊起來比較投緣;第二是有幾個朋友正好也想自己做一些事情,就是現在我這邊的幾個兄弟。我們目前產品雖然在測試階段,但我們已經分析過千萬的獨立玩家行為。

談競爭對手:數據挖掘市場遠沒成熟

專注遊戲的數據挖掘公司,我們是第一家。我們的定位就是遊戲,服務遊戲。目前國內完全跟我們業務重合的競爭對手暫時沒有的,但部分重合的比如在運營統計分析這塊有一兩家,而且他們做的都很不錯,畢竟起步要比我們早一兩年,而我們也處於不斷的學習和進化當中。

之前我跟一個朋友算過一筆賬,遊戲市場一年800億。一款遊戲要花多少錢在數據分析上?我個人覺的在5%-20%之間。這裡我不是說公司, 是從一款遊戲真正服務玩家的整個生命週期來算,那這個市場應該是40-100多億的市場。我朋友說5%靠譜點,20%太高了。如果從日本和美國市場來看,特別是日本市場來看,數據上的投入就要更接近20%了。

當然這個市場存在競爭,但我覺的就目前市場而言,還遠沒有成熟,很多的遊戲廠商特別是中小 廠商對數據這塊的認識都還處於很低的層次,甚至還沒有意識到需要做哪些,大家更多的還是在培育這個市場,培養大家對數據的認識,讓這個市場變成熟更實際點,讓大家認識到數據的魅力更符合我們的利益。

2013年被稱為手游元年,手游是我們目前切入遊戲行業的一個點。就我接觸的CP(內容提供 商)來看,很多開發商還不清楚數據是個啥玩意。手游進入門檻很低,整個行業有大量的中小型開發者,他們自身缺乏數據挖掘的能力,對於數據挖掘有很大的需求。另外就是手游的整個市場還在快速成長中,未來對數據挖掘的需求還會持續的增長。

談創業團隊:打造精幹高效團隊

目前我們7個人的初始產品團隊均來自騰訊互娛、無線以及數據部門,長期從事遊戲的研發以及數據挖掘工作。他們6個小夥伴願意跟我一同冒險,第一個就是大家覺的這個事情聽起來還比較靠譜,我們做的事情還是在我們自己的業務範圍之內,大家在遊戲以及數據行業都做了很久對一件事情也有比較深刻的認識;第二個這六個人跟我個人之間的交情都有很多年畢竟大家都比較熟悉,可以說是覺的我這個人比較靠譜;第三個這個產業比較靠譜,遊戲以及周邊應該是繼電商之後的下一個萬億市場。

我覺得我們這個團隊最強悍的地方表現在執行力上。一個高效團隊的第一要素就是執行力,而我最看重的就是目前這個團隊上下一心的執行力,另外就是有一股子不服輸的拚勁。有時候作為團隊的leader我也會被團隊這拚搏的精神所感動。而相互之間的這種感染最終就讓整個團隊形成了一個獨特的一切以執行力為基礎的文化。

我們有一個目標是「讓最基礎員工薪水超過騰訊百度兩倍的公司」。作為創業團隊其實激勵的手段是有限的,這點不能與大的公司相對,但對於我們而言重點是讓團隊每個成員明白他是公司的核心,讓團隊成員有一種主人翁的責任感,對團隊的歸屬和認同。我們並沒有把他們當作員工來培養,對於團隊成員我一直堅持的是將他們當作夥伴,合夥人來培養。

投資這塊,目前我們不是想介紹太多,投資人暫時不太方便公開,額度我可以大致透露下,我們目前的天使總計獲得的金額是千萬級的。從有這個想法到獲得投資準備了幾個月時間,過程不是太艱辛,但也並非順利。投資人看中的,可能第一是我身後有一個比較專業的團隊,另外就是可能我們的工作經歷在他們眼中看還算靠譜。

對中小開發者我們的服務都是免費的,中小開發者本身盈利能力就差,換句話說遊戲都沒有賺錢怎麼可能去給第三方服務帶來利潤。我們本身的服務也是為了幫助中小開發者去提升收入能力。對於體量稍大的公司,有一些對數據定製化的需求,這塊我們是收費的,我們會提供更切合他們實際需求的企業級服務。當然對於數據當中的盈利模式我們也在探索,比如提供更高附加值的服務,這些路我們都在嘗試。(採訪 整理/姚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825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