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晚上九點,從馬路邊的樹梢上,還能遠遠瞧見,位在彰化市中山路上,衛生局辦公室二樓的燈光。 12人單位,連破塑化劑、毒澱粉案 大統長基以低價棉籽油混充高價的橄欖油、葡萄籽油出售,十月十六日事件爆發至今兩個多月,轄區內的彰化縣衛生局食品衛生科(簡稱食衛科)的燈光,就這麼每天持續亮著,直到半夜十二點才熄滅。七十七天以來,他們馬不停蹄的加班,連週末假日也不例外。 這個編制只有十二人的單位,掌管彰化縣一萬二千餘家與食品相關廠家,平均每人分配一千家公司行號;每天要接數百通來自民眾、廠商的諮詢電話,內容從工廠設立、法規法令到食安問題都有;每個月約接獲四十餘件檢舉電話。 大統混充油事件讓他們聲名大譟,關心食安問題的檢舉電話持續湧入,內容從油品、冷凍食品、泡麵都有。他們的工作量並未因大統負責人高振利遭到法院判刑而減少,反而增加,成了國內捍衛食安的代名詞。 揪出國內首宗在橄欖油中摻銅葉綠素的黑心油案,關鍵人物除了彰化地檢署檢察官鄭智文與葉建成,還有彰化縣衛生局食衛科科長林毓芬。 個頭嬌小、說話速度極快,二十二歲時成了該局食衛科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稽查員;兩年前,她以三十四歲,成為該科有史以來最年輕科長。 擔任科長以來,她歷經過塑化劑、毒雞蛋、毒澱粉、大統混充油事件,每一件都是全國矚目的大案。 跟著她破大案的,是一群年資才兩年多的「嫩兵」,全科除了一位年資較深的男性,清一色是女性。 當稽查員要有足夠好奇心,如果容易滿足,很可能點到為止。翻書查植物油,計算大統摻什麼油 大統案這件全國矚目的事件,來自二○一二年十月中旬,林毓芬的同事接獲一通民眾檢舉電話:「 (這油)顏色不對、味道不對……,這不是橄欖油的味道。」為了這句話,她指揮旗下的科員到賣場,對大統橄欖油進行抽驗。 同年十二月,檢測報告出爐,顯示油品中的脂肪酸比例「異常」,他們迅速到工廠進行抽驗,並找業者說明。「這是我遇過最特殊的案子,是沒有辦法用報告來判定的,」她解釋。過去如毒雞蛋、毒醬油、添加物、毒澱粉、塑化劑等都有報告可以看,大統的案子卻無法光看單一證據,使用的技巧比過去更難,「因為異常,但沒有辦法判定它違規;它不承認,你也沒辦法。」這是她在食衛科十四年來,遇到最棘手的案子。 大統方面表示,「異常」來自於「管線污染」,會自行改善。兩個月後,他們再度到大統抽驗,結果還是異常。管線污染只要改善,就應當恢復正常,怎麼脂肪酸的比例還是異常? 遇到手軟的公務員,也許就用「污染」來結案,但林毓芬「就是覺得它怪」,好奇心驅使,她想一探究竟。 「我去翻書、去翻植物油、去看脂肪酸的比例,然後自己計算,把每一個油的脂肪酸比例弄出來,然後去計算它加了什麼油?我們猜它加了葵花油,但每一種油它都添加,實在很難計算。」林毓芬跟同事企圖在數字中,找出大統玩的花樣。 西班牙疑似發生過橄欖油中添加銅葉綠素案例,是否會在大統身上重演?「我們私下去跟同業了解時,同業也是跟我們笑一笑,我們就知道『笑一笑』就有可能。」同業的「一抹微笑」,一線工作經驗培養出來的敏銳度,讓她嗅出不尋常的味道。 「我打電話問教授、長官,或自己翻書,我覺得有一個謎在這裡(比了比心臟處),會很難過。」「好奇,才可以進步。」這是推動她找出答案的動力。 為避免打草驚蛇,最後一次到廠區檢測只到七月份,接下來的工作,交給彰化地檢署接手偵辦。食衛科的同事也沒閒著,他們從廠區改成從市售產品抽驗找答案,一邊找出各種資料比對,企圖在各種不尋常中,把事實拼湊出來。 我沒辦法看著自己、家人、朋友,甚至彰化人吃下不合法的食品。邊查廠邊被伺候國罵,都挺下來 十月十六日,距離接獲檢舉電話差不多滿一年,衛生局協同彰化地檢署決定行動,共同到大統工廠查廠,雙方配合下,橄欖油混充棉籽油的答案,終於揭曉。 大統油品從消費者檢舉到真相大白,歷經十二個月,林毓芬靠的是「找到答案才罷休」的意志力,她說:「我無法說服自己,案子就不能終結。」 她追根究柢的個性,從念書經歷可窺知一二。中台科技大學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畢業的她,考上高考後,分發到台東署立醫院擔任放射師的工作。一年多後,剛好故鄉彰化縣衛生局有空缺,就申請轉調回鄉。 開始當稽查員後,業者看她資歷淺,會故意編理由騙她,或嗆「妳在講什麼」而不甩她;她也曾經歷稽查車的擋風玻璃,被不肖人士打破;邊查廠邊被業者狂罵三字經,揚言「如果妳是男生,我早就打下去」等等。 她坦言,初期只是為了工作而工作,查廠或輔導廠商只是按表操課;然而,當她越熟悉工作,越發現,這工作意義深遠。 「我沒有辦法看著自己、我的家人、朋友,甚至是彰化的民眾吃下不合法的食品。」她說:「我們每天要吃超過一公斤的食物,如果這些食物,每一個都有問題,這樣要攝取多少有問題的食物啊!」 為了摸透食品本身的內涵與源頭,她決心進修。形容自己不夠聰明,她花了五年半,沒有休假的念完了弘光科技大學食品科技系、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研究所,還考取營養師,全心投入食安,如今仍待字閨中。 當公職就是要對得起民眾,做有意義的事。白天稽查,傍晚回辦公室做到半夜 不只林毓芬,她的團隊成員,也各個藝高膽大。今年初爆發毒雞蛋事件時,兩位食衛科女同事到雞蛋大盤商的分裝廠進行抽驗,這間分裝廠有兩個門,一個掛有招牌,旁邊還有個小門。她們堅持要進入小門抽查,才剛踏入,立即有三、四位彪形大漢站出來,旁邊還有四隻獒犬,狂叫恫嚇伺候。 一般人,恐怕早就被現場的氣氛震懾住,但她們臨危不亂,膽量十足的跟老闆分析著:「你有兩個選擇,不讓我們進去,就叫警察來,警察來,我們會開規避罰單;要不然你就讓我們進去。」後來老闆退讓,大漢們也往後退,抽驗工作才得以進行。 林毓芬分析:「稽查員要有很強的膽識,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忍耐力;還要有很高的EQ,臨場反應要很強,如何說服業者,讓他願意配合你要處理的,不會有業者把你關起來……。」 稽查員,是一群沒有名片、不喜歡曝光,卻拿生命拚搏工作的人。民眾的食安問題與業者的利益,兩者間猶如拔河般的角力賽,盡責的稽查員站在中線,擔任裁判,用個人安危,來維護合法的遊戲規則。 一般人當公務員,圖的是能夠正常上下班,與穩定的工作環境;但他們是「人家的下班,就是我們開始上班」,因為白天在外面查廠,下午四、五點回到辦公室,開始公文處理、寫報告,晚上七、八點下班是常態;遇到大案,半夜回家更是常見。例如,要追查國中小餐盒食材,清晨五點須離家;追查私宰,則要半夜守候。 工作時間不穩定,突發狀況又多,食衛科有著極高的流動率,必須要擁有極大熱情與使命感,才能堅守崗位,繼續奮戰。 在林毓芬帶領這群娘子軍往前進時,背後有一雙很重要的推手,那就是彰化縣衛生局局長葉彥伯。他經常跟同事說:「投入公職就是要全心奉獻,如果只想領錢,就不要來了!」他鼓勵同事向前衝,有事他會扛,因為「當公職就是要對得起民眾,做有意義的事。」 在台灣各地,都能看到冷漠自私的公務員,也能看到熱情奉獻的公務員,在屢破大案的彰化縣衛生局中,我們看到一群不想只領錢的小基層,改變公務員形象,也讓台灣更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