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動畫已成為一個成熟、熱門、最容易賺錢的電影類型。全球市場上每年都有多部動畫片定期出爐,在娛樂男女老少的同時,也成為電影公司固定的生意模式。那麼,這門用想像力結合技術來賺錢的生意,它有什麼特性?有沒有易取勝的妙招?
本文選取60部全球票房超過3億美元的動畫電影作為樣本,試圖通過數據分析,為以上疑問提供答案。
(備註:這60部動畫都是美國製造,而美國現在拍一部動畫片的製作成本在1億美元左右,如果按1:3的好萊塢賺錢法則計算,一部動畫電影收3億美元全球票房,即可視為不虧本,有些還會通過賣影碟、周邊產品等賺到錢。)
全球動畫——正逢好時代
在90年代前,動畫世界迪士尼一家獨大。動畫類型也以傳統二維動畫為主,《米老鼠和唐老鴨》、《白雪公主》等風靡了很多年。1986年,喬布斯投資的皮克斯動畫工作室成立(於2006年被迪士尼收購),以《玩具總動員》為代表的電腦三維動畫正式亮相,很快在市場上獲得成功。這之後,夢工廠、藍天工作室、照明娛樂、索尼動畫等公司紛紛登場,成為主要的市場競爭者。如今,隨著全球化的推進,動畫已經成為一門越來越容易賺錢的生意,每年,都會有4部以上的動畫片,全球票房超過3億美元。這些賣座的動畫片,都被「美國製造」包攬。
六大玩家——夢工廠產量居首
動畫是一個燒錢的片型,少則投資幾千萬美元,多則上億。而如今,好萊塢動畫主要依靠海外市場,對營銷和發行的要求非常高。因此,能在市場上立足並成功的大動畫製作公司並不多,且多數都在大製片旗下。比如曾經的皮克斯,因為資金不足,一直跟迪士尼合作拍片,然後被後者收購。而夢工廠動畫沒有自己的強大發行部門,要依靠派拉蒙、福斯等大製片廠發行,付出的代價是約佔票房15%的發行費用。目前產量最高的夢工廠由曾經的迪士尼動畫一把手,後出走的卡曾伯格創建,2012年在中國上海設有分公司——東方夢工廠。
奧斯卡——皮克斯大勝
奧斯卡評委之所以愛皮克斯,是因為其團隊講故事的能力,以及銳意創新的精神。迪士尼、夢工廠、索尼動畫多年提名一無所獲或很少獲獎,是因為在其廠牌下出產的動畫,更追求合家歡效果,較難給成人觀眾大驚喜和大感動(況且奧斯卡評委們都是上了年紀的電影從業者,要求更高)。吉普力動畫工作室獲獎,幾乎全是宮崎駿老先生的功勞。而阿德曼和萊卡是定格動畫(包括粘土動畫)的堅守者,它們出品的電影,雖然票房不能火爆,但品質大都上佳。比如《小雞快跑》、《超級無敵掌門狗》(阿德曼)/《鬼媽媽》、《殭屍新娘》(萊卡)。
賣座——品牌續集最靠譜
動畫電影的最大特點在於,想像力可以天馬行空,劇情可以朝很多方向發展。所以,它也是最容易製作續集的一種電影類型。而且,因為品牌效應,續集的受眾會越來越多(前提是,影片品質得有保證,不能低於前作)。市場上賣座的包括《冰川時代》、《馬達加斯加》、《怪物史瑞克》、《玩具總動員》、《功夫熊貓》等系列。
賺錢——妙招就是低成本
如今的好萊塢,製作成本超過一億美元,就可稱為大製作。在本文統計的60部票房過3億美元動畫電影中,有34部製作成本超過一億美元。但是,投資高並不意味能賺錢;倒是投資相對較低,但品質過硬的作品,更容易有高回報。這一點,無論是動畫電影,還是真人電影都是一樣。目前被認為投資回報比最高的動畫電影是《獅子王》,回報比21.93。而真人電影被認為是《靈動:鬼影實錄》,該片製作成本15000美元,全球票房1.93億美元,回報比超過12890。
電影是《我盛大的希臘婚禮》,這部2002年上映的獨立喜劇片,預算僅500萬美元,全球票房3.69億美元,回收近74倍。
發行——海外票倉更重要
提到好萊塢大片,很多人評其為「簡單粗暴」,即情節簡單,賣視效奇觀。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原因很簡單,要全球不同民族,不同語言的觀眾,都能看懂。因為,海外市場,為好萊塢貢獻了平均60%以上的票房。試想,如果一部投資2億美元的大片在海外不賣,光靠本土市場,大多都虧死。動畫片也一樣,大製片廠的老大可以不在乎奧斯卡評委們怎麼看,他們看中的是老少皆宜,全球觀眾都能進影院。最好,之後還會買影碟回家繼續觀賞。
檔期——跟著假期放片子
動畫電影的主力觀眾是兒童及青少年,因此,選擇檔期顯得尤其重要。不過,北美放映市場的各大電影公司,會根據觀眾測評,競爭對手的影片實力,早早安排自家影片的檔期。如果有衝突,電影公司之間也會協商調檔。動畫電影一般會選擇在春假、暑假,及感恩節前後上映。
片長——90多分鐘就足夠了
真人電影如果導演堅持,可以拍得很長。但是動畫片多以短平快為主,一是製作成本高,製作公司都在提倡節省成本;二是兒童和青少年觀眾這個群體的耐心有限,製作公司也沒有必要把動畫片拍得太長。
口碑——讓東西方觀眾都喜歡
對於動畫片,國內外觀眾各有評價標準。但大體上,大家對好電影的認識保持一致。比如,在IMDb和時光網的評分榜上,《機器人總動員》、《獅子王》、《玩具總動員3》、《飛屋環遊記》四部電影均位列前四。但也有個別在國外反響平平,在國內很熱的電影,比如《藍精靈》。
評級——合家歡才能賣大錢
雖然主流市場上,動畫片都是合家歡電影。但也有一些製作團隊,對動畫的理解不限於「小孩子看的東西」。因此我們也能看到,不少歐美、日本、法國等地的動畫,題材各異,還關注到了人類生存過程中的種種命題。由於這些動畫中的血腥、暴力、情色等元素,往往被評為R級(17歲以下由成人陪同觀看)。另需一提的是,《怪貓菲力茲》(1972)當初被定為X級。但X級逐漸淪為色情的代名詞。從1990年開始,X級被NC-17級(17歲以下不可觀看)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