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協方案助力牛市 坐關
http://xueqiu.com/2194610753/26336721昨天下午參加一個活動,晚上才看到《中國證監會關於進一步推進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新股發行改革意見》)。本來昨晚想做點別的事,自然沒法做了,集中精力把證監會網站上剛公佈的幾個文件讀了一遍,然後睡覺,今早起床後說點感想。
我的感覺,這次出台的《新股發行改革意見》是一個妥協方案,跟6月份的徵求意見稿相比,下了不少功夫,但沒有質的突破。不到半年時間,社會各界提了很多意見。在現有《證券法》的框架下,要發新股,只能玩平衡,都得罪又都不得罪,於是有了這個方案。
肖鋼在幾天前「上證法治論壇」的講話中說:「進入修法的過程以後,也就是進入了一個各方利益博弈的過程」。這話很實在。按說,IPO已經暫停一年,把問題弄清楚了再啟動也沒什麼了不起,但760多家公司排著隊,80多家公司已經過會,這些公司都不是吃素的,決策層的壓力可想而知。
正因為是個妥協方案,所以有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比如《新股發行改革意見》中提到:「使用淺白語言,提高披露信息的可讀性,方便廣大中小投資者閱讀和監督。」呵呵,「淺白」一詞並不淺白,好在能猜出意思來。這也罷了,可在證監會的答問中,它成了保護投資者的第一項措施。如何鑑定語言是否淺白?要是不淺白呢?信息披露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已經足夠,能做到就是對投資者最大的保護,要求太多實在沒必要。
股民最留意的恐怕還是IPO重啟對市場的衝擊,在證監會的答問中特別提到:「恢復新股發行並不決定股市中長期走勢,股市運行主要由當時經濟基本面和宏觀政策所決定。」新聞發言人還說,新股發行改革意見公佈後需要一個月左右時間進行相關準備工作才會有公司完成相關程序,預計到2014年1月底約有50家企業能夠完成程序並陸續上市。
如果昨天僅僅是公佈《新股發行改革意見》和關於這個意見的答問,不管證監會新聞發言人怎麼強調IPO重啟對二級市場影響不大,我估計,未來一年中國股市恐怕都會活在760多家排隊公司進場的陰影之下。管理層看來很清楚這一點,在端出苦藥的同時拿了三顆糖出來,發佈了《借殼上市審核嚴格執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上市標準》、《關於開展優先股試點的指導意見》和《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3號——上市公司現金分紅》三份文件。這三份文件和《新股發行改革意見》同時公佈,說明管理層對中國股市的問題看得很清楚,而且有了明確的解決方案,只是時機不成熟,先出個妥協方案,正好也可以做些試驗。
可惜的是,要是能多一份「嚴格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就更好了。不過,這幾項制度出台,很明顯會有利於股票價格回歸到它的本來價值,也會引來大資金進入股市長線投資。我一直以為,中國股市「冰火兩重天」的狀況(藍籌股低估,中小板、創業板高估)正好是改革的良機,看來,管理層不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這次出台的《新股發行改革意見》及有關制度是一個妥協方案,實施之後必然會產生很多問題,但不妨礙它成為註冊制的前奏、牛市的鋪墊。
前幾天跟一幫朋友聊天,有個朋友說到康德拉季耶夫週期也就是長波理論,並且用它預測中國股市。他說,中國經濟近三十多年有兩次大底,一次是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一次是在八十年代末,那麼,也會出現兩次大頂,一次是在2007年,一次將在2017年,正好從底到頂用時約三十年。呵呵,朋友說的類似於「推背圖」,我權當作笑談。不過,我以為,從現在開始,中國經濟復甦是大概率事件。上面提到的幾份文件和接下來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將刺破創業板、概念股泡沫,引入更多資金持有藍籌股,讓藍籌股變得物有所值,那麼,伴隨而來的牛市還是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