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李氏「撤資」風波史

http://www.infzm.com/content/95737

在李嘉誠的擴張之路上,圍繞他是否撤資,香港媒體每隔一段時間都會炒上一輪。而每有跨國投資,耐心一流的李嘉誠都必聲明:是「投資」,而不是「走資」。

南方週末記者綜合公開資料,整理了李嘉誠在每個關鍵時點的抉擇。發現在此前的幾十年中,他從來沒有真正撤離過香港,但也從來沒有停止過向世界擴張的腳步。

中英談判期

1982年,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赴北京,就香港前途問題與中國領導人會談。消息傳來,股市動盪,到年底,恆指跌幅670多點。

兩年之後,香港最大的英資洋行——怡和突然宣佈:基於香港前途問題,將遷冊百慕大。是日,香港工商界發生動盪,恆指急挫62點。

香港信心危機由此爆發,移民潮洶湧而起。當時媒體報導,代辦移民護照的機構和律師充斥港島中區,赴美的黑市護照炒到50萬美元一張。

彼時李嘉誠已是巨富。據《資本》雜誌公佈的資料,1979-1989年10年間,長實盈利112.4億港元,和黃盈利139.2億港元。

長實系在20世紀80年代的盈利狀況,僅次於匯豐集團,優於怡和。華人財團中,無人可出其右。

在這之前,李嘉誠就已經在海外有了投資。1977年,其首次在加拿大溫哥華購置物業;1981年,李嘉誠在美國休斯敦斥資2億多港元收購商業大廈;同年,他再斥資6億多港元,收購多倫多希爾頓酒店。短短數年間,李嘉誠的個人和公司,在北美擁有的物業達28幢。

怡和遷冊之後,各大移民國就將目光盯上了李嘉誠。也就是從這一時期開始,李嘉誠開始大舉海外擴張。

1986年,他頻頻接觸加拿大政府官員,而加拿大商務官員和商人,為了便於和李接觸,把辦公室搬進了長實當時的所在地華人行。

這引起了香港工商界的不安,李嘉誠被迫站出來表示,投資加拿大僅是本集團投資計劃的一部分,海外投資只佔一成多,至多不會超過三成,本集團仍然以香港為主要基地。

為表達立足香港的信心,1987年1月,李嘉誠與合和主席胡應湘,推出了「西部海港——大嶼山戰略發展計劃」。此舉立即轟動全港,引起港府的高度重視——此乃香港開埠以來與地鐵相當的浩大工程。

不過,這個計劃最終被否定,但催促了香港新機場方案的出台。這年下半年,港府成立「新機場發展研究小組」,兩年後敲定方案。

然而,李嘉誠同時也在重新佈局。1986年12月,在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的撮合下,李氏家族及和黃通過合營公司投資32億港元,購入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52%的股權。

這是當時最大一筆流入加國的投資,引起轟動。其後,李嘉誠不斷增購赫斯基石油股權,到1991年,股權已經增至95%。

而李嘉誠的兩個兒子,也都加入了加拿大國籍,他本人於1987年應邀加入香港加拿大會所,成為會員。而早在1967年,李嘉誠就已經加入新加坡國籍。

當時香港輿論議論紛紛,有人說他「說一套,做一套」,是本埠華商最大的「走資派」;有人說他大肆收購歐美企業,是隱形遷冊。

就在李投資加國之後,他的好友,同樣是世界級華人富豪的鄭裕彤、李兆基等,競相進軍加拿大,投資領域遍及豪宅、酒店、公共設施等。

李的影響力由此可見一斑。

1992年南巡後

1992年鄧小平南巡,掀起改革開放巨浪。中國內地被看成最具潛力的投資市場。李嘉誠便決定,把港外投資的軸心,放到內地市場。

據傳,當時李嘉誠的得力幹將,親英亦親華的首席行政官馬世民,固執地要李嘉誠三思。馬世民曾是李嘉誠的海外投資大使,彼時在投資方向上卻與李嘉誠發生了嚴重分歧。李採取的策略是:換人。

1993年,馬世民辭職,接替的是加籍華人霍建寧。彼時,李嘉誠還表示,和黃以後要多用本地人,並且通曉普通話是必要條件。

這並不是李嘉誠第一次與下屬在投資大方向上產生分歧,也不是李第一次換人。

1984年,馬世民的前任、同為英國人的李察信主張放棄香港,大舉走資海外。最後李嘉誠起用了當時看好香港前途的馬世民。1986年,馬世民提出立足香港,跨國投資的策略,得到李嘉誠的支持,和黃、長實才一起大筆投資海外。

香港回歸前夕

而到了香港回歸前夕,李嘉誠又一次面臨選擇。彼時,悲觀的情緒在香港蔓延。1995年,《財富》雜誌把「香港已死」作為封面,認為香港在回歸後會喪失國際商貿和金融中心的地位,英文會被中文取代,商界會撤離香港,貪污會蔓延,總而言之,「香港的未來發展可以歸結為兩個字:完蛋。」

此時的李嘉誠,事業已經和內地交纏至深。1993年,其內地項目就已經佔到了集團資產的四分之一。因為多次捐贈,他被國家領導人多次接見。1992年,李還被國務院聘為香港事務顧問。1996年1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在北京宣告成立,李嘉誠則被任命為籌委會委員。

在此情勢之下,李嘉誠選擇了一個高調的方式:1995年9月,他與李兆基、鄭裕彤、邵逸夫、曾憲梓等多位富豪捐款1億港元,籌建了一個名為「香港明天更好」的基金,以策劃宣傳、推廣「東方之珠」的成就及形象,增強海外人士對香港前景的信心。

此後,李嘉誠繼續加大在港和中國內地的投資。

事實證明,他又一次選對了。12年後的2007年,《財富》完全轉變口風,刊登一篇名為《香港未死》的文章,開篇第一句就是:「啊,我們錯了。」

不過,與此同時,李嘉誠也沒有停下向世界其他地方擴張的步伐。

1988年,和黃的首席行政官馬世民,會見《財富》雜誌記者時就曾說:「若說香港對我們而言太小,這的確有點狂妄。但困境正在日漸逼近,我們沒有多少選擇餘地。」

1992年,李嘉誠和另一位香港商界巨頭郭鶴年,攜60億港幣巨資赴日本札幌發展地產,引起日本商界震動,李嘉誠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正像日本商人覺得本國太小,需要為資金尋找新出路一樣,香港的商人也有這種感覺。一句大家都明白的道理,根據投資的法則,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16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