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阿里收購天弘基金之後:通過大數據形成金融閉環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3207.html

剛剛顛顛簸簸穿越了半個地球,正昏昏沉沉倒時差,看到阿里控股天弘基金的新聞,一下子就清醒了。這個事件需要放到經濟結構轉型、金融業改革、產業融合升級和大數據技術的背景下來認知,才更有味道。

阿里旗下的金融業務先是有阿里小貸主攻小微企業貸款,眾安在線做線上虛擬行財產的保險業務,天弘從事基金業務。銀行、保險、基金、證券、信託五大金融形態,阿里已經戰略性佈局三個,下一個懸念是,阿里啥時候買一家券商呢?這是金融控股集團的節奏!

經濟結構轉型已經是社會上下共識,但是路徑依賴的強大慣性,利益集團的心腹事,都讓「調結構」這個麻線團越來越亂。斬亂麻的快刀,就是金融。要通過金融的改革,引導資源的配置。從幾個生產要素來看,土地在地方政府手中大多採取採取市場化的手段來分配,說白了就是賣給出錢最多的人;勞動力在全國範圍內自由遷徙也沒有什麼限制,異地定居也沒有人管,只是不給人家戶口;資本這個要素管制的確實還相當厲害。銀行存款利率、匯率、資本項目、IPO等等,都有管制。

從這個意義上來看,金融改革是破解經濟結構轉型的抓手,相當於放開三大生產要素的最後一個。而民間資本是激活金融的鯰魚。阿里無疑是民間資本的代表。從阿里小貸、眾安在線再到餘額寶,一舉一動無不牽動社會的神經。尤其是餘額寶,瘋狂增長的成交額和用戶數,讓金融業大受刺激。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監管部門沒有任何理由拒絕阿里入股天弘基金。不是要金融改革麼?總要有一條瘋狂的、夠體量的鯰魚。

鯰魚效應不僅僅是刺激傳統的金融企業,一干互聯網公司都在摩拳擦掌呢。誰也沒有閒著。騰訊除了財富通,早早搞了「自選股」,估計正盯著哪家券商呢!京東也在低調的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創業的P2P金融企業更是數不勝數。這個大家看看「互聯網金融千人會」的一些文章和出版物,會瞭解的更多。

在中央口中聽到最多的是往往是要求金融機構支持中小企業貸款,但是實際中大銀行們從來沒有給小企業放大規模放款。預期是說其動力不足,還不如說能力不足。他們無法對5000萬家小微企業全面的評估風險,甚至傳統的手段都無法接觸到這些小企業。正是互聯網金融得以存在的基礎。另外每次調控受傷的多是小微企業。拿上次6·20shibor飆升後,市場瘋傳某銀行有債務違約風險,結果人家首先停的就是中小企業的貸款。政府想砍銀行一刀,結果人家來一個乾坤大挪移。互聯網公司利用大數據技術,可以簡單快速的界定小微企業借貸風險。他們一定是政府保護和鼓勵的對象,如果政府真想調整經濟結構的話。

最後重申一下我在各種論壇、會議上反覆說的一個觀點:「大數據時代,誰有獨特的數據資產誰就可以做金融。」阿里憑藉其龐大的數據資產,其在金融領域的擴張在情理之中,節奏卻在大家的意料之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7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