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效應 壁虎投資
http://xueqiu.com/2466651802/255166991, 板塊效應一個板塊中的某一隻股票漲起來,一般會帶動同一板塊中的其他股票漲起來。然後還會帶動持有該板塊的股票漲起來,最典型的是銀行股,一隻銀行股大漲,其他的也會跟著漲,然後新希望,雅戈爾,西水股份,中國平安等也會跟著漲。
2,市場跟隨效應如果美國的3D,TESLA,網絡股等漲起來,A股,港股一般也會跟隨。特別是在科技股的炒作上,一般是納斯達克領先。最近的光伏,新能源都是這樣。
3,IPO效應
如果某隻大型股要IPO,一般會帶動該板塊上漲,典型的如眼下的阿里巴巴要IPO,網絡股今年大熱,持有阿里巴巴股份的雅虎,中國動向等都漲的不錯。昨天的中國云游漲的不錯,就會帶動在納斯達克的暢遊的上漲。TWITTER要上市,新浪一定會大漲。
4,節日效應
A股的國慶,春節等假日期間,如果外盤大漲,A股開市一般也會跟著大漲,如果大跌,一般也會跟跌。另外在季度低,年底,半年底等資金緊張的日子,股市一般會跌。重大會議期間要維穩。
5, 熱點效應市場在一段時間內一般會有1-2個熱點,每個熱點也會有1-2個龍頭。一般熱點會持續一段時間,如前段時間的自貿區,有些熱點會持續一年或幾年。如環保,傳媒。短線投機就要盯著漲停板,做熱點,特別是熱點裡面的龍頭股。
6,漲停效應
一隻熱點的龍頭股,不斷拉漲停,某一天漲停打開,此時買入,一般還有機會上拉,典型的如前段時間的上港集團,外高橋。因為不斷拉漲停,沒有成交,莊家想高位出貨。必須把接貨的騙進來,繼續上拉。派發。
7. 炒新效應市場一般比較喜歡炒新股,如果最近發的新股都高開大漲,可放心參與新股申購。反之亦然。另一種是市場喜歡新概念(之前從來沒有出現過的新概念,新政策,高科技,新產品等)一般會被爆炒。從新能源,3D,稀土,抗癌,4G, 自貿區,土改,金改。。。。
8. 放大效應
利空,利好一般會被放大,股價上漲,人們只看利好,下跌只看利空。
伴隨著股價下跌,利空會成群結隊而來,典型的如去年的光伏,蘇寧和最近的光伏,蘇寧。
去年和上半年是不斷的利空,把股價打到非常的低,最近是不斷的利好,股價暴漲。同樣的眼下的白酒,不斷的利空,TMT不斷的利好。估計到了明年,這2個行業就會反過來。
白酒利空出盡,股價超跌,有收購價值,大佬如中糧等出手收購,股價上漲。
TMT利好出盡,股價上天,大股東套現的差不多了,IPO重啟,一大堆TMT公司上市,盈利不如預期。股價開跌。
9. 名人效應
一般巴菲特買什麼什麼漲,從比亞迪到光伏發電,同樣王亞偉,徐熙買什麼也會有人追捧。
QFII,社保的持倉也會有人追捧。高盛,依坎,李嘉誠等。對這些大佬,關鍵不是聽他們說什麼,而是看他們做什麼。比較高盛已經拋光中國銀行股。而巴菲特在08年大買股票。李嘉誠如今在拋大陸的地產。
10. 比價效應百度19億收購91,人們就會對網秦,金山等移動互聯網公司重新估值,同樣如果網宿科技市值都幾十億了,而CCIH才幾個億,東方財富都100多億了,JRJ才幾個億,華誼兄弟,光線傳媒都幾百億了,博納影業才10多個億。就會引起後者補漲。
11. 其他效應
政策底於市場底(一般市場底比政策底低一些),天量天價,地量地價,公募基金的88咀咒,散戶與股評家的反向指標。。。。。。